首页 > 文章中心 > 差异化管理

差异化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差异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差异化管理

差异化管理范文第1篇

一、目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客观、公平地反映员工的工作差异,以促进员工提升工作业绩。绩效管理以考核为依据,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考核结果的偏差,不但影响考核的效果,而且难以达到绩效管理的预期目的。

1.绩效管理忽视了全员参与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实践中有些实施者对此缺乏足够认识,具体的考核方案往往由高层领导讨论决定,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而企业中其他人员很少参与。实际上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各级管理者与员工,人力资源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相互沟通与协商,需要组织纵向与横向的通力协作。其中人力资源部门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首先根据公司领导的管理构想制定考核原则、方针和政策,根据部门及岗位特性制定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员工在绩效管理中的地位更不容忽视,它是企业目标的最终完成者,没有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再好的管理方法都会落空。

2.指标体系设计不够全面

企业的整体绩效与部门、个人的绩效是交互影响的关系,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有效的指标体系分解到每个部门和员工身上,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紧密结合。但有些企业管理者对指标体系的解读有误,涵盖面狭窄,可量化指标所占比重较低;避重就轻,过分强调德、勤,对绩与效简略带过;与组织战略、业务流程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还有些指标设置多局限于部门层面,分解至员工层面就显得很少。

3.对绩效管理目的定位不准

国有企业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是,管理者把“绩效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工作考核”,将绩效管理简化为对评估表格的设计、填报和认定,绩效评估只是为奖金发放、工资调整或对员工处罚提供依据,而进一步的绩效分析、绩效反馈与沟通、工作改进与提高等环节,并没有真正开展。这种做法是管理者将企业员工置于自己管理的对立面,试图通过简单的奖励性、惩罚性、威慑性手段,保障工作计划和任务的完成。也有一些管理者在这样做时,为了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平衡,往往采取宽松的评价标准,使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无法体现工作差距,忽视了绩效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反映工作的真实性,以实现个人与组织的绩效改进和提高。绩效评估结果最重要的用途,是引导员工关注数据背后的真正原因,查找问题、改进工作。

二、建立差异化绩效管理体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企业,不同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价值链活动过程完全不同,性质相似的企业也不会使用完全相同的管理方法,即使经营相同业务的两家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于绩效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绩效管理的差异性。建立差异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就是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内部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1.考核目标差异化

企业是一个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存在的经济实体,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在企业总的文化背景下,内部的每个经济单元都有自己的经营和管理特征,需要充分识别考核对象,不能搞一刀切。

笔者所在的公司作为国有大型文化集团的直属子公司,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后,为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各经营部门采取了针对性、差异性的分类考核。对于一些关系公司市场份额的经营部门,采用以销售量为主导的考核指标,强调竞争意识,推动业务员“走出去”大力拓展市场。而对于支撑企业生存有重要作用的非经营部门,则以利润类指标为主,着重抓成本控制,强调增收节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2.考核方式差异化

为了能客观、公平地反应员工的工作差异,让员工知道达到何种业绩会得到相应的何种激励,从而促进员工工作业绩的提升,我公司在考核方式上,根据不同的工作分工与职责,选择了差别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在销售体系,面对不同的经营部门,采取利润考核、销售量考核或自负盈亏等不同方式进行考核;在财务体系,重点围绕信用管理及风险控制进行考核;在后勤仓储部门,既考核进出库吨位,还考核内部管理及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根据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持续地对考核方法进行动态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根据公司发展的最新要求更新侧重点,对于需要强化的部门考核要求也相应增加。这种差异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既注重工作结果还兼顾发展往继,既满足了企业经营目标和部门管理目标的匹配,又增强了绩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使公司的经营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3.考核客体差异化

绩效管理是通过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持续提高企业与个人的绩效水平,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但从企业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来看,面对的考核对象差异很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方案。有的部门业务规模大、经营基础好、盈利能力强,公司在绩效体系设计中,下达了较高的任务指标,以压力和动力推进他们加快发展,攀登新的业绩高峰;有的部门规模小、盈利水平低,以实现自收自支、消化人力成本为考核指标。对员工个体同样如此,通过指标层层分解,将不同素质和能力的员工都纳入考核体系中。公司通过这种差别考量、因人而异的方式,体现了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

4.考核过程差异化

差异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F426.92;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51-01

1 引言

所谓差异化管理[1],是企业为谋求竞争优势围绕差异化战略所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而突出一种或数种特征,其特点在于力图通过创造出显著的战略差异性,改变企业之间的游戏规则,并依托独出心裁的管理模式,创造出持续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从而胜过竞争对手的一种管理方法。胜利油田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就是在项目管理、技术特点、市场开发等多个方面展示其独特性,要使胜利油田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除了要尽量压缩成本空间,更要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众不同。

2 胜利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实施

国际工程项目有着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胜利油田在进行差异化管理的模式选择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国际工程项目的发展目标、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管理职能以及监督和控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要构建科学的组织结构,实现专业化分工,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相互协调、有效控制经营活动[2]。2007年以来,我们不断强化海外项目财务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管理,海外项目运作水平不断提高,海外施工单位生产经营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强化海外项目财务管理。自实施财务统一管理以来,单独核算的项目已基本涵盖现有的海外石油工程服务市场,财务统一管理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和延伸。二是强化海外项目运行管理。每月组织由施工单位、油田相关处室参加的海外工程项目月度例会,不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海外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开展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境外公共安全和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外派人员人身保险工作,实施境外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时启动公共安全应急预案,较好地解决了因伊朗、蒙古等国家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给我驻外人员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

2.1 海外市场开拓差异化管理

胜利油田海外项目按照“跳出胜利,发展胜利”的工作思路,坚持实施中石化集团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在确保油田勘探开发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通过海外管理中心的统一协调,充分发挥石油工程队伍开拓海外市场的敢打敢拼精神,不断提高施工作业和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打造胜利工程技术品牌,努力实现石油工程国际市场跨越式发展。一是要以追求规模化经营为目标,既要加大老市场开发力度,又要高度重视新市场开发,寻求更大突破。二是要加强市场调研,研究市场信息。几年来,胜利油田先后在十几个国家设立了办事机构,并邀请外国使节到油田参观,及早捕捉市场信息。

2.3 海外项目技术服务差异化管理

按照管理局对海外项目实行统一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加强协调力度,积极为各施工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执行合同,信守承诺,站在甲方立场考虑问题,坚持为甲方创造价值的理念,全力实现合作共赢。在海外项目技术服务中实现差异化管理,就是要根据海外项目分布地区特点和相关政策,实行有效的管理方法,探索高效合理的合同承包模式,规避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问题。

2.2 海外项目绩效考核差异化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必须有严密科学的管理过程来考评海外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单纯的认为绩效评估考核就是绩效管理也是片面的,它割裂了绩效管理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联系,绩效考核管理必须有完整的体系,胜利油田海外项目绩效考核差异化管理体系是指建立一定的绩效标准,据以评价海外员工的绩效,以便形成客观公正的人力资源决策,并提供支持这些决策的文件过程。

3 胜利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意义

海外项目实施差异化管理,能够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效益。对于胜利油田这样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具有一些本身的优势,例如企业规模大,产品互补性较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等,只要能找到符合自身生存的独特发展方式,就能获得很好的发展。胜利油田实施差异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创新,只有确立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有利于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石油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张和规模效益的不断提升,要获得更多的成本比较优势,必须借助内涵挖潜的发展方式,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主动向石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效益。在海外市场中,石油企业应建立灵活多变、快速响应的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实施精品战略,才得以应对激烈的海外市场竞争。

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有利于提升业主忠诚度和信任度。在传统的市场策略中,主要着眼于服务和客户关系建设,但是海外油气市场的产品同质化竞争程度逐步加剧,增大了保持竞争优势的难度。要保持技术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就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市场策略[3]。坚持“诚信、双赢”的原则,在保护重点用户的整体需求和重要经销商经营品种的结构需求的基础上,即使某类服务由于市场因素处于亏损状态,也要保持供应,双赢是以相互让利、共担风险为前提的。因此,在对重点业主应推行“一单一谈”和“一户一策”的个性化经营模式,在锁定业主、技术服务、时间和价格签订协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依存度,建立直供关系,是建设依存关系、提高业主忠诚度和信任度的重要方式。

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有利于降低海外项目成本。石油化工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现金流量是公司生产经营的生命线,特别是在目前各种机械设备、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任何资金链的断裂都对项目的正常运行有致命的影响。不少项目运行起来艰难,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是现金流不足。因此,差异化管理可以使海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时刻关注国际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关注汇率、利率变化,恰到好处地运用金融工具进行融资,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降低项目运行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海外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有利于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海外市场是胜利油田外部经营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市场竞争更是企业整体文化的全面较量。因此,在实现管理差异化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引入优秀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全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建立起包含高层领导和员工,以及生产、成本、资金、技术服务、环境、HSSE等多方面的科学完善的绩效测量系统。在机制上、制度上创新,树立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发现任用机制、评价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建立高中层的海外项目后备人才库,形成完善的干部竞聘上岗机制,为海外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发展力、凝聚力、控制力、执行力和影响力。

4 小结

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差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胜利油田海外事业的发展壮大,市场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昨天的差异化很可能会发展成为今天的一般化。对海外工程项目只有不断的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相应的经营发展战略,强化管理,才能使胜利油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创,浅谈企业的差异化管理[J].魅力中国.2009(15):51

差异化管理范文第3篇

因才施管,才能有的放矢,提高人才管理的绩效。人才管理要因才施管,首先就要会识别人才。

识别人才的差异

关于人才,有各种各样的论述,各个时代有不同的标准。首都经贸大学黄津孚教授从学术的角度将人才定义为:“人才是指在对社会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意志方面有超常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能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他认为,人才与一般人没有质的区别,只是有的在知识方面,有的在技能方面,有的在意志方面表现出超常水平,人才不一定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优秀的普通劳动者也可以是人才。

这里讲的人才,不是人才学中突出其杰出性而定义的人才,不是以学历教育划分的人才,也不是人才预测、人才规划中为了统计方便,使用学历加职称的人才范围,而是指从事或有能力从事管理岗位工作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相当于人才资源概念涵盖的范围。正如管理学家泰勒所说,不同的人,只要工作对他适合或只要他能够胜任此岗位的工作,他就是第一流的工人,就是人才。按照这样的思想,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内的人才分为四类:

开拓型人才:指那些能吃苦,勤奋向上,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的人。

创新型人才:指那些思维敏捷、博学超群,自己有明确目标,并能努力实现目标的人。

实用型人才:指在既定条件下,能按照上级的目标、步骤努力完成任务的人。

平庸型人才:指给予了良好的条件、明确的目标与步骤,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人。按照我们前面的界定,这类人本不能叫做人才,这里权且叫做人才吧。

这四类人才的特点是,开拓型人才由于具备相当的能力,能承担重任,在实践中显得有些恃才傲物,不善于与人合作,但对组织的贡献可能最大,对组织的忠诚度最高;创新型人才思维敏锐,富于想像,不安于现状,当环境条件变得不利于其专长发挥时,极容易跳槽,对组织的忠诚度较低;实用型人才比较循规蹈矩,也有用武之地,对组织的忠诚度仅次于开拓型人才,是最稳定的群体平庸型人才懒于承担责任,不听指挥,很难与人合作,对组织的忠诚度也最低,但因自身的弱点和毛病在任何组织都不受欢迎,因此,跳槽倾向最弱。

按照“二八原则”,一个组织80%的业绩是组织内20%的人才创造的,可以将这20%的人界定为开拓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实用型人才也很重要,平庸型人才越少越好。

如何进行差异化管理

人才管理的关键是激励。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激励问题的专题研究结论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实施激励后,其能力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得当,一个人可顶四个人用。因此,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的人才,采取不同的、恰当的、适度的激励措施是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于开拓型人才,由于其很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管理者应为他们创造机会,充分放权,根据每个人的专长、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确定最佳工作岗位,使其感到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表演舞台。同时,帮助其拟定一个体现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生涯发展规划,使其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增强努力进取、与人合作的内在动力。应大胆地把他们推到管理、科研、生产的重要岗位,赋予必要的参与权、决策权、处置权,使其看到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功。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也用”,最大限度地给予其施展才能的空间。

对于创新型人才,经常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为其创造发挥特长的良好条件,提高其对组织的忠诚度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克服浮躁心理,增强稳定性,真正解决好“用好人、留住人、吸引人”这一深层次的关系组织命运的问题。管理者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在其有跳槽意向之前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其相应待遇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果等到其跳槽意向已经明确后才亡羊补牢,效果就差了。因为他们既然已经向你表示了跳槽意向,那就表明他们已决定放弃你对他们的信任度,此时即便你对他们示好,他们也会怀疑你以后是否还会高度信任之,对你的信任度没有信心,会使他们不敢回头。而且,明确的跳槽意向会使员工自身与领导同事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若是因为你提高相应待遇而留下来,又可能被同事们耻笑为见利忘义,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再者,员工在有明显跳槽意向后被劝回,会带来一定的反面示范作用,会有更多的员工以跳槽为噱头要挟企业为其提高待遇。

对于实用型人才,要发挥其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的优点,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尤其要注重其创造性的发掘。有关研究表明,许多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质,这可以说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创造性没能释放的很大原因是心理障碍,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行。因此,应有意识地通过如团队培训这种形式,营造一种使每个成员与人坦诚交流的氛围,形成一种自由的、直接的、开放的沟通,增强成员的彼此互动,提高他们的开放和接纳度,激发其创造性。

对于平庸型人才,当然一辞了之最省事。但在组织内这类人才不可避免。对其不可能一辞了之。因为这样做,既会伤害员工的感情,又会让在职员工人人自危。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用尊重来交换尊重。管理者要实施感情投资,要看到人是有思想感情、有追求的,在取得成绩时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在遇到困难时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在失利时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呵护。总之,他们需要得到关心,需要领导重视他们的存在和价值。实践证明,一个组织内管理人员对下属的期望高,其下属的表现就可能是优秀的;反之,其表现就不佳了,这就是“皮格玛利翁”效应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为此,管理者首先要加强与下属的沟通,找到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的原因。如果是对组织的某些制度、措施不满,要给予解释或改进,争取理解和支持;如果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要其限期改正,实在不行再考虑辞退。正如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改善落后的比提高先进的更利于提高整体绩效。

对管理者的要求

差异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集团企业 现金流 差异化管理

对企业而言,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每个企业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资金管理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集团企业的资金筹措方式

对集团企业而言,其下属成员企业通常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全资子公司;二是控股子公司;三是非控股子公司。企业类型不同,在资金管理上也不能搞“一刀切”。当前,受宏观环境与微观条件影响,我国许多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对外融资不可避免。如果由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公司进行融资,不仅会造成融资行政费用的增大,而且由于贷款规模等因素,在贷款利率上也很难享受人民银行的贷款优惠利率水平。基于此,集团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上就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主渠道作用,即通过集团企业整体优势进行融资再转贷给下属企业,既能有效减少融资行政费用,还能降低融资利率。目前情况下,集团企业进行融资有下面几种主要渠道。

1、银行短期贷款。由于集团企业的声誉及企业规模等优势,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可以获得比较优惠的利率水平。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2012年最新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集团企业贷款可以享受在基准利率水平下再下浮10%的优惠贷款利率,统一贷款的好处显而易见。

2、信托融资。一般来讲,信托关系大致由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面的权利义务构成。在信托融资机制运作的基本关系中,主要涉及委托人(资产及相关权利的原始权益人)、受托人(信托机构)与投资者(资金集合的原始权益人)三方的权利义务。一般由委托人将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信托财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让给特设信托机构,由其向投资者筹措资金,以其资金集合向委托人购买信托财产,并将信托财产未来可以预期收益的现金流用于支付投资者到期时的本息。可见,信托融资机制运作的关键在于通过结构化的融资设计,对初始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解和重组,形成信用级别更高的流动性融资工具(信托产品),对其进行重新的市场化配置,使参与各方均因之受益。

3、债券融资。根据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发行的信托和债券利率来看,尽管信托和债券都是向公众发行,两者的成本约比一年期的贷款低20%(基准利率);信托的融资相对比较灵活,仅需商业银行提供非担保性质的授信安排,发行额度在2亿元以上,可以分阶段发行;短期融资债券需要通过人民银行审批才可发行,所以发行的时间较长,还需要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发行规模控制在企业净资产的40%以内,发行金额不能低于5亿元。对于集团企业而言,比较可行的方法是由总部综合各子公司的贷款需求,以信托或债券方式进行融资,再拆借给下属子公司,优先用于满足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年贷款利率介乎正常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当然如果控股子公司规模较大,企业集团基于其能获得银行优惠贷款并能获得银行在服务等方面给予的一些“实惠”的前提下,也可考虑授予其一定额度的贷款权限。对于非控股子公司,转贷额度可视分配给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后剩余融资额而定;不过,一般情况下非控股子公司由于有其控股母公司做后盾,由其控股母公司给予资金支持或进行独立的信托或债券的发行,资金方面是较有保障的。

二、集团企业对控股子公司现金流的管理

总的来说,集团企业在对控股子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模式上有多种选择,笔者更倾向于采取成立资金管理中心方式对控股子公司现金流进行统一的管理。集团企业在货币资金数量上实际上是财务管理者风险与收益均衡态度的最集中变现,如持有过多闲置货币资金,必然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集团企业成立资金管理中心,各控股子公司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待用资金必须全额存入资金管理中心,按季度、年度提交本单位资金使用计划,资金管理中心编制系统内季度、年度资金使用计划,由集团企业资金实行统一调度。管理中心可模拟银行企业进行经济核算,提供成员单位内部融资,内部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等业务。企业集团实行这种资金管理方式,首先要把现存的发散在各个独立核算的企业资金统一起来,发挥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最大效益。企业在不增加投入或少增加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存量资金的质量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发挥集团内部信贷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内部监控中心等职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管理。使各企业互通有无,加速资金周转,避免资金闲置,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用途,提高集团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基于集团企业现金流统一管理需要,“现金池”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1、集团企业“现金池”解决方案介绍。“现金池”是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资金管理方式。通过使用互联网将所有控股子公司的资金都归集到同一个银行账户,用款则是由总部统一进行电子审批和划拨。集团企业总部资金管理中心每日终统一上收各控股子公司账户资金头寸,并集中到集团总公司“现金池”账户;集团总公司以现金池中资金及其统一向银行申请获得的授信额度为保证,约定各控股子公司的日间透支额度;在约定的透支额度内,若日间各控股子公司账户余额不足,可以账户透支的方式自主对外付款;日终,集团总公司与银行统一清算,以现金池资金或授信项下融资补足各控股子公司的透支金额。

如图1所示,日终,子公司A、子公司C账户资金余额500、200自动归集总公司现金池;子公司B、子公司D账户日间透支300、100,日终,集团总公司分别向子公司B和子公司D下划资金300和100,补足账户透支金额;日终,若总公司现金池资金余额不足以补足各子公司透支,由银行向总公司提供授信项下短期融资用以补足各子公司透支。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法人独立性、法规限制或其他原因,集团企业存在对各控股子公司账户资金头寸无法每日上收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各子公司资金视同进入集团“现金池”的操作办法(实际上是没有进行转账),每日终了,银行合并各相关子公司指定户口的资金余额;若总合并资金发生透支(集团资金负余额),则由集团统一与银行结算透支利息,然后再分摊给相关子公司承担。由于各子公司都有可能发生资金正余额或负余额,集团可以制定政策在集团资金负余额时对个别有正余额子公司不与支付利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集团企业资金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现金池”解决方案的特点。各控股子公司都有自身的财务部门、有独立的账号,进行独立核算,拥有现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为了减少因分散管理而导致的现金沉淀增加,提高现金的周转效率,节约奖金成本,集团总公司对各控股子公司的现金实施统一结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各控股子公司根据资金管理中心所规定的最高现金保存额(通常按日常零星支出支付需要确定),将每日超出部分的现金收入转入资金管理中心设立的专门帐户,当各控股子公司超过核定定额的现金时,必须事先向资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对各控股子公司提出的申请有两种管理方式:逐项审批制和超权限审批制;各控股子公司不直接对外直接借款,由资金管理中心统一对外办理。可见采用资金管理中心管理方式并不意味着将各分公司的全部现金集中到资金总库,而是关于资金动员、资金流动和投资等决策过程的集中化,各控股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权和决策权。

3、“现金池”管理模式给集团企业带来的利益。降低了各控股子公司平时保持的资金,从而扩大了集团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强了集团企业的盈利能力;一切决策都以追求集团企业总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利于集团企业经营战略的设计和实施;可以促进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专业化,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更好地掌握各子公司资金需求,在集团企业内应该建立一套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由各子公司编制资金预算,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对各子公司资金需求做到一目了然。当然,这些资金计划可以经常更新,集团总部可通过互联网对资金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更好地管理各子公司的现金流。

三、集团企业对非控股子公司现金流的管理

对于集团下属子公司而言,资金紧缺虽说是普遍问题,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紧缺状况也不一样,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的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因此,资金在空间上客观既存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差,也存在不同企业的余缺差。根据资金在空间上客观存在的余缺差级,通过有效运作,包括各子公司之间直接进行和通过集团企业总部间接进行,使其从多向少、从余到缺进行顺向流动,就可大大缓解各子公司的资金困难。由于集团企业对非控股子公司没有资金管理绝对权限,对于非控股子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可采取类似银行间同业拆借模式的委托贷款的办法进行。

1、国内相关法规制度对企业间相互借贷的限制。目前国内企业间相互借贷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是会计准则和证券条例中所不允许的。根据证监会的《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通知》(下称“通知”),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募集资金应按照招股说明书或募集说明书所列用途使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改变。闲置募集资金在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时,仅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安排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处罚措施也在通知中得到明确:对于擅自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挪用募集资金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或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或未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将追究上市公司和相关人员责任。

2、委托贷款方式操作的可行性建议。既然国家相关法规对企业间相互借贷有明文限制,那么对集团企业而言,各子公司之间相互进行借贷,怎样做到合理合法?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取委托贷款的办法进行。首先,由集团企业总部建立一个可供各子公司分享信息的软件平台,在上面各子公司可以把自己资金闲置的时段和金额予以,资金紧张时也可以对资金需求的时间段和具体金额,集团总部做的就是资金调剂配对的工作,或者由各子公司相互协商,通过签订委托贷款协议进行借贷,银行作为中介部门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利率可自由浮动,原则上介乎存款和贷款利率之间比较合适。这样,通过委托贷款方式调剂各子公司特别是非控股子公司资金余缺,就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发挥集团企业资金优势,实现现金流管理的最佳效益。

以上介绍了集团企业现金流差异化管理。对于集团企业来说,资金管理始终是企业一个永恒的主题。时代在发展,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变化和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必须关注企业管理从观念到方法,从管理机制到运作技巧的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获得实现高额利润的巨大能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差异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差异化国企;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2

一、引言

采购是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得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企业只要发生采购行为就一定存在如何进行采购价格管理的问题。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尤为重要。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数量众多、金额巨大,采购价格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控制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提高采购价格管理水平对于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提出的背景

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是由大庆油田测试公司在2010年提出的。自2000年大庆油田测试公司重组后,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油田内部,随着大庆油田原油产量战略性下调,采油厂大幅度压缩生产成本,直接导致油田监测费用锐减,测试主营业务收入逐年递减。油田外部,随着中油西部测井公司的成立以及以斯伦贝谢、哈里伯顿为代表的国外测井技术服务公司涌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压力急剧增加。国外测井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迫使国内测井公司与国外测井公司在国内市场进行竞争,增加了国内测试服务企业的经营压力。

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稳产强调要四控,即控投资、控成本、控稳产、控递减。这其中有两控与价格管理有直接的联系。难则思变,正是以上价格管理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促使大庆测试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尝试创新、科学的价格管理模式的步伐,经过08、09两年多来持续的探索与改进,到2010年形成了理论实践两方面都较为完善的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

三、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的内涵

差异化价格定额管理方式是一种精细管理方法,应用于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和企业内部劳务定额管理,通过精细分类找到价格定额管理中重要的少数任务和次要的多数任务,针对不同任务采用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来增强企业物资采购价格和内部劳务定额的管理水平。差异化价格定额管理方式按照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对价格定额管理任务分类,确定任务中关键的少数任务和次要的多数任务,通过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精细管理。

帕累托法则又称为80/20法则、二八定律,此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是一个80/20关系;结果、产出或报酬的80%取决于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四、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的创新点

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型国企的价格管理部门,其创新点在于解决传统同质化管理方式中采购价格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之间的矛盾。传统平衡式同质化的管理模式没有认识到投入与产出、收获与努力之间的这种不平衡性,把时间、精力平均分配给了每一项任务,造成了价格管理时效性差、核减率高等情况。

在采购价格管理方面,价格审核效率与审核质量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一味提高价格审核速度就会带来审核质量的下降、采购成本的上升;反过来,如果不顾价格审核速度而单纯追求价格审核质量,就会造成价格审核周期长,从而引发物资采购周期延长甚至导致企业生产原材料断货,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差异化采购价格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区别少数关键因素和多数次要因素并差异化对待,达到管理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这一理念有助于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价格定额审核的最佳控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对千差万别的管理任务精细分类,对不同类别管理任务差异化管理,从而事半功倍,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价格定额管理。

五、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的流程

差异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式依靠帕累托原则,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精细管理,提高效率,提高价格定额管理水平。

①对管理任务统计归类

根据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结合岗位工作的特点,在岗位工作开展的历史经验和判断对未来的适应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列出岗位工作所有的工作任务。将所有工作任务排列制成一目了然的清单。

②差异化价格定额管理任务分类标准和分类定级方法

在物资采购价格管理任务中,分类的依据是以帕累托图为工具,以各个任务项的价格审核难度、审核时间为分类排序准则,将价格审核难度最大、审核所需时间最长的20%任务分类为重要的少数任务,定义为H(Hard)类管理任务。将其余80%任务分类为次要的多数任务,定义为E(Easy)类管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