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建设方案

数字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建设方案

数字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云校园;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6988-03

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到现在,云技术是应用最多的技术之一。“云校园”网是一种按需分配、按需使用的信息服务交付和使用模式,校园网到“云校园”网的转变是全方位的升级。

1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拥有一流的数字化千兆校园网网络环境,同时注重资源建设,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水平,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提高数字化校园整体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院校普遍建有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一卡通管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不同功能的计算机实训室、语音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且都能配备多媒体设备;为每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同时还在教学区、实训区、行政区、生活区及校园都安装了监控系统。不少院校重视信息化资源建设,自行设计开发了教学资源网平台、精品课程平台、视频点播平台、教师个人空间、电子作业平台等。还有院校建立了学生日常行为百分考核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网络自助报修系统等应用系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努力使这些信息的可用性得到不断提高。

2 学校“云校园”建设理念

根据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云校园”可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针,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主要建设理念如下:

首先,“云校园”是服务于院校整体发展战略、服务于教学科研业务、服务于师生用户的无处不在的便捷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平台。

其次,“云校园”需要加强权限管理策略,做到身份可信、地址可信、终端可信和行为可信等,以便给使用者带来极强的心理安全感。

第三,“云校园”建设离不开培育“云校园”理念下的教师队伍。“云校园”中教师是教学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倾诉者。

3 学校“云校园”建设目标

1)建设“云校园”战略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及支撑平台。重点为:“云校园”学校网络支撑环境建设、“云校园”软件支撑平台建设,“云校园”软件应用平台建设、“云校园”特色校园终端平台建设、“云校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云校园”管理制度建设。

2)建设基于“云”的信息化、虚拟化仿真教学资源。加强相关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与实训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并能通过“云空间”访问共享,探索信息化技能教育、教学、培训及技能鉴定的新模式。

3)建设基于“云”的网络学习空间。通过远程网络教学系统、“名师课堂”在线学习系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探索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新模式。

4 学校“云校园”建设内容

4.1 “云校园”基础平台

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分阶段分批实施校园网设备的升级及改造。

1)主干网及主设备升级:主干互联实现万兆互联,双核心备份。

2)接入网改造:教学区、实训区、行政区、生活区实现千兆接入,千兆桌面。

3)安全与管理:逐步建设防火墙、网络出口流量控制设备及网络认证计费设备。

4)无线校园网:在学校教学及实训区域、图书馆安装无线AP,方便教师与学生访问学校教学资源和“云空间”。

4.2 “云校园”支撑平台

1)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系统整合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集中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实现用户单点登录。

2)“云校园”应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宜采用一台2-3U机架式存储设备,作为全校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一台存储设备主机箱一般可容纳12-24块磁盘,且性价比较高的3.5英寸SATA磁盘。

3)“云校园”基础数据库系统:将全校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基础数据进行整合,使用统一的数据库作为数据管理的基础,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实现数据存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平台均从基础数据库中调用数据,确保各业务平台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基础信息库自动读取它系统的数据或者共享自身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实现数据共享的目的。

4.3 “云校园”应用平台

1)“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网络教学平台、试题库平台、网络资源库、工学结合平台、实习管理平台)

利用“世界大学城”建立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教育学习网络服务平台,为全校师生每个人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终身学习空间,无论是个人空间、还是机构平台,均具有强大的Web2.0、Web3.0特征和基于云计算的远程软件服务、远程平台服务、远程基础逻辑架构服务、远程在线大数据存储和移动应用服务。

2)学校协同办公系统

学校协同办公系统支持校级、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的安全、可靠、易用的协同办公,改进和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内部信息资源交流,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3)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学校学生寝室分配、宿舍财产、寝室日常考勤情况等管理,减轻宿舍管理人员及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

4)教务管理平台:其已有功能为基本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师资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数据,扩展功能。

5)一卡通管理平台:进一步整合数据,扩展功能。与银行接触,建设圈存系统。

6)图书管理平台:建设汇文图书管理系统。汇文系统是一个起点高、功能全、采用client/server的体系结构,依托大型数据库Oracle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它包含了图书馆所有的业务工作范畴,更加突出了现代化管理的特色。

4.4 “云校园”特色校园终端平台

“云校园”的终端设备包括:教师终端、学生终端。

1)教师终端

①“云校园”技能录播教室建设

录播教室由主播室和控制室组成。主播室采用最新的布线方法,选用国内主流的硬件产品,保证可迅速适应网络视频应用的需求。

②“云校园”空间教学专用教室建设

建设“云校园”空间教学专用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及网络、摄像设备、学生电脑、学生桌,每张学生桌上设有电源插座及网络接口,供学生采用笔记本、平板进行自主学习。

2)学生终端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自主学习。

4.5 “云校园”教育教学资源

1)虚拟化仿真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虚拟化仿真教学资源,利用三维立体在线仿真实训,在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支持下模拟、再现各种实际操作,足不出户,便能完成复杂工作、工种的操作实习实训,既为本校提供在线仿真学习,也可以面向国内外开展基于仿真实训的在线远程培训。

2)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一个较完善的资源“云空间”共享工作流程,将教育资源数字分为二大块: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数字化,即包括教师上课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学生作品、试题集等;二是传统媒体素材和资源的数字化,如:磁带、录相带、VCD、投影片等;

3)名师工作室及基于“云空间”的远程培训系统建设

依托“云空间”建设名师工作室。利用名师工作室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名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借助强大的云服务平台,使得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更加便利、更加互动、更加创新。

建设远程培训云平台,使培训者可以免费学习并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资料,模拟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培训者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创业,发表自己的专著和科研成果和大家分享讨论。模拟现实的工作状况,去开拓自己的人际关系。

5 学校“云校园”建设进度

第一阶段:确定建设的子任务和分工:讨论、定稿。

第二阶段:需求调研阶段。

第三阶段:系统设计阶段:设计、讨论(每二周检查和交流1次)、内审、修改(按实际情况)。

第四阶段:开发建设阶段:开发、检查(每三周检查和交流1次)。

第五阶段:完善与初步验收。

第六阶段:整改及最终验收。

6 学校“云校园”建设机制创新与预期成果

1)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激励机制

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纳入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中,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

2)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建设机制

立足“云校园”,确立以应用为导向的建设机制。围绕“云校园”所提供的功能重点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频率与质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教育管理的真正现代化等因素,建设名师课堂、学生网上作业空间、学科教学资源库、实习管理系统、专业网上博物馆、网上德育工作平台、远程教育平台、教师个人博客等应用系统。

3)建立双向教学评价机制

通过“云校园”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能在平台上进行,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随时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改变传统教学评价的不足,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4)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教学与应用能力

通过培训与使用,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普遍具备较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且自觉地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或手段从事育人工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教师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逐步实现电子备课和网络教案,最终实现和云技术的全面对接,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普遍提升。

5)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创新

通过项目实施,推进 “名师课堂”和专业教育资源库的再建升级;推进信息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工作的深化与改革。

6)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

改变学生学的模式,变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为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数字式学习,采用多元方式进行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便于其从“云”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也便于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进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缩短自己的学习进程,获取更多的知识,形成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能力。

7 结束语

校园网与云计算相结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云校园”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促进院校朝着科学管理、科学发展的方向不断改革与创新。若能让其真正运用到校园教学生活中,面向服务、安全可信未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因此院校在建设“云校园”时,要有统一和长远的规划,认真审核方案的可行性,以保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文,王国勇.基于校园网的云计算应用初探[J].微计算机信息,2010(18).

[2] 王福成.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福建电脑,2011(2):33-34.

数字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学院 数字化校园 网络建设 方案

1一般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规模现状

某高职校园网络总带宽202M。校内局域网的主干链路为1000M,覆盖了学院的教学楼、D书馆、科教楼等教学、办公、宿舍区,有信息点总数达2000多个。此外,学院还有学院网站、教务管理、就业平台等服务器。

校园网络系统采用三层拓扑结构,即网络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网络管理采用网管平台、日志服务器管理、身份认证系统、安全审计系统为架构的网络管理平台。目前有汇聚、接入交换机80多台。学院的无线网络仅在学院图书馆二楼进行了覆盖。

随着学院业务系统的增多和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实验实训要求的明显提高,对整个学院的校园网性能承载和功能要求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现有校园网络已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另外,由于原有的网络设备使用年限和技术更新等因素,现有校园网设施也已很难满足新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网络核心的单链路也无法保证学校硬件支撑平台实现全天候的不间断运行,存在着诸多的安全、稳定隐患。骨干带宽和接入带宽以及目前的设备性能不足,无线网络缺乏都影响了学院信息化应用的推广。

2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目标

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学院现有网络及设备的基础实现有线网络的更新升级和无线网络校园覆盖,新建数字化校园满足下列功能目标:

(1)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资源,更新升级核心网络设备,整体优化网络架构;增加核心路由、流量控制、缓存加速、防火墙等设备。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流量可管理、安全有保障。

(2)建设覆盖全校园的无线网络。实现校园网络有线无线的融合,相互补充。除网络核心层外,实现有线和无线的物理隔离,确保其中一种网络出现问题后另外一种网络还能继续使用。

(3)改善网络环境,重新规划布置校园骨干网络和楼宇的综合布线,引入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两条光纤链路,从而使学院的网络出口带宽增至1000M;分步骤引入一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专线光纤链路。

(4)优化运营管理平台,升级网络管理软件,实现有线无线的统一认证,以及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和上网行为的审计。

3总体方案架构

为了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以后的扩展需要,对新建数字化校园的设备进行了以下改造:

3.1核心交换设计

核心部署2台面向十万兆平台设计的高端核心交换机组建双链路网络,实现数据中心、核心网冗余可靠设计,具有高的可靠性、转发性能、扩展能力和业务部署能力,实现数据信息的无阻塞高速交互运作,支持VEPA,TRILL,FCOE等数据中心特性,从基础网络架构平台IAAS层支持云特性,满足学校未来的云平台建设。

3.2集中认证网关设计

扁平化方案通过核心交换机集中认证和统一网关的架构设计,将传统无线网络中在无线控制器上认证终结的报文,透传到网络核心层的交换机或认证网关设备进行认证终结,后续无线控制器在网络内的作用主要为管理AP,不再对用户端认证或业务报文进行特殊处理。方案升级后有多方面的好处:

3.3出口设计

出口部署1台出口网关,网关对内网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精细化管理。屏蔽各种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可对聊天工具、邮件、论坛、微博、搜索引擎等提供安全审计功能,保护内网信息安全。

部署1套网站内容加速系统,能够获取已缓存视频的基本信息,并根据最近24小时的热度排名,自动生成热点视频门户。并将此门户推送给用户,引导用户去观看近期热点且速度极快的视频,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减轻了网络出口的压力。

部署1台路由器,路由引擎、交换网板和业务板卡物理分离,在高性能多核平台、分布式构架基础上实现了管理、控制和数据转发的三平面分离。路由器采用双数据平面,提升性能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业务的不间断运行。路由器以其高可用性、高性能、多业务、高安全等优势,支撑企业业务运营和承载网络的建设,有效提高网络价值并节约网络建设成本。

3.4认证计费系统设计

在校园网建设具体部署中,要求校园网实现统一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全校“统一门户、统一帐号、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网络运维管理要求校园网可自主管控,配合规范化教学秩序,针对时间段、接入区域、用户身份类型等方面信息对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特殊时期(例如上课、熄灯、国庆、招生、两会等)进行特殊管控。

3.5无线网络设计

由于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要进行信息化推广和应用,无线网络是必不可少的。本次规划分步实现在校园内无线全覆盖,特别是会议室、办公室、走道、食堂、图书馆、门厅、广场等公共场所,对教室、实训室进行限时、可管控的网络覆盖。

无线控制器:高性能无线控制器是面向下一代高速无线网络的无线控制器产品。可突破三层网络保持与AP的通信,部署在任何2层或3层网络结构中,无需改动任何网络架构和硬件设备,从而提供无缝的安全无线网络控制。

3.6网络管理设计

智能网络指挥官是为精确进行网络管理,便于解决客户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网络管理系统。智能网络指挥官专注于拓扑展现、网络变更、设备故障监控、配置管理,采用纯B/S友好的全中文Web浏览器界面,可以远程协同维护和管理,采用非模式,避免了传统的“Agent”模式的繁琐和重复性劳动,而且便于实施和后期维护,极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和工作繁杂度;主动式的网管,可定义管理任务,主动收集网络状况并及时备份,做到状态变更的及时响应,出现故障可及时恢复;提供直观绚丽的网络拓扑图,俯瞰整个网络现状,出现异常时,在拓扑图上及时呈现。通过热点图了解当前网络故障点等信息。产品可跨异构网络进行发现和管理,支持大部分厂家的众多设备,提供图形化的配置界面,实现对设备配置修改,从而大大降低管理员的维护强度和难度。

4结束语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原有网络基础结构的改造以及设备的升级,新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会更方便、更稳定、更安全。智能化的操作界面也让管理维护人员更加直观的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参考文献

数字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以生产经营单位(含学校、医院、影剧院等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事业单位,下同)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体系为支撑,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以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报、部门实时监控为核心的新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情况能掌握、过程能记录、责任能明晰、监管全覆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切实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2013年11月)

各责任单位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两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细化工作职责、内容和程序,进行动员部署。

区政府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

(二)调查摸底,分类分级(2013年11月-2014年2月)

1.摸清底数。按照属地原则,各街办乡、管委会分别对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摸底调查,掌握其类型、规模、产品、原材料、安全生产相关情况等基础信息,督促填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1),建立基础信息电子档案;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直接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同步开展调查,为分类分级监管奠定基础。

2.分类汇总。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要求,对生产经营单位按工业生产、矿山开采、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程建筑、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人员聚集和其它共9大类进行分类统计(附件2),建立基础台帐。

3.监管分级。在9大类企业中,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风险高低和难易程度分为重点监管、一般监管和自主管理三大类。

(1)分级及监管权限划分

重点监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指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以及其它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按规模大小、风险高低、安全监管工作难易程度分A、B、C、D四级。A级按行业分类由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B级按行业分类由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C级按行业分类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D级按行业分类由乡镇(街办)负责监管。

一般监管生产经营单位指重点监管以外的风险程度一般的中、小型生产经营单位。一般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由县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

自主管理生产经营单位指风险程度不高的小型、微型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由乡镇(街办)负责监管。

(2)重点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分级确认

对重点监管生产经营单位按行业进行分类统计,确定纳入本级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名单和建议由上级部门监管的名单,并填写《分级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名单确认表》(附件3),报区“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

区“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根据各责任单位上报的生产经营单位名单,研究确定由区级负责监管的名单,提出建议由市级负责监管的名单。

(三)编制指南,培训人员(2013年11月-2014年3月)

1.编制指南。按照省安监局分行业编制的《隐患排查指南》样本,各生产经营单位对照本行业隐患排查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个性化的隐患排查指南,明确排查事项、排查部位、排查频次、治理要求、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为录入“两化”系统作准备。

2.建立信息管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解放路步行街管委会根据工作任务确定信息管理员;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确定信息员。

3.分级培训。区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解放路步行街管委会的信息管理员和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信息员由区安监局负责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为基本信息录入、企业安全检查标准、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的方法及步骤、数据库操作等。

(四)登录系统,两化融合(2014年4月1日-2014年12月)

1.各级信息管理员、各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员登录省“两化”管理系统,填写注册信息进行初始注册,经审核通过后登录该系统,并补充完善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相关基础信息。

2.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系统提供的《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标准》或本单位编制的《隐患排查指南》,实施不漏项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并将检查及整改情况录入系统。

3.各监管部门根据分级监管权限,对监管对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程实时监管。对系统反映连续15天没有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有针对性地执法检查,并将执法文书上传系统。

(五)总结完善,全面覆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两化”体系建设单位要进行认真总结,不断完善系统运用。从2014年12月起,请各责任单位分别制定“两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行。2015年实现“两化”体系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是区政府确立的一项安全生产重要制度。为强力推进全区“两化”体系建设工作,区政府成立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主任和区安监局局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解放路步行街管委会及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区“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具体负责“两化”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推进。

数字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管理和组织模式,具有改善教育现状的许多优点。合理构建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丰富资源平台的资源内容,使得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

一、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意义

在中职学校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意义重大,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能有效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向于网络化、数字化、自主化,有计算机网络引领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了信息化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网络资源建设有助于推进我国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将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重心改变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网络资源建设有赖于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完善,两者的结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校目前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方面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1.宽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校采用中国联通20Mbps宽带接入,但对于300多台电脑同时上网还是显得慢,特别是在线收看视频非常卡,在线收看教学视频几乎无法进行,而每天17点到次日早8点及周六周日,宽带又处于闲置状态;

2.资源管理方面基本是空白,我校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各类教学资源分散在个人计算机上,无法实现共享,一方面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3.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项目的使用也急需一个平台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4.对原有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整合。

三、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特提出以下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1.服务器配置

根据我校特点,工作时间早8点到晚5点,服务器不必24小时开机,所以使用普通PC机做服务器即可,操作系统用Windows 2003 Server需添加WEB、FTP和Media Player流媒体服务器组件,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Sp4补丁,站点采用语言建设。

2.功能模块

首先:视频点播管理系统。将我校已有的视频教学资源,进行分类集中管理,利用Media Player流媒体服务器供广大师生使用,服务器中没有的视频资源,授课教师如需要需提前申请,由专人利用学校网络空闲时间进行下载或制作。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网络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视频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次:建立文件服务器。利用Windows 2003 Server的FTP服务,将我校的各类教学资源按照专业及资源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供广大教师自由下载,可以建两个FTP站点,一个用作教学资源下载,另一个授可写权限,作公共硬盘使用,这样可以在校内尽量减少U盘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计算机病毒在局域网的传播。

第三:整合已有模块。建立一个web站点,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访问界面,使我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功能一目了然,将我校正在使用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还有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项目等站点作为虚拟目录,以超级链接的方式作为整个平台的一部分加以整合。

3.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结构

首先:提供资源描述版块。教师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教师的授课技巧与教师的专业背景有很大的联系,同样讲座的好坏也与讲座人的生平经历息息相关。而网络资源管理平台的浏览者大部分不了解资源背后的老师是什么情况,浏览者在浏览课程之前一无所知也使得他们对资源的理解增加难度。因此在上传资源的同时页面空出一个版块用来详细介绍资源和资源背景知识,这些描述内容有赖于资源的创作者自己动手,因为创作者是对资源和自身了解最多。这些描述内容包括对教师生平介绍,对该资源的内容进行简介,与资源相关的知识点和发散点进行介绍等,可以帮助浏览者可以对资源在短时间对资源有一定的了解。资源描述一方面使得整个管理平台的资源呈现一个知识系统,另一方面也让管理平台内容更加丰富,也做到了资源的更加透明化。同时描述内容可以作为搜索功能的搜索范围,为浏览者寻找资源提供便利。

其次:分级目录管理。文件服务器上的资源目录结构至少分为三级。

一级目录:按专业划分,这样更有利于浏览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

二级目录:按照我国教学资源库的资源类型划分,分为媒体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课件库、常见问题解答七类,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试卷库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案例库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 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三级目录:媒体素材库再次分类划分,帮助浏览者和上传者准确找到素材的存放位置,可分为五大类: 文本类素材、图形/ 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关系到学校数字化教学发展的进程,本方案经济实用,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类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当然本系统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徐琦. 中职学校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 2006.5

[2]王守中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分析与探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9

数字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2002年,为促进房地产权属档案的开放利用,笔者主持制定档案扫描实施规定,率先利用现代化扫描工具开展重要权属档案的扫描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完成清朝、民国、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全部历史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并出台了新形成权属档案的及时扫描办法,以目录数据为检索入口,档案资料分页查询,具有查询速度快,实现档案利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一、权属档案数字化的内容

房地产权属档案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的以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为存储介质的各种原始档案资料,通过扫描(数码摄像)、压缩、转化等手段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再运用分级存储管理技术将图片、声音、录像等文件和索引字段存储于磁盘、光盘、磁带等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上,并可通过各种方便的查询手段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可以到局域网、广域网、企业内部网、国际互联网,最终实现“数字化档案馆”。数字化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目录

编制目录是指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机构对归档的房地产权属文件材料进行分类编目,划分密级,编制检索工具的工作。由于采用计算机进行登记发证,各地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目录管理已基本实现了从簿式目录、卡片式目录向电子目录的转变,产权登记中的房屋所有权人、丘 (地)号、房屋坐落(街道名称、幢号、房号)、房屋平面图号,他项权登记中的权利人,公、检、法查封登记中的被执行人、查封冻结标的地址,合同备案登记的合同号、买受人、房屋坐落等条目均可自动生成电子目录,作为查询检索条件,只要定义好电子目录与图象库的数据库记录连接条件,即可根据要求立即检索到。

(二)档案扫描

档案扫描指将房地产权属档案内的全部资料按照一定的整理程序进行排列,然后使用专用扫描设备进行操作,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子文档过程。根据《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属于建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房地产权利人、房地产权属登记确权、房地产权属转移及变更、设定他项权利等有关的证明和文件;第二类是房屋及其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权属界定位置图,包括房地产分幅平面图、分丘平面图、分层分户平面图等;第三类是房地产产权登记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房产登记申请书、收件收据存根,权属变更登记表、房地产状况登记表、房地产勘测调查表、墙界表、房屋面积计算表、房地产登记审批表、房屋灭籍申请表,房地产税费收据存根等。这些文件材料页面大小、纸张厚薄等不大一致,扫描建档中应有人工辅助过程,对于超大页面,可以采用工程扫描仪扫描,或低成本的数字照相方式。分幅平面图、分丘平面图、分层分户平面图已实现计算机制图的,可以直接转换为位图格式存储。如直接存储矢量图,查阅时还需要安装专门的工具软件,不利于档案的方便利用,并且归档后的资料已不能修改,保留矢量图已无必要。

扫描图像的存储有两种方式:文件方式和数据库方式。文件方式虽然简单易于实现,但在检索效率和安全性方面都得不到保障,只适合于速度、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小型档案库。即使采用数据库方式,当档案数量大时,如几十万卷档案的记录数就有几百万,方案设计时应注意选择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系统。

(三)实现档案内容共享

档案内容共享是管理部门利用房地产权属档案的主要形式,实现档案基本信息在业务平台共享才能真正体现档案数字化的各种优势,及时为房地产权属登记、房地产交易、房地产纠纷仲裁、物业管理、房屋拆迁、住房制度改革、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解决了以前利用档案的种种不便,可以使档案利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人同时查询档案不发生冲突。这些功能的实现,提高了使用单位工作效率,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

数字化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基本形式既有档案的基本特征,又具有普通档案不具备的特点。如信息的非人工识别性,对系统设备的依赖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的易改性等。因此,掌握数字化档案管理特殊原则很重要。

(一)登记全过程数字化是权属档案管理的基础

全程管理是指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对数字化房地产权属档案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这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建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理念,包括档案管理的规则、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档案从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各阶段活动统筹兼顾,以实现整个系统(软、硬件及信息)资源的最大共享和最大效益。

(二)完整和真实是数字化权属档案的根本

真实性是指数字化档案的内容、结构在经过建立、利用后保持不变,与原始状态一样,完整性要求记录房地产权属登记活动的档案内容要件齐全,内容、结构及背景信息没有缺损。真实性、完整性既是一种观念,又是这种观念通过技术手段在管理中的体现,需要分别制定真实性、完整性的标准。

(三)可读性是数字化权属档案存在的意义

可读性指档案经过存储、传统、压缩、加密等处理后仍然能够以可识读、可理解的方式输出,并保持真实性。如不能保证档案的准确检索查阅利用,数字化档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保障档案的可读性措施应贯穿于全部管理工作的始终,要统一数字档案的存储格式、软件环境,准确保存加密文件的加密、解密方式。

(四)安全性是实施数字化权属档案的保障

安全性指的是系统硬件和软件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能力,也指防止房地产权属档案的散失、泄密。安全性保障应从制度着眼,技术手段着手,健全安全保密制度,合理设置用户权限,坚持定期数据备份。

三、积极推进房地产权属档案开放利用

房地产权属档案一直以来或作为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移转或房屋变更手续查询所用,或作为司法机关办理房地产类案件查询证据所用,或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房地产纠纷关键资料所用。适用范围比较窄,不对社会相关单位和房屋所有权人开放查询功能,明显制约了房地产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在房地产市场的流通、融资和交换功能,剥夺了房屋所有权人对自己名下房屋存在状况的知情权。对房地产登记部门登记行为的监督形同虚设。而且,房地产权属档案只有纸质化档案,未有数字化档案信息,也阻碍了房地产权属档案全面利用的步伐。《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房地产权属档案,为房地产权属登记、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