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后的舞者

最后的舞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最后的舞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最后的舞者范文第1篇

这是一个也许比其他行业更需要正能量的职业。他们时常遭到服务对象的抗拒――因为被需要的时机是如此特殊;每个伤感的场面,对他们的心理来说也无异于一次次挑战。但他们依然满怀最大的善意和勇气,陪伴无数人走向人生的落幕。

受访人物

马晓静

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守护天使”临终心灵陪伴项目主管。毕业后加入这个组织带领过两百多名志愿者,为住院的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关爱服务,整个项目服务过的病人已近千人次,家属也有七百多人次,服务对象还包括部分医护人员。

范思明

广州路加颐养院院长,对养老服务有近十年的亲身经验。在内地养老机构还未普遍开设临终关怀服务的当下,她早早意识到临终老人有别于普通老人的额外需要,借鉴香港相关机构的做法,在自己服务的养老院中开始了临终关怀服务尝试。

Arnold

香港圣公会圣匠堂长者地区中心社工。2007年在美国读完社工硕士后,加入了在香港施行数年的“抚慰天使”计划,主要为丧亲者及临终病人家属提供情绪支援、殡仪咨询、治丧陪伴等和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广,至今已服务过500多个与“死亡”有关的个案。

每次走入那条不长的走廊 都会感受到由内而外的平静

在那里 那个特殊的通道里

会看到极度的悲伤与痛苦

同时

也欣赏到生命的绚烂与绽放

这似乎并不只是纯粹的工作

就犹如生命中所粘连的千丝万缕

一切都好像开始得少有困惑 也没有聚集太多的恐惧

走近那些微弱的身体

开始聆听 陪伴

如此简单 如此熟悉

――马晓静 《犹如生命中的一部分》

细致关怀,用心灵抚慰无法治愈的病痛

走进临终者的心里

“今天在办公室彻底痛哭了一场,其实原来想控制的,但却无法平静。晚些时候看到刘医生的留言,说22床昨天走了。是的,我根本也没能和那个病人说过几句话,因为肿瘤细胞侵入她脑部,她已经智力衰退无法与人交流。整整四个星期,我就这样轻轻地去,轻轻地走,她身边的老公说,其实,她都知道。上周去看她的时候,无意中撞见她老公在写日记。看见我,叔叔有点不好意思。我问他一直在写么?他说,也就是这段时间,因为写写可以打发时间。他说话的时候一直没有看我,倒是不停地给已经不认识任何人的妻子擦汗。我当时觉得那一幕,有那么几秒像是定格的画面,但又有什么东西缓缓流动,我不想打扰,便走出了病房……”

对于二十多岁的马晓静来说,这篇日记里写下的,只是无数幕曾让她深有感触的临终关怀服务经历中的一个。她每周起码有一天会去上海市肿瘤医院住院区,对新来的病人家属进行“首访”,联系安排志愿者与接受服务的对象进行结对服务,直到病人出院或去世,是病人和家属们除了医生护士以外最熟悉的人之一。

他们所面对的,是那些被宣告几乎没有治愈可能,生命只剩下六个月或者更少的癌症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对这些特殊病人,医院不再施用常规的放疗、化疗或动手术,而是采用姑息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尽可能地压制减轻病人病痛,使其能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但工作的忙碌,使得医护人员并不一定能时时顾及到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求,马晓静们的工作,就是弥补这个重要的部分。

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病人,临终关怀服务者会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聊天是最主要的沟通手段,怎样与病人开始谈话,服务者们都经过专门的培训。“最重要是倾听,因为病人和家属才是第一位的!”用与正常人对话无异的口吻,让病人知道有人在陪伴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不要担心,从而引导病人把自己的想法、需求说出来,并努力帮他们传达、解决。

《纽约时报》曾介绍美国有一种临终关怀服务:治疗师背上吉他找到将逝者,为他们演唱其最想听到的歌曲。这属于一种简易的音乐艺术治疗手段,也是安抚病人的好办法。除此之外,临终关怀服务者们还会给病人读读书报、帮助他们冥想放松、进行简单按摩、促进他们与家人的情感表达等,甚至还有一些灵性层面和宗教层面的沟通。一点点琐碎的努力,一点点地让病人感受到温暖。

帮助病人完成一些小心愿,是最容易获取病人和家属信任,达到心理安慰效果的方法之一。马晓静他们曾为一个病人拍摄他在生命最后一周中的一些影像片段,其中有对家人的感谢、对女儿的鼓励、对生命的赞美、对病痛的释怀,还有他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环境、同事们的祝福等等,留给家属和所有的朋友作最后的纪念。这让病人的家属非常感动,病人去世后,还一直和志愿者们保持着联系,并主动为临终关怀服务事业推动捐款。

关注细节上的需求

“这就是我们的‘平安居’。”范思明院长推开107的房门,明亮的阳光从一侧的窗户照进老人院这个洁净的房间。一张病床,几张陪护椅,小柜子,输液架,大氧气瓶,应急铃,这里与其他老人房间不同的是,多了两扇门。一扇门通向一个小小的独立花园,种着的几盆绿色植物和晾晒的老人衣物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息;另一扇是厚重严实的大铁门,门后就是临时太平间。两扇通往不同“方向”的门,让第一次进入这个房间的人马上联想到“生”与“死”。

曾有数十位老人从这“离开”。除了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维持费用高昂的治疗外,这些老人大多年事已高,身体机能衰竭,病情难以逆转;或因病情反复,出入医院多次对他们及其亲人来说反倒是种痛苦的折腾。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人们在健康时就会留有一份医疗预嘱(Living Will),对自己丧失决策能力后的治疗方案预先留下意见或指定某人代为决定。在养老院里,范院长也会与这些老人及其家属反复沟通,根据其身体状况签订一份协议,即当老人病重,不再送往医院治疗,而是由养老院代为进行特别护理,让老人在养老院中平静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平安居”也是一个急救室,方便医生在不影响原同房老人的情况下对病危老人施行抢救。但范院长一直计划着要把它改造成一个更像“家”一样的成熟临终关怀病房:

“用素淡的颜色重新粉刷墙壁,特别是把天花板刷成蔚蓝色,使卧床老人像看着晴朗天空一样。增添一些看着能让心灵平静的居家摆设,配置音响设备,给他们播放一些平和轻柔的宗教音乐。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独立的隐私空间,让老人能与自己的亲人不受干扰地待在一起,好好说说心里话。”

除了擦洗、翻身、按摩等日常护理之外,就算是卧床老人没有意识,范院长和员工们也会对他们说说家常话,或进行祈祷:“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祝福,获得战胜病痛的力量,求得身体和内心的平静安详。”

赢未来凭你多年的经验来看,对临终老人最有用的安抚手段是什么?

范思明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孤独。除了子女的陪伴、医护人员的看护外,院内员工和其他老人也常来看望这些病重老人,轻轻地拉着手、拍拍肩膀,轻声唱圣诗和祈祷。曾有一位癌症晚期昏迷了好几天的老人病情好转后回到原来房间,告诉别人“听见好多人为我祈祷,我知道将来的‘家’会很美好”。或许肉体病痛无法尽消,但内心的安宁已使她和家属深感安慰。

赢未来我注意到你们的服务项目中,特别强调了对病人家属的关怀。

马晓静是的,病人的家属在长期照顾过程中,既要面临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又要面对临终病人的情绪、行为问题,非常劳累,心理压力更大。在接触病人的开始,我们就同样关照起他们家属的情绪状况和家庭支持情况。更会帮他们对照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缓解,像是帮他们找医护人员询问护理问题,调解他们和病人沟通过程中临时出现的矛盾。而且在病人去世后家属要经历的哀伤周期里,我们还会进行电话或上门跟踪,进行哀伤辅导,表达关心和支持。

生命消逝,不是容易接受的事

克服内心的挫败感

除了护理专业出身的人员,国内专门从事临终关怀的人为数很少,年龄也相对偏大。就算是在临终关怀服务发展了近20年的香港,从事这方面义工服务的也多是阅历丰富的退休老人和家庭主妇。近年来,在一些公益机构的号召组织下,才渐渐多了一些大学生和白领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团队中来。

因为对正处于生命最旺盛时期的年轻人来说,在目睹他人生命消逝后想要轻易释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一些本身拥有良好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临终关怀服务者的标准。因为“当面对一个可能很快就会消失的生命,服务者不能奢望自己在与服务对象谈话的过程中,能完全地改变他们即将面临的状况”。如果不能抛弃自己“助人者”的身份,以一个平和平等的心态来做临终关怀的话,挫败感会很强。马晓静坦承,他们的义工团体加入者热情度很高,但是之后的流动性也很大。

经验丰富的Arnold,也无法每次都能顺利排解负面情绪。尤其是经手一些青少年重疾、自杀的个案后,陪着这些孩子的家人去殓房辨认遗体或者布置灵堂时,他同样会在心里追问“为什么”,无助感很强烈。

但就像他意识到,一直陪伴这些家长面对噩耗处理后事就已经是最好的支持一样,他在心里难过的时候也会想到找人陪,主动约朋友出来聊聊天,把心理的感受倾诉出来,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中对生命终结的理解,对他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基督徒眼中,死亡只是一种暂别的方式。”这也是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人中,有信仰者居多的原因。心情难过的时候,祈祷能够让他们尽快平静下来,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但在克服了这些无力感和挫败感后,对那些在生命尽头被放大很多的恐惧、哀伤、不舍、豁达、接受等心理状态有了更客观的理解,这些临终关怀服务者内心的成长与收获也是丰厚的。马晓静说,那些经历着疼痛、随时都可能离去的病人,都充当着人生导师的角色,让她对生命本质有更深体会;Arnold也表示,正是因为了解到生命有多容易消逝,所以会重新去思考自己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遇到不愉快的人事也不再那么执著,为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觉得感恩和知足。

最难的是打破公众对死亡的避忌

除了服务者自身的心理调节问题,临终关怀事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们对“死亡”的避讳。

中国人的传统里,只谈优生,讳谈死亡,教导人们正确看待死亡的“生命教育”在国内仍处于缺失状态。

就算是像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主动提供的这种非盈利性关怀服务,志愿者们时常也会遭到拒绝。有些病人和家属一听说他们的身份,就会十分抗拒,不想提及任何有关这方面的事情。

对这些病人及家属,马晓静他们并不会刻意安排义工进行一帮一的服务,而只是会采取“打招呼”的办法,每次去病区都会到他们病床前“顺便”问候一下,简单地表达下关心。服务者们也很注意将自己的工作和医生的工作尽量结合起来,比如解释一些简单的护理问题,帮忙向医生护士转达病人及家属的需求,这样几次下来,对方的接纳度会有所提高。

许多患者及其家属经过服务后,对死亡的态度变得坦然了。不再像以前,家属不敢把真实病情告诉病人,双方在猜疑中忍受内心的痛苦,或是有病人得知病情后终日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甚至想通过自杀结束生命。据内地一所临终关怀机构调查,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前,七成多的病人认为死亡十分恐怖,明知治不好,也要尽一切手段延长生命;接受服务后,这个比例下降至24%,而 “认为死亡是自然规律”,努力过好余生每一天以减少遗憾的病人则相应增长到72%。

所以在来自各行各业的临终关怀志愿者中,有一群特殊的成员,就是那些有丧亲经历的病人家属。经历了亲友离世的过程,他们切身体会到了临终关怀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帮助有多大,所以也希望分享自己的经验,给更多有需求的人予温暖关怀。

赢未来对于有志于参与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年轻人,你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Arnold首先,我会让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怎么看待死亡?努力回忆过去任何与死亡有关的“哀伤经历”,比如亲属离世,自己是怎么看待的?这点很重要,因为以后如果接触到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个案,很可能会唤起他不愉快的回忆。能够建立对生死的正面认识,并且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情绪排解方式,再去接触服务对象会更好。

临终关怀,专业发展迫在眉睫

按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在2000年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国家。未来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会是世界第一,老年人口的比重也会是世界第一。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1亿。养老问题无疑将是中国即将承受之重,其中高龄重病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更是未来的难点。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对拥有专业素质的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需求会急剧增加。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临终关怀已是成熟产业,纳入了医疗保险体系。由医生、注册护士、社工、宗教辅导者、照料者和药剂师组成临终关怀团队,在志愿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机构中为临终病人们进行服务,其中更有90%的临终关怀照料,是在患者家中提供的。

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临终关怀也已形成体系,有专业的机构、人员提供服务。以香港为例,由于相关法律的规定,人们临终前一般都会进入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很少在家中去世。这样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有无治愈可能,是否需要安排临终关怀服务。

而在中国内地,临终关怀事业的规模和体系还正在缓慢发展中:内地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创建于1987年,为后来者起了颇具参考性的带头作用;李嘉诚基金会近年捐资启动实施了“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在各地开办了三十多家宁养院,免费为贫困的癌症晚期病人提供镇痛治疗、护理、心理辅导等服务,也让公众对临终关怀有更深入的了解。

马晓静所在的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成立后一年多就得到了多个医院和高校社团的肯定和支持,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参与义工的培训和服务行列,甚至间接推动了北京西城区政府于2010年开始生命关怀工作。除了发展医护人员、社工、宗教人士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服务外,培养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志愿者加入公益服务的阵容,也是未来内地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方向。

赢未来香港的临终关怀发展了20年,有哪些地方相对比较成熟的呢?

Arnold香港的公立医院基本都设立了临终关怀病房,有些会布置成卧室和客厅一样,让病人感觉像回到家里,弥补无法“一家人吃饭”的遗憾;而且在当中服务的每一个医护人员,甚至是清洁工人,都受过严格的培训,对待病人和家属态度非常好,尽量让病人感到舒适自然。未来,随着医疗器材的配套普及,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在自己家里接受临终关怀服务。我相信,临终关怀事业在将来几十年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更多人理解支持和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

临终关怀知多少

临终关怀(Hospice或Palliative Care),又被称作宁养服务、善终照顾、安宁护理。

1967年7月,英国女医生Cicely Saunders博士在伦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临终关怀医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临终关怀不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疗护理和心理照顾,减轻其症状、延缓其疾病发展。目的是提高患者余生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及心理症状,排解心理困扰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其疾病为焦点。

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是对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的深化和完善,也是对科学的死亡观念的宣传和普及。

人人求“善终”

东西方的学者们和相关服务机构,近年都曾向公众调查他们对“善终”(Good Death)的理解和愿望,虽然结果表达各异,但核心观点都很接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无肉体痛苦,或病痛减至最轻;

2.心理安宁,没有遗憾和牵挂、不会对家人造成拖累;

最后的舞者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表情;表现力;情感

中图分类号:J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47-02

初学舞蹈时,只是对舞蹈的手势动作、形体走向非常的注意,老师教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学得非常用心,生怕自己哪里没做好、动作哪里不够到位,最在意的是舞姿是不是优美,完全没有顾及到自己的脸部表情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因为当时年纪尚小的我完全不明白舞蹈与表情之间的联系。直到有一天老师问我,“为何每一段舞蹈你都使用一个表情?”我顿时哑口无言,像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突然明白舞蹈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否则那些一生都在追求舞蹈梦想的艺术家所做的事岂不是毫无意义?于是,我开始重新思考舞蹈与表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词语,让我对舞蹈这门艺术产生了新的认识,好胜心驱使我真正踏入舞蹈的世界,我决定为自己勾画出一条崭新的艺术之路。这在我从事舞蹈教学工作后,让我更加明白了舞者表情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在一次培训的汇报演出中,我有幸主演了《金色舞鞋》(省艺校现代原创芭蕾舞剧),这个小舞剧诠释了芭蕾舞蹈演员在艺术生涯中所经历的辛酸、诱惑、喜悦与成绩,这个舞剧的主演需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演绎不同时段、不同经历、不同心情的一位芭蕾舞者,所以,她的情绪、她的表情、她最最细微的变化对于这个舞剧起着决定性的意义。于是,我心里很清楚,若要使舞蹈丰富起来,务必要使情感丰富起来。只有拥有丰富情感的人才能更好地进行舞蹈表演,领悟舞蹈表演中的灵魂所在。而作为一名观众,判断演员表演的好坏,丰富的表情变化是检验演员表演的首要途径。

一、“表情”是舞蹈表演中传情达意的媒介

国外有学者研究了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信息总效果,提出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5%的声音+5%的表情。可见表情是极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它可以表达至少十种基本含义。如愉快、惊奇、恐惧、愤怒、悲伤、厌恶、轻蔑、感兴趣、迷惑不解和刚毅果断等。我国戏曲上常说“脸上的肌肉有冷热,眉目之间能传情”。舞蹈表演中的表情强调眼睛的运用,对眼睛的表现力要求格外准确而明快。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舞剧中塑造任何一个角色人物时,眼睛的表演都是整个人物表情的关键所在。比如说省艺校的原创舞剧《金色舞鞋》,在整个舞剧中,女主角从小时候到最后的蜕变,表情的表演都是与众不同的。从孩童时期的天真无邪,到略有小成时的欣喜若狂,再到瓶颈期的无助与迷茫,然后再到面对诱惑时的叛逆与疯狂,最后是看清一切后的懊悔与哀伤……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时而欢喜时而忧的表情变化给整个舞剧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从而向观众传达信息,使观众通过演员丰富的表情变化对舞剧的内容一目了然。若是女主角从开始到结束始终用的是同样一个表情,可想而知台下的观众看到就是机器人在操练了吧,舞者表演的内容也无法传达给观众了,观众面对的就是一个干巴巴的,不知道跳什么的一群人了。

二、“表情”是舞蹈表演中剖露内心的窗口

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没有任何音乐,都可以从演员身上感受到其所表达的情感。而达到这种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演员的面部表情,直接感受其中的感情。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演员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焦点。因为舞蹈是一种交流性的艺术,所以观众可以通过舞者面部表情的变化,理解舞段要表达的内容,故事情节,从而与舞者内心产生共鸣,与观众产生互动,这才是跳舞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表演《夜宴》的蜕变这一舞段时,在同一音乐、同一地点中,演员要经历从焦虑、烦躁、迷茫、自暴自弃到豁然开朗,积极向上,勇于向命运作斗争的情绪转变。不同的是,演员饰演的角色双腿受伤,活动的区域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这也就大大降低了肢体动作在舞段中的表现力,使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丰富的表情表演向观众传递信息。又如我在排练舞蹈《怀念战友》时,主演从回忆往事,忆起以前的战友犹如一幅幅画浮现在眼前开始,想起了战场;从而回到当时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场景的D换、角色的转换在同一个区域只用短短的数秒就要完成。到后面,从面对战友牺牲后悲痛的心情中拉回到现实,也就一刹那的时间,也是需要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丰富的表情向观众传递信息。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局限性,才能让丰富的表情去带动表演,与观众产生交流,创造出既有真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进而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完成艺术传达的任务。

三、“表情”是舞蹈作品中烘托主题的支持

在一段舞蹈表演中,表情是最直接也是最易让观众接受的表演。一个演员能够在舞蹈表演中正确地运用表情,说明她是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个舞蹈表演中,理解了动作要领,对舞蹈的整体风格进行合理拿捏、把握分寸,揣摩角色特点,才能做到形神具备。也就是说,“表情”诠释的正确与否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成败的关键。

舞者的整体表现应当根据主题来把握。主题是一部舞蹈作品的思想、意蕴、内涵、观念等的总称,是作品的灵魂。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应当把握住作品的主题,表现主题应当作为整个表演的一条贯穿红线,也作为整个表演的出发点与归宿。许多的舞蹈作品,都堪称这方面的经典。

比如说舞剧《金色舞鞋》,作品围绕着一个刚进校门,对芭蕾舞充满好奇的小女孩展开的艰辛艺术之路。舞剧讲述了一个追求芭蕾舞梦想的孩子从刚入校时单纯的刻苦练习,却在遇到挫折后明白了这门艺术的苛刻而迷茫退缩。然而此时,社会上霓虹灯下的绚烂生活使她失去了最后的理智,禁不住花红酒绿的诱惑,堕入了现实社会的深渊;当她突然明白芭蕾在她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时,却受伤了,一切的挫折使她大受打击,在自责悔恨烦躁过后,她重新打起精神,为了梦想中的白天鹅努力地复健、训练,最终在梦想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舞剧通过对一个追求艺术梦想的女孩的描写,映射出整个芭蕾舞事业的现况,呼吁社会对这个群体多一些关心和帮助。而这个角色在各个舞段中的情感、表情的变化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烘托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和芭蕾舞这个行业的艰辛与苛刻。

四、结论

简简单单的“表情”两个字,却是一个舞蹈的精髓所在。一个人有成千上万的的表情,之所以说舞者需要喜怒形于色,是因为舞蹈是需要表情作为基础并逐渐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表情就能带动什么样的情绪。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可以编创出各种各样的舞蹈,比方说,小到一个简单的笑,都可以分为强颜欢笑、苦笑、满心欢喜的笑、皮笑肉不笑等等,当你将真实的感情融入到一个舞蹈作品中时,这个舞蹈就不再只是机械化的动作了,而是转变成了一种鲜活的无声的语言,用心向观众诉说着属于你自己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黄越.图说芭蕾[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2.

[2]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最后的舞者范文第3篇

“就这样?”“嗯!”“天啊!”冰懊恼地叫到,“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知道。”咏点点头。咏把兰拐走后,回到冰的城堡里。冰知道后,不知道如何是好,而马斯特家族的人已经开始到处寻找兰了。而咏却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无奈之下只好由尤基出面,将实情转达给兰的父亲。

兰的事情告一段落,而新的烦恼又来了。四位契约者,有一位却不明,让尤基等人无处下手。“嗯…该怎么办呢?唉…一点线索都没有啊……”冰望着眼前一堆堆的资料,心情相当郁闷。在咏到建议下,大家在城墙上贴了公告,希望最后的契约者能找到他们。

下午,大家又聚在一起吃下午茶。这时,仆人列荫跑了过来,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大声叫到,“来了!来了!”冰抬起头,“咦,谁啊?”列荫吸了口气,最后的契约者……”“噗!”兰把一口茶喷到了咏身上,冰大脑短路中,尤基反应最快,蹭的一下站起身,连滚带爬地冲到外面,冰等人尾随在后。“等等…他在花园!殿下!听到了吗?”可怜的列荫在后面喊到。

最后的舞者范文第4篇

一个同样无可亩说的时刻,坚硬如石的寂灭,在它的内部,或许无所谓内部与外部,一个位置被占据了。生与死是两扇门,两个坐标,时间真的有顺序吗?那至为关键者,不是由生至死,而是那永恒寂灭中一个存在者攫取了它的存在,而是,永恒僵死中那无可言说的一个姿态。

花的纤柔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是一种姿态,水的灵动也是一种姿态。迅速奔驰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中姿态。有灵性的昆虫中,最有舞者风范的应属蝴蝶,花丛中,这个可爱的精灵挥舞着轻盈的翅膀翩翩起舞,如同天使一般,尽显活力与激情。狂风骤雨之夜,它破茧而出,最终用舞姿诠释了生命和自我,奏响了舞者的绝唱!然而,蝴蝶醒过来,发现自己是卧在床榻上的庄周。然而,庄周醒过来,发现自己是栖在花朵上的蝴蝶。舞动,是一种姿态;睡梦,也是一种姿态。无论是睡是醒,都是那打破寂灭与僵死的一个姿态。

这蝴蝶抑或庄周,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在风中,在雨中,从清晨到黄昏,从年初到年尾。在山间,在河北,它如是飞舞。记忆中有这样一条河流,波光粼粼,婀娜的腰姿流淌出优美的曲线,其中不时吟唱着悲叹的曲调。呼兰河以其独特的底蕴孕育了一代文学才女――萧红。她如是飞舞着,从哈尔滨到青岛,从青岛到上海,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临汾,从临汾到西安。从西安到重庆,从重庆到香港,从汪恩甲到萧军,从萧军到端木蕻良,在北方,她与家庭决裂,在南方,她与生命诀别。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乱世中她流离漂泊,没有家庭和父亲的呵护,被所爱的男人一再伤害。

那极致的生命舞动中,是不可扼制的什么?

自由与爱情,渴望温暖与渴望尊严,那凌乱的舞步中,是不可言说的什么?

当喧嚣散去,当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寂灭,那不幸中的最不幸者,你的不甘意味着什么?

最后的舞者范文第5篇

关键词:呼吸;舞蹈;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28-01

我们从呱呱坠地到生命结束都在呼吸,呼吸给我们带来生命的延续。呼吸分为自然呼吸和艺术呼吸,自然呼吸指人类维持生命所进行的本能呼吸,是人体与外界坏境之间的吐故纳新,以及人体内部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艺术呼吸指在演奏表演、演唱表演以及舞蹈表演等各种表演方式的过程中以自然呼吸为基础,经过控制处理,准确的把握节奏,使呼吸、韵律、风格完美统一。呼吸给予我们的是生命,而给予舞蹈的是生命力。舞蹈除了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作品之外,更重要的是用呼吸控制身体帮助舞者可以完美的做出各种优美的舞姿和各种高难度技巧。

呼吸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是对舞蹈也极为重要。在舞蹈中,每一种舞都需要呼吸,有了呼吸可以让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得到协调稳定的作用。吸气使身体变轻,有利于做一些动作快速敏捷的动作;呼气使身体变重,有利于做一些动作缓慢沉重的动作。呼吸也可以让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表现各种情绪。呼吸可以有快慢,急缓,大小,长短等。比如舞蹈《旋旋旋》中,音乐开头很柔美,运用的气息就是慢吸慢呼。表现的是静态美,情绪较冷静;紧接着后面所有人都上场后,音乐节奏变强烈,动作干净利索。这里运用的气息是快吸快呼。表现一种动态美,情绪较热情。所以在呼与吸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动静结合的优美舞姿;呼吸还可以让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得到无穷的生命力。在课堂上,老师总说我们跳舞没有运用呼吸,干巴巴的学动作,做出来一点感觉都没,当我们完成一个作品,如果不运用呼吸,那自己的体力肯定是坚持不到最后的。所以呼吸对舞蹈太重要了,恰当的运用呼吸帮助我们作出优美的舞姿,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舞者和观众达到心灵上的磨合。

在每一个舞种里都有自己自身的特点,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觉。

汉族舞地域文化色彩很浓厚。比如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秧歌等都有共同的呼吸特点。东北秧歌的俏、浪、艮;云南花灯的崴;胶州秧歌的伸、拧、碾;花鼓灯的溜得起,刹得住等都要有呼吸的配合,而这些运用的气息都是快吸,屏气,慢吐。比如胶州秧歌的慢扭推扇,动作的主动发力点是跨,双手抱扇的同时快吸气,屏气停顿,然后慢慢吐气。所以呼吸离不开汉族舞蹈。

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他们受到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藏族舞蹈中呼吸特点也不同,比如藏族舞的双腿屈伸,其呼吸特点就是慢呼慢吸。在双腿屈伸时屈伸的膝盖是松弛的,连绵不断的,脚下有跟的,要是想要使膝盖能够准确表现这种风格就必须要配合呼吸。屈时慢吐气,伸时慢吸气。这样才能够完美的表现出屈伸的优美流畅感。

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有着“歌乡”和“舞海”的美称。蒙族舞蹈也与呼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蒙族舞蹈节奏明快的筷子舞,表现蒙古族人民在大草原热情奔放的性格。也有端庄典雅的顶碗舞,表现女子庄重大方的性格。在这些舞蹈中,有快吸快吐的硬肩,有慢吸快吐的耸肩,有快吸慢吐的柔臂。在舞中以流畅的气息体现出蒙族不同风格舞蹈中的力度和韵律,把蒙族人民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比较活泼。它的呼吸一般强调的比较少,但是不代表不重要。维族舞蹈中的节奏“切分”和呼吸是密不可分的。维族舞蹈的呼吸特点:屏气和快吸快呼。比如维族舞中步伐“三步一抬”,主力腿向后踢时同时要屏气,然后接下来的三步的气息是快吸快吐。维族舞蹈中大多就是这样的呼吸特点。

朝鲜族舞蹈呼吸的特点就是气息的运用。呼吸在朝鲜舞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有自己特定的鼓点,舞蹈的呼吸必须和节奏相符合。比如朝鲜舞中常见的“古格里”,节奏比较平均。首先以下肢屈伸的动作配合呼吸来完成,准备位在蹲的体态上,以呼吸带动动作。首先被动气息从丹田快吸气贯穿全身,同时膝盖配合吸气向上慢慢抻,延伸到头尖。屈时气息下沉,吐气先主动,最后气息传到脚心。和其他的民间舞相比,朝鲜舞的呼吸更加细腻。

现代舞是一种现代艺术,它更注重内心的感觉。它的呼吸视觉很明显,瞬间爆发,瞬间松懈,瞬间翻转,瞬间倒地,在激烈的动作中刹那间屏住呼吸都是依靠呼吸的运转。在现代舞《也许是要飞翔》中,演员的肢体让人感觉很放松,他就是用呼吸支撑直接后倒地下去。给观众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