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年级数学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正视学生解题的错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关心学生心切,希望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他所讲的内容,不想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心理的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了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虽片面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过来,甚至弄不清错误的缘由.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用好知识.
二、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学生能顺利正确地解题,表明其在观察、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克服了干扰.在上述环节上不能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就七年级学生的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的干扰,二是七年级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1.小学数学的干扰
在七年级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解题结果常常是一个确定的数.受此影响,学生在解答下述问题时就会出现混乱与错误.原题是这样的: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1排多1个座位,第2排有几个座位?第3排呢?设x为第y排的座位数,那么x是多少?求a=10,y=15时,x的值.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受结果是确定的数的影响,把用y表示x与求x的值混为一谈,暴露出其思考过程受上述干扰的痕迹.
2.七年级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学习的展开,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例如,在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3-7”中7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这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时选错或用错知识,导致错误的发生.
三、学生解题错误的对策
学生不能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产生解题错误,表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干扰.因此,减少七年级学生解题错误的方法是预防和排除干扰.为此,要抓好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
1.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
预防错误的发生,是减少七年级学生解题错误的主要方法.讲课之前,教师应预测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产生的错误,以便能够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因此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科书正文中的关键字眼、例题后的注意、小结与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同时还要揣摸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过程,授业解惑,预先明了学生容易出错之处,防患于未然.
2.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内讲解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课内条件允许的话,可由个别学生分析解答例题,再由学生订正,教师予以总结,并给学生展示发现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要通过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针对性讲解,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课堂练习是发现学生错误的另一条途径,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识别对错,知错能改.
3.课后讲评要有总结性,要教会学生怎样归纳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
在21世纪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家的富强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特别是关系全民素质高低的基础教育,因为它能为人的成长发展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基础教育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特别有关学习障碍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及时解决,否则就会有大量学习困难学生存在于基础教育之中,各国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困扰,教育的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带来了一系列等社会问题。而我国大量的小学生,低年级小学生的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存在许多有关学习障碍的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大问题。
1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调查现状
1.1 基础知识不扎实
数学是对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考验,学生的数学题掌握不好,与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分不开的,而且小学数学老师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掌握不好。
1.2 对数学不感兴趣
本文对一百多个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发现:喜欢数学的有9人,惧怕数学的43人,讨厌数学的有50人,无所谓的占了25人,分别占了7.1%、33.9%、39.4%、19.7%.
1.3 不能理解数学题的意思
比如数学中解应用题,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思维形式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对有些概念容易模糊,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术语。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例如“除”和“除以”,应用题中的“相向运动”和“同向运动”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数学术语,否则儿童就很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至于不会解决问题。
2 造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2.1 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不比成绩,但好多学校还在对成绩排名。另外脱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在课堂上、练习中也比比皆是。例如:小红和小军看一本故事书。小红从前往后看15小时看完,小军从后往前看10小时可以看完。两人同时看()小时可以看完?像这样的数学题就不切合实际,从后往前看故事书就不合理。数学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一轮课程改革时至今日,竟然老师们还在特别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2.2 老师教学素材单一,教学方法死板
经口头了解,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例题几乎没什么变化,都是用教科书上的,甚至教案也都是买现成的用,大部分教师都是看参考资料采用成题。这和教育部门仍然拿学生成绩评价老师优秀与否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不能通过多做练习来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而应注意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儿童学习的特点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多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另外,新课程理念是非常好的,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本文作者提供的五条策略,并加以综合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教学效果”。
2.3 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经验
数学题中有的类型的题目文字较长,涉及生活常识广泛,科技术语多,有些概念和它的背景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生疏的,模糊的,神秘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感受实际问题的亲身经历,缺少生活实践,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深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 低年级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的解决
3.1 适量压力造就数学学习动机的策略
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存在一定学习压力的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都不错,不存在数学学习障碍问题。而一些存在数学学习障碍的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家长或亲人的不重视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无所谓,当然就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当然也就没有学好数学的动力。要是能解决这个压力的问题,就可以使学生减少数学学习障碍,取得较好的成绩。
压力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坏,压力过重固然吃不消,但是没有压力也未必是好事。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社会人才众多,竞争尤为激烈,压力也非常大,而正是这种压力下的竞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而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有压力不是坏事,适量的压力转化成动力,促使思维更加活跃,自己才能全身心投入迎接各种挑战。在数学学习上也是一样,存在很大的竞争,也需要肯定有一定的压力,我们学生不能一味的减少压力,而是要适应压力。教师施加适量的压力带给孩子动力,让孩子增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抵抗力,勇敢的面对困难和各种数学障碍,才能学好数学。
一、教师要真正让学生减负
2001年,新课改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让学生减负的课改精神走进家家户户,但我们教师做到了吗?在教学上我们人为地增加了教学的计划量与课时.
第一,总课时增加了.新人教版教材每册安排60课时左右,旧人教版每册安排80课时左右.
第二,周课时量增加了.课改前每班数学周课时量是5—6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课改后大纲要求是每周4课时,但我们大多数学校还是安排5—6节.
第三,课堂教学还是老一套.虽然课改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但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应用这些方法时也不外乎是课堂教学上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过程大致还是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教师讲评—本节课小结那老一套.
第四,教学难度增加了.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没有认真研究,一部分内容只需学生了解的,他却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要求掌握的,他要求学生去理解,因而人为地加大了教学的难度,久而久之,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掌握、理解,可那些不太聪明的学生就会大大滑坡了,变成了差生.
第五,教师不放心了.按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每周4节课就够了,现在每周上5—6节,比课程标准多了1—2节,学生课堂和课后应非常轻松才对,但实际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原因何在?这实为我们教师本身的问题,是教师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认为课程标准以外的东西这也需要补,那也需要补,还担心学生课后不会巩固,故而又布置了一大堆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本来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当堂完成并融会贯通,教师却硬搞出两三节课的内容,一节新授课,一节练习课,再来一节测验课.
第六,作业比以前更多了.课改前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课改后课外作业一点也不见少,反而因“升学”的重压有加重的趋势.
第七,教师讲的比以前更多了.一些教师善讲,长于点拨,工于诱导,教学语言如绵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但真正理解的又有几人;一些教师善讲,或感慨激昂,或哀怨悲切,善于创设一种感情氛围,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但真正被感染的又有几人.教师一节课下来,教学语言,教学过程发挥得淋漓尽致,能真正听懂的又有几人,教师心理非常清楚,所以就有了课后作业,下一节课的练习、讲解,检测,但还是有那么一些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其实这些学生在教师授课时他只是一知半解,属于滥竽充数而已,教师如果课后有时间,这些学生还可以得到补一补,如果碰到课程较紧时,这些学生就无法逃脱不懂的命运.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并不要求我们每节课都探究,都实验,我们要在每节课前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认真备课,选择好我们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们在讲轴对称时就应选用直观引入法将两块玻璃板作教具,把要讲的图形分别画在玻璃上.当两块玻璃重合在一起时,学生就会明显看到对应且相等的线段、弧、角及对称的图像.又如,我们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就会采用求同变异法利用全等三角形来引导.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并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在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取中点D、E,再连接起来,这样就又出现了新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很容易证得3条对应边的比是1∶2且同位角相等.这时再切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再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比较异同.这样学习,结论清晰,逻辑周密,记忆牢固.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授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方法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技巧。进而使得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充满自信心。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方法,仅供参考。
一、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汲取养分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要积极创造出一个和谐而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归属感。学生在课堂上有归属感和亲切感后,学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课堂之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参与课堂学习,并积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学的效率就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技能也能够得到培养。
因此,做好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第一步是创造一个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答题目时的读题能力和解题思路。
我们都知道,数学应用题其实就是借用文字表述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而提出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所以,解答好数学应用题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必须要能够读懂题,能够将文字的语言转化为数学的语言。这种转化的能力,读题的能力是学生获得的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和转化语言的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并逐渐让学生自己学会读题。这是一个逐渐的慢慢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下面,笔者举一例来详细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例如:
“有12个玩具,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玩具是玩具总数的(),每个小朋友得到的玩具是玩具总数的()。”首先这是一个分数题,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1.一共有12个玩具,那么1个玩具是12个中的1份,用分数来表示是多少呢?
2.一共有4个小朋友,12个玩具是总数,这就是一个除法计算题,那么运算发现每个小朋友分到了几个玩具呢?对,是3个。
3.这时3个玩具成为一个整体为一个小朋友拥有,那么3比12,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呢?
教师通过这样对题目的结构进行细化的解读,将一个分数题先变成份数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亲切感,借助“份数”这一桥梁来解答好这个分数应用题。
当然,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完整的培养,还包含对学生的解题思路的训练和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换言之,就是需要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注意注重解题思路、解题步骤、解题策略、解题技巧的教学,而不是解一题教一题。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技巧。例如:
“把一根长20厘米的绳子剪成5截,要求剪的每一小段一样长,那么每一小段长度为多少厘米?每一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1.解答这一题,学生首先要明确弄清楚几个关键数字:全长20厘米的绳子;剪成5截;因此,每一小截在均长的前提下长度为4厘米;
2.析题,每一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几分之几,每一个小段就是4厘米,全长为20厘米,所以,这一问实际是求4是20的几分之几。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搞清楚了关键的数量关系和读懂了解答关键的基础上再进行解答是解好本题的关键。
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来综合教学。读题能力和解题思路这两个就可以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并注意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灌输和教授,要让学生真正地获得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仅仅关注于让学生学会解答一道题,更应该是通过一道题的学习学会解答一类题。
三、进行针对性练习
教师教,学生学,还远远不能够帮助学生解答好应用题。所以,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多练习,多巩固。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巩固强化有关的解题方法,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需要教师根据所学知识,给学生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者是相似的练习题。还是以分数的学习为例,学习完分数之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分数的练习题。
四、及时点评
教师在完成某一部分的教学,批阅完学生的练习后,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动力和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因此,教师进行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措辞和相关的表达,一定不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做好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工作,但是只要每一个教师充满信心并积极从教学实践中进行归纳总结,就一定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柳艳,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J\]教法研究,2011年9月。
\[2\]苟奕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J\]教育艺术·在线,2012年2月。
关键字: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职业能力;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P273-4
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五年制高职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有其特殊性,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我院自开设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题,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设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质量保障条件等要素。在开发和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根据数控技术的最新技术发展,将职业能力需求转化为实践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专业实际,认为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在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由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制定。在制定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所反映的职业技能是什么。根据这些技能要求,设计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在构建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实践内容及其技能点,使学生掌握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将要使用的技术核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后,能够胜任本专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要求。
3.以学生为主体安排实施实践教学内容。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基本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早实践,多实践。
4.以“双证书”制度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把职业资格鉴定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如将数控机床的操作考证与数控加工技术训练标准相衔接,将中级电工证书考试要求与电工实训标准相衔接,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5.以过程评价模式为主确立实践教学评价办法。实践教学项目的确立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不是以事先确定好的、由仔细分解一般目的而得出的目标系统作为评价依据, 而是关注整个操作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目的是为检验某一方面能力所掌握的程度, 重点在于其综合性和系统性。
二、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国家有关部门对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做了明确规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数控原理、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是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能力,其职业核心岗位是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数控加工关键岗位操作工、数控车间施工员、数控设备管理员、生产一线产品质量检验员、生产一线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程员。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岗位能力如图1所示:
针对数控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要求,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构建以“分层培养,层层把关,先易后难,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基本框架 (如图2所示)。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时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要深入人才市场、相关企业调研,了解市场对数控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后,再制订初步的实践教学目标;二是要征询数控技术专业指导会专家的意见,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论证;三是要将职业技能考证项目融入实践教学,构建基于核心职业岗位、“双证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1.以健全校系两级管理为基点,构建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实行校系两级管理,制定了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意见,施以系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教学实施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评价及监控,制订了《教学质量管理办法》,采用“334”监控模式:三线监控----教学工作线、学生工作线、教学督导工作线;三级监控----学校、系部、专业办;四评监控----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与督导组评价教与学。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校内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并重;形成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与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相衔接的评价体系。
2.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实践教学的基石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看,加强理实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同样重要。我院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学院人事部门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
数控技术专业在“双师型 教师培养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从机械行业一线直接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设技术讲座等;二是教师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每年一个月以上;三是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等;四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时,专业教师加强与行业专家的沟通,按行业要求,共同制定考核内容,考核方案,共同培训学生,考核学生;五是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机械企业挂职,参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等。
3.以“仿真型”教学基地建设为平台,营造实践教学职业情境
为保证数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得以逐步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来实现。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实习、实训和岗位技能训练注重职业氛围。除了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提供学生真实情境下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外,还通过校内仿真实践基地建设,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专业单项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其中数控机床加工操作、金工实习等实训项目与生产现场极为相似,职业氛围浓厚。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建的实践,近年来, 我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达到了“学生受益、企业满意”的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3] 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R].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 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