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速的测定

声速的测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速的测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声速的测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果蔬维生素C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称抗坏血酸,并且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尤其丰富。基于维生素C的这一特点,课题组成员对果蔬中的维生素C进行了研究,期望其研究成果能为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溶液的准备

将蔬菜和水果清洗后擦干,称量果蔬可以食用的部分100g,将果蔬在捣碎机中捣碎,再向果蔬中加入100ml浸提剂,将其迅速捣成匀浆。称取25-55g浆状的样品,将其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并摇匀。当果蔬提取液无浑浊现象,则可直接取样并进行测定,当出现浑浊现象,则应通过离心机进行消除。

1.2 样品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移取无浑浊现象的提取液0.1ml-0.5ml,放置于10ml的比色管中,再加入2%的偏磷酸溶液稀释至刻度并摇匀,在波长243nm处,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对象,使用1cm石英皿测定其吸光度。

1.3 待测碱液的测定

先吸取0.1ml-0.5ml无浑浊溶液作为提取液,向其中加入几滴0.5mol/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于10ml的比色管中进行混匀,并在25℃条件下静置45min后,向其中加入2%偏磷酸溶液并稀释至刻度后进行混匀。并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对象,在波长为243nm处进行吸光度的测定。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如果选择波长长度

维生素C是一种烯醇化合物,在紫外区有吸收现象,并分别对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在试剂空白溶液可在215~455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表明最大吸收峰是在245nm。所以245nm作为测量波长。

2.2 静置时间的选择

以取样量0.5ml做实验,加入碱液后在25度的温度下放置。根据结果可知在25度温度下放置25~40min,吸光度达到稳定最小值,所以实验选择的静置的时间为40min。

2.3 氢氧化钠的用量选择

水果提取液的取样量与加碱量有关,当提取液取样量小于等于0.5ml时,加入5滴0.5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为碱性(pH值>10),并利用维生素在碱性介质中的不稳定性,达到破坏维生素C的目的。如果碱液的加入量过大,就会使最终测定液的酸碱度受到影响,所以选择加入5滴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取样体积大于0.5ml的时候,就要适当增加碱液量至溶液pH达值>10,此时在25度的温度下,取样量的静置时间也需要延长。

2.4 校准曲线测定

数据见表2,最大吸光度不要超过0.8A。

2.5 不同测量方法对比

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采用的都是前处理溶液,但测试方法不相同,从表3中可以表明,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出维生素C的相对平均差都小于5.5%,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吻合,因此紫外分光光度法更适合于含有深颜色样品的测定。

参考文献

[1]王少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J].天津药业,2007(05).

声速的测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剖宫产;医生;知识;态度;行为

剖宫产手术是当前产科领域中常见而又重要的手术,用于帮助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娩出胎儿,在解决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臀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剖宫产在保障高危产妇和胎儿安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1]。因此,对不同级别医院产科医生对剖宫产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剖宫产的态度和对剖宫产采取的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对剖宫产的影响,从而为制定和实施控制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集的岳阳市岳阳楼区洛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共9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3~51岁之间,平均年龄(35.06±6.72)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的医生剖宫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经小范围预调查后,加以适当修正。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等项目。调查表前加指导语,强调保密性和真实回答;②对剖宫产的认知(分娩知识、剖宫产利弊知识)、态度和采取的行为等。相关知识题11道,态度题10道,行为题9道,对相关知识题11道、态度题10道按选项“肯定是”、“大概是”、“不确定”、“大概不是”、“肯定不是”分别赋分值、值为5到1分,其中态度题中的第5,8,9为反向选项;行为题9道按“经常”、“有时”、“偶尔或无”分别赋分3到1分;最后将各相应选题相加得到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总分,得分越高表示知识掌握程度越好、正向态度或行为状况好。问卷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调查显示,临床工作中,87.1%的医生基本会严格按照剖宫产指征选择分娩方式,在工作中,83.9%的医生主动加强产前保健,以减少巨大儿和臀位的发生率;79.0%的医生开展导乐陪产和无痛分娩。但是有16.2%的医生曾经建议孕妇剖宫产比顺产更好,对于对可剖可不剖的病例,77.4%医生会经常建议其自然分娩,在孕妇要求剖宫产而无医学指征时,90.3%的医生可以经常通过解释劝说其自然分娩,但是也同样有74.2%的医生发现这样的现象:即尽管经过解释,孕妇仍坚持要求剖宫产。有22.6%的医生曾经因坚持实施自然分娩遭遇产妇或家属的指责,甚至陷入医疗纠纷;因此,为了避免可能的医疗纠纷,87%的医生会宁愿选择剖宫产术。见表1。

表1

剖宫产相关行为(%)

行为经常有时从不

严格按照剖宫产指证选择分娩方式87.06.56.5

临床上加强产前保健83.916.10

临床上开展导乐陪产和无痛分娩79.011.39.7

建议孕妇剖宫产比顺产好9.76.583.8

对可剖可不剖的病例,倾向于自然分娩77.411.311.3

如孕妇要求剖宫产而无医学指证时,劝其自然分娩90.39.70

临床中已解释,孕妇仍坚持剖宫产74.225.80

因坚持自然分娩遭孕妇指责,限制医疗纠纷9.712.977.4

为避免医疗纠纷,选择剖宫产43.543.513

医生剖宫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如表2所示。进一步了解

作者单位:414000岳阳市岳阳楼区洛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个影响产科医生决策因素,将其做主成分分析。前三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分别为4.100, 2.849, 1.011,所能够解释数据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7.206%所以选取前三个主成分分量,并采用四次方最大化的因子旋转法,使得前三个主成分分量能够在相应的因素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如“难产并发症的影响”、“难产医疗纠纷影响”在第一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804, 0.848,所以可以称第一主成分分量为后果因素;孕妇直接认识医生、医院对孕妇产前监测在第二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920, 0.896,可以称为孕妇因素;同级医师的影响、上级医师的影响在第三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851,0.830,可以成同事因素。将相应三个主成分分量的主成分得分给予保留以做后续的统计分析。由此可见:医生在做出剖宫产的决策时易受到后果因素(即难产并发症的影响、难产医疗纠纷影响)、孕妇因素(孕妇直接认识医生、医院对孕妇产前监测)以及同事因素(同级医师的影响、上级医师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表2

医生剖宫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有较大影响有一定影响无影响

非临床因素19.467.712.9

孕妇要求剖宫产46.8503.2

孕妇家属要求剖宫产43.553.23.2

孕妇直接认识医生12.943.543.5

孕妇间接认识医生6.545.248.4

上级医师的影响27.459.712.9

同级医师的影响12.933.953.2

低年医师的影响4.845.250

助产士的影响4.845.250

难产并发症的影响54.943.51.6

难产医疗纠纷影响33.956.59.7

手术经济收入提成1.66.591.9

教学手术观察、示教需要1.69.788.7

孕妇接受医院产前监测水平14.556.529

3 讨论

在医疗安全上,69.4%的医生认为在阴道分娩的可能风险上,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这也迫使有些医生在孕妇及家属提出剖宫产时,对阴道分娩存在顾虑。也有38.8%的医生认为同意产妇要求的剖宫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世界上每年大约有9000例与医疗问题诉讼有关的案例,其中有600例与产科有关[2]。这种灾难性的影响使主管医师和下级医生及医院采取防卫性的态度,即更多的手术处理,更少机会尝试阴道试产的有效性。国内产科界也有同感,一旦出现与先天有关而与医技无关的出生缺陷时,医务人员不但人身安全难以保障,而且相关医生和医院要付巨额赔款,并带来无休止的纠纷。就经济收入上,91.9%的医生不认为剖宫产的决策制定与其经济收入的考虑有关。就加强医务人员及孕产妇剖宫产知识的培训方面,医生绝大多数持非常必要的肯定态度。在对医生行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临床工作中,87.1%的医生基本会严格按照剖宫产指征选择分娩方式,但也有12.9%的医生存在着指征人为扩大的情况。随着围产期保健观念的更新,产妇和胎儿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臀位、羊水过少,胎窘、巨大儿等也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在工作中,83.9%的医生主动加强产前保健,以减少巨大儿和臀位的发生率;79.0%的医生开展导乐陪产和无痛分娩,这说明大多数医生都积极采取措施使孕妇倾向行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对可剖可不剖的病例,77.4%医生会经常建议其自然分娩,但是也有16.2%的医生曾经建议孕妇剖宫产比顺产更好。在孕妇要求剖宫产而无医学指征时,90.3%的医生会通过解释劝说其自然分娩,但是也有74.2%的医生发现这样的现象:即尽管经过解释,孕妇仍坚持要求剖宫产。据报道,西方发达国家剖宫产率持续升高,被调查者孕产妇中有10.0%的孕妇不加考虑地要求剖宫产,39.0%的孕妇表示与产科医生讨论后选择剖宫产分娩[3]。这表明产科医生的要求对产妇选择非必须剖宫产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中发现多数孕妇在经产科医生解释后仍愿意选择剖宫产,这一方面与孕妇本身对采取剖宫产的相关知识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产科医生的解释不足或采用的方式方法有关。研究还显示,22.6%的医生曾经因坚持实施自然分娩遭遇产妇或家属的指责,甚至陷入医疗纠纷;因此,为了避免可能的医疗纠纷,87%的医生会宁愿选择剖宫产术。这与国外研究一致,国外研究显示,在没有任何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近60%的产科医生会最终赞成孕妇要求的剖宫产,这也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4]。

为明确医生做出剖宫产决策时受到的影响,本研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医生剖宫产决策的主要因素为:难产并发症的影响,孕妇要求剖宫产,孕妇家属要求剖宫产,难产医疗纠纷影响,上级医师的影响,非临床性因素,医院产前监测水平,同级医师的影响,孕妇直接认识医生等。进一步对14个影响产科医生决策因素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在做出剖宫产的决策时易受到后果因素(即难产并发症的影响、难产医疗纠纷影响)、孕妇因素(孕妇直接认识医生、孕妇接受医院产前监测)以及同事因素(同级医师的影响、上级医师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可见,孕妇难产导致的并发症以及因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是困扰医生制定的决策的主要因素,这与我们报道的38.8%的医生认为“同意产妇要求的剖宫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这一态度相一致,进一步提示医疗纠纷的规范合理解决己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公共社会问题。孕妇因素对产科医生制定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认识医生以及接受医院产前监测水平两方面,这可能与由于孕妇直接认识医生,导致一旦孕妇或家属决定进行剖宫产时,医生更难以通过常规的健康教育、孕期宣教等措施来劝说或建议孕妇实施自然分娩,从而导致了非必须剖宫产的增加。医疗工作执行严格的三级医师查制度,上级医师以及同级医师的建议等同事因素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生制定分娩决策。

参 考 文 献

[1] 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5.

[2] 石一复.国内外剖宫产率的演变现况及对策.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1):661-662.

声速的测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维生素E乳;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9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64-02

市售的维生素E乳由维生素E和其他基质组成,具有治疗皮肤干燥及因季节变化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作用。原标准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的方法。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本研究采用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乳中维生素E的含量,方法准确、简便。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检测器,岛津LC-10ATvp泵,LC-Solution色谱数据工作站);XS105型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维生素E 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62-201008),维生素E乳(北京吉康利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制,批号:20110302,20110303,20110304)。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无水乙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 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5 nm;进样量:20.0 μl。理论塔板数按维生素E峰计算应大于2400。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 ml(样品标示量为10 mg/ml),置100 ml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刻度,振摇使充分溶解后过0.45 μm有机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维生素E对照品,加无水乙醇溶解,摇匀,制备成每毫升含0.5 mg的对照品溶液。依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制得不含有维生素E的阴性对照溶液。

2.3 空白干扰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20.0 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对应的色谱峰,而阴性对照溶液色谱中在此位置并无色谱峰,证明本方法是可行的(图1)。

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维生素E对照品适量至100 ml量瓶中后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到对照品储备液(1.333 mg/ml)。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溶1、2、3、4、5、6、7 ml至10 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分别吸取上述各对照品溶液20.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峰面积,以维生素E的浓度为X轴,液相峰的峰面积为Y轴绘制线性关系图,并计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 = 4 459 818X-193 46,相关系数r = 0.9998,说明维生素E对照品的浓度在0.133~0.931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取批号为20110302的样品依“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每隔2小时依法测定,结果提示,供试品溶液在8 h内峰面积平均值为2 212 326,RSD值为0.9%(n = 5),说明样品溶液在8 h内稳定性良好。

2.6 精密度试验

取浓度为0.532 mg/ml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并进行测定。结果提示,主成分的峰面积均值为2 329 041,RSD值为1.1%(n = 6),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分别称取批号为20110303的样品6份,依“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结果提示,样品浓度的均值为10.03 mg/ml,RSD值为1.0%,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2.8 回收率试验

分别称取维生素E对照品20、25、30 mg各3份,精密称定,置入装有2.5 ml阴性对照溶液的50 ml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刻度,振摇使充分溶解后用0.45 μm有机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移取上述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在“2.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值为1.0%(表1)。

2.9 含量测定

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外标法计算维生素E含量。结果提示,批号为20110302、20110303、20110304的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9.992、10.030、9.996 mg/ml。

3 讨论

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本研究前期试验中,取维生素E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毫升中约含0.1 mg的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扫描[1], 结果提示,本样品溶液在212 nm和28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在212 nm处杂质峰的影响较大,故选取285 nm为检测波长。

3.2 提取方法的确定

由于维生素E易容于乙醇,本研究在供试品制备中分别考察了直接溶解、超声溶解以及加热溶解等方法,测定结果提示,各种提取方法测定维生素E含量时基本没有变化,故采用直接溶解的提取方式。

3.3流动相的选择

本研究前期试验中,参考了相关文献[2-8],并对文献中提到的各种流动相分别进行了考察,结果提示,选用甲醇作为流动相时,既简单快捷,又可以满足试验的需要,故最终选择甲醇作为本研究流动相。

综上所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乳中维生素E的含量具有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该法可用于维生素E乳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30.

[2] 王启砚,饶春恺.HPLC法测定维生素E乳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06,7(4):50.

[3] 陈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霜中维生素E的含量[J].中国药业,2004,13(3):49.

[4] 张亚红,米亚娴,渠莉.HPLC法测定维生素E乳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J].天津药学,2008,20(4):18-19.

[5] 王燕萍,马潇,张虹.HPLC法测定维生素E乳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J].中国药事,2003,17(4):230-231.

[6] 熊全美,张焱,陈庆华.HPLC法检测维生素E(微囊)制剂的含量及稳定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9):401-403.

[7] 候新.维生素E霜的含量测定[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8(6):375-376.

声速的测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决明降脂片;HPLC法;维生素C;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070-02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C in Jueming Jiangzhi Tablets by HPLC

ZHAO Chengguo1, QIN Shuzhi1, YU Yan2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y, Zhuhai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Zhuhai 519041, China; 2.Tonghua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Tonghua 13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C in Jueming Jiangzhi Tablets. Methods: A Hypersil BDS C18 column(4.6 mm×200 mm,5 μm) was used with a mobile phase of 1% phosphoric acid, the flow rate was 0.8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44 nm. Results: The standard curves was linear in the rang of 0.089-0.801 μg(r=1.000 0),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99% with a RSD of 0.08%.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and is suitable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his tablets.

[Key words] Jueming Jiangzhi Tablets; HPLC; Vitamin C; Content determination

决明降脂片[1]由决明子、茵陈、何首乌、桑寄生、维生素C、 维生素B2、烟酸七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冠心病或慢性肝炎所引起的高血脂、血清胆固醇增高症。该品种为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制剂,已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维生素C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改善新陈代谢和参与解毒等功效,因此本产品中维生素C应作为质量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2],但原标准中无定量指标。本文采用HPLC法对该品种中维生素C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本法操作简便、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日本岛津LC-2010AH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UV-17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1.2 试药

决明降脂片(通化正合药业,批号为060101、060102、060103);维生素C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00425-200301,供含量测定用);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柱温为室温。理论塔板数按维生素C峰计算应不低于6 000。色谱图见图1。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维生素C对照品适量,置棕色容量瓶中,加2%偏磷酸溶液制成每毫升含0.1 mg的溶液,即得。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0.4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偏磷酸溶液10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4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2%偏磷酸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整个过程应闭光操作)。

2.3 阴性对照试验

为进一步考察试验的合理性,取不含维生素C的阴性对照样品,依正文所述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阴性样品色谱图在与维生素C峰相应的保留时间附近无干扰峰检出,从而证明本方法合理、可行。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维生素C对照品适量加2%偏磷酸溶液制成每毫升含89 μg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3、5、7、9 μl测定,以进样体积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维生素C在0.089~0.801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358 25×105X+2.811×103,r=1.000 0。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维生素C峰面积的平均值为410 847,其RSD为0.73%,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 μl,于0、1、2、3、5 h注入液相色谱仪,得维生素C峰面积的平均值为391 988,其RSD为0.50%,表明溶液在5 h内稳定性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060101)6份,按“2.2.2”项下方法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结果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为标示量的96.15%,其RSD为0.52%,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批号为060101,含量为 8.08 mg/片)6份,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0.089 mg/ml)50 ml,按“2.2.2”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结果见表1。

表 1 回收率试验结果

Tab.1 Recovery test results

2.9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含量,结果见表2。

表 2 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n=4,%)

Tab.2The content of Vitamin C of the sample(n=4,%)

3 讨论

取维生素C对照品的2%偏磷酸溶液,经UV-17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400 nm范围内测定,得出维生素C在243.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244 nm为测定波长。

笔者先后采用了乙腈-水[3],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不同比例作为流动相[4-6],均不能得到理想的峰形,经大量筛选,最终采用了0.1%磷酸作为流动相[7-8],结果分离效果较好、保留时间适度,因此,确定其为本法的流动相。

根据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强和对光不稳定的性质[9-10],笔者选用了2%偏磷酸作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40 min,作为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供试品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基本稳定,因为样品在制备8 h后,样品峰面积值为353 448,衰减约7%;样品在制备24 h后,样品峰面积值为297 810,衰减约21%,所以本实验应尽可能在5 h内完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S].1993.

[2]史亚军,唐志书,崔春利.HPLC测定决明降脂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5):61.

[3]平成斌,葛红,刘忠,等.HPLC法测定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07,8(3):66-68.

[4]陈再洁,郑建明,王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Vc含量[J].分析仪器,2008,(6):37-39.

[5]李艳.小儿康糖浆中的四种维生素的含量测定[J].中国药品标准,2004,5(6):26-28.

[6]吴旖,刘敬,王琼.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克感冒片中维生素C含量[J].Journal of Medical Forum,2009,30(3):23-24.

[7]申烨华,张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扁桃仁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B1,B2和B6[J].色谱,2005,23(5):538-541.

[8]金黎明,姜波,郝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珍中维生素C含量[J].化学分析计量,2008,17(3):19-20.

[9]胡振波,喻定开,崔彩泉,等.决明降脂片薄膜衣包衣工艺的探讨[J].中国药师,2002,5(12):760.

声速的测定范文第5篇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0岁,于2008年3月15日以糖尿病入院。既往有糖尿病肾病史,并有心肌梗死。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当日晨起血糖12.63 mmol/L。为促进心肌代谢,于入院第2天给予维生素C 8 g静脉点滴,1次/d。用药第3天晨起测得空腹血糖为1.52 mmol/L,重做一次,结果为1.50 mmol/L,查看当天质控在控,考虑为标本本身原因,便与医生联系。医生利用本科的血糖仪(干化学法),测得血糖为12.36 mmol/L。于是又抽了一管生化血(对侧胳膊仍在输维生素C)进行复查,结果为1.25 mmol/L。与医生联系后得知病人静脉点滴维生素C,考虑这就是问题的症结,立即停用维生素C,之后血糖逐渐上升至11.9 mmol/L。

2讨论

血糖假阴性是因为维生素C不仅和GOD法第一步反应中产生的H2O2发生反应,使H2O2的量减少,而且还原第二步反应中形成的醌类化合物,使反应颜色减弱,吸光度下降,最终导致结果异常。

研究表明维生素C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1],同时GOD法作为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因其结果稳定、特异和试剂价格低廉,仍广泛用于全国各实验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用此方法测定血糖时,常遇到测得的血糖很低,甚至测不出来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血清被稀释,有的是测定仪出现的问题,有的是真性低血糖,有的是糖尿病性低血糖,有的是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的影响。所以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单纯以实验室质控标本为依据,而忽略临床用药对血糖造成的误差。特别是血糖值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符时,更应注意是否有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静脉滴注或口服。若在上述情况下,用己糖激酶法或干化学检测,以排除干扰。文献表明糖尿病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病变,也会加剧这种负干扰,导致测定值的下降[2]。医生要尽可能地避免在给大量维生素C后查血糖。应在测定血糖前2~3 d停用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少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居岭.维生素C、E对心血管病患者血浆异构前列腺素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1,21(6):89-90.

相关期刊更多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气体物理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推进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