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装饰色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范文第1篇

一件陶瓷艺术作品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它的光与色,正是这种色彩使人的心理感情产生多种不同的效应,凡是有造诣的艺术家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总要考虑色彩的配置与色调的处理。

我国陶瓷装饰色彩有着悠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宋代的红绿彩,元明清各代的青花,大明五彩以及现代陶艺中的五光十色,由于没有被物象的固有色所束缚,留给人们一种寓意深厚的艺术享受。

走进红绿彩的世界,你会感觉到非常的热烈而喜庆,主调是红、绿色是次,搭配起来色调鲜艳,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特色,配置上对比也很强烈,再辅以苦绿、古紫、薄黄,使作品的色彩震撼力强烈。朱乐耕教授就充分利用了红绿彩的视觉效果,配以灵动的婴戏图,使整个的画面充满着勃勃生机与活力,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古彩也是一种色彩比较明快的釉上五彩,它是在瓷的素胎上,用多种色料绘画纹样,第二次入低温炉中烘烧而成,古彩萌发于宋代红绿彩,到了明代和清代前期,特别是明代嘉靖、万历朝和清代康熙朝,古彩瓷画在中国艺苑中大展英姿、大放异彩。

已故教授施于人的古彩瓷画,富于色相美。他认为古彩装饰技法适宜表现自己的艺术情趣,古彩那种具有玻璃质感的硬朗笔触,鲜亮透澈的瓷质感,以及大红大绿的喜庆色彩,浓烈的氛围,能恰到好处地撞击现代人对生命力度的审美追求。笔者曾有幸欣赏到施于人老师的一件力作《百花》瓷盘,不论是盛开的花朵,还是枝茎,甚至叶片的轮廓,都用红色表现,叶片的红色廓线中,则用绿彩填饰,在构图中又采用花大于叶的方法,以突出百花的丽姿。尽管整个装饰画面只用了红绿两色,但在色料组合中,注意了主次与呼应,依然显得流耀含映、容光四照。传统名瓷青花,曾被外国人译成“蓝天与白云”。

在色彩上更是独树一帜,它是一种单色彩绘,蓝给人以鲜明、高雅、莹澈之感,它溶合于釉质中,透露在光润的瓷面,青花色彩在陶瓷艺人匠心独运下,达到了万变不失其真,万变不失其神的境界,其雅俗共赏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东方韵味,使许多外国友人对中国的青花倍加青睐,充满神往,日本人就被秦锡麟大师开创的现代民间青花艺术瓷所折服。

秦锡麟大师的青花作品《芦苇深处》造型奇特,采用国画大写意手法,分三层构图置景,巧妙利用青花特色,生动形象地描绘秋天芦苇深处的沉静与热闹,作品青白相间、动静相宜、色彩素雅、气韵生动,堪称上乘之作,充分诠释了青花的韵味,青花的美感,陶瓷色彩的旋律是多么优雅而怡人!

色彩的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由于人们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条件的不同,对色彩的喜好与运用不同,人们对色彩有着天然的敏感性,通过色彩的绽放,可以渲染出意境与情调,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语言,可以表现人类的感情与意识,充分运用色彩语言来赋予陶瓷作品艺术生命。直至今日,陶瓷的彩绘装饰手法已达到空前的繁荣,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斗彩瓷、新彩瓷、粉彩瓷、色釉瓷及色釉综合装饰瓷等多种多样,陶瓷美术工作者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着陶瓷装饰技艺。如果我们把陶瓷作品中的线条比作骨骼的话,那么色彩就是附在骨骼外表的肌肤,所以,色彩在陶瓷装饰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装饰色彩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色彩;装饰画;视觉感受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色彩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艺术中.色彩都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我们可以从构图、色彩、形象、材料几个方面研究装饰画,其中色彩在装饰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不受任何空间,绘制对象本身的限制,充分发挥主观性从实际作用出发,客体服务主体通过不断的变换,对比,夸张等表现形式来带到装饰的效果。

一、装饰画的概述

(一)装饰画的特性。装饰画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装饰画有它独特的语言和词汇。

现代装饰画,是受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理论及实践影响而产生的特定艺术形式。作品的一切因素都为着建造一个视觉美感的世界。装饰画应该具有“天然”的装饰性。要像安乐椅一样,让人们去休息。

(二)装饰画的法则。独立于色彩世界的黑白装饰画,其特征是以黑白为基准,有自己的法则、规律和奥妙。用其之理,知白守黑,对比和谐是它的特殊要求。

创作黑白装饰画应十分注意黑白的反差。黑的分量、块面的轻重、水平的对比、以及软硬、尖钝、角圆等,切忌反差模糊。如黑白灰巧设处理得当,就不会产生主次混杂凌乱、累赘肮脏的感觉。

由于黑色有收缩不透气性,所以当画面黑块面大时,就会产生沉闷、生硬的感觉;而应用了大块白时,由于“白”有扩张、发射的趋向,所以,需借助于灰面来调和抑制画面的空虚,从而求得简练、响亮、和谐的视觉效果。

(三)装饰画的形式和构成。装饰画的形式美,是为了表达所采取的审美方式和方法。形式美是服务于内容的。装饰画常常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由多种形式组合构成的综合形态。

形式又服从于主题。装饰画的形式更显得重要,甚至形式就是内容。由于它的装饰词汇和语言的存在,抽象美的表现形式决定了黑白装饰画不尽的创造美,而超越客观去强烈追求美。多样统一的整体美;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的形式美;对比和谐的规律美,都是黑白装饰画组合美的要素。我们利用这些美的原理给以调整、分配、转化和过渡等手段使对立产生统一的整体美。

对比可以使局部与局部之间,造成比较突现自己的个性。

调和则是使各自的个性服帖、统一在完整的审美体中。

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失衡则会带来危机。不论是对称或不对称的矛盾运动中,都存在统一的平衡状态。平衡是构图美的要素,尤其是形式美构成的重要因

节奏产生音韵,装饰画也是这样。它通过色、线、块、点、形的组合排列产生反复的变化。重叠、转换、对比等手段引出轻快、激昂、沉寂等自觉和心理效应。装饰画的韵律产生,主要来自空间的占有。

秩序就是寻求新的、有利于开拓发展的“变革”造型,就是新秩序。没有秩序就是失去功能,产生混乱。有序的重新组合、排列所产生新的物质结构,就是新的造型。以点为例,序列的点可以使人感知线,点的大小序列产生不同方向、远近连续的点。

二、装饰画的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装饰绘画艺术的要素之一。装饰画的色彩构成,是指画面色调组合关系,色彩相互关系,色彩的比率、位置面积大小,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等。色彩对于事物的表现能力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超强效果。在我们生活里,色彩无处不在,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色彩对比。当两色或两种以上的色并置时,色彩间必然出现差别现象,这种差异即色彩对比。我们把它分为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色相是色彩属性上的对比,它是不同色并置时,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属性上的对比,因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将两种以上不同的色彩并置时,明者更明,暗者更暗。

纯度对比:纯度对比具有相对性,纯度是指色彩的单一程度,也叫色彩的饱和度。

2.冷暧对比。冷暖对比可分强对比、弱对比、中对比,冷暧倾向越明显。对比越强,刺激力越强。红色与黄色并置,黄色有冷的趋向,黄色与蓝色并置,蓝色趋暧。

(二)装饰画的色彩特征。在色彩的运用上,设计一幅装饰画,装饰性色彩在画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环境色彩对装饰画色彩的要求,在装饰画的设计中不允许出现对色彩的偏爱性,对色彩的偏爱指挥导致表现装饰意味的狭隘,至有时不仅不会给装饰画锦上添花,反而会成为败笔,从而降低了装饰效果,影响了装饰的意义。在装饰性绘画中,可以出现对色彩的偏爱,也可以有作者的色彩风格,允许作者运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在装饰性绘画中,也有运用装饰性色彩的,但不论怎样,色彩都是为作者的艺术观念服务的,例如原始派的代表人物,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热带森林》就是运用了装饰性色彩的例子,画面是一个原始而茂密的森林、绿树、红草、白花、黄花色彩艳丽。一条大河静静地流淌,一群红鸟悠闲地活动着,所有这一切使画面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画面雅拙朴实,层次分明,线条简洁概括,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传达出作者力求表现的朴素、恬美、直接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马一平.色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戴瑞.装饰画(高等艺术院校系列教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3] 沈黎明.装饰画与色彩构成[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装饰色彩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装饰色彩 创新教学 教学效果

色彩构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教学和工作中恰当地讲授色彩知识,以应用于实践。图案的色彩课教学虽然仅一章内容,但涉及面广,具体可操作的构成练习较多,难以取舍;作业设计制作起来精细耗时;加之课时紧张等因素的制约,往往是意犹未尽地匆匆完成教学。如何能省时、高效而又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我在教学中乐于思索的一个问题。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开展教学活动,我能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效果显著。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及应用中扎实有序地得到提高,又能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为我的教学思路开启了一扇心窗。

一、搜集直观图片,丰富感性认识

图案的色彩变化作用在心理和感观上有许多规律和现象。这些规律现象对感觉、知觉、情感、思维上的反应相对比较抽象,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被理解和吸收。在教学中运用贴切的例子或图片资料来配合知识的讲解,远比枯燥的文字语言叙述易于接受,而且会形成较深刻的印象,为进一步的学习丰富感性认识。这些图片资料主要有:设计直观教具,积累资料图片,搜集作业范画。

1.设计制作直观教具。凡是能作用于视觉形成对比的色彩规律都可以设计制作成简便易用的教具。如色彩的膨胀与收缩、前进与后退,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错觉、软硬、冷暖、朴实与华丽,等等,了解规律可以一目了然。我将直径相同、颜色不同的十个圆片贴置在同一黑纸板上,凭直觉区分出这些圆片有的看上去比较大,有的看上去比较小,来讲解色彩的膨胀与收缩;用在圆片上绘制的色相环做成陀螺,旋转后观察色彩的混合;用彩色卡纸折成瓦棱贴在黑板上观察光线对色彩的影响,有光照的一侧色彩明亮艳丽,背光的一侧色彩灰暗深重,看上去非常直观明了。这些现象许多色彩基础的书中都有叙述,但语言的描述远不如亲眼所见印象深刻,易感兴趣。将它们长期保存,不断完善,循环课使用,是很得力的教具。

2.积累资料图片。搜集整理古今中外的有关图案色彩教学的资料图片。将这些图片复印、拍照,或扫描、刻碟做成资料集,做好文字介绍。主要有古今中外传统图案、近现代图案色彩的运用优秀作品、民间色彩、自然色彩,以及人工色彩的变化、绘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等资料。如:欣赏艺术大师凡高的作品,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装饰性,《向日葵》用明快的夸张进行装饰,《咖啡馆之夜》用大色块的对比进行装饰,《播种》用绝对的黑白进行装饰,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熠熠发光的色彩世界;少数民族服饰、生活器皿中几何图案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现代图案的造型创意与色彩创新运用,等等。图案的色彩变化虽然姿态万千,但是有其规律可循。欣赏优秀的图案色彩及应用的作品无疑会直接受到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启发,有利于丰富感观并进一步地应用于自己的作业设计和今后的实践应用中。

3.搜集作业范画。积累保存以往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们对老生的作业倍感亲切,原以为可望而不可及的设计作业,在样板作业的带动下便可以大胆地体现自己的思想了,既可以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又可以树立做得更好、更强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作业图片在教学中不断地整理、充实、更新、完善,随时都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业搜集在册,既方便了教学,又鼓励了学生。十五年的美术教学积累形成了宝贵而丰富的教学范画资料,同时也是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的直接素材。

二、精讲基础知识,增强理论修养

依托教材,关于图案的色彩教学内容都是较基础的,扩展开来这些规律现象都可以有更深层的理论,学生必须把主干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才有可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除认真备课外,还要简明深刻地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讲明度基调的内容时,各种调式的组合是个教学难点,名称接近,极易混淆。组织学生预习,鼓励试讲和补充,后教师细致讲解:在黑板上根据明暗的强弱和对比的差度归纳绘制成简图,结合明度基调九画面的范画,演绎推算出九个画面的调式。待学生基本掌握,打乱举例顺序,辨认识别,巩固他们对基础内容的消化和吸收,以备设计应用。

精讲基础知识要做到:知识准确,教学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善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切忌教师注入式的讲解。在教师设置的问题链中,学生既学会了思考,又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难点不但易于突破,而且能促进学生对色彩理论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论修养。

三、精心设计布置典型的作业训练

图案的色彩变化规律性、综合性、应用性强。可操作的作业练习内容也很丰富,受课时的制约,学生只能是蜻蜓点水式地欣赏、了解,而无暇设计、制作所涉及的诸多色彩构成的作业。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可操作的典型作业先分类,再分给每位同学不同的作业内容,难易搭配,尽可能地将各种变化规律在作业中进行巩固练习,消化理解,掌握应用。根据学生人数,要求每生做两幅作业,尽量不重复,尺寸统一,内容表达形式新颖,突出作业类别的典型特征,绘制细致干净。这样在教师精心设计布置的作业训练中,学生产生兴趣和使命感,促进相互交流,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面貌规律不一的图案的色彩作业也为上讲评总结课做好了准备。

四、集中进行作业展示讲评

期末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评。各色的作业涵盖了图案色彩基础的各个方面,像一套色彩构成的范画,再逐一地讲解每幅作品所代表的变化规律,能进一步地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感受色彩应用的无穷乐趣。借此总结优缺的同时也可以公开、公正地给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在学生的作业中,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已掌握了所学,并能将平面、写生色彩等相关的知识综合地加以应用。学生设计创作公益广告,用黄色调表现沙漠干枯炎热、用深蓝色明度渐变衬托轻盈的羽毛、用制作机理模仿岩石上的浮雕,主观地应用图案色彩得到了锻炼。构思精心,设计新颖,规律表达典型,绘制认真,体现乐于学习、相互切磋的学习氛围。将新颖别致的作业在橱窗中进行展示,或向有关刊物投稿,或参加相关的比赛活动,那是种期待成功的愿望。展示讲评阶段较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提供展示平台,加强应用训练

图案的色彩应用广泛,加上电脑美术的不断普及,掌握了色彩应用的规律,尽情地感受色彩的魅力。

“生活即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应用美术就更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校园文化建设,艺术节活动,小学、幼儿园检查活动中得以展示。如在为学校会议室制作沙盘,从研究平面图纸、比例尺缩放、选择材质、规划街道、制作楼房模型、色彩设计搭配、环境美化、模拟假山树木、设置灯光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虽然在做一些辅助工作,但受益匪浅。看着几位教师主创、学生参与完成精致而壮观的学校微缩景观,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并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锻炼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还要不放过小的细节,如校运动会各班检阅的班牌,定期地出版的团刊、宣传板报、校园招贴、路标设计,甚至小学教学挂图和头饰制作也必须讲究色彩的搭配。幼儿园的室内外墙壁画、黑板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艺术节时装、道具;布置园地,尽可能地提供空间让同学们都得到适当的锻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通过图案色彩课教学的探究,我们找到了适合师范美术专业教学的方法,解决了教学中曾存在的困难,省时、高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并深深地感受到:美,无处不在,色彩不但创造了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世界,而且深刻地表现出了用形象和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新的艺术天地。

参考文献:

[1]伊顿.色彩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5.

装饰色彩范文第4篇

在中西绘画历史中,装饰性绘画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西方艺术大师克里姆特、马蒂斯、梵高,东方艺术巨匠丁绍光等都在装饰画的色彩处理与表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参考一些杰出艺术作品来分析与考察中外装饰化艺术中的色彩特点与表现的魅力,阐明色彩在艺术表现中的能量与创作发挥中的巨大可能性。

东方装饰性艺术形式多样,其中最富有装饰意味特征的画种是工笔重彩画,现代工笔重彩画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延续至今已近三十年的历程,它重新高举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表现的旗帜,力求重振汉唐雄风,恢复色彩特有的表现力。它充分利用现代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特长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极大地强化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丰富了工笔绘画的表现语言和意象营造。中国绘画所使用的颜色主要是赭石、朱膘、石青、石绿、朱砂、白粉以及少量的间色,这些单纯浓厚的颜色匀净平涂,使画面单纯明快、富丽堂皇,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画家为了表现某种题材,为了审美形式的要求,将某些色彩加以夸张和想象变化,以形成装饰性的效果。中国工笔重彩画便是巧妙使用这些颜色而创造出的优美的艺术之花。装饰色彩是纯化的自然界的色彩,是视觉与知觉的统一,是把个人的主观色彩表现与传统的色彩观、现代色彩相互构成的组合。装饰化色彩是主观的、浪漫的、象征的、自由的、非理性的、浓烈的。装饰色彩拒绝模仿自然的光与色,而是把光、色作为主观创造性的要素,强调色彩的独立表现,大胆夸张色彩,如“红眉绿眼”、“墨荷朱竹”等。作为具有独立个性与艺术观念的艺术家,对色彩的表现是不依赖于现实中的客观色彩,而是强调自己的主观意愿,反映自己的审美观的,艺术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运用更理想化、个性化的色彩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创作过程中,艺术创作的形象已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纯客观的再现,而是渗透着画家的审美情感,他们带着情感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笔下是一片自由、主观、情感化的世界,是一片因心而造的世界,因之可见,审美情感是审美意象产生的关键。画家的情感直接参与对象的选择和创造,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吸取或改造以达表现自我情感的意象。那些对别人作品表面模仿的画家,追随的是别人意象的影子,搁置了自己的真性情,像画匠一般,不能产生动人的艺术作品。

在艺术创作中,画家往往通过奇思妙想的主观化表现,使画面更具情境、意趣,给观赏者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出于客观表现对象给予画家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是画家的原始冲动,是如何设计色彩的一根主线,作画时的着色始终顺着这根主线去展开思考。为了准确而强烈地表达某种感受,画家在描绘的过程中,舍真求变,活用颜色,求“不似之似”。

克里姆特便是这样一位以强烈主观处理而成的华丽的装饰风格色彩来表达内心创作冲动的艺术家。他对色彩的天才化处理在其代表作《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德尼所说:

色彩的自由处理,是不受真实局限的艺术形象,是把自然移植到智慧与想象的领域之中。那些色彩就像乐曲中的乐音一样,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情感。

绚烂闪耀的色彩,奔放的表达是克里姆特艺术感人至深之处,毕加索说过:“颜色,犹如面貌,能表现感情的波动。”克里姆特作品中的色彩便是如此焕发着神奇的魅力,引领着观赏者进入美妙的艺术境界。

更主要的意图是通过改变颜色处理使整个画面色调和谐统一。通过取自于内心的色彩感受的组织安排,构成一定的装饰美感。画家对整个画面的色彩或加强、或减弱、或对比、或达到和谐的处理,都是为了画面色调的需要。这种色调处理不仅基于客观所见的固有色,更取决于画家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和经验、心理认识、对色彩空间变化的理解以及色彩的对立与统一在调色中的可变性。自然世界里存在着许多引感的自然色彩,但此时此刻的自然色彩并非装饰色彩,只是物的形和色,即为物体的客观呈现状态。而来自于艺术家内心的色彩是充满情感的。心中的色彩是眼中自然色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以心中的色彩感受来艺术化处理客观物象的自然色彩形态才能产生真挚感人的审美情感,达到主客体相互融合、物我合一的境界。

装饰色彩从心灵意识出发,排除自然物象的客观表现,作本质的心灵感应。形与色之间因意的表现需要而牵连、交错、朦胧乃至“得意忘形”,正如马蒂斯所说“为了画面的需要,必须将形与色夸张”。中国古代画家张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克利以及梵高、马蒂斯、高更、康定斯基等西方绘画大师的艺术实践中都得到了极好的印证,他们以个性化的色彩表达使人动情,以自己真实流露出的内在情感色彩赋予笔墨,让色彩以本身的力量深深地打动观者、感染观众。

色彩它犹如音乐,即使在完全抽象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中西方的装饰化艺术是色彩极富创造性发挥的优秀极好的舞台,在中西方的艺术史中均涌现出一批以天才之笔描绘色彩的艺术大师,丰富了艺术史的整个画面。

艺术探索之路是无止境的,分析色彩塑造在当今及未来绘画领域里的杰出表现并不断挖掘其潜在的能量是十分必要的,是推进中西艺术、促进其革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文金扬.绘画色彩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2] 何政广,曾长生.世界名画家全集・克里姆特[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装饰色彩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彩色彩五色观

在色彩纷呈的民族传统艺术盛宴中,你会为眼前的古彩作品驻足品赏吗?即或是远处的一敝,也会唤起你的一些联想,细细品味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周身透着文化的韵味,脑海中闪现着中国京剧脸谱、民间版画、或者想到中国传统的大红棉袄绿棉裤着装,传统建筑故宫……。沉浸在这让人感悟迷恋的色彩中,尽情地体味畅想。此刻的你早已被古彩浓郁的民族气息传统,质朴的色彩魅力所感染。

追根溯源,古彩以其特有的姿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传统民族气质和审美取向。古彩在陶瓷装饰中,属于釉上彩。古彩又名康熙五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康熙时期,其多样的纹样形式,丰富的创作题材,成熟的五彩装饰工艺,成就了五彩最辉煌灿烂的发展,同样康熙五彩装饰风格也成为中华民族近代陶瓷色彩装饰的一个典范。

康熙五彩是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我们知道大明五彩的彩料有红、绿、黄、紫,加上青花烧成后的蓝色,称为五彩。康熙五彩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这两种彩的发b和使用,不仅工艺上更加方便,且使得整个画面中有了深色调的蓝彩和黑彩,使色彩对比更显得和谐、沉稳。康熙五彩,实际上不只是五色,有红、绿、紫、蓝、黄、白、黑、金。大明五彩青花的沉静幽妍与矾红的艳丽明快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大富大贵、春满人间的艺术意境。而这种审美特征在康熙五彩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延续。同时康熙五彩色彩品种也得到逐步的完善,第一是釉上的蓝彩代替了釉下的青花,明代使用青花,而康熙却用了蓝彩。第二是五彩上出现了墨彩,比较精细的五彩上出现了金彩,这两种彩在明代时是没有的,墨彩在绘画中多用于树干、鞋、帽、胡须等。这些在明代中都使用红彩、紫彩。第三个方面康熙比较盛行无蓝色的五彩,用红黄绿紫黑也叫五彩。第四个方面是康熙五彩品种复杂多样,部分保留青花五彩,一般作为仿明五彩使用。康熙五彩色彩的丰富和完善,为古彩色彩装饰风格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创作空间。成为古彩装饰走向成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数之一。

古彩的色彩运用是中国民族色彩审美观的一个写照。我们可以从中国民族色彩的特点来认识了解古彩中的色彩。人类对色彩的认知是从原始蒙昧阶段开始,不同民族和国家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过程的积淀和凝聚,形成自己的一种传统的审美习惯。中华民族在色彩审美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极大。中国的五色观念深入人心,以至于我国人民世世代代都对这几个颜色十分推崇,经过研究调查表明,中华民族色彩爱好的顺序为:赤、黄、青、白。如果再加上一个黑,则正是五行学说的“五色”体系。在我国黑色自古以来因其表面朴素优雅的意境而受到青睐,红色,作为喜庆、幸福的象征,黄色从唐以后便成为最高贵色――皇室专用色;青色,是人们普遍运用的一种颜色。五色审美观到了唐宋时期就已经发展成熟,各种艺术形式中无不可见五色审美观的运用。古彩基本上也是利用五色来创作的,它的色彩的运用符合中国的五色审美观,这也是古彩在当时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五色观影响下的古彩,有着明朗鲜艳的视觉,浓厚民间风格。而具有着自身独有的美感。“美在大红大绿,妙于古香古色”景德镇陶瓷学院张志安教授,在1956年春节,给古彩班写过的这副对联绝妙地概括了古彩的艺术特色。古彩中凝聚着色彩装饰艺术形式美的诸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色彩审美意愿和欣赏尺度,而且我们以现代色彩学的角度来分析古彩的色彩,仍然觉得它具有一定的深度。我们从现存的古彩作品中可以发现,在古彩所使用的红、绿、紫、蓝、黄、白、黑、金这几种的颜色中,红――绿、蓝――金、紫――黄、黑――白,包含着几组对比色的运用。它们相互对比,交替使用,组成了变幻莫测丰富艳丽的色彩世界。难道这几组补色的运用是巧合吗?笔者认为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补色能够互相映衬的视觉残像规律,而将其运用在艺术作品中造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极其鲜明的色彩感染力,体现了中国人的色彩智慧。如中国传统配色中就有“红间绿,花簇簇。红配绿,一块玉”的说法。而且在这几组色彩的运用中,采用了几种手法,一为冷暖对比,画面色彩有冷有暖,对比穿插;二为明度对比;三为纯度对比,虽然古彩的整体的色彩装饰风格是热闹喜庆,明快活跃,它所采用的色彩纯度大部分都比较高,但是它的纯度对比也毫不含糊,红得纯正,绿得深沉,黄得明快,黑得刚劲;四为面积对比,古彩作品会注意到色彩运用的面积,一般以一两种色为主,以其他色为辅,烘托出丰富的画面效果。五是透明度对比,古彩的几种颜色中,红与黑色是油料,水料有不透明的金和透明的绿、黄、紫、蓝。透明的水料有一种协调作用,它使深沉浓艳的颜色透着轻松、淡雅的颜色带着菀猓透明的水料与纯正鲜艳的红色、刚劲油亮的黑色相交叉,整体的面画因其搭配显得轻松而又沉稳。六是利用黑、白、金作为中性色使画面色彩趋于统一协调。尽管中国传统五行色彩学与西方现代色彩学不能等同,但是在认知色彩方面却是不谋而合的,配色原理上有着异曲同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