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草根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用7年时间从微软的一个程序员成为微软中国区的总裁,靠的就是勤奋。勤奋有两种。第一种:当你还不具备多少实力的时候,你只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弥补缺陷。在微软工作时,别人工作八小时,我工作十二个小时,我没有周末,我就是靠这样的勤奋在改变着我自己。第二种:用心。用心是一种勤奋,而且是一种更大的勤奋。
职业经理人应采取低调的模式,做人简单,做事勤奋。2004年,我用一种非常低调的方式走进盛大。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叫学习盛大,了解盛大,融入盛大,多低调啊。我跟陈天桥分工非常明确,就是他不做的事情我来做。而很多职业经理人,当他走进企业时,首先想到的是利益、权力。但在当今中国的民营企业当中,你把你的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话,我觉得你不可能得到太多的回报。
创业需要草根文化,所谓的草根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当你了解了这些需求以后,你就真正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这就是腾讯QQ战胜微软MSN的原因之一。
在创业过程中,商业模式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商业商业模式,其实就成功了一半。企业的成功就像创业一样,最重要的是思路。思路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当初我加入盛大,看好的是互联网的一种模式。因为当年的盛大,可以说拥有了整个互联网时代中最成功的一个商业模式。
但是,光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还不够,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当中国涌现了几百个像盛大的这样的网游创业型公司之后,盛大遭遇了危机,盛大的用户在慢慢消失,盛大的游戏在老化。
此时,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网游的免费模式。很多人觉得盛大是不是疯了?华尔街更是用它的股价惩罚了盛大,盛大的股价跌到了它的发行价。为此,我走进了华尔街进行了所谓的“二次路演”,让华尔街重新思考盛大采用的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最后,我们的股价又回到了高点。
而创新,需要在一定范围内的创新。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历过一个叫做“SMS”的超级计划。S代表日本软银,M代表微软,S代表盛大。软银公司希望将十亿美元现金投入到中国的市场中来,把微软当时的游戏机――X-BOX免费给中国使用。
盛大需要将盛大的游戏全部移植到X-BOX机上。微软提供硬件平台,软银公司提供资金,盛大提供用户。这样,微软可以把X-BOX卖到中国,软银公司会在中国获得巨大收益。对盛大来说,盛大只要出游戏,出用户就行。
往是以隆重的形式展示人前。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地域、习俗、信仰的不同对其采取形式也各有特色如:我们浙江泰顺地区,
当地一般信仰佛教为主,因此当地的丧礼是采用佛道文化相结合的形式来举行。该丧礼从丧礼程序及筹备到仪程的基本过程,都是有计
划有规律的进行,其期间一般需三天两夜,由一至几位先生完成。其音乐特征是以唱为主,说为辅的说唱艺术形式。有二胡、板胡、月琴、
笛子、鼓、锣、木鱼……器乐伴奏,其中锣鼓打击乐贯穿整场丧礼,因为打击乐是先生们演唱曲牌句句之间的间奏。
关键词:丧礼程序;进表;破狱 ; 音乐特征;
一、丧礼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自古以来丧礼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礼仪,是敬孝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为长辈对晚辈的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也是晚辈对长辈一种新“生”祝福。
(一)伦理意义
我们都知道,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就默默学习着一样东西——接受。从母体内开始,就接受着来自母体内的营养来补充能量,直到落地哇一声叫时,才开始接受外界物质营养以及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们的爱,一种言语难以表达的爱,这种爱超过了一切,无论什么都是以子女们的健康成长为核心。而我们呢,也许珍惜了;也许觉得这种爱是理所当然;也许在没能满足某种需求时,还会埋怨父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从小不点长成了大人,从无知的少年长成知识渊博的青年。同时也学会了理解,理解他人,理解父母,并发现父母情的爱是那样深那样伟大。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接受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多得让我都记不清,惟有一样是那样的难忘,那就是父爱母爱。在各种利益的关卡里,惟有父爱母爱只有付出不图回报。记得有这样一首歌《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父母们的心声,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是啊,老人不图儿女为他们做些什么,只求得儿女们平平安安。而子女们呢,长大了,成家了,也有子女了,那还会有多少份爱来关心,关心那对一直默默守护着我们成长的老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种爱是不变,那就是父爱母爱。它就象一条无形海,牵引着无数条河。因为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站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角色不同责任,而丧礼却是人生结束所有角色责任的一个象征,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文化意义
无论什么礼仪都有着各自不同含义,不同象征,因此其表现形式也各有奇特。如丧礼:也称葬礼,它不仅历史悠久,同时也保留着许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生活习惯,的不同,我们把丧葬大致分为土葬、火葬、水葬、天葬……但自古到今,土葬是较为多见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正因为土葬,使我们的许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有了事物依据。如:在中国音乐通史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古代音乐许多制度的规定,并从出土的墓地中,我们发现器乐物件摆放,使我们知道死者所处的时代及地位。同时在出土器乐及作品,使我们更加了解本国的音乐文化,也见到了我国最辉煌时期——唐朝。这时期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是最鼎盛,最辉煌,其音乐制度也是非常完善。在唐朝我国各方面都是最先进,因此各国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学习我国的礼仪及各种文化,并把他们国家最好的东西带到我国,同我们交流各自文化,丰富彼此的不足。而我们都知道各国之间有着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的不同,只有音乐是通用的。因此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不仅带回我国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带回了我国器乐及演奏技巧,并加以发扬,使我国的音乐文化流传更广泛,同时也证实了我国的实力。可如今的中国,音乐不再是那样鼎盛,那样辉煌,本着一张从洋的脸,根本不知本国宝,弄得许多古人留下的实物或作品只能到国外才能看到听到,因为只有他们把它们当宝,保留并传承下来。我想在我国也许只有民间一些文化较为原汁原味,希望大家能珍惜眼前仅有的传统文化,好好传承它。
二、丧礼的基本民风民俗
人生旅途中,有几个共同转折点即生与死。也许“死”字给我们的感觉比较冷。对活人来说,要经历同亲人之间生死离别的滋味;对死者来说,死代表什么都没了。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到有关为死者举行的仪式时,我却感到宽心,因为各种因素的关系下,丧礼往往是一隆重形式展示在我们眼前,也是人们俗讲的红白喜事中白喜事。白喜事又叫“丧礼”或“葬礼”,是生旅程最后一个终点,乐观说法可以是一种新的“生”,一种较为特殊的生即从“阳世”进入“阴世”。
丧礼是人结束一生,由死者的家属为死者举行的一种礼数,这个礼数不仅有当地习俗特点,还有处理死者信仰特点,因为地域、民族、信仰不同,对丧礼仪式过程也是个有差异。如:我们浙江泰顺地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每个乡镇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及信仰差异,就说我的家乡雅阳镇,是由十五个大小不一的村组成。当地一般信仰佛教为主,其丧礼整个过程都是佛道文化的结合,以说唱表演形式来完成,由一或几人来完成。
(一)丧礼的程序
1.请先生
从死者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家属就要为死者筹备丧礼。而请先生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因为整场丧礼基本上是由先生来完成。家属决定请某位先生就请先生根据死者离去的时辰为死者挑选最佳时辰来举行仪式及送葬或火化的时间。
2.停尸
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即是把死者的尸体从家里移出,放在村里一个公用的大厅。停尸是为等待举行仪式的日子,停尸的时间有长短,如果死者离挑选的吉日较远,那停尸的时间就比较长。在停尸的这段时间里,家属需要在死者身旁陪睡,不能让死者单独的躺在那里。因为很久以前有一个传说,说“如果人死后,尸旁没有人陪着,死者的眼睛就会被老鼠挖走。”所以,直到现在我的家乡还保留着陪睡的习惯。
3.买用品
在举行丧礼仪式的前一天,家属要为这几天丧礼准备所需的香、烛、纸钱即是家属亲手打制的铜钱印、贡果、贡菜以及晚辈们的孝服。子女媳妇们的孝服是由麻绳编织,男子的头上还要戴上稻草编的帽子,即“孝子帽”(图1)。其他的亲人只需白衬衫。
4.仪式开始
到举行仪式的那天,锣鼓声一响,死者的子女媳妇们就要穿上准备好的孝服为死者戴孝。在这几天里,先生会为死者颂经、拜佛、请神、超度……一般来说这一连串的事都是由先生来完成的,但也有需要家属们的配合如:在整场丧礼中所有的叩拜礼数都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来完成。
(二)丧礼的筹备工作
从为死者挑选吉日的那天开始,家属以为这场丧礼开始筹备工作。上面我们也说到了请先生并问需要准备什么用品。还要请一位教专业的人来担任管家,为主人打点那几天家里的大小事物如:请帮手、买东西、借东西。帮手主要是为那几天的长寿饭忙碌;买东西主要是买道坛上所需用品及长寿饭的酒菜……借东西主要是桌子,因为搭建一个敬表台一般需要十来张桌子,全场可能要三十几张。在等待丧礼吉日的这几天,家属要为死者打制铜钱印,必需是死者家属亲手打的,最好是越多越好,因为每场道坛都需要。
(三)丧礼礼程的基本过程
在当天早上,先生们到死者家里装扮道坛,待锣鼓声一响,死者的子女媳妇们就要穿上准备好的孝服。一般第一天上午做“开启”既是“演净”,是为死者请神。开启做完之后,先生们根据死者下葬或火化的时间来来计划接下来的道场,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先生会为死者做开路。因为只有开路做完死者才能下葬或火化,也就是说开路是机动的,没有固定时间段。开路的基本过程:备路灯移棺木到坛前,铺好寿被;家属坛前等待接幡由先生带领家属到灵前拜礼诵经;摆好备用的路灯请灵过第一至第七条路,而且这七条的去向各不同;环绕到坛前净柩结四门;带领家属送亡灵绕坛三圈到灵前谢礼。待开路做完死者才能下葬或火化。根据时间的推算,开路做完一般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但是不能开路做完就吃,是有规定的,要先做午供,做完了才能吃饭,也就是说这几天吃饭时间不定,都要先做完早供、午供、晚供才能吃饭。只有第一天早上的早供和最后一天的晚供可以省略。下午时间一般以拜佛念经为主。晚上为死者招魂,请羹饭。请羹饭即桌子要排在道坛前面,桌子要竖着放,在桌上摆好酒菜给死者享用。下半夜也是拜佛念经。经文有长短,可由先生根据第二天早供时间来决定。
第二天早上六点左右开始做早供,早供之后做进表(图2)。进表一般有四出,时间分别是第二天早上九点左右,下午三点左右,第三天同一时间进行。这四出进的表都不一样,由先生们决定。进表的到场跟其它到场不一样,是露天的,在搭建好的桌子是进行,一般有五层高,十几张桌子组成,先生每爬一层都会念些什么再往上爬一层,类似于人神之间的通信员,把死者的信息传递上去,直到最后一层再把所进的表焚化。前三出进表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所请的神不同,所以表名不同,但最后一次进表一般是释迦表。基本程序差不多,不同的是会把死者的灵位放在最底层,还有孝子手里拿着的幡竿也放在最底层。等先生把表进完之后,孝子们跟着先生回坛。第二天进完表之后,做点灯,分上堂、中堂、下堂三出,这几出做完一般到了下半夜,跟第一天一样是拜佛念经。
第三天最后一出释迦表做完之后,做圆忏。圆忏是把所念的所有经文收藏并焚化。那天晚上先做叹灵,叹灵又分三出,即一出叹亡灵;二出叹古人,如:张飞;三出送亡灵。叹灵之后就是整场丧礼礼程的最后一出燕口,其主要是以吉利为主。
上面所述都是男女丧礼共同的场次,但唯有一出破狱供是女死者独有。传说“女人生孩子时,下身很脏,是在溪水边洗,弄脏了溪水,而溪水是日晒月照,因此女子就处犯了日月神河,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并关在血塘里受刑,需要孝子营救出困境”。其内容是讲述一位母亲一生所经历的事,现在母亲死后还被困在一个地狱里受苦,需要孝子们的真诚去救母亲。如:画金山寺去借宝;画东南西北代表地狱之门。现母亲身处四方五湖地狱其中某一处,需要孝子们一处处寻找。由先生带领孝子们经过了东方血山地狱、南方血盆地狱、西方血海地狱、北方血池地狱,每到一处就询问其母是否在此,直到找到母亲,最后五门同破,在每破一个地狱门时,需要孝子们打破一个乘着鸡蛋的碗,如没打破由先生使用六环金锡杖(图3)。最后到了五方血湖地狱,找到了母亲,先生问孝子们“是不是你母”,孝子们如果回答“是我母”,就打开饭桶救其母亲的灵位,孝子们捧着灵位在道坛跑上几圈,嘴里高喊“妈妈,快跑啊,妈妈,快跑啊”,不断重复这就话,直到三圈跑完,最后带着母亲的灵位到坛门,帮母亲净身,破狱就结束了。
三、丧礼音乐特征
(一)表演形式
从开启到燕口,先生们的服饰一般是道袍或袈裟。在每场开场前,先生一般是先捧着道袍或袈裟向神明请示再穿上。整场丧礼礼程都是以唱为主,说为辅的说唱艺术形式。在每场道坛中,先生们唱的曲牌直接采用当地戏班丧礼曲牌为主如:《南海普陀山》《小普陀》《滩簧》《南方世界》《承斯善利》……所唱的词一般是根据丧礼礼程来唱,如:早供、午供、晚供都是有一本专门的书籍,而每场道场所唱的曲牌各不同,但也不固定,同一道场不同先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曲牌来演唱,而伴凑者就跟着先生们所唱的曲牌进行伴奏,但是从整场道坛来看,拉弦乐不是每场都有,打击乐比较繁多,因为打击乐是每首曲牌中,句句之间的间奏,而且一拍都不能打错,如打错很可能影响先生们下一句的演唱。先生们演唱过程中,不是只站在固定位置上演唱,是有一些步法、叩拜、绕圈边走边唱,一般长拍时绕到坛前叩拜以及打击乐的加入。如果先生在演唱过程中是固定的位置时,一般是跪着,边唱边敲金箔。如果绕着坛边走边唱是,先生手里一般拿着香、铃、圣水杯三者之一。说的部分较少,只有一些同家属之间的对话或是死者的相关信息。
(二)伴奏
整场丧礼礼程都是由二胡、板胡、月琴、笛子、鼓、锣、木鱼……器乐组合伴奏,其中二胡是整场道坛的主胡也是最常见的,月琴、笛子较为少见一般不用。这些器乐伴往奏往是某一曲牌不断重复直到某一段或几段结束,因为一场道坛可以每段换曲牌,也可以多段用一个曲牌不断重复,其某曲结束是由先生决定,伴奏者跟着先生随时更换旋律伴奏如:
《南海普陀山》2/4拍(632|161516.1|2.32321|616561|5—|3512|535|232321|6363|23216561|5 -|123531|23232|1615|6.1|232321|616561|5 -|332326|1.7|612123|121216|5.61|616535|7656|1.23531|23232|1615)
像二胡、板胡、月琴、笛子都是同时演奏这曲谱。打击乐中鼓、锣的节奏型是:
xxxxx0|xx|x0|xxx|xxx|xxxx|x0
但是锣要比鼓后一拍进入xx|x0|xxx|xxx|xxxx|x0是先生们唱完每一句的间奏。
其中曲谱《五方世界》是整场道坛中唯一固定的一首曲牌,它仅用于烟台排州这一出(2.352|353532|1.23231|2.32321|6123|1212165-|365653|2-|65|353212|5312|3 312|33.|5321231|23212|3512|5312|3312|33.|365653|2-|2352|353532|1.23231|232321|6123|121216)
因此,整场道坛音乐除固定之外一般选曲比较自由,可以根据先生们的喜好选择曲谱。也许《南海普陀山》《承斯善利》……不一定当地所有这行的先生都知道都会。只要所选曲子符合这场道坛就行,其中曲谱中的长拍一般比实际曲谱要长,都是等打击乐结束再接下一句。十六音符较喜欢以ABAC的形式。整体音乐速度比较缓慢,以二拍子为主。
综上述内容,丧礼是多样的,由地域、习俗、信仰的不同对其采取形式各异。
参考文献:
从“超女快男”这类帅男靓女,到那些其貌不扬的草根明星、草根达人,过去的将近10年里,“草根阶层的狂欢”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持续上演,经久不衰。究竟是什么在中国社会中,催生了这样一幕特殊的文化景观?
草根的意识形态价值
2005年前后,《超级女声》的大获成功,将“草根”一词变成了一种社会流行语,这种通过电视选秀来制造大众明星的方式,也改变了90年代以来依靠演艺公司、演艺学校来推广、打造明星偶像的路线。
同样是2005年,一名“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成为最著名的草根相声演员。相对于多依附于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中国铁路文工团等体制内演出机构的相声演员,郭德纲被认为是体制外、民间艺术、传统相声的代表。此外,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草根王宝强以其相对固定化的形象(多演纯洁、善良、傻气的农民工或具有奇异并创造奇迹的普通士兵),“穿越”、整合或者适用于独立电影、中产阶层贺岁剧和红色题材影视剧等不同类型的剧种,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明星”。
超级女声、草根达人主要依靠手机、网络、电视选秀节目等新媒体形式来“梦想成真”,郭德纲作为“民间”艺人、民营剧团的成功则与文化生产机制的转变有关,而王宝强的意义则在于日渐成熟的主流文化依然内在地需要草根式的人物来建构完成。
在“草根”借助“超级女声”的媒体效应成为社会流行语之时,有一首网络歌曲《我是草根我怕谁》应时而出,这首歌在“你=成功者=权威=投资商=大人物”与“我=小人物=网虫=草根”的二元对照中,把草根界定为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叙述了“天天我都在努力,希望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的奋斗成功的梦想,在这里,曾经被作为“背景、后台”的“名声”和“权力”如今“并不重要”了,因为“网络时代我和你平等PK”,并且“百姓才是真正的评委”。
这首歌准确地阐释了《超级女声》的示范效应,通过“平等PK”和“百姓”的短信投票,就可以成为“超级大明星”,“网络时代”被赋予了平等参与、机会均等的民主想象。更为有趣的是,在“你-我”的对比中,“我是草根”是一种彰显主体性的表述,“只要秀出自己就可以”。在这个意义上,草根延续了80年代个人、个人主义的文化想象,也成为“美国梦”最为生动的山寨版本。
在“个人”获得成功越来越艰难的时代(种种垄断性资源及社会体制的固化使得市场经济内部的机会平等越来越少),那些有幸成功的“草根”,最大限度地支撑着“人人都有机会成功”的神话。不过,有趣的是,尽管博客、微博被认为是草根“出人头地”的舞台,但真正使这些新“玩意”具有轰动效应的依然是“名人博客”(如徐静蕾、韩寒等)、“名人微博”(如微博达人姚晨、宋丹丹等),那些作为草根对立面的“大牌”、“权威”、“大人物”可以凭借着固有的“象征资本”在新媒体中也占据耀眼位置。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时代我和你平等PK”或许只是一种“又傻又天真”的美好愿望。
当然,还有更多比网友、手机拍客、短信参与者以及电视观众更为弱势、底层的草根,正是他们“扮演”着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幻想,让人们仍然相信,这是一个草根也能成功、成名的时代。正如王宝强在影视剧中所扮演的作为底层的农民、农民工、普通士兵等弱势群体具有更为积极的文化功能,一方面如傻根、阿炳,充当着中产阶层所不具备的纯洁、善良的前现代品质,另一方面如许三多,是从笨小孩奋斗成功的故事。不仅仅如此,剧外的王宝强,从底层成长为大明星,是现实版的许三多。虽然王宝强式的成功至今“后继无人”,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复制的可能,但这并不影响网友分享许三多从底层到兵王的故事,这也正是草根故事的魅力所在。这样一个小人物、普通人、草根的“成功”演绎着比“没有奋斗的《奋斗》”更具有霸权效应的美国梦的故事。
消费“底层”
2011年春晚舞台上一曲翻唱版本的《春天里》让两位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从两人的视频被传上网络,到参加央视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节目,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成为了最知名的草根明星。除此之外,近几年来,在《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等电视栏目的推动下,涌现了一批身怀绝技、才艺的草根明星,如杨光、刘大成、朱之文、“鬼步女孩”周露、鸭脖子夫妇、甜菜大妈、“孔雀哥哥”、断臂钢琴家等。这些相貌平平、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依靠视频网站、电视选秀节目“一夜走红”的明星,如同中了彩票或者“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般成为这个时代的“幸运儿”,尽管他们更多地只是凭借身残志坚的故事、奇异的才能以及煽情和苦情的表演而“昙花一现”。
翻唱和模仿成为草根歌手最为重要的看点和技能,如农村歌手刘大成对男高音和朱之文对《三国演义》主题曲的模仿。这种对流行歌曲或高雅艺术的“高超”模仿与其农民、农民工、流浪歌手的“底层”出身之间的错位,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见证奇迹的时刻”,恰如刘谦的近景魔术,电视达人们也具有魔幻效应。
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从网友红人到电视真人模仿秀的越来越娴熟的文化生产机制,以至于旭日阳刚的“终南捷径”使得全国各地的流浪歌手纷纷涌进北京的地下通道;另一方面也建构着人们关于电视机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传奇性”和“奇观化”想象,仿佛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达人”和创造“奇迹”的时代。这些出身底层的草根明星的“出场”并没有让以网络、电视机为消费主体的中产及市民观众更多地关注和了解城市“地下”通道和城市之外的农村空间,反而这些在消费主义景观中鲜有呈现的空间被进一步定型化为盛产“奇人异事”的化外之地。他们的载歌载舞、高超艺能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无论是专门访谈、还是现场讲述,这些草根明星的故事都被讲述为怀揣着梦想、并梦想成真的故事,而观众也丝毫意识不到这些草根明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发现他们的“眼睛”(网友的围观及摄像机)及其网络、电视媒体的生产机制,仿佛他们“从天而降”、来自于“乌有之乡”。
在这里,关于草根的想象也发生了重要的偏移,从网络、网虫、白领、青年人(如超女李宇春、快男陈楚生),变成了更为底层的旭日阳刚、西单女孩、农民歌手刘大成、大衣哥朱之文等。1990年代末期,以三农、下岗为代表的底层群体的显影使得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想象出现了裂隙,但在大众传媒中,他们往往出现在自杀、讨薪、抢劫等社会新闻中,也就是说他们是公民社会之外的法外之民、秩序的破坏者。从近期的草根达人中则可以看出,底层以“草根化”的方式在大众传媒中变得“可见”,或者说底层以某种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在本不属于他们的舞台上。
如果说旭日阳刚是农民工,西单女孩是北漂,那么从他们被命名为草根就可以看出,草根耦合了新世纪之初出现的两种身份想象,一种是农民工、弱势群体、社会边缘人,另外就是“飘一代”:没有户籍的大学毕业生、白领、蚁族等。随着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攀升,这样两个本应属于不同阶层的群体却经常“同命相怜”、相遇在一起。
或许,在这样一个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就连蚁族、蜗居都要“逃离北上广”、中产及准中产阶层备感都市生活之艰的时代,人们不仅仅需要白领杜拉拉升职记的“奋斗”故事,更需要底层草根“一夜成名”的“成功记”或者说“变形记”的故事。因为观众可以从这些草根达人/弱者(身体、性别、年龄和社会意义上)身上看到“身残志坚”、“生活虽贫困却拥有美好心灵、才艺”的想象,他们被赋予纯洁的、没有被污染的“绿色”人生。这些“达人秀”在把草根变成“草根达人”的同时,更实现了一种消费“底层”、把“底层”传奇化、他者化的效果。
权力与市场的共识
草根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命名,与新世纪以来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关。伴随着90年代急速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攻坚战造成的下岗阵痛使得新世纪之初底层、弱势群体已然形成,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的都市景观中小资、中产、新富也开始“浮出水面”:小资“趣味”、中产“格调”、新富阶层的“富而知礼”等成为消费、时尚话题。新世纪以来,搭上经济高速起飞的群体和被放逐在外的群体二者不仅没有走向弥合,反而形成彼此相对稳固的社会区隔。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列车急速催生出人口比例甚小、却数量众多的都市中产阶层,他们是在都市空间中具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以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依然被排斥在城市化、工业化之外,无法成为消费者,而只能以生产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这种阶层分化从建立在都市化、城市化基础上的大众文化中可以清晰看出,那些能够在“公共领域”或媒体上发言的群体及其讨论的议题基本上与作为消费者的中产阶层有关,如文化领域的国产大片、社会领域的房价问题、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等。而弱势群体在新世纪以来的大众媒体中基本上以需要被救助的面目出现。于是,新富阶层的慈善精神、中产阶层的大爱精神、小资的志愿者精神成为粘合社会断裂的“和谐剂”。
从某种意义上,在大众传媒中不可见的底层以草根化的方式被“看见”,主要是为了满足都市市民观众的“猎奇化”观看,因为只有这些市民阶层才是电视广告的主要消费者,所以,尽管“我是草根”是一种主体性表述,但在消费主义支撑下的大众传媒中,草根和底层依旧无法改变作为他者的地位。
与此不同的是,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推动着传媒业去呈现这些原本不多见的底层,这就是近期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走基层”相似,还有“送法下乡”、“送戏下乡”以及“三下乡”等朝向基层的活动,以缩减城乡之间的差异。
毫无疑问,“走基层”活动强化了媒体关怀底层、表达底层的冲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媒体过度市场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于当下的大众传媒来说,受到双重力量的支配,一种就是90年代以来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化游戏规则;另一种则是作为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新闻媒体承担着政治宣传的功能。对于前者来说,在利润驱动下,收视率成为电视栏目唯一的生存法则,商业化、娱乐化是必由之路。
蚂蚁网于2006年10月20日正式现迹于中
>> 文化、草根,还是换条路走?2.0时代的电子商务三岔口 草根时代的影像文化 草根之歌2 文化的盛宴 草根的狂欢 草根“拍客”的文化盛典 “草根文化”的贫困和生机 浅析《武林外传》中的草根文化 草根艺术生存的文化空间 “族”“客”背后的草根文化现象 山寨文化:Web2.0时代的草根狂欢 最地道的重庆,最草根的味道2 “草根双杰”的超短线技艺(2) 草根Web2.O的主流之路 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关系研究 草根时代 扒开草根“种”文化 方言与草根文化 创业需要草根文化 电子媒介与草根文化盛行的背后 后技术时代草根艺术与主流文化的碰撞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相对于蚂蚁网扯起文化的大旗,新浪UC视频商城“只做商务”的意思要明确的多。想来是新浪已经强大到用不着靠简单的概念来拉人气了。UC通讯软件虽然在IM软件竞争中尚比不上腾讯和MSN,但借助其专攻视频,使用方法简单等诸多优势,对于仅仅重视视频功能的用户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视频商城相对于传统依靠数码图片进行商品展示的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和清晰的让双方对产品进行审视,而且对于用户身份的认定也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草根文学 网络文学 形态 改变
一般来说,草根文学即是大众文学,过去的草根文学,由小人物的悲欢喜乐引出感悟人生的大道理,虽然草根想要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并不容易,但它如今依托互联网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
一、网络文学的发展
现阶段,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已经开始对传统纸质书形成了冲击,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利用网络来进行阅读。这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也是阅读习惯在时代背景下的必经阶段,截止目前,我国有接近2亿网络阅读用户,除了传统出版书籍在网络阅读领域内的拓宽,专门依托互联网而创作的网络文学,也进入了空前的繁荣。许多人是从韩国网络小说作家“可爱淘”的青春文学作品,开始对网络文学有了一定认识,紧随其后的大批韩国网络文学进入我国,形成了一股“韩流”旋风,这种草根文学形式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和创作的文学作品,没有严格的定义,它充分吸纳了传统文学的精华与技巧,比如在历史小说的分类中衍生出了“架空历史”小说,即是作者假设出了一段不存在的历史,为故事建立了一个更为自由的舞台,避开了那些历史中的必然事件与前因后果,让故事走向变得令人难以捉摸。早在本世纪初,许多公司就已经发现了网络文学的巨大商机,以上海盛大公司推出的“起点文学”为首,大批商业网络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那些早期在BBS论坛网站上进行发表和创作网络文学的草根作家,纷纷开始加盟专业网络文学发表机构,随后“起点文学”乘胜追击举办了百万奖金白金作者奖励计划,在商业回报的刺激之下有许多草根作家脱颖而出,借此平台一举成名。现如今我国网络文学的路径更为开阔,甚至向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进军,作品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畅销海内外。
二、草根文学的新形态
许多读者对“草根”一词抱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实际上“草根”是一个模糊的词,过去它带有强烈的对立与叛逆,它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在大众或特殊群体中形成不同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属于一种亚文化,且带有大众文化的特质,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规律可以解释草根,草根是动态的,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演变。许多原本是“草根作家”的人,因作品得到主流文化认可,而跻身于文坛,可以说“草根作家”属于变量,会随着自身发展而获得提升,但“草根文学”却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范畴,无论“草根作家”还是文学名家,都可以创作“草根文学”。我们可以说“草根文学”与互联网的交织是历史的必然,作为新兴产业的网络文学其核心便是“草根文学”,大众皆可阅读,大众皆可参与,本身没有准确框架的“草根文学”在自由的互联网上更是大展身手,其创作模式也开始向时代背景靠拢。所以,网络文学便是“草根文学”的一种新形态,它起源于草根,脱生于草根。
三、草根文学的改变
网络文学并没有使草根文学完全脱胎换骨,草根文学仍旧保留了许多原始风貌,但其外在形态已经无法与过去同日而语,草根文学在网络文学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改变。
(一)文体风格的改变
与其说改变,不如说是退步,过去的草根文学仍然遵循原则,只在汉语的行文叙述上加以个人技巧。而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阅读者和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文体风格趋于同质化,使人难以分辨,且互相模仿的痕迹严重,这是逐利心态所造成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自由性,草根文学的写作文体也开始趋于多变,除了仿照名家的写作文体,甚至有人开始使用西洋翻译体进行创作,这在写作关于西方文化的作品当中十分常见,过去我国很少有人进行这样的尝试。按照翻译体来创作,这是我国市场经济获得丰硕成果的体现之一,人们大量接触到外国文学,并尝试用翻译的文体来创作异国故事。
(二)类别题材的改变
网络文学的受众大部分由青少年构成,为了起到商业效应,类别题材的拓展更加符合时代背景。以历史小说举例,我们所知的历史是不可逆的,王朝更迭,时空变幻,数千年历史轨迹是一个固定的值,过去的草根文学喜欢从野史入手,编插一些虚构的人物出现在历史舞台。根据网络文学的特质,历史小说的分支题材更为宽泛,如“架空历史”、“古今穿越”、“异世重生”等,选材更为大胆,内容层层创新,思想也开始标新立异,如热播电视剧《甄传》便是由草根网络小说改编,内容上女主角因意外而穿越时空到了清朝,使故事更具代入感,配以精致的行文风格,使得该小说及改编电视剧在国内持续火热。
(三)价值观的改编
即便是草根文学,也有粗雅之分。当下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飞速发展的经济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情绪,这是过去少有的。拜金是资本主义价值观,近些年也开始流毒我国,许多草根文学中的价值观趋于极端,对金钱的解读十分偏激,这只是其中一方面,但足可以体现价值观不再接受控制,一些错误或幼稚的思想开始展露在草根文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