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狐狸分奶酪

狐狸分奶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狐狸分奶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狐狸分奶酪

狐狸分奶酪范文第1篇

有一天,狮子、狼、狐狸和老鼠一起去打猎,捕捉到一只鹿。狮子、狼、狐狸和老鼠准备一起分鹿肉的时候,狐狸突发奇想:“我怎样才能独吞鹿肉呢?”狐狸转了转头,想出一个坏主意。狐狸首先讨好地对狮子说:“您是百兽之王,怎么能吃这么一点点肉呢?这样会让人家笑话的!前面的树林里有一头大象,这才是您的最佳选择啊!”狮子相信了狐狸的话,马上去寻找大象。可是狮子万万没想到那是个和大象很相似的大石头,因为天黑狮子没看清楚就凶猛地扑了上去,猛地一咬,“咔嚓”一声,只见狮子的嘴巴火星四射,牙齿飞溅,痛苦地“嗷叫”着。

接着,狐狸偷偷地拿了个老鼠夹放在了地上,趁老鼠没主意的时候,又在上面放了一块奶酪,然后笑嘻嘻地对老鼠说:“老鼠先生,您看那里有一块奶酪。”老鼠高兴地跑去就吃,结果奶酪还没入嘴巴,尾巴被老鼠夹给夹住了。

只剩下狐狸和狼了,狐狸摇着尾巴对狼说:“尊敬的狼先生,现在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我从小就不吃鹿肉,但是听老人说鹿肉和野兔搭配起来吃可以长命百岁,我帮您守着鹿肉,等您逮到了野兔,您一起享用吧”狼听信了狐狸的话,果真去捉野兔了。

狼一走,饥肠辘辘的狐狸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鹿肉。狐狸边吃边说:“我全部吃到肚子里,看你们怎么来瓜分鹿肉!”。瘦小的狐狸的肠胃那里可以装下比自己大三倍的鹿肉呢?还没吃到鹿的腰部,狐狸就被活活撑死了。(指导老师:陈席荣)

狐狸分奶酪范文第2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从文化的范围来划分,文化又可分为:①物质文化,包括建筑物、服饰、食品、工具等,即各种物质产品。②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法规及相应的风俗习惯等,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出来的。③精神文化,即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财富。中法两国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在各自谚语中都带有语言、文化、社会、历史、宗教、传统等方面的烙印。

1.生活习惯不同

法国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但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法语谚语“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iel.”说的是“吃饭时没有奶酪就如同一天中没有太阳。”又如:“Pain tant qu’il dure,mais vin à mesure.”意思是“酒要适量,面包多多益善。”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奶酪、面包、葡萄酒都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国,人们则是以米饭,馒头,白酒为主,所以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谚语。所以不同的饮食文化孕育出了具有各自饮食文化特点的谚语。

2.不同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宗教有关的谚语也就自然地出现在法中两国各自的文化当中。法国人大多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Dieu”(上帝)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Dieu ne veut pas la mort du pêcheur.”(天无绝人之路。)“L’homme propose et Dieu dispos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千百年来信仰佛教,相信佛祖掌控着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因此和佛教有关的谚语也很多,如“临时抱佛脚”,“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

3.思维方式不同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和动物的关系源远流长,中法两个民族都从动物身上受到很多启发,总结出很多关于动物的谚语来阐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有时在描述同一现象时,法中谚语中却用到了不同的动物。法语谚语“Absent le chat,les souris dansent.”(猫儿不在,老鼠猖狂。)如果表达同样地意思,中国人常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两种语言分别用猫、老虎和老鼠、猴子来代表强弱两种势力。类似含义的句子还有“Un bon renard ne mange pas les poules de son voisin.”(狐狸不吃自己周围的母鸡

。)汉语则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

4.历史文化不同

中法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很多谚语成语均出自历史典故。“Rendre à César ce qui appartient à César,et Dieu ce qui appartient à Dieu.”(是恺撒的当归凯撒,是上帝的当归上帝。)出自《圣经》新约部分,意思是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汉语中的“物归原主”表达了相同的意义。“物归原主”出自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二、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的不对等和非语言因素的不对等,要么放弃选择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要么选择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等值。这种选择实际上就是直译与意译之间的选择。直译是从形式出发的翻译,因此又被称为“字面翻译”或“逐字翻译”。意译是从意义出发的翻译,意译的方法追求的是拨开原文形式的阻挠和囚禁,将原作所蕴含的内容和神韵表达出来。

法语谚语有其独特的语言和修辞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倾向于选用中文的谚语和成语,进行对应性的翻译。因为不管是法国的谚语还是中国的谚语,其中的一些谚语都是对社会现象或事实的描述,对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往往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如: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多雪的年份就是丰收的年份。)可意译为“瑞雪兆丰年”。但是对于某些法语谚语,中文里虽然有类似的说法,但是表达的意义,特别是文化内涵并不能完全对应,有时字面意义一致但内涵却相距甚远,如:Loin des yeux,loin du coeur.(远离了眼睛,远离了心灵。)可意译为“人走茶凉”,而非“眼不见,心不烦”。因此对法语谚语的翻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直译法。

(1)直译不加注法。

有些法语谚语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从内容到形象都找不到恰当的表达,这时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用尽量符合谚语形式的汉语对法语谚语进行翻译,试着正确表达原文的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

Paris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Tous les chemins mènent à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2)直译加注法。

当法语谚语蕴藏的文化内涵不为中国人所熟知时,有时需要对整个句子的寓意加以注释,有时还要注明谚语的出处来源。

Le 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

酒已斟出就该喝。(比喻事情既然已经开始就得做下去。)

Le talon d’Achille.

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腊神话,比喻致命的弱点。)

2.意译法

(1)完全保留形象。

比较法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找到一些无论在意义上、形象上都基本相同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

Les murs ont des oreilles.(墙上长了耳朵。)

隔墙有耳。

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雨过之后就是好天气。)

雨过天晴。

Il faut battre le fer pendant qu’il est chaud.(打铁应当在其热得时候。)

趁热打铁。

Pas à pas,on va loin.(一步接着一步,就可以前行得很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转换形象。

一些法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或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其中所使用的形象不同,这时转换原语句中的形象,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进行翻译。

Clef d’or ouvre toutes les portes.(金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门。)

有钱能使鬼推磨。

Battre le chien 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打狗。)

杀鸡给猴看。

Qui m’aime,aime mon chien.(爱我也要爱我的狗。)

爱屋及乌。

(3)舍弃形象。

某些法语谚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性相对应或近似对应的表达,采用直译的方法又不能表达其真正的含义,有时会让人产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这时原语中的词性、词义、结构等因素就需要做些调整和引申。

A la faim,tout est pain.(饥饿的时候,一切皆是面包。)

饥不择食。

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当谈到狼的时候,看见了狼的尾巴。)

说曹操,曹操到。

A bon chat,bon rat.(有刁猫就有刁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中法谚语具有一定的共识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法语谚语翻译过程中,直译法注重原文的表面形式,意译法主要针对法中两个民族在伦理道德和生活体验等方面都有一些共识一些共识性的东西。两种方法有其各自的功能和各自的特点,不应该互为矛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到达翻译的目的。

狐狸分奶酪范文第3篇

这家企业是广州的红木家具公司,名叫“新地雅”。2002年3月,“新地雅”公司策划搞一次别出心裁的“营销游戏”,该活动的主要特点就是“节约成本”,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果。

怎么“节约成本”呢? “新地雅”实行了一个“连环”节约成本的计划:

第一,与媒体合作刊登有关企业的一些介绍,同时提出自己企业在营销和管理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邀请营销界人士为自己出谋划策,并设立若干奖项对优秀的建议者予以嘉奖。这样,不但为企业在媒体上做了软广告,扩大了知名度,而且以极低的成本换回大批营销界人士的“高见”,这比请一家专业的营销顾问公司的花费要便宜多了。

第二,为了节约成本,加大宣传效果,奖品就用自己企业的产品,这样既推销了产品又节省了费用。

第三,在奖项设置上,设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再设几个纪念奖。一等奖是价值6000元的一对红木椅子,二等奖是价值2000元的落地式衣服架子,纪念奖则是一些比较小的产品。当然,最终头奖是空缺的,为什么?节约成本嘛,我们算算,两个二等奖也不及一个头奖的价值高啊。当然,二等奖奖品的价格是不是有水分也是可以猜测到的。设立高奖励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可以吸引大量的参与者,而至于能不能评出一等奖来,则完全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设”和“评”是两回事,就是有那些爱找事的人问起来为何不评一等奖,商家仅用“他们的水平尚不够”或“我们认为没有更杰出的方案能成为一等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搪塞过去。当然,这点商业技巧我也是事后才明白,这是后话。

那“新地雅”又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待我细细讲来。

首先是媒体合作,挑选有影响力的大媒体合作,这样传播面广,传播效果也较好。央视门槛太高了,新闻调查或焦点访谈倒是有免费的机会,但哪敢呀,避之唯恐不及呢。《中国经营报》够大、够权威,全国发行量又大,单从整版整版的广告投放量就可以看出人气有多旺了。那就是它了!为了引人注目,“新地雅”也几乎做了一个整版,效果还真不错。

我以“营销人士”的身份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提交了我的建议书后,我接到了通知,说我获了二等奖,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只高兴了不足一个月,烦恼却从2002年5月21日我见到奖品开始持续到今天您看到这篇文章,不知烦恼还会怎样延续下去。

奖品是从北京由中铁快运公司承运到西安的,货到当日快运公司就通知我,说有问题要我去处理。

我在火车站的货运仓库里见到我的奖品时,发现已经面目全非了:三条腿的落地式衣架,已断掉了一条腿,上部的一个主要配件也已严重破损。中铁快运的员工倒是十分热情,毕竟奖品的破损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失误造成的,他们向我出示了有关赔偿的法律依据条文,并出具了破损鉴定证明书。

然而由于“新地雅”北京分部在托运时没有填写保价,按照承运方的规定,如果我要索赔的话,只能按照承运物品重量,即每公斤20元人民币的标准赔付(注:衣架的重量为9公斤)!就此情况我及时向“新地雅”负责发奖事宜的陈经理作了通报,他初次答复我说需要核实一下,大约一星期后第二次答复说,奖品的破损不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没有责任,并建议我在当地维修一下。

这样的答复让我颇为不解,好像我应该为奖品的破损负责任,我就应该得到一件已成为垃圾的奖品。

于是我第三次提出了调换奖品的要求,要求“新地雅”重新发一个完好无损的奖品给我,或支付给我与其事先标价等值的现金,陈经理说此事需与总公司商议,过几天再答复我。

然而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新地雅”的北京分部在大约半个月后忽然“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原先留的电话再也没人接了,陈经理再也没有打来电话。而且不知是巧合还是有预谋,在该企业的网站上既没有具体地址也没有联系电话,只留下了一个没人回复的电子邮箱,真是“只在广州市,云深不知处”啊。无奈之下,我最后不得不与《中国经营报》取得联系,希望能通过他们解决此事,没想到“新地雅”连《中国经营报》这样的大媒体,而且是大恩人也不予理睬,最后还是协调未果。

成本还是成本,“新地雅”又一次也是第四次成功地完成了“节约成本”的任务,这样,企业的利润一定会增加好几千块钱吧。

在“新地雅”的四次节约成本的行动中,如果说前两次是运用营销策略合情合理来降低成本的话,第三次就是在卖弄自己的所谓“商业技巧”,而最后一次则完全是在耍小聪明。

在“新地雅”的网页里,我看到了下面的介绍:

新地雅红木艺术家具总公司位于广州天河区,厂房三万平米,员工上千人,在国内各大城市设有专卖店40余家,是国内大型的红木艺术制品自产自销企业。企业屡获殊荣:

一、 1999年经国家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颁发“用材真实,质量合格产品”证书。

二、 1999年经上海市消费协会检测,颁发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1999-2000年上海家具质量信得过、推荐品牌荣誉证书。

三、 经北京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北京用户满意工程联合推进办公室检测,获用户满意家具产品荣誉证书。

狐狸分奶酪范文第4篇

初夏,我走进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草原。对哈萨克人勤劳质朴、豪爽热情和丰富多彩的游牧生活,以及哈萨克草原的无限风光进行了直观体验。

这回草原行,是从边城伊宁沿伊犁河东上,途经闻名遐迩的巩乃斯草原,再过新源县城,直奔小有名气的牧区小镇那拉提。自此,开始骑行草原。

群山守望的那拉提,有着优良的冬春牧场。源于西天山冰雪世界的巩乃斯河曲行东来,傍小镇,拐一弯儿,流向伊犁河去。小河流经的那拉提草原,不像巩乃斯草原那样一马平川,却似碧波绿浪,展铺在绵延起伏的河谷阶地和山麓丘陵。尚未向高山夏季牧场转移的畜群、毡房,犹如星辰,闪烁其间。比邻山麓草原的是山林,葱绿苍青的云杉、雪松,连天接地,逶迤东西,分外壮阔。难怪哈萨克人说:“装饰草原的是牲畜,点缀群山的是云杉。”

当地干部群众得知我是走访夏牧场而来的,觉得这是草原人的幸事,都簇拥着我,争相讲述草原新闻。一位民间弹唱高手还将牧人的事迹,编成歌儿给我弹唱,说夏草场深藏在崇山峻岭中,山阻路险,岭树重遮,别说寻访一个牧民,就是打听到他们的行踪,也得踏破铁鞋。

当地领导派来了能说一些汉话的牧业干事乌库担当向导,另备有三匹骏马、四条羊腿和一皮囊马奶,还借给了皮褥、马靴、衣帽相连的雨衣和用做夜里探路、驱赶野兽的手电筒。乌库告诉我,羊腿是在不见人烟的地方充饥的,马奶是路上解渴的,马是旅行草原的翅膀。他说,哈萨克人有句老话,“没有好鹰逮不住狐狸,没有骏马走不了千里”,牧人走到哪里,最爱看的就是马。

在乌库引领下,我们告离那拉提,踏着“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向西天山腹地进发,时而按辔徐行,时而扬鞭策马,时而在丘陵草坡间奔波,时而于河畔溪边驰行,举目所见,无不都是绿山、绿地、绿水、绿林,处处流绿淌翠,像是沉浮在绿色海洋,五脏六腑也给染绿了,充满惬意的心高兴得都快破腔而出。然而,草原辽阔,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呢?心头不免涌上一丝惆怅。就在此刻,乌库唱起了哈萨克草原上广为流传的一首名为《草原》的古歌:

走不尽的草原

望不到的天边

草原尽处是天边

天边过去是草原

太阳出来温暖

月亮出来明光

流浪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流浪

古歌虽显凄楚,但寓意深长,是世世代代哈萨克人颠沛流离、四处游牧的真实写照。

四十刚出头的乌库,身材中等,脸色紫红,颜面骨高,声音粗犷,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发蓝的眼珠和两撇向上翘起的金黄色八字胡,让人一眼即可看出大自然赋予他的剽悍豁达的气质和诙谐百般的性格。在后来几天中,多亏这位聪明机智的草原主人,为我消除骑行中的寂寞,化解旅途中的险情。

“望山走死马”,一片那拉提草原就跑了半天。当晚,落脚在山边林下的一户牧民家。这家牧民的牧居就像小孩堆积木一样,四壁上下全是用原木搭垒的。一对30来岁的夫妻和他们的小孩子,以草原主人的满腔热情喜迎我们,邀我们进屋席毡而坐。不一会儿,奶茶、奶皮、奶酪、酥油、蜂蜜、烤馕、方块糖、大盆手抓羊肉和蜂蜜酒,便摆满了餐布,还有一盘叫我吃惊不小的狼肉。我被这盛情款待弄得拘谨不安。可是,乌库却开导说,哈萨克牧民对凡来草原的客人,不问来自何方、干什么的,一律倾其所有,因为先辈们有遗训:“祖先的遗产中,有部分就是留给客人的。”

带着牧人的祝福,我们走过了那拉提草原,来到林山重叠、沟壑纵横的高山地带,只见河流在这里缩成了山涧,牧道渐行渐高,越走越狭险,有的是在岩崖上凿出的羊肠小路,仅能容得一马勉强通过。我当时好担心啊!如有闪失,滚下崖去,肯定人不见人也不见马。骑在马上侧目下视,只见涧水如注,抛珠溅玉,雷鸣之声,震动山谷,令人心怖;举目上望,茂林似海,林涛万顷。林冠之上,群峰钻天,隐约雾中。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的高参、契丹人耶律楚才路经西天山,目见深山藏娇、沟壑含美的奇景,即兴吟出“千岩竞秀清人思,万壑争流状我观,云覆云开岚色润,松巅风起雨声乾,风光满贮诗囊去,一度思山一度看”的诗句,正是对这无限风光的击节称赞。

翻山越岭登临垭口,视觉空间豁然开阔,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片旷野、森林、丘壑、清溪组合成的草原景色又现眼前。但这已是高山夏季草场了,海拔快到3 000米。这群山托起的夏牧场,依然山岭环抱,云杉苍郁,草地如茵,山花烂漫,和冬春草场相比,多了许多洁白毡房、游动牲畜、袅袅炊烟和来去骑行的人们,显示了眼下夏草场的欣欣向荣,只是气候凉丝丝的。

有客人来到高山草原的消息不胫而走,半小时光景,就有牧民三三两两地从四面八方骑马赶来,向我们致意,和我们握手,有序地在我们歇息的毡房前围坐,有人还是带着哈萨克弹拨乐器――冬不拉来的。毡房的主人以一壶壶奶茶和一桶桶马奶相待。奶茶马奶激起了牧人们的激情,完全自发的弹唱活动开始了。

在冬不拉的伴奏下,一位长者引吭高歌,接着中年人、青年人、妇女、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接唱,各自展示其天赋才智。达到时,一对对,一双双,相向曲腿而坐,高高举起盛满马奶的大碗,激情昂扬地对唱着,歌声此起彼伏,场面热烈。歌词多是即兴之作,有对客人欢迎祝福的,有对草原新事热情颂扬的,有对山川日月赞美的,有对牛羊马驼感激的,唱的无不都是他们特别熟悉的事物。最感人的,是位阿肯(民间艺人)献出的又弹又唱的绝活。他弹的冬不拉,琴音铮铮,优美动听;他的歌喉,浑雄激场,娓娓动人。他从“歌声打开你生命之门,歌声又送你进入坟墓”的哈萨克谚语唱起,接下来的序词是:

冬不拉是牧民的忠实喉舌

是哈萨克人心中的百灵

别看它只有两根羊肠细弦

却结系着牧人的心

只要灵巧的手指轻轻一拨

就会掀动我们整个民族的感情

这时,词曲一转,唱出的是段情景交融的哈萨克史诗:

哈萨克牧人是靠牲畜生存的

牲畜是靠草原养育的

草场有春夏秋冬之别

牧民得逐水草游牧生存

夏天来了

赶着牛羊往山里走

秋天到了

赶着牛羊往山外走

在山路上迎接夏天

也在山路上送走夏天

这样的游牧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

这样的艰辛旅途不知走了多少代

转场一次多一顶毡房

迁徙一次多一群羊只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转场中谱写的

哈萨克人的繁衍就是在迁徙中实现的……

阿肯充满智慧的弹唱,使我仿佛看到哈萨克人从远古一路放歌走来的身影,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哈萨克人无限丰富的情感、坚毅顽强的性格和由他们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现在我敢说哈萨克草原是歌的海洋,哈萨克民族是才艺出众的民族。

弹唱一直持续到暮色苍茫。

后来的行程,依然是骑着马儿过草原,而后进入一条纵深的山谷,沿着崎岖山径,步步登高。“登上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流处处闻”,一路心清气爽。

日午时分,到达山脊,看到的又是“一览众山小”的景色。鸟瞰林山,层峦叠嶂,深青碧绿,烟云氤氲。我们下马歇鞍,饱览这难得一见的圣境。这时,乌库拾来柴火,燃起篝火,取腰刀削下几块羊肉,用树枝挑在火上熏烤,还拔来几根草管,盛马奶的皮囊,叫我解决肚子问题。我们吃烤肉饮马奶,盛赞这天下少有的美景,那情趣妙不可言。然而,野餐过后,天气骤变,山风四起,乱云飞渡,从下面山林升起的浓雾,来势迅猛地滚上山脊。有经验的乌库叫我赶紧穿上雨衣,握紧缰绳,蒙头捂脸地蹲在坐骑跟前。他还警告说:“千万别让马跑了,雾气太大,马看不见路,会滚下山去的!”

少时,暴雨倾盆而至,浇得我心慌意乱,幸好这情景只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一会儿雨过云开,便起身下山。雨后的山坡很滑,骑马不行,持缰牵马也不行,为了我的安全,乌库拉马走在前头,拨荆开路,我尾随马后,就这样步履艰难地走进了“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的大片原始森林。乌库告诉我说,这密林熊多,牧民管它叫哈熊林,要多加小心!听说熊多,我真有点害怕,不禁东张西望,窥测动静,以防不测。

这片林子茂密,林中几乎暗无天日,林地处处荆棘丛生,历经千百年的巨大枯树,横躺竖卧,生满苔藓,树干上还长出一排像电杆那么粗的大树,这奇异的生命延续方式,显示了原始森林自我更新的神奇,大自然的杰作实在令人慨叹!

林子太大,这天没能穿过,只好在原始林里露宿。乌库选择了有大树屏蔽的一小块空地,垫草叶,铺皮褥,盖雨衣,为了防备猛兽突袭,又关照我头枕木棒和手电筒,以鞍具、枯枝在身边设防,拴着马。不知是担惊受怕,还是林中“决决水泉动,忻忻众鸟鸣”的惊扰,我一夜没能合眼。

相关期刊更多

散文百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

作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大家健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