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本学期内我系学生会主要分三个阶段开展活动:

第一阶段(10月~11月中旬)主要配合学院的学风检查和卫生检查,主要针对早晚自习的检查,早操以及宿舍卫生的检查,使大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在此期间举行一些像篮球赛等的体育活动,使同学们互相增进了解,营造一个良好的团结的学习生活氛围.

第二阶段(11月中旬~12月中下旬)联合其他系学生会开展一些大型心理讲座和文艺晚会,使一些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同学尽快走出心理误区,使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

第三阶段(期末考试前~放假)加强对学风,安全的检查和监督,使大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以上使我系学生会工作的一个纲要,具体工作分配给各个职能部门:

秘书部:首先,建立学生会规章制度,完善学生会体制,整理学生会成员档案,配合团总支工作。

其次,部长要认真准备主持每次学生会例会并做好记录备案,通知一些主席团通过的决定,安排活动的进行。

再次,管理保存我系学生会的会议记录档案,安排审核经费,每学期要协同老师做好有关学生会及各班的考核,配合老师的评优工作。

宣传部:进行内部的调整,将全部人员分为两个组,轮流工作.如遇到大工作量,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在即将开展的各项活动前,宣传部会提前做好宣传工作.

组织部:首先,组织部干事之间开“座谈会”,促进干事之间的感情,提高凝聚力和工作热情及积极主动性,同时进行内部的考核,赏罚分明,淘汰与吸收并举,每星期进行工作总结,向学生会积极反映相关情况。

其次,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沟通,密切配合,努力工作。协调其他部门组织体育活动和文艺晚会等等。

再次,对系学生会的经费花销做相关的记录,管理学生会的账目。

女生部:成立系学生会的啦啦队,人数定为20人左右,并在女生中开展一些针对女生的文体活动和知识讲座,为大学生活增光添彩。

实践部:为我系学生会的正常运作筹集经费,并可以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一些活动,组织一些对外联系的活动,为各个活动拉赞助,提供经费支持,可以把学生会对外推广,扩大学生会的知名度。

生活部:定期对宿舍进行检查,并配合学院进行检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宿舍评比大赛,卫生评优,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和监督等等。

学习部:提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弥补遗憾”。首先,检查早晚自习,并上报各个辅导员,还会开展评优活动。

其次,计划在11月或者12月开展有关英语方面的活动,主题为“springthemoment”,将英语革命进行到底。

再次,针对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和热点举办一场辩论赛,由学习部进行组织。还会组织一些有关学习的讲座,比如,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等等。

文体部:首先,在文艺方面组织文艺晚会或者歌唱比赛等等,组织一些有文艺方面才艺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习一些特长,组织本系学生参加全院性质的文艺活动等等。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紧密结合会计处理与信息技术

严格、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体系,为高效会计信息平台的建立夯实了基础。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石油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细致的分析,对油气资产折旧折耗等重要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合理处理重大事项,获得了财政部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同,基本消除了年报净利润近120亿元的差异。紧密结合会计处理与信息技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在总部与地区公司之间的实时传输,集中生成主要的财务数据。

(二)实施规范的内控管理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有机结合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规范。信息系统中明确涵盖了会计核算要求及内控标准,系统中详细记录了全部的会计处理信息,报表的生成只需通过统一的公式在账务系统取数,使得报表信息“有账可循”,促进了会计准则和内控规范的顺利实施,全面规避各项风险。除此之外,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进行了充分考虑,在把握控制重点的前提下按统一流程处理所有地区、板块业务,保证了数据在总部与地区之间的实时传递,强化了总部对地区的管控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推动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转型

原有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较重视确认、计量和报告,重视核算工作,轻视对会计数据的分析利用,轻视管理工作。在推动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转型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得以改变。在上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下,更注重对数据背后的经济事项及影响进行挖掘与分析,提出意见并生成报告。会计职能发生改变,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提升了价值管理能力。

(四) 有机结合分部管理与总部管理

中国石油规模较大,拥有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业务类型多的分公司,因而,总部应加强对地区公司的管理。通过设立标准化体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集中核算系统促进了财务系统与公司ERP系统的融合,便于数据的集中分析、处理。

二、中国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取得的成就

(一)实现会计一级集中核算

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为会计管理,中国石油以“设计思想国际化、开发实施本地化”为原则,实现会计一级集中核算,并对管理体系、业务流程进行不断创新。先从下属地区公司中分别实施集中,再进一步实现股份公司总部集中,最终实现了总部对地区公司经济业务的动态监控,将8000多个会计帐套合并为1个,7层财务报告流程压缩为1层,安全收纳了所有交易记录与交易金额,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信息共享平台。

(二) 成功应用XBRL分类标准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先进的标准,被应用于商业和会计数据电子化交流中,在企业财务报告领域属于一项新技术,对加强国际公司对比分析、支持管理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早在2007年,中国石油就已开展对XBRL的研究,探索基于FMIS的XBRL系统,并向财政部报送了相关报告。在财务会计信息化前沿领域,中国石油发挥了重要影响力。

(三)顺利融合ERP与FMIS

为推动ERP的实施,2008年中国石油开始启动FMIS融合项目。到目前为止,项目的整体实施计划已圆满完成,超过一百家单位实现了ERP系统单轨运行。顺利融合ERP与FMIS后,实现了在线自动处理业务核算工作,提高了业务处理一体化程度,巩固了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的成果,从集中处理上升为集成处理,财务、业务相互渗透,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

三、中国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思路

(一)发挥财务信息化价值管理的作用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对财务、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对价值链进行由上到下的逐级分析,挖掘各个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探索公司价值运作的内在规律。建立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监控和分析,对公司资源的价值链运行动态情况有清晰的把握。加强XBRL的应用,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价值管理的作用。

(二)夯实财务会计信息化基础

加强ERP与FMIS的融合,不断完善融合系统。首先,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全面提升信息系统的集成性、统一性;其次,全面整合业务流程,促进其它业务系统与FMIS的集成,提升流程的协同性与信息的共享性;最后,对FMIS的内容进行丰富,不断延伸其财务管理职能,实现精细化管理,有机融合财务信息管理与业务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适用性。

(三) 推进财务信息管理国际化

根据海外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将财务管理体系与信息化平台应用于海外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应用共享服务模式,促进在同一信息平台上运行和管理国际国内业务目标的实现,将各项经济资源的流动范围扩大到全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风险管控工作,保证国际业务运作的规范性,规避国际业务往来中的风险。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

科技查新是一种关于情报研究的工作,其工作方法依托于文献,一切的资料来源都是以文献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将文献检索与情报研究有机结合,最终汇总出一个精准无误的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汇总方法是综合分析、科学审查并不断的分析对比得出结论。查新的整个过程是客观并且严格的,要有理论依据和鉴证事实,科技查新不等同于文献检索更不等同于专家评审。纵观科技查新的整个发展系统与现在的全貌还存在着资源不共享,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在科技查新工作网络化管理方面,本文将在明确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关于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新型标准化网络模式构想。

1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概述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就是是依托于网络建立一个稳定并且有序的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查新工作。现阶段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图书馆运用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本部分将明确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劣势。

1.1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

科技化网络化的管理系统明确来说就是在科技查新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既可以简化管理的相关繁琐程序还可以结合网络自身操作起来轻松便捷的特点来进行网络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

具体说来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一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与传统的科技查新方式相比,网络化管理系统只需要电脑磁盘中与相应资料库匹配的空间,更节省资源;另一方面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实用性与直观性强,只要掌握了操作方法就可以实际运用,并且科技查新网络化的管理系统界面简单,易于操作,这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相对显著的一个优势;科技查新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又一方面优势是较之传统的查新方式相比更简单快捷,并且更重要的是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最重要的是科技查新的网络管理系统便于项目统计分析,并且能够更快捷的提供领导决策。

1.2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劣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级人员对科技查新期望值的上升,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具体劣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政府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无论是传统的科技查新方式还是科技查新的网络化管理系统都要求过高,科技查新的系统亟待优化;另一方面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体系尚且不规范,急需有一个合理的方案进行完善和管理;最重要的是,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被要求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这样的三高要求对于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但是针对现阶段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实力来看,无疑是挑战大于机遇的。这就是现阶段的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劣势具体分析。总结起来优势就是节省资源、操作简单、范围广泛,劣势就是现阶段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继续完善和规划。

2 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式构想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现阶段最主要问题就是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有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就能够系统的完善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使之更加有序的工作与分析。本部分将提供一个关于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式。关于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式具体由四个系统构成:科技查新客户端系统、生成用户查新报告系统、统计查新数据系统、全国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的查新系统。

这四个系统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标准化的构成环节,缺一不可。其中科技查新客户端系统是实现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标准化的第一步,要求相关使用该系统的人员注册登录并进行委托;生成用户查新报告系统要求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首先形成一个报告的具体规范格式,然后将用户的需要分类保存,最终达到满足更多的顾客的需要的目的;统计查新数据系统是基于生成报告之上是,将报告统计后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用户重复搜索也要多次提供更多麻烦;科技查新全国统一模式的统一标准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标准化实现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全国实现一个数据的明确统一才能更规范更系统,更方便于无论是工作者还是使用者,这要求国家能够明确相关规定,统一要求项目信息与字段。

这就是最完善的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构想,一整个标准化流程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其中顾客方面的规划是基础,报告方面的规划是核心,全国同一系统的建立是最终目的与要求,是实现科技核心网络化管理标准规范的最终要环节。

总之,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在随着科技查新的越发广泛的应用而逐渐进步发展并被推广。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他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却也有着需要完善的劣势,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最终达到最优发挥的效果。另外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需要优化和规范,最合理和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要实现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的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无论是之于使用者还是管理者都便捷合理。

[参考文献]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资集约化、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N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人资集约化是人财物集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化的“集”是指集中集合人力、财力、物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二、只有通过信息化的助力,才能加快发展人资集约化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分别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管控,但是要想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把企业的资源通过业务部门真正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全面管理,必须依靠信息化手段,从而进一步促进人财物集约化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管理的效率、效能和效益。缺失了任何一方的努力,公司人财物集约的进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抓基础信息管理工作的精确管理

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工作应当在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上下功夫。这就要求个人的基础信息数据无遗漏、无重复,变更信息要及时,并且保证数据不丢失、不走样、不失真。相关机构接受、传输处理信息真实可靠、符合实际。同时人员的基础信息保持同一性,以及在变更信息过程中的多点、多库的协同性。

将业务管理工作固化为流程。合理分配相关人员工作角色,根据实际减少审批环节,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在系统中进行流程固化,实现业务流程化;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颁发的《信息基础规范》要求,全面梳理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将人力资源信息分解为1000多个信息字段,对每一个信息字段进行精确定义,并量化到信息系统中,使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定量精细化管理;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在系统中的实施步骤、实施的数据界面、实施流程,以及信息管理考核办法等,严格按照ERP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细则管理制度实施,以实现基础信息管理工作标准化。

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上开展工作,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分专业权限进行“一口输入”,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并将数据在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保证其他管理专业能及时、准确的获得信息。同时与财务模块实现集成,将薪酬数据自动过账给财务系统,为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创造条件厂

四、抓专业化战略管理

专业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技术水平、专业素质高低的权衡。专业化是指企业专门从事管理和经营、服务等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技术水准,专业化程度越高,管理水平越高,企业产生的效益也越大。有了专业制度和完善了措施,并不等于专业化战略管理的完成,如果没有一个专业化管理平台和专业化队伍,这就像如同一个人有骨架但还缺少血肉。目前在具体工作中,仍需做到。

1、专业人员爱岗敬业,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成就事业、成长进步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人资集约基础信息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且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疏忽就可能带来许多麻烦和错误结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积极作为,充分释放自己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巨大潜力,在勇于探索、开拓奋进中,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作风,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2、加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素质提高建设

按照专业化战略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和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完善选择、培训机制,把好专业人员成长关,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真正把业务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的专业人员选,投入到专业岗位上去;同时搞好专业人员的任职培训和在职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开展工作。在加强培训和学习的基础上,要认真组织参加调考,力争取得好成绩。

(2)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的内在活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调动各类人才忠于企业、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打破常规,对有作为、有贡献的拔尖人才破格提拔使用;完善管理机制,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对贡献大的人重奖,对工作平庸者该换岗的换岗。

(3)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效能,按照“依编定岗、依岗定员、依能定人”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力求做到“职能相符、权利协调”。充分利用人才资源,逐步建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机制。企业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集约化、专业化战略管理,需要我们用学习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眼光从工作各环节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及时改进。

(4)加强队伍规划,进一步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帮组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计划。对目前来说,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是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对应的实施计划,而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就是队伍规划,这主要包括人力成本、效率、结构和素质四个方面的规划工作。队伍规划的重点在于效率和结构规划。一方面,通过引进人才,并防比高级技术人员流失,使企业的人才结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靠拢。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视野开阔、业务精通、纪律严明、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业务骨干人才队伍,更好地适应人资集约化工作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将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在线控制和智能分析,将管理流程和标准进行统一,以提高信息系统对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支撑作用。加强对基础数据的维护和核查,以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及时、有效,充分的发挥信息系统的各种决策功能,不断的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郭雷兵 王进生:《以信息化助力人资集约化的深人开展一一对人资集约化的解读和认识》,《电力信息化》, 2010年05期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层政府 社会管理 信息化 控制体系

一、基层社会工作信息化管理现状

(1)国内社会工作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较少,基层政府主体在此项工作中热情不高,主导性不强。政府信息化管理有三层含义:一是政府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对整个社会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二是政府对其自身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三是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就我国而言,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化管理日趋完善,而政府对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即政府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管理却不够系统和完善,缺乏典型的成功案例。

(2)目前社会工作与政府机关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存在“两张皮”现象,一边在花大力气完善管理个体的相关信息,另一边已获取的各项信息却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究其根本是管理主体没有对已制定的信息化控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验证,导致已有的信息化体系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

二、构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一)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编制依据

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相关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有法律、法规、国家出台的人口普查政策以及各地党政机关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首先,应认真分析管辖范围内触点问题和矛盾纠纷不断产生、日益突出的原因,了解当地的人员结构、经济产业、乡风社情等情况;其次,根据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将管辖区域科学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信息源收集区,并委派农村基层干部作为信息收集员,负责相关区域内相应人、财、物的统计;最后,将涉及社会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尽量分解为最详细的可操作对象,分别分析其所涉及的资源属性事项如确切的家庭成员人数、经济情况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等,并将各项基础信息与实地走访数据进行校核,反复比较,建立真实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建立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根据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结合各地的组织结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包括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以城镇级别管理机构为基础,以开展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及相关流程文件为指导,完成信息化控制体系中信息源的合理分区和信息事项框架设置,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搭建基本骨架;第二层级是信息源区的负责人在基本框架上,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基层社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子环节和各项职能活动,将制定标准划分成可供操作、能够量化的信息项,指定专人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电话访问等形式完成;第三层级信息收集员根据第二层级设定的信息标准项,对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收集相应个体的人、财、物、业、车辆等信息,并归纳汇总,逐级上报,最终构建成信息完备、真实可靠、功能强大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三、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构建要点

(一)明确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主要版块

随着特殊人群和大众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社会管理对本村范围内的人员结构、流动情况、家庭状况、特殊人群的帮教、服务工作不能做到全面覆盖。因此,在信息化控制体系中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等因素,利用最优版块分区法合理划分信息源版块,挑选责任心强、办事效率高的农村干部作为负责人,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

(二)明确社会管理中各项事务的属性配置

(1)全面掌握辖区内的人员及流动情况。对辖区内的所有人员(包括户籍人员、常住人员、流入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人员信息分为公众信息和非公众信息。公众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血型、证件号码、优抚、群团志愿者等基本信息。非公众信息包括:犯罪、吸毒、上访、、政治敏感时期表现、流入流出情况等信息。

(2)全面掌握辖区内农村产业及经营状况。以户为单位,采集土地及产业的基本信息,包括:田土名称、面积及地址、使用情况、种植情况、种植面积、是否享受直补、直补面积、林权山等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包括类别、规模、地点、证照、年税率、厂房来源及用途、外来务工人员等基本信息。

(3)全面掌握辖区内房屋及设施设备情况。房屋基本信息包括:结构、修建年代、用途性质、建筑面积、附属设施、水电气使用情况、主要炊事燃料、交通状况、家用电器等信息。

四、完善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建议

(一)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控制体系中基础事项的设置

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设置时,发现已有数据信息与社会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要不断加快整合基础信息资源,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完善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各类信息载体开展社会管理,根据调查问卷、深入走访的实际情况增添信息事项的名称,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更新技术,提高基层社会工作的信息管理

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将辖区内的人、财、物、业、车辆等基础信息广泛收集,实行授权使用、分级管理、兼容、按月更新,确保信息的鲜活和时效性,供社管、公安、司法、民政、国土、教育、卫生医疗、农技、财政、金融等部门共享,对提高整个社会工作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三)严格保密,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隐私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信息数据的保密管理,操作人员使用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登录数据库进行访问,信息数据实行安全等级管理,提高信息数据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严格纪律要求,有效维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