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专科女生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83-02

由于历史和现实、主客观的原因,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主要以女生为主,她们在就业时比男生要面临更多的难题。除了要承受来自就业环境的竞争压力,她们还受到社会观念等因素影响,这使得她们成为了每年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学生毕业就业的情况,只有将她们的就业问题好好解决,学校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1 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调研

为全方位了解目前医学专科女生的现状,以某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为样本,该校为一所专科学校,现开设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24个专业,目前在校生人数为6 098人,2014年招生人数为2 981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 321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为2 872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 234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该校女生进行调查,深入该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汇总。

根据调查,支持面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的人超过一半,占比62.3%,支持网络咨询的有784人,占比20.9%,而很少有人选择电话咨询、同学互助、团体咨询的方式;在教学形式上,实习见习排名第一,选择人数高达2 307人,占比61.5%。案例分析排名第二,选择人数达到1 640人,占比43.7%。社会调查排名第三,选择人数达到1 253人,占比33.4%。同时有部分学生选择了角色扮演、课堂教授、小组讨论、职业测评等项目。结果显示,学生支持职业生涯规划应以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为根据,受到普遍欢迎的职业咨询形式为面对面及网络,学生认可多元化的职业指导教学形式,其中以实习见习、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的需求度最高。

2 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形式存在的问题

2.1 授课方式单一

笔者在整理数据之后了解到该课程的授课方式:采用纯理论课的授课方式的任课老师达到70%以上,大部分学生都不太满意这种授课方式。被访人F12说:“老师在上课时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在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指В课程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您更希望本课程采用哪种授课方式”的调查中,择了理论课为主的授课方式的学生仅有4%,而选择理论课加专题讲座的方式的学生超过半数,同时还选择了成功企业家讲座。单纯理论的课程教学方式不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要求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课程的实践部分有待加强,须结合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等方式,把理论教学和学生实践相结合。

2.2 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模式化教学本来没有争议,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在对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做指导时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用的建议和意见。此外,生涯测评工具及测评结果种类繁多,指导教师常常只能略知一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由于师资力量单薄,能力缺乏,导致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职业生涯规划任务,学生也很难深入理解并根据自身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会直接到网上抄袭和自己情况类似的职业生涯规划,抑或胡编乱,这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未能达到原先的教学目标。

3 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形式改进措施

3.1 面对面咨询与网络咨询并用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专科女生对个人咨询的需求强烈。低年级医学专科女生处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学校应让她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促使学生能够自觉积极的学习专业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职业能力倾向,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指导与关怀。学校可依据医学专科女生的整体情况,因材施教,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指导。学校还可以组织面对面集体指导,教师实现统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遇到的问题,归纳分类,在课堂上统一解决,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讨论,解决问题,达成目标[1]。在教师匮乏的情况下,面对面集体毋庸置疑是一种高效利用资源的方法,较少的老师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同时也能激发群众的智慧解决问题。

3.2 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对于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笔者提供了以下几种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题讲座、成功校友经验交流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题网站宣传。(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题讲座的主讲嘉宾方面,笔者认为应邀请行业领域内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及社会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经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还能提升讲座的专业性、权威性及针对性;(2)开设成功校友经验交流会。通过成功校友自述成功的经验及教训,与在校生交流,对于在校生来讲,他们的在校历程正是自己将要步入的轨道,校友的成功经验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在校生也能通过校友们的经验教训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目标;(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题网站的宣传。学校的招生就业网不应只提供就业信息及招生简章等内容,还应专门开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的专题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新动态、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技能。通过新媒体,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前沿的信息。

3.3 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是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重中之重。学校可以按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医学专科女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板,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特性、内容更接近研究的前言、符合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年级就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必修课[2]。需要强调的是学校还应每一学年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主题活动,来满足学生职业规划的需求,使学生真正将校园生活与未来职业规划有机结合。此外,学校应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发投入精力,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将该课程最新的研究成果列入教科书,授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新、最实用的知识[3]。

3.4 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学校应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地位,扩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将就业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吸收进来,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国内已开设职业指导师辅导培训班,但学习难度大,通过率低,学校方面只能由四正科教师或者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教学,他们的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

参考文献

[1] 蒋t.自学体验式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初探[J].职业,2010(11Z):31-32.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 实践与反思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是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统一最新教学用书。我在本学期任教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中尝试运用“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提升学生作业的兴趣,丰富德育作业形式,以期达到作业更有效地为教育服务的目的。

一、“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目的――各有所得

“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充分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偏好、时间、能力等影响因素自由选择,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能力,并获得认可和成功感。

譬如在《求职应聘》这一单元我将作业设计为如下三层:

C层:寻找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原文进行阅读并在作业本上记录下自己最感兴趣的十条;

B层:搜寻两则有关你所学专业劳动者维权案例,依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做出案例分析;

A层:搜集目前你所学专业行业企业与就业者签订的合同,依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其中主要条款进行逐条法条比对分析。

在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层或多层完成,无论选择哪个层次的作业都可以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补充和掌握程度。

二、“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取向――以生为本

德育作业的责任之一是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地展示。在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作业展示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依据自己对作业完成的满意度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对作业进行展示,教师提供相应的课堂时间和教室内部环境给予愿意进行展示的学生,同时请其他学生对展示作业进行点评。另外,教师将完成不同层次作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在小组作业交流中,让选择不同层次作业的学生都获得其他层次作业完成者的心得和体会,形成互补。

三、“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特点――侧重过程,注重引导

德育的内化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逐步实现。“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强调的是过程化,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重在学生的发展。

譬如在《就业准备在》这一单元课后作业中,我做如下作业设计:

C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黏贴在作业本上。

B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后进行比对分析,将十份招聘启事按真实性+兴趣度+专业对口性+可能性综合得分最高到最低按序排名黏贴在作业本上。

A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黏贴在作业本上后进行比对分析,将十份招聘启事按真实性+兴趣度+专业对口性+可能性综合得分最高到最低按序排名黏贴在作业本上,比对自己前期《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调整,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

无论选择哪一层次作业的学生都会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主动或者被动地思考自己前期设定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否具备实现的外在条件,从而进一步合理调适自己的目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形式丰富,种类多样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身心特点,教师在设计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的时候,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新喜变,喜欢尝试和探究的特点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丰富。

如在《求职应聘》单元课后作业中,我做如下的作业设计:

C层:上网寻找本专业求职简历模板并进行填写;

B层:观看自己心仪单位的招聘视频材料,以4年后自己的预期情况为基础,撰写一份求职信并附上求职简历。

A层:观看相关求职应聘视频,以前次作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招聘单位为对象,以4年后自己的预期情况为基础,撰写一份求职信并附上求职简历,同时在班级内演示模拟应聘的现场面试环节。

在这一单元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让学生在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动态地完成作业,改变死板枯燥的传统德育作业的形象,深受学生的欢迎。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涯幻游 班会课 职涯 学涯 目标

一、溯源:“生涯幻游”技术的发展

“生涯幻游”与“想象”有着极大的渊源,“想象”是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已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其价值最早是在西方心理治疗领域被发现并应用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分析学派不断趋于成熟。“想象”技术也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如指导想象、自发想象、积极想象、引导幻想等,其中,以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积极想象”最为代表。《荣格心理学词典》中把“积极想象”定义为通过自我表达的形式吸收无意识的方法,是一种直接获取无意识的技术。20世纪50年代前后,有学者将“想象”技术运用于职业生涯辅导领域,开启了应用“生涯幻游”技术的先河。1977年,佛罗里达大学的摩根、史考霍特两位教授将幻游技术在职业生涯咨询辅导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调整,“生涯幻游”技术逐步走向系统、科学。

本文所提及的“生涯幻游”是指,辅导员借由一定的音乐和引导词,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于其进行积极想象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中大胆地畅想未来,其目的是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让学生感受一种独特的心理经历,进而起到感化心灵、增强认知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探索个人兴趣、性格、价值观等基本特质,学会理性的取舍,从而明晰自己当下应该确立的目标和着手作的准备,为全面做好职涯学涯规划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实践: 基于“生涯幻游”的主题班会课设计

(一)班会背景与创意

这是一堂专为大学新生设计的主题班会课,希望能够通过“生涯幻游”活动唤醒学生对学涯、生涯的规划意识,结合音乐欣赏,透过幻游的团体活动,带领出心象视觉空间,并鼓励学生能于活动来表达梦想并于他人分享,幻游仅仅是一种客观评估工具,目的是通过幻游激活学生内心深处对梦想、理性的潜意识思考,帮助学生合理地剖析自我、挖掘自身潜能、澄清自我特质,了解自身的目标期待。

本次班会课的创新处有以下两点:其一,应用体验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幻游出目标场景,即以班会课的形式,依托“生涯幻游”技术对大学新生开展学涯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其二,以“彩绘幻游图景”、“组内轮次作画”、“六格目标模块”、“设计未来名片”等创意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幻游心得,帮助学生将幻游的感性体悟一步一步升华为对学涯、生涯目标的理性思考。

(二)班会流程

1.热身与导入

为了激活班级团队活力、活跃课堂气氛,班会开始前,请全班同学以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在3分钟内依照彼此的生日大小站队排序并围成一个圈,以报数的方式6-7人一组,将班级分成3-4组,并以快速指认的方式选出小组长。热身活动结束后,辅导员以苏伯的“生涯彩虹图”为切入点,引导并提示学生思考人生不同阶段的角色、责任、使命,唤醒学生对未知人生的梦想期待,以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想一想未来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

2.进入“生涯幻游”――畅想“十年后的自己”

(1)操作步骤

适当关闭室内灯光,尽量使光线变暗,开启舒缓的音乐,以轻柔的提示语引导学生慢慢地闭上眼睛,选择一个最舒适的姿势进入到一个身心放松的状态,跟着教师的引导词进入“十年后的普通一天”,伴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在时光隧道中漫步随想,用心体会潜意识中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幻游引导词结束后,留给学生10―20秒的自我感受时间,随后关闭音乐、恢复室内光线提示学生幻游结束,回到现实生活中。

(2)幻游引导词

“现在请你尽可能放松,在你的位子躺下或调整你觉得最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尽可能放松自己(停顿),调整你的呼吸:呼气(停顿)、吸气(停顿),呼气(停顿),吸气(停顿)。好,保持这样平稳的呼吸,接下来,放松身体每一部分肌肉;放松(停顿)、放松(停顿),想象现在你已经乘坐上时空穿梭机,目的地是十年后的普通的一天。清晨你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停顿),你是睡到自然醒还是被闹钟吵醒的,还是被别人叫醒的呢?现在是几点钟?你在哪儿?观察一下四周是什么样子的(停顿),你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做什么?(停顿)洗漱完。你正站在镜子前面装扮自己,你是什么样子,穿着什么衣服呢?当你想到今天的工作或学习时你的感觉怎样?是平静、激动、厌倦还是害怕?(停顿)你现在正在吃早饭,有人和你一起吃吗?(停顿)现在你准备好了,你是去读书还是去上班呢?出门后回头看看,你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哪里?看起来怎么样?(停顿)现在你走进工作或学习的地方了。那儿都有些什么人?他们都在做什么?大家都是怎么称呼你的?(停顿)你跟别人一起?还是独自一人?是在户外还是室内工作?(停顿)现在上午的工作结束了,你该吃午饭了,你去哪里吃饭?跟谁一起吃饭?你们谈些什么?(停顿)现在进入到下午,下午与上午有什么不同吗?(停顿)你一天的工作结束了,这一天让你感觉到满足还是沮丧?为什么?(停顿)今天你还想去别的地方吗?(停顿)你还想做什么?(停顿)夜幕降临,你准备去睡觉了,回想这一天,你感觉如何?(停顿)你希望明天也是如此吗?(停顿)你对这种生活感觉究竟如何?(停顿)和你的感觉呆一会儿,一会儿我倒数10,我们回到教室中来,10、9、8、7、6、5、4、3、2、1,慢慢睁开眼睛。”[ 参见CCC项目研发团队编写的《大学生职涯学涯班会课程》指导手册(试用本)中的指导材料。]

3.“生涯幻游”后分享

(1)彩绘幻游图景

操作步骤:从幻游中醒来,很多学生会感到意犹未尽,他们会不自觉地和周围同学讨论起来,这时,适时切入另一段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用彩色画笔即时作画,即用绘画的形式,把刚刚幻游情境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描绘出来,即刚刚幻游时的“心象图”,理想中的生活图景。

特殊设计:小组内轮次作画。即教师不刻意告知学生作画时间,5―6分钟以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画的画顺时针传递3名同学,然后继续画,3分钟后再顺时针传递两名同学,继续画;2分钟后逆时针传递3名同学,继续画;1分钟后,逆时针传递两名同学,图画回到原作者手中。

设计意图:彩绘幻游图景就是让学生用一副画表达出自己的梦想,而小组内轮次作画则是让大家在别人的画纸上为他们添加元素,传递几次后,再回到自己手中。回到自己手中的画一定要比原来丰富很多,从积极的角度考虑,别人的添加会帮助原作者把梦想之图丰满许多,这种轮次作画的效果就是,每一个参与的同学,既是原创者,同时也一定不同程度参与了别人的创作,那么,作为原创者是否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上面添加的那些元素,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反之,同时身为参与别人画作的加工者是否会也会思考,“我为别人画上的元素,是他们需要的吗?”

(2)互动讨论

评选彩绘幻游佳作。彩绘幻游图景过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评选出符合A、B条件的两幅作品:A是最终画面最符合原创者最初设想的作品,B是最终画面与原创者最初设想大相径庭,即最不符合最初设想的作品。

教师随机提问:1.小组内轮次作画是否感到意外?2.看到经过别人加工过的图画时的内心感受如何?3.最终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最符合最初设想”和“最不符合最初设想”两种情况,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1.你是否思考过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目标)2.在你能掌控画面的时候你是否把最关键的因素绘制出来了?(把握机会)3.你是否能让其他人明白你的意图,从而帮助你完成你的梦想。(贵人相助)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明确目标、把握机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生涯幻游”升级――量化目标

(1)完成“六格目标模块”

感受了生涯幻游的美好愿景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梦想与现实一步步拉近,为将感性梦想体验升级为理性客观的目标,指导学生以文字的方式将目标设立的逻辑分析过程罗列出来,即以“六格目标模块”的方式将目标设立的过程量化出来,要求尽可能详细、具体,并鼓励有勇气的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目标以及努力的方向。适时引出目标计划的五个方法步骤:第一步,明确目标,第二步,目标定位,第三步,自我定位,第四步,寻找差距,第五步,具体安排。

图1:六格目标模块

(2)设计一张“10年后自己”的名片

图2:名片――10年后的自己

5.“生涯幻游”终极――时光信封

班会课接近尾声,辅导员要将每一名学生课堂完成的“彩绘幻游图景”、“六格目标模块”以及设计好的“10年后的自己”的名片整理并封装于个人信封中,妥善替学生保管,待四年后的毕业季时以特殊礼物的方式返还交予学生。

三、反思:对“生涯幻游”技术实施的几点思考

辅导员借助“生涯幻游”技术,以班会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可以看作是有效利用班会课这一特殊载体在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可以说,以想象未来10年后的自己为代表的“生涯幻游”活动,可以看作是对大学新生的一种目标意识的培养,一种目标感的潜意识激发。以幻游激发学生潜意识中对目标梦想的认知渴望,以彩绘形式表达幻游心象图,以“组内轮次作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明确目标、把握机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六格目标模板”进一步理性量化目标梦想,从感性的幻游想象再到理性的文字表达,引导学生一步步明晰自己的目标,一步步激发出潜藏于其心中的满满正能量。

“生涯幻游”技术是激发学生目标感、培养规划意识的一种客观评估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辅助工具。然而,使用这一技术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于这种技术,对于那些对自身潜在的兴趣特质没有探索动机、对想象活动缺乏基本的信任感、甚至于将感性的心理表现视为威胁的学生而言,幻游想象是不适于其使用的,据相关文献报告统计,大约有25%的人无法在第一次引导时进入幻游状态,对于此类学生还需辅导员加以特殊关注,具体分析其原因;其二,幻游场景中的体验永远不可能代替真实环境下的体验,因此,不能把幻游结果的作用进行高估,幻游活动实际上是给学生在兴趣性格特质等方面提供一些客观参考标准,不能完全以幻游想象的结果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因此,如何把生涯幻游技术和主题班会课中其他形式、手段相结合使用,从而保证辅导的有效性,如何优化构建出适于不同年级学生的CCC课程体系是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长期思考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华珍 万 军.想象技术在大学生生涯辅导中的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

[2]武晓艳 申荷永.荣格“积极想象”方法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6).

[3]张 铮.生涯幻游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2(1).

[4]蒋应辉.依托大学生愿景规划开展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5]蔡 爽,侯荣立.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班会课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创新教育,2012(2).

[6]《大学生职涯学涯班会课程》指导手册(试用本).CCC项目研发团队编写.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新生 需求层次理论 入学教育

[作者简介]赵鹏(1979- ),男,山西大同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田兆富(1969-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54-03

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进入高校的校园除了要像其他新生一样必须经历学习环境从指令性到指导性、学习方式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换过程外,还要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敏感和缺乏自信使他们在遭遇挫折后更易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进而引发人际关系紧张和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做好贫困新生的入学教育是近几年来困扰高校的一个棘手问题。若解决不好,不仅影响着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需求层次理论概述及其在高校贫困新生教育引导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的。该理论把人的需求按照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其结构似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金字塔”。其中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就像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食物、穿衣、睡眠等一样,是一切需要中最优先的需要。安全需求是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对生命财产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的追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社交需求,也称爱与归属的需要,是人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其实质是人们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需求,即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信心,反之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现实世界中人的需求往往是共同存在并相互交叉的,但总体来讲,层次越低的需求出现得越早,需求的力量也越强,层次越高的需求出现得越晚,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就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求并随之支配和激励人的行为。

2.需求层次理论在高校贫困新生教育引导中运用的现实意义。从行为科学这一重要理论出发,对于刚刚踏入校园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这一群体而言,不尽相同的贫寒家境、迫切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以及面对的陌生环境,往往会让不同的个体产生复杂多样的需求,如衣食保障的需求、融入集体的需求、学业的需求、争取荣誉的需求、职业规划与发展的需求、顺利就业升学的需求等。当这些需求没有经过科学、客观的分析并通过合理的指导逐层得到满足或延迟满足,由此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又无法及时、正确和有效的排解,将对某些大学贫困新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一些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好贫困新生教育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层的践行者和实施者,更应紧紧围绕着贫困新生这一特殊群体,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客观分析每个贫困大学新生的切实需求,从面对、尊重和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入手,根据不同个体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合理、逐层设立和修订相应的发展目标,以目标激励引导他们发展自我,成长成才。因此,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来研究如何做好高校贫困新生教育引导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二、高校贫困新生的层次需求分析及解决策略

大学贫困新生表现出的入学后生活学习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波动等问题,在很多大学贫困新生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又有其特殊性,高校新生辅导员应在深入了解每个贫困新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客观分析贫困新生现实需求,分阶段、分层次逐步解决其遇到的各种困惑。

1.物质上帮扶,帮助高校贫困生“自立”。高额的学费让本就贫困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高校贫困新生就是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走入校园的,物质条件的相对悬殊给贫困新生带来了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致使他们深感自卑,他们有迫切改变现实的需求,但又无能为力。高校新生辅导员应从物质解困入手,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第一,解贫帮困首先要解决高校贫困新生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高校新生辅导员应通过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爱心捐助、减免学杂费和保险费等优惠政策,确保贫困新生顺利入学并解决他们在开学初最基本的食宿问题,缓解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第二,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学院师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帮扶。在征得同意的基础上,新生辅导员可以适度开展一些贫困新生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让校内外更多社会上爱心人士认识和了解这个特殊群体,校外的爱心力量作为学校资助工作的有效延伸,可以有效解决贫困新生在开学初遇到的很多实际困难。第三,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有效利用国家和学校的优惠资助政策。利用好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对高校贫困新生进行资助是帮扶他们最为有效的手段。高校新生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并应严格按照评选规程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并使之成为贫困新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第四,鼓励自强自立,积极联系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变“输血”为“造血”。为了让高校贫困新生尽早树立自立、自强的人生观,避免产生对助学金的被动依赖,高校新生辅导员还应通过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校外兼职信息等工作让贫困新生体会依靠劳动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快乐,逐渐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学会自立。

2.学业上引航,帮助高校贫困生“会学”。习惯了高中学习模式的大学新生在刚入校后普遍都会出现学习上的不适应,“死读书”“读死书”、耗时间低效率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与更注重“自学”和学习效率的大学学习格格不入,特别是对于贫困大学新生更迫切需要学会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辅导员贴近贫困新生细致地开展好教育引导工作。第一,引导贫困新生正确面对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克服焦躁情绪。第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引导贫困新生制定详细的学习时间表,做到学习和参加有益的活动互不冲突,提高学习效率、保障学习时间,做到课前预习与课后及时复习相结合。第三,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贫困新生通过图书馆、网络和购买相关书籍等方式,主动寻找更为优质的学习资源来进一步拓展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导高校贫困新生学会学习,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学能力。

3.改善人际关系,帮助高校贫困生“自信”。高校贫困新生在思想、心理上的负担往往比生活上的压力还要大,他们有融入集体的需要与愿望,有时甚至急于证明自己,但在遇到挫折后又会产生自卑心理和消极心态,不愿意向老师、同学敞开心扉,进而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慢慢变得孤僻、自闭。“心理扶贫”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找到自信,重新融入集体生活。高校辅导员应针对贫困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惑,帮其找出自身的欠缺,开导他们只有自己敞开了心扉,才能更好地被别人接纳。同时,新生辅导员更应动员班集体的力量,特别是授意班委带动同学们主动去接近和关心他们,集体活动给他们主动表现的机会,加强与他们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人际关系的改善,会让高校贫困新生重新找到“自信”。

4.依托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课,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自强”的目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迫切需要通过大学教育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他们更需要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设立“自强”的目标,规划职业发展的方向,为之奋斗,自强不息。高校辅导员在与贫困新生探讨职业发展时,应充分结合学校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大学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着重突出榜样的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突出实际案例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找到自己发展的模板,并帮助贫困新生制定、完善详尽可行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

三、在高校教育引导中满足贫困新生层次需求的有效对策

1.动员各方面力量,关心关爱大学贫困新生。大学的贫困生工作不是单一的解困助学,而是一项寓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和谐校园建设和人才培养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依靠学生工作人员特别是新生辅导员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好这件工作,学校应动员全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力量关心关爱大学贫困新生,切实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2、以人为本,用爱关注贫困新生的真实需求。首先,高度重视对贫困新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贫困大学新生入学阶段的教育引导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这部分学生能否及时、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对他们大学学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新生辅导员必须拿出足够多的精力来做好贫困新生的工作,同时在处理贫困新生的工作时要给予大学贫困新生足够的尊重,讲究方法,避免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直接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次,走进贫困新生群体,用爱心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的真实需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校新生辅导员在面对大学新生中的贫困生时更要以情感人,这就需要走到这部分学生中间去,真心实意地与他们沟通和交融,关怀、理解他们,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敞开心扉,才能让他们把平时不愿意讲的内心话讲出来,才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和真实想法,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具体举措,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3.公平公正地做好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资助工作。给予有效的物质帮扶是做好贫困大学新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资助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出现失误,会使新生辅导员在大学贫困新生中迅速丧失威信和公信力,甚至造成师生关系恶化,致使后续工作陷入被动。

4.加强针对性指导,积极引导家庭贫困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第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贫困新生更应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涯,应通过入学教育、名家讲坛、师生交流会、专业导论课、学长导航、警示教育等措施尽快帮助他们认清专业发展前景,学会专业学习思维,牢固树立专业即是“饭碗”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意识,培养他们自觉将大学的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更合理地安排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第二,要适应大学学习特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新生辅导员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大学贫困新生了解到大学的学习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课余时间增多。学生应该注意学习方法,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下课后整理笔记。另外大学里有浩瀚的图书资料,大学生应该多往图书馆跑,大学接触的知识面广,专业性也强,多去图书馆才能满足知识的储备。

5.有效开展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应进一步完善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联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让贫困新生能及时、有效地排解出现的不良情绪,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帮助、启发、引导和教育,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生正视家庭经济困难,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其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6.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朋辈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它成为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源头。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大学环境更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善于人交流,表现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人际关系渐趋淡漠,朋辈提供的支持也就大大减少。因此,新生辅导员应该在班内营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交往环境,指导其交往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7.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贫困新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大学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大一更是生涯规划的关键阶段。因此,面对目标缺失、生涯困惑的大一新生,特别是新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新生辅导员首先要依托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专业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尽早确立自己的现实目标,用目标牵引的方式引领和激励他们的成长成才。

四、有待探讨的问题

前文中针对高校贫困新生入学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第一,按照目前高校的师生比,辅导员数量仍不足,繁杂的日常工作使得辅导员无法将大学贫困新生的工作做细做实。第二,对新生中的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是做好贫困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但单纯的提供物质支持的方式,非常容易增加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依赖,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此外,高校目前开展的资助工作并没有很好地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教育导向相结合,没有发挥资助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在新生班级如何客观公正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依然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生入校后一般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按照高校现有的评定流程,新生间在不是非常了解的情况下,仅依靠申报材料或贫困证明,评议出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肖明朗.入学新生中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第5篇

关键词:Java web;课程资源;建设

0 引言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教材逐渐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环境也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一个资源随处可得的互联网时代,以一个终身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课程资源建设是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因此,开放的学习课程如何能够建设成为适合终身学习的资源,是目前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一个研究内容。

Java Web应用开发是软件开发Java语言领域比较流行的一门课程,本文将探讨Java Web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的建设。

1 资源建设思路

在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倡导终身教育的今天,课程资源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教”的辅助,而应该成为以学习为核心的“学”的内容主体。因此,在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资源建设中,从从事岗位的职业性、知识结构的完成性、工作过程的延续性等方面构思资源建设思路。

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资源的建设,从职业性定位课程目标,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从工作过程出发定位资源内容。我们提出了资源库建设的思路为:以Java Web开发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定位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目标与标准(从职业性定位课程,明确课程目标);以Java Web应用开发整体技能架构为基础,梳理资源建设脉络(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使其为达到课程目标服务,并保持职业技能的延续性);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分解组织资源内容(从工作过程出发,使资源服务项目开发分不同阶段,以满足分阶段学习);通过优化、整合、改造、拓展等资源建设方法,分解、拆分实际项目,构造课程学习资源(校企合作,贴近实战,通过优化法、整合法、改造法、拓展法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源构造),建设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立体化(教材、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电子教案、课件、题库、视频等资源)、多层次(基础技能层次、基本技能层次、提高技能层次)、多介质(纸质教材、网络、光盘)、可进化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成为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技能培训,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服务的一整套资源体系。

2 Java Web程序设计知识结构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分析,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定位为软件技术专业技能课,其学习基础为Java程序设计,辅以网页制作,后期提高学习为Java EE技术、Java EE Web开发框架技术等。因此,在资源知识内容组织上,要考虑到其符合一个初级、中级开发人员的培养目标所涉及的知识。

基于此,Java Web应用开发所设计的知识体系,应包括静态网站开发技术、服务器敏捷安装配置方法、系列快速开发工具的搭配与使用、内置对象、动作指令、Java Bean、JDBC POOL、Servlet、Filter、组件技术(文件上传下载组件、在线编辑器、自动缩略图组件、邮件收发组件)等技术要点。通过资源设计的知识学习,学生学完后掌握的是完全实用的开发技术与技巧,是快速培养出的开发技能与开发效率。学完即可上岗,与企业开发无缝对接。

3 Java Web资源建设过程

依据本文所提建设思路,结合本文建立的知识结构,Java Web课程应建设全方位资源。建设过程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建设课程标准。

结合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归纳提炼Java Web应用开发专业课程标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标准、考核标准、项目案例拆分设计标准等一系列标准。

该课程标准的建设,要通过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岗位特征,把握课程层次,设计出合理的、适合专业课程课堂教学、适合企业技能培训、适合学生自主化学习过程的课程标准体系。

2)建立适合自主学习的案例教材。

当前,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的相关教材比较多。但是,教材内容多以零散知识点部署,不适合自主学习和提升。在编写《Java Web应用开发》案例式教材过程中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参照,各章通过典型案例,将Java Web应用开发涉及的技术基础,如JSP内置对象、Java Bean、Servlet、Filter等各种技术进行有侧重的串接与解析,并辅以图解和演示截图。同时,以实战项目设计实验指导,策划实际开发场景模块,循序渐进,分阶段展开,可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完知识即可上岗,完全符合企业职业岗位需求。

3)建设企业标准及案例资源。

该部分主要建设Java软件开发人员从业人员行业标准、Java软件开发规范和语言编码规范等,同时建设企业典型开发案例、产品开发模板等。该部分资源的建设,是可进化的Java Web学习资源。建设可进化的过程化学习资源是指企业开发过程积累的经验,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应用方法和新问题的解决方案。该部分计划设计为交互式可增长资源,通过评价体系实现资源自主进化。

4)建设测试资源。

该部分资源建设将依据过程化考核理念,设计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知识单元测试库、课程测试库、技能测试库、考级考证模拟题库、考级考证真题库等资源。

5)建设职业信息资源。

该部分包括职业标准、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岗位需求报告、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职业信息资源的建设。

该部分资源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全程帮助。

6)建设培训资源。

该部分资源主要包括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业务,包括师资培训资源、学生专项竞赛培训资源、项目开发与管理培训资源、就业岗前培训资源等。

这部分资源主要为师资培训,省级以上学生竞赛提供针对,是教学团队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资源库,是学生专项技能提高的学习库,是企业新员工人职的入门库。

7)建设素材资源。

该部分资源主要包括网页模板素材、图片、动画、常规JS脚本、软件开发文档模板、Java组件等。

该部分资源的建设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开发。

8)建设实训资源。

该部分主要包括实训规范、项目题目库、项目参考源码、实训项目指导、实训任务规划、实训考核方案、课程设计题目库、毕业设计备选库等资源。

该部分资源为实训或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将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基础,设计相关实训资源,以企业开发要求定制实训项目指导,使学生在实训开发过程模拟企业真实开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在企业工作的状态。

4 Java Web资源建设目标特点

1)以课程内容为依托,设计面向学习过程的资源内容。

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资源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内容的传递上,还包括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和活动过程记录。在现有学习资源基础上,围绕确定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过程及学习交互,激发学习者的信息搜索、分析和综合等高水平思维活动;设计具体的协作任务,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2)采用“群建共享”理念,学习过程与资源动态聚合,建立开放的、可进化的资源体系。

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资源的建设,将充分尊重并挖掘学生、软件企业开发人员的群体智慧,依靠用户共同生产和更新信息,利用群体的智慧使资源得到持续性的更新和发展。将相关资源建设的过程开放,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生成的信息,并注重反馈,将建立相应的新生资源的评价体系,进而达到资源的有效更新,以完成学习资源的不断进化。使建立起来的Java Web应用开发教学资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至于老化、过时。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搭配,共同建设课程资源。

Java Web应用开发资源建设的内容应以企业岗位需求来设计人才规格目标,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组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需求,整合企业项目经验和资源,突出案例教学,学做合一,体现理论实训一体化、工学结合的特色。

4)设计学生评价过程并贯穿学习过程。

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资源提倡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并设计了学生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采取过程化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在学习过程中考核学生的各知识点掌握程度、编程技能、参与项目开发的能力、职业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意识等,使学生能够自我学习测试,充分达到自主化学习目的,并拥有阶段性成果。

5 建设试点

根据本文提出的建设思路、内容体系,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资源建设依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IT类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立项的“Java Web应用资源库建设”进行试点建设,并已基本建成。Jawa Web应用开发课程立体化资源库构成见图1,包括教材库、企业资源库、测试资源库、职业信息资源库、培训资源库、课程标准库、实训资源库、素材资源库。其中教材库包括系列教材、教材配套源码、教学计划、教案、PPT、考核方案、习题库、试题库等。建立的资源库形成了“教、学、做、辅、评”五位一体功能的互动学习平台,可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互动授课、企业在线培训等,同时可为开发人员提供获取技术资料、追踪技术更新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