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
国内高三的学生基本处在全程复习阶段,高三学生的应试水平是值得全世界的教育界认可的,但是随着时代进步和新课程改革,对于素质教育要求的加强,我国的数学教育现状依旧需要改变策略开辟新型道路。尤其是面对高三的学生,应试教育的诟病会造成学生单一方向的关注成绩而忽略学习价值,这样的情况是值得所有教育学者关注的,现阶段的高三数学学习方式基本是旧式的三轮复习方法。三轮复习方法侧重于面对高考试题,第一轮注重基础回顾和再学习,以课本内容为主线进行知识整理穿插复习。第二轮是对习题的综合练习,查漏补缺,对知识难点重点进行条件梳理规划。第三轮是模拟题的训练,对高考试题的摸索和研究,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应试能力,作为考前的适应性强化训练。高三学生的高考前教育虽然经过大量尝试和改革,但依旧是与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这样的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是高三学习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学习的弊端就是高成本和精神的投入,低质量的产出和回报,对于学生来说,学到最后只是会动笔面对试卷的题目而已。这样的学习方法被动单一,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不重视,完全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习过程的不细致,这样的种种都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学生学习的方法单一被动,缺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合作探索、自我发掘等能力,教师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二年没有抓教材的细致内容而是赶进度,让许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完全掌握和理解,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许多学生只要落下一点就会一直比别人落后许多。这样的学习方法也是造成许多学生厌恶数学学习的根本原因。
二、关于数学学习方法模式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高中数学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维持学生对于数学的热情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辅导学生让其拥有对数学学科的钻研精神和态度。这样的态度和能力对于整个高中的数学教学都是大有帮助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形成主动的态度,面对枯燥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就会从容应对,而不会发愁,甚至放弃。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拥有了这些习惯以后,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也会产生巨大的助力。当今的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脚步逐渐加快,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人才所具备的能力更高,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学和重点教学科目,更不能局限于陈旧的教学模式应对策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高中这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也要加深一步,通过课堂这个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作用尽可能地在课堂之中体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穿插在数学的教学中,让数学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发生质变。学生在面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就要用新的态度和理念去参与到学习中去。传统的单一受教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等教学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应该运用新课程改革的模式来开辟数学教育新的道路。
三、现阶段高三学习方法的策略走向
学习模式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用漫长的时间来改善现有的诟病。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复习的方式方法,还有对不理解、不熟悉的知识的再学习,要讲求学习策略和目标,要对知识有系统化的理解,方法要得当,可以适应大多学生的学习程度,对数学的解题思路要逐渐提高标准,对答题的规范程度做出细致的把握和教学,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改善进步,这些都是基本的复习策略战术。关于传统的题海战术,要绝对杜绝盲目做题,搞大量的题目轰炸式训练,这都是不可取的。在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关注任务的完成度,还要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复习效率,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对所掌握的加以深刻运用体会,对不熟悉的知识内容摘要了解。高三的数学复习过程,教师应处于辅导位置,让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自主复习。在高三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面对数学烦琐的计算和理解时不慌不忙,有选择、有目标地进行复习,对数学课程不会报以枯燥无味的感觉和态度,让学生的热情一直围绕数学课程,在高三数学课程中将复习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在面对数学课程的焦虑心态也是教师需要着重抓的一个要点,教师要在课程中分析学生面对什么样的题型会产生焦虑,然后通过心理暗示使学生排出焦虑的心情。
在高三的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思维,坚持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师要以自我为主导地位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让学生的积极性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线上,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面对高三的生活不会再疲惫不堪。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提高数学教学的科学和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条件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融入课堂中来。对于学生错误的指出必须及时有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让学生热爱数学,学习主动刻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拼搏,度过有意义的高三。
参考文献:
[1]朱立军.让“有效变式”促进数学学习[J]中学数学杂志,2012(05).
[2]梁志恒.高三数学复习课探究性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3]张国辉.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湖南教育:下,2010(04).
一 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根据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介绍了四大类知识类别:(1)事实性知识;(2)概念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4)元认知知识。其中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认知的知识和认知过程的控制、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知识有自我反省这一层意思;教师写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水平,而学生对错题集的建立也可以看成是对学习活动的反思。错题集的建立涉及对错题的再认识,是种意识水平较高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错题集的建立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以便建立分类错题集,并要求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有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改编。从认知过程涉及学习时要掌握的学业行为表现(业绩)来看,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理解;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类似于分析;对错题进行改编类似于综合与应用。
二 从记忆功能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安德森认为,记忆有两种形式——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种观念已经被新观点代替,记忆只有一种形式,只是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已。记忆的功能有三种,即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工作记忆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它被认为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必经之路。经常收集错题并分析,能促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那么感觉记忆就进入了长时记忆。这样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高三生物复习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构建知识网络,再讲解题目;二是以题目引出知识点。这两种办法主要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基本停留在感觉记忆上。如复习到蛋白质时,教师就可以请同学们以蛋白质的知识点为背景,由学生先讨论,顺便将涉及蛋白质的一些错题收集起来,之后再进行错误分析,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来归类总结。
三 从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高三总复习的进度安排,一般有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有的学校还有专题复习,但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较为常见。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运用错题集的收集与建立,充分利用工作记忆,从根本上扎实基础知识。而一轮复习后的整合提升,如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从新的复习角度对学生进行拔高,我们怎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关注学生平时的错题,对学生的错题归档,是一个不错的复习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错题集的建立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选择;其针对性强、效果好、时效快。而我们教师只是每次作业批改后,或是每次考试后进行错题重点评讲,这样往往起不了整合提升。原因有二:(1)学生的作业量较多,时间又较紧,很少有时间去整合;(2)缺乏确实可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错题。
二轮复习必须要有全新视角,那么从已建立的错题集入手,教师可从中提炼出最贴近学生学习水平的资料。教师自然而然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教”进行相互转换,算是“教与学相长”吧。若有专题复习则更需要错题集的建立。如以蛋白质为背景知识的复习专题,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已建立的错题集,复习才有侧重点,更有突破点。
四 从具体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第一,课改走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高考等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也在努力进行中,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注重以能力为主的考查,受到很多专家及同行的肯定。但我们却又不能回避高考,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有考试必然有分数得失之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避免在应试中犯同样的错误,错题集建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错题集的建立本身就要求学生做到“坚持”,对学习态度主动者或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他们平时就很注重错题的收集。一些报纸上介绍了各地“状元学生”的一些学习经验,主要有两点:(1)夯实基础知识;(2)错题集的建立与分析。但错题集怎么建立并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应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如我们可以从“错题集”的常见类型入手:(1)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2)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3)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进行归因分析。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或者从错题集的建立方法入手:“抄”——将练习、讲义中的有关题目抄到错题集中,并在相应题下写出详细的解析,方便复习。“剪”——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很多问题的解题信息蕴含在相应的图表之中,图表在绘制时难度较大,弄不好不能准确表达解题信息。“记”——对于学生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老师在复习、评讲中会就设问角度、答题技巧等做点评和强调。
第三,缺乏“坚持精神”的学生,其本身还有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些孩子认为做这种繁杂的收集整理工作,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特别是在高三学习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学生的这种观念会更明显,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要有预见性。
首先,在时间上,错题集的建立应在高三的上学期就鼓励同学们去做,甚至要求学生必须要做。把一项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积小成多,同学们就不会感觉任务重了。
其次,教师需要指定一个背景知识,同学们再围绕这个背景知识来收集错题,并且让3~5人组成一小组,这样工作量就不会太大。每一背景知识有一位小组负责人,对每一错题进行归因分析;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来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交流能力,特别是高中生物有些题目是需要用生物语言来表达,同时又能分摊工作量。
小组成员的学科知识水平最好是层次不同。原因是:一学科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水平较低的同学的讨论,就像是教师反复讲授一样,同样都是“工作记忆”;二符合高中生物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弥补教师遗漏的角落。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错题集的建立是高三复习特定的一种较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有一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汤国军.浅议生物错题集的建与用[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1):23
[2]〔美〕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编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蒋小平等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3~35
[3]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4:22~23
一、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折腾,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透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二、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关于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参考高考真题深度研究――《高考真题360°全解密》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这里就扼要介绍几种常见纠错做法,以供参考。更多纠错可以参考《状元纠错笔记》。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
[关键词] 复习效率;研究信息;重视基础;培养能力
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对学生的理综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总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抓牢和巩固基础知识,锻炼思维,对知识点归纳分类,举一反三,提升解题能力。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擅于总结和反思,同时要清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错误,熟悉学生的解题思路,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全面认知和正确把握。[1] 据此,在复习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清楚考试方向
1.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江西的理综试卷采用的是全国卷,每年的理综全国卷包含新课标Ⅰ卷、Ⅱ卷和大纲卷。近三年来江西用的是全国新课标Ⅰ卷。教师可根据每年的全国卷分析试题,体会试题的延续性,也可感受到几年来试题的变化,把握试卷出题的整体思路,了解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以及明确学生对每个考点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研究北京、上海、江浙一带的高考试题,这些省市的高考试题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未来几年高考的导向,从而对高考考试方向有明确的整体把握,有利于高效复习。
2.研究考试大纲和教材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化学教材内容编排和考试重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材更基础化、合理化,高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化学的高考重点考点在长期的稳定中已发生些许变化:实验部分占据很大比重,对实验的考查要求也提高很多,更注重学生自主分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教师明确把握好考试要求的变化对高效复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积极与他人资源共享
除了上述所说的研究高考试题和注重教材,教师还可通过其他方法、途径获得信息,比如关注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重点是关注其他名校考题信息,最好能展开学校间的合作,共同探索和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把握复习重点
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练习是不可避免的,但学生容易采取题海战术,只是一味地重复做题,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反思,尽管花了大量时间但成效不明显。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以教材为主复习资料为辅
在复习中,教材是本源,一切知识点都应从教材出发。结合复习资料,整合归纳知识点,加上教师的选题,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和强化,完善和深化知识点,将中学化学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切勿以资料为中心,一味做题,偏离教材。可精选一套资料作为教材的辅助资料,通过资料题目反思知识点,体会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做到举一反三,从本质上把握知识点,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2.从基础知识出发培养学生能力
在复习中,教师和学生都倾向于去攻难题、怪题和偏题。实际上,高考的考题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题,余下部分考题也是在基础知识上的提升。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功底扎实,在此基础上强化并巩固重点,攻克难点。总体来说,笔者把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分为五部分:化学基础概念、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其中,化学基础概念包括人教版必修Ⅰ中的化学计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三大部分,这部分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化学知识学习过程,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包括几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主要是关于物质的性质的知识,这些知识对解决实验题、流程题以及计算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热、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原电池和电解池等内容。有机化学包括烃及其衍生物,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和相互间的转化。化学知识的五大部分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师应通过归纳总结把五部分知识联系起来,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3.有效做题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误认为做练习越多越好,简单重复地做练习只能是越做越累,而且徒劳无功。复习过程讲究的是高效率地做练习,做有效的练习。这要求教师在练习的布置上花心思,要对练习题目精挑细选,保证练习的针对性、高质性。通过练习找到学生的薄弱点,进而让学生强化和熟练掌握薄弱点,让学生通过做有限的好题深化和巩固知识,扩大知识范围,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三、注重知识衔接
1.细品教材
教材是基础,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回归教材,细细阅读和品味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深入挖掘内层含义。尤其是要注重教材上的化学实验,深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的后处理及产物的分离提纯等,从而自主设计实验和优化实验,拓宽学生设计的思路,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另外,化学中很多对实验操作的精准描述同样是以教材为依据,比如焰色反应的操作方法,pH试纸的使用方法,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排气泡方法等,这些知识都要做到准确、规范地书写和表达。
2.勤于思考
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应只是教会学生做题,更应该培养学生自己做题的能力。在做题能力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做题的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思考,要通过练习和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反思复习是否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制定更佳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也要多思考,做题时要想想该题的考点在哪,如何更有效、快速地解题,此题考点和其他知识点是否有联系。要抓住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善于归纳和总结,灵活运用知识点,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确保高效率的复习,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影响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平时复习过程中要慢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闯敢拼的健康心态。
1.正确对待考试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摆正考试心态很重要。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看成是高考战场的练兵机会,认真对待。不会做的题或做错的题都是宝贵的财富,这些正是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薄弱之处,对相应知识点加以重视和巩固,定能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同时学生不能只盯着考试分数,既不能因平时考试失利而丧失信心,更不能因平时考试成绩不错而盲目自大,要正确对待考试,从考试中加强巩固知识,提高自己。
2.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作息时间表
学习最忌讳被动地学、死学。学习是灵活的,需要静下心来潜心钻研。这并不是说要时刻压着学生辛苦地学习,而是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劳逸结合,学习的时候认真学,放松的时候完全放松,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另外,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根据自身学习习惯的不同,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合理的、有规律的学习计划和作息安排,根据不同的复习时段,适时地修改作息安排,让学生在有计划、有规律的安排中充实轻松地完成复习。
参考文献
[1]刘玉松.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探讨[J].大观周刊,2012,(50):322.
[2]毕华林,刘冰.化学探究学习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0).
[3]刘永健.浅谈高中化学引导自学策略[J].教苑荟萃,2010,(05).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巧记单词
英语词汇的学习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让学生迅速掌握,并且明白具体的使用方法。如果仅仅是单纯地记忆单词卡,那么即使学生此时掌握了这个词的意思,却不一定会具体运用。所以,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单词造句或者编小故事,这样既生动有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购物(doing shopping)、看病(seeing a doctor)、问路(asking the way)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情境,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编织对话。随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对话进行点评,纠正错误的地方。
例如,2006年高考英语试题第一题:
―Would you take this along to the office for me?
―
A. With pleasure. B. That’s right.
C. Never mind. D. Don’t mention it.
这一题很明显是在考查表达请求的情景交际的用语。当接受别人的请求、给别人帮助时,我们用With pleasure.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锻炼学生使用这种日常交际用语,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
二、总结词汇记忆方法,让学生通过规律来掌握词汇
在英语词汇复习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词汇记忆方法,让他们通过规律来记忆单词。例如语音记忆法、构词法、归类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根据词汇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总结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那么学生就通过这些规律达到对单词长久记忆的目的。例如,构词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授beautiful一词时就可以引申出它的名词形式beauty,而学noise时,则可以从中总结出noisy的用法等。
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均会出现大量的派生词、转换词和合成词等等,只要掌握了词根的意思,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构词法猜出新词的意义,顺利解题。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的习惯,如:
Even in a highly modernized country, manual work is still needed.
A.expressive B.physical
C.doubtable D.eourageous
根据构词法manual的前面部分是man,manual在句中修饰work,推测词义是“与人有关的工作”,因此答案为B,“体力的”。按照构词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单词,而且能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
三、在综合运用中,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词汇的学习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运用中,有些单词具有很多种意义,如果只是在一种语境中,则很可能导致学生只记得它的一种意义,从而不利于学习。例如,it虽然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词,然而却有多种用法,只有通过不同的语境,学生才能了解其特殊性,这样在遇到考查其相关知识时才不会失误。
例如,在2006年的高考选择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is our belief that improvements in health care will lead to a stronger, more prosperous economy.
A. As B. That C. This D. It
虽然学生对it这个代词都很熟悉,然而,本题却是考查it作形式主语时的用法。这句话真正的主语是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由于该从句比较长,而表语部分又比较短,所以把它后置,而用it代替它的位置。如果不懂得it的这种用法,则很容易出错。同样的,在2010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上出现了对what一词用法的考查:
Before the sales star,I make a list of ______my kids will need for the coming season.
A.why B.what C.how D.which
这一题主要是对what作为宾语从句的引导词用法的考查。题干的意思是:在大甩卖开始前,我把孩子们在即将到来的季节里要用的东西列了一个清单。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空格处在句中引导宾语从句且在从句中充当need的宾语,故用关系代词引导。而 which 引导名词性从句时多表示疑问且要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故答案选 B,what 意为“所 ( 需要 ) 的东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