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风民俗资料

民风民俗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风民俗资料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1篇

基于儿童发展的需要、品德课程校本化实施需要和保护传承地方民风民俗的需要,笔者从家乡的饮食习俗入手,从平湖美食中汲取资源,开发“舌尖上的平湖”拓展性课程,激活与重建乡土文化的价值,用生动朴实的民风民俗濡染孩子的成长。如何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发掘家乡美食,了解文化精髓,使教学真正具有实效,让乡风乡韵薪火相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基于课前调查的活动体验

地方课程是活动性的课程。而实践恰恰是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前开展多形式的调查活动,会让儿童在活动中形成对饮食习俗的认识,在实践中触发真实感悟,从而更好地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实现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直观式调查,唤起生活经验

饮食习俗本身融于当地的社会生活,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对地方饮食的感性认识,体会其对生活的影响。

如笔者在执教《走进春节》一课时,由于正值开学初,就利用学生不久前过节的亲身经历,布置学生搜集当地的春节特色面食,从而更好地认识平湖春节的饮食年俗。在课前简单的回忆和填写后,课程班的孩子饶有趣味地介绍了家中长辈提起过的春节美食的制作过程。就这样,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讲解中亲近美食文化,也让“舌尖上的平湖”课程充满浓浓的地方味。

直观式调查,引领儿童走进饮食习俗的大千世界,促进儿童用多种感官感悟社会,继而领略民风民俗的绚丽多彩。

(二)文献式调查,发掘舌尖文化

直观式调查仅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获取的信息毕竟有限,这就需要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开展文献调查,扩展孩子的视野。但是,考虑到小学生能力有限,文献调查需要有充足的准备,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

如笔者在执教拓展课程《平湖糟蛋》一课时,让学生调查平湖糟蛋的历史和发展原因。为了让调查活动顺利开展,笔者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格,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手段。在调查的开展过程中,笔者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百度搜索查找信息,追溯糟蛋历史。而后,课堂上孩子们多方位展示平湖糟蛋,在搜集中走进家乡,在畅谈中了解特产,在欣赏中领略乡土美食,让家乡文化润泽心灵。

文献式调查,让儿童进一步触摸当地的美食文化,感悟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继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

(三)综合式调查,品味地方特色

单一的调查形式,往往枯燥乏味,孩子的调查兴趣不浓,调查质量不高,难以调动孩子的情感体验,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巧妙结合访谈、观察记录、参观访问等形式,能让学生以一种儿童的好奇和欢乐参与活动,从而在综合式调查中亲历家乡美食,在体验中追溯家乡美食之源,品读家乡美食之味,生发家乡美食之情。

如执教《端午美食文化》一课时,笔者发给学生调查单,让学生小组合作,围绕代表性美食“粽子”,运用综合式调查,了解历史背后的端午文化。课上,学生热情洋溢,互相诉说组内的调查成果。他们反馈的资源既来自直^的生活经验,也有通过查阅文献收获的粽子来历等资料,还有利用假日小队活动搜集的端午传说、童谣,更有组员在父母的协助下,将学做粽子的过程制成视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感受地方气息的端午文化。

综合式调查更易激发儿童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走进生活,采掘饮食习俗,从中探究家乡美食的历史渊源,体验民风民俗的乐趣。

可见,课前调查,让儿童在一个个走进家乡的活动中,与乡土美食亲密接触。民俗文化的种子也在丰富多样的课前活动中悄然播撒在孩子心田。

二、基于课堂学习的文化探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地方拓展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体验中自主探究,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获得新知,继而对家乡美食产生亲近感,更让儿童在民风民俗的学习中弘扬传统文化。

(一)趣味活动,感受江南风情

地方课程是趣味性的课程。在初步了解饮食习俗的基础上,课堂中引入趣意盎然的活动,让儿童在体验中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其对生活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激发儿童对家乡的热爱,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1.角色扮演识民风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确定地方课程活动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因此,激发学生对于美食文化的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第一步。在这一点上,角色扮演进课堂,沐浴传统识民风是不错的方式。

如笔者在执教《金丝娘猕猴桃》一课时,基于学生前期的调查成果,让学生担任推销员,聊聊平湖特产。顺接课前细致的调查,学生个个信心十足。他们穿上事先准备的服装,拿出精美的道具,配上预先下载的图片,在互动中感悟家乡特产。在执教《毛狗线粉》一课时,笔者邀请学生做一回美食家,介绍地方小吃毛狗线粉的口感。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断体味着家乡民俗,进一步加深了对地方小吃的认识。在执教《平湖蜂蜜》一课时,笔者请学生变身营养师,介绍如何泡制蜂蜜水。身为小小营养师的他们,兴致高昂地道出正确的泡制步骤,并且附上饮用的温馨提醒,在扮演活动中一展饮食奥秘,感受文化精髓。

依托角色扮演活动,让儿童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深对家乡美食的理解,在润物无声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童谣吟诵习民俗

民间童谣取自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气息。了解家乡的美食民俗可以从熟悉童谣开始。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内在的张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传唱美食童谣,在吟诵中渲染乡土气息,在传唱中渗透地域特色。

如笔者在执教《走进立夏》时,出示童谣,让学生用方言试着朗读。“立夏一清早,掘笋拾竹梢,你上灶,我烧火……”读着朗朗上口的平湖童谣,学生不禁忆起乡间生活,快乐地谈起歌谣的内涵以及在家吃立夏饭的情景,从而助推立夏饮食习俗的顺利习得。

除此之外,课堂上我们一起边唱边演,吟编结合,男女对吟,师生互诵,在唱响童谣中悟家乡风味,习民风民俗,传乡风乡韵。

民间童谣让地方美食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唱响美食童谣,让学生在吴侬细语中不断感受地方饮食文化,从而更好地熟悉民间习俗,感受文化遗产的密码。

3.钹子书中传乡音

平湖钹子书作为民间艺术,有说有唱,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学唱钹子书,不但给人带来欢乐,还传播了丰富的饮食习俗,可谓一举两得。因此,课堂中引入钹子书,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执教《平湖糟蛋》一课时,为了让教学更生动有趣,笔者引入有关糟蛋历史的钹子书视频。学生听后,感觉异常新奇,竟然情不自禁地学唱起来。民风民俗课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后来,笔者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请来民间艺人,让学生感受富有特色的钹子书。那天的课堂笑声阵阵,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引入钹子书文化,让民风民俗化作一阵春风,走进孩子的心间。学唱钹子书,诉说风土人情,让儿童在朴实无华的民间说唱中弘扬家乡美食,更让儿童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浸润地方民俗文化。

4.动手体验展风味

“舌尖上的平湖”地方拓展性课程植根于民间生活,自然担负着传承地方文化的责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方美食的百年秘笈,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动手体验,让饮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如春节过后,笔者带领学生回忆春节,并且请来爷爷奶奶,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地方小吃――圆团。孩子们惊喜万分,纷纷融入到活动中来。在爷爷奶奶耐心指导下,一个个鲜肉圆团新鲜出炉了。如此一番体验,学生感受颇丰。他们在亲手制作的愉悦中重温春节传统,从而更好地亲历地方饮食习俗,感受文化魅力。

动手体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让乡土风韵从指尖走入心间,从而用乡土文化滋养儿童成长,让地方的饮食习俗继承发扬下去。

趣味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儿童。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对美食的认识更加深入,热爱家乡的情感不断升华。地方拓展性课程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开设讲堂,共话地域芬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平湖的饮食文化,教师需要联系多方力量,聚焦民间资源,开设讲堂,拓宽学习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好地亲历地方文化的机会,继而丰富课程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课程活动的兴趣。

1.名人讲座,聚焦民间资源

在我们平湖有一大批的民俗专家、学者。平时,他们热心于公益事业,常常把传统文化带进学校,带进社会,带进每一个关心地方文化的人心中。因此,教师需要持有一颗敏锐的心,要善于为孩子创造亲近民俗专家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爱上地方文化,继而传承地方文化。

如在执教《民间小吃》时,笔者联系学校领导,特邀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平湖市民间文学家张玉观老师,为大家做了有关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告。一时间,孩子们探寻家乡美食的崆橐幌伦颖患し⑵鹄础K们边听边记,沉浸在张爷爷精彩的讲述中。活动现场也因此展现着迷人的光彩。

名人讲座,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感受平湖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外,也让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人心。

2.父母讲堂,领略水乡风情

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到,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小学生年龄小,关于民俗习惯的积累相对比较局限。而对于家长来说,社会经验相对丰富,儿时的饮食习俗已经成为了那代人共有的记忆。因此,邀请家长进课堂,畅聊平湖小吃,意义非凡。

如笔者在学期快结束时,请来学生家长,开展一次“爸爸妈妈聊儿时美食”的活动。课上,学生家长热情十足,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介绍着儿时的风味特产。孩子们听得十分专注。他们时而摇头晃脑,跟唱家长口中的美食童谣;时而口水直流,想象着父母儿时的平湖美食;时而笑声一片,让课堂迸发炫目的光芒。

父母讲堂,将家长的宝贵资源引入地方课程中,不仅丰富了美食的资源,而且延伸了孩子了解美食的空间和时间,更有力地带动了孩子对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有力地提高了民风民俗教学的质量。

3.学生展示,感悟民俗韵味

除了名人、父母进学堂,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展示。考虑到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师努力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加入到讲堂中,分享自己的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学期末,笔者会组织学生开展美食汇报会,展示一学期来发现和搜集到的地方美食,共话平湖的传统文化。接到任务后,课程班的孩子干劲十足。他们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立足生活,挖掘本土饮食资源,并且整理资料,做成课件,并推选其中一名代表上台讲解。课堂上,学生从历史、文化、味道等方面汇报课堂内外发现的地方美食。一个个小组代表准备充分,一组组成果汇报精彩纷呈。学生畅游小讲堂,让学习绘出别样的色彩,更让课堂展现崭新的风采。

学生汇报展示,不仅给孩子带去愉悦感和自信心,而且亲历民俗,开启了智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方式。

民间美食是一扇开启地方文化风景的窗户。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富含创新元素,正好让学生乐于推开窗户,深切体会富有特色的地方美食,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探究系列家乡美食,为继承平湖文化遗产作出宝贵的贡献。

三、基于课后拓展的社会实践

“创新”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题曲。学校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才能更好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更高的平台。因此,切实地实施民俗课程,有效开展美食文化教育,还必须让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发儿童由认知实践转向现实实践,由校内实践转向社会实践,让孩子在社会生活的大熔炉中积极探索饮食习俗的瑰宝,感受这片江南水乡灿烂的历史和璀璨的美食文化。

(一)开展采访行动

陶行知曾说道:“生活即教育。”走出课堂,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孩子运用课堂所学,自主参加社会体验,在现实中提升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育人目标。笔者组织学生开展采访行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平湖的地域美食,激发学生对这方水土的情感。

如笔者在执教完《过端午》后,布置W生采访爷爷奶奶孩提时代过节时的饮食习俗。在长达一周的采访后,学生纷纷反馈祖辈与儿孙之间过端午的异同之处,对端午的风俗的了解又得到了提升。

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采访,会让儿童在体验中亲近美食,追溯历史,并让儿童在接触社会时不断思考,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

(二)开展实地考察

地方课程是开放性的课程,教学活动不单单局限于校内的课堂,还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实地考察作为其中一项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在实地考察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丰富内心体验,笔者联合其他课程班的老师,走出校园。针对孩子们生活经验匮乏的现状,借助学校的地理优势,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带领孩子们走进菜市场,亲自接触地方菜肴,了解平湖美食,感受平湖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特产独有的自豪感。

这样的实地考察活动,不仅让儿童走进社会,了解生活,而且结合本土资源,丰富了对地方菜肴的了解,从而提升了民风民俗教学的实效性。

(三)开展课题研究

对于美食民俗班的孩子来说,小课题的研究能有效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并在自发的亲身体验中获得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将寻找民俗传统内化为自身需要,从而体会民俗的乐趣,促进美食文化更好地传承。

如在执教知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就结合这一教学方法。学习立夏文化时,孩子们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发现该日平湖各个乡镇饮食习俗不同。于是,学生小组合作,在笔者的陪同下,深入社会,利用多种调查手段,罗列出野菜鹅蛋、立夏饭等节气食物,并对相关风俗的小故事进行相应的整理,写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报告。《立夏美食知多少》《春节年味处处寻》《端午粽子的调查》等,都是孩子们在根据节日进行相关美食调查后所自选的小课题研究。

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儿童把课堂中的所思所感运用于生活实践,还让儿童在研究过程中增添更多的色彩,体会到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提高对美食民俗的喜爱度,从而对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2篇

一、迁移教材资源,认识乡土文化

教材是所有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教材中蕴含乡土气息的文章不在少数,有的文章中有相关民风民俗的段落,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链接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学生在阅读类似的课文时,会产生自己也试着写一写的冲动。学生如果能树立链接生活的意识,就会感觉身边的人和事都是可供写作的素材,写作思路便会豁然开朗。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便是对故乡的回忆和描写,字里行间浸透着浓浓的乡情。《想北平》一文表达了老舍先生对北平“要说而说不出的爱”。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对北平日常事物的描写:“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的黑枣、柿子等。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的审美观,是真切的生活之趣,没有亲见是不可能想象出来的。所以要想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必然要深入生活之中。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各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并理解每个风俗背后的寓意。经过引导链接,让学生树立亲近乡土的意识,从课内文本迁移到自己的生活,模仿作者去发现乡土之美。

二、欣赏自然风光,丰富写作题材

农村是“上帝的后花园”,蓝天白云、繁花绿草、朝阳晚霞、家禽牲畜……每一眼都有无限美景,学生只需将目光投向窗外,有意识地体会,便可以在写作中不断有新发现。学生都愿意亲近自然,如果语文教师也像美术教师一样带着学生到野外“写生”,学生会在观察中感受自然的美,从而生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一棵小草的成长,一朵野花的绽放,一只小虫的生存,都会给人以启示,都是良好的写作题材。

要想写好乡土题材的作品必然要对自然风光进行仔细观察,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写作视角切入。乡土化作文写作最适合农村学子,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写出细腻感人的文章。在x沈从文的《边城》时,文中有很多具有湘西特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湘西山水的赞美。“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文章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潭水的清澈。再写山中细竹,桃花深处的人家,处处令人神往倾心。只有细致观察,才可以描写得如此生动可感。

三、组织学生劳动,体验乡土生活

农村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田间劳动,教师要根据时令安排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参与劳动体验,感受乡间生活,把感悟落实到文本才会情真意切,更加动人。让学生参加劳动不

仅有助于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教师在布置这项任务时,需要和家长联系,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体验活动。

如每年农家收稻子的时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到田间帮父母收稻子,体验农家生活,并细致描绘出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如割稻、运稻、打稻、晒稻,这一系列的农活都要参与,让学生体会又热又累之后收获的喜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可以嵌入自己的灵魂,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在行文时更加真实。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庄稼的生长管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这是学生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四、搜集民风民俗,写出乡土情结

乡土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民歌民谚、民间故事等,在作文写作时适时穿插,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农村传统风俗活动,了解风俗活动的意义。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乐趣,陪老人聊天解闷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老人讲述民间风俗时,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生活乐趣,乡土情结便由此产生。

如搜集民谚的小组,回来以后经过整理,在课堂展示,让人深切感受到民间文化的精深。“五脏冒火,七窍生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含义丰富。如果能够恰当运用于作文写作中,可以巧妙点明主题。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72-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这些常识性题材,知识容量大,学生体验少,教学难度大,容易上成常识课而缺乏品德味。如何有效地展开常识性题材的教学,笔者有初浅的思考,供大家借鉴。

一、资源取舍:让“一地鸡毛”成“掸”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常识性课文,知识性强,远离学生生活,教材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代沟。教学这样的课文,教师需要有很大的知识储备,学生也需要有大容量的知识积累。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归类、取舍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以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民俗、民风大观园》为例)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悠悠历史共同发展的,是丰富深厚的民风、民俗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的外延非常大,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巫术禁忌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无时无刻不沉浸于丰富的民风、民俗之中。教《民俗、民风大观园》一课,如果我们面面俱到,把丰富的资源一一呈现给学生,那么可想而知,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课堂应知识的机械堆砌而变得了无生趣。

着眼于教师,有效的做法是:明确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突破口,使用有价值典型性的资料,点石成金。

着眼于学生,有效的做法是:有目的的搜集、整理、内化,用喜欢的方式呈现。资料搜集犹如大海捞针,事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鲁洁教授曾经说过:“教科书可能是‘一地鸡毛’。笔者认为,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空间很大,这些杂乱无章的拓展资料亦如‘一地鸡毛’。这‘一地鸡毛’只有经过梳理、取舍后,才能成为“鸡毛掸”,真正被学生喜欢,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情感磁场:让“常识题材”有“情”

列宁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品德课堂中,尤其要从“情”字入手,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达到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而教材中许多常识性课文,知识味浓而情感性不足,我们应该怎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实现知识性和情感性的和谐统一呢?这是值得我们品德教师深思的。(以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有不测风云》为例)

《天有不测风云》介绍了灾害的种类和我国曾经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让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和 “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互助精神。有些老师课前搜集了很丰富的资料,课堂上呈现了各种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受灾情况,有视频有文字,课堂成了自然灾害的大杂烩,缺乏情感性。其实,就这篇课文而言,有两个情感促发点:自然灾害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天灾面前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值得讴歌。抓住这两个情感促发点,利用多媒体,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品德教学中,恰倒好处地利用电教手段,一石激起千层浪,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情感体验的最佳契机。这是常识性题材常

用的教学方法。

三、活动巧引:让“乏味知识”显“趣”

常识性课文知识性强,缺少趣味性。如果课堂教学呈现出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教学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儿童化和情趣化的活动形式,不失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好方法。如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可让学生小组汇报家乡特产之后,拿出自己带来的家乡特产分享品尝,也可写一写有创意的广告词;如《圆明园在哭泣》一课,可让孩子们在清朝疆域图上涂一涂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必然能涂出点感受来。 (以教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为例)

教学中在理解纸的优点时,有教师设计了“算一算”活动:

以前,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简等实物上面。以竹简为例,我们来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写10个字,那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有10万字,需要多少根竹简?(10000根)

再估计一下,如果你书包里所有的书都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呢?

如果我们带着这些用竹简做的书来上课,你觉得怎样?

如果我们小学阶段一直用竹简,看的课外书也都用竹简做,你家会怎样?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4篇

一、盘点越乡小吃,激发爱乡热情

诸暨,古越之乡,名闻天下的西施为当地文化的代名词。一道西施豆腐,足以让诸暨人回味无穷,更津津乐道。课前,笔者布置了“盘点越乡小吃”实践调查,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诸暨镇乡较多,每个地方的小吃各有特色。为了让学生能深入调查,又不会交叉重复,笔者与学生一起,将各乡镇进行分组,让各调查小组自主选择调查区域。同学们通过上网、访问亲友以及实地观察,开展了调查活动。课堂伊始,各小组呈现调查表。通过实践成果交流,学生不难发现,诸暨的许多小吃都与传统节日密切相关,且极具地方特色。孩子们梳理总结:春节或宴席肯定有西施豆腐,似乎是不成文的规定;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诸暨当地还要炸面花;清明节,则要做各种形状的清明果。而诸暨许多乡镇都有自己的招牌小吃,如次坞打面、马剑馒头、草塔羊骨肉等,这些小吃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更有诸如清尿蛋之类的特殊小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学生在上网搜寻过程中,发现许多新鲜的小吃名称,如米筛爬、芝麻垒进团、木莲豆腐等,随着麦当劳、肯德基及各种甜品店、西餐店的“入侵”,它们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些隐藏在历史中的家乡特色小吃,让孩子们直呼嘴馋。通过“盘点越乡小吃”,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美味,更体验到生动的风土人情,初步感受到家乡丰富的传统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师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外活动――“我做家乡小吃”。孩子们热情高涨,一致同意选择西施豆腐进行制作体验,并推选生活小能手在班队课上带领大家展开活动。这一活动还延伸至家庭,学生在长辈的指导下,为家庭餐桌奉上自己烹制的西施豆腐,并写下活动感受与大家分享。这样的实践活动基于儿童的兴趣,将品德课堂延伸至儿童的日常生活,不仅有效拓展了品德课堂的学习时空,更深化了儿童对乡土民俗文化的感悟。

二、诵读诸暨童谣,感受方言魅力

趁着孩子们的热情,老师出示越乡小吃――藤},并用方言(诸暨话)进行介绍。同学们听着熟悉的家乡话,不时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方言,正是民俗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元素。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如今的孩子已经讲不好,甚至不会讲家乡话。教师准备了诸暨童谣《晒谷场赶叼(鸟)》,在课堂上领着孩子们诵读,感受方言的魅力,回味地方传统文化韵味。

请请客,磨磨麦,小叼(鸟)吃小麦,大叼(鸟)吃大麦,花花叼}荞麦,走路客人向额赶赶掉,哦唏,哦唏,哦唏――吧。

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诵读,在方言独特的韵味中,老一辈的生活场景呈现在孩子眼前。朴实而生动的生活场景感染了孩子们,今昔对比,生活的巨大变迁让孩子们心生感慨,更体会到传统民俗记录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更凝聚着先人的精神财富。

小小的童谣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民俗的好奇和热情。课后,教师与语文老师合作,鼓励同学们回家后请教长辈,开展搜集诸暨童谣实践活动,并在品德课或语文课上展示成果。孩子们收获颇多:

一箩麦,二箩麦,噼噼啪,打荞麦。

传(捡)来头,背锄头,一背背到天缺头,着了钩脚头,传(捡)得个芋艿头,陀得(拿到)屋里头,放得灶梁头,氽得镬里头,吃得肚里头,哎呦哎呦,喊得三夜头。

……

通过搜集诸暨童谣,孩子们接触并了解到更多的诸暨传统民风民俗。教师则从旁指导,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诵读、学习诸暨童谣。童谣朗朗上口,蕴含着朴素的道理,展现着诸暨朴实的民俗民风,带给师生无尽的美的感受。

三、寻访台门踪影,体验邻里温情

在孩子们诵读童谣后,教师开始用视频呈现诸暨缤纷的传统民居,并将画面定格于江南第一民居――诸暨斯宅千柱屋。这是诸暨当地一处著名的民俗建筑,许多孩子都曾去参观,并听过许多故事,有一定了解。但当老师说到,类似千柱屋的台门民居曾是诸暨当地的主要建筑形式时,学生产生了疑惑。显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台门民居在改建中逐渐消失,学生们很难看到完整的建筑形式,自然产生了疑问。

基于此,教师倡议孩子们结合本课学习,开展一场“寻访台门踪影”的实践活动。教师与班主任协商,并寻求到家长的支持。学生以村为单位分组,每组选出组长,每组至少安排一名家长随行,利用周末进行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访问了解、上网查资料、实地察看、拍照写作等方式深入了解台门民居,收获颇丰(见下表)。

“寻找台门踪影”实践表

调查组名称:古影组 组长 成员

台门所在地 陈宅镇陈宅村 陈宅镇陈宅村 陈宅镇陈宅村

台门名称 小二房 老厅 当铺台门(又称八字台门)

建筑特色 面积不大,是小小的四合院,大约能住九户人家。 楼梯都是木头做的,窗户很小,木头做的,有些窗户是石头雕的,有花纹。 口子形房子,每排每列都是数间屋子,木结构为主。

台门故事 听外婆说,她小时候隔壁住着一个哑巴,跟他交谈很不方便,说话时经常闹笑话。但是,哑巴很勤劳,台门里的人都称赞他,他还经常帮大家挑水(那时没有自来水)。 老人说,以前老厅住了12户人家,吃过晚饭,大家就坐在门口,听大人们讲故事。为了公平起见,故事是轮着讲的。凳子不够,就坐石头上。 每当夏天的晚上,大家坐在大院里,一边谈天,一边乘凉。五十来年前,台门发生过一次火灾,烧毁了大门部分。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深切感受到台门民居的建筑特色和生活氛围。虽然身边完整的“台门”正在远离人们的视野,但“台门”生活中的优良传统却代代相传,“远亲不如近邻”的世代乡情亘古未变。孩子们领悟到,民居是适应当地环境与时展而存在的,它在历史长河中一定会不断变化,民风民俗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此外,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关注,还引发了一些孩子对建筑艺术的兴趣,由此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这是活动带来的“溢出效应”。

品德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我们应善于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因地制宜,用接地气的实践活动,让儿童在实践中探究、体验。如此,不仅能引领儿童走进广阔的生活世界,更能让乡土洋溢“德香”,沁人心脾。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民俗;教育活动;资源

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共同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7个民族,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截止2014年底,全区总人口2322.5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63,0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2.99%.新疆自然风光奇丽、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艺术独特,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这些都成为新疆幼儿教育所依托的独特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在更新‘教育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外部资源,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享资源,办更加开放的、社会化的幼儿教育.”我国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孩子的知识来自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不易为孩子所理解,首先要教孩子真的,活的东西,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印象.大自然、大社会就是孩子天天接触的,应以此为活教材.因而,作为新疆的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民汉幼儿园,立足幼儿生活环境发现、挖掘与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民俗民风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整合并转化到幼儿园课程之中,既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逐渐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幼儿生活、贴近自然,又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同时也利于教师建立正确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观,能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从自然和生活中取材组织教育活动,不再唯教材而教教材,从而建构出富有新疆特色、个性化、多样化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从目前来看,新疆幼儿园在挖掘体现地域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活教材”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亟待提升,大多数幼儿教师处在一种“教教材”而不能自主开发来自幼儿生活经验的课程资源的状态.本研究中的幼儿园地处乌鲁木齐市和田街,是维吾尔族比较聚集的市区,每个教学班维吾尔族幼儿数量比例均达50%.基于此现状,幼儿园课程资源应该在继承和发扬主流文化的教育内容同时还应考虑如何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从而帮助幼儿了解各民族文化生活,感知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幼儿理解、尊重、包容、平等的民族情感和态度.

1搜集、筛选和拓展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民俗特色的教育资源

1.1搜集资源

课题组主要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资料和深入维吾尔族家庭、探访文化艺人等途径,搜集具有维吾尔族民俗民风特点文化资源.在搜集的资料基础上,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维吾尔族民俗民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逐步确立了选择具有维吾尔族文化资源的标准:一是生活性,所选择材料必须贴近幼儿生活,利于幼儿身心发展,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二是有“儿童趣味性”,具有对幼儿的文化教育价值.基于此,课题组把确定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活动作为切入口来挖掘资源,主要涉及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维吾尔族歌舞、竞技体育、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建筑、维吾尔族民俗文化等.

1.2精心筛选资源

按照选择标准,结合幼儿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点,筛选课程内容.在维吾尔族饮食方面选择了幼儿喜欢的特色饮食,例如,抓饭、烤全羊、烤包子、馕、曲曲、奶茶、酸奶等;在维吾尔族传统歌舞、竞技体育方面,选择了具有特色和喜闻乐见的达瓦孜、麦西来普、维吾尔族民歌等;在维吾尔服饰、工艺、建筑文化方面,选择了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艾迪来丝绸、小花帽、地毯、洗手壶、热瓦甫(民间乐器)、坎儿井等;在维吾尔族民俗文化方面主要选择了维吾尔族传统节日,例如肉孜节、古尔邦节、包括一些日常交往礼仪等.此外,新疆物产丰富、盛产瓜果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作物、动植物等,孩子对这些充满了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时因地地利用季节作物,发现、挖掘、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来展开教育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开展教学活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师幼共同感知、体验新疆水果的丰富与甘甜,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容易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科学的情感.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教育资源,更能体现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乡土化的特点.

1.3拓展资源

推进幼儿园、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始终是幼儿园教育的主旨.对幼儿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家庭、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育合力,能有效保证地方文化的教育性以及传承性.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构建良好的家园共育协作关系至为重要,例如,发动组织家长与幼儿园一起创设具有维吾尔族民俗特色的环境和活动区角以及操作材料,利用家长的特长让幼儿感知、体验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定期亲子活动或艺术开放日活动,请家长到班级了解民族艺术活动开展的情况,促进家长了解多民族艺术教育活动,形成对幼儿园教育的共识等.社区的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也是幼儿园开发特色教学活动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既能让孩子们到真实的环境中体验、自然吸收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经验,又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为此,让幼儿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充分、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能够获得相关直接经验提供条件与准备,如:如组织幼儿参观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民族坊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富有民族特色的家乡文化魅力;组织幼儿到临近的医院、大型超市、在实地体验过程中,使孩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总之,通过整合多方教育力量,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民俗地域特色教育活动环境,实现特色课程的教育目标.

2设计和开展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和民俗特色的教育活动

2.1设计教育活动

如何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和民俗特色的精髓转化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这是建构特色幼儿园课程的关键环节.首先要确立教育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行性、突出重点、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同时要从态度、情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对幼儿进行综合教育.其次是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将挖掘出来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例如,参观法、谈话法还是实际操作等.再次是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将具有民俗特色或者民间艺术特色的教学活动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得到体现,使幼儿获得亲近感和深刻感知认识.最后,要善于了解和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坚持以“幼儿为本”来设计教育活动.比如在美工《新疆娃娃亚克西!》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在制作亚克西布艺娃娃时,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半成品,即:实物蔬菜胡萝卜、长茄子,物品气球、线手套、苯板,不同材质的小饰件,引发了幼儿对制作亚克西娃娃的强烈探究欲望;教师将制作材料分放在教学活动区域化环境中,幼儿尝试应用粘、贴、剪、拼、画等技能动手制作,同时、装饰亚克西娃娃,教师又为幼儿准备了作品展示台,通过展示、欣赏,幼儿表现出了成功的喜悦感……富有维吾尔族文化特点、体现幼儿认知规律的教育活动就这样自然生成了.

2.2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户外体育活动.对于民族特色教育活动也需要根据教育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例如,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内容、要求,可以在幼儿来园、离园中进行礼仪教育.将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简便的民间游戏灵活用于区域活动中,将以锻炼大肌肉为主的民间体育游戏融于户外体育活动中等,如达瓦孜游戏活动.对于建筑,服饰,节日等可以进行主题综合活动,教师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进行集中学习、了解和体验等.例如,组织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认识、了解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课题班教师带幼儿前往维吾尔族教师、幼儿家中过节,幼儿亲身体验感受了维吾尔族礼节(见面互相拥抱)、用水壶中的水流动洗手、洗脸,既清洁卫生、又节约用水;感受了维吾尔族热情、好客礼仪;幼儿在品尝丰富的维吾尔族饮食时又学会了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小朋友之间呈现了友好、礼貌、尊重,相亲相爱的友爱氛围.

3教师要成为特色教育活动开展的积极实施者

3.1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

在课题探索研究中,幼儿园很多老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探索、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例如,有的教师舞蹈功底扎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适宜幼儿学习的维吾尔族音乐进行编创,展开了如《欢乐的麦西来普》、《哇哈哈》等系列的维吾尔族舞蹈音乐方面的教学活动,教师带领着幼儿体验、通过自己的舞蹈表演,将幼儿带入了维吾尔族舞蹈热情美妙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学习维吾尔族音乐、舞蹈的浓厚兴趣.

3.2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往往能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为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得幼儿容易理解接受,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兴趣.例如,课题组在开展美工《新疆娃娃亚克西》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乌市二道桥国际大巴扎进行实景化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同时、教师又拍摄、录制亚克西娃娃VCD片.幼儿回到班级里,教师将录制的VCD播放给幼儿观看,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影视真实画面,再一次让幼儿感受到亚克西娃娃的由来、特点、材质等,在活动中幼儿情不自禁地表示:“阿凡提亚克西娃娃是老师带我们在国际大巴扎看过的、这个亚克西娃娃我在七纺街民族坊见过了,画家阿姨还告诉我:其中有八个亚克西娃娃还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国际展……”通过现代技术信息影像教学手段和实践体验活动有机结合,将幼儿已有经验进行整合提炼,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及对家乡的荣誉感.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优化了幼儿的教学活动,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手段多样化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示范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合理运用,将对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相对闭塞的边远农牧区少数民族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