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达感谢的高级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式英语 翻译 实证探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用英语表达和传递汉语思想、汉语文化的操作过程中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们看到,受各种因素,如思维习惯、句法结构等的影响,学生给出的译文中错译、误译频频出现。这些失误往往使目的语读者作为受众困惑迷茫。
在学生的翻译作业中,中式英语在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都有所体现。词汇层面主要体现在标记项方面,句法方面主要体现在句序、句子结构以及特殊句式的处理等方面。下面通过实例来对这些中式英语进行分析。
1词汇层面
语言中词的形式表现为有标记项(the marked form)和无标记项(the unmarked form),但是在不同语言中这种表现形式并不一致。如英语中有标记形式比较多,例如,名词的大小写形式、单复数形式、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动词的语气形式、句子的词序变化引起的功能与意义的变化等等。汉语中以上有标记的形式相对较少而且不明显。这在英汉互译中就有一个一种有标记形式在另一种语言中该如何表达的问题。当学生把汉语译成英语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掉英语当中本该有的标记。如:
例一:我还要感谢那些在我处境艰难时支持我的人。译文:My thanks go to those who stick by me when I fell on hard days.
例二: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环保措施,由此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公园和公共绿地。(NCE, Book 2: 41) 译文:The government took a series of new environmental measures, so many parks and public green lands sprang up everywhere around the country.
例三:前几天当我沿着大街走的时候,钱包被人偷了。 (NCE, Book1: 156) 译文:My wallet is stolen when I am walking on the street several days ago.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汉语的动词是没有时态标记的,而英语是有这个标记项的。汉语对于不同时间动作的表达,主要是借助时间词或表示时间的句子以及“了”之类的词完成的。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欠缺较好的英语语感。
除了时态标记外,还有一些标记差异学生在翻译时没有注意到,如:
例四:你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就取得了会员资格,它可以使你在买东西时享受打折的优惠。(NCE, Book4:70) 译文:You need only to fill in a form to apply for the quality of membership, which will enable you to enjoy a favor of discount when you are buying.
在汉语原句中,“资格”、“优惠”这样的词叫范畴词。英语名词中本身就包含了概念范畴,所以在汉译英时没必要添加。“会员资格”和“打折的优惠”直接翻译成 “membership”和 “discount”就可以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出勤率(attendance, 误译:attendance rate), 自制力(discipline, 误译:the ability of discipline), 爱国主义精神(patriotism, 误译: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2句法层面
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英语语言结构错综复杂,从属关系立体交叉,多长句、复合句和被动句,形成特有的多维性;汉语语言结构简单,论理叙事按时间逻辑等顺序依次排列,呈单向性特征。这种差异干扰了学生的翻译。如:
例五:这幅画展示了一个神色严肃的男子,旁边站了一位女子,身后是农舍,他们的原型分别是画家的牙科医生和姐姐。(NCE, Book3:103) 译文:This painting shows a serious-looking man. A woman stands alongside him. A farmhouse is behind them. And their models are respectively the painter’s dentist and sister.
以上原文是一个典型的汉语句子,它由多个独立的短句构成,单向呈现,逐一描写,结构比较松散。受原文的影响,学生给出了以上译文。这样的译文跟原文结构逐一对应,但是不符合英语句子紧凑有序、呈叠状共核的特征。了解到区别后可以做出修改:The painting shows a serious-looking man and a woman alongside him in front of a farmhouse. Their models are respectively the painter’s dentist and sister.
在汉语中介词短语的位置比较灵活,但是在英语中介词结构往往出现在宾语之后,所以以上译文可以修改为:He tried to buy time with a lot of talking.
我们知道,汉语中的句式“做……是值得的”,可以直接对应英语中的句式It is worthwhile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这是英语中It is + adj.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这一句式的具体应用。
中国学生学英语是在汉语环境里学的,汉译英过程中除了在视觉上受文字的影响外,无意识中都在将汉语词汇句式的特征套用到英语中,当这些特征相同或相似时,可以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相反则会影响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例如,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翻译理论知识,避免或减少词不达意或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用理论来指导实际练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副词;谓词结构;句法语义;功能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09-03
一、概述
关于程度副词“多么”和“太”的研究,以往学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副词的研究分类上,对它们归类。由于学者们对副词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语义为标准。王力先生(1957)以有无比较对象,将程度副词分为了两类: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即“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无所比较者,但泛言程度者叫做绝对程度副词。马真(2004)根据所表达的语义程度和功能,结合比较句式把“多(么)”“太”归入“太” 系。张桂宾(1997)根据程度量级的差别把“太”归为超高级,“多么”归为次高级。由此可见,从语义角度对这两个副词进行区分,各家还是有争议的。对于某些程度副词哪一个表达的程度更高,这恐怕也是个很难说得很清楚的事情。这种分类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力、马真、张桂宾、周小兵、蔺璜、韩容洙等。第二类是按照语法功能的差别,夏齐富(1996)把“多么”“太”划分到既能修饰形容词,也能修饰动词及其短语的程度副词。这些研究都是宏观角度对程度副词作为概括分析,对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研究副词的意义是不言而喻。二是研究它们在感叹句中的作用。如杜道流(2004)、池宇(2009)、高永奇(1999)等,他们主要是探讨感叹句中的“多么”与“太”的表达的语义程度高低、语用功能等。由于他们各自持有的语料和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本文准备通过探讨“多么”与“太”它们在非感叹句中及感叹句中的的作用及功能,来进一步厘清它们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表达功能。由于“多么”“太”这两个程度副词后面常跟谓词性结构,所以我们对“多(么)、太”+谓词性结构的句法表现、功能、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描写,来揭示它们的异同,同时对时贤的一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行文方便,下文中 “多(么)、太”+谓词性结构我们用“多(么)、太”+VP/AP来表示。文中的例句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少量例句来自后面的参考论文。
二、“多么”和“太” 句法结构形式和语义分析
(一)“多(么)、太”+VP/AP的句法结构的肯定形式
无理数是稠密的。任何两个有理数之间,不管它们多么接近,都存在着无限多个无理数。
那时,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宝贵的遗产资源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多么不堪一击,而其对于我们的文明生活又是多么必不可少。
句中程度副词“多么”修饰“接近”、“不堪一击”,由此可见在“多么+VP”中,VP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的短语,甚至是四字格。VP多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多是表示动作行为程度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不论你的计划多么周密,不论你的人员能力多强。
我已经老了,……民主事业的进程是多么艰难啊!
句中“多(么)”修饰“周密”、“强”、“艰难”等光杆形容词。与“多(么)后接动词相比而言,“多么”+AP的结构形式相对简单些。
(二)多(么)+VP/AP的句法结构否定形式
“多(么)”+不+VP/AP
“多(么)”+不+VP/AP结构中,AP多为[-贬义]。
他坐在那里,试图感受一下他多么不喜欢包克小姐。但是他发现有些奇怪——他不再生她的气。
这大山中的美景,与大山深处生活着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多么不和谐啊!
例中“和谐”就为[-贬义]的形容词,当“多么”后跟“不+VP/AP”时,“多么”修饰的是整个“不+VP”部分。主要是用来加强语气,突出句子的焦点。如上文例句中的“不喜欢”、“不和谐”等。
(三)“太” +VP/AP的句法结构的肯定形式
孙春水说:“这几年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我,政府没少补助我,我太感谢了!”
她颇有些难为情地说:“大哥,请你原谅我,我太喜欢电影了,而且酬金高得是你都不敢相信。”
例句中的“太”后面跟的动词多是“感谢”、“喜欢”这类动词,一般来说,多是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词。
“在技术上我和其他选手差距很大,但我在力量上应该是有优势,可是我太紧张了。这次我来了,下次我赢!”
如果不是维修布达拉宫,我就无缘领略藏式建筑艺术的伟大和神奇。我太幸运了。
例句中“太”修饰的“紧张”、“幸运”都是形容词。
(四)“太” +VP/AP的否定形式
1.“太”+不+VP/AP
在这种结构中,谓词性结构中形容词或动词多带有[-贬义]语义特征。副词“太”放在否定式的前面,用来修饰“不+VP”,从而起到突出语义焦点的作用。
石勒知道他吃了亏,就安慰他说:“羯贼这样乱抢东西。太不应该!我来替他们赔偿吧。”
如果把大四当作世界末日前的狂欢,那就太不积极了。
上述两个例句中的“太”都是加在“不应该”及“不积极”的前面。与“不应该”和“不积极”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语气大大地加强了,突出说话人的语义重心“不应该”和“不
积极”。
2.不+“太”+VP/AP
不+“太”+VP/AP中AP的语义特征多为[-贬义]的形容词。“太”与否定结构相接,位置比“多么”要灵活,可以放在“不”后,也可以放在“不”前,当然由于位置的变化,“不”的否定范围发生了变化,“太”的修饰中心语也发生了变化,导致了语义的强弱也发生了很大的差异。一般说来,“不” +“太”+ 谓词性结构表达的语气非常婉转。试看下面的例句:
所幸,在北京没有认识我的人,只要能有口饭吃,我是不太在意别人瞧我时那怪怪的眼光的。
为什么这座火山会定时爆发呢?原来,这里的熔岩不太粘稠, 喷出的气体很容易在熔岩中形成气泡。
句子中的“不太在意”和“不太粘稠”与“太在意”和“太粘稠”相比,意义语气大大减弱了。这是因为前者“不”是对后面“太”的否定,而不是对“太+AP/VP”的否定。与“太”+不+VP /AP“相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太”的修饰中心语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两种结构所表示语气的强弱明显不同的重要原因。
3.“太” +VP/AP+度量性词语
“太” +VP/AP后可以跟度量性词语。如下例:
你买的那个包也太贵了一点儿,要一万多块钱。
这孩子也太兴奋了一些,能不能安静点儿。
“多么 ” +VP/AP则不可以后跟度量性词语。
三、“多(么)”、“太” +VP/AP的句法功能
(一)“多(么)”+VP/AP的句法功能
1.独立成句。“多么”+VP/AP通常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用以抒发感情的感叹句。它所构成的句子多是用来表示一种主观的
评价。
槐花:“当着那么多客人,闹这事儿,多丢人!”
多么令人失望呀!这项调查又花费了他4个小时的时间。
2.做定语
帮助别人是多么光荣的事!责任,是行使权力所需要承担的后果。有多么大的职务,就有多么大的权力,就承担多么大的责任。
无论多么出色的哈佛经理,假如在品格上出现了问题,那么他的影响力将荡然无存。
3.做补语
你看他演得多么逼真啊!
不管期望做得多么完整……
4.做谓语
李宁多么想日夜陪伴着母亲,尽儿子的一片孝心啊!
不管你的见解多么高明,如果没有精力,要做好工作是很困难的。
5.做宾语。郎大地认为“多么AP/VP”充当宾语不是自由的,只能充当“觉得、显得、感到”等少数动词的宾语。杜道流“我们发现这种结构还可以做‘有’的宾语,我们没有发现做其他动词的宾语的例子”,但从语言事实来看,“多么AP/VP”还可以做“需要”、“是”等为数不多的动词宾语。
翁以煊说,热爱航海的人不需要多么富有!
这封注满一个姑娘脉脉深情的信,对小李来说,是多么珍
贵啊!
6.做状语
她多么迫切地渴望得到温暖!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多么AP/VP”除了做主语外,其他的各种语法成分都可以充当。这是因为“多么”主要起一个修饰的作用,而它后边的谓词的功能是比较多的,除了主语外,“多么AP/VP”基本都具备。
(二)“太” +VP /AP
“太” +VP /AP的句法功能有:
1.句子
听到涨工资的消息,他不禁大声说道:“太好了!”
2.主语
太聪明不好。
3.定语
太好的衣服,咱可买不起。
太高级的洗衣机,我用不了,还是买便宜的吧!
4.谓语
你这人也太高调了吧?
他那孩子也太不争气了!
5.补语
你走得太快了,我真的赶不上。
这么热的天,你也穿得太多了。
可见“太”+AP/VP的功能与“多么+AP/VP”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前者的句法功能不如后者丰富,相同点是两种结构都单独做句子,或是充当定语、谓语、补语,不同的是前者有时可以做主语,后者可以做状语和宾语。
四、“多(么)”“太”+VP/AP的语用功能
(一)“多(么)” +VP/AP的语用功能
“多(么)”+ AP/VP的主要有两种功能:
1.客观陈述眼前的情状。常用于陈述句中。此时“多(么)”具有[-比较]、[+程度高]的语义特征。
我也马上认识到,他是多么渴望得到提高。
例中的“多么渴望”表示的就是表示一种相对客观的程度,把“他”那种渴望程度之热切表示出来了。说话人更多的是对他此时的内心感情的陈述和描写。
2.用于表达说话人因目前情状而产生的自我内在感情的抒发。“多(么)”具有[+主观][+程度高]的语义特征,多用于感叹句中用来抒发因人、事物、现象等引发的某种感情,有时也可以提醒听话人,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共鸣。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你看,中国制造的吉祥物在这里是多么受欢迎!”雅典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内卖奥运会纪念品的小伙子对记者说。
两例中的 “多么了不得、多么高贵、多么伟大”和“多么受欢迎”前者是表示对人类的伟大而生发出来的由衷的感叹。后者则是提醒听话人的对说话人所说内容的注意。
池宇认为“多(么)”感叹句的前面常有“你看、你瞧、你说”等表示互动的提示性插入语成分。因而认为“多么”的语用功能之一就是“对象性”其实不尽然。高永奇则认为“多么”着眼于描述现实的性状,它不与其他情形相比。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只看到了“多么”这个程度副词在感叹句中的一面。其实“多么”用于内在感情的抒发时,是不需要说话的对象的存在,如上面例句37。一般来说,在书面语中“多么”多用于表示客观的程度和对自我内心的情感的抒发,而在口语中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比如,“屋里多黑呀!怎么也不开灯呀?”再比如,用来提醒听话人,希望听话人去打开灯。由此可见“多么”感叹句有时也可以用来提示对方,引发对方的注意,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太”+ AP/VP的语用功能
1.表示客观的陈述。这时“太”具有[-比较]、[-主观]、
[+过度]的语义特征,可以用在陈述句中。请看下例:
我想,“他们不会选我,我太年轻了,才17岁。”
我最爱听弓稳稳地从各弦拉出的圆润的声音。噢,我太想要一把琴了,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上述两例句都是单纯地表示对一种客观事实的叙述。
2.表示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多见于感叹句中。这是“太”具有[+主观][+超出一般]的语义特征。
这个汤的味道太美了!
他的故事太感人了!
你太过分了!
例句中的“太美了”、“太感人”是对“汤的味道”、“他的故事”表达的一种内心感受,重在抒发自己的感受。“太过分了”则是对说话对象的一种指责,重在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愤怒。
对于“太”+ AP/VP,高永奇认为“太”表示的“程度”含有一种比较的意味。如他认为他文中所举的的例子“太漂亮了”含有跟一般的漂亮比更漂亮的意味,如果我们据此就认为“太”表示的程度含有一种比较的意味,那么所有程度副词都有一种比较的意味,那也谈不上是“太”这个程度副词构成的感叹句的特点。而池宇则认为“太”“一是对极高程度的感叹,是一种主观宣泄,可以不依赖听者的存在。另一个是对程度超出限度过多而感叹,通常表示不满意”,但据我们的观察,不够全面。如,前文例子中有些是个人感情的一种宣泄,无需听话人的存在,有些例中则是对听话人的一种斥责,这时就具有对象性,至于“太”对程度超出限度过多而感叹。至于“通常表示不满意”,这种说法也不够严谨。就如他文中所举的例子“太好了!”“你可太全面了!简直是集日月之精华,集古今之大成……”,显然不是表达不满意,而是说话人表达自己的主观积极情感和对他人的夸奖。我们认为感叹句的主要功能是以说话人为基点,以说话人的感情变化为中心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来表明说话人的情感倾向,“太”用于感叹句时,表达个人情感是它的主要功能。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可以是自我情感的抒发,也可以是向他人抒发自己的感情。
五、结语
通过上述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程度副词“多(么)”、
“太”+AP/VP在句法表现形式,谓词结构及语用功能方面有同有异。从句法表现形式来看,这两个副词后的谓词性结构可以是动词,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但“太”+VP/AP后可以跟度量性词语,而“多么”+ AP/VP则不能。从它们与否定词“不”的组合来看。“不”只能放在在”多(么)” +AP/VP的中间,即构成“多(么)”+不+AP/VP,此时具有[+贬义]语义特征的形容词不能进入这种格式。而在 “太”+谓词性结构中,“不”既可以加在“太”的前边,也可以加在“太”“+谓词性结构”的中间。即“太”+不+谓词性结构和“不”+“太”+谓词性结构。这两种结构中,AP/VP多为[-贬义]。从“太”+AP/VP与“多么+AP/VP” 句法功能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前者的句法功能不如后者丰富,相同点是两种结构都单独做句子,或是充当定语、谓语、补语,不同的是,前者可以充当主语,而后者可以做状语和某些动词的宾语。从语用功能来看,“多么”+谓词性结构和“太”+谓词性结构都可用于陈述句中,表示客观的陈述。不同的是,在表示客观陈述的时候,“太”多表示[+过度]、[-比较]等语义特征,表示超出想象,预料,或是一般的常规。而“多么”则表示[+程度高]的语义特征。当“‘多么’+谓词性结构”和“‘太’+谓词性结构”用于主观情感的抒发时,多出现在感叹句中。“‘多(么)’+谓词性结构”有时具有一定的提示性。多用于提醒对方,希望引起别人注意。“‘太’+谓词性结构”既可以表示一种极其不满,也可以表示因超出预料或估计而发出的赞扬或
赞叹等。
参考文献
[1]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册)[M].商务印书馆,1951.
[2] 郎大地.受副词“多么、真”强制的感叹句[J].语言研究,1987,(1).
[3] 周小兵.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J].中国语文,1995,(2).
[4] 朱小亚.现代汉语感叹句初探[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5] 刘元满.“太+形/动”与“了” [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6] 高永奇.感叹句中“多(么)”、“太”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J].殷都学刊,1999,(1).
[7] 夏齐福.程度副词再分类试探[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3).
[8] 韩容洙.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J].汉语学习,2000,(4).
[9] 王光和.汉语感叹句形式特点浅析[J].贵州大学学报,2002,(9).
[10] 杜道流.与“多么、太、好”有关的感叹句[J].语言研究,2004,(9).
[11] 池宇.感叹句的语义与语用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09,(5).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学及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凡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之人士,其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都可称为跨文化交际。外族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与汉语母语者交流,当中必然涉及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因此,要想交流得以顺利进行,除了过硬的语言功底,是否具备足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否恰当处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往往显得更为重要。
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虽晚,发展速度却很快,已经取得了不少有益成果。然而观察当前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状况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并未很好地“为我所用”。汉语教学更多地仍旧着眼于语言本身,对语用和交际层面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我们注意到,许多有着极高语言水平的外族汉语学习者,当他们身处现实交际情景中时,经常说出一些不得体的、令汉语母语者感到难以理解乃至厌恶反感的话语。可见,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缺失,已成为汉语学习者(特别是中高级学习者)顺利展开交际的一大障碍。
本文结合语篇分析的相关知识,探讨其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性地提出“以语篇为切入点的跨文化交际教育”之设想,以期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1.语篇和跨文化交际
1.1语篇系统
如前所述,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的交际活动。然而对于“不同文化背景”这一范畴的界定,不同学者持有多种意见。有的主张每个人之于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任意两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认为是跨文化交际;有的则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当以国别研究和主流文化对比为重心。其中,Ron Scllon在上述第一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人由于职业、性别、代别等差异而分属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语篇系统。因此,比起研究文化差异,对比分析语篇系统之间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更大。此种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大而无当”之对比的不满,同时也为我们考察跨文化交际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语篇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运用。语篇系统由意识形态、语篇形式、社会化和面子系统四个部分构成。意识形态是为群体内成员所共享的历史和世界观,亦包括价值观和等内容。语篇形式可进一步细分为语言功能和非语言交际两部分。语言功能决定了群体内成员使用语言更多是传达信息还是维持关系;非语言交际涵盖了体态语、时空概念等内容。社会化关注人和学习的理论,以及个体通过何种方式适应身处的文化环境。面子系统则是亲属关系、群体成员间及成员与外界关系的体现。
任何个人为了融入自己所属的群体并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认同,首先需要培养某种共有的意识形态,其后通过接受并掌握具有该群体特征的语篇形式以完成个体的社会化,最终在群体内部及与其他群体的人际交往中形成面子系统。
既然不同群体的语篇系统各有其特点,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必然是在不同语篇系统之间不断协调的过程。若最终取得一致,则交际得以顺利开展;若协调失败,便往往造成沟通障碍,表现为跨文化交际的失误。
1.2语境与文化
前文提到,语篇是在特定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而语境作为一种隐而不显的因素,经常被人忽视。
“语境”的概念最早由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提出,他认为语境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部分。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Hall于1976年在其著作Beyond Culture中,将世界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两大类。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的亚洲国家拥有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国家则是低语境文化的主要代表。
高语境文化中,信息的传递更多依赖于对语境的把握而非直接的语言表达。说话人仅作“点到为止”的表述,强调“意会”,而察觉并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是听话人的责任。这种交际特点决定了交际者之间必须共有足量的已知信息(以语境的形式存在),因此高语境文化中人与人之间联系密切,且更为看重集体,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与此相反,低语境文化下的交际要求说话人必须毫不含糊、完整准确地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任何企图以暗示的方式表达意见的尝试都会被认为是不合规则的。由于对语境依赖程度低,该种文化下的人际关系显得疏松,也更加强调独立自主的个体意识。人们总是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不那么关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欧美人在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遇到的某些障碍。欧美人常常感到中国人说话含糊其辞、拐弯抹角,像是在回避问题;而中国人则认为欧美人说话过于直接,不顾及对方感受,有时候会让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双方的相互印象说明,他们均未注意到各自所属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将自己习惯的交际风格和交际策略强加于对方,因而造成了彼此的误解,严重时极有可能导致交际的彻底失败。
1.3语篇系统和语境的关系
任何语篇系统都是特定语境的产物。不同语境之下往往形成不同的语篇建构,而语境亦成为语篇系统得以顺利运作的重要基础。跨文化交际活动可以被看作是身处不同语境和文化、掌握各具特色语篇系统的人,彼此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过程。如果对语境文化差异没有足够认识,不具备在各种语篇系统之间转换的能力,就难以开展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语篇系统的彼此差异既是不同文化的集中体现,又在文化的演变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语篇对比分析之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2.以语篇为切入点的跨文化交际教育
语篇分析进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并非新鲜事。然而当前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尚在于克服单纯的词汇、句型讲练对学习者语言输出的负面影响,引导学习者关注语篇这一大于句子的语言成分,考察若干句子以何种衔接手段构成篇章,篇章如何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句子,逐渐掌握成段表达的语言能力。
既然语篇分析可以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帮助,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入语篇系统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关注形成该语篇的特定语境和文化背景,从而自觉地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而言,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考虑到其有限的语言水平,此时的汉语教学仍应将重点放在词汇和句型上。但对于一些能够体现汉语“高语境文化特点”的词语或句子,教师不妨直接告诉学生,它们“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如此,既避免了讲解交际规则的枯燥乏味,让学生懂得怎样在实际交际情景中得体地运用学到的词句,又在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这样的意识:话不仅要说得对,还要说得合情合理,因此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语境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进入中高级阶段,学习者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句型,具备理解较长篇章的能力后,教师便可针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容易造成误解、引发冲突的因素,选择或设计能够反映这些因素的语篇让学生阅读、分析,并进一步与自己的母语和本族文化对比,观察在相同或近似情景下,两者在语篇建构方面有何分别,找出这种分别与不同语境和文化间的对应关系,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尝试,一方面需要对外汉语教师转变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观念和手段,另一方面也仰赖教材编写者的配合。以下仅举一例予以说明:
情景: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到社区与中国百姓联谊;
人物:Jenny(外国学生)、李阿姨(社区居民)
李阿姨:姑娘,来这边坐。
Jenny:哎,阿姨您好。
李阿姨:中文说得可真好,学了几年了?
Jenny:您过奖了,我学了快两年了。
李阿姨:哎呦,两年就说得这么好了,你这是多大了?
Jenny:我20岁,秋天要读大学三年级。
李阿姨:小姑娘长得真漂亮,等阿姨给你介绍个男朋友。
Jenny:啊,不用不用。
李阿姨:来,来,吃些桔子。
——节选自《体演成都》7.1到社区去
这段对话是中国文化背景下初次见面的两人展开语篇的典型范例,且明显包含了容易引发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几个要点。首先,在“如何回应他人称赞”的问题上,中国人和欧美人呈现截然相反的态度。受高语境文化影响,中国人习惯赞扬他人,贬抑自己,以展现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在受到称赞时,往往以带有否定意味的谦辞来回应;而强调个体意识的欧美人则倾向于对别人的称赞致以感谢,这被认为是直白地表达真实感受的恰当方式。那么,如果上述对话中,Jenny在听到李阿姨称赞自己中文说得好时,沿用母语的交际规则回答“谢谢”,恐怕会给李阿姨留下“不够谦逊、不懂礼貌”的印象。课文在此处做了正确的处理,让学习者了解应该用“过奖”一类的谦辞来回答才算得体。
接下来的对话更具代表性。中国人觉得询问他人年龄、关心他人情感问题无伤大雅(尤其是晚辈对长辈),这是因为在高语境文化中,语篇形式的功能更主要的是维持关系,而非获取信息。李阿姨问Jenny多大了,要给她找男朋友,只是表现对年轻人的关心,同时试图与初次见面的Jenny建立融洽的关系,以使交谈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下去。然而对Jenny来说,倘若她以母语和本族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李阿姨的话语,则很可能会认为这是在打探、干涉自己的隐私,于是觉得尴尬,甚至反感。笔者认为,此处课文的处理有待商榷,“不用不用”仍显得生硬且不够友好。如果改成“谢谢您的关心,不过我暂时还不想谈恋爱”,既照顾了对方的好意,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在中外两种语境文化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是更稳妥的处理方式。
3.结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懂得如何“在正确的场合说恰当的话”。语篇分析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独特视角,其原理和方法应该也有必要为汉语教学所借鉴。如果汉语教材设计者能在课文编写中有意识地加入反映跨文化交际特点的语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这些语篇,归纳跨文化交际规则并为己所用,或许能取得更显著的成效。(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Ron Scollon and Suzanne Wong Scoll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中式英语;负迁移;翻译教学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扩大,中国人渴望了解世界尤其是让世界更多的了解真实的中国的愿望也愈来愈强烈,而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其国际沟通桥梁的作用也愈来愈显着,这种趋势可以从中国学校的英语教育现状中得到翔实的印证。然而,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用英语表达和传递汉语思想汉语文化的操作过程中实际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我们看到,受各种因素,如思维习惯、句法结构等的影响,学生给出的译文中错译误译频频出现。这些失误往往使目的语读者作为受众困惑迷茫。本文针对这一现象, 试图对大学生汉译英当中出现的典型的中式英语略作探析,并寻求可行的教学改良方案。
一、中式英语及其在文字翻译中的突出性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及其成因
中式英语(Chinglish), 顾名思义,指有汉语痕迹的不符合英语语法及其他规则的英语。[1]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中式英语有很多,如“休息室”译为“restroom”(厕所),“天桥”译为“sky bridge” (钢缆吊桥名称或运输方式名称),“小心滑倒”译为“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小心地滑倒),“欢迎你到……”译为“welcome you to”,“车载安全带”译为“safety belt”(飞行、高空作业或进行技艺表演时,为保障安全所用带子)。(以上译例正确译法分别为:lounge, overhead walkway, Wet Floor, welcome to, seat belt)
关于中式英语的成因,大家普遍认为是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导致的。迁移(transfer) 原来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2]中式英语就是在汉语的负迁移作用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外语的学习中竭力回避母语的中介作用和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3]在外语学习的初期,我们往往利用母语和外语的相似性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词汇的初期,我们会用标注拼音的方式记忆英语单词。但是英语和汉语从根本上讲是不同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是形合语言,依仗内在的逻辑意义组织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依仗形式,将个体的单词组织成词组及至语篇。这一根深蒂固的区别是促成中式英语的根本原因。
(二)中式英语在文字翻译中的突出性
中式英语在英语学习的各个层面(如口语、写作、翻译)都有体现。如写作中用到的“不要睡得太晚。”,错译为“Don’t sleep too late.”; “他不假思索,把我背了起来”, 表达为“Without thinking, he put me on his back.”(以上例子正确表达为:“Don’t go to bed too late.”; “Without hesitation, he put me on his back.”) 口语中也经常听到中式英语,如涉及到一些色彩时,有了以下表达:red sugar, purple in the face, red with envy, yellow video, 正确的表达为:brown sugar, black in the face, green with envy, blue video(以上表达的汉语意思分别为:红糖;脸色发紫;嫉妒,眼红;黄色录像)。这些表达的差异恰恰显示了中英色彩偏向上的不同或者文化取向上的不同。
其实,无论是口语、写作还是翻译,他们都是第二外语学习者母语思维文化的反应。口语和写作都是在隐性的母语思维文化作用下完成的,而文字翻译中却多了一个显性的因素,即书面文字。书面文字的出现强化了学习者原有的母语思维,同时强化了学习者对母语文字内涵及结构的认识。我们知道,汉语和英语在词汇内涵范畴的确定方式及句式结构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以上这种强化使得中式英语在文字翻译中显得尤为突出,有时在口语写作中出现可能性不大的中式英语在翻译中就会出现。
二、学生作业实例分析
在学生的翻译作业中,中式英语在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都有所体现。词汇层面主要体现在标记项方面,句法方面主要体现在句序、句子结构以及特殊句式的处理等方面。下面通过实例来对这些中式英语进行分析。
(一)词汇层面
语言中词的形式表现为有标记项(the marked form)和无标记项(the unmarked form),但是在不同语言中这种表现形式并不一致。如英语中有标记形式比较多,例如,名词的大小写形式、单复数形式、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动词的语气形式、句子的词序变化引起的功能与意义的变化等等。汉语中以上有标记的形式相对较少而且不明显。这在英汉互译中就有一个一种有标记形式在另一种语言中该如何表达的问题。[4]当学生把汉语译成英语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掉英语当中本该有的标记。如:
例一:我还要感谢那些在我处境艰难时支持我的人。(新视野 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13)
译文:My thanks go to those who stick by me when I fell on hard days.
例二: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环保措施,由此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公园和公共绿地。(NCE, Book 2: 41)
译文:The government took a series of new environmental measures, so many parks and public green lands sprang up everywhere around the country.
例三:前几天当我沿着大街走的时候,钱包被人偷了。
(NCE, Book1: 156)
译文:My wallet is stolen when I am walking on the street several days ago.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汉语的动词是没有时态标记的,而英语是有这个标记项的。汉语对于不同时间动作的表达,主要是借助时间词或表示时间的句子以及“了”之类的词完成的。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欠缺较好的英语语感。
除了时态标记外,还有一些标记差异学生在翻译时没有注意到,如:
例四:你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就取得了会员资格,它可以使你在买东西时享受打折的优惠。(NCE, Book4:70)
译文:You need only to fill in a form to apply for the quality of membership, which will enable you to enjoy a favor of discount when you are buying.
在汉语原句中,“资格”,“优惠”这样的词叫范畴词。英语名词中本身就包含了概念范畴,所以在汉译英时没必要添加。“会员资格”和“打折的优惠”直接翻译成 “membership”和 “discount”就可以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出勤率(attendance, 误译:attendance rate), 自制力(discipline, 误译:the ability of discipline), 爱国主义精神(patriotism, 误译: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例五: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是非常有益的体验,从中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NCE, Book1: 9)
译文:Talk to someone whose mother language is English is a good experience. We can get a lot from it.
我们知道,在汉语当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动词做主语,这个主语是没有标记的。但是在英语当中动词的原形是不允许做主语的,需要添加-ing 标记或不定式标记。
(二)句法层面
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英语语言结构错综复杂,从属关系立体交叉,多长句、复合句和被动句,形成特有的多维性;汉语语言结构简单,论理叙事按时间逻辑等顺序依次排列,呈单向性特征。这种差异干扰了学生的翻译。如:
例六:这幅画展示了一个神色严肃的男子,旁边站了一位女子,身后是农舍,他们的原型分别是画家的牙科医生和姐姐。(NCE, Book3:103)
译文:This painting shows a serious-looking man. A woman stands alongside him. A farmhouse is behind them. And their models are respectively the painter’s dentist and sister.
以上原文是一个典型的汉语句子,它由多个独立的短句构成,单向呈现,逐一描写,结构比较松散。受原文的影响,学生给出了以上译文。这样的译文跟原文结构逐一对应,但是不符合英语句子紧凑有序、呈叠状共核的特征。了解到区别后可以做出修改:The painting shows a serious-looking man and a woman alongside him in front of a farmhouse. Their models are respectively the painter’s dentist and sister.
句子结构问题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还需要长时间大量的练习,但是有的差异只要留意就可以习得。如:
例七:他企图以滔滔不绝的谈话来拖延时间。(NCE, Book 2:70)
译文:He tried with a lot of talking to buy time.
在汉语中介词短语的位置比较灵活,但是在英语中介词结构往往出现在宾语之后,所以以上译文可以修改为:He tried to buy time with a lot of talking.
汉语中一些句式的表达是有固定句式的,如:
例八:学校强调这一思想: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是值得的。(NCE, Book3: 73)
译文:The school emphasizes this idea: the parents’ taking part in school’s activities together with their own children is worthwhile.
我们知道,汉语中的句式“做……是值得的”,可以直接对应英语中的句式It is worthwhile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这是英语中It is + adj.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这一句式的具体应用。
三、可行的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学英语是在汉语环境里学的,汉译英过程中除了在视觉上受文字的影响外,无意识中都在将汉语词汇句式的特征套用到英语中,当这些特征相同或相似时,可以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相反则会影响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例如,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翻译理论知识,避免或减少词不达意或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用理论来指导实际练习。
再者,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汉语和英语的差异进行对照讲解,让学生明确二者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通过比较强化认识。
此外,对于学生的作业一定要认真对待,课堂讲解翻译理论技巧时或比较汉语和英语的异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翻译实例进行阐述。除课后的作业外还应该针对性的加大练习量,通过大面积长时间的接触提高学生的语感,适应英语的独特思维方式,进而把对英语独有特征的认识内化。相信通过长时间有针对性的努力,学生也可以将英语变成一种习惯性语言(a language of habitual use)。
参考文献:
[1]Pinkham Joh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
[2]王初明.应用心理学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63.
[3]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5-96.
[4]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7.
[5]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9,156.
[6]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1,71.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英语作文;语际错误;负迁移
一、错误与语言习得理论
直到上个世纪末,许多人还是倾向于把第二语言习得者所习得的语言称作“目标语言的误差版本”(Little wood,1984)。对于母语负迁移作用的过分强调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念:习得者的既成习惯阻碍了正确语言形式的形成;错误是学习失败的标志,是不可容忍的。然而,随着人们对儿童母语习得过程的进一步观察和深化研究,一种新的二语习得观点诞生了,这种观点认为,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从他们所接触的信息中积极创建规则,并把这些规则运用到目标语习得之中的。如果这种观点得到证实的话,学习者的错误就不应当被看成失败的标志,相反,它们是学习者生成语言系统的一个必然过程,为人们了解其语言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过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早在1967 年,Corder就认为“错误反映了学习者的策略”;Ellis (1994)进一步指出学习者所运用的语言可以很好地用来研究二语习得。据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生作文中的错误,来阐述错误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
1、语言迁移理论
迁移是心理学术语。在心理学中,人们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与外语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会受到旧的语言的影响,外语学习者倾向于用母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来代替外语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造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有害迁移。外语学习的任务之一是要防止产生这种母语的干扰。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语言迁移现象。Odlin (1989)将语言迁移定义为“目的语与已掌握语言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对目的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当一个人掌握了两种语言,那么这两种语言知识会对第三种语言的习得带来影响”。当学习者已掌握语言促进目的语学习时,形成正迁移;当学习者已掌握语言对目的语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时,形成负迁移。
2、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由Lado 提出的。它是在语音、语法和文化层次上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进行严格的、逐一比较的体系。他的理论基础是“语言迁移”。Lado 认为: (1)外语学习的唯一障碍是母语的干扰; (2)通过对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区别程度的大小; (3)这些区别能使语言学家预测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困难。由此可见,对比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比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体系,找出不同,从而去阻止或减少干扰的发生,使学习者能够自觉地避免或少犯语言错误。
3、错误分析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所出现的错误除了母语干扰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Corder 提出了错误分析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与对比分析不同,错误分析通过收集一些普通错误来进行语言学上的分类,然后对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研究。Corder 指出: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研究者了解学习者当前所掌握的语言体系,所达到的阶段,以及验证对所学语言的本质的假设。
二、研究设计
通过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来探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迁移错误,了解他们中介语发展的特点,对掌握他们的外语发展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减少犯错可能性以及改进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都具有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延边大学护理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们至少有七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词汇及写作技巧,达到中等英语水平。
2、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对该研究提出2 项假设:1.母语负迁移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 2.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本研究要求学生就三个题目进行作文,每篇作文限时30 分钟,至少120 字。对每个题目的作文随机抽取30 篇,共90 篇作文用于分析。三篇作文题目分别是:(1) 对购房的态度。(2) 大学是否应该对游客开放? (3) 一封感谢信。
通过收集、分类,90 篇作文中的错误分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两类,前者又可进一步分为词汇错误、句法错误、语义错误和语篇错误。
三、分析和讨论
证明母语负迁移确实影响英语写作。通过分析学生写作中的具体错误来探究汉语如何在词汇(19%)、语法(23.3%)、语义(39.8%)、语篇(17.9%)等方面对英语写作造成负迁移。
1、汉语在词汇层面上的负迁移
(1)名词错误。一方面是因为英语中有可数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可数名词又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而汉语名词没有此区分;另一方面,英语中不可数名词在汉语中的对应词可能是可数的。
(2)动词错误。英语动词可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及物动词之后必须有名词性的宾语。而现代汉语对动词的及物性不作严格规定。
(3)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错误。大多数英语形容词加“ - er”或“more”构成比较级,加“ - est”或“most”构成最高级,而汉语只需在形容词前加“更”或“最”构成比较级或最高级,不必改变形容词本身的形式。这种差异会导致许多迁移错误。
2、汉语在句法层面上的负迁移
英语要求动词与主语的“数”相匹配,如果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应加“ - s”,如果主语是复数,动词用原形,而汉语中无论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谓语动词都没有形式上的变化。
3、汉语在语义层面上的负迁移
学生作文中的许多句子虽然符合英语语法但在表达上非常不地道。
4、汉语在语篇层面上的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