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肺结核;应对方式;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3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91-01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随着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快,使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严重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老年肺结核患病率高,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约为44.8%。60岁以上患者不规则服药率约为61.4%。许多患者不能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坚持服药治疗,定期门诊复查等[2]。有研究表明,结核患者的依从性与结核的复发率呈明显的正相关[3]。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以期为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预防复发,减少疾病传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我科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60-75岁,无严重器官疾病,均经临床症状和胸片确诊为肺结核,患者意识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且愿意合作.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
1.2.1.2 医学应对问卷 采用由feifei H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4],共20个条目,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3个分量表,各条目按1-4级计分,其中有8个条目需反向计分,按个分量表的总分计分。各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
1.2.1.3 治疗依从性问卷 包括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生活方式改善3个方面,问卷采用4分制评分。1分为根本做不到,2分为偶尔做得到,3分为基本做得到,4分为完全做得到。总分最高为48分,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指定人发放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自行填写。不能填写的患者在做出口头选择后由发放人员代为填写,填写后由专人收回。本调查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76份,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应对方式:
2.2 治疗依从性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本组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35.53 ±6.85分),各维度标准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药物治疗依从性(3.04±0.71)分,定期复查依从性(2.64±0.90)分,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2.90±0.58)分。
2.3 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元回归分析:以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因变量,以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一般情况、应对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面对、回避以及屈服应对等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见表2)
3 讨论
3.1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通常时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应包括遵医嘱服药,定期到门诊检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饮酒、吸烟等),据文献报道,患者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不依从的危害可能时严重的,轻者贻误病情,导致预防治疗失败,重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5]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稍好于定期复查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而服药依从性差的病人主要是服药时间长,比较麻烦,认为症状已控制不必要服药等原因。本研究表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受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次数影响。与年龄呈负相关,与病程、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李艳霞的研究结果一致[6]。是因为年龄增长,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分辨力差。年龄增长的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均可导致老年人记忆减退和认知能力差。由于结核药品种多、数量多,容易对药品的名称、剂量、服药时间记忆不清,导致患者误服、漏服。而认知能力强的患者对疾病了解较清楚,知道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能更好地遵从医嘱。
3.2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反映个体对各种应激事件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和认知活动。积极的应对可以缓解应激事件造成的心理压力,消极的应对可以加重应激。应对方式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3类。面对通常认为是一种积极地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都属于消极应对方式[7]。应对方式作为一种缓解情绪紧张、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8]。肺结核作为一个应激源,往往有影响病人的情绪,从而影响病人决定采用何种应对策略,与国内常模相比,老年结核患者采用面对应对方式与常模无差异(p>0.05)。采用回避、屈服应对方式的状况与常模有差异(p
3.3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面对、回避、屈服7个因素对治疗依从性具有影响。面对作为一种积极应对方式,表现为患者多方寻求治疗方法,积极应对疾病。在疾病明确后,患者应对方式的使用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威胁生命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面对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10]。本研究表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表现为患者越积极应对,治疗依从性越高。回避和屈服作为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增加应激反应的负性作用,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8]。因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的药物治疗和控制,在经济、时间、精力上花费较多,影响了患者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老年肺结核患者认为自己老了,同时合并有多种疾病,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预后的担忧,患者因此而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对疾病的预后失去信心,甚至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患者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表现为患者越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其治疗依从性越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严重影响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效果[2]。老年肺结核患者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当年老肺结核患者极端的应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干扰其有效应对,导致治疗依从性差。采用面对应对的人会寻找对应激源的直接消除方法,如运用问题解决的个人技能,信息寻求的社会技能,就可能正确认识结核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应对方式,针对不同的应对方式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对治疗依从性的负面影响,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关注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重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水平, 帮助患者在疾病的应激条件下,建立积极应对方式,达到在治疗中自我管理,减轻家庭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命质量的护理目标,以获得最大的应对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冯增白,葛登台,程心志等. 青岛志2000/2001老年肺结核病流行病抽样调查报[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4).212-215
[2] 李士蛾,李蕾,李娟等,影响老年肺结核治疗依从性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下旬版.51-52
[3] 刘海容,蒋海兰,靳青等,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13-11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38-241
[5] 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患者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135
[6] 李艳霞.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J].现代护理.2005,11(9).678-680
[7] 叶一航.申艳蛾.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6):755-757
[8] 刘秋鸣,陆彩萍,施莉琼等,高血压病人应对方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2)
[9] 傅文青,张静,于宏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1-283
[10] 王莉,宫克,李春林等,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2).14
作者单位:518101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总结结合式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2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腓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胫骨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结果 21例患者术后经16~25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无骨髓炎、无骨不连及固定失效。按John-Wruh疗效标准评定:优16例,良5例。结论 对于开放性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采用结合式固定是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胫骨;腓骨;结合式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curative effect of fixed combination for open fractures of middle-lower end of tibial and fibula. Methods 21 patients were with open fractures of middle-lower end of tibial and fibula ,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fibula and external fixture were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ibia.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the 21patients was 20 months (range, 16 to 25 months), no patient have serious complication as osteomyelitis,nonunion and failed internal fixation.According to John-Wruh standard,16 patients are good,5 patients are fine. Conclusion Fixed combination for open fractures of middle-lower end of tibial and fibula is an effective, useful treatment.
[Key words] open fracture;tibia;fibula; fixation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长管骨骨折的13.7%[1],随着工业和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增多,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越来越多。自2004年6月—2008年4月,采用结合式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21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 男14例,女 7例;年龄21~56岁,平均36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20例,高处坠落损伤1例;损伤至就诊时间;1~12h,平均2.5h。骨折情况:21例胫腓骨骨折中,胫骨主要位于胫骨中下段,均为粉碎性,4例胫骨为多段骨折,2例腓骨为2段骨折。按AO分型均为C型,其中C1型15例,C2型6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Ⅱ型7例,Ⅲ型14例。合并伤:同侧股骨干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例。
2 治疗方法
进行清创,在明确无其他合并伤,开放伤口污染轻及排除手术禁忌证,同时骨折行确定性手术(计5例)。余病例先行清创,尽量闭合创面,跟骨牵引,适时做骨折确定性手术(计16例)。骨折手术时先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恢复小腿长度,固定采用1/3管型或限制性接触钢板。胫骨骨折从原伤口进入或另切2~3cm,直视下复位,骨折块或骨折端采用界面螺钉固定,外加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放置小腿前内侧,根据胫骨骨折部位情况采用直型或T型。必要时在多段骨折中,加用带中间夹块的外固定支架固定中间骨折段,胫骨骨折如有明显骨缺损时取自体髂骨植骨。对于肿胀较重者,腓骨处切口延期缝合,尽量在无张力下闭合胫骨处伤口。(见图1、2)。
a.术前正位片、侧位片 b.术后正位片、侧位片 图1
a.术前正位片、侧位片 b.术后正位片、侧位片 图2
3 结果
本组有4例出现骨外露,1例经换药植皮愈合,2例行桥式推移皮瓣,1例行周围旋转皮瓣修复创面愈合。2例外固定支架针道周围出现湿疹,经对症处理治愈。21例患者获16~25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随访结果,无骨髓炎,无骨不连及固定物失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患肢功能按John-Wruh疗效标准评定,优16例,良5例。
4 讨论
随着高能量损伤增多,加之小腿中下部解剖特点,其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越来越多。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其推荐的骨折手术固定方法有交锁髓内钉、接骨板(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支架等[2],还有主张采用长接骨板[3]。但单一的固定方法在遇到开放性小腿骨折时常遇到困难。存在的问题:(1)单纯的外固定其固定力量较弱,不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2)单纯的内固定由于小腿中下部前内侧缺乏软组织覆盖,开放性创面有污染或感染因素存在,内固定置入,有感染之虞;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加之原有软组织损伤,骨折愈合受到影响,有骨不连趋向;有时内固定物固定对骨折周围及远近端要求有良好的骨质提供固定。在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有的采用外固定支架[4],有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5,6],重视对胫骨的固定。
本组采用结合式固定方法,即腓骨采用坚强固定,胫骨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该方法主要的优点:
(1)复位确切:在小腿外侧有较多软组织覆盖,腓骨骨折切开复位成为可能,尤其腓骨在下段是踝关节重要的结构,必须解剖复位。通过腓骨的准确复位,可以很好地恢复下肢力线,为胫骨骨折的复位提供一定参考,同时胫骨骨折复位变得容易,胫骨骨折可通过从伤口或另行切2cm左右辅切口直视下复位,这样一来胫腓骨骨折均在直视下复位能够获得解剖复位。
(2)固定牢靠:在胫腓骨骨折中,腓骨经1/3管型接骨板内固定,固定牢固,胫骨骨折通过界面螺钉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这种内、外结合固定呈立体效应,固定力量较强,骨折的固定稳定,另外外固定支架由于在外可以根据骨折情况作些调整,可见可控,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
(3)有利于创面愈合或处理:通过腓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可以起到直接或间接减压作用,对于小腿肿胀明显者腓骨处切口延迟缝合有利于胫骨骨折处伤口闭合,这在小腿骨折早期非常重要。在胫骨骨折处如有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因为界面螺钉不占有空间,外固定支架针道远离骨折端,故便于软组织创面进一步处理,如换药、植皮、皮瓣转移。本组中4例患者就采用此法处理创面。
(4)有利于骨折愈合:结合式固定中胫骨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手术损伤小对胫骨骨折周围软组织很少剥离,可较大限度保护骨折处血供。另外对于骨折断面明显者手术时可一期植骨,有利于骨折愈合。
(5)有利于功能恢复:由于结合式骨折固定确切,可以完全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骨折术后稳定性好,不需制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即使创面未愈合也不影响关节功能活动,有利于患肢功能全面恢复。
结合式固定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不足之处:因有外固定支架,给术后护理、生活带来一定不便;外固定支架存在针道感染风险。另外腓骨坚强固定是否会影响胫骨骨折愈合,本组病例尚未发生,有待于进一步病例总结。
总之,对于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应“勿为常规所束缚”,骨折固定方法可采用扬长避短,在单一固定不能很好取效时,采用结合式固定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25.
2 王军强,王满宜.重视胫骨和腓骨骨折的规范治疗.中国骨伤,2009,22(11):804.
3 王满宜.骨折治疗的AO原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24.
4 吴雪晖,王序全,谢肇,等.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12):1140-1142.
【关键词】农村地区;肺结核;现状;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5-01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与相关的调查研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800万新发活动性结核病例,并造成将近300万人口的死亡,75%的病例正处在创造经济价值的旺盛时[1].结核病对于患者的家庭所造成的损失巨大的,不但对患者的经济收入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活动。肺结核病人的治疗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便是治疗的周期很长,对于患者的个人家庭生活以及工作都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某种程度的间接影响。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够得到正常的治疗,后果将会是极其严重的。因为这种病极易出现耐药性,并且这部分病人将会是很活跃的传染源,能够向周围的人群传播。另外,肺结核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能够从事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对于个人与社会形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单因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2]。
1 基本的对象与方法
选取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和防治措施较为不利的农村地区作为调查现场,对其肺结核病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且要针对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等各种因素制定可行的防治策略。
2 调查结果和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现状
农村地区仍然是肺结核病发生与传播的主要地区,预防肺结核与治疗肺结核在农村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地区的肺结核防治存在重大问题和很多疏漏,这种现状是由很多的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农村地区很多肺结核病患者缺乏对于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基本常识的了解。调查研究显示,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患者对于肺结核的主要症状缺乏基本的了解。虽然有部分人知道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传播的具体途径,他们更不知道怎样预防和避免传播以使自己免于感染。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的发病率和传播率还是很惊人的,这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力以及农村人员分布的特点都有很大关系。在农村地区很多人认为肺结核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抽烟等引起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地区缺少具有便利性与服务性的肺结核检查、治疗与预防机构。
3 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防治对策
3.1 广大的医护人员要加强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塑造
医护人员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主力军和关键因素,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医护人员要在尽可能大的限度之内参加相关的培训。医务人员负责结核病可疑症状的接诊,同时是疫情报告和转诊的责任人,也是发现患者和实行督导化管理的实施者[3]。医护人员只有在掌握最准确的知识的前提下才可以开展肺结核的检查与救治工作,才能做到对于肺结核的正确诊断以及做好自身的隔离保护工作。同时,向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较强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3.2 广大的群众也要注重自我保护与预防
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所限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农村群众基本的医学常识很缺乏。医护人员应该抓住时机对就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积极宣传。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生活习惯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督导医生在患者直接面试下服药时的交流。乡镇医务人员督导就诊时的交流,上级督导访视时的交流。
3.3 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
要把肺结核预防与治疗的宣传材料向广大的农民工以及其他的流动人员手中发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科学预防肺结核的发生与传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肺结核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进行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道,我国是世界上的肺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还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还是很严峻的。在我国现有的肺结核病人当中,大约有80%的患者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明显的呈现出农村发病率高与传染率高的特点。
作为一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的致死率还是很高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的疫情比较严重,如何有效的防止与控制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疫情是一项值得我们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应该把广大的农村地区作为开展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的重要阵地,积极地开展健康教育,制定有效地措施和科学的机制。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规范性的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的防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治愈率,也减少了复发和传染[5]。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与教育,积极地开展科学的防治工作与健康的促进工作,使公众能够加深了解。了解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 颜丙光,杨百顺. 曲阜市肺结核病人社会经济学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
[2] 刘颖,熊晶等. 重庆市农村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05).
[3] 张建国. 河津市肺结核病防控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03).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校2012级新生4119人,年龄17-21岁。
1.2方法
1.2.1结核菌素(PPD)试验采用(成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人型PPD(批号20120106-2)0.1ml(5IU),以一次性注射器将0.1ml于受试者前臂屈侧上1/3处皮内注射,48-72h观察结果。以局部反应红肿硬结为准,硬结直径在0-4mm为阴性,说明未被结核菌感染,无免疫力;硬结直径在5-9mm为弱阳性,10-14mm为中度阳性,说明曾被结核菌感染或接种卡介苗后产生一定免疫力;15mm以上或小于15mm但表面有水泡坏死者为强阳性,提示体内可能有结核菌感染。试验前医师严格问诊无结核菌素试验禁忌者进行试验,共3719人。
1.2.2胸片对PPD强阳性者进行胸片检查。
1.2.3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进行PPD试验前每人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户籍、既往史、接触史、过敏史、现病史、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健康需求、教育方式等。
1.2.4健康教育分层次采取不同形式对肺结核患者、单纯PPD强阳性者、普通学生进行防治结核病健康教育。普通学生每人发放一张结核病核心知识宣传页;单纯PPD强阳性者采取观看视屏、面对面健康咨询形式;肺结核病人面对面个别深入访谈教育。
2结果
2012级新生4119人。行PPD试验者共3719人(男性1302人、女性2417人),强阳性144人,占总人数3.87%,阳性303人,占总人数8.15%,弱阳性820人,占总人数22.05%,阴性者2452人,占总人数65.93%,具体见表1。对强阳性144人进行胸片检查,异常者8人,8人均到当地结核病专科医院诊治,确诊肺结核病3人。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5%,结核病健康需求率82.7%。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全国肺结核患病率为523/10万[1]。近年来各地学校时有肺结核病集团暴发的发生,为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2003年卫生部与教育部下发了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通知,要求有效控制结核病重大疫情,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我校也加强了结核病管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对结核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筛查;对PPD强阳性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高危人群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探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对策。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入校后学生处于群体居住和学习的环境,一旦有传染源,就可造成易感人群的感染,甚至造成暴发流行。因此了解结核感染状况及学生对防控结核健康教育需求,进一步为探讨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3.1通过主动监测筛查结核依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要求,应将结核病的筛查项目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档案[2]。近年来我校每年对入学新生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包括PPD试验和胸片检查),一方面做到对肺结核患者力争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另一方面对于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者预防性注射母牛分支杆菌(微卡),并定期医学观察,动态掌握每一位PPD试验强阳性者的身体状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预防肺结核的集团暴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加强结核患者管理无论是体检筛查的肺结核患者、还是门诊就医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时限及时报告和登记,并按照结核病归口管理规定转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根据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后,经学校医院防保科审核方可复学。对经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肺结核患者,防保科建立结核病人随访登记,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对传染源的管理,从根本上保护了易感人群。
3.3加强PPD强阳性学生的管理
对单纯PPD强阳性,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者,建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举办健康讲座,强调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劳逸结合,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4健康教育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在于提高师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并能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人群避免感染;潜在结核病患者能及时就医,及时诊断;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能坚持治疗,达到提高肺结核发现率和治愈率的目的。
问卷调查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发现,学生都想多了解结核病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结核病的一些常见症状,病因,传播途径,怀疑患结核应该如何办等;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者更关心,强阳性的临床意义,是否会发病,如何避免不发病,如何预防肺结核;结核病患者更注重了解结核病治疗的一些情况,如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疗程,转归、国家对结核病人有什么优惠政策或特殊照顾等。对健康教育形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视频、讲座、电视节目了解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就可以了。而对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者,肺结核病人都表示希望通过医生面对面的讲解、咨询、交流,他们才更踏实,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对不同学生分层次的通过不同方式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学校结核病防控可通过多种综合措施:结核菌素(PPD)试验观察人群感染现状,了解群体结核感染的特点,为制订防控结核措施提供的重要依据;有效地隔离治愈肺结核患者,切断传染途径,以减少人群受结核菌感染的机会,更是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对不同人群分层次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是发现病人,治疗病人,预防疾病的根本。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对甘肃省榆中县2003-2007年肺结核病流行状况进行分析,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25例,死亡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0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榆中县为肺结核病的老疫区,为了更好的控制肺结核病发病率,必须对病人严格实行“全程监督短程化疗法”(DOTS),同时加强对新生儿及儿童的卡介苗接种工作。
【关键词】结核;肺;流行病学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也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WHO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1998年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1]。2004年又召开了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伙伴论坛,探讨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2]。我国已将结核病列入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3]。在贫困地区,结核病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疾病。为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启动了国家结核病控制项目(national tuberculosis programme, NTP),在NTP覆盖地区,依从WHO的推荐,实施直接督导下的短程疗法(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of short course, DOTS)。至2004年,90%以上的农村地区实施了NTP策略[4]。榆中县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68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左右,全县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属国家级扶贫县,是结核病的老疫区,也是全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县之一。为了解榆中县肺结核病流行状况,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现将榆中县2003-2007年肺结核病疫情分析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 资料来源 肺结核病人统计资料来源于榆中县法定传染病年度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榆中县统计局。
(二) 研究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7年榆中县肺结核病有关资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三)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 )诊断标准 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国标(GB15987-1995)。
二 结果
(一 )肺结核病发病概况 2003-2007年榆中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25例,死亡16例,年发病率最高的为2003年,发病率为61.90/10万,最底的为2007年,发病率为47.30/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52.02/10万,见表1。
(二 ) 时间分布 按月份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均有病例报,12月份最少,占0.88%,4月份最多,占16.78%,见图1。
(三 ) 地区分布 2003-2007年榆中县各乡镇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其中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依次为清水驿乡、夏官营镇和连搭乡,分别报告98例、87例和65例,3乡镇报告病例数占全县总数的24.39%(250/1025)。
(四 ) 年龄及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发病情况见表2。65岁-74岁年龄段平均发病率最高,达13.04/10万,0岁-15岁年龄段平均发病率最底,为0.41/10万。2003-2007年各年龄组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86,P=0.000<0.01)。2003-2007年5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人1025例,其中男性746例,女性279例,发病的性别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x2=38.587,P=0.000<0.01)。见表2。
(五) 职业分布2003-2007年榆中县肺结核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9.56%。见表3。
三 讨论
从结核病发病时间的分析结果来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4月份为发病高峰,这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1、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病,春季发病率高;2、榆中县收麦季节为5月底到6月初,外出打工人员往返最频繁,再加上农民劳动强度大,导致肺结核病发病增多。
从结核病地区分布来看,榆中县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而夏官营镇、清水驿乡与连搭乡肺结核病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乡(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三乡(镇)为榆中县人口最多的三个乡(镇);2、2006年在此三乡(镇)开展了肺结核病的筛查工作。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有近7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未被发现[5]。在农村地区开展肺结核病的筛查是提高病例发现率的一种有效途径[6]。因此笔者建议可通过加强如下措施来提高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1)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使患者能主动到结防机构就诊;(2)继续加强肺结核病的报告、转诊、追踪工作,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转诊到位率;(3)定期对重点人群进行普查,及时发现病人,早期治疗。
从结核病报告年龄分布来看,榆中县肺结核患者以55~64岁年龄组为最多,表明肺结核目前主要危害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
从结核病报告的性别发病率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嗜好),社会活动范围广等相关因素有关。
从结核病职业分布看,农民发病占发病总数的89.56%,证实了结核病的发病以农民为主[7]。这与农民家庭生活贫困、居住环境差、卫生条件落后等因素有关。农民发病多,导致许多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综上所述,我县结核病控制工作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严峻的结核病疫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结防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肺结核病常发于青少年,尤其是农民、学生和务工人员,所以这样的人群应该是预防的重点人群。预防,就是要在疾病到来之前有所防备,也就是要在疾病到来之前让人们对该病的高发季节、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症状和体征、处理措施等等有所了解和认识。其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以预防为主,临床经验相对要缺乏得多。而肺结核不管怎么说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不能照搬教科书就能治愈的疾病,在用药上,在相关检查上,在观察疗效上,在应对不良反应及突发并发症上,在应付结核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乙肝并存的情况上,也是需要经验的,也是需要在不断摸索中改进的。这一点,他们与搞临床出身的专科医生相比,是十分欠缺的。而且,由于只是门诊治疗,对病人的病情解释、病情观察、治疗监督、不良反应监测、复查指导甚至包括他们的专长预防方面,都是不能与专科医院、科室相比拟的
2 积极宣传,提高群众对结控项目的知晓率。现阶段,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病人在结核病认知水平上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对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及可以治愈的认知程度低;对结防机构及提供免费诊断治疗的知晓率低;现代传媒传播结核病知识的作用和效果低;对结核病人受社会歧视的担心程度高。“三低一高”现象是制约结控项目工作的重要因素。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是纠正“三低一高”现象的最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宣传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让广大群众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家免费治疗结核病的政策,使符合免费抗结核治疗条件的病人都能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不符合免费治疗条件的病人能得到定期的免费检查,以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使更多的群众了解结核病的基本知识,了解结核病控制的基本信息,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尽可能的消除病人受社会歧视的担心。我们在宣传工作中,要坚持全民宣传教育与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一是举办宣传专栏和黑板报;二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宣传画;三是利用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宣传;四是印制图文并茂、形象通俗的宣传材料,通过学区、学校在学生中发放,由学生向村社和家庭宣读并张贴;五是上街宣传咨询和出动宣传车;六是利用会议和培训班在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中宣传,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宣传员的作用;七是结防科专业人员深入乡村追踪、随访病人时,开展现场宣传;八是通过免费治疗的病人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向担心受社会歧视的可疑症状者和病人进行实例宣传。积极有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我们大量的发现肺结核病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 规范项目经费使用,落实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结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与项目财务人员定期沟通,随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合理支付各项费用,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上级部门财务专业人员虚心问取,并随时利用各种方式向兄弟县区交流项目进程中的有效方法和财务管理经验;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贫困肺结核病人就诊检查、复查给予适当的交通补助,各项补助费用发放都按要求及时兑现。奖励政策的落实,各项补助费用的足额及时兑现,是调动各级结防人员特别是乡村级结防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有力保障;四是依据疫情网络直报信息,利用电话等方式追踪转诊不及时而流失的肺结核病人,同时对原登记管理的不具备免费条件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访视,筛查发现病人。
4 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部门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项目,按照基本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财政部门要对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从项目的设立、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行全程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对社会捐赠的结核病防治资金、物资等应按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卫生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发展规划,把结核病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负责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新闻宣传、广电部门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公益性宣传和广泛的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劳动保障部门要把结核病诊断与治疗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对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肺结核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所在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支付
参考文献
[1] 健康报.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 2003,3. 24.
[2] 都阳. 我国结核病防治概况与今后工作设想[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7(27):433-434.
[3]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全国预防控制工作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内部资料.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surveillance, planning,finanaing2005. WHOreport2005.Geneva:WHO,2005.75-7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著:2000年全国结核病患者实施性调查资料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
[6] 李建明,王成玉等. 集中推荐发现肺结核患者实施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