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师范专业实习自我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相关概念界定
《辞海》把教育实习定义成“:各级师范学校的教育环节之一。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在中等学校、初等学校和幼儿园参加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在毕业阶段进行,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是各级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教育实习的解释为“: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高年级的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
1.2教育实习的特点
一般来说,教育实习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目标性:实习教师要尽可能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实用性:融入教学实际,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和学情。系统性:教育实习活动必须系统化,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明晰的计划。评价性:通过教育实习,实习教师能够评价自我职业素质,如:专业知识、身心状况。
2教育实习现存问题
2.1实习方式不合理,成效低下按照惯例,多数师范院校采用终结性办法,把教育实习安排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也就是说,第八学期。最后一学期的负担过重,包含教育见习、动员大会、说课、备课和试讲等。这种方式安排不合理,导致效率极其低下。
2.2时间太短,太过仓促
依照传统,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6到8周。对实习教师而言,时间太短,无法深入此次经历学习。实习过程仅限于常规项目,诸如听课、备课、讲课、作业批改。然而,对其他实用如课堂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涉及甚微。实际上,真正参与实习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这势必对实习成效产生消极影响。
2.3师范课程陈旧,教学基本功薄弱
大多数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内容陈旧,与中学真实情境脱节,不适应其发展变化。课程内容以理论而非实用方法和技能为主。这导致实习教师所学书本知识无用武之地,教学基本功薄弱。
2.4实习基地匮乏,利用率低
当今社会,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给教育实习施加了巨大压力。准毕业生教育实习扎堆、缺乏双赢政策规范,很多高校实习基地匮乏。与此同时,尽管部分高师院校确实拥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由于缺乏沟通协调,基地利用率极其低下。
2.5评价方式欠科学、不严谨
教育实习结束后,准毕业生剩余在校时间仅约两周。在此期间,导师多忙于上课及各项毕业事宜安排,无暇给予实习教师严谨、科学、客观的成绩与评价。几种常见的笼统评价有:模板化评语、各班均等分配名额等。
3相应处理策略
3.1更新实习观念,改革实习模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等师范教师和学生都应更新陈旧实习观念,树立“实用、有效、合作、兼容”的新型教育实习观,并在实践中不断调节自身行为。
3.2师范课程结构重组
除传统理论课程“老三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3]外,应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引起重视,开设与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课外活动组织相关科目,举办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大赛、英语口语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以丰富课程内容。
3.3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师范院校应加强与当地中小学校的联系沟通,可以举行导师与校长教学研讨会。如必要,高校可选拔品学兼优生去偏远乡镇志愿支教。
3.4制定综合、完备的教育实习手册
为明确规范各个实习参与主体的职责义务,根据美国教育实习经验,制定综合、完备的教育实习手册,包括三大部分。
(1)实习简介:核心理念、实习安排注意事项、重要联系方式信息。
(2)主要参与主体:校内导师(高等师范院校内)职责、实习教师与校外导师关系处理的建议、实习教师成绩评定细则。实习教师(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意义及预期目标、实习教师的行为准则、需要承担的任务(课堂观察、课堂教学分析与设计、课堂过程控制及课后反思)。校外导师(合作中小学内)职责、日常工作计划、培养促进实习教师的技巧及实习成绩考核细则。
(3)支撑材料:课堂管理资源:各班名单、学生情况简介、成绩单和其他档案材料。教学参考材料:教学参考书、课本配套练习、配套课件(学生双语报)以及实用网络资源。教案、学案、反思报告: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学生学案、课后反思报告。
实习生活是短暂的,但感触是很深的,收获也是很多的。通过实习自我鉴定可以能够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为此我们要做好总结,写好自我鉴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1我在___职业技术学校模具班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在课任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在_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总计听了_节课左右,上了_节课。教学实习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规范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重点突出,明确,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在教学之前,我都认真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
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每天课间操时维持秩序,监督到位,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筹办了以___主题的班会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极大肯定。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握还算不错,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在饶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课程理解透彻。当然,我想,作为一名师范生,要真正走向了工作岗位,还需要自己以后不断地努力实践,追求进步。
实习尽管辛苦忙碌,但却是对我人生的一大有益的尝试和磨练。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辛勤指导我的_老师,是他让我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知识,使我从稚嫩的教学走向了成熟的教学。同时,我也要向指导和勉励我的__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2从进入__学校代课实习距今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而实习也将近结束。在这段时间里,百感交集,和学生建立的感情是那么难割难舍的。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这也许是我学生生涯中的一次实习生活,也是对我四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大检验。实习也就结束了,该做做实习鉴定了。
在学校实习的每一天,我努力地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穿着上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自然端庄,尽力给学生一种道德修养好,文化水平高的印象。努力首先从形象上跟学生做好沟通。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认真备课,用心修改教案,确保教案、教学课件规范,内容准确。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课堂上积极面对,教学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弥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不足。有错必改,自我进步。
在实习期间,我还积极要求担任班主任这一职,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热心真诚面对每位学生,尊重他们,深入细致了解他们。在班级管理上,积极负责。从早自习的监督,每位学生是否按时到校,是否有认真读课文;到课间操、眼保健操的监督;课堂纪律,课间纪律,通知班级规定的日常事务等,都予以高度的责任,认真对待,细致入微,保证各项工作到位。同时,与___等同学共同组织____的主题班会,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工作上的不足。讲课时声音不够洪亮,粉笔字写得不够好,未能在学生中建立起足够的威信等,教学的基本功不扎实。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了,一切都是会可以做得好的。现在我就觉得自己进步了很多。
教师这份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在这段实习时间里我是深深地体会到了。而实习又是对每位准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过程。它是我们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很好的桥梁,是我们有备而来,我想我会用自己的一生来点燃这份光荣的事业。
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3转眼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也结束了。还记得当时,还天天盼望着实习结束的一天,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自己才发现,虽然是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可是自己早已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个环境,融入了这个集体,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个集体里的一份子。想到自己要离开了,是那么的不舍。看到自己相处了两个月的学生和老师,想到今后就不能再见面了,真的不想走。突然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好亲切,自己的学生都万分可爱。看到他们一个个不舍的眼神真的很想留下来。时间过得真快,两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回想起在这短暂的两个月内所发生的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真的学会了很多。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这段时间我对自己的实习自我鉴定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
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
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这次实习体验使我受益颇多,也对自己做了一场绝好的检验。作为一名老师,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宽广,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多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将他们灵活的运用渗透于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耐心和毅力,理解和尊重,是处理学生工作时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哪一个角色,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其实,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我们一起成长成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习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教师生涯才刚刚开始,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会时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对教育事业,我将带着满腔热情,不断前行。
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4我是___师范学院学生,转眼大学即将毕业,我们也都开始了不同种形式的实习。作为师范专业的我们,跟队到高校实习是普遍,而整个实习的经历却是难忘的。
20__年_月_日,我按照学校的要求,抵达__中学进行为期__天的教育实习活动。一阶段来,在__中学校领导和有关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我就实习期间自己在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等方面的工作做一个自我鉴定:
教学实习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及课件规范,内容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流畅,课外辅导耐心细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区别情况,因材施教,答疑解惑正确而有启发性,批改作业仔细正确。刚到__中学时,第一周,我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开始熟悉实习学校、班级的情况,并随班听课(不少于六节课),作好听课笔记。另外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熟悉教材、大纲。写出一课详细完整的教案、课件。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先进行试讲。若试讲不合格,经帮助达不到要求者不能上台讲课。
实习期间,我能很好地掌握和熟悉全班学生姓名、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情况、组织情况(干部、团、队员)以及班级特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善于做思想工作,处理日常事务灵活而不拖沓,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独立工作能力强,教育效果好。
很快,教育实习活动已经结束了,实习中,我也发现自己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有时上课还有点紧张的现象,授课过程中,声音不够洪亮等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这几个月在学校实习的鉴定,我会努力提高自己,争取做个优秀的教师。
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5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已经结束,回顾这一个月的实习生活,感慨颇多。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实习对每一个准教师来说,都是一步非常重要的棋,是我们师范类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必需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实习,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理论的思维。这一个半月的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会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以及明白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劳累。
在这短暂的日子里,作为实习班主任兼音乐实习老师,不仅积累了初步的班级管理和音乐教学经验,还深刻地体会到强烈的班级凝聚力和素质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性。教育无处不在,在讲台上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讲台下更要注意保持教师的良好形象。我坚持早读、晚自习上班提前十分钟到达班级,把课桌上的椅子拿下来摆好,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坐上摆好了的椅子并让整个班级保持良好的纪律。在教学与日常管理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会严谨治学与做人,真正履行了一名实习教师的职责。
在学院领导及教务处、学生处等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实习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体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实习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实习,实习生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品尝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甘苦,懂得了为人师的责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今后走上教育岗位、献身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论文摘要: 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育实践真正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职前教师培养依然遵循的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理智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亟待改革,要正确理解其专业意义,科学地建构实践类课程体系,恰当选择课程内容,正确地进行实施与评价。
近年来,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批评最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小学教育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中虽然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教育实践问题却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导致职前教师出现专业情意淡薄、实践性知识积累不够、对实际教育教学体验不足、工作适应期延长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实践课程已成为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突破这一瓶颈是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正确理解教育实践的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践的理解比较狭隘,往往将它与教育实习等同起来,这主要缘于教育实习一直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得以深入中小学的唯一机会。但这种先理论后实习、理论与实践断裂的培养模式已遭到广泛的质疑。
小学教育专业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后,要真正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即能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并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突破“教育实践活动即教育实习”的传统观念,在师范生进入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之前,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其做好教师意识和专业精神、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同时,在教育实习之后,也应让师范生有机会反思、纠偏补漏和再实践,从而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
因此,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活动场所看,不仅包括在小学进行的实践活动,而且包括在师范院校内和其他教育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看,不仅包括要完成多重任务的教育实习,而且包括任务相对单一的教师基本功练习、教材研习、教育教学技能练习、教育科学研究研习、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从活动方式上看,应包括合作研讨、观摩(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参与竞赛、实习、有偿或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应包括集体性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和个体独立的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组织管理看,除了有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外,还可以有师范生在学校教师引导下自发的实践活动。
二、正确把握教育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意义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教师教育课程是形成教师双专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教育实践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同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以实践性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教师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1.中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中小学教育活动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2.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鲜明的实践性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的知识是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相对应的,其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真实的教育情境与教育现场。离开了教育实践课程,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就是句空话。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课程具有核心价值;3.小学教育教学就其内容来讲是简单的,但就其教学内容的心理化来说却是复杂的。事实上,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
三、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恰当选择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专业情意培养
专业情意培养主要包括:初步认识小学教育,懂得小学教育的意义;了解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及其专业精神;热爱小学生,愿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目的是帮助师范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向以准教师的身份共同研究教育现象的转变。课程实施形式上应灵活多样,既可以走出去,又可以请进来。如可以安排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既要与优秀教师交流,又要适当与从师范院校毕业不久而较有成就的年轻教师交流,以促使师范新生树立起远期的目标和近期可及的目标。
2.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集体建设规划、班级学期工作计划与总结;(2)学生个案研究实践。要求学会帮助“后进生”,学会写儿童个案研究报告;(3)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设计班队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能较好体现设计方案;(4)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级课外活动规划,组织小学生课外活动,符合活动要求。
3.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个方面。
(1)教学基本功。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简笔画等。
(2)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交往互动技能、创设情境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
(3)教学基本环节。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开放性、个性化作业设计、个别辅导等。
4.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案例研究的撰写。能够选定案例、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2)教育故事撰写。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教育故事。(3)教育行动研究。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教育见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行动研究报告。
5.自我专业特长的培养
可从自身资源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出发,确定几项自我专业特长,如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还如具有初步的双语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科目的双语教学等。
(二)正确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主要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课程和学科类课程的结合。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做到见习分散,实习相对集中。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搞好校内教育实践训练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空间的作用。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应该是校外教育实践的主平台。
2.实施的基本途径与形式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助教、助研、助管、寝室每日练活动、小学名师讲坛与观摩课等。校外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师成长协作团、做家教、担任培训(辅导)班教师、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3.考核与评价
(1)将教育实践活动同学分挂钩,适当加大教育实践课程学分比重。
(2)制定教育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考评组织。
(3)教学基本功实行资格证制度,每年定期考核,凡有一项教学基本功不合格的不能进入教育实习。
(4)评价主体多元化。对每次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都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包括小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惠中.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创新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6,(1).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沈阳师范大学以“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区”为载体,创建了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农村中小学“合作共同体”,面向辽宁省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展了“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尝试。
一、顶岗实习,师范生走向农村教学第一线,成为深受欢迎的“全职”教师
顶岗实习前,沈阳师范大学五百余名学生经过了一个半月岗前实训演练,到城乡中小学“临床观察”,到附属学校“挂职实训”,通过微格教室、仿真课堂、模拟教学、说课、评课、教研员现场指导等,以及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对话、交流、互动,为师范生开赴农村中小学一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09年4月初,五百余名师范生奔赴了辽宁的贫困地区――辽西北的北票地区,辽中的新民地区,辽东的本溪地区,共五十多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顶岗实习,以“全职”教师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承担班主任管理、学科课程教学及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任务。按照所在学校的教学规定和标准,每一位实习教师接受全面考核。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在沈师大学科教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部分教研员的“双重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工作。重点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班队活动设计、教育实践调查三大方面内容。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实验、实践、答辩、评优全部在现场完成。一个半月的实习即将结束了,有的学生激动地说道:“我们的毕业设计是在体验农村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场景中完成的,是在解决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教育教学现象的问题中完成的,是在充满着对农村教育热切改变的激情中完成的。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责任、一种期盼、一种使命在我们肩上。”农村教师对顶岗实习生的评价:“对他们的到来原本是不放心的,怕把班级、学生交给他们出了问题,心里没底。可是这批年轻人融入了我们的集体,原来的负担变成了一种激励,原来的‘轻松’变成了‘压力’,我们没有理由不与他们同步进取。”
二、置换培训,农村教师迈进大学充电,迈上了素质提升的新台阶
顶岗实习置换下来的农村教师带着重托和企盼来到了沈阳师范大学,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全程组织集中培训。他们为学员安排了舒适的住所,打通了校园“一卡通”,为他们配备了“量身定做”的“课程大餐”,组建了由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以及省基础教研中心知名教研员、中小学优秀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采用集中授课、校本跟进培训、小组辅导等多种形式,对农村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技术应用、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辅导等课程培训。采用到优质学校观摩,现场互动、交流,专题研讨,微格教室录像、评课,自我“诊断”“治疗”,专家点评,同行互评,重点、难点解析,“专家工作坊”“与名师互动日”,为在校本科生介绍教学经验,与省、市名校名师“手拉手”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还充分利用丰厚的图书资源、电子网络及教育应用技术的“小灶”弥补的优惠条件,使他们迅速补充了能量,吸纳了“前沿”教学成果,开阔了育人视野,提升了专业素质。学校的老师还帮助他们排解了思乡、离岗的烦恼,经常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教给他们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
结束了一个多月的大学深造生活,学员们深情地说道:“只有走进高校这座知识的殿堂,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观摩优质学校的经验,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新的方法技术,我们才知道,我们是多么需要尽快补充,尽快提升。在大学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们尽情遨游知识的海洋,广纳了多种教学的方法和新型的课堂教学技术。只有这种培训,才能使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常教常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62-04[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4-JSJYYB-033),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市教育局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SYQ-2013-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立坤(1963―),男,河南光山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等;郑雪松(1967―),女,河南固始人,博士,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人类学;张茂林(1964―),男,湖北赤壁人,博士,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一、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研究成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研究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研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师范生如何适应新课改教学和如何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非常必要。
(一)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在新课改中,教师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裁判者变成促进者。
(二)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师范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013年以前,师范生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2000年9月23日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16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但依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第二章第八条规定:“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2]2015年开始,所有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同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第二章六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2]
由此看来,师范类高校不再享有毕业生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在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方面,其他高校的毕业生与师范生拥有同等条件,教师岗位进入人才市场。师范类高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生若不能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将对师范类高校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师范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即失业的现象愈加凸显。尽管政府多方采取措施,但许多省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能保持持平,甚至下降。[3]而整个大学生就业大军中,作为高校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的地方高师院校,其毕业生就业比其他大学生更为困难,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不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很难就业,即使侥幸就业也很难守业。
二、基于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叙事
叙事研究重视经验,强调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叙述揭示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叙事研究通过朴实无华的写实语言深描教育生活中流动、鲜活的教育事件,揭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为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增强教师教育特色,推动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豫南X大学举办了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主题为“颂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铸师魂”,活动对象为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时间为2014年10月至12月,并成立教师教育文化节组委会。活动内容有:师德报告,名师讲堂,微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等。活动相关要求:各学院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将活动作为弘扬教师教育文化、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确保文化节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本次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进行全面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每项活动内容都有具体的活动方案。
(一)师德报告:师德的职前塑造
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邀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师德标兵、模范教师等举办五场面向全校师生的师德报告会,分别由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政法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等相关单位承办,师生们先后听取了信阳市羊山中学副校长李玲、罗山县第一中学校长李林、信阳市羊山中学校长谈运斌、郑州市一中副校长于红莲、辉县市胡桥一中校长郭玉菊的师德报告会。这几位来自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所做的师德报告会,引发师范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等道德之情感。
(二)名师讲堂:教学示范的职前浸染
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邀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学名师(或“双导师制”导师),组织开展五场面向全校师生的教学名师讲堂。该讲堂也分别由上述五个相关学院单位承办,信阳市第九中学教师杜德荣、信阳市第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和校长杨漾、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数学教师于大平等主讲。他们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做一名优秀中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师范技能、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和动力。
(三)微课大赛:教学信息化的职前汲取
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表现形式的“微课”应运而生。“在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4]
豫南X大学首次教师教育文化节微课大赛的目的是“搭建全校微课交流和推广应用的平台,提高广大学生的微课制作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微课大赛评分准则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设计”“技术实现”“教学效果”“作品规范”四大部分,“教学设计”下的四个二级指标“重点突出”“方法灵活”“结构清晰”“课件设计”,以及“技术实现”下的两个二级指标“视频录制”“交流传播”各占10分,“教学效果”下的两各二级指标“目标达成”和“推广价值”也各占10分,“作品规范”下的三个二级指标“材料齐全”和“语言规范”各占5分,“科学正确”占10分。
参赛师范生通过对微课教学主题的确定、知识点的细化、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微课视频的拍摄和录制、视频的编辑与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施等环节,教学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高质量的微课不仅能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对其他师范生的微课制作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四)说课大赛:课堂教学艺术的职前提升
说课自1987年提出以来,已逐渐成为教研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起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
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说课大赛包含说课、答辩和特长展示3个环节,满分共100分。说课部分70分,说课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要求使用板书展现其粉笔字功底,英语学科说课环节要求全英文教学;答辩占15分;特长展示也占15分。说课使师范生通过由“怎么教”到“为什么这样教”,思维由感性发展到理性。要达到理想的说课效果,师范生必须熟练掌握教材、教法和相关教学理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三笔字大赛:教学基本功的职前加强
三笔字是中华民族书法艺术宝贵财富,但随着电脑打字的盛行,三笔字渐渐被忽视,甚至被遗忘。为了让中华民族书法能源远流长,师范院校开设三笔字课程和举办三笔字大赛活动都非常重要、意义深远。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各阶段写字教学要求的加强,师范生的三笔字能力也日益受到重视。1992年9月,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第三章对三笔字书写的技能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正确掌握3755个第一级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笔顺”和“熟练掌握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的楷书或行书的书写技能”。
豫南X大学首次教师教育文化节也将三笔字列为此次大赛的重要一项,此次三笔字大赛分为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三个单项比赛,赛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相关学院组织实施。写好三笔字是国家教育部对师范生提出的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的要求。师范生除了具备精深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从教技能外,还应将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以适应将来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六)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日常教学生活的职前体验
豫南X大学首次教师教育文化节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的作品主题要求“真实反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实习支教工作和生活的文字、图片及视频……通过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实记录实习生的心路历程,共同回味和分享‘初为人师’的经历”。
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实习支教工作等是一个优秀师范生成为一个熟手的教学工作者所必经的途径,这个过程对师范生的实际教育和教学能力可进行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所以,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的征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及字数不限,内容积极向上,真实再现实习生的实习生活或实习心得”;摄影和DV作品也有明确要求。通过提醒实习生关注和记录自己的实习期间的教育和教学生活故事,不仅能使师范生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得以施展和提高,而且锻炼了师范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豫南X大学举办的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通过进行师德报告、名师讲堂、微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等活动,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对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有助于师范生教学表演潜能的挖掘
人类的表演潜能同人类的感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人类无数实践活动在心理结构中的积淀,它的外在表现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但实质上却是实践的光辉结晶”[5]。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其教育教学能力存在着区别。
一般说来,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日本冈山理科大学教授小山悦司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技术侧面”和人格层面,技术层面包含专业技能、智谋技能、交际技能;人格层面包含个性与动机。[6]为适应新课改需求,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格侧面”备受重视。但目前的许多高师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仍仅停留在强调师范生的“技术侧面”和“专业技能”方面,与新课改倡导的“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反对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确保课程对学生、学校、地方的适应性”理念相悖。
在此背景下,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犹如及时雨,通过开展师德报告、名师讲堂、微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等活动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萌生与发展。
(二)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20世纪末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都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设,“倡导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7]。为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迎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探讨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这种复合不是来自教师的人为复杂化,而是来自于学生个体对实践活动主题的更深入认识和挖掘过程。在国外,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被童子军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社区管理组织所分解,学校只是起到了辅助和输送的作用。在中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改革被推动,附加在课程体系上的课标教材、封闭实践基地、素质报告承担了更多的实际责任。
(三)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促使师范生教学信念养成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属情感范畴,是认知和意志的统一体。信念的养成来自个人情感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