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画楼西畔桂堂东

画楼西畔桂堂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画楼西畔桂堂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画楼西畔桂堂东范文第1篇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赏析:

第一首开头两句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一切都似乎和昨夜相仿佛。但昨夜在画楼西畔桂堂东和所爱者相见的那一幕却已经成为亲切而难以追寻的记忆。诗人没有去具体叙写昨夜的情事,只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的点染,画楼桂堂的映衬,烘托出一种温馨旖旎、富于暗示性的环境气氛,让读者自己意会。昨夜复迭,句中自对,以及上下两句一气蝉联的句式,构成了一种圆转流美、富于唱叹之致的格调,使得对昨夜的追忆抒情气氛更加浓郁了。三、四两句由追忆昨夜回到现境,抒写今夕的相隔和由此引起的复杂微妙心理。两句说,自己身上尽管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自有一线相通。彩凤比翼双飞,常用作美满爱情的象征。这里用身无彩凤双飞翼来暗示爱情的阻隔,可以说是常语翻新。而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则完全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犀牛角在古代被视为灵异之物,特别是它中央有一道贯通上下的白线(实为角质),更增添了神异色彩。诗人正是从这一点展开想象,赋予它以相爱的心灵奇异感应的性质,从而创造出这样一个略貌取神、极新奇而贴切的比喻。这种联想,带有更多的象征色彩。两句中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生发,组成一个包蕴丰富的矛盾统一体。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身不能接而心则相通,却是莫大的慰藉。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欣喜,而是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安。尽管这种契合的欣喜中不免带有苦涩的意味,但它却因身受阻隔而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它不是消极的叹息,而是对美好情愫的积极肯定。将矛盾着的感情的相互渗透和奇妙交融表现得这样深刻细致而又主次分明,这样富于典型性,确实可见诗人抒写心灵感受的オ力。

画楼西畔桂堂东范文第2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品读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他初入仕就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他本为牛党弟子,又做了李家女婿,两党各指责其不忠不义,政治上受到排挤,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只活了46岁便抑郁而终。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之一,其诗多忧心国运、怀才不遇的感伤之作。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无题》诗,因其难以确指,难有定论,历来争论不休。上面提到的就是其中一首。

这首诗的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如异峰突起,摄人心魄。它是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一个结论置于人的面前,没有铺垫,没有叙述,浅显易懂,又耐人寻味。它打开了人对生活的理解空间,何以相见难,又何以别亦难。沿着这起句的感叹,诗人不再直抒胸臆,而是像飞流之下后的浅滩,把人带入舒缓的情景之中――“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有两种意思,一是东风软软地吹拂,意识着力量的衰弱,春天将尽,百花凋残,是从客观的场景中传递着春残局面,也正是诗人的伤感的心境表现。感情升温,于是离别更加恋恋不舍。如果一见之后,更有可能永难再见,这样的“别”就更加让人难过和难受。爱情的理想还能不能实现?诗人是有着担忧的,既希望于“东风”的救助,也知是大势难转。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该做如何选择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最为人称道,它采用了比喻与双关的表现手法,丝,即是思,蜡烛之泪与相思之泪,蜡烛有心“替人垂泪到天明”,而此处的烛泪却有把自己燃烧至死的决心。一种缠绵至死的执著,一种无怨无悔的钟情,将人带入一种人生境界,这心声几乎就是誓言,是一种至死不愉的表白。这种彻底的感伤,深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而感情也升华到以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来代替。

颈联开始转换场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的思绪从自身开始转换成关注被思念者身上,诗人想像着心上人一定和自己一样,红颜易改,青春易逝,自己的爱情何时才能实现呢?而且还想到了她的冷暧。她长久地望着月光,借长吟以抒郁闷情怀,这时不仅是对人的思念,还会有更为复杂的担忧、忧虑、失望、期待、渺茫等种种的情绪反映,此时的月光便显得更加冷清。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是王母身边的一只鸟,负责传递消息。我的看法是,为什么要这只青鸟探看,这青鸟可能是唯一能够帮助他们的人。这也正是他们的爱情实现的渺茫与艰难。这微小的希望能否实现呢?诗人没说,只留下了这一条微弱光明的尾巴。

此诗情绪由急到缓,由喷薄而出直抒胸臆的情感宣泄,到缠绵悱恻哀感动人,又由沉郁到一线光明,柔肠百转,跌宕起伏,极尽曲婉之妙,更兼其深情动人,实为咏唱爱情的千古名作。

素材小卡

李商隐诗歌名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此情可待成追亿, 只是当时已惘然。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秋荫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华章溢彩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品读

这应该是一首回忆相识的恋情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暗示写诗的时候应该是今天白天,诗人追忆昨夜之情。“画楼西畔桂堂东”,点明两人相见的地点。在酒宴上两个人相识了,而且是心有灵犀,一见钟情。酒宴是热闹的,人们纷纷行着酒令,酒香四溢,春意融融,灯影摇曳,情醉心醉……可是欢愉嫌更短啊!不知觉间更鼓敲响,应官的时候到了,心中无限的惆怅和失落。感觉自己就像是那转蓬草一样,没有自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无一有,写尽了身的束缚与心的自由的情境。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昨晚在宴席上,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然,场面是何等的热烈醉人啊!“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夜饮还在继续,笙歌未歇,但楼外钟声已响,我就像那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一天又一天的校书生涯,而与昨晚的意中人后会无期了。

素材小卡

李商隐其他无题诗欣赏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综述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该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

这并不妨碍中学生朋

画楼西畔桂堂东范文第3篇

——题记

昨夜星辰昨夜风

在Y市里,每人都有一种默契——在放假的晚上去看喷泉,以求轻松。

在公园里,水花飘摇,谁也会猜到——公园的喷泉开始了。

公园里的喷泉,水雾很薄,凉凉的,似乎瞬间能让人清醒。

不同于平时,这一天,是“五一”假的开始。

更不同的是,有了我和曦仪。

水花迷蒙,中间的水柱直直喷上,似乎达到天空就是生命的升华。我们走近水花,漾起的一阵清凉,倍感舒服,似乎六月的升中压力已不存在。

我开始大胆地横穿过大喷泉旁的水圈,水溅湿了我的鞋子,却没浇灭我的热情。曦仪也兴趣来了,我们就在水圈穿来穿去,后来一些和我们一样有着异样心情的人也走来走去……

我难忘这一晚,那一晚,我似乎抛开了所有的忧愁,不再背负了所有长辈的期望去通宵学习,不再是学校里拿下所有第一的数学天才。

画楼西畔桂堂东

学校东边的宣传栏,有着嘻嘻哈哈的笑声。

那是我们,(1)班的五大才女。

板报上,有五朵烟花,灿烂地绽放着。我们说,那是我们青春的色彩。

身无彩凤双飞翼

广场的草地上,我们耳朵里塞着小喇叭,睡在那看着星星。

我看见了一颗很亮很亮的星星,我在脑海中问它,我见过你吗……

沉默弥漫着蒙蒙的悲伤,我们觉察到了,现在是八月了,快要开学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此时一样没有压力地聚在一起呢?

许久,曦仪打破了沉默。

“悠,快开学了。”哈,我们在想同一件事呢。

“恩……我和你,要分开了。”

“可我们心往一处想啊……”我知道,她在努力抑制自己的悲伤。

我没说话,我想,说话是我有可能比曦仪更容易哭。

“悠,记得我们的约定,我们在三年后,要坐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我们要打败所有的男生,我要仍然把文章写好,你要依然算好数学,做你的数学公主……”我清晰地听到声音中有哭腔,我没说,因为我的眼睛,开始朦胧。

曦仪,我们都要好好地,扮好我们的角色,我们三年后要坐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依然像现在一样一起看星星,但不要像现在一样忧伤,要带着胜利的喜悦,好吗?

心有灵犀一点通

坐在房间的窗前,我幽幽地望着天。

我想起,在我初来那个班时每人对我的笑脸,想起莹拉起我的手,说:“我们一起去看课程表。”想起那个皮肤很黑的男生,抢过我的拖把,凶巴巴地对我说:“不是说身体不行吗,还干活!”想起我们班同学骄傲地对别班同学说:“全年级总分和数学第1的是我班的悠!”……

窗外,白云幽幽地在蓝天中飘,似乎是远方的朋友在呼唤它……

屋内的电话响了起来。

我接了。电话里,传来曦仪的声音,她说。她想大家了……

这一天,是8月31日。

画楼西畔桂堂东范文第4篇

————小情歌

【草长莺飞,桃花庵下,素年锦时起芳菲】

告别难捱的寒冬,春姑娘带着一缕温柔的轻风,拂晓沉睡中的大地,一扫萧条枯败的景致,那些枯萎的花,残败的草,恍如一夜之间,焕发出一片盎然的生机。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格外耀眼,坐在花园的角落,懒懒的晒着春日的阳光,驱散心中的严寒,拥抱着最初的温暖。

北方的春总是来得特别晚,我站在清冷的夜空下,遥想南国的风景,应是桃红柳绿,繁花似锦了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时常羡慕南方的朋友,总能早些迎来春天的眷顾,位于北纬四十度的这座小城里,要等到四五月份方可见到桃花盛开之景,每当这时,我就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穿梭在繁盛的桃花林,快乐的奔跑,寻觅属于我的那片桃花源。

儿时的纸飞机,载着许下的愿望,穿过漫长的时光,在梦中飘落,只为唤起你我曾经的约定。走在寂寥的街道上,陪伴我的只有天上的几颗星,惆怅,默然,思念,只为一个人。你说我们的爱情就像蒲公英,被风吹到了未知的领域,但却无法诉说成言语,回忆甜蜜的曾经,承诺着不再分离。如果在荒烟蔓草的季节里错过你,我愿化作一株流浪的蒲公英,只为在最美的时光中遇见你。

【雨落樱花,风月晓畅,拾忆留存未断时】

是流转的时光倒退回原来的起点,还是迷失的岁月带我找回残存的记忆,目光交接的一刹那,恍惚一种熟悉的温暖,冻结在心底的影像瞬间融化,有没有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可以和你如此相像,把我带回雨季的漫长时光,曾经努力试图把你丢失在慌乱的那一季,放逐心里的苦与悲,然而命运却将你我捉弄,让我如何割断那肆意绵延的情与思。

与你初遇在一座温馨的百花园中,那里有无数美丽的花朵,她们有着好听的名字,可爱的面庞,张扬的青春在这座园子里尽情的释放,而你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悉心照料那些花儿,用心品读着个中的故事,然后用你的妙笔写下温情的字句,抚慰一颗颗孤独的心,你我之间,有一根线,时刻牵动着彼此的心。

我想用笨拙的文笔,写下赞美你的诗篇,但我发现,再美的语言也无法描绘你在我心中的纯真美好的印象,有时候就连文字都变得无比苍白,苍白的纯净如水,犹如一颗澄澈透明的童心。我还记得你送我的第一首歌,你曾说我的心像玻璃杯,单纯的透明如水,就算盛满了心碎,也能轻易撒掉装作无所谓。你教给我的,都是坚强。

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怀揣着远方的梦想,离开了这座繁盛的百花园,独自在异乡漂泊,尝尽了生活的辛酸与艰难,每当想到放弃时,总有一个人,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备至的关怀,让我感到无限的温暖。如今,那些花儿是否依然在灿烂的盛开着,亦或是被风吹走,散落天涯了,时光婉转,岁月无痕,留给我的依旧是那份温情和感动。

【瘦尽西风,烟雨画楼,奈何一世未了情】

从桃红柳绿的春风和煦到繁花盛开的夏雨朦朦,从叶黄草枯的秋霜白露到梅花傲放的冬雪轻灵,走过四季的似水年华,是谁在湖边弹唱那首光阴的故事,是谁在浪迹天涯寻觅荒漠中塞北的江南。皓月当空,繁星满天,装点着空寂的夜;西风四起,潮平两岸,起落间望尽一片海阔天空。若心已如止水般平静,还能否找到一种情愫在心中泛起一层波澜的感动。

江南的风景,我只在画中见过,沿河而盖的屋舍,红墙青瓦,倾斜的屋檐下几扇木格子的门窗,透着古朴的气息,一艘艘载满游人的乌篷船从石桥下缓缓驶过,船夫撑起竹浆,唱着歌。入夜,江灯渔火和着满天的星光点点,闪烁着水乡独有的景致。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如诗如画的梦境中,让人心生陶醉,美不胜收。

你是一个含蓄温婉的江南女子,行走在烟雨湖畔,袭一身白衣飘飘,披一肩乌黑长发,在我的梦中走来,走进飘散着淡雅墨香的黑白画卷。或许我们前世有约,今生前来赴会,却又为何不肯为我转身,空留一世遗憾,低头叹息,不过又是一场云雨擦肩。无数次幻想着与你相见,在街巷的咖啡馆,在天边的山脚下,在夕阳的余晖中,在彩虹的另一端,在甜蜜的睡梦中,你的身影何时才能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愿化身为石拱桥上的一块青石板,受尽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五百年期盼,五百年等待,只求你从桥上经过时看我一眼,从此我便不再想念,不思你的名,不恋你的脸。如果有一天,你的天空洒下咸咸的雨点,那一定是我因为思念而积攒的泪。当时光磨平了我的脸,当岁月苍老了我的颜,我会偷偷刻下写给你那不朽的诗篇。

我愿化身为岸边的一颗千年古树,从未开花,从未结果,一生守候,一世清苦,只为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遮风挡雨。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来这里,我便悄然死去,不流一滴泪,不诉一声怨。等到下一个轮回,我还会在此静守,待你出现。万世沧桑唯有爱是不变的神话,谁都无法遗忘古老的誓言。

【漫天飘雪,一纸柔情,传递一季的爱恋】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晶莹的雪花,细小的雪花漫天飞舞,轻盈的身姿舞动着这一季的苍凉,灰暗的世界瞬间披上一身纯白的外衣,徜徉在飘雪的小道上,心灵慢慢得到净化,没有红尘往事的烦忧,没有世俗樊篱的羁绊,亦没有爱恨情愁的悲苦。如果结局注定是痛苦,我宁愿从未开始,饮下一杯思念的苦酒,品味一路的心酸,不知何时才能走进你心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以为,我可以,逃离这个喧嚣的世界,从此与你携手天涯,笑傲江湖,哪怕奔到地球的另一端。我以为,我可以,隐居于幽静的山林,尽享一份悠然自在,吟诗作画,不理俗世,此生只与你相伴。我以为,我可以,与你牵手走过四季,看细水长流,夕阳西下,纵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空变换,若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若不是那惊鸿的一瞥,在我的脑海留下深深的印记,若不是那一次悄然的邂逅,让我从此难以忘记,若不是那一刻短暂的停留,给我一次细细看你的机会,或许我们依然生活在两个世界,当香烟爱上火柴,注定要有一方受到伤害。多少次魂牵梦萦,多少次黯然消魂,在黑暗中独自哭泣,孤单的心有谁可以陪。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画楼西畔桂堂东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其中写得最好且被历代传诵的,都是以七律为载体的几首无题诗以及《锦瑟》。以《无题》(八岁偷照镜)等五首无题诗和《锦瑟》为例,从这六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上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李商隐无题诗是他有意进行的试验。通过艺术实践,他为其所要表现的内容找到了最适合的形式,那就是七言律诗的体裁和男女爱情的外衣。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艺术独创,以“无题”命名的诗歌不足二十首,但就是这十几首无题诗和相当于无题诗的“锦瑟”,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课题。从诗歌体裁上看。无题诗几乎涵盖了除五绝、五排以外的古近诸体:从题材上看,无题诗都是以男女爱情为诗歌情感中心:从艺术上看。写得最好且被历代传诵的都是七言律诗。“这一情况透露出,作者在进行试验,看哪种形式最适合他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内涵”。。故本文打算以《无题》(八岁偷照镜)等五首无题诗以及相当于无题诗的《锦瑟》为例。通过分析这六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发展过程。来看李商隐有意为之的无题诗创作是怎样走向成熟的。

    一、从思想内容看无题诗的创作过程

    (一)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关于这首无题诗的写作年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李商隐早年的作品。如冯浩认为:“初应举时作也。”诗中描绘的少女美丽早慧,勤于习艺,却对自身的未来无法掌握,托喻痕迹很明显。以少女的怀春闺怨来借喻有才之士的渴求仕进、渴望遇合之情。而同时又以女子之“十五泣春风”来形象比喻才士内心的忧虑。刘学锴就认为:“以少女怀春之幽怨苦闷,喻才士渴求仕进遇合之心情。”

    (二)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学者们大都认为“诗作于义山任职秘省期间。”首联的气氛温馨浪漫,昨夜的星辰好风,给人以恬静安宁的感受。画楼桂堂般的美丽地点,更是让人难以忘怀。颔联是广为流传的佳句,爱情遭受阻隔,不能相依相守,但彼此的心灵是感应的,相通的。有如灵犀的一线贯穿,上下相通。“写出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藉”。颈联用华丽的辞藻渲染了灯红酒绿的热闹场面。尾联写拂晓听鼓应官,身如转蓬,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在爱情的阻隔之感中融入了身世之悲。前一首对命运的未测的忧虑,已经变成现实命运飘零的无奈,可见这一首诗是写于前一首之后。

    (三)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无题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已不可考。但同前一首相比,已经没有了温馨场面的描写和两情相通的欣喜,而是抒发离别之苦和别后痛苦缠绵的相思。可见是写于前一首之后。颔联抒发的情感是:“正是在这种仿佛绝望的悲哀痛苦中透露出感情的坚韧执着,既悲观又坚定,既痛苦又缠绵。明知思念之徒劳与追求之无望,却仍要作无穷无尽的无望追求:明知思念与追求只能使自己终生与痛苦为伴,但却心甘情愿背负终生的痛苦去作无望的追求。”尾联在濒于无望的情况下,仍寄希望于神话中的青鸟为自己传递音信。总之。此诗的感伤色彩、悲剧情调较前首又有所加重。思想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挣扎。但毕竟理想中的“蓬山”离自己还不是很远,毕竟还有传说中的青鸟为自己传递音信。

    (四)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在前一首诗里还有对分别场景的回忆,还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害怕她因思念自己而“云鬓改”,并寄希望于传说中的青鸟。而本首诗一出场便喊出了积蓄已久的失望和怨恨:当初你和我相约来此现在已经纯属空谈。你一去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次句“梦为远别”为全诗诗眼,相思成梦,但梦中却因“远别”而悲泣不已。梦醒之后痛苦不已,在墨尚未浓就匆匆写下书信以寄相思。颈联渲染了华丽而迷离的气氛,暗示了诗人沉醉于曾经的美好而无法自拔的痛苦心境。尾联与前一首的末两句相照应:前首还自我安慰蓬山没有多远,而此首则是“更隔蓬山一万重”,抒写人生理想更加地可望而不可及。可见,本首无题诗的具体写作时间虽然不可考,但从感情失望痛苦的程度来看,肯定是写于前一首之后。

    (五)无题四首(其二)

    飒飒东南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首联细雨轻雷,隐隐传出生命萌动讯息,与末联所暗示的“春心争发”暗应:颔联暗喻相思的深长以及无孔不入:腹联中典故的主人都是情之发乎中而不可抑止者:末联由香销成灰生出联想。强烈的对照中显示了对美好情愫被毁灭的郁积悲愤。没有了前一首诗里对曾经美好的沉醉。在梦中去找寻对方,梦后还有给对方写信的冲动。而是对自己的悲剧命运似乎有了一种更加清醒的认识,所以告诫自己要减少痛苦只有减少对理想的追求。故这首诗的具体时间虽不可考,但从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来看,肯定是写于前一首之后。

    (六)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一般都认为是李商隐晚年回顾一生遭遇而作。由于将自己的悲剧身世和悲剧心理幻化成一幅幅各自独立、而又含意朦胧的象征性图景,所以中间二联具有通常抒情方式所缺乏的丰富性和暗示性。但只要抓住“思华年”和“惘然”这条主线。结合诗人在其创作中一再重复的主题和心声,那么诗中所牵涉到的具体情事虽不可知,但迷茫感伤的心境我们却能够体会。陈伯海指出这首诗“略去了‘思华年’过程中涉及的种种外表事象,而致力于发掘诗人内在的情绪体验。……诗人着重提取回味身世时的种种情绪体……其间可能包含有年华消逝的感怆,理想幻灭的悲哀,国运沦替的忧愤。爱情生活的隐痛以及漫长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遗恨。”

    可见,大多数无题诗虽不能确定具体的写作时间和背景,但诗人感伤和绝望的情绪在一步步加深。无题诗多为某件事对他有所触动,但在创作时不只停留在那件事上,而是深发到自己的身世,对自己的命运有一种哲学认识,那就是诗人一生都在迷茫与得而复失的痛苦中。无题诗的创作。表面上是无题。实际上是诗人有意为之。借男女之情来表达他的哲理。为自己的哲理式的无题诗披上爱情的外衣,是因为诗人还有意学习阮籍。阮籍用玄言诗来表达哲理,他的玄言诗只是在空谈哲理,被评价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蝾《诗品序》)。李商隐看到了阮籍诗歌单独讲人生哲理所遭遇到的弊端,所以才会给自己的无题诗披上了爱情的面纱,也造成了无题诗的朦胧多义。这是李商隐的创新,也是他的尝试。

    二、从艺术特点看无题诗的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