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怅然的情愫,心弦的共振――《社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怅然若失的情愫让每一个读者都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引起心弦的共振。当我们沿着作者的情感脉络逆行,在文本中再次行走,我们遇见的将是一个非常柔软的鲁迅。因此,设计《社戏》教学的密码就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王君老师关于《社戏》的这段教学设计。

王君老师抓住最后一句中“真的”两个字,采取删除替换的方式让学生琢磨鲁迅微妙的心理──越是想要强调与求证“真的”,就越可能不是“真的”。于是,王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辩题:“正方:戏好,豆也好”;“反方:戏不算好,豆也不算好”。然后,要求学生速读课文,紧扣情节,字斟句酌,展开辩论。王老师则围绕一个“好”字,不断地将辩论推向更深层次。

第一个层次:戏和豆到底好不好?

第二个层次:《社戏》中其实最“好”的是什么?

第三个层次:重点辩论谁是《社戏》中最“好”的人?

第四个层次:让学生揭示归纳总结《社戏》“好”的实质。

由于设计巧妙,每一个学生的言说欲望都被点燃起来了,特别是辩论“最好的人”的阶段,学生们谈到了许多的“好”:人性之美好、童真之美好、文化之美好、古拙民风之美好、人与自然相融之美好、不好当中的美好……学生的许多感悟甚至有了哲学的味道。

二.自由的生存,永远的神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审读此文标题,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本文是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来记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因此,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九段切入,围绕这一过渡段进行教学设计。

(一)解释题目 披文入情

师:课文题目表明本文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在这两处记述中有一处明显的过渡,大家能找出来吗?

师:齐读第九段,思考作者称蟋蟀、覆盆子、木莲为“我的”,并且还是“们”,行文过程中还突然冒出了德语,在这朴实而又深情的语言中,你能体会到童年的鲁迅在告别百草园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吗?

(二)重回乐园,寻访童趣

作者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乐”呢?

(三)回味书屋 感受成长

如果说百草园是鲁迅的“快乐老家”,那么三味书屋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启蒙学堂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鲁迅回忆了三味书屋生活的哪些场面?哪些细节?哪些人物?有何种心情?

简洁的设计,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走近了鲁迅,走进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与鲁迅先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三.精细的雕刻,无限的悲凉――《孔乙己》

《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两个词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我们可以将这一矛盾点作为设计这篇课文教学的切入点。

(一)问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问题一:鲁迅曾说,在他众多的小说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但老师却发现本文中有一个语言表达看似矛盾的句子,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

(二)猜想结局,品析人物形象

问题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对孔乙己最终结局的交待,请同学们结合前文内容猜想一下,孔乙己的命运到底是死还是活?请说出理由。

问题三:那孔乙己究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三)把握环境,明白悲剧根源

问题四:人物的命运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外,其所处的环境也是其命运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孔乙己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之中?

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由果到因,追根溯源,步步推进,使课堂教学清晰流畅,也就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

四.失落的故乡,精神的家园――《故乡》

《故乡》中“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是“我”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是进行《故乡》教学设计的重要密码。

(一)故乡的情

老师感情朗读“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并提问:

1.老师为什么读“阿”(第二声)?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这句是一个否定加反问的句式,这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过渡:一个“阿”和一个“不是”表达了“我”复杂的情感,眼前的故乡明明就是那个故乡,“我”却不愿意相信,是故乡什么样的景象让“我”如此感慨?

(二)故乡的景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2段,其他同学在该段中分别找一个形容眼前故乡的景象和“我”此时心情的词语?(萧索、悲凉)

过渡:景既已如此,还是去看看故乡的人吧!故乡哪个人最让“我”魂牵梦绕?(闰土)

(三)故乡的人

问题一:二十年过去了,儿时的伙伴在相貌上肯定发生了变化,请在文中勾画圈点出有关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资源 语文教学 激活 效率

身边许多的教师与家长是谈“网络而色变”;专家文章论述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诸多负面影响层出不穷。事实是,我们的学生渴望着与“网络”来一次亲密接触。与其避之,堵之,不如引之,将网络资源这个大教材有选择的引入我们的课堂之中,让课堂教学真正能以学生为主体,符合现代学生的需求。

一.解决好大小教材的各自特点与互相关系

1.两个概念

网络大教材,课本小教材!首先我们要分清教材与课本是两个概念。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课本)。与方方正正的课本相比,网络是一个巨大的教材。

2.特点与关系

教科书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然而又相对闭塞而过于稳定和落后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所能承载的资源有限,又与学生的时空距离较大。若只跟着教材转,跟教参飘,那用于漪老师的话说叫“糊”。其实,在教材的组织方法本身就有一种方式叫:心理式组织:即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材组织的出发点,逐步扩大教材的内容范围,使学生愿学、乐学。毋庸置疑,最大的教材是生活。都说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而今我们的生活早就和网络密不可分。网络是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资源这个大教材进入语文课堂,顺理成章。由于网络资源容量丰富,良莠不齐,所以说教师的善引更是体现了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余映潮老师有句教学警句:语文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我想再后面加一句,把教材“整活”!

二.网络大教材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1.教学设计激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导”“引”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很多老师都选择了借用网络多媒体来导入。2015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刊登了不少利用新媒体的教学设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设计中,以播放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曲导入;《童年》名著导读设计的导入是播放卓依婷的《童年》,随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童年,再顺势引导学生走进高尔基的《童年》;《风雨》教学设计中,选择借助网络视频,看视频先了解一下世间万物在暴风雨来临之时的状态,并说出感受,随后因势利导学习文学大家贾平凹的《风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教师的引导下,网络教材进入语文课堂,从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兴奋活跃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让学生的耳目与文字相互映衬,入目入耳入心!

2.课堂教学激活

教师要善于发现活教材,给学生活水活气活生命。都说新课标下要培养学生欣赏感悟文学作品的能力。那是否也可以培养一下学生欣赏感悟优秀影视作品的能力呢!这些同是生活中的米啊!太过厚此薄彼,是对资源极大地浪费。教师可以从网络上精选适合学生观看的电影,优秀影视作品的教育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学校近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李安致力于为原作者扬・马特尔这个充满勇气、毅力、鼓舞力量与希望的故事,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这部电影带我们经历一名少年的精彩冒险,时而刺激又充满灵性、时而痛苦又令人欢欣、时而幽默并发人深省。被《纽约邮报》评论为2012年最好看的电影!学生写下了精彩的影评:

顾力嘉:最令我关注的便是:那只孟加拉虎上岸后,当它走向森林入口时停了下来但没有回头,派醒来时放声大哭这个片段。我想,此时它也有许多对派的留恋与不舍,毕竟在一起共度了两百多个日日夜夜,但他最后还是走入了森林里,在他生命中,自由可能是排第一位的,所以他才没有回头来看派最后一眼,或者是因为看了之后会舍不得离开,从这,我知道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陈宇坤:我们应该像派一样,坚强,勇敢,不畏艰难,不向困难屈服。只要有一线希望决不放弃,相信自己,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如果遇到困难总是逃避,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枯燥无味,人生跌宕起伏才有趣嘛……

瞿可儿:生死在于一瞬间!在我脑海中忽然出现了这样一个想法,死,是那么的容易。也许有人说它不亚于《泰坦尼克号》。派亲眼目睹家人离他而去,承受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朋友们,我们很幸运,我们有父母的呵护、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关爱。所以请珍爱这些资源,不要等他们都失去了才懊悔不已。

张宇思: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你必须相信,并为之去努力和坚持,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不绝望、不抛弃、不放弃,只要努力过,纵然得不到自己心中期望的结局,也让自己得到了锻炼,坚持,勇敢的面对,定能战胜困难,勇敢前行。

随后,在“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展评活动”中,我校陈雁老师开设展示课《记叙文中的“转”》,陈老师就在学生观看过影片的基础上,让学生挖掘电影故事中的“转”体现在哪里?学生很快就能回想起,电影中的“转”在于主人公“派”所乘坐的货轮翻了,随后故事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学生也因此对记叙文中的“转”有了更直观的印象,能做出能好得把握,在写作中胸有成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真正做到了活用教材,转移教材。显然这与“只看不读,只看不写,只看不思”的“影视式”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三.网络大教材对教师与学生产生的影响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 理解 落实 误区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现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可谓深入人心。而围绕目标设置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讨,也一直未停。新的课程目标提出了“三维”目标论,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各门学科的目标设置又指明了一个更清晰的方向。品德与社会(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太大,导致不少教师一时难以适应,无法正解理解教学目标,甚至认为只要与教材的内容有关的,只有自己比较拿手的方面,都可以拿来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常有遗憾之处。纵观现在的部分品德课堂,笔者觉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理解、落实上存在着如下的几个误区。

一、贴新课标的标签,冲淡品德味

根据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这门课程定位为综合型课程,它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有一些课的老师在设计时,贴上新课程的标签,做了大胆的尝试,形式是新了,但目标却有了遍差,冲淡了品德味。

《夏天的小虫》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这课的教学内容与科学颇为相似。曾听本校的一位年级教师进行执教,她在教学时让孩子们捉了不少的虫子,孩子们在课堂上是比较活跃,说虫子,看虫子,归纳出昆虫的各种特点。活动性是强的,综合味也浓了,但总感到上得太像科学课,缺少品德课的特点。无独有偶,2006年省教研室邬老师曾就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其中杭州卖鱼桥小学的徐燕老师也上过这一课。同样,徐老师也让孩子们课前抓了虫子,在课堂上进行了虫子的小小展览交流会,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抓到的虫子的特点以及自己在捉虫子过程中的趣事。但不同的是,徐老师在孩子们兴致勃勃交流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给说得特别棒,观察得特别仔细的小朋友颁发了一枚“科学迷”奖章,这一小小的举行,无疑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徐老师还根据孩子的生活实际,指导如何避免这些小虫子给我们带来的烦恼。重点是夏天怎样来驱蚊和被蚊子叮咬后的措施。这个话题得到了孩子的共鸣,因为驱蚊就是他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事,别人的经验对他们的生活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纵观两节课,徐老师因为教学目的上始终没有忘记品德这个本性,指导孩子生活,培养孩子情趣,所以课也就更饱满,更丰富。我想,邬老师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广大品德教师,品德课的综合性它又有自己的特点,即无论怎样综合,它还是品德课,不能冲淡品德味。

二、教学安排“避重就轻”,削弱重点目标

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学目标往往有好几点,但每条教学目标的落实却不是平分秋色的。在几条目标的设置中,有些可能是重点,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内容去达成,而有些只要达到了解、知道的程度即可。如果一位老师在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没有“重点目标”在脑中,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多彩的服饰》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在县品德教研活动中,一位年轻的丁老师执教了这一课。她设置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2)知道礼仪、颜色与服装的关系,知道不同的场合穿着的不同;(3)培养对不同民族多彩服饰尊重、欣赏的态度。在这三个目标中,后两个目标为本课的重点。丁老师为了达成这三个目标,她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让学生欣赏中国少数民族和外国一些奇特的服装;二是了解礼仪服饰,以当下红星小沈阳在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来让孩子明白服装的穿戴是有场合的。最后。老师还安排了在电脑上给模特换装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对服饰的正确穿着进行实践操。从教学设计上看,这些内容的安排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设,应该说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但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具体操作中,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却并不恰当,以至于最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尤其是重难点没有扎实的落实。

丁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她找齐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所有服饰。还有与服饰有关的知识、趣事,并把它全都打印出来,让孩子们先分组看、说,再进行全班交流。由于少数民族太多,资料又太长,孩子们一时间消化不了,站起来交流的孩子花很长时间都说不清楚。就这个环节,花去了大半节课的时间。于是,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她才匆匆地给孩子欣赏了外国的部分特色服装,对于后两个重点内容,即不同场后穿不同的服装与换装的搭配小游戏,终因时间关系,都是匆匆走过场。很遗憾地,想得挺好,实际效果却不佳。造成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在目标设置后没有更深地考虑到如何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如何突出重点目标,让课堂效率能得到最高。

三、教学设计先后错位,浅化主要目标

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有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一课。这一课共两课时,这位教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她想达成的目标是“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长大。”根据本课教学参考的目标定位理解,本课所理解的长大是“让孩子感受到现在二年级多彩的学习、生活,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进步,从而懂得节约,懂得关心大人。”

从教案设计上来看,这位老师对于目标的把握还是比较明确的。第一步,她是通过让学生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外在的成长与变化。第二步,是激发孩子欣赏自己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产生成长喜悦感。这两步之后,孩子们就对什么是“真正地成长”有了较深的理解,教学目标也就真正达成了。教师安排的第一块内容是让孩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能证明自己长大的东西与大家交流。一个孩子拿出了一张四岁时和父母一起游玩的照片,用照片上稚嫩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对比,从而说明自己长大了。老师让同学们也根据照片对这位同学进行比照,孩子们从身高、体重、穿的衣服等来说明这位同学确实长大了。老师又拿出一本孩子的出生证,从出生证上的身高、体重来说明孩子们的长大。整个环节孩子们都趣味盎然,

课堂气氛也不错。这时候,老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确实长大了,下面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成长章,郑重地别在胸前,并欢呼:我们长大了。接着,老师又教学第二个层次的内容,即让孩子进行本领的展示,告诉孩子们我们不光身体长高了,我们还变得更能干,更懂事了。整个看下来,觉得老师对于目标的理解还是正确的,但在教学设计上,第二个环节设计不妥,成长章的提前佩戴让孩子误以为个子的长高就意味着“长大了。”如果在两块教学内容之后,再郑重地进行“成长章”的佩戴,整个设计就更加合理,教学目标的落实也就更饱满更正确了。

四、各个环节目标无度。导致整体失衡

曾经听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在给一位一线老师评课时指出:“语文课朗读确实是非常重要,但不同时间的读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初读时可能只要求读通顺、读正确,在走进课文时要求学生读流利。而再进一步读可能是读进人物心灵,讲出自己的感受了。对于每一步,老师心中要非常清楚,你的目标要落实到哪个度。”“一语惊醒梦中人”。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每个环节的内容安排肯定有目标所在,但很多老师往往不知道到底到哪个度,真正落实在哪里。只有教师自己对于教学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并在每个环节中进行分解落实,整堂课的目标才会完整地凸现。这在我县青年教师叶建丽上的一课中我深有感触。

叶老师所执教的内容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寻访大师的童年》。这篇课文离孩子的生活其实并不近,不像其它课文那样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叶老师高明的地方觉得有三: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纵观古今中外。大师可谓数不胜数,但叶老师此次只选定咱们绍兴人的骄傲――文学巨匠鲁迅为主要教学内容,因为在绍兴,有鲁迅故里,有鲁迅外婆家等教学资源,孩子们离得比较近。就算走出绍兴,鲁迅也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大师了。二是教学形式的新颖,整堂课,叶老师都以乌篷船为线索,趣味盎然。但特别一提的是她对教学目标的正确理解,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度的把握非常到位。根据教参建议,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三点是“初步学习讲故事、辨认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童年的感受,引导学生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在这一点上,叶老师理解得非常透彻。我们在上这类文章时,很容易把大师神化了,让孩子很崇拜,但往往觉得高不可攀。但叶老师在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是,让学生从大师的童年中读出自己的影子,也读出大师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基于这样的正解理解,她在第一环节“摇啊摇,摇到外婆家”这个环节中,通过听和看的形式了解小鲁迅在外婆家发生的故事,并联系个人经验回忆自己在外婆家的快乐时光,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童年小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调皮爱玩的,找到了相互的共同点,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二摇摇到百草园,通过采访的形式了解小鲁迅在百草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去发现一个好奇、爱观察的小鲁迅,寻找到他身上的优点。三摇摇到三味书屋,通过看视频、听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中感受到小鲁迅的勤奋好学。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目标的实施现状

全国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虽然已有十年左右的历程,但各个学校的任课教师使用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大多是参照互联网或自己编撰的,并没有统一的版本。课程目标大多围绕以下几点:使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特点,扩大儿童文学的阅读量,提高儿童文学修养,具备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学会撰写儿童文学评论和创编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概括来说就是:理论、文体知识、阅读、鉴赏、评论、创编。有的教师因为课时有限没有设置“评论、创编”的目标,也有教师设置了“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文学接受特点,有较强课外阅读指导能力和文学活动组织能力”这样较高层次的目标。整体来说,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设置多而杂,也没有目标的先后阶段和权重之分,更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法指导与每一条目标相对应,这让任课教师拥有极大主动权的同时也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任课教师又极少是专业出身,多由相近专业教师兼任,基本采取以教材为纲的“一言堂”式纯理论授课,没有从课程目标出发去研究教学环节,更是忽视了阅读指导、评论、创编这些实践环节,再加上课时量不足,极易造成授课简单化,让本该生动多彩的课堂变得沉闷乏味,学生也很难真正领略儿童文学的魅力。

培利?诺德曼认为:“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提供儿童阅读文学的乐趣。”[1]小学教育专业(文)是要培养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文学资源,其课程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一定要和小学阶段的文学教育目标相对接。小学的文学教育目标是“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要素的培养,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世界的成长和丰富,也包括持续的文学阅读的习惯和兴趣的培养”[2],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完整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应该锻炼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

二、符合小学教育需求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

(一)学:提升专业的理论素养

和任何一门专业学科一样,儿童文学首先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文学门类,并不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或读者对它的低幼而羸弱,恰恰相反,儿童文学的学科起点很高,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先导地位,融合着儿童文学兼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在接触本门课程之前,所有关于儿童文学的了解几乎都是童年印象式的、片段式的,很有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要想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光有遥远而粗浅的阅读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3]。

教师要从儿童文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讲清楚几个最本质的问题。例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不同于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不同文体特点,以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理论的讲授要佐以生动鲜明的故事来举例(要求教师的阅读量、理论联系作品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论的讲授不宜过深,学界尚无定论地探讨论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念混淆,可留给他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时再做分辨;理论部分安排不宜太过紧凑,可按专题讲授,穿插一些实践课程。

(二)读:大量作品的阅读鉴赏

扎实的儿童文学基础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最直观的原始积累过程,也应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而初步形成文学史印象。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单纯体会情节带来的快乐或感动,继而深思故事背后的深意和真善美的主题,再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不同层次纵深体会儿童文学,必然带来与童年阅读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从事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科研、阅读推广或创作的最大资源库。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的童年文学阅读状况并不可观,尤其对20世纪以来中外丰富的儿童创作闻所未闻,这是他们童年的缺失,需要通过大学来补课。

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提供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的阅读书目,应涵盖各种文体,跨越各年龄层次甚至民族。书目不宜过多。之后要检验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可以通过课上交流、课下布置读后感、作品鉴赏等方式辅助实现。作品鉴赏是一个人文学功底和文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文学感悟能力、文本细读能力等,刚开始不宜要求过高,毕竟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的训练,建议从读后感写起,写出真情实感、对细节、主题或人物的分析有自我见解即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三)讲:教学设计与模拟课堂

“讲课”能力包括两部分:儿童文学课堂授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正在逐步实现“儿童文学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现行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80%的内容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可见儿童文学教学是未来语文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学习训练,则难以胜任,或者说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止步不前。因此,大学里的儿童文学课程不能缺少这关键的环节。教师可以分年级分文体选取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篇目,布置全班同学写教学设计,点评优缺点逐步完善教学设计,然后选拔两名同学进行“同课异构”的模拟课堂教学,再次对比研磨,直到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授课方法。

在提倡全民阅读、尤其注重儿童阅读的今天,我们的毕业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后,势必还要担任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因而务必学会怎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学会根据学生年龄推荐书单(分级阅读),学会设置课前、课中、课后问题,学会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验阅读乐趣,而不是将作为整体的阅读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教师可选取几部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则有别于儿童文学课堂授课。

(四)写: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

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是儿童文学课程最容易忽视和省略的环节,因为难度较大、费时较长、对文学的天赋、素养、理论基础要求较高,现行的大部分儿童文学教材都没有“创编和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未实行,大家认为“创编”是作家的事,“研究”是研究生和学者的事,总之不是未来小学教师的事。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从语文教学上来说,创编不止包括创作,还包括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改写、续写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需求上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儿童文学创编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形成不同文体的教学特色,创编能激发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观察,更有利于教师组织指导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社团、编排儿童剧等多项校园或班级文化活动;从长远来讲,世界各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是小学教师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教师最熟悉儿童的成长与喜好,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生力军,鼓励他们创作,是对我国未来儿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持。儿童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例如童话教学研究、中外对比研究、文学主题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有研究才有理论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教师之路的长足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三、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变革的难题与挑战

(一)教材的修订

现行多个版本的《儿童文学》教材显示着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渐趋繁荣和多家争鸣,是业内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但是理论、实践、阅读、创编几大环节严重失衡。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是学科体系完整、极富创见的教材,点出了多个儿童文学本质性的问题,但是没有儿童文学选文和阅读指导、创编的内容,对本科生而言较难;朱自强教授的《儿童文学概论》是创造性的理论专著,也没有涉及选文、阅读指导、创编;方卫平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较为传统,适合本科生的接受水平,有儿童文学选文和简评,代表作家简介,在第二版中又加入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创编”一章,但实践方面还是用力不足;陈晖教授的《儿童的文学世界》是难得的重视实践环节的教材,专门针对小学各年级设置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教学方案,但缺乏创编环节。如果要培养四种能力,各版本教材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二)师资的优化

这里所指的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专职教师。如果要通过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教师自身应首先具备这些能力。然而事实上儿童文学的任课教师极少是专业出身,或者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不够,不能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框架或本质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或者儿童文学阅读与关注不够,不能在讲课举例时信手拈来,无法推荐阅读书目和介绍当下动态;或者不熟悉小学语文教材或课堂,对实践环节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经验不足;或者自身没有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或评论,更加无法指导学生的创作和评论。对儿童文学课程提出更高更全面的目标改革,也意味着本行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需要静下心来进入并钻研这门课程,同时也需要进修与提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中听中用 锤炼语言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艺术地实现它科学的价值呢?语文教学的“中听”和“中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语文课要“中听”

所谓“中听”,就是学生喜欢听语文课,在语文课堂上轻松、愉快地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所谓“中用”,就是语文教学要经得起考试和应用的检验,让学生不害怕考试熟练应用。语文教学如何做到“中听、中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研究,努力增强学生的听课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一个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价值,就必须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学习时享受到快乐。情境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充分创设有效的情境,将知识的传授在相关的情境中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过:情境教育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教活了,把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特定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和沉闷,有效的情境好似一缕清风,可以让学生神清气爽,耳目一新,心情愉悦,不知不觉地掌握抽象的知识;相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必须遵循的“规矩”“方法”和“技巧”,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还原知识产生与应用的场景,找到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学以致用”

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在和谐施教上摆正心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探究发现,建立师生真正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者、操纵者,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如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这样设计导言:“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我们的童年之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知道鲁迅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探寻他成长的足迹吧!”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激起探究的兴趣。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绘画、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二)带着微笑、激情、幽默走进课堂。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灿烂的微笑更能打动人。是的,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更多的是学生,进入的场所更多的是课堂。我们应该思考,是否更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我觉得:应该。

生活中人们重视微笑的魔力,认为“你对他人微笑,他人就对你微笑”“你对生活微笑,生活就对你微笑”。我们的教学同样如此:你对学生微笑,学生就对你微笑;你对课堂微笑,课堂就对你微笑。有微笑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课堂;有微笑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这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新追求。是的,有微笑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如沐春风,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学有所获。这需要我们把微笑带进课堂,因为老师的微笑永远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阳光雨露。

如果说微笑拉近了师生的距离,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靠教师的热情来激发。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是等待着被填入知识的容器。他们需要教师的调动和感染,只有教师有了激情,学生才会神采焕发,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高效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教师的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才能点燃心灵的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18世纪杰出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的东西。”确实是这样,现实中的我们的确要有点激活学生的绝招,而富有激情的教学就是一着高招。比如走上百家讲坛并创下最高收视纪录的老师——纪连海,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他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核心就是激情,不管是讲多尔衮时的痛心疾首,还是讲袁崇焕时的泪流满面,激情总是其制胜法宝。试想没有激情的课堂会是什么情景?那一定是如同池中抽干了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任你教师选用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行,苍白无力。激情是一种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一个人进入这种状态,一定会点燃起学生求知欲的熊熊大火。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师不再年轻,知识变得枯燥,气氛显得压抑,学生也不再年轻,知识变得枯燥,气氛显得压抑,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没有师生的激情。

荡涤过去课堂沉闷的气氛,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是学生身心舒展、享受教育的幸福和快乐的关键,也是教师身心舒展,享受职业幸福和快乐的关键。充满生命律动的气息的语文课堂有了微笑,还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幽默。幽默是课堂教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提高自身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一条别致的途径,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教师充满朝气,精神焕发地立于讲台上,用幽默作教学的点缀时,课堂教学会显得何等的轻松和愉悦。我们必须注意,幽默绝不是轻薄和滑稽逗乐,也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低级趣味,幽默具有高雅性。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在教学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轨;在教学中运用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借机发挥、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威信,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总之,幽默为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有了它,课堂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有了它,课堂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三)让语文诗意地栖息在课堂教学中。在《教育的艺术》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富有诗意”的重要性。是的,有了诗意,就有了知、情、意、趣;有了诗意,就有了兴、观、群、怨;有了诗意,就有了人文精神的烛照;有了诗意,就有了艺术的魅力。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的语文名师王崧舟这样说:“课堂教学是实的,需要扎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排斥空灵的诗意,诗化教学,是教学的一个支点,更是诗意人生的出发点。”

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激情的飞扬,就会有情感的磁场,就会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诗歌是生命的泉涌。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涵咏的兴味,就会有优美的意境,就会有审美的空间。诗歌,是带着魔力的翅膀,充满诗意的课堂,时时会有学生瑰丽的想象飞翔。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呢?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诗意的教学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人类总是在孜孜以求语言的鲜活与生命力。课堂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呈现最重要最常见的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语言上下工夫。诗意的语言是生动鲜活的,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诗意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充满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对学生的关切之情,这样的语言能够敲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能够为师生的交流、沟通、互动架设桥梁;诗意的语言是富有启发性的,这样的语言能让学生迅速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并内化为能力。诗意的语言,能化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化艰深晦涩为通俗易懂,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提高。

另外,还要有诗意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的教学内容有时会因教学设计的不同达到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充满诗意的教学设计,总是能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工夫,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将新颖与实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语文课要“中用”

“中听”的语文课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听”的目的是“用”,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语文、不害怕“常用”的语文考试呢?语文教学要“中用”。

(一)立足于学生需要,研究教学内容。因为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无界的,而学生参与考查的内容是要分年级、分阶段的,所以要明确学生的需要,搞清楚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语文老师明确了知识内容的考察范围,就不会给学生带来考试偏题或超纲的屡战屡败之感,在不断收获成功的同时,他们会生发出学习语文的自信。研读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该教的,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重要。

(二)立足于教学效果来研究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效的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筛选出必要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不能让语文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绝不能把宝贵的45分钟语文课上成浮躁的、表演的、低效的实验课。

(三)研究语文教学的重点。每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有它训练培养和考查的重点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必须钻研教材、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分阶段、分层次、分课时中得到训练和提高,让教学大纲考查的重点内容得以在课堂上强化。

(四)学会研究考试。首先是研究考题,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每一年的中考、高考的语文都在考什么?再查阅以前考过什么?揣测一下未来会怎么考?我们就会非常明确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同时也会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进行弱项练习。其次就是要研究应考方法,对付考试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做练习,搞题海战,语文需要不需要这样?通过调查和研究,我发现练习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还是少做为佳,尽可能地多让学生看书、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积累多了,试卷上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厚积薄发的。

如果语文老师能怀着一颗爱心,面带微笑,幽默风趣,生动巧妙,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的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语文课,相信“中听、中用”的语文课会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