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与动物系列

人与动物系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与动物系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与动物系列

人与动物系列范文第1篇

 

关健词:贵州玲东南 苗族 苗族古歌 生态伦理思想

    贵州黔东南苗族至今流传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苗族古歌,民间叫“古史歌”、“古老话”,学术用语称“史诗”。这些古歌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和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黔东南苗族古歌并非苗族关于原初历史的真实记载,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动物关系以及人口与生态平衡关系的朴素认识,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且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为当地苗族生态伦理意识的形成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思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观念中,也把人类看作是自然共同体中的普遍一员,认为人与自然不仅是资源关系,更是根源关系。

    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在《苗族古歌·开天辟地》中,借用盘歌一问一答的形式,提出万物的统一本源为云雾,人类祖先(一说认为是苗族祖先)姜央是云雾经过一系列演化生成天地万物后,由枫树心(干)生下的蝴蝶所生,其人类起源谱系可简化为“枫木一蝴蝶一人”。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苗族从对自然界的直观体验中得出的关于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却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生态伦理理念:人类是由客观实在的一系列自然物种演变而来的,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是自然界自身长期演化的结果。

    既然人类源于自然,是大自然之子,人类就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万物平等共存,和谐共生。黔东南苗族古歌通过对大量自然物的拟人化,把自然万物理解成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的生命体,表达了人类这一大地之子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友善。比如对太阳的认识,苗族古歌中描写她有感知能知痛知痒,她任性、淘气,还时常不听规劝。这些特征都是人才有而其他物体不可能具备的,但苗族正是这样以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这些自然物,把它人格化。黔东南苗族不仅将太阳赋予人一样的灵性,他们还把人的灵性赋予其他自然物诸如天上的月亮、星星、雷电,地上的山石、花草、树木等身上,把它们看作是人类可敬可爱密不可分的伙伴。

    在日常生活中,黔东南苗族常常把自然万物赋予人的灵性尊重之,并与之平等共处,他们甚至还把大自然视为神秘而敬畏的对象。这种敬畏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物的种种崇拜,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树崇拜,即将一些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树看作是依附着神灵的“神树”加以祭拜,孩子多病或孩子较少的人家,都让小孩拜祭神树,以求神树的保佑。如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部落”的黔东南岂沙苗族,他们热爱自然、亲近树林、崇敬树神,认为每棵大树都有一个灵魂,是祖先的化身,正是这些灵魂的庇护才使他们的村子人畜兴旺、年年平安,认为人类只有服从自然、爱护森林才会得到神的保佑,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和报应。黔东南苗族这种认为树木有灵魂、有意识的观念,在《苗族古歌·运金运银》中有相关描述:人们砍大树造船运金运银,但是砍了半天也砍不倒,就怀疑是“树子脚下有蚂蚁,树梢枝头有鬼怪,树子才会砍不倒”。于是,砍树的鲁猛“嘴里咬着芭茅草,头上反戴三脚架,斜眉怪眼来砍树”,才把树砍倒。此外,黔东南苗族还有把个别巨石、路桥、岩洞等自然物当作“神灵之物”加以崇拜的。如雷公山掌坡村崇拜的巨石有四处,其中三处是为求子,或以孩子拜寄而祈求消灾脱难的,另一处是祈求消除耳病的。路桥崇拜则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群众之中,桥的形式有简单也有复杂的,简单的则只要在平路或沟道上铺上石块或木板即可作为桥,有的甚至在家中的地板上铺设,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加以祭拜。

人与动物系列范文第2篇

摘要:在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今天,许多国家颁布了动物福利法。目前我国动物保护法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动物福利立法仍处于空白状态,国民的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虐待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从我国伴侣动物福利保护现状出发,倡导生态文明和人类自身的精神文明,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伴侣动物;动物福利;保护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也在发生着改变,饲养伴侣动物数量的明显增多就是其中一个明显标志。伴随着伴侣动物数量的增多,一系列关系伴侣动物的生存保障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全国各地频发的虐猫虐狗事件等,但在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动物保护法,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很少,动物保护的范围也较狭窄。1989 年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没有动物福利的内容,也不包括所有的动物。只明确了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但对其他动物的保护还没有立法。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如何保护伴侣动物福利缺乏整体的明确规定。

一、 伴侣动物的概念

伴侣动物是指陪伴人类的已经被驯化或特殊处理的生物,包括宠物狗、宠物猫等。随着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由其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应充分考虑伴侣动物的福利,对其圈舍、饲料、垫料等做出相关规定和要求。为保证伴侣动物的福利,还应考虑给它们开辟一个专门的活动场所,人们可以带着它们到这里散步、嬉戏,对它们进行各种训练等。伴侣动物管理制度应规范伴侣动物的状况、伴侣动物的照料、伴侣动物的保护、伴侣动物的登记、伴侣动物的居住环境、主人的状况及其责任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 动物福利的概念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无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和痛苦等。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包括: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在这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真正保护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是动物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受人为因素的制约,使其能在康乐状态下生存。动物福利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为了使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舒适的生存,人类应采取一系列行为给动物提供满足其在康乐状态下生存的外部条件。一言以蔽之,动物福利的实质在于反对残酷的对待动物。

作为动物的一种,伴侣动物应当享有一切动物所享有的基本福利。同时,基于伴侣动物与人类的特殊亲密关系,伴侣动物福利又具有其特殊性。伴侣动物一般被视为家庭成员,与人类有着心灵与情感的交流,因此,伴侣动物福利较其他动物来说要求也会更高,更多地体现人类对其的精神价值取向。

三、 伴侣动物福利保护

(一)伴侣动物饲养人资格和条件

伴侣动物的饲养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经济能力,不具备该条件者不得单独饲养宠物,有法定监护人的以监护人为饲养人。饲养人对宠物负有管理和照看的义务,防止其侵害他

人或者遭到他人侵害。

(二)伴侣动物饲养登记、许可证制度

饲养猫、犬类宠物或大型宠物的,饲养人应在城管部门进行登记并获得许可。登记内容应包括伴侣动物的类别、年龄、主要特征、伴侣动物照片以及获得该伴侣动物的途径,由登记机关确认后发给饲养许可证。

(三)关于宠物动物饮食和生活环境福利

饲养人应当为其饲养的伴侣动物提供适当的食物和水,保证食物和水的新鲜和卫生;应为伴侣动物提供适当的居住环境,保证它的安全,保证它生活环境的遮蔽、通风、光照、温度、清洁符合要求,保证伴侣动物活动的空间,保证其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且应避免所饲养的伴侣动物遭受恶意或者无故虐待。

(四)禁止虐待、丢弃伴侣动物制度

伴侣动物饲养人不得虐待饲养的伴侣动物,或将其作为发泄之用。恶意造成伴侣动物痛苦和伤害的,应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经观察确认改正后才可再次饲养。再次饲养后又出现虐待伴侣动物情形的,应永久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伴侣动物饲养人不得丢弃饲养的伴侣动物,一经发现应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经观察确认改正后才可再次饲养。再次饲养又出现丢弃伴侣动物情形的,永久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

(五)违反伴侣动物福利保护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人们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由公民个人或国家机关依据法律程序要求行为人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以此来惩罚违法行为人,从而以文明的方式平息纠纷和冲突。然而我国立法中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不配套的现象并非鲜见。法律法规中的义务性条款若没有法律责任条款的支持和保障,其作用、意义和评价就会大大减弱,在社会实践中一旦遇到违反义务条款的行为就会发现这些义务性条款显得软弱无力。基于此,我国伴侣动物福利保护要避免以上弊端,法律责任要明确,处罚力度应适当加大,以增强动物福利法的预防和惩治效果。

公众对于伴侣动物福利保护立法的呼唤,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在社会日益文明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对伴侣动物福利问题熟视无睹,不能任由虐猫、虐狗事件频发,不能容忍作为人类亲密朋友的猫、狗成为餐桌上的盛宴。面对伴侣动物福利立法缺失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伴侣动物福利立法已经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受到社会公众的共同关注,成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伴侣动物福利立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类权利,为保护动物福利努力,但正是这种限制,遏制了人类的贪婪与无知,维护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为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陆承平:《动物保护的概念及范畴》,野生动物网,2004.4.25。

[2]占志刚:《关于伴侣动物权利可能性的论证》,载《新学术》,2008 年 05 期。

[3]邓南海、曾欢等:《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发展的几个关键性转换》[J].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 9 卷第 3 期。

人与动物系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AVP;《异形》;铁血战士;反人类中心主义

“AVP”的全名是“Alien vs.Predator”,中文意思即“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同名电影已于2004年在美国上映,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旗下著名科幻恐怖电影《异形》系列的续作。

《异形》系列电影是美国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中少有的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齐名的卖座影片,与乔治•卢卡斯的“星战”系列同被认为是世界科幻电影的发轫之作。

AVP作为《异形》这样已经非常成功的作品的续作,决定继续沿用1979年第一部《异形》电影中的“异形”形象,同时也加入新的角色――1987年约翰•麦克蒂尔南导演的《铁血战士》中的“铁血战士”,在新片中“铁血战士”是猎杀异形的猎人,相比于长着锋利的牙齿和爪子、能刺穿对手的尾巴的异形,他们较贴近人类:高大,强壮,思维敏捷,同时掌握着比人类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导演保罗•安德森一改《异形》系列的历史,把故事场景从传统的太空船搬到了地球,放进了南极洲地下的古金字塔里,将一队探险者置于异形与铁血战士的这场世纪大战中。片中的人类好像“迷宫里的老鼠”,任凭外星生物的宰割,这一反大多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类独一无二的“救世主”的英雄形象,说明AVP中蕴含着突出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人类从自然属性来说是地球上生物的一类,又因为人会用工具从事生产从而不同于别的生物。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生态文艺批评秉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念,反感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对人的地位的过度提升。走出中世纪严厉神学的黑暗时代的人类,经过了15、16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人的力量获得了肯定,变成了莎士比亚口中的“宇宙之灵长,万物之精灵”。发展到文艺复兴后期,人的自信心极度膨胀,认为现世享受变得理所当然,摆出一副自然主人的态度。18世纪人发明了机器,实验科学得到了广泛运用,科学理性成为人世间的惟一准则。人取代了上帝,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这也使得近代工业化以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成为可能并且这种利用和改造逐渐变得毫无止境,在所谓理性的面具之下人危害到了地球上的生物。

原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是非常和谐的,也是生态主义者们一直向往的状态,原始人类仅仅在处于生存需要的情况下才将其他的生物当作了食物来源,这种取食方式对整个生态并不会产生破坏,原始年代的人和别的生物地位平等,都是大自然下的纯朴生灵。可自从人类开始建造住房、使用火和制造工具,便将自己从原始环境中主动隔离出来,最早的人类文明便开始产生。当前生活中已经不存在天然自然了,为了一己私欲人类想当然地改变着自然界:围海造陆、开山建坝、隔流蓄水,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没有了白天黑夜之分。

由于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片面理解,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鼓舞下,人类认定自己在生物进化的顶端,是高等的智慧生物。人类超出了原始年代单纯满足生存的需要,大肆捕杀动物用作服装原料、生物药品,甚至把猎杀各种动物制成标本当好,有太多的物种是由于人为原因走向了灭绝。戴着镶嵌着“科技文明”皇冠的人类早就忘记了自己本身就是动物,就是地球上平凡的一员的事实,活得太高枕无忧了。20世纪以来已有众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给人类做出了提醒,好莱坞经典灾难片(如《后天》《2012》)中反复强调“末日降临”,希望能达到宗教训诫和道德规劝的广泛效果。不少科幻电影运用画面技术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AVP算是这类电影中的翘楚。

AVP本身就是对人类长久以来建立起的崇高地位的挑战。科幻题材电影中有一类是以外星生物入侵为故事主线的,如1996年罗兰•艾默里克导演的《独立日》,2005年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以及2011年刚刚上映的《洛杉矶之战》。片中的外星人往往比人类文明更发达,他们具有先进的科技、庞大的身体、发达的智慧,他们把人类看作蟑螂的一般数量众多的渺小生物,“人”这个名词在虚构现实面前变得不值一提。镜头中的外星生物远远超越了人类能力和理解之外,这种灵感正源于电影人们处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动物的角度上反观人类长久以来凶残血腥的所作所为的深刻体会,或许在动物眼中人类就是残忍的“外星人”,就像AVP中的“异形”。

然而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些类似于AVP的科幻题材电影中,人至少都还保持着人的地位,只不过出于科技水平上的差异,人类处在了相对的劣势。人类掌握的武器设备对外星入侵丝毫不起作用,这是对标榜“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科学家们引以自豪的发达科技的嘲笑,是对现代科技文明异化人的忧虑。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军事科技力量是其背后的强大支撑,是其自信心的保证。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意味着威力更大的武器,功能更完善的装备,这也是为什么在影片中美国总是首当其冲。可当科学技术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人类的自信心就被摧毁了。人类当前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远远不能解决世界上产生的所有问题的,并且随着科技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有新的更加严峻的问题不断涌现,人类走得越远只会越发没有安全感。切尔诺贝利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爆炸事故打破了这一神话。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把核问题再次摆到了世界面前,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是无法自如掌控的。

AVP中人类正是因为简单相信了卫星信号不顾后果地进入到外星生物设下的圈套中,人类要想从危机四伏的金字塔机关中逃脱出来,不仅要躲避铁血武士的追杀,还要抵抗随时出现的异形,以免被抓走当做其幼体的孵化器。当影片中的人意识到陷入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握紧武器。然而影片中所有握有武器的人都逃脱不了被屠戮的悲剧,在很多的镜头中走投无路的人用漫无目标的扫射和大声的嘶喊来发泄心中的恐惧。电影中的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人们一心追求的“远古发现”居然是铁血武士留下的火炮,这样的武器居然一直被当做神器受到人的顶礼膜拜,而为了证明自己的考古发现,人们把外星武器视为珍宝,却引来了杀身之祸。影片结尾处惟一幸存下来的是不喜欢使用武器的女向导,导演在影片开头就把她设定成一个从事环保事业的环保主义者,这种安排是坚定站在生态主义的角度上的,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和现代人类过度依赖科技的批判,认为只有怀抱着生态主义的人才有资格生存。这些都表明了保罗•安德森在AVP这部影片中反科技,反暴力的态度。

异形把人作为培养幼体的寄生宿主的经典创意一直贯穿着整个《异形》系列和AVP,这也是两个系列影片中最能体现导演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地方。自1979年第一部《异形》电影的第53分钟起,潜入科学家体内的异形幼体开始长大,第一个人爆肚而亡,电影史上最恐怖的噩梦就开始了!异形幼体通过吸收人身体的营养物质在人的体内长大,最终从人的腹中冲破出来。这是对人认知伦理接受极限的挑战。人被当做培养器皿,活着的意义只剩下为异形幼体提供营养物质,这样的人也已经无法被称为人了。同时,破腹而出这一经过变形的“分娩”情节有其深刻含义:人滋养了外星怪物,并且给予了它生命。充当某种意义上“母亲”形象的人类可以说是一切灾难的源头,这是对人存在价值的终极否定。AVP正是因为这一点超越了其他同题材电影,堪称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巅峰之作。

片中的异形并非简单的外星怪物,它们没有杂念,没有一点的理性和随机行为,它惟一的目的就是生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保证种族的延续,这倒类似于人类。人在这个世界上目的也是为了生存,钻木取火,刀耕火种,都是人在寻求更好的生存的过程中的创造发明,但是逐渐的人的这种求生的本能被利用自然的惯性所替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再和谐,人的行为就如同异形般失去了理性。就好像异形把人当作幼体的孵化器一般,人如果一直破坏下去,那等到下一代人面对世界的时候也许就和AVP中从人的体内破肚而出的异形幼体一样,看到的是已经死亡的“母亲”。

异形象征的是“现实人”,外星武士则是人类对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未来人”的期望。从外表上看,铁血武士更接近人类,而且和人类一样他们有思维,科技,也有文明。AVP中他们是原始人类所敬拜的“神”,是陷入金字塔中的人类惟一能指望的“救世主”。铁血战士所奉行的行为原则也较为符合生态主义中的“平衡”观,他们控制着异形种族,在猎取异形的同时要防止猎物的疯狂繁殖,一旦情况失控,铁血战士会毁掉整个文明,回复原初。

铁血战士猎杀异形的类似于“成人仪式”的情节也有着特殊含义,从原始时代开始,狩猎就成为早期人类求得生存的必要手段,而能否掌握这种技艺,拥有杀死猎物的勇气也被看作单个的成年男性的标志,同时只有通过了这种“成人仪式”的考验,未成年男性才能被整个群体接受,从而获得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尊重和权力。“成人仪式”在世界上许多现存文明中依然存在,如非洲以游牧为生的库族,年轻人必须分别杀死一只雄性和雌性的大型动物才可获得认可,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动物被杀死之后,还要分别在青年的胸口、背部和手臂上割开一道垂直的伤口。然后从被杀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油脂,与草药混合,涂抹在伤口上。伤口愈合后留下的伤痕便成为成年男性身份的永久象征,这可以看做是AVP中铁血战士的原型,成为成年人的“未来人”完成了任务,完成了本质的转变,象征着真正的人类眼中的“神”的出现,“未来人”代表着完美的人性,与自然界完全契合是反人类中心主义者们希望人类所达到的理想境界。

纵观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异形》系列和AVP,影片在紧张的情节、恐怖的氛围、刺激的效果之下,透露出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对人类历史和未来的深度思考,是在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下对人类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这赋予了AVP系列电影独特的思想文化价值,使得“异形”的故事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人与动物系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狐狸与猎狗》;生态批评;自然;和谐

《狐狸与猎狗》(The Fox and the Hound)是迪斯尼第24部经典动画片,于1981年7月10日在美国首度推出。内容是叙述小狐狸陶德(Tod)与小猎狗考魄(Copper)自幼即结成最好的朋友,他们一同玩耍嘻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当他们渐渐长大,也渐渐知道彼此是天敌的命运,一次意外陶德不小心害了照顾考魄的老狗旗夫(Chief)摔断了腿,于是考魄的主人阿莫斯・斯莱得(AmosSlade)就带着考魄深山缉狐而来,他们过去真挚的情谊受到了宿命的纠缠。本片题材在迪斯尼动画之中可说是较为成人及现实取向的,再配合颇有乡村音乐味道的配乐,把片中这对好朋友的历程转变刻画得颇为深刻。

本片一直到1994年才首度在美国推出录像带,并容获当年美国年度最佳录像带殊荣。由于影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随后同年在阿根廷、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典、芬兰、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播放;从八十年代以后直到本世纪初,随着生态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该影片由于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而在世界各地被再度推上银幕。其中美国再度播放于1988年,澳大利亚则在200P年再度播放该片。可见,在本世纪该影片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一、一曲融亲情、友情、爱情于一体的美妙旋律

在影片开头,观众就可以感受到一股令人荡气回肠的母子之情。小狐狸陶德的妈妈口中含着儿子在狂奔,逃避猎人的追捕。她拼命地逃窜,可是猎狗的吼叫声越来越近,再不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她和孩子都难逃活命。于是狐狸妈妈跑到一个草丛边停了下来,将她的孩子藏在里面,然后毅然决然地向另外一个方向跑去,随后传来一声猎枪的动荡的响声,猎狗也随即停止了吼叫……这种伟大母亲的行为实在是感人肺腑,让人扼腕叹息。

失去了母亲的陶德被猫头鹰大妈发现,她和啄木鸟等邻居商量好对策后,将独身居住的老奶奶推德(Tweed)引过来。善良的老奶奶推德把陶德带回家精心照料,从此陶德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老奶奶推德家里,观众可以感受到一幅安静祥和的场景,和谐相处。在此期间,陶德到附近玩耍时结识了小猎狗考魄,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两颗年轻的心快乐地融合一起。影片中有几句经典对白:“考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陶德,你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是吗?”“是的,永远。”纵然猫头鹰大妈提醒陶德“考魄将会长大成为猎狗,一个真正的杀手”,小陶德还是坚信“他永远都不会变”。影片中稚嫩的声音传递着纯真的心愿,让人感受友谊的珍贵。可是,时过境迁,长大后的猎狗在主人的训练下已经成为真正的杀手,成了狐狸的天敌。当两位久违的朋友再次相遇时,考魄不得不告诉陶德“那些日子已经结束了”。在和老狗一起追捕陶德的过程中,考魄放了陶德的一条生路,并提醒陶德不要再见面了。可怜的两位昔日的好友只好分道扬镳,可是贪婪的猎狗主人啊莫斯・斯莱得是位贪婪的捕猎者,当发现老奶奶推德将长大的陶德放归大自然时,便精心计划着追捕陶德。当两位昔日的好友狭路相逢时,他们展开了一场打斗。由于陶德熟悉地形,巧妙地躲过了考魄的追捕。正当他准备离去时,发现考魄正面临着生命危险,因为考魄遇到了大黑熊,并被大黑熊打翻在地。痛苦的陶德犹豫片刻,便不顾生命危险来挽救考魄。在艰苦的决斗过程中,正当大黑熊一步步紧逼陶德时,大树干断裂,大黑熊摔了下去,陶德和考魄得救了。随后,正当狠心的猎人举枪瞄准陶德时,考魄经过了死亡的洗礼,体验了友谊的珍贵,毅然决然地用身体挡住了陶德,无奈之下猎人放下了枪,放过了陶德。当然互为天敌的两位最终又成了好朋友。故事情节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除了对亲情、友情的刻画,影片也对爱情这个主题给予了唯美的描绘。当陶德在老奶奶推德家渐渐长大后,除了得到人类足够的呵护之外,还需要得到同类的相伴。人类的世界不可能满足动物世界的需求。于是老奶奶推德痛下决心将陶德放归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陶德慢慢适应了自然法则,也很快就找到了一只雌狐狸,并将其成为自己的伴侣。两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过着幸福的生活。另外一段爱情的描绘是指鳏寡之人老奶奶推德和猎人最终结合起来。起初由于对待动物的态度不同,尤其是在对待陶德问题上,他们经常吵架,简直成了仇敌。当猎人在追捕陶德自食其果受伤后且由于陶德救了他的一条命,他也从此不再打猎后,老奶奶推德原谅了他。最终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观众从中感受到了老年人的快乐,使得影片的主题温馨舒畅。可见,《狐狸和猎狗》是一部再现亲情、爱情、友情等的情感交融的动画大片,寓情于景,寓情于理,情意浓厚。

二、生物中心的平等的生态思想的完美体现

除了对各种情感的描述,影片还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意蕴,比如生态学家提倡的“生物中心的平等”(Biocentric Equality)、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自然价值论等的生态思想,这也成为该片在21世纪的今天被再度放映的原因之一。动物解放论的当代传人是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代表作《动物的解放》(1975)。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人物是汤姆・雷根(Tom Regan),代表作有《为动物权利辩护》(1972)、《捍卫动物权利》(2000)、《动物权利争论》(2001)等。中国学者王正平把上述两位生态学家的思想合称为“动物权利论”动物解放论的基本观点是以动物感受苦乐的能力作为道德地位具备的依据和标准,因此承认动物也拥有像人一样的道德地位。辛格认为“动物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事业的继续。”“凡是解放运动都意在结束某种不平与歧视。”动物权利论也认为动物应该享有与人一样的生存的权利。两者都把道德关怀的边界扩展到动物身上,都把动物与人类中被压迫的群体――妇女、黑人作比较,都反对通过实验和其它方式来虐杀动物。动物解放/权利论把道德关怀的范围局限在动物身上;“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论则要求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涵盖在所有的生命身上,代表人物有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Schweitzer)和保罗・W・泰勒(Paul W.Taylor)。法国哲学家史怀泽是“生物中心论”伦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自然界每一个有生命的或者具有潜在生命的物体具有某种神圣 的或内在价值、并且应当受到尊重。史怀泽提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世界上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网,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依赖于其它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我们生存在世界中,世界也生存于我们之中。”人对其它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作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泰勒是美国纽约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于1986年发表《尊重自然》一书,并宣称尊重自然就是他的环境伦理学说。其学说认为所有生物具有自身的善和天赋价值(inherent worth),值得具有道德能力的道德者的尊重,而且采取这种态度的人便倾向于增进和保护其它生物的善。泰勒的生命中心自然观具有若干基本信念,就是人类与其它生物都是地球生命社区的成员,人类并不超越其它生物,而且人类与其它生物构成互相依赖的系统。

通过对影片的多次赏析,观众不难发现动画片《狐狸与猎狗》充分体现了上述的一些生态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哲思。在影片中,毛毛虫的命运和陶德的命运充分体现了“生物中心的平等”的思想。毛毛虫在树干里慢慢成长,可是啄木鸟等早已经虎视眈眈,伺机将其变成他们的猎物。正由于此,毛毛虫命运多舛,多次面临生命危险。在她的逃往过程中,大自然发挥了无比的威力,一次次地利用自然条件挽救了毛毛虫,同时也给啄木鸟等以严厉地惩罚,教训他们自然界万物平等,应该相互尊重,而不应该互相蚕食。最终,毛毛虫发育成熟,长大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再也不会受到啄木鸟等的追杀,成为自然界中快乐的一员。

小狐狸陶德的命运体现了自然界中反生态的行为,证实了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和平共处的重要性。陶德首先是和老猎狗的冲突,老猎狗视陶德为他的死敌,多次进行残酷的捕杀。在一次捕杀行动中,眼看就要将陶德收为囊中之物,却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到了桥下,残废了一条后腿。从此再也不能参与打猎,在主人的心中也变得一无是处,这都是征服的代价。

其次,陶德和考魄有着痛苦的冲突。在殊死搏斗过程中,大自然的环境使得陶德得以脱身。可是考魄却遇到了强大的大黑熊。这或许也是大自然的安排?大黑熊的出现很突兀,正当在陶德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神秘地降临于考魄和观众面前。无形中就会让人感觉大黑熊是大自然的化身,因为大自然有着神秘的力量,她无时无刻不在存在着并发挥着她的必不可少的作用。如考魄不去拼命地追杀他的朋友就不会遭到黑熊的袭击,就不会遭到来自大自然外力的影响。自然界的万物没有谁最强大,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彼此和平共处。

最后,陶德和老猎人有着尖锐的冲突。猎人是个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成为生态学家攻击的一个反生态、反自然的典型形象。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生态批评运动的发展及生态伦理道德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把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根源指向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语境下,老猎人阿莫斯・斯莱得被视为地道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则具有更加鲜明的色彩。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成为生态批评的第一要义。影片对反生态的猎人阿莫斯・斯莱得的愚蠢行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他贪婪地捕杀着猎物,尤其是他对陶德耿耿于怀,他不仅捕杀了陶德的母亲,而且也要对陶德本人赶尽杀绝。当他探知老奶奶推德将陶德放归大自然时,他便精心策划准备捕杀陶德。他制作了许多残酷的捕猎工具,以确保在捕猎时万无一失。纵然有醒目的标志牌严禁到保护区打猎,他还是违反国家规定偷偷地到保护区打猎,他的贪婪的嘴脸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当然,在捕猎过程中,他踩到了自己布下的陷阱,自食其果,自己的腿部受到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差点儿被来自大自然的神秘的大黑熊吃掉。影片告诉观众,不遵循物种平等原则,迟早要受到惩罚的。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点测、威力无比且无处不在的。影片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生态学思想让观众意犹未尽,留下不尽的回味和深思,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绿色之思

该影片画面唯美,观众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影片不时地展现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的空间。在人类历史上,人与自然有着休戚与共的紧密的联系。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因为有了人类而具有了昂然的生机,人是万物之灵,人作为自然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大自然的儿女,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必须悉心保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在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矛盾的产生是必然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是自然界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不是通过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依靠人类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和和谐的统一。这一观点包含着深层生态学的思想,体现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对立中体现着统一,统一中包含着对立。因此,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应该是:既开发利用大自然,又尊重大自然的权利,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类与大自然的生态和谐(eco-harmony)的理想境界。这就是《狐狸和猎狗》中的自然生态观所给我们的启示。在影片的开头,剧作家就向观众展示了和谐宁静的大自然场景,比如在猫头鹰大妈周围的自然环境,陶德后来所在的自然保护区等,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但是由于有了人类的入侵,原来的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猎人阿莫斯,斯莱得是人类入侵大自然的代表,他的形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代表了一些现代人漠视自然的存在,而对之大加践踏和蹂躏,无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他的这种侵略者的行为无疑给和谐的自然生态带来了破坏。他的这种愚蠢行为肯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影片中大黑熊的出现代表了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的强大、他的突然降临让观众与神秘的大自然联系起来。因此,观众无意中就把大黑熊当作是大自然的化身。人类肆意地捕杀大自然中的动物,使得自然生态受到了影响。大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必然要使人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影片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在二十一世纪是生态学的世纪的今天更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从1981首次放映到2001年仍然在不断被重新放映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人与动物系列范文第5篇

“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的社会本性和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无论是我国古代人们所向往的“小康社会”、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理念,还是西方思想家所提出来的“理想国”、“乌托邦”、“新和谐公社”等,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共同的价值目标。近代西方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也先后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而真正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只有马克思。作为创始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理念博大精深,立意深远。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 马克思 “和谐社会”思想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和谐。

2.1 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相互依存性。“人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我国古代传统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一致主张“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实生物”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大多数思想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在这里,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看作是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需要依靠自然界生活,“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 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具有普遍性。

我们现在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属人”的自然,所以两者是统一而并非是对立的。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首先端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看作和谐社会的最核心的关系,也就是具有存在论根基的最根本的关系。

2.2 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的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人需要参与社会生产和交往活动,人的本质是人真正的社会联系。马克思认为,人不是一种抽象的孤立的存在物,同时也不是一种纯思辨的形而上的东西,而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物,是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属社会的人与属人的社会是一种有机的统一,这既是人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也是它与以往各种唯心主义哲学及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之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解放和发展是统一的,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它是“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体现了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及其力量的全面生成,而这一切只有在将来的社会才能实现。在社会这一理想状态的和谐社会中,社会关系不再是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成为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一方面,社会关系的和谐将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每一个个人更充分地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2.3 人与人的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而社会也无非是“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是人们相互活动的产物。因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总要与他人打交道,要面对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马克思又认为“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并且论证了“世界交往”在人类社会演进和社会结构变革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还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与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及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统一性。 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只有到了社会才会得以真正的消除。毕竟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集体财富得到极大丰富,“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就意味着真正实现了社会公平,个人利益之间、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得以统一,由此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