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类招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按大类招生是普通高等学校为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本文就我校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实践、具体实施和经验教训作一些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多元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强大推动力。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正不断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现“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和合理流动的需要,培养基础宽厚、知识综合、适应面广,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1按大类招生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招生和培养方案,招生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或院系招生,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平台学习后,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去向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专业分流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使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身条件、社会需求而选择专业,减少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缩短专业选择与就业的时间,使得招生、培养、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进而有利于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体现“按需培养”原则,提高办学效率。目前,很多高等学校采取大类招生这一形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竞争能力的手段。
2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施个性化培养,我校实施试行了电气信息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的大类招生。对于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我们确定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识教育”是强调基础教育、平台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作为非师范专业学生我们还加强了“人文素质”的教育熏陶。“按类教学”体现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按大类教学,拓宽专业口径;二是为有不同优势的学生开展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三是为有不同兴趣、不同毕业去向的学生开展分流教学。“倡导探索”是建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潜质和探索精神的学科专门人才。
本科生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和定位的具体落实。我校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制订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我校特色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规定了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设置“2+2”教学平台,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基础类课程学时和实践学时,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增加“柔性”,积极为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发展创造条件。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的通用程度,增强培养方案对弹性学习年限的适应性以及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升学与择业需要。
3我校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实施
(1) 对电气信息类学生采取“2+2”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分流培养
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知识培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的“2+2”培养模式。电气信息类学生分流限定在学生就读的大类所含专业方向内,在专业方向分流中,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志愿可以在一年级后初选专业、二年级后选定专业,两次选择专业方向,避免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构建四个平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坚持基础牢固、理论踏实、专业灵活的原则;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为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学生构建了“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个性发展平台”四个平台,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公共基础平台主要开设通识课程为主,学科基础平台开设高质量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平台则根据学生专业分流后的方向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个性发展平台尽量多开设一些限选课和选修课,以利于自由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在课程比例上,四个平台所开设课程大约分别占总课时的25%、18%、35%和22%左右;必修课占70%,选修课占30%左右,其中实验课大约占总课时的20%。前两个平台以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拓宽学生专业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后两个平台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留下了良好空间。
(3) 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
通识教育是注重学生基本素养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泛的基础,我校对大类招生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等跨学科课程四门以上(大于144课时),并听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通过通识教育,强调学生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 深化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是整合了两个院系的四个专业方向而成,我们采取优化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凝练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广大教师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体系;各专业课任课教师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活动,从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平等讨论和知识创造转变,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5) 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为电气信息类学生提供了除课堂学习之外的多种学习方式,专业课程都提供了网络在线学习、多媒体课件学习、在线视频学习、在线辅导答疑、虚拟实验、网络学习论坛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巩固,提高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既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6)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为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为电气信息类大类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培养目标和方案,按要求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均安排有实验、课程设计等,并将实验课程进行单独设课,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增加实验学时,部分课程的实验学时达到理论学时的50%,并保障实验开出率达到100%。通过改进培养方案架构,提高实验课时比例,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管理,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结构同样完整,实现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我校还通过开放实验室、到实习基地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7) 加强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
为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校外学习、社会实践等创新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校制订了全套实验室开放的管理规范,部分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在相关院系建立创新实验室,成立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等科技活动;创新实验室还面向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种竞赛的大学生免费开放;院系设立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并制定了保障措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活动和措施,使得学生软硬件开发能力、电子应用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近三年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获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若干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篇。
(8) 增加教学投入,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
我校近三年来,对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相关专业共投资一千多万元对原有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更新和完善,新购实验设备1500余台(件),实验室用房面积增加3000多平方米,我校三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两个可为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实验服务,还拥有电子技术实验室、硬件综合实验室、计算机与网络基础实验室、模式识别与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实验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专业实验和创新学习,丰富的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校还采取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尽早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训练,使学生在奠定学科技术基础的同时了解社会,参与科研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
(9) 加强教学管理,指导学生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顺利实现专业分流。
从学生入学起,我校就通过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电气信息类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专业教育,并在一二年级指导学生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生在学习1~2年后,根据本人意愿、就业市场信息进行专业选择,避免了学生由于对专业设置不了解而产生“一报定终身”的状况。我校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也从专业布局,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人数,避免修读方向人数严重失衡,以保证国家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分流工作根据学生志愿,按学生加权平均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挑选的办法,严格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向学生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并报教务处批准。分流名单审定后,学生按审定的专业方向修读三四年级课程,使得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愿意学习,乐于进取。
4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使我校有限的优秀教师资源和物质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合班上课,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诲,欣赏他们的风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竞争上岗,促进了教师间的良性竞争,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资源共享、规模办学的目的。
(2) 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综合化趋势,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也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大类招生改变了传统的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过早地局限在某个专业之内,以免造成知识面过窄、导致就业面太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不足的现象。按大类招生能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拓宽专业口径,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良好的“通才教育”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校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实施专业分流,加强了学习竞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顺利度过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过渡的不适应期,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力争先进,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的目标。
(4)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新生的高考志愿一般是由家长、老师代为填报的。选择专业时往往以就业形势估计为依据,常常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真正兴趣,使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通过一二年级基础课学习,拓宽了知识面,不仅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见识,更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5) 有利于学生准确预测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率
学生入学两年以后根据兴趣爱好和专业前景进行专业分流,推迟了选择专业的时间,提高了对就业形势预测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社会急需的专业学习和进行专业分流,改善学生就业率下滑的现状。
5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体会
(1)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必须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相结合,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不宜仓促而上,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一项根本性的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不是几个相近专业的简单叠加,需要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根本性的更新。必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把握市场信息,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大类招生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强调要培养厚基础、宽知识、具备终生学习能力、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和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多变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要求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校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并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引进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博士9名(2名在读博士)、硕士27名,提高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3)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包括专业方向不宜过多,在强调基础训练的同时,不宜过度淡化专业教育。大类招生突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强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口径和进一步深造。强化基础,必定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教育,但也不能过度淡化专业教育,毕竟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精练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采取网络化立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宽知识的基础之上不降低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我校对专业课程采取多媒体教学、网站教学、开放实验等多种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 加强专业分流引导,防止学生“顺大流”而使某一专业方向过热或过冷。大类招生学生经过一到两年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潜力、就业条件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但由于学习的主要是基础课程,专业知识学习不足,再加上从众心理影响等,选择专业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及时把握市场和社会需求信息,对就业形势做出准确估计,对学生加强专业分流引导,使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专业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士夫,王瑛. 关于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
关键词: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 大类招生 大类培养 大学品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3
1 自由教育的演进概述:从传统走向现代
自由教育的鼻祖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所倡导到的自由教育是基于阶级的立场,供少数人享有教育,即自由人,旨在提升人的本质,促进心智发展,其本质是非专门化,非功利性和强调心智训练价值,其学科内容也从智者学派经过逐步发展、固定为“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世称“七艺”)。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长期处于神权高于人权的阴霾下,人文主义者强调 “对神性的反叛,倡人性的复归”,人文主义教育家们所复兴的便是古希腊时期的文化,他们无疑看到了自由教育的精神,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导致对自由教育的了解不够彻底,忽视了科学理性的重要性,仅仅注重研究古典时期的文学,使得教育走上了一条重视复古的人文学科,而轻视现代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歧途。
19世纪,自由教育有了新的解读者,在同等重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前提下,赫胥黎将自由教育看作是普通公民教育,这种教育要发展个人的理性、德性,提高个人修养,也要培养国家公民,还要为受教育者胜任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各种职业打下基础。20世纪的主要的倡导者,永恒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赫钦斯称,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永恒理性。培养人性中的“共同要素”,即人类的共同真理,而真理是独立于时空而存在的,“伟大著作”中记录了人类对真理探索的成果,这些著作应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赫钦斯认为:“这就是适用于自由人的教育,这就是自由教育。”
二战后期,战后的特殊背景与国际间竞争在教育和科技上的进一步展开,为恢复与发展生产,世界各地竞相开展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自由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弱,唯在英国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倡导者皮特斯对传统自由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和反叛,提出“限制人心自由发展的最大障碍首先来自个人对权威的迷信和盲从;其次来自权威对个人的灌输。自由教育就是要使人心从盲从和迷信、权威和灌输中解放出来。这一点显示了皮特斯自由教育思想的现代色彩。”
面对来自自由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激烈批判,21世纪的自由教育的内涵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众多教育者以“什么是有教养的人”即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理想境地为出发点,提出自由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在关注实践知识的前提下,拓展课程范围,倡导跨学科、超学科等强调知识整体性的新课程,同时为教授此类知识,也更为关注教学法维度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即开展基于学生起点、面向学生经验、切合每位学生、由师生共设教育目标的新自由教育,使学校成为指向变化的环境、成为知识再生产的基地。
2 大学的自由教育理念:培养理性与人文精神兼具的人才
在自由教育成为当今重要的教育理念,甚至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时,“何谓大学,大学的理念是什么?”从其产生以来,众家言说者皆持有自己的观点。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开宗明义的指出“大学是一个教普遍知识的场所”,在他看来,大学是为传授普遍知识而设立的,是为学生学习普遍知识而设立的。“大学只有通过教所有的知识分支来教一切知识,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大学正是通过教授普遍知识,使得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他指出:“一所大学的作用是把智力文化交给它的学生,…大学教有才智的人在所有的问题上很好地思考,去追求真理和掌握真理。”在纽曼看来,一所大学的真正的、适当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习或获得,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思考或推理。纽曼反对大学教育过早地分专业的想法是十分明确的。
从纽曼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理论原型,借助知识体系中的较大分支来培养学生,继而为较为容易的打破专业壁垒埋下伏笔。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将知识世界划分为几个相互交叉的大圆,学生先在某个大圆内移动,经过交集部分进入其他圆时继而跨越边界时遇到的阻力和跨越的边界数目会相对减少,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相对来说就会简单许多。问题是,这个前提也是多数大学难以做到的,如何在教学中让融会贯通又自成体系的不同知识大圆之间产生交集(尽管交集本身就是存在的),确切地说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挖掘这些交集时,体会人类知识的整体性与普遍性。
哈佛大学的校长有言:“学生们一代接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一浪冲击着陆地,有时静静地,有时则是带着暴风雨的怒吼。不论我们认为历史是单调的还是狂暴的,有两件事总是新的,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几句话,是对大学精神的精辟概括。耶鲁大学的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有这样的回应:“我先谈谈知识的态度问题,知识像我们周围的宇宙以及我们内心的世界一样,多层次多绫面,而且绚丽缤纷。我们渴求知识,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面对“多层次、多绫面”的知识,大学在引导青年学生对知识世界探索时,必须准确定位自身在对学生引领时的角色扮演。
认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的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他明确声明,在学术上“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这是其办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蔡校长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看到了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若一所大学没有大师,是很难称其为大学的,同样他也看到了学术自由对于学术和大学发展重要性,即百家争鸣才是学术发展之道,才能为学生网罗众家、学习各种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这一点与皮斯特看到的“自由教育就是要使人心从盲从和迷信、权威和灌输中解放出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有两个著名叩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可以用来问浙大学子,还可以问一问所有高校的在校学生。如若学生的回答是,进入高校是为了得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如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今后做一名敢于求是、求真的人。那么高校没有反问自己,“大学办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学生对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
渴求?”
无可否认,大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便是大学的理念所在,是否按照这一理念培养出符合其理念所倡标准的学生便是大学的品格所在,“以学生为本”是诸多大学的宣言,然而大学真的做到了吗?恐怕不然,诸多大学总是单方面决定了某一学期、某一学年的培养方案,规定了学什么、如何学、什么时间内学完,学生却极少能够参与,而按照学校培养方案造就的学生没有达到最终的标准,到学生的四年学业已结束时,最后忽然发现学生未达标,不能很好的在社会上立足,这时为时已晚矣。纵使学校有所反思,面对不甚理想的教育结果,自我安慰,下一届、下下一届的学生一定转变办学理念、更改培养方案,那上一届的学生该如何,如何为在学的学生跳出这个遗憾寻觅一个出口?兼容并包的大学,研究触角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宽泛,何不暂时抽离繁重的日常工作,多一些时间“仰望星空”,反思如何研究高等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高校最本职的任务上来,即培养人,换言之,“大学的任务无他,即如何提高育人质量”。
中国的大学如今正开展着一场尝试性的、有意义的改革,即力图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大学的观念”一章中指出“大学改革只能由大学的人们来决定。大学改革涉及到两项任务:首先是必要的建筑设施、教授、讲师和助教之间的分工、大学组织的改造和权力分配、以及行使职权等等;其次是重新标举大学的力量和信念。”无疑,第一点所关注的是大学外在组织形式的变革,但这绝对不是大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与终结点,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这两项任务并不能相提并论,重新确立大学的观念是首要的任务。”
大学的理念与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哲学精神高度相关的,哈佛大学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短短的一句话便出现了两个哲学家的名字,由此可见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位哲学巨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哲学精神,是美国这一实用主义发源地并对之极为推崇的国家中最一流大学的永恒追求。
如前所述,自由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虽不断演进,但其精神意蕴依旧是“培养理性,培养个人能在面对人生与世界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拥有自由、高贵的心灵,过理性、审慎的生活。”培养理性、审慎的态度,呼应了哲学精神中的理性精神;使学生个体面对人生重大问题时,拥有自由、高贵的心灵,能够达到对个人主体性的确认,这便是人文精神的最高价值。自由教育在理性与人文这两个维度上,又回答了大学精神在哲学层面的追问。
大学的理念在“自由教育”,或称“通识教育”,又或“博雅教育”的规约下,其品格的高下具体化为是否能够培养兼具“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学生。
3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在浙江大学: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
作为全国试点,浙江大学于2007年开始大范围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教育模式,其初衷是与国际接轨,将自由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新变体“通识教育”推行开来。通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和一年的实践检验,2008年招生时,浙江大学便由112个专业缩减为17个大类,通过合并相关、相近专业,将之前的众多专业进行划分,顿时缩减为人文类、工学类、理学类、农学类等九大类。
历年来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毕业生质量证明,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会导致知识面偏窄,发展潜力不足,导致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回炉”接收再教育与再培训。为增加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后工作能力的可塑造性,针对社会交往能力欠缺、知识层次结构单一,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诉求等种种弊端。浙江大学的大类招生模式力求通过打破专业教育的局限,在招生与教育培养模式上双管齐下,尝试在“通识教育”的引导下,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本科教育基础。
(1)大类招生在专业教育的上表现。集中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而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不断扩展知识领域的深厚潜力。大类培养的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教学培养思路,将大学四年一分为二,前两年为基础教育阶段,其间学生学习该大类专业所需各种基础知识,并明晰今后所学专业在该大类学科体系中的定位,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对人类整体知识的进步有何贡献。体会不同专业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建构方式,从而尝试从各个领域挖掘综合的学习方式。两年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与潜质以及学校的双向选择原则,确定专业,开始更为深入细致的专业深造。
乍看此教学培养模式,委实不错,学生可获得一种更加全面的教育,口径加宽了,并且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期后移,通过学习逐步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潜质所在,避免了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与此同时,前期的基础教育阶段在拓宽口径的同时为后续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着良好基础的学生在深入学习时更能领会本专业的培养意图,根据培养目标结合自身优势,能够从知识整体性的角度去思维、去探索。如此一来,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便应运而生。
然而,细加考量,有着种种美好设想与愿景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招生与培养模式,距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还有不短的路程。大类招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确实淡化了学生对专业的盲目选择、两年的时间学生能够更为成熟的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与预期,进行专业抉择。然而,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抉择的基础仍旧是由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所决定的,只不过是经过两年的观察能够发现哪些专业更有利于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如哲学与史学专业的生源不足现象足以说明这一点;大类培养,确实拓宽了培养范围,学生有机会接触更为完备的知识体系,为使学生了解人类知识的整体性提供了更为切合的途径,然而如若大类培养仍旧是基于某种大类的教育,与身心的全面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有不小差距。
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在自身反思与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步大胆跨越,着手从教育理念上、从培养模式上有所作为,旨在改变“大学教学在低阶能力、低阶学习和低价思维的层次上游荡徘徊,难以有效促进学习者的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如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也难以有效地塑造大学生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质”。然而就目前来看,如若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上依旧不加以调整的话,那么在某中程度上来讲仍旧并不能充分在实践中兑现 “自由教育”理念的精髓。
(2)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在通识教育上的体现。大类招生的亮点不仅仅在于入学时专业的不确定性,也不仅仅在于大类培养中专业的延后确认,而在于贯穿于大学教育全程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开设。浙江大学自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模式后,在原有的公共选修课基础上拓展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的学科性质无疑是全方位的,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总括起来,共有三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坚守最核心的人类价值观,是为其一;其二,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入生活,以鲜活的个体去体认人类的生活;其三,为更全面认识与选择生活模式增添理性思考与人文气息。
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列表中,单就课程的性质上来讲,有1/3的课程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经典著作,由人文社科各个领域中有建树的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现代不应该拒绝传统,现代文明更不能抛弃传统文化,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进程的脚步正是循着重构传统文化的道路而延伸的。当然,数目有限的几门课,短短的几十个课时,并不能将中国博大精神的文化全然传授,但经过这样的梳理或分专题的探讨,精神的雅致便初见成效。我们不能期待短期的课程,便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可以游刃有余,这种期待无疑是不切实际的,然,可以预见的是经过四年的国学课程的熏陶,“人文精神”的培养将使得学生在了解文明的进程与文化的厚重中,找到应坚守的核心价值观所在。
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尽管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开设掌握间接知识,但作为存在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在为今后生活做准备的同时,为时四年的大学生活同样是其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一段。通识课程的作用这时便凸显出来,抛开专业课程的教育目标的精深与讲授的难度,设置了与生活贴近的诸如“彩电维修”、“茶道”、“插花”等课程。在鲜活的情境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身边可触可感知识的探索,在书卷气外多了一份生活的气息与昂扬的生命力。课程设置的维度与触角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疑为学生体验各种生活模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台,象牙塔内的生活不再和社会脱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再受僵化的条框制约,而是从现实场景中构建解决问题之道。
当然,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开设也存在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课程门类的确定与各门类之间的权重分配;通识课程教师的配备及其对本课程的认识深度;学生在市场导向、就业导向下的心向所引发的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
毋庸置疑的是,任何变革都是过程性的、教育领域的变革尤其如此,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结果的积累性、周遭环境的牵制性,在变革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极其广泛,变革每走一小步都相当困难,特别是除却育人、教学之外,还担任科研、社会发展需要等多重任务的高等教育。幸而,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自由教育的理念已越来越受重视,尽管达成这一理念“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在中小学教育改革同步推进、在教育界外的广泛支持下,高等教育在通往“自由教育”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
4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离通识教育还有多远
大类招生是从招生体制、大类培养是从培养模式上着手为“自由教育”理念的实施铺陈。招生体制的变更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界限淡化,也不仅仅是管理体制的外在变动,而是在力求四年的培养机制上为“理性”与“人文”的积淀打开了一扇门,通往一条艰辛但大有裨益的道路,路走得是否顺畅,需要多方的共同作为。
秦绍德在“通识教育论坛中”,将当代中国的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面临社会市场化的挑战。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的和职业以及收益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的专业设置围绕市场的需要,进而使学生对课程选择紧跟职业的要求。这种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第二、面临教育大众化的挑战,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优质教育资源总是供不应求。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学校内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专业的抉择与确认俨然另外一轮比高考更为严酷的筛选;第三、教育模式转变的挑战。人才素质需求的转变势必要求教育模式作相应的调整,尽管短暂大学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但作为特殊学校的大学在教育模式上的变革对人才素质构成的转变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第四、面临着全球文化冲突的挑战。中国的大学必须有敏锐的预见性和觉察力,要作为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明必须充分融入大学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锋中,不至于站在文化的下位被动的适应与接受。
尽管通识教育是西方首倡的,但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10年,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改革,标志着现代通识教育的开端,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而采取的一次重大的教学改革措施。“知识在变,教育亦应随之改变”。教育最基本的命题是:学生应该接收什么样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学的刘遵义说道:“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最低限度的大学毕业生需要知道什么,具有什么知识?―除了他们自己的专业外,我们还希望大学毕业生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面临着外部的种种挑战与教育内部的追问,大学本科教育在改革的进程中无疑道阻且长,大学教育若想真正明确大学之道,从理念上重塑大学精神,从具体操作层面逼近“自由教育”,须同时在“理性”与“人文”上同步推进,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http:///Index.asp.
[2]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10.
[3] 邬大光.大学理想和理念断想[N].中国教育报,2006-06-30(3).
[4] 刘铁芳.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大学品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5,3(3).
[5] 官风华.保守与超前―纽曼的大学理想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4(1).
[6]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7(3).
[7]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2).
[8] 翟振明.什么是“博雅教育”[OL]。http://.cn/staticpages/20091014/newgx4ad51e82-2335056.shtml.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定制培养 模块化教学
一、导言
经济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经济学教育中一个重要本科专业,到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设有经济学专业点5377个,其中本科为1734个。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经济学”学科门类(02)下设经济学类(0201)及经济学(020101)专业(其他: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020103,财政学;020104,金融学)。实践操作中,人们对经济学专业认识的模糊(如“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门类),导致社会需求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择业上受到极大的限制,进而导致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前众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了问题。1.专业定位不明。很多院校只强调经济学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却忽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这就与当前就业市场对专业性的要求之间出现矛盾。所以说这种复合型人才也需要突出其专业性的一面;2.缺乏市场导向。很多学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考虑不同行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让市场去适应教育,这显然与实践脱离;3.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将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课程简单的凑在一起,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且实践教学脱离实际应用平台;4.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受通才教育的影响,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一教学模式,不能实现因才施教。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因不适合企业的需要而面临失业的压力,也因此浪费国家大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高校也因为经济学专业低就业率而失去学科发展的推动力。
基于此,国内学者开始纷纷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各个高校也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大类招生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等方面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后期专业分流不均、课程体系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大类招生下定制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或系或学院)进行招生录取,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前两年学习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第三年开始学生按照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实行定制培养和模块化教学模式。
二、定制培养与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和特征
定制培养与模块化教学模式其出发点就是强化专业特点、明确专业目标、把握学生就业方面,重组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以较高效率修完所需课并具备相应专业技能。
(一)定制培养。
现存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对人才市场的预测,按照某种统一的规格培养人才。由于计划带有某种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人才总体缺少个性化,走向社会后普遍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熟悉和适应过程,才能胜任工作。而且常出现培养的人才类型无法完全与职业岗位对接,对教育资源造成很大浪费。为了解决专业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各高校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定制培养是高校适应社会变化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由学校、用人单位、受教育者三方合作共同参与教育体系中,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
定制培养借用的是商品交易中订单的概念,根据“大规模客户定制”含义,提出“客户定制”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以销定产”的指导方针,尽可能按照用人单位的个性化要求,重组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生产”出用人单位需要的定制人才 。定制培养不仅关系到用人企业能否得到满意的人才,更涉及到受教育者的职业发展。针对企业紧缺人才对在校学生进行定制培养,为企业培养“定制人才”,才可以很好地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这种以企业为客户的订单教育和以学生为客户的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模式,向人们展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根据定制培养的思想,将专业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并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教学内容和培养人才类型,将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可以有机搭配和组合的模块,并根据不同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模块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
模块化教学有较多的优越性:①便于教学管理。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若要更新教学内容,需要修订整个教学计划,而模块化教学则可以灵活地更新个别教学模块,比修订整个教学计划容易得多,而且便于随学科发展而变化,这对于经济学专业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对经济学人才需求尤其重要;②便于因材施教。模块化教学能够结合企业需求的实际情况兼顾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较大的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避免知识重复讲授。原有的教育方法,由于受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致使每科教学内容重复,课时膨胀。采用模块教学避免了讲授重复的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当然,模块化教学的优越性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学习某个模块,要以掌握另一些模块的内容为前提,这就必然限制了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这些问题有待于在实践探索中加以解决。
三、大类招生下定制培养运行机制
(一)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构建柔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理顺学校、用人单位和学习者本人的关系,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定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成功实践的关键。如果缺乏有关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要想真正实现人才的“定制化”培养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搭建起用人单位与高校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网络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校才能与有关用人单位进行及时充分的交流,使学校动态掌握企业的实际需求,规划满足企业需求的各种资源,从而达成有关人才的定制培养方案,并接受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全程监督。
通过建立企业与高校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网络信息平台,校企双方可以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并从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角度对学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准确定位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奠定基础,使学校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标准达成一致。
(二)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
定制培养借鉴企业界的定制营销模式,对一个学校来说,学生就是其打造出来的产品,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如何,就要看其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学校一定要结合企业的需求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和不同行业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的不同特点,为经济学专业设计不同的专业方向。
但是,由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对知识的需求不同,要做到人才的定制培养,一方面需要学校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计相应的课程,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能根据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与偏好,提供合适的知识。显然,这两方面的工作对学校来说都将是一个挑战。然而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它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任何一所学校要给所有的学习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对某所具体的学校来说,要做到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定制培养,首先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确立起一个恰当的基本目标。然后根据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适合学校自身发展、体现学校特色的经济学专业方向。
(三)科学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
根据社会对具体某一方面人才的要求,学校要有一个完整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体系。而且为了便于定制化培养, 减少定制化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环节,学校应该将培养计划及教学内容体系分解为更小单位的集合。然后根据不同用人单位及学习者的要求,由学校先提出总体的教学计划框架,并按照合适的方式重组教学内容,以供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高质量的教学模块组成模块化的教学,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可重构性。企业主要对实践、实训和技能等方面的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双方就其可行性进行充分讨论,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借助企业业务平台,到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充分顶岗实习实训,培养实践工作能力。
(四)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真正结合,是经济学专业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实施大类招生下定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各高校应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淘汰原有适应传统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设置符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体系。
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基于学科大类招生和定制培养的总体方案设想,采取专业口径逐年从宽到专的原则,对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我校按照经济学学科大类招生,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前两年学习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然后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开始根据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第三年进入专业模块,第四年则根据定制培养思想,将专业分成更小的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对未来职业方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不同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同时又有一定内在联系。模块和组成模块的课程都是可以变动的,取决于社会需求和学科的最新成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就业方向,选择一个或几个模块,达到规定的学分即可。而且每个教学模块都有不同的教学团队,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各个院校在设计这些模块时,应根据各自的师资、设备等条件,设计出适合本校特色的经济学专业教学模块。但是,每个模块由哪些课程组成以及每门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应当尽量规范化,趋于一致。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建设专业教材。
确立“从社会需求往回走”的理念,弥补地方高校办学中不够贴近社会需求的不足,缩短学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的差距。双方共同规划、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校出场地、设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依托企业的技术支撑,做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双方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教材,尤其是专业实践课程教材。企业丰富的实践资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案例和项目内容,使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结合学校的教学经验,计划、编著、出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鲜明特色的专业教材,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经营能更好地有机结合。
(六)构建新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使得客户满意最大化。
构建适合大类招生下定制培养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保证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的关键。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通常是由教育部门内部认定的,认定标准单一且缺乏教育质量的过程控制。而大类招生下,定制培养模式的质量认定主要是基于“客户满意原则”,是由用人单位和学习者本人认定的。与传统评价标准相比,新的评价标准呈现多样化,既重视教育质量的结果评价又突出教育质量的过程控制等。
但是,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让所有的用人单位和学生满意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从学校的可操作性角度考虑,新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还要讲究一个度的问题。一是学校在培养某类专业人才时,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必须有一个基本标准;二是在基本标准基础上,学校要根据用人单位及学习者本人的意愿,尽可能使其满意最大化。对于第二个标准,无疑给学校带来了挑战。而要做到这些,学校一要做好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分类标准建设;二要研究各类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三要做好有关人的个性化特点的研究。
四、结束语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大类招生背景下,定制培养与模块化教学模式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仍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如何确定专业方向细分标准。由于现实中的行业很多,我们无法按照每个行业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方向细分过窄则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细分过宽则不能体现专业优势。二是如何将按照定制培养细分的专业方向与按照学科资源划分的教学模块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学校按照本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通过不断实践―反馈―改革―再实践来优化并完善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蒋秀兰,郭娜.关于高等学校大类招生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
[2]杨占昌,陈立文.大类招生格局下我校经管类专业分流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0.
[3][6]周兆透.对“客户定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
关键词:大类招生;教学秘书;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38-02
一、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概述
当前形势下,大类招生已成为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大类招生就是学生在入学初不选定专业,经过1~2年的大类培养,学生对学院学科概况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该模式实现了学生由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有利于高校选择和学生录取,高校中冷门专业招生困难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同时学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空间;此外,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也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按照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更能激发和提升自身创造能力。
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工作变化
大类招生带来的是高校整个教学系统大的变革,无论是教务管理还是学籍管理,都将受其影响,发生较大改变。
1.教务管理工作
大类招生背景下,教务管理工作势必发生一些变化,最显著的就是新版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表的编排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它包含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举措、培养年限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学分等,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指南针与实施细则,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考虑学生学习目标与进度合理安排课程,适当进行课程改革,反复探讨核对,培养方案要及时体现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2]在学生分专业后,教学秘书按照新版的培养方案进行排课,新版与老版培养方案有较大不同,因此需要人工重新操作录入系统,导致教学秘书的工作量增加。此外,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学院的教学管理方式必须改变,用弹性、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代替原先刚性制度下的教学管理方式,同时逐步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导师制,建立一套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学秘书在这一过程中是具体的实践与操作者。
2.学籍梳理工作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院在第2年或者第3年对学生进行分专业,原有的班级被打乱,新的班级组建起来,重新编排的班级会将原先有规律可循的各班学号打乱,教学秘书需要重新梳理学生信息,更新学生学籍基本信息,原本以班级为单位的批量审核将被以个人为单位的个别审核所取代;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给了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教学秘书还面临由于各个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不一致所导致转专业(或辅修)学生学分不一致以及成绩录入等问题。[2]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实行的是学分制,以往硬性的管理机制运作起来会遇到不少问题,因此,弹性的学制管理机制也是未来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方面。
3.专业引导工作
专业分流阶段可能会出现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了解不深或者认为所学基础课程用处不大而申请转入热门专业的情况,导致学生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秘书要协助辅导员、班主任等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认清各专业的学科情况、就业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概况,树立专业信心。
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教学秘书角色转变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与实践者,承担着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与对象:学生在该培养模式下将面临分专业、转专业、选课、调换班级、调整宿舍等一系列问题,教学管理的诸多方面如培养方案、学籍管理、选课管理、课表编排、教学任务下达等也会与以往有所不同。同时,由于学生在进校时没有选定专业,在分专业以及选课等过程中势必面临各种问题,作为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岗位――教学秘书,其角色将会发生一些改变。因此,教学秘书必须及时转变思想认识、调整角色定位、改变工作方法,确保自身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正确的方式方法应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带来的工作改变。
1.转变思想认识
教学秘书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以往培养模式的不同,因此应做好思想准备以应对新培养模式带来的各项工作挑战。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势必带来的工作变革是循序渐进的,它影响整个人才培养渠道与培养结果。在改革的浪潮中,教学秘书唯有与时俱进,顺应时展,不断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开拓创新、保持自我先进性,才能永葆竞争活力。要持续不断的学习,这种学习既包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相关的文件精神,还包括学习学校的各项相关政策等。理论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学秘书的思想境界、开阔视野、培养前瞻意识,为教学秘书开展工作提供政策指引。同时,教学秘书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等的学习,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并且在实际中将教学规律、教育理论应用于日常见到的教学现象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际中的各类教学问题。
2.找准自身定位
熟悉本职工作岗位职责与岗位内容是一个合格的教学秘书必备的素质,然而大类招生背景下,教学秘书不仅要熟知日常行政事务性的教学管理工作流程,还要对学院的专业学科等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知晓学院各学科所处的位置,学科的发展前景与不足等。教学秘书要改变以往仅仅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定位,大类招生背景下,教学秘书还应承担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建议,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自身,指导学生选择专业、课程等责任。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行政性、经验性的工作,要做好该项工作需要教学秘书具备专业知识,不断总结思考。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教学秘书要为学生转专业提供指导、解释培养方案、分析课程、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等,因此教学秘书要转变角色定位,将自身定位由原来的行政人员转变为领导的参谋者、学生的指导者。
3.改进工作方法
做好规划,提高工作效率。教学秘书工作繁琐重复,但也比较常规与规范,因此教学秘书需要合理规划与布局,提升工作效率,将自身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样既可以降低自身对工作的疲倦感,又可以增加成就感。教学秘书要熟知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掌握教务管理平台的操作,以统筹方法妥善安排工作次序,将零散工作穿插其中,保证日常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如:开学初的学籍注册、学籍整理;学期中的课表编排;学期末的毕业论文、毕业答辩等。同时要掌握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周期性发生问题的预见能力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3]尤其是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面临的分专业问题势必会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更大负担;同时,实施大类招生的前两年,两套培养方案同时运行,排课、成绩审核等也会增加工作量,因此教学秘书需要妥善安排好各项工作,保证时间合理分配。
工作量的增加,很容易使人陷入工作疲乏状态,因此教学秘书要调整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各项资源,适时寻求帮助,合理分配任务。对于某一时间段需要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情况,教学秘书要做好工作规划,将任务分步骤,把握重要节点,将一部分重复性、录入性、统计性的工作交由勤工俭学学生完成。此外,教学秘书要熟练使用各办公软件和数据软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4.做好沟通工作
教学秘书一方面要完成教务处及所在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学会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妥善处理好与教务处、其他学院或行政部门之间的往来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在学院的教师、学生做好沟通。[3]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教学秘书做好工作的前提就是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因此教学秘书要实时与教师、学生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好服务工作。与教师沟通,了解最新的学科概况、学院学科发展的差距、发展前景,以及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建议,以便自我改进与提高。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对教学管理的看法,搭建桥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如何看待课程与教师,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反馈给教师,增进教师与学生的了解。与学生沟通可以采取开展学习交流日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学秘书将收集到的信息一部分反馈给各任课教师,一部分如课表编排、课程顺序等与各系教学主任进行沟通后,适当做调整。同时,教学秘书要做好信息的跟进工作。学生分专业之后班级发生改变,自然班级变成专业班级,教学通知能否及时准确地告知每位学生,同时学生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能否及时反馈给教学秘书,这些工作都需要班级班委的配合与支持,在该过程中,教学秘书必须实时跟进、敦促班级班委履行好学生干部职责。
四、结语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本科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本科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对教学秘书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改革过程中,教学秘书要及时转换角色,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我定位、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带来的改变与挑战,为此次改革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姜静.论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关键词:大类招生 经管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塔里木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25
1 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背景
1.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经管类专业按照国家一级或二级学科进行招生,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培养,后期根据学生意愿、成绩、社会需求等情况进行专业分流,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尤其要注意“平台教育”的广度和“模块教育”的深度。
1.2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背景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基础、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这是改革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1]。2011年中国高校在学人数3167万,毛入学率26.9%,规模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突破40%。中国的大类招生教学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985工程”和“211工程”等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首先开始了“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进行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改变。
2 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涉及到从招生到就业的全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塔里木大学在2011夏季招生时已经开始按照经管大类进行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目前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6个汉本专业,三年招生人数共计1095人,以学科大类统一制定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内容,经管类专业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三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从2013年3月开始,第一批大类招生的经管类学生进入第4学期的学习,按照一、二、三学期综合成绩排名,双向选择,择优分配,进行专业分流。专业班规模最低人数标准25人,最高人数标准40人,不足人数专业按照录取原则调整,分流时间定于第三学期10-12月间进行,各教研室组织进行专业计划、宣传、介绍、指导工作,学生办公室及导师做好指导,组织填报《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分流申请表》,最后由学院、系进行分配公示。
按照“开放实践”的要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实践教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诸如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技能培训、第二课堂活动等。
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顺利实施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目前已经配套推行的教学管理方式包括学分制、导师制和选修制等,此外还构建了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负效应分析
自2011年7月至今,塔里木大学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已经推行了2年,当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此我们通过对参与此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相应调查,对此次改革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分析。
调查发现,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对第一意向专业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66%,了解程度一般的占6%,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不到30%,说明学生对选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提升,专业意向也不再过多的倾向于某一两个专业,专业分流时更加理性和均衡。
经调查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类培养模式比较了解或一般,相对于“专业招生、专业培养”的传统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受学生青睐。34%的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基础更扎实,有利于培养通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24%的人认为增大了录取率且有助于缓解一考定终身的问题。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31%的人认为有利于在专业分流中掌握主动权,20%人认为增加了解专业的机会,找到兴趣所在。
在专业分流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般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和寝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分流后学生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面临重整,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学生管理的连续性都面临考验,辅导员制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心理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衔接等方面需要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4 结束语
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的“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招生方式、教学计划、专业分流、学籍管理、毕业生就业、学生教育、院系机构调整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内容,有些环节比较容易实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如“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而有些环节则较难实施,甚至成效并不明显,如后期的专业分流如何实现各专业之间合理的结构性分布,教学课程的合理衔接等。
参考文献:
[1]万爱莲.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政策的背景、趋势与应注意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4):93-94.
[2]李斌,罗赣红.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11-16.
[3]田昊,谢昆青,林思聪等.北京大学电子信息学科大类招生的实践与反思[J].高等理科教育,2011,(6):35-43.
作者简介:王晶(1982-),女,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