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第1篇

一、基地申报条件解读

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其主要评审依据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教财[2005]12号,以下简称《通知》)。

1.基地建设模式的选择

《通知》规定,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将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大模式)。第二种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选择在当地某一专业领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职业院校,通过一次性投资,支持建设一批以服务本校为主,又能与周边职业院校共享的专业性实训基地。我院申报的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

2.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评审标准

《通知》规定,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评审标准包含专业备选条件和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建设指标。

(1)专业备选条件。主要要求满足以下条件:设施要求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的建筑面积应在800平米以上,其中实训车间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主要设备要求有20套以上,有不低于40个工位的专用实训场所以及两家以上的校外实习基地;师资情况专业教师(含兼职教师和实习实验指导教师)在20名以上,其中具有本专业工程类职称的教师不少于4名。

(2)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建设指标。一级指标有:办学方向、学校基本情况、专业基本情况、师资结构与水平、教学改革情况、职业资格鉴定、国际合作与交流、校企合作、学校改革管理水平、实验实习管理水平、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情况、资源共享与示范作用等。每个一级指标还对应有多个二级指标及标准内涵。

(3)其它规定。每年的申报要求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例如,为了做好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教育部、财政部规定:为体现政策的延续性,如无特殊原因,各地可将上一年度推荐但未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优先申报;各地2008年申报的专业性实训基地项目必须有本地经济特色、市场需求量大、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其它专业,要经过科学论证并说明申报的必要性。

二、编写申报材料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以福建省为例,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需提供以下材料:推荐省财政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文件、项目汇总表、项目申报书、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其中,根据《通知》中的实训基地建设评审标准,对项目申报书进行编写的环节至关重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申报院校基本情况”一栏中,需要填写面积与仪器、办学经费与师资、专业情况、职业技能鉴定站、校企合作经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等内容。这些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办学情况与实训基地建设指标是相对应的,在编写中应认真核对相关数据,努力体现学院的办学实力。

(2)在“申报基地(专业)基本状态”一栏中,需要填写专业设置时间、年招生数、在校生数、累计毕业生数、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师资队伍、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所、本专业学生实验实训开出比例、本专业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状况、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根据《通知》规定,专业备选条件若不能达到则不能申请立项,本栏目中所说明的专业条件与专业备选条件一一对应,应认真加以分析。

(3)在“项目建设方案概述”一栏中,则是对包括项目建设目标、基本思路、主要举措和建设进度等进行阐述。项目建设的期限一般为三年,需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内容进行编写。它将涉及到基地的考核,编写难度较大。

三、对基地建设方案的思考

1.项目申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笔者认为,我院能够成功得益于以下条件:一是学院具有行业办学的优势。我院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举办,具有行业办学特色。公司每年均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专业备选条件完全满足申报要求。二是学院的征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新增了近330亩的新校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又可用于建设一流的实习实训设施。三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制订了2008~2010年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将学院纳入公司实训基地建设范畴,计划以新校区征地及建设为契机,投入1673万元配套建设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变电检修三个实训基地,同时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为今后公司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2.建设方案的目标和思路

我院制定的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项目建成后,该专业实训基地将拥有省内一流的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设施和师资队伍,具备在校生专业实训、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种功能,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的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依托中央财政、省财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合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08~2010年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合理利用新校区,建设区域一流的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

3.项目建设的实现途径

我院的电力技术类专业涵盖了电力生产的发电、输电、送配电整个过程。由于电力生产具有实时性、安全等级要求高、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电力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硬仿真和软仿真两种手段实现。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本项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建设包括高压断路器实训室、高压隔离开关实训室、变压器实训室、电气试验实训室在内的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全面提升变电检修的硬仿真实训水平和培训工种种类。(2)建设包括配电线路及其带电作业实训室、输电线路及其带电作业实训室在内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提升现有高压输电线路实训场的硬仿真实训水平和培训工种种类。(3)建设一座220kV硬仿真变电站。(4)对包括火电仿真系统实训室、变电站仿真实训室在内的电力运行仿真实训基地进行软件升级,增加工位。(5)进行实践教学内涵的建设。以制订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手段,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导手册,制订实训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创新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项目的考核

《通知》要求,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将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考评,对于未达到建设要求的职业院校将采取停止拨款和摘牌等措施予以处罚。项目年度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任务书》。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一是项目建设绩效目标。所谓项目建设目标,是指项目立项起第三年达到的目标,评定指标为实训设施、教师情况、培训情况等。二是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主要考核对应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人数和获证人数。三是项目主要设备预算落实情况。四是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主要考核各项目任务所对应的任务阶段目标与计划完成时间。项目阶段任务是指中央财政资金到位、地方财政资金到位、学校自筹资金到位、其它资金到位、设备招投标、设备到货、设备验收、设备投入使用和基地指导教师培训等任务。

5.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应采取的措施笔者以为,要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按照项目建设规划,确保资金投入,确保专款专用,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应争取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按照投资计划安排,分年度将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划拔到学院;认真按照任务书,做好中央财政资金部分的实训设备采购和添置工作,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项目的动态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三是采取措施夯实培训基础,提高实训质量,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建设一支“双师”素质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快工学结合及实训教材题库课件建设;搭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电力系统的图书信息、教材题库课件资源,形成符合电力技术类实训需求的网络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第2篇

1.管理措施不够健全,衔接协调不够充分。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措施是实习基地有效运转的根本保证。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实习基地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高校和基地所在中学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在制订管理措施时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各自为政。一方面,高校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要求,制订出切合高等教育管理实际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基地所在中学又根据本校的管理模式及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制订出另一套符合中学实际的管理方案。两者虽都着眼于对实习生的管理,但由于立足点不同,所制订的管理措施往往顾此失彼,而实习生及担任实习指导的老师则往往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对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极大的不便。

2.指导力量不足,实习科研缺失。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习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由于前几年大学连续不断的扩招,导致许多高校的师资相对不足。因而在实习期间无力抽调足够的教师来从事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即使抽调出来从事实习指导工作的教师,真正熟悉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了解语文课改新理念的教师也为数不多,导致实习指导力量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尽管高校在科研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语文教学研究历来被视为科研当中的“小儿科”,许多高校教师不屑为之。以湖南某地方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近年的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但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论文屈指可数,研究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论文更是空白。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窘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

二、制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因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本应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同步推进。但由于上述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却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师范教育的要求,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师范意识日趋淡薄。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传统师范院校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学校建设的重心已由单纯的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移。有些高校甚至有意识的淡化师范色彩。专业建设也由单一向多元转换。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学语文教师,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清晰。但近年来,随着就业模式的不断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亦日趋多元化,许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该专业学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的特点,着力淡化该专业的师范色彩,以期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导致语文教育实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2.建设资金缺乏保障。稳定和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实习基地建设的有效保障。近年来,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地方高校文科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并没有同步跟进,高校虽然为适应师范教育的发展颁发了若干个关于实习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但对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及具体数量却避而不谈。以湖南某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十分重视语文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制订了具体的语文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描绘了实习基地建设的美好蓝图。但由于该校没有该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支出,基地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无法保障,基地建设规划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3.对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不够充分。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因而许多人对语文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着模糊的认识。他们认为,语文实习基地只要能为实习生提供简单的食宿条件和必要的教材和教参就行了,根本不重视实习基地的实习资源和硬件建设。殊不知,在课改环境下,语文教育已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育,而是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还承担着提高语文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而中学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尤其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特征,语文教育活动性的特征”。因而语文实习基地仅仅为实习生提供教材和教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实习生提供反映语文教改动态的各种语文专业期刊,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各种多媒体设备。

三、强化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策略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系列问题已严重制约高师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语文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实习基地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应以基地现有设施为基础,根据基地接收实习生人数的多少,制订长远的资金投入和实习基地设施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要根据基地建设的需要向学校申请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另一方面,根据自身情况自筹部分资金。鉴于目前高校资金使用现状,一次性大规模的投入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只能化整为零,有步骤、分阶段的实施,通过3—5年的持续投入,逐步完善基地设施。高校投入的基地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维修实习生宿舍和试讲教室,改善实习条件。二是购置实习必需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三是根据实习需要购买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订阅相关的语文教学研究期刊。高校投入的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2.打造优秀指导团队。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比基地硬件建设更为重要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指导教师的选拔工作。高校要选拔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丰富,具有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背景,了解熟悉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指导经验丰富,管理组织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基地所在中学要选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语文学科专业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热心实习指导工作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二是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培训。高校和基地所在学校要加强衔接和沟通,联合制订实习指导教师管理条例,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每年进行考核和评比,对责任感强、实习生评价高、指导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将实习指导工作纳入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对那些责任感不强、指导效果不佳、实习生评价差的指导教师予以淘汰。定期进行指导教师培训,聘请教育专家、语文特级教师就实习指导工作进行专题讲座,让指导教师全面了解实习指导的流程和基本要求,掌握实习指导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三是高校和基地所在学校开展校地交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与实习中学之间的协同关系,同心同德搞好对实习生的指导工作”。高校指导教师经常深入基地所在学校,了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熟悉语文教学流程。同时,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组织基地所在中学指导教师到高校考察交流,提升他们的教育素养。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第3篇

短短五年,望谟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5倍(未计入龙滩电站1.8亿元税收),财政总收入增长5.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城镇化率从12%提高到21.45%……。

望谟是如何起跑的?

“没有秘密,思路决定出路。”望谟县委书记邓家富坦率地说,“十一五”中期,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望谟山高谷深路少的劣势和地处亚热带适宜种养殖的优势,明确了“编规划、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建绿色望谟”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全力主攻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两基”、“普实”为主的基础教育建设两大战略瓶颈,克服劣势、发挥优势,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望谟”。

两大战略瓶颈,已初步突破。

“在交通水利方面,重点加快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17个乡镇中有14个通了油路,161个行政村中仅有2个未通公路,通车里程五年增加1480公里,达2240公里。”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兴文兴奋地说,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已开工,黄桶至百色铁路望谟段项目进入可研阶段。西南水运出海通道望谟段航道整治后500吨级试航成功,蔗香客货码头已建成使用。总投资1.84亿元的桑郎水库已开工,完成了一批重点水库规划和现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增库容34.1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从2005年的0.3亩提高到0.39亩,解决了1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是望谟各级党员干部的艰辛付出。直到现在,县政府还在原农贸市场办公。黄兴文告诉记者,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拟建办公楼的750万元全部用于教育等公共事业上。

近几年,望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全县中小学已无危房。记者一路走来,看到学校真是该县最漂亮的建筑。从2009年起,该县投入1.5亿元,对达不到8级抗震要求的学校全部重建或加固,现已完工一半。2010年投资1500万元,启动教师周转房和寄宿制学生住房工程。同时通过招考录用1200名教师,充实了师资队伍。该县“两基”复查和“普实”经上级验收,双双合格。

两大战略瓶颈的初步突破,为实施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六大规划、产业”奠定了基础。邓家富说:“规划是蓝图,是思路的具化,是实践的标线。”

防灾减灾建设规划、河流及水库建设规划、县城及乡镇水源点建设规划、农民安全饮水建设规划、骨干渠道建设规划和农民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的编制,为望谟现代农业布局构建了科学发展框架。

“据此启动了产业基地建设。”黄兴文说,这就是以1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为依托的早熟蔬菜产业;以10万亩甘蔗基地为依托的蔗糖、酒精、板材、养殖循环经济产业;以60万亩速生桉树林为基地的林、浆、纸一体化产业;以10万亩人工草场和40万亩改良草山为基地的林、草、畜配套的畜牧养殖业;以10万亩油茶为基地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油桐之乡”品牌为依托的60万亩油桐种植及相关产业;以25万亩板栗、核桃、火龙果和橙类等亚热带水果为基地的干鲜果品产业;以10万亩地道药材为基地的中草药产业。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第4篇

 

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是要实现生产经营、实训教学两个功能的有机衔接,基地建设标准、基地管理模式、基地生产项目、基地建设主体既要满足适应市场、创造经济效益的要求,又要满足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生产性实训的教学要求。

 

一、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现状

 

国务院、教育部推进实训基地建设阶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16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第二阶段以国家在2010—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标志。

 

纲要提出,要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在以往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中,还比较片面、零散,没有从综合、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一概念的内涵、特征,围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多学科、多层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二、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轮大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成了一批集教学、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但仍存在若干突出问题。一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脱节,协调性不够。现在建成的实训基地仍然处在一方为主,单一合作的模式。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董事会管理、股份制运作缺乏,没有适应新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二是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不能很好地服务专业建设,与课程标准、教学标准、专业标准脱节,基地建设标准缺失。

 

基地建设滞后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基地教学组织与管理理念传统色彩浓厚,尤其是在软环境建设上不能保障“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实施,难以适应教学系统化和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三是基地仍然以满足教学为主,或以满足生产为主,功能单一,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和生产对接。设置在学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称为“校中厂”,产品仍以教学作品为主;设置在企业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称为“厂中校”,主要以生产为主,很难作为教学之用,供学生实训;四是管理模式粗放,难以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管理模式研究不足,制约了基地功能的外延和拓展,削弱了基地资源的“反哺”作用和自我造血功能,学校无法行成强大的整体服务体系;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仍然以学校为主,没有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建设主体缺乏。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项目建设经验,基地建设、运行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有些高职院校缺乏组织项目建设的经验,对有关规定和程序不熟悉,不知如何实施和开展工作。

 

三、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内容

 

(一)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研究能适应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各类基地建设标准,例如,实训基地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场地规划、企业文化环境构建等,使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还要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在实训设施上,要求能给学生进行创造的实践条件,要按照生产的要求设计,进行规划;在实训氛围上,要求有企业生产流程、工序和环境的布置,通过墙上张贴制度、标语、统一着装体现职业文化;在指导教师上,要有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实训内容上,要求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企业生产实际项目;在内部管理上,要参照企业管理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二)研究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的“仿真实训、综合实训、生产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标准建设为试点。统筹基地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寻求完善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的一般方法。同时,生产性实训是围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进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实际学习能力来安排,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来安排实训实践,选择不同程度的生产项目,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单元,同时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将工作项目同类组合成教学项目,最终形成实践教学体系。

 

(三)研究、建设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研究建设包括设备、低值耐用品耗材账在内的实训基地总账、分账、实训室台帐在内的三级账务体系,从采购到使用到报损的设备、耗材流动体系和人员的分工、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日常管理标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核算标准和各类岗位工作标准等各类工作标准;研究建设包括设备管理制度、耗材使用制度、财务制度、保管制度、大型设备调用制度、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训教学规范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研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与长效机制

 

研究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建设的思路办法,如以企业为主的“厂中校”建设、以校方为主“校中厂”建设,或以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方式,或学校租赁企业工厂、承包生产线方式。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也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需要政府在立法、财政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成为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四、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

 

借鉴学院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国家机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已于2011年通过验收),以国家级汽车与电工电子实训基地(2012年立项)建设过程为主线,以台湾富士和机械有限公司、三环汽车集团、瑞阳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康舒电子公司合作为平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其建设过程以汽车实训基地建设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企业调研,挂职锻炼,形成初步思想。选派几名专业技术较好的骨干教师,到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挂职锻炼三个月,了解企业的生产、维修、销售等情况,为实训基地建设做准备;第二步,引进上海通用、东风日产两个经营性4s店作为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分别考察上海通用、东风日产的4s店,了解4s店的经营范围、技术服务、用工岗位等,并与上海通用、东风日产签订4s店开店合作协议;第三步,选址、装修开设汽车美容店。生产性实训基地应该教学与经营同时兼得,我们将选址定在离学校近的汽车大买场;第四步,租赁一条汽车零配件生产线或电子产品生产线,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经营管理。主要生产服务于4s店;第五步,美容店与生产线运营管理。4s美容店对外经营,生产线满足4s美容店供货,同时生产线还为其他汽车产业提供相关零配件。生产与销售的主体是在校学生。五、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果

 

(一)统筹基地的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双重功能,形成实训室、生产车间、教学场地三位一体的基地建设标准。

 

要系统研究基地建设规划、基地建设标准、基地管理运行体系等,与课程改革如何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有机衔接。建成后的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还能立足长远,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仅满足教学,还要适应市场,产生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让企业直接参与基地建设,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全面渗透企业要素,才能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真正实现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

 

(二)探索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建设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统一起来,使基地正真成为教学改革的支撑平台,通过生产性实训项目的构建,形成仿真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训三个层次完整的现代职业实践课程体系。只有把工作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落实生产性实训。同时要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在明确完成每项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项目的性质、内容、目标、标准和课时安排等,在生产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项目开发和教学,全面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计划。

 

(三)研究生产实训基地适应市场变化的建设模式与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采取多种灵活方式与企业合作,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如租赁企业生产线,承包企业车间,合资建设小规模工厂,企业投入经费,学校提供场地等合作方式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管理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立足服务专业建设与市场发展的长远目标,对管理的各要素进行统筹兼顾、全面谋划,要按照市场的要求系统地建立各类规章制度、制定各类规范标准。使实训基地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配置,有序流动,提升基地管理水平,从而使基地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以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为试点平台,分别与美的集团、康舒电子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集团、台湾富士和机械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组织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改革,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形成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引入行业标准、企业岗位任职要求,进行了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项目化实践课程体系。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实习实训基地瓶颈问题对策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场所。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实践证明,实习与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是实习与实训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抓好实习与实训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瓶颈问题逐渐显露,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习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2.1基地数量不足

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法律制度和具体方案的指引;二是校企工学结合还缺乏更广阔的思路和能够提供借鉴的经验,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还不够;三是企业缺乏人才战略的长远规划和承担提升人口素质的社会责任。因此,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往往是学校热情很高,企业却比较冷淡。

2.2缺乏共享性和开放性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上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小而全”的独立建设、独立使用的建设运行模式,实训基地之间缺乏共享性,导致在同一区域内同类专业实训基地重复建设,并且有部分学校本身生源不多,实训基地使用率很低,大量的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缺乏开放性。

2.3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没有形成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致使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影响实习实训教学的有序开展。

2.4基地实践教学的组织水平较低

①实习实训内容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系统性。②实习实训目标模糊、实训方法机械。③实训指导师数量不足、指导水平低。

2.5基地教材缺乏

基地教材编写由于实训项目的多样性,很难有统一的教材。因此,教师教学计划应根据实训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的标准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编写各类实训教材和讲义或指导书。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指导文件编著水平普遍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行业、企业参与教材编写的管理体制,教材编写存在闭门造车、低水平重复、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低等问题。

2.6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

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当前,产学研结合仍然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许多情况是校企合作仅限于挂个牌子或签个合约的形式,根本没有真正落实。双方都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双收。

从表面上看,各个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协议,实行校企联合,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实际上双方“貌合神离”,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合作。高职院校从自身角度出发,为了减少实习实训费用,降低设备资金投入,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而实际上大多都是高职院校单方面积极主动。学校一方面给企业实习经费,一方面“乞求”工人师傅传授给学生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企业由于实习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又担心影响正常生产,大多消极被动,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3.1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促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在我国,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企业心中的教育”,首先要在我国《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制定强化行业、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责任的有关政策,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还要切实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应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视同仁,设立高职教育专项经费,优先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设立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另外,政府要通过减免一定程度的税收来鼓励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投入。

3.2提升基地服务能力,保证稳定持续运行

校外实训基地要以服务求发展,融教学、实训、培训、研究、生产、服务为一体,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提品研发、技术推广、员工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实现社会资源的社会化,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多方位服务。

3.3加强基地师资培养,提高实训指导水平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教师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学校要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的原则,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基地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二是通过校企合作。

3.4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基地实训效果

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很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高职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指导书;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训课程,促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工作技能协调发展。

3.5校内外实训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