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
(1)某车间每班有4个组,每组有11人,每班有多少人?
(2)一辆卡车可以装30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一辆卡车能装多少化肥?
2.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
根据动画演示的内容分别补充问题,再解答.
(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_______________?
(2)每箱有12个热水瓶,每个热水瓶卖35元,______________?
3.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中的应用题都是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它们的数量关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
把动画复习的两道应用题连起来看,让学生把复习中的两道题合并成一道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题目,引出例1.
教师导入: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会遇到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还会有这样稍复杂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3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指名读题,并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继续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实物图逐步转化为线段图.
(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么解答这道题?并说出解答的思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汇报讨论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到:
方法1:要求一共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箱卖多少元和一共有多少箱.已知共有5箱,未知每箱多少元.因此,要首先求出每箱多少元.已知每个35元,每箱12个,求出每箱卖多少元就是求12个35是多少,用35×12=420(元),再求出5箱一共卖多少元,就是5个420是多少,用420×5=2100(元).
板书:①每箱多少元?
35×12=420(元)
5箱一共多少元?
420×5=2100(元)
方法2: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个卖多少元和一共多少个.已知每个卖11元,未知一共多少个,先要求出一共多少个.每箱有12个,有5箱,求一共多少个就是求5个12是多少,用12×5=60(个),再求一共卖多少元,就是求60个35是多少,用35×60=2100(元).
板书:②5箱一共多少个?
12×5=60(个)
5箱一共多少元?
35×60=2100(元)
(4)教师谈话:像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将这两种解法分别列成综合算式.
学生动笔列式,汇报订正:
35×12×5
35×(12×5)
教师提问: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不加行不行?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种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个,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因为运算中要先算12×5,就必须加小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变了,不符合题意.)
(5)比较、辨析: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明确两种解法的区别是: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种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个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条件也不同.联系是:最后都能求出来“5箱一共多少元”.
(6)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解题思路的相同点是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不同点是先求什么不一样,先求一箱可以卖多少元,是以每箱多少元作单价;先求一共有多少瓶,是以一瓶多少元作单价.)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不同,结果相同.
(7)学生思考:我们用了两种方法解这道题,怎样检验呢?
(可以互相检验,用其中一种方法解答,用另一种方法检验.)
三、尝试练习.
学校有3排房子,每排有4个教室,每个教室装6盏灯,一共安装多少盏灯?(用一种方法解答,然后用另一种方法检验.)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独立分析,列分步算式解答.
(3)订正:说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
解法1:每排安装多少盏灯?
6×4=24(盏)
3排安装多少盏灯?
24×3=72(盏)
综合算式:6×4×3
=24×3
=72(盏)
答:3排安装72盏灯.
解法2: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4×3=12(个)
一共安装多少盏灯?
6×12=72(盏)
综合算式:6×(4×3)
=6×12
=72(盏)
答:3排安装72盏灯.
(4)检验.师:我们可以从中任选一种方法解答,而另一种方法来检验.从小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小明的集邮册中,每页贴3行邮票,每行帖5张,3页一共贴多少张邮票?(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两个小组割青草,每个小组割3捆,每捆8千克,一共割多少千克的青草?(用两种方法解答)
五、总结归纳.
教师提问:(1)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板书:连乘应用题)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练十二第2题
两个运输队运沙子,每队运3车,平均每车重5吨.一共运多少吨沙子?
练十二第3题
张庄小学新盖9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8块玻璃,一共要安多少块玻璃?
板书 设计
探究活动
小小采购员
活动目的
通过制定购物计划,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内容
1.制定购物计划.
“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给参加游艺活动的同学买奖品.这个任务分给三年级每班去完成,每班分配200元,想想:买什么?买多少?共需要多少钱,200元够不够?和同学一起议一议.先调查、再制定一个计划表.
2.比比谁的计划好,这个任务就交给谁.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
看看,在超市里,你会遇到那些数学问题?
活动建议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数学教学;应用
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就义务教育工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文件中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了较大篇幅的论述,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义务教育课程深入改革的航标和着力点。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根据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实际,分阶段、有步骤地缩小城乡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义务教育总体水平。其核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权利。而教学课堂作为义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80%以上时间都在课堂上。虽然素质教育模式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课堂单调的数学语文课程,增设了科技、美术、品德和音乐等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数学科的分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数学科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推理推断能力培养、升学考试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笔者就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总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逻辑教学观念和教学均衡发展新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小学数学更加注重数的运算和应用题的推理推断。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班开始,学生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和一定数量范围内数的四则运算,到三年级开始接触更深一步的运算,如小数、分数和大数的乘除加减。根据课程的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单一或混合的数的运算,还必须具备解决一般应用题、简单图形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只是通过三年级的教学获得,而是在一个从家庭教育、幼儿园、学前班、一年级直到三年级的连续学习上培养得来。在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时,往往需要前面所学的内容作为基础,这种逻辑特点,在三年级数学中尤为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由此及彼”的课堂驾驭能力,继承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在三年级数学开始教学之际,适当地为学生温年级的数学内容,逐渐引申到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来,而不是一开始就进入三年级的数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相关知识点,也要适当的引用曾经学过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缩小教育均衡发展的个体(学生)知识和逻辑推断能力的差距。
二、因材施教与学相结合
到三年级,学生开始出现成绩差距,部分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出现厌倦和厌恶,部分学生对数学的运算和推理显得迟钝,而部分学生则对数学相当感兴趣等等。这并非只是教学本身的错误,更多的是学生个体本身的特点所造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智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根据教育均衡发展新理念,教师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缩小学生个体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差距。采取个别辅导,布置不同的练习和作业,适当的家庭作业和帮助温习旧知识等方法,让“落伍”的学生能得到提高,让尖子生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不应忘记学才是数学教学的主体,课堂面向所有学生,讲解统一的课程内容,主要以大部分学生“跟得上”“听得懂”为目标。将因材施教和学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理念。
三、赋予学生公平享有教学资源的权利
学生公平享有教学资源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课堂时间分配、授课计划、座位安排、师生交流和课堂互动都涉及到学生个体是否公平享有教学资源的权利。虽然教师尽最大的能力也难以让每个学生绝对的公平,但教师有义务为学生公平享有教学资源着想和尽力维护学生公平享用教学资源的权利。通过教学组、调研或研讨会的方式,指定合理的课堂时间分配和授课计划,每个学期进行一至三次的座位重排,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和站在讲台上演练等等。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教师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改正或做出相关措施。
四、互动教学促进师生交流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满堂灌和被动的教学模式日益暴露了其弊端。素质教育完善到今天,让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了相对公平的地位,学生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更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潜能。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呼吁全体教师要充分促进教学互动,让每个学生在接受学的同时,预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主要包括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和讲解、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和演练。这种互动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公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发言权,更能激发学生个体本身的潜能,由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到主动的学习上来,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笔者认为,三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可以适当延伸到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甚至和数学无关,但能够培养学生素质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更加活跃,师生之间才不会有隔阂。
【关键词】数学教学知识迁移有效教学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常以某种方式联系起来,并能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作用。数学新知识的掌握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对已经掌握的不同数学知识进行组合,往往可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这就是迁移规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后面有关知识的基础,新旧知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材本身的编排也十分重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在以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迁移,掌握新的知识。数学课没有不与旧知识产生联系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怎样合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有效地讲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重视引入技巧,把握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新知识引入的技巧。先组织好预备知识,可以提问、回忆等形式,造成良好的定势准备接受新知识,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这样有了已有知识的铺垫,又有教师的导向作用,学生就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去接受新事物,接受新知识。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有层次地展开,有步骤地实现,重点问题要强化讲解,但是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枯燥,形式单调,语调无变化就更容易引起疲劳;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不强,便会抑制迁移的发生。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直观教具(模型)、电化教学手段、色彩、变化语调等方面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细胞保持兴奋,抑制疲劳,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中,可以激发迁移,教学效果会更理想。
同时,迁移依赖的是知识间的共同联系点。教学新课时通过复习铺垫,挖掘出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导出新知识,再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例如,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根据题目的类型,我是这样设置复习的和进行引导讲解的:
育才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每班40人__________。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多少人?(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补充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师: “求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多少人。
师:“三年级有多少人,题中有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生:没有
师:怎样求?
生:40×3
师:四年级有多少个人?题中有没有告诉我们?
生:没有
师:怎么办?
生:补充
于是我指定学生补充条件,然后指名口头列式解答。通过复习题复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把复习题中学生补的条件改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38人”,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便于知识的迁移。
二、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迁移的引导
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往往需要借助形象直观。如今教材的编排也体现出这一点,通过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的直观形象思维进行知识迁移,抽象出数学知识。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通过把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12 。又通过把一张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写作13 。又让学生把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就这样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几分之一。
三、利用类推加速知识迁移,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类推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这种推理比较简单具体,虽然推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但这种推理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方法加速知识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写法(含有三级的数)时,引导学生从含有两位数的读法、写法类推到含有三级数的读、写法;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类推到亿以上的数的大小比较;从求一个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类推到求比亿大的数的近似数;从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类推到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由已知到未知,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出了触类旁通缩短了知识迁移的过程,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精心设计练习,使知识再迁移
练习,是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知识的应用也可以看作是知识的再迁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般从表面理解到比较深刻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重视练习的设计,有意识地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拓展练习,为今后学习打下更好伏笔。
如,在教学完乘法的意义后我设计了这一组练习:
8+8+8+8+8+8= 7+7+7+7+7+7+6=
6+6+……+6+7= (一共有99个6)
重点让学生说出解题办法;
又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分类后,出现这样的问题,“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当教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完成基本练习后,再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分数的分母是7,当分母增加14后,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 )。
通过这些练习设计与讲解,不仅可能使知识得到再迁移,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训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
五、恰当将知识对比,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知识的负迁移
关键词:数学;数学教育;案例分析;畏难心理
1、畏难心理的成因
1、客观上,题目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的现象并不罕见,教材中一些属于“思考题”的部分,“扩散”到对所有同学的要求,无形中提高了教学要求和理解难度。当然,奥数“普及”,渗透到课内外,造成“超载”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少家长感觉如今的数学教材中,复杂的应用题、绕着弯的思维训练等很多,难度远比自己当年读书时大。《解放日报》记者曾报道,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的数学作业,经常把本科生、硕士生家长难倒。比如三年级时曾有一道题:“在啤酒节上,每买3瓶啤酒,会免费换赠1瓶。小强共买了30瓶,最后拿到多少瓶啤酒?”这道题,其实是个连环套:30瓶共获赠10瓶;这10瓶,每3瓶还可以再获赠1瓶,共3瓶;这3瓶,还可再赠1瓶;最终的答案是30+10+3+1=44瓶。这种原本只供少数优秀同学的“余兴”题,变成了普遍要求,家长不禁感叹:“脑筋急转弯,成人都想不出,孩子怎么办?”
2、主观上,小学生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开始运用新的理念驾驭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如何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解答数学问题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加上低年级学生又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了学生能力不足以分析数学问题或不能够集中长时间注意力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的情况。
3、面对数学难题,很多学生缺乏挑战难题的决心和勇气。这是产生“畏难心理”的主要原因。数学教学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而不能浅尝辄止地停留于活动的层面或者数学的表层。俗话说积极的人像太阳,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主观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就是要给孩子的心一个正确的方向,给予积极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多想多做。俗话说:“多想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这是科学的真理。教师虽然无法代替学生思考的,但是却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多想多做,才会积极思考,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肯于思考”到“善于思考”是学生的智力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但是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初期阶段,很大程度上靠老师的教学态度。老师热爱数学事业,才能以饱满热情的情绪从事教学工作的精神感染学生。
2、通过案例分析看克服“畏难心理”的对策
我们课本中有很多难度适中且体现探索性、创新性的例子。笔者试以《表面积的变化》[2]为例探究克服“畏难心理”的对策。《表面积的变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排列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合成为一个大长方体,进而探究正方体的个数与拼后减少的面数的关系,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图1
如图1所示,8个正方体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正方体组合不同导致的表面积的不同。通过这种“直观”的认识,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由于空间思维能力的不足导致的畏难心理的产生。
然而直观的观察只是停留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数学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师可以进一步分别通过数据比较、计算说理的方式不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计算的理性精神,而且发掘通过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算式中感悟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通过实际地算一算,使学生从动手实践上升到数学方法;动手操作若干个小正方体研究哪种拼法表面积较小,让学生操作后从外形观察,还可以通过计算验证表面积最小。教师可以通过图形、体积算式、表面积大小的数据三者结合加以论证。如图2所示,是8个正方体的拼合情况。它们的体积计算分别是:V=8×1×1,V=4×2×1,V=2×2×2,都等于8。面积的计算分别是:S=6×8-2×7=34,S=6×8-2×6-2×4=28,S=6×8-2×4×2-4×2=24,,并可以看出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减的隐藏面积的大小(分别为14,20,24)。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隐藏面积的概念,借助数与形的结合,亲手计算来理解和掌握计算表面积的大小的数学方法。
图2
至此,引发了学生探索该问题的兴趣之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学生不难得出: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越接近时,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小。进而,执教者可以因势利导,提问12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四种不同长方体表面积变化的情况。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8个小正方体的情形下分析问题的经验,显然对12个小正方体的分析也就更加容易和到位。
3、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克服“畏难心理”主要要主要以下三点:
1、合理安排题目难度梯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要注意题目的趣味性,使儿童能够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促进学习兴趣的增长。所以,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题目安排是必须的。
2、感情先行,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3]。推崇赏识教育。“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题目没有解出来,不要有“我是学不好数学了”这样的暗示,而要对学生说:“别人能行你也就行。”“这次比之前有进步。”培养积极的自信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赏识激励学生,不要吝啬表扬的话语,要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3、培养对于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难题,乐于思考题目。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心理学家也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负担。可见,有兴趣就有解题的自觉动力,有兴趣就有成为数学家的潜力。必须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作者单位:安徽芜湖红杨镇和平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学习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5-02
小学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逻辑性较强,更不便于学生理解、吸收。如果教师还是坚持实施“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也只是机械的记忆,简单的思考,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创新、改变,结合具体学情,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让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得以提高,在能力、情感方面更是得以最好的发展。
一、实施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价值不可斗量,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效力量。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讲解知识内容,是永远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反而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开展趣味教学,让学生从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增强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巩固练习时,为学生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练习:今年小明10岁,小红6岁,请问再过几年小红的年龄可以和小明一样大?有学生受本节课加减法知识的影响,在教师给出问题后,立即给出答案,10―6=4,所以再过4年,小明就和小红一般大。而且,出乎意料的是还有好多学生附和这位学生的回答。这时,教师就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以开发学生智力。师:按你们给出的结果,四年后的今天,小红是几岁呢?学生立即给出结果6+4=10(岁),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小红4年后是10岁,那小明4年后也还是10岁吗?学生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发现了自己逻辑上的错误,小明四年后的年龄将不再是如今的10岁,而是10+4=14(岁),并反应过来,小明和小红的年龄永远不会有相同的一天,小明永远比小红大4岁。
这一趣味性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间接地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并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爱上数学,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数形结合,培养数学思维
很多数学知识抽象复杂,不便于学生理解。如果教师强硬的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学生也只能被迫地接受、机械的记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将其理解,更不要说掌握、吸收。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数形结合,以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时,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工人要粉刷一面墙,已知这位工人每小时
可以将这面墙粉刷,请问小时,这位工人可以刷这面墙的多
少呢?由于学生刚接触分数乘法的知识内容,一时间对这道应用题很难理解,太多的分数,让学生有些迷糊。于是,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技巧解题。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张,将纸张比作题中的墙,并根据题目要求先将这面墙平均分成4份,然后再根据题意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3分,并在其
中用彩色笔涂出所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这一系列
的操作后,很直观的发现,小时后,这位工人可以刷出这面墙
的。最后,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很快地列出数学算式。
数形结合的引入,使数学内容更加的直观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这一创新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有效地活跃了学生数学思维,推进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融合生活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近年来,教师逐渐摒弃以往一些枯燥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创新型教学方法,不再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传递,而是更加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常采用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融合,将学生带入到具体情境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分数比较大小的知识内容时,将这些内容融合于生活情境中。师:有一个菜园子,小明一家展开了讨论。
小明的爸爸想要将菜园子的种上西红柿,种上茄子。小明的
妈妈则说要在菜园里围出的地方种上黄瓜,的地方种上胡萝
卜。教师通过设定生活情境,成功地激起学生思考意识。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猜想一下,妈妈所想要种的两种菜中,最喜欢哪种呢?爸爸呢?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成功地激活,急切的进入探索中。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要想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和,和的大小关系。于是,学生开始
主动地研究、探索每一组的分数大小,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也适时的对其进行指点、引导。
案例中,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成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熟悉的学习氛围,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乐于去接受,去探索其中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巧妙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觉、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逐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蓉蓉.初探引导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途径[J]. 教师,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