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曲新词酒一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3、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4、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杨万里《新柳》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6、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王维《新晴野望》
关键词: 《浣溪沙》 接受 欣赏趣味 鉴赏
吴梅在《词学通论》中写道:“惟‘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语,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而人未尽知之,可云陋矣。”[1]48他认为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中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要好于《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首词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有怎样的接受状态,吴梅先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说法,这尚需我们用心讨论。
一、两首词的历代研判
(一)词选情况。
明人陈耀文辑《花草粹编》两首都选,宋无名氏编的《草堂诗馀》仅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但误以为是李所作。明人代程敏政《天机馀锦》、明人卓人月编《古今词统》、清人张惠言编《续词选》、清人陈廷焯辑《词则》均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关于宋代的五部断代词选中清人冯煦辑《宋六十一家词选》只选了《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而朱祖谋辑的《宋词三百首》则是两首都选了。近人胡云翼的《宋词选》仅选了《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则是两首都选。从历代词选选录的情况来看,历代词选家更多关注的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二)两首词的讨论情况。
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2]142曾指出《复斋漫录》所记录的或许有误,但历代的词话还是多有承袭这种说法。清沈雄的《古今词话》,清王弈清等撰的《历代词话》,清冯金伯的《词苑萃编》,以及清黄苏的《蓼园词评》。
词话当中也有论及“无可奈何”二句妙处的词条如:清刘熙载《艺概》:“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也,所谓练极如不练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3]3689《蓼园词评》:“沈际飞曰:‘油壁车轻金犊肥’二句,歌行丽对也。‘细雨梦回鸡塞远’,‘青鸟不传云外信’,‘无可奈何花落去’六句,律诗俊对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著诗不得也。”[3]3048清胡薇元《岁寒居词话》:“晏元献公殊《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诗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以此参之,其他词由此会悟矣。”[3]4028清沈祥龙《论词随笔》:“词中对句,贵整练工巧,流动脱化,而不类与诗赋。晏元献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非诗句也。然不工诗赋,亦不能为绝妙好词。”[3]4051
其他词话在谈到晏殊词之时,只是概括性地谈其词的风格。如宋王灼《碧鸡漫志》:“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3]83沈雄的《历代词话》:“晏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3]1142“晏叔原谓蒲傅正曰:先君一生小词,未尝作妇人语。”清冯煦《蒿庵论词》:“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3]3585
另外,晏殊的其他词作如《蝶恋花》、《清平乐》(金凤细细)、《踏莎行》在一些词话中也有所论及。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关于《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无可奈何”二句,作为千古奇偶,被词选家和词论家多次征引。然而对于《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在词选中出现得不多似乎并没有被关注。正如吴梅先生所说:“满目山河”二句,人未尽知之。
二、吴梅先生的问题意识
吴梅先生提出“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其中或许有夸张的意味,用意乃是要引起对这首词的关注。
吴梅并不推崇平铺直叙的词作。他在《词学通论》的绪论中写道:“沈伯时《乐府指迷》云:‘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清代《大成谱》备录董词,而于缠令格调,亦未深考。亡佚既久,可以不论。至用字发意,要归蕴籍。露则意不称辞,高则词不达意。二者交讥,非作家之极轨也。故作词能以清真为归,斯用字发意皆有法度矣。”[1]3在评价柳永的词时写道:“余谓柳词皆是直写,无比兴,亦无寄托。见眼中景色,即说意中人物,便觉直率无味,况时时有俚俗语。”[1]49他不喜欢直露没有韵味的词,是很明显的。
吴梅在《词学通论》中多次提到“沉郁顿挫”。在分析周邦彦的《瑞龙吟》之时多次用到“沉郁顿挫”。在分析张炎词时写道:“又如《迈陂塘》结处云:‘深更静,待散发吹箫,鹤背天风冷。凭高露饮,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沉郁,以清超出之,飘飘有凌云气概,自在草窗、西麓之上。”[1]64此处可见其对于“沉郁顿挫”的词的推崇。
吴梅先生还主张词的比兴寄托。在《词学通论》绪论中写道:“咏物之作,最要在寄托。所谓寄托者,盖借物言志,以抒其忠爱绸缪之旨。《三百篇》之比兴,《离骚》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1]4在谈姜夔词时写道:“盖词中感喟,只可用比兴体,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沉郁。若慷慨发越,终病浅显。如《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已包含无数伤乱语。”[1]63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吴梅先生是带着问题意识鉴赏二词的。首先“满目山河”二句有沉郁顿挫之感。“念远”用“空”字形容已有沉郁之感,而后又见“落花风雨”,再用“更”字修饰“伤春”更显沉郁。再次,“念远”和“伤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两个主题。由“满目山河”二句,可以看出晏殊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比兴传统的高度的驾驭能力。从沉郁顿挫和比兴寄托这两个角度可以推断吴梅先生为什么更推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故吴梅先生提出“惟‘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语,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是与其对词的独特感悟密不可分的。
三、鉴赏的角度有别
关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代都有很多评价。明卓人月汇选、徐士俊参评《古今词统》:“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清刘熙载《艺概》:“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也,所谓练极如不练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提到:“‘无可’两句,虚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落花,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人抑郁不欢。”[4]54
“无可奈何”二句的妙处就在于“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都是一种情绪,是虚词对。然而这两个词的妙处不仅是因为其是虚词的绝对,还在于这两个词的表达抓住了古往今来人们所共有的一种情绪,即对于“花落”的“无可奈何”之感,以及对于“燕子”的“似曾相识”之感。这些情绪在诗词中也多有描写。如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杜甫就有一首《归燕》的诗作:“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满目山河空念远”当是化用唐人李峤《汾阴行》中的诗句:“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叶嘉莹先生在她的《嘉陵论词丛稿》中谈到这两句时写道:“如大晏最有名的一首《浣溪沙》词之‘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三句词从表面来看,所抒写的只不过是‘伤春’‘念远’的情感,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思致在其间,而大晏也确实未尝有心于表现什么思致,只是读着三句词的人,却自然可以感受到,它所给予读者的,除情感上的感动之外,另外还有着一种足以触发人思致的启迪。这种启迪和触发,便正是大晏的情中有思的特色之在。”[5]“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句词凝练地表达了伤春离别。伤春、念远一直是中国抒情诗歌的两个传统。“念远”和“伤春”二词显示晏殊对于词的高度驾驭能力。这种类型化的表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且这两句词的对仗十分工整。“满目”对“落花”,“山河”对“风雨”空间对得特别好,有立体感。“空”对“更”都是虚词,但都表达了十分强烈的情感。“念远”对“伤春”这两个词都是类型化的情绪。并且“念远”多为男子的思念,而“伤春”多为女子的闺情。无穷哀感都在虚处。这两句词反映了晏殊对于词的高度驾驭能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从对仗上来讲,“无可奈何”二句更技高一筹,从概括性和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上看“满目山河”二句更胜出一筹。两首诗都有妙处,只是鉴赏的角度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明]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42.
[3]唐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夕阳在窄小园子的假山背后,渐渐西下,染红了西天的云彩,分外美丽、妖娆。他徘徊在旧日的亭台之上,酒,洒了一地。景物虽与去年并无二致,可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那西下的夕阳,何时才能在返回这清幽的小园子的假山上呢?
暮春,花凋零的时节。
花的凋零,是那样的匆匆,还来不及惋惜地为落花赋一首新词,落花就已经化作春泥,消逝在清香的泥土里了,落花无痕……去年在檐下搭窝的春燕,已经归来,继续在檐下的窝中呢喃细语,唱着一支悲伤的春曲……
面对时间的长河,无法回避,无法拒绝,任凭两鬓斑白的华发在晚风中飞扬,也没有任何办法挽回失去的一切时间。这样短暂的人生,除了能在这幽静的小院子里叹息、在落满花瓣、飘满花香的小路上徘徊,有还能做什么呢?
晏殊惋惜悔憾的泪水顺着脸庞流下,打湿了沾满花香小亭子的玉阶,吟出了流传千古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回来,
—题记
轻轻翻开一本书,细细浏览,在袅袅墨香中掩苍深思,我喜欢这种境界。阅读,不仅能增长我的见识,开阔我的视野,更能丰富我的语文知识,陶治我的情操。虽然,在这个人人都置身商海,操纵着炙手可热的股票,玩着令人神魂颠倒的电脑游戏的今天,没几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束缚在书堆中,让自己的年华在灯下慢慢逝去,但我还是要感谢阅读,因为,有些知识是从别处无法学到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同是黄昏,不同的诗人却能写出不同但又都脍炙人口的名句!不禁感叹,我国古代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我虽没“熟读唐诗三百首”,却也是“不会作诗也会吟诗”。阅读,让我看到了一个浩瀚的语文世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同样的报国豪情,却有不同的千古名句。虽说我没有如此为国捐躯的勇气,但我也不禁被这些在生死关头,在危及存亡,在生命倏关之时毅然舍生取义的壮士们震撼。是阅读,让我穿越时空,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壮士的英雄事迹,懂得了什么叫“忠”,什么叫“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洋洋洒洒,沐浴着朝阳的光艳,柔风轻轻地荡着韧如丝的新柳。湖波翻动着水光,倒映着岸边的山景悠悠然飘出一段白绸,把酒握书卷,飘飘然前行。
观赏着早春的风景,看燕在梁间戏舞,观黄莺在树上欢歌,映衬着我惆怅的心境,不知不觉,已然抚琴而坐,和着春光绿景,吟起悲凉之作。虽人在春中,心却还是秋时。
无意中漫步,沿着园中的新绿,默默地又来到分别之处,那亭,依然在伫立在春风朝阳之中,犹如旧时的欢娱之景。想那时,友人聚在此处,把酒当歌,吟诗作画,何等快活!而如今却没有留下一片回忆。一阵风悠然而起,扬起的柳絮打乱我的思绪,猛然间回到眼前,今日早已不同于昔时。叹一声,无奈中前游。
走走停停,回想曾经一幕幕,满心怅恨,才了解,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却也晓得为时已晚。友人如天边晓亮的晨晖,一瞬间悄然而去,而且一去不返。
偶然间抬头仰望,却看那山水之外上午一轮红日,壶中酒已无点滴,与这落日相映,手中竹卷也散开来。才知道,茫然中我又过了一日,望那即将归隐的阳光,心中忽地腾起一般的红云。
不知何时,一只月也悄然地转上枝头,弯弯的月牙,隐匿在乌云之中,朦胧中增添了一缕忧愁,依稀记起秋天的落花,想自己也是一片寂寞的花瓣,随风飘落,沉埋于尘土之中。几只雏燕在空中划着一道道完美的弧线,也荡起我一翻翻的思愁。
春花的暗香萦回在春风中,人已然醉去,吟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拂袖抽身而回,夹着愁思,千百段……
2004级1班杨美晴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