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梦溪笔谈作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梦溪笔谈》和《补笔谈》中关于音乐内容最重要的记载,要数唐代所传的燕乐二十八调理论,书中记载了二十八调的调名、音阶、字谱以及律高等问题,其中关于音阶的记载是今存唐宋燕乐二十八调史料中唯一明确的材料。在《补笔谈》卷一:乐律第531条中,沈括叙述了北宋燕乐二十八调的构成,即由七宫四调组成。其中关于燕乐各调、调式所用的音及音域的记录,使我们有可能用今天的音乐理论来研究北宋燕乐的音阶、调及调式,因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关于燕乐起源、燕乐和雅乐乐律的比较,唐宋大曲的结构和演奏形式以及关于唐宋字谱等方面的记载,对于了解和研究唐宋乐制的演变,各民族音乐化交流,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乐器方面,沈括也很精通。他曾探讨过当时杭州西湖附近出土的甬钟,认为其型制、尺寸比例大略同于《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又从文字学角度考证了钟部件名称“甬”、“旋虫”的字形、字义,悟出了甬钟悬挂法及其优越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乐律第109条中还曾提到了乐器制造的经验:“琴虽用桐,然须知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这里讲的制琴经验,非常科学,至今适用。要求木质“轻、松、脆”都是从有利传导振动、音质纯净优美、发音丰厚宏亮上着眼的。“滑”,有利于按指、换把演奏。沈括的见解十分精辟、全面,包括了琴材、音色、音量、制作及演奏几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北宋时期制琴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沈括还曾科学的阐明了圆钟和扁钟的发音特点,正确解释了不同乐器间的共鸣,以及同一乐器上共振的现象。他提到琴瑟之弦“皆隔四相应”,这是音高相差八度产生的共振。另外关于调弦时用纸人演奏共振的方法,更是史无前例的实验设计,比欧洲人诺布尔等用“纸游码”作的类似试验早六个世纪。
我国古代,诗词和音乐是一种姐妹艺术,文学性和音乐性是诗词不可缺少的两个属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简要说明了两者的关系。“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唐人乃以词添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梦溪笔谈》卷五,乐律第95条。)他在此阐释了诗歌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前者是先诗后乐,乐从诗,诗歌至上的阶段;后者是诗词从乐,音乐至上的阶段。沈括明了词、曲间的密切关系,因此他十分注重将曲调与词的内容相统一,提出“声词相从”的原则。他指出“今声词相从,唯里巷间歌谣及《阳关》、《捣练》之类,稍类旧俗。然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同上)沈括赞扬了民间音乐,反映了词曲音乐的真正源泉在于民间。它还说明了,虽然宋代是文人词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发展阶段,而曲子词仍在人民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发展,并取得了真正的声意谐和。他批评了那些不顾音乐的思想感情,机械呆板地套用现成曲牌的文人,提出填词配曲,应继承古代优良传统,做到“声词相从”。
在《梦溪笔谈》卷五乐律第100条中有关于音乐美学方面的记载,沈括指出了当时演奏者中存在的一个通病,即偏重外表形式的华丽,而思想感情不充实。他说:“后之为乐者,文备而实不足。乐师之志,主于中节奏、谐声律而已。古之乐师,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乐成于心,然后宣于声,则必有形容以表之。故乐有志,声有容。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独出于器而已。”要求演奏者应该做到艺术技巧服从于乐曲内容,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先决条件是要“通天下之志”,只有先通晓人们的思想感情,然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使人感动,这并不是单靠乐器上的声音所能达到的。沈括的音乐思想在当时就已达到这样的水平,足见其真知灼见。
魏宁,专栏作者。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关注教育、技术。
南国农先生曾说起过一件令他感到惭愧之事,那是在2005年的“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上,聊起日本为何使用“教育工学”这一名称时,西之园晴夫教授告诉南先生,是受到了《天工开物》的启发,他还说不少日本学者都把《天工开物》、《梦溪笔谈》当作必读经典。事后南先生的心情既自豪又惭愧,自豪的是祖先竟有如此宝贵财富,惭愧的则是国内大多数教育技术人却对此一无所知,更遑论从中汲取智慧了。
《天工开物》、《梦溪笔谈》无疑是中国古代技术经典著作,但若要问中国古代技术思想的源头在哪里?恐怕要追溯到中华文明的原典《易经》了。如果要再追问一句,《易经》中有没有一句话,说出千年来中国技术发明的成功奥秘,概括出中国人发明创新的思维模式呢?那就非“制器尚象”四个字莫属了。
“制器尚象”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充满了神秘感,并且自古以来就争议不断。褒扬的人说它是技术发明的永恒法则,诋毁的人说它是违背事实的可笑之语。那么,究竟什么是“制器尚象”?这四个字里面是否蕴含了技术发明的思想精髓呢?
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看,“制器尚象”就是“根据‘象’来制造工具”。不难看出,这句话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象”。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象”至少应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
首先, “ 象” 代表形象。那么,“制器尚象”这句话就变成了“根据具体形象来制作工具”。纵观中国科技发明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鲁班上山伐木时身体不小心被茅草划破,他观察发现了茅草边缘尖锐的细齿,于是发明了锯。1908年,冯如在美国试制飞机,却屡屡失败。有一天,他看到天空中盘旋的老鹰,发现它们在改变飞行姿态的时候,两翼也随之变化。他赶忙找到一只鸽子,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测量鸽子身躯和两翼的长度比例,突然大喜过望地对助手说:“这下子飞机有成功的希望了。”果然,半年后,冯如研制成一架新的飞机,并且成功试飞,还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飞行航程。
如果制作工具仅仅依靠外部的具体形象,那么“制器尚象”这句话道出的顶多是仿生学的原理。因此,这里的“象”还有第二层意思,就是“意象”,也就是说虽然没有看到具体的形象,但在心里构想出了工具的“心智图像”。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马镫。有人说只有中国人才能发明出马镫,因为它需要骑者在马背上设身处地地思考自己的平衡问题,在自己的大脑中构想出一个图像。
除去形象和意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技术发明,还必须重视一个“象”,那就是“象征”。说白了,就是发明的技术工具要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比如“天圆地方”这一古老朴素的观念,就影响着从古到今的众多技术发明。像古代的车马,车盖一般是圆伞形;现在的手机,翻盖也多有圆弧状设计。
粗糙 赫赫 干涸 宛似 称职
汲取 绊倒 缥缈 闪烁 滑稽
灼热 卷帙 水罐 颤栗 陛下
祈祷 不屑 舔净 明澈 头衔
尘埃 载人 唾沫 潺潺 授予
其喙 狗蝎 清澈 和煦 呈报
箧 大穰 瞬间 炫耀 御聘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心不在焉 足不出户 窃窃私语 感人肺腑
锲而不舍 不愤不启 持之以恒 不可救药
孜孜不倦 轻而易举 贻以金钗 骇人听闻
茫无涯际 根深蒂固 惟妙惟肖 情不自禁
微不足道 不悱不发 兴高采烈 随声附和
不言而喻 学而不厌 狗血喷头
一事无成 诲人不倦 喜出望外
付诸行动 行之有效 近在咫尺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等因奉此:泛指文牍,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2.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3.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4.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5.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6.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7.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8.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也说狗血淋头。
9.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复杂深奥程度。
10.付诸行动:把它变成行动。诸,之于。
11.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12.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和措施。
13.一事无成:连一件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4.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15.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
2.《〈梦溪笔谈〉二则》的作者是沈括,字存中,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政治家,曾参与王安石变法。《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如毕的活字印刷术等。
3.《宇宙里有些什么》是由科普作家郑文光写的。
4.《斜塔上的实验》的作者是美国人亨利・托马斯和达纳・李・托马斯。
5.《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原名郭开贞,沫若是笔名。他是现代中国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
6.《七颗钻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7.《蔚蓝的王国》的作者屠格涅夫是俄国作家。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等。
8.《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安徒生,丹麦作家。他创作了160余篇童话,代表作还有《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9.《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作品有《李太白集》。王昌龄,唐代诗人。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炼(“伏”通“服”,佩服)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2.词类活用
(1)便实钉之(“实”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结实”;“钉”活用为动词,“用钉子钉”)
(2)人履其板(“履”名词用作动词,“走,踩踏”)
3.古今异义词
但逐层布板讫(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一词多义
5.重要虚词
其
(1)其虫旧曾有之(指示代词,这种)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代词,他的)
(3)人皆伏其精炼(代词,代喻皓的)
(4)人履其板(指示代词,那)
6.重要译句
(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都被咬成了两段。
(2)六幕相连如箧。
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相互连接,就像只箱子。
(3)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塔身)就不动了。
(4)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部都被消灭了,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七、鉴赏两首古诗
1.《迢迢牵牛星》(东汉・作者不详)
・内容要点・
这首诗借助古老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反映爱情生活,抒写了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哀怨动人。
・艺术特色・
叠字的运用。在十句诗中,诗人连用了六组叠字,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不但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了“景情并生”的作用,表达了细致入微的思想感情。
・名句赏析・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以动作、神态写织女的哀怨和愁思。“纤纤”状雪白手指的修长,“札札”状织布之繁忙,这两个叠音词一状态,一摹声。由人及物,织女与牛郎相见心切,无心织布,以致“终日不成章”,直哭得泪如雨下。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内容要点・
以落花和子规悲鸣起兴,杜鹃啼叫,杨花飘飞,营造出感伤的氛围,继而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深切地表达出来。
・艺术特色・
运用拟人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客观事物之中,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具有了人的气息,渲染出浓烈的意境美。
・名句赏析・
关键词:质疑;提高教学活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8-1
在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活动中,我有幸成为参与课改实验的上课教师。经过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课,不断地备课、上课、反思、总结,我对“活力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活力课堂”的真正要义在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而课堂中质疑这一环节恰恰是点燃学生思维的最炽热的火花。
案例1:在上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一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利用二十分钟时间指导学生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作者、内容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剩下的二十五分钟时间专门让同学们质疑。要求他们针对文章中的用词、语言、写法、内容、思想情感等任何一个有疑问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话题提出疑问或者是自己的见解、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很多同学举起了手。第一个学生的问题是:“蔡老师是一名女教师,为什么第一小节称她是‘先生’?”很多同学哈哈大笑,我也哑然失笑,没想到第一个问题竟是这样的问题。那名同学也很尴尬,面露羞涩,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了。有些同学很快速地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我随即说:“你提的问题很好,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称谓’文化,别看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可是它背后却包含着很深厚的古代礼仪文化啊,所以说这是一个很有文化的问题。”至此,再也没有同学笑了,立即有其他同学举手帮助他回答这个问题,那位提问的同学也很高兴。
分析: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难的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总担心、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同伴的赞同,怕自我形象遭到破坏,尤其怕遭人嘲笑。
为此,在质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点燃学生质疑的热情。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萌发的发问幼芽,更要小心呵护,积极培植,着力造成学生质疑创新的期待心理。有时学生的发问可能是幼稚的,或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对此,我们千万不要草率处理,更不能嘲笑、讽刺和压制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抑制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满怀热情地对待学生的问题,肯定其大胆的行为,并通过正确引导,促使其自我觉悟、自我矫正、自我完善。
上述案例最大的收获在于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提问的勇气,反而被老师的一番话点燃了提问的热情,这正是思维火炬燃烧的开始。
案例2:在《以虫治虫》这课中,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觉得‘以虫治虫’不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一语既出,满座皆惊:对教材直接产生了怀疑!不必说其他学生,我心中也是一愣,我没想过这问题,也从没有怀疑过文章的标题,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说:“你好有胆量,说说你的理由。”他说:“‘以’是‘用’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用一种虫子(某种害虫的天敌)去治理另一种虫子(某种害虫)’。这个‘用’字明显含有主动性,‘以虫治虫’是人们治理害虫的一种方法。而从文中看来,子方虫(害虫)的天敌傍不肯是应运而生的,并不是人们主动去利用的。”我听了之后说:“非常有道理,很有见地!”很多同学也点头称是。我接着问:“有没有其他看法?”这时,又有一名同学举手了。我赶紧请他回答。他说:“我认为,这个标题用的好,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是一名科学家,他从子方虫遭遇傍不肯这个自然现象中总结出了一种治理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就是用一种害虫的天敌去治理另一种害虫,这种方法在古代缺少农药等科技手段的条件下是非常值得当时的人们利用,减少虫害提高产量的一种方法,沈括从自然现象中观察总结出这种方法,真不愧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梦溪笔谈》也是一部伟大的科学巨著。”我连说:“精彩精彩!”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又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补充。我觉得这种方法不光在古代可以被利用,在今天更应当提倡。因为,大规模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当今农药对农产品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绿色。”我总结道:“说的非常好!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善于动脑,大胆质疑,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收获会越来越多!”
关键词:宋代;山水画;审美
宋人山水审美从青绿转向水墨的原因
北宋的山水画继承唐、五代传统得到鼎盛发展,然而唐代盛行的青绿山水却不为宋广大画家所取法,为什么?
首先,唐、五代青绿山水多为装饰性、写实性,这种表现的局限性在于画家笔墨抒情性较弱,而且色彩多与笔墨,这与画家以笔墨传情相悖。
其次,山水画家多为文人画,文人画主张借景抒情、书画同源,他们感兴趣的是水墨的自然生动,以及便于毛笔书写、抒情性较强的线条,讲求自然美,青绿山水装饰性美和自然有差距。借色彩的表现和抒情更为西方人所执迷,东方人则更为欣赏阴阳之美的黑白色,欣赏毛笔线条的丰富变化,以线传情,这点从唐宋的书法艺术成就上更为明显,如何将画家对自然的感情表现通过书写传达出来是画家研究的方向,如何借助书法丰富的笔法表现绘画也是画家所追求的。
最后,山水画晚于人物画,人物画多表现佛道题材,山水画是从人物画分离出来的,成为文人抒情的方式,表现感情比较隐讳,故而深受文人画家所喜爱,加之山水画从墙壁上转为在面上画多起来,上水墨渲染比墙壁上方便,表现力也较为丰富也是其中原因一。
宋代山水画的审美观念及艺术情趣的论争
宋代山水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水墨山水画形成两大流派:一派表现北方雄壮浑厚的山水,代表画家是以荆浩、关同、李成、范宽、为首的北派山水;另一派是表现江南山青水秀的美丽景色,代表人物有董源、巨然。还有专门以表现江南烟雨云雾为特色的米芾、米有仁,史称“米家山水”,可以这样说是董、巨派的分支。基本上这时候山水是两大流派三种艺术风格。关于宋人山水画的评论主要集中这两大流派。在评论五代北宋两派的山水画家中,反映出两种审美观和艺术情趣。从表面看来是各抒己见,但实际上是文人画审美观逐渐战胜了画家的审美观,这种形势的变化在南宋已经很明显,决定了宋以后山水画发展的基本方向。
北宋画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里,就山水画单独写了一段《论三家山水》:
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同,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 ,百代标程。前古虽有传世可见者,如王维、李思训、荆浩,岂能方驾近代,虽有专意力学者如瞿院深、刘永、纪真之辈,难续后尘。
这里郭若虚对李、关、范给于很高评价,认为是三家是宋代山水画的里程碑,几乎达到空前绝后的地位了。对三家特点,他说:
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峰疑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笔俱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风。
对照传世的三家山水,郭若虚的分析是恰当的,可作为评三家山水的代表。
对于董源、巨然一派的南派,他只是说董源“善画山水,水墨类王维,著色如李思训”,未作具体深刻评价。说巨然“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但林木非其所长”。属于三家专论之外的简单小评。可见在郭若虚看来,品画当以崇尚气势,造型功力为主,董源、巨然的画在他看来“林木非其所长”,国画造型功力欠佳,不能与气势如虹的北派山水相题并论,事实证明南派山水也是在北宋灭亡之后,以李唐为代表的皇家画院随皇帝南撤,南宋山水才得以鼎盛,李唐成了南宋山水的领军人物。
我们也不排除郭若虚有崇尚北派轻视南派之嫌。
然而沈括在论山水画中,却欣赏董、巨二人。他说:“江南中主时有北苑,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皆宜远观,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春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然有反光之色,此妙处也。”(《梦溪笔谈》)《图画歌》说:“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沈括评董源、巨然的画道出了它的美的特点。沈括虽欣赏董、巨,但比较公允,分析深刻,倾向内在。米芾就不同了,褒贬显然。“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多巧少真意”。“关同粗峙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范宽虽势雄杰,然深暗如暮液晦暝,土石不分”。对董源则欣赏备至:“平淡天真,唐无次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接得天真。”米芾为什么推崇源呢?因为董源的山水画“平淡天下”,“不装巧趣”。
可见沈括山水画的审美也是带有偏见,一家之言,不足为怪。
综上所述,郭若虚和沈括都站在自己的审美观点上论述,指出这些画家的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形成的原因是地理环境所致,过去画家出行交通不变,画家创作大多表现以居住地为主,故有“北方尚势南方赏韵”之说,缺点就是特点,就是风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画家表现的是地方风貌特色,更是画家人格个性及审美的写照。
南北两派山水画风格形成原因
1.地域环境的影响。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由于对象不同,境界和气氛也就不同。以范宽为例,他的画是北方山水,表现的是北方黄土高原的风貌,构图是典型的高原构图,主山如丰碑一般,高大雄伟,又像电影中拍摄的特写镜头,主山峰迎面而来,他用对豆瓣皴法表现黄土高原的质感,也是描绘客观现实的产物。他的画如西北人高大、浑厚、朴实。
南派山水代表画家巨然,师法董源,《图画见闻志》说:“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他画江南山水多平原和丘陵,他采用松灵细长的披麻皴,也是自然恰当的。包括米芾的山水,不同的境界、气氛、笔墨,其形成的原因首先在于描绘的自然美,然后才是画家主观的艺术加工。米芾《画史》评论巨然“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从米芾的评价可以看出,他所欣赏的是平淡恬静的风格,而不是雄伟奇峻的景色;他所欣赏的是不过于造作巧饰的天趣,而不是强烈的夸张和对比;他欣赏的笔墨多是秀润之气,而不是方硬奇峭之笔。这种文人画的审美趣味,逐渐在画坛形成主导地位,对元、明、清的山水画发展影响很大。
2.宋文化中心南移是绘画风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宋文化中心由北方迁移到南方,文化中心随之南移,像李唐这样有才能的画家也随之南撤,客观上这些文人画家表现的自然对象也发生了变化,这对后来的文人画发展影响很大,为促进南方的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北方的文化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侵和统治而衰败。
由于宋文化中心南移,山水画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南宋画家的画风多以刚劲为主,皴法多以方硬的斧劈皴为主。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画家抗金之志和收服失土的斗志,表现了他们重回家园的愿望。山水画抒情由表现自然之美转换到抒发不屈不挠的抗金之情。
宋代山水画的深远影响
1.宋代忠实于自然美的写意精神为后世是山水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宋人对自然美的探索和表现精神,以及写生观念对元明清的山水产生巨大的影响,没有宋人的伟大成就,就没有后代山水的发展。后来的山水画学习多以宋人为范本,“以宋人之丘壑,用元人之笔墨则大成也”。著名黄宾虹谈:“元人野逸,,三笔两笔无笔不简,而意无穷,其法皆从北宋人画中来。”
2.宋文化中心南移对江南文人画的兴起产生巨大的影响。
宋文化中心南移对江南文人画的兴起产生深远的影响,元明清的山水画成就主要在江南就在于此,此后以南宗为主的江南文人画主导着中国画坛,创造了文人画的高峰。
参考文献: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2]沈括《梦溪笔谈》
[3]米芾《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