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论文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论文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现状;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07.082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近年来,随着政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科研经费均呈大幅上涨趋势,经费来源也趋于多元化,除有国家财政拨款外,还有高校自筹、校企合作开发。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超额度超范围支出、使用与预算脱离等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手段,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1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

1.1 纵向科研经费

(1)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局)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经费。

(2)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省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厅、省发改委等各厅、局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

(3)各市、地等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

(4)学校与外国政府、学术机构间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

(5)由政府部门立项,由项目主持单位转拨到高校的项目合作经费;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但经费由科研项目负责人自筹的项目经费。

1.2 横向科研经费

是指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以学院名义承担的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委托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科技项目或与之合作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经费。

1.3 其他科研经费

是指高校立项资助的科研经费及按有关文件规定给予的配套资助经费。

2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2.1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大

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物资保障,科研经费预算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可见经费预算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不是财会专业出身,对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关键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目前在支出项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所以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往往无据可依,只能凭经验估计,尤其是当项目主管部门下拨的经费较多时,没有将项目经费预算与项目研究目标、相关的政策和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编制的随意性较大,使得经费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2.2 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大部分高校科研项目由科研部门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内容以及经费的预算不了解,缺乏对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的依据,也未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争取项目,忽视了经费使用情况,也不向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项目资料与信息,这两者缺乏信息的沟通与传递,使得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各成一体,经费的使用失去监管,个别项目负责人甚至本着“项目是我申请的,科研经费是我争取到的,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只要能够完成课题就行”的思想,随意支出,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

2.3 科研项目购置的固定资产权属不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科研经费开支审批实行项目组负责制,使得课题经费的管理、使用各自为政。比如各项目组设备的添置,大多由课题项目经费支付,使用权也归项目组,其他项目组不得使用。一些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往往同时参与多个课题的研究,通过不同的项目经费重复购置设备,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归个人使用的物品。项目结题后,项目负责人也未将设备移交高校,仍长期滞留在项目组(或负责人),导致部分科研人员视其为私人财产而长期占用,进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2.4 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我国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虽有考核,但其机制不够完善。现有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定量评价,评价一项科研成果往往看发表了多少论文、专著,刊登在核心期刊的又有多少。其实一些科研项目,尤其是应用型的项目,其成绩和效果并不是靠论文就可以产生的,要看成果的转化以及实际的运用情况。论文、专著、专利等以无形资产形态存在的,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往往难以确定,因此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反映项目的实际效益情况。再者,虽然对项目的考核建立了一定的制度、办法和措施,但评价对象选择机制缺失。在实际工作中,对哪些项目进行评价,如何进行评价,高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相关部门要求进行项目检查时,高校才被动迎检。所以无论科研项目做得如何,很少有主动进行绩效评价的,最后科研项目变成了自我总结,请来的专家也是项目负责人自己请来的专家,一般都能通过验收。

3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3.1 强化预算意识,确保预算落到实处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最关键的就是预算部分,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所以项目负责人应该主动或被动地接受预算编制知识的培训,强化预算意识,严格按规定编制项目经费的支出明细,不得擅自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调整,也不能编制虚假预算以套取经费。同时,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工作中,要从高校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全局出发,充分发挥经费预算管理的监督制约职能,要站在全局谋划经费预算管理工作,做好高校领导的经济高参。

3.2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1)科研管理部门将已经立项或签订合同的情况:含项目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课题性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期限、经费金额、项目状态(已立项、项目进行中、已结题)等登记到信息平台。

(2)财务部门根据银行进账单,到信息平台查找该款项分属为哪个项目的经费,并实际到账金额、到账日期登记到相关的项目。

(3)科研管理部门根据财务部门登记的经费到账情况打印经费到账确认单,通知项目负责人并制作经费使用卡。

(4)项目负责人凭经费使用卡进行日常业务支出的报销。

(5)财务部门设立科研项目专用账户,并定期将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上传到信息平台;项目负责人将项目进度及取得的成果及时更新。

(6)结题时,科研管理部门将项目状态更改为结题,并将项目结题通知单交与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对已经结题的项目经费进行统一管理。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的计划性和合理性,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随时监督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有利于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3.3 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制度

科研经费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是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其成效。包括:绩效目标和预算的合理性、组织实施和管理效能、项目的社会效益、项目的持续性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财务管理状况等。根据以上内容可建立相应的考评指标,对项目取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减少资金浪费。并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对项目负责人科研考评的重要依据。

虽然,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但通过相关制度和建立和完善,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办法,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保障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胜华.新形势下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2).

[2]杨杰.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3]贺胜军.我国政府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6).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议文献 开放出版 开放获取

分类号:G250

引用格式:张嘉欣, 朱江. 国内会议文献开放出版策略探讨――以中国科学院为例[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5): 344-351[引用日期]. http:///p/1/58/.

1 引言

自2002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计划》(BOAI)[1]首次正式提出“OA”概念至今已逾10年,开放获取运动已取得繁荣发展。与以机构知识库为代表的“绿色OA”路径相比,以开放获取期刊为代表的“金色OA”因具有与传统期刊类似的同行评议程序而更加受到学界的认可。

“金色OA”路径即以开放出版形式实现的开放获取,是指作者将其学术成果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或专著上,并且这些出版物可以在某种使用许可协议下通过互联网免费提供给最终用户获取,通常作品作者保留著作权[2]。与基于订阅模式的传统期刊出版相比,开放出版在办刊理念、运作模式、编审流程、经费来源、版权管理及期刊评价等方面均有着很大不同[3]。以经费来源为例,开放获取期刊目前主要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弥补出版成本,即作者或其所在机构向出版商支付文章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简称APCs)以实现作品的开放出版。

近年来,开放获取出版物的数量急剧增加,据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统计,截至2016年5月,已收录来自136个国家的11 649种开放获取期刊[4]。另据全球知名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统计,仅2016年至今已创建了包括《NPJ Clean Water》等在内的14种全新的完全开放获取期刊[5]。同时开放获取出版物的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已从最初的期刊论文扩展到科研数据、教育资源和学术专著等。

然而与上述开放资源的长足发展相比,学术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关研究也较少。这不仅阻碍了会议资源影响力的最大化传播,还可能影响到参会者的投稿积极性,进而影响会议质量,违背会议主办方的办会初衷。

2 学术会议文献出版现状

学术会议是研究人员交流新想法的场合,虽然会议文献往往并不是最成熟、最完善的,但它们通常代表了最新颖、最前沿的观点[6]。国外学者C. Lisee等在Conference Proceedings as a Sourc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 Bibliometric Analysis一文中,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证明了会议文献的老化程度要明显快于其他类型资源[7]。

针对学术会议文献的出版与,目前主要有3种传统模式:通过商业会议录渠道出版、通过合作期刊的正刊、增刊或特刊等形式出版以及非正式出版。这3种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议文献的传播,但无论是从时效性、系统性、可持续性,还是资源质量、认可程度和可获取性上看均存在种种局限。以可获取性为例,通过商业渠道出版的会议录往往价格高昂,如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简称SPIE)每年出版超过350卷会议录,每卷定价70-250美元不等,这无形中为研究人员获取这些资源带来了障碍[8]。

为解决传统出版模式下的不足,国外已进行了一些学术会议资源开放出版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若干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如国际著名出版集团Elsevier旗下的Elsevier Procedia Series,它拥有多个不同学科的子平台,仅Procedia Engineering平台自2009年至今就已出版142卷开放会议录[9]。

尽管这些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在出版主体、出版形式和学科覆盖范围上各异,但它们均遵循开放获取原则,相较传统模式下的会议文献出版,在时效性和可获取性等方面已大有改进。以IOP Conference Series子平台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JPCS)为例,其最近出版的一卷会议录为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Mathematic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6(ScieTech 2016),JPCS于2016年4月6日收到该会议提交的接收论文,于当年5月5日实现在线开放出版,基本满足了会议文献对时效性的要求[10]。同时这些出版平台在相关利益方权责界定、资源质量控制、版权管理和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做法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11]。

反观国内,虽然开放获取运动在中国已得到足够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针对学术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平台,会议文献的和出版仍由前文所述的传统模式主导。这种局面一方面导致了这些会议资源的传播范围有限,且使读者在获取会议资源时也存在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与国内不断增长的研究实力和科技管理水平不相符。

3 中国科学院会议文献出版与现状

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2]。针对目前中科院系统内会议文献的出版和传播机制,笔者调研了中科院近期举办的若干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并对其会议文献的出版与方式进行了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中科院在会议文献的出版与传播机制上还比较传统,虽然一些研究单位选择与国际知名出版商合作出版会议文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资源具有^高影响力,但面对数量更为庞大的其他类型会议,长期依赖合作期刊的副刊形式出版或采用非正式出版的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基于此,笔者认为从经济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角度来看,中科院有必要建立专门针对会议文献的统一开放出版平台――CAS Proceedings。

4 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策略探讨

4.1 建立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的可行性与优势分析

4.1.1 拥有大量的会议文献资源

中科院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全国最庞大的研究所群体,而且几乎全部是国内甚至国际各相关领域领先的研究机构。这些组织每年都要单独或合作举办大量各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大批各领域国内外研究人员参会和投稿。据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公布的数据,仅2014年中科院系统就主办或承办了145次国际性学术会议[13]。

4.1.2 对开放获取运动的重视

中科院高度关注学术资源的开放获取,并积极参与开放获取运动实践。早在2003年,时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院士就曾在德国柏林代表中国的科学家签署了《开放获取柏林宣言》,表明中国科学界对开放获取的支持。之后中科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继续推动开放获取运动发展,例如,2007年提出构建中科院机构知识库网格(CAS IR Grid)的建设框架并付诸实践,目前该网络可公开访问的资源数量已达68万余条[14]。

4.1.3 中科院下属文献情报机构的实践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承担着建立中科院全院科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并提供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国内开放获取运动及开放学术资源建设的先行者,其下设的编辑出版中心正积极进行开放获取出版期刊的尝试,如其主办的《知识管理论坛》采用纯网络出版方式,按篇出版,按期归档,对刊发的文章实行立即完全开放获取[15]。

4.2 建立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的难点与制约因素

学术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作为开放出版的类型之一,其发展同样会受到一系列共同因素的影响。欧盟委员会开展的开放出版研究项目(Study of Open Access Publishing,SOAP)曾在2010年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关于开放出版供给与需求的大规模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期刊声望与质量、出版费用、个人绩效评价及出版速度等成为影响其选择开放出版与否的最重要因素[16]。此外,就国内及中科院的具体情况而言,学术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还面临着以下因素的制约。

4.2.1 组织机构制约

中科院虽下辖120余家研究院所,但对学术会议的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对各研究机构主办的会议进行统筹规划,更没有对在这些会议上产出的文献进行统一的收集与管理。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中科院缺乏负责学术会议协调与组织的职能机构或部门;原因之二则是由于中科院下属研究机构群体过于庞杂且遍布全国各地,每年举办的各类型会议数量巨大,统筹与协调难度较大。

4.2.2 经费制约

开放出版模式在同行评审、平台运营及维护、资源长期保存等方面需要大量经费支持。目前举办学术会议的资金来源大多包括项目拨款、合作机构资助及参会者的注册费等,而会议主办方通常需要在会场租赁、与会人员餐食、会议录出版、演讲嘉宾及会务人员报酬等多方面支出经费,可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合理控制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成本是会议主办者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4.2.3 出版政策制约

学术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本质上是一种正式出版物,因此要受到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制约,该条例明确规定只有具备出版单位资质的机构才可以获得刊号,出版刊物[17]。而现实情况是,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机构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出版单位,没有取得出版资质,这直接影响到学术会议文献的正式开放出版。

4.2.4 论文质量制约

通常会议文献的同行评审是由会议主办方组织开展的,一方面,由于一些会议组织者为尽快完成会议录准备工作,片面追求数量而降低对论文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迫于时间和工作量压力,对会议论文的评审工作往往不能像期刊评审那样可以与作者沟通进行反复修订。虽然中科院下属研究单位大多为各领域内顶尖的研究机构,但由于会议规模、定位、组织形式及会议组委会成员构成等原因,也会存在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4.3 利益相关方需求分析

学术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活动与期刊相比在利益相关方上略显复杂,主要涉及5个参与主体:研究人员、会议主办方、出版机构、资助机构和图书馆,各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现简要分析如下。

4.3.1 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可分为投稿作者和读者两类进行讨论。对投稿作者而言,他们提交会议论文往往并不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而是为获取与领域内同行进行直接学术交流的机会,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传播并得到有效反馈。同时,作者还希望自己投稿并被录用的会议论文能够被知名索引数据库收录,在个人科研评价中得到认可;对读者而言,他们希望可以便捷、及时且以最低的成本获取经过同行评审的高质量会议论文。

4.3.2 会议主办方

会议主办方是会议文献开放出版活动有的一个主体。研究机构举办学术会议一方面是为来自不同研究团体的科研人员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就某一主题交换各自最新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吸引高水平研究人员参会及出版高质量会议论文集,提高机构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地位。此外,会议主办方还希望将举办会议的总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3.3 出版机构

出版机构是会议文献开放出版的实施主体。营利性商业出版商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出版学术信息从中获取利润,诸如BMC Proceedings[18]和Web of Conference Series[19]等国外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都会根据会议录文章数量及所需服务种类向会议主办方收取一笔费用;非营利性学术出版机构则更加看重提高旗下期刊的知名度,吸引更多高水平投稿文章以促进学术信息的广泛传播。

4.3.4 资助机构

资助机构是指直接向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参与主体提供资助的组织,资助对象可以是投稿作者、会议主办方,也可以是出版机构。资助机构的最大利益需求是使他们资助项目产出的成果得到更多关注以及使他们资助的学术会议产生更大影响力。同时,他们还希望资助经费能够得到最优化使用。目前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资助机构已采取强制规定,对公共资助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必须实现开放获取,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英国研究理事会[21]和欧洲研究委员会[22]等。

4.3.5 图书馆

图书馆的直接需求就是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完备的资源和满意的服务。开放获取和开放资源的出现为图书馆缓解“期刊危机”带来了机遇,在开放和数字环境下,如何提升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确保对各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和成为了图书馆工作的新要求。此外,图书馆作为为教学科研、学科发展提供支撑的决策支持性机构,还肩负着帮助所在学校或组织提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责任。

总之,只有会议文献开放出版活动中涉及到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形成良性互动才可以达到最佳的实践效果,这需要决策者在认真分析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能够兼顾各方权益的会议文献开放出版策略。

4.4 建议与措施

针对中科院学术会议文献出版与传播现状,在借鉴国外现有会议文献开放出版系统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笔者就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工作提出4点建议与措施。

4.4.1 制定全院统一的会议文献开放出版政策

政策的制定能够为各参与主体提供规范性要求和制度性保障。虽然中科院在2014年制定了正式的支持受资助科研项目成果实施开放获取的政策,但该政策的对象是发表在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并没有提及学术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中科院有必要针对在其下属各研究单位举办学术会议上产出的文献,研究制定全院统一的开放出版政策,即要求这些会议文献通过CAS Proceedings平台实现开放出版,并鼓励投稿作者将录用的会议论文存储到其所属机构的知识库中。

考虑到目前各研究所举办会议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一些机构由自身单独主办会议,一些机构与中科院系统外机构合作举办会议,还有一些机构则是作为承办单位承办国际知名学协会的系列会议,因此,现阶段的政策并不能强制要求所有参与举办会议的研究所必须将会议文献经由CAS Proceedings开放出版。笔者认为,在CAS Proceedings运营初期,应根据会议组织形式不同分别采取强制或鼓励开放出版的措施。而对于最后一种情况,由于国际知名学协会大多都有自己规范的会议录出版途径,因此,对于这部分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并不宜做过多要求,但可提出对录用文章实现部分开放出版的诉求。

4.4.2 明确机构分工与职责

会议文献的开放出版活动需要多方参与主体的协同配合,因而有必要研究制定合理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机构及职能部门的分工与责任。就中科院系统的会议文献开放出版而言,笔者认为可以自上至下分为三级管理体系,即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科学出版社以及各研究单位的文献情报部门,其各自职责如下:

(1)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作为全院科学传播和出版管理的组织机构,应制定会议文献开放出版的指导性总则,要求各研究单位对产出的会议文献实行开放出版,并提供一系列资助措施。同时还应对全院的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合理统筹及规划并探索建立学术会议的评估机制,从源头上提高全院学术会议的总体质量。

(2)鉴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科学出版社在传统及开放出版上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这两家机构应合作创建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CAS Proceedings,并设立专职部门负责平台的日常运营与维护。此外,应授权文献情报中心制定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实施细则;科学出版社则需利用自身的出版资质,申请平台的ISSN及国内刊号。

(3)各研究单位的文献情报部门作为本机构的文献情报主管部门,应负责监督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总则及实施细则在机构内的执行情况。同时还应从投稿作者角度出发,率先将经由CAS Proceedings开放出版的会议论文纳入研究人员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

4.4.3 创建会议文献开放出版平台

CAS Proceedings平台是中科院会议文献开放出版政策推行的实体和落脚点,这一平台的构建将有助于规范中科院会议文献的出版活动,提升会议论文的影响力。

在平台组织上,由于中科院的学科覆盖范围广,笔者认为适合采用按学科领域分专辑(子平台)的形式。结合中科院五大学部及研究单位的学科属性,可将CAS Proceedings划分为数理科学、化学科学、地理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和管理综合等7个子平台,各研究所根据所举办会议的学科主题可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平台开放出版自己的会议文集。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校本教研的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

第一,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第二,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这种研究的重心在学校,基地也在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下到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三,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直接了解到教学的困难和问题,能立刻感知问题的所在。因而,教师最有条件也最有资格开展这种应用型研究。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具体的教学实践去研究——尽管理论上看上去很完美,实际上是经不起教学实践的检验的。多年来师范生最感枯燥无味的课程恰恰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这是最有力的证明。因为它和真实的教学情境有距离,也无法解决具体教学中的问题。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任课教师才最有资格去研究它,解决它。

第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校本教研是一种合作性的参与式研究,强调研究的民主性,包括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学校管理者、其他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支持。以校为本的教研,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这意味着要把教学研究的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因为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抽象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样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时候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具体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就显得不那么“真实”,总有一种隔离感,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把它们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设计”)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强调教学研究的基地是学校,这意味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教师和校长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教学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参和教法之外,还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校、研究课程。如果只是传达指示和分派任务,即使天天在学校,也不能说教学研究的基地在学校。

第二、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力和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力的时候,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以教师为主体所从事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己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就应该对中小学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误区加以澄清。例如,在一些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仅由学校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或者教育科研项目越做越大,甚至动辄就要形成某某理论,这不仅让广大教师对教学研究望而却步,也否定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权力和责任,而且这样的研究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教师的经验范围,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不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蔓延,会使教学研究越来越远离学校的教学实践,这与校本教研机制方面的制度建设跟不上有密切关系。加强校本教研,必须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整个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

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校本教研,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丢掉了这个直接目的,“以校为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考察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二)尝试校本教研的“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

对于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种操作模式:“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

第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校本教研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日常教学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活动,算不上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能使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校本教研中的课题意识区分开来。不过,这不是说问题意识就不重要。在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障碍既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弱,也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强。课题意识太弱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不断被解决,但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此相反,课题意识太强的教师容易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不下,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和产生的真困惑。

第二、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在确认了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需要澄清的是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即备课)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研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不过,设计与其说是个体化的备课、写教案,毋宁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不是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说课。集体备课和说课实际上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种备课活动或教学设计活动就具有校本教研的意味。

就此而言,校本教研就是以研究的意识来强化教学设计活动。但校本教研中的设计又不只限于备课或集体备课。或者说,当教师期望借鉴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解决某个教学难题时,教师还可以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比如与专家对话,以及阅读相关的教学论著。也就是说,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教学,而想方设法又意味着教师既反思自己的经验,又琢磨他人的经验。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自己想方设法的教学便有了着落、有了灵感。

第三、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如果校本教研所设计的方案是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的合作者的听课(即一般所谓的集体听课,此时教师的上课被转化为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在教学对话中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就不得不保持某种教学对话的情境,在教学对话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

第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执行方案的过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不过,所谓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被解决,就需要进一步搞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研常常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因此这种反思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讨论,它与此前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相呼应。事实上,校本教研需要经常性地与中小学已经存在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教学研究制度相结合。这样看时,校本教研与其说是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变,不如说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落实和恢复。在课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能够提出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却往往感到无计可施。教师们的困惑是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者不知道他人的经验是什么。

由此看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其关键都在于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其实,由于对别人的经验缺乏了解,教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无法提出问题,导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因为习以为常反而视而不见。只有反思自己的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关照,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校本教研的“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模式

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根据美国圣路易部新城小学“推动多元智能行动研究”提炼出来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应当是“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五个阶段。他还以台北县一所小学的案例对这一模式作了说明:

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课、观课和研讨交流,参加者要发现学校原有教育现场中的问题;而后是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接着要确定研究的方向,并且拟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是组织团队。大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教师自愿组织成专业发展团队,努力寻求校方关于课表的安排、人员、经费、时间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向实验学生说明开展这次研究项目的意图,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学术道德,即开展一项研究的时候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学生的愿意,而不是随便把学生当做一种实验品)。

第三阶段是学习的准备。第一,要研读、研讨多元智能的理论,构建团队的共同愿景。第二,让每个儿童都亲历各种智能的教学。第三,团队成员要填写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核对表,教师通过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来诊断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第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专家和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经验。

第四阶段是设计和实施。这个阶段主要摘了两个单元教学活动,第一个单元叫“欢乐中国年”,就是围绕过春节的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先是讨论教学方案: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而后把教学目标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要和家长座谈,让所有学生、家长理解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实施计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和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予指导。随后,学生要完成“欢乐中国年”寒假作业,整个活动持续几个月。春季开学后,他们又开展了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围绕“亲情”这一主题的相关报告,并组织全班交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他们各自能力提升的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整个研究过程,要非常注意资料的收集。第一,要把所有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二,在每次活动中,对研究者要进行现场的观察和记录(这叫做“第三只眼睛”):研究人员和教师是如何互动的?最初的观点是如何发生碰撞的?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研究如何提炼出一个主题?等等。第三,是教师和家长的反思札记。第四,是多元智能的分布表和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检核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从最初的表现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的情况,前后可以作对比)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个别深度访谈记录。

另外,每次活动后都要进行初步的资料分析,就好像我们上完课以后,都要有一个简单的评课活动:这节课上完以后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突发事件?这里面有哪些有价值的事件或故事,把它们整理出来,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观点?等等。还要注意对原始材料进行编码分类,然后理出一个研究的线索,或者逐步概括出一个主题来。此后,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形成一个描述性的研究报告框架。最后,要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核和加工,完成研究报告。

(四)叙事研究——表达校本教研的成果的一种方法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已经在思考或反思,这也就使“我”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某种反思性教学。

更重要的是,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我”已经在收集研究资料和解释研究资料。叙述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我”的可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这种研究报告使以往的“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转换为某种“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它显得更亲近读者或听众,更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这样一来,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就转换为由中小学教师讲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讲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行动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种“情节性”。“情节性”显示为某种偶然性节外生枝,使人感觉既突然波折,又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