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走自己的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看了这两段话,你的眼前一定浮现出村庄小学里的一个个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你也一定会看到这些浸透着泥土和草叶的质朴的文字,这些甚至有些语句不通的人间实话告诉我们生活的另一面。它是如此贴近大地、贴近孩子,又如此贴近孤独和无助,渴望得到关爱。
文章的作者是转学生班的一名学生。这个班的孩子都是从农村转来的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这样的班级谁都不想接,特别是语文,大家最怕作文,农村滞后的作文教学模式让他们少了许多灵性。他们的文章往往干巴巴的,没有想象力,苍白的文字让很多人觉得乏味。但我喜欢这些孩子,喜欢这种从内心深处用纯洁心灵说实话的姿态。人们习惯了城市的语言、城市的思维,而作为一名农村出身的教师,我决不能忽略农村健康的阳光和农村里挣扎的坚强。我下决心要让这群孩子喜爱作文。
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开拓作文资源和选择写作材料,要做到这一点,一要生活,这是源泉;二要激情,这是表达的欲望。
一、挖掘生活资源,亲近自然
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小学生习作要反映儿童的精神世界和真实的生活。其实这些留守儿童不必写出词藻华丽、构思奇巧的文章,就写真实的东西。真实才是文章的生命。
于是,我拨开迷雾,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他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让他们的思想会说话。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梨农辛苦》《梨价跌了》《和父母对话》等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过多地捕捉生活的真实,有时会让人失落、自卑。为了让这群孩子心灵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我没有忘记让他们在关注真实生活的同时,亲近神奇的大自然,亲近美丽的砀山。
砀山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且土地连片的果园。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从小就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梨都田园,多姿多彩的梨园生活浸润着梨乡孩子幼小的心灵。为了让他们写出具有家乡特色的习作,我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亲近自然,引导学生从瓜田、梨园中去积累习作素材,让他们干农活、赏农景、记农事、写农民。让他们记录“偷摘西瓜”的窃喜、“卧剥莲蓬”的洒脱,描绘“万亩梨花香”的盛景、感受“蛙声一片”的乐趣……渐渐地,我发现他们文章里的每一个词、每一句、每一段,都清晰地传达出他们心灵搏动的声音。哭了、笑了、急了,想了、说了、唱了,都毫无顾忌地泼洒在纸面上。他们在美丽的梨园、瓜地中去寻梦,去生成“精神的胚胎”,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去描绘生命的色彩,去抒发真实的情感。原来,他们个个都是天生的诗人;原来,这里的每一朵花都可以开得如此灿烂;原来,他们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健康阳光。
二、以课堂为载体,放飞心灵
亲情的缺失,让孩子们失去了太多,甚至让他们的性格发生了改变。我要让他们幸福起来,让他们享受课堂,享受上作文课的快乐。
“情动而辞发”。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无穷的创造。我首先突破传统作文的“清规戒律”,让游戏走进课堂。以我上过的一节“哑课”为例:课堂伊始,教师突然不说话,用手语让学生猜为什么今天老师不说话,接着失声配合表演各种生动有趣的动作,让学生观察、描述。因为不能用语言沟通,表演的过程笑话百出。孩子们在强烈的心理期待下猜着、玩着、说着,完全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在轻松愉悦、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况下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写作的灵感和冲动一触即发。“老师不说话”这样的主题本身就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刺激着他们去看、去听、去想、去体验、去感受。这种感受和体验是自由的、真实的,不是无病,也不是闭门造车。几个孩子这样写道:“老师是个魔术师,她把课堂变成了我们的乐园。”“老师可真狡猾,但她狡猾得可爱,我喜欢。”“李老师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独特的教育方式让我爱上了作文。”我用这次特殊的经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管他们写得如何,这次经历都是令他们难忘的,让他们感到快乐的!我的创新为他们的生活注入了一些活力,我觉得这就够了。在欢畅的气氛中,谁还会拒绝思考、拒绝习作呢?我知道,此刻他们都想把自己的快乐尽情倾吐在习作里。看着他们自然地流露快乐,无拘无束地表达快乐;看着他们找回了童年,我真得很幸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课改
在全国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展开的形势下,我所在市的教育部门为我们以热烈欢迎、敞怀拥抱的姿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并请来新教材编写组人员对所有教师分批次培训、上示范课,之后教育局教研室人员在各县区进行调研,以听评课的形式指导课堂教学,全市新课程改革自此全面开展。
以下笔者作为一个普通教师说说自己走过的课改路:
一、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我所在市推广了适合自身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新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要求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疑难问题。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从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持之以恒,点滴积累,才能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二、 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我市新模式中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环节。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数学是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学生若能初步把握教材体系,教起来就能事半功倍。因此我把“提前预习,先走一步”作为坚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步骤。每教一节前,我提前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预习,并试做学案,在预习过程中,把疑难记下来。这样,一环扣一环,才能使学生在“学案——教案——巩固案”的反复实践中积极探索。既然是自主学习,那么这个过程不能偷懒,更不能由别人代劳。“读书完全靠自己”(杨贤江),“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鲁迅),“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自学应该放在课前完成,学生通过自学可明确课堂内容的要点,提出疑问,以便有方向地听、学 。
三、课上精讲多练,让学生自主学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数学课有时一节课只需几分钟讲解就够了。”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用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讲授。
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抓耳挠腮、目光呆滞,更有甚者鼻孔朝天、闭目养神,或搬弄电子书,或交头接耳,而老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觉得上述情况是学生学习不用功的表现,究其实质是老师唱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我认为,大胆革新,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主动权逐步还给学生,是必要的。在学生预习基础上应大胆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依据教材自编题目或引导学生讨论,抓住重、难点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得出问题、给以点拨,从而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不搞题海战术是对的,但必须适当多练,才会熟能生巧。因此,我要求学生不但要在课堂上试做练习题,还要求在课外辅导书上精选一些习题来小组内互相考问,从而提高学生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课后抓学生,引导再改进
在把“自学”、“自练”、“自评”引进课堂后,不能撇开学生不管,或者简单地批改作业了事,我觉得这会儿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时机。我经常在课下利用学生课堂上“三自”提供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抓牢“误点”,让学生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再促进学生回头多思、多问、多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锤炼学生脚踏实地、诚实求学的精神,真正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
五、关于教学方法的一点感受
课改后我作为一线教师参加和学习了若干次教学观摩活动,好像没有一节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的教学技能比赛直接要求参赛者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我觉得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评判教学的一个标准,否则,“为用课件而用课件”将会成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误区。而对学生来说,课堂容量的确增大了,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在幻灯片的“咔”、“咔”声中将所学知识一带而过。另一方面,对教材中的探究性学习内容,教师若不引导学生如何探究,不讲探究哪些内容,全盘撒手,学生又能探出啥来呢?!讲课,讲课,讲是不可缺的。
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我很能理解许多人压力过大而而迷失了路的方向,或许面对着未知的一个个大问号,许多人仍不知自己的路在哪里。那就让我用<<西游记>>片尾曲的那句歌词来告诉你吧:莫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来就走着一条路,但是有的人走的路是家人用所有心血精心铺成的,而有的人走的路是自己凭着一点点的经验走出来的。有的人走的路或许是比较畅通的,有的人走的路是布满荆棘的。
面对着一条条不同的路,有的人或许会高兴,高兴自己走的是黄金大道;有的人或许会埋怨,埋怨自己的路是多么崎岖;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即不过分高兴,也不会连声埋怨,他们就靠着字的信心,勇气,经验,来走这条路。这样的人无疑是最让人佩服的。
其实,路的好坏并无所谓。只要着条路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我们用自己的心血铺成的,是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修复的,那么这条路对我们而言就是最好的一条路,不论多么曲折崎岖,不论有多少障碍,我们还是要一直走下去。因为这条路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独属的。虽然在这路上有许多岔口让我们选择,但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因为它就算再好也不是属于你的,终究是属于别人的。有句话说的好: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们要让我们的脚稳稳实实地踏在属于自己的路上。
大家要记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探求之路永不放弃
李时珍为著写《本草纲目 》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亲自上山采药,询问当地的居民,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尝药,了解药性。虽路途坎坷,但他从不放弃,等著成之时,他已从一个四肢健壮的青年变成了双鬓斑白的老人。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经历无怨无悔地投入到这项艰苦的工作中,他的这条探求之路可谓走的艰苦之极。他的坚持令后人称赞,他的无私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走自己的路,是一份难得的坚持。
奉献之路无怨无悔
他的个子虽然不高,但他那张充满爱心的笑脸,却足以让每个人都记住了这个可爱的战士——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几乎是伴着我们长大的童谣,直到现在还时常在我的耳畔回响。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永不褪色的光环。他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的责任,别人都说他傻,可他却说自己就愿做这样的“傻”人。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做得心安就足够了。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不求回报。这条奉献之路他走得很快乐。虽然他的这条路没有走到尽头,生命就随那雨后的彩虹而消逝,但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傻”战士。雷锋精神时刻激励着当代青少年们不懈努力,助人为乐,不求回报。
走自己的路,是一种难得的信念。
爱心之路不求回报
林秀贞——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几十年来义务赡养了多位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她将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她踏上这条爱心之路不为别的,只为让世间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温暖。她的这种品德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她将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成人了。
尽管从你们出生那天起,就知道你们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作为父母的我们,还是觉得太快了。
回忆过去,你们的婴儿时代还历历在且,父母怀抱你们,那沉甸甸的感觉似乎至今还留存在手臂上。没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更令父母感到光阴之快了。
通常都说,抚养孩子是辛苦辛劳的事情。可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不一样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也不一样了。孩子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喜悦,让我们对明天充满了坚定的希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实在。使我们的日常有了不可替代的乐趣。更使我们的人生有了新的价值新的意义。
由此,可以总结出一条人生哲理:帮助他人生命的成长、发展,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从今往后,不论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是高兴的。
做父母的希望永远能够保护自己的孩子,使他免受伤害,永远快乐。可是这种希望是不切实际的,是空想是幻想。
假如我们将这种空想和幻想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会阻挡你们的成长,妨碍你们的发展。
因此,到了你们成人的年龄,我们就必须尊重你们的独立人格,放手让你们去面对自己的问题。
你们永远不要指望人生道路一帆风顺。人生起起落落,有时顺心得意,有时遭受挫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我们要告诫你们的是:生活中的欢乐、甜蜜、幸福,只要曾经拥有,就会永存心底。并且时间越久越醇厚;相反,我们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失望和痛苦,不论当时把它看得有多严重,随着时间的过去,它们会变得越来越淡。
因此,我们的人生经验可以告诉你们:当你们不顺利。遭遇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更没必要一蹶不振。
时间会冲刷痛苦,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从今天起,你们在年龄上成人了。心理上、人格上呢?
只有在心理和人格上成人。才是真正的成人。
心理和人格成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成为自己。
只有不随波逐流,勇于走自己道路的人,才是心理成熟的人。
只有为人处事有明确而坚定的原则的人,才是有人格的人。
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偶像崇拜的狂热。当这份幼稚过去之后,觉得有些可笑。回想起来,生活中真正令我们终生难忘的、给我们人生以温暖的,是那些品性良好、待人诚恳善良的人。因此我在这里建议你们:将人的品性作为结交朋友的唯一标准。
正因为良好的品性能给人带来温暖,令人终生难忘,因此,我希望在座的同学,都把锻造品性作为自己终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