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荷花的作文

描写荷花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荷花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荷花的作文

描写荷花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相互渗透勤记多练

纵观五花八门的各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阅读教学精彩纷呈,而习作教学却寥寥无几。习作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这习作的半壁江山如今却让教师头痛,让学生害怕。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倘若能理清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关系,找准契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信语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教中学,学后教,摸索出了一些较可行的做法。

一、以课文为阵地,打响第一枪

杜甫曾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在多读中才能感知、理解课文,从而达到自我消化与吸收。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或文质兼美,或思想方面蕴含深刻的哲理,或情感方面给人以美的熏陶的范文,这些范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建立在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指导课内外阅读时,可以借助文段中的教学重点、精彩片段描写来迁移指导习作。当教学《槐乡的孩子》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槐乡孩子勤劳、以苦为乐的品质后,阅读教学任务貌似完成,实则不然。此时,在文本中,教师可以抓住描写天气热的语句,“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启发学生说说天热的情景,由课文联系实际生活,学生有话说,如:“六月,天太热了,孩子们拼命地往河里钻。”“天真热啊,我漫步在人行道的树阴下,一辆汽车从我身边驶过,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此时,教师要牢牢把握契机,由一个点拓展到另一种情形――天冷。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喷薄欲出,学生说的不是假大空的话,少了矫揉造作和生搬硬套,也便积累了习作材料。学生从教师的点拨中也能懂得学会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在习作中道出真感受,写出真感情。

又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抓住《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完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秋天的一样事物,仿照课文写句子。有的学生写白云,有的学生写松柏,有的学生写稻谷……可见,学生对典型的句式进行仿写,不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在举一反三的练笔中,学生的习作语言同样也得到了锤炼。

自古以来,人们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紧紧把握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主阵地,渗透习作指导,让阅读与习作手牵手,走得稳一些。

二、授予习作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只让学生懂得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还应当让学生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学会模仿,继而创作属于自己的习作。

在日常学习中,习作技巧对学生而言,恰似空中楼阁。学生对习作技巧的感知与掌握又如身处云雾中,十分茫然。此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结合课文点拨习作技巧,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习作技巧。如教学《荷花》一文时,作者叶圣陶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详细描绘了一池荷花开放的不同状态,在阅读教学中,似乎那一池荷花犹如活的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处,教师若能搭设平台,让学生来畅谈阅读感受,这些荷花是如何展现自己的身姿的?你似乎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相信学生定能畅所欲言,再更进一步深究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出荷花的姿态,这样的描写有什么好处?你平时见到的花朵还有哪些姿态呢?在不断的点拨,不断的拓展阅读思考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作者抓住荷叶荷花的颜色、姿势等展现了荷叶荷花的美,是对事物的细节描写、静态描写。教学至此,学生既明白了课文内容,又习得写作技巧,在思维中,对动态、静态、细节等等描写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便有了理性的归纳认知,不再犹如身处空中楼阁,高处不胜寒了。

因此,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教学,使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双轨并行,授予习作技巧是同样重要的。

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记多练

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做文章。通过读书明白道理、积累知识,通过作文抒发感情、表达愿望。检验学生是否真正习得习作技巧,最终还得体现在学生的习作中。因此,勤记多练是实现阅读和习作教学齐步走的关键。

首先,要学会作笔记,勤于做笔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点拨文本的精华后,应当要求学生将精华部分记下来,能将教材每个单元的主题找出来,以帮助整体理解记忆,从而迁移仿写。我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时,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了父母的爱这一文本主题后,让学生提笔写一写:母爱是什么?学生有的写到:母爱是天冷时送来的一件棉衣。有的写到:母爱是雨天撑起的一把伞。在课堂上,学生道出了对父母之爱的真实感受,领悟到了父母的爱,此时,我接着引导,那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呢?学生讲得头头是道:下班时,给父母递上一双拖鞋;让父母回到家后吃上热乎乎的饭,我要学做饭……抓住学生最真切的感受,我让学生当堂写了小练笔,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时,学生对于作者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这一习作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那么学生在习作中能否灵活运用呢?这时,我利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两篇课文,引导学生留心留心段落首句和段落内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尝试围绕一句话写一个场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雨下得真大。让学生动笔书写。有的学生写到:“闪电在天边跳着舞,雷声大作,“轰,轰!”把睡梦中的孩子给吓哭了。”有的学生抓住街道上的行人,写到:“大街上的行人急急忙忙往家里赶。街边的小贩一边收拾着自己的货物,一边不时抬头望着天,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 通过勤做笔记,实践练笔,学生实践着学习到的习作技巧,实现了阅读教学和习作指导教学的齐步走。 学生学习知识,听了不一定记住,记住了不一定懂了,唯有扎扎实实地在运用了,他才真正地掌握了。在教学中,身为教师,我们要明确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于每个主题单元后稀少珍贵的一两节习作指导课。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机渗透,适度点拨归纳,在生活实践中练笔,是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更能使习作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们应当让阅读和习作手牵手,共同前进。

参考文献

[1]王铭. 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11)

[2] 韦志成著.作文教学论[M].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描写荷花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认真细致的观察

要抓住花儿的特点进行观察,如花儿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种类不同,特点各异。即使一种花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也会有所区别。如红色就有浅红、深红、火红之分,不细致的观察是难以写准确的。如《梅花》片段:梅花的枝干千姿百态,有的像蜿蜒的长龙,有的像展翅的雄鹰,有的像可爱的珊瑚。梅花有五片花瓣,它的花蕊是一丝一丝的,上面有一个比芝麻还要小的小点,有点像蜗牛的小触角,真好看!小作者真是个会观察的好孩子,写的真实有趣。

二、生动细腻的描写

描写花儿的时候要恰当地运用好语言,锤炼好字句,还要适当运用一些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把花儿写得生动而传神。如《杏花》片段:杏花笑盈盈地开放了,它们睁开了眼睛,张望着这个神奇的世界。山坡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这些杏花有的含苞待放,像刚学会笑的娃娃,咧着小嘴;有的完全开放,像害羞少女的脸蛋,红扑扑、亮晶晶。这段话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杏花初放的美景,生动形象。

描写荷花的作文范文第3篇

这是特级教师顾琴在金陵执教《张开联想的翅膀》时呈现的一段描写文字,配以拍摄的梅花照片,学生读来兴趣盎然,习作指导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要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展开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具体、形象、生动地描写下来。”可当这些正确的“废话”说了多遍之后,孩子们的作文仍然是“你说你的,我写我的”,不仅习作水平没有得到快速有效地提升,有的甚至连习作兴趣也提不起来了。

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成为特级教师,自有其“特”于常人之处。细细欣赏顾老师的这段文字描写和整个教学过程,相信对于提高教师的习作指导能力大有裨益。

一、善于观察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夏秋冬的季节轮回,日月星辰的时空变幻,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梅兰竹菊、江河湖海……只有你学会观察,才会发现其独特的美。学生的习作之所以干瘪乏味,就是因为平时对身边事物的熟视无睹,甚至视而不见,写起来自然是浮光掠影、粗枝大叶了。

顾琴老师是一位优雅的知识女性,这段对梅花的描写条理清晰、观察有序。先闻花香,再观花色,后赏花形。由远而近,由整体到“眼前这一棵梅树的不同一般的花朵”,由表及里,细腻生动的描写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这样的观察之法正是需要我们通过习作指导让学生熟悉并牢固掌握的,学会这样细致地观察生活,学生的习作表达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二、巧于联想

中国的写意山水画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欣赏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孤舟一只,笠翁独钓,整幅画中未见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这就是留白的艺术魅力,“留白”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顾老师的联想丰富而独特。从老远处梅花开得正旺,联想到“红的如火,白的似雪”;从眼前这一棵梅树花朵的不同一般,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像一枚撑开的小伞,像一个旋转的风车,也像一束绽开的烟花”;从梅花可爱迷人的样子,联想到杜甫的诗“可爱深红爱浅红”。颜色、形态、心理三处联想,真是虚实相生、形神俱佳。

联想贵在一个“巧”字,所以当有学生写到“水仙那六片白色的花瓣多像六把锋利的宝剑保护着中间的仙子”时,就有其他学生指出“宝剑”过于锋芒毕露,不能表现出水仙的优雅和灵动之美,不如联想到“裙子”“白蝴蝶”或者“六个小精灵手拉着手守护着凌波仙子”。学生的想象力非比寻常,顾老师的指导之功可见一斑。

三、勤于“下水”

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教师的“下水”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小时候学过《小马过河》,讲述的道理是:河水的深浅,只有我们亲自下河体验过后才更具有发言权。

这段描写梅花的“下水文”生动细腻,颇具功力,是顾老师勤于笔耕的最好见证。教学相长,只有教师真正体验到了习作难在何处,才能有效地转变教学方法,将写作和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习作。

教师要像一位高明的医师,通过望、闻、问、切,找准病症,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行不行?看疗效!从学生的课堂练笔来看,“例文引路”确实是医治语言平淡空洞的一剂好药。

生1:二月份,我去了梅花山,朱砂梅开得最旺,火红火红的,就好像烧旺的火把高举在半空,又好像风中摇曳的小灯笼,它们朝我们笑着,多么可爱啊!

生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有个好听的雅称,叫“水中芙蓉”。它的颜色五彩缤纷,像是在开宴会呢,有的白里透红,有的紫里透粉,有的火红如霞,真让人心旷神怡!

……

从这些习作片段来看,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是多么出色,由花的色、形、味引发的对相关的景、物、诗、事的联想是多么的精彩,是老师的下水示范和有效指导让他们妙笔生花。

教学有法,学生需要的是具体可感的可以借鉴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指导语言。给孩子们一双“翅膀”,他们就一定能在习作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描写荷花的作文范文第4篇

小池边,池里的荷花花苞是粉红色的,像小姑娘那粉红的脸蛋儿;一滴滴露水依偎在荷叶上,像一个个小精灵,随着轻轻的微风,在荷叶上滑滑梯。我到处张望着,希望看到一些开了的荷花,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淡紫色的东西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定睛一看,惊呼:“这不是荷花嘛!”我轻轻地走过去,生怕惊扰了它。

那枝淡紫色荷花的周围围绕着一些其他的绿叶植物,还有些石头,不认真看,还真找不到它。它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伸出手,就在离它只有一厘米时,我猛地把手收回,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

等恢复平静后,我想起了妈妈说的话:“好东西不一定要带回家,一定要让别人也能欣赏到。”我又想到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别人用鄙视的目光看着我……

我忍不住多看几眼,低头深深地嗅着它的清香……我一边走,一边回头望。

正要拐进一条岔道时,微风中传来了一阵阵的芳香留住了我的脚步。我东张西望,原来是不远处那一排排绿得茂盛的栀子树,开了的栀子花并不多,但香味却极浓。那一朵朵雪白的栀子花像蒙着盖头的新娘,害羞地把头埋在绿叶丛里。而许多个青绿色的小花苞则躲在叶子间,很难分辨出哪是花苞哪是绿叶,只看到一条绿色的长毯子,点缀着一些雪白的栀子花,更显得高雅美丽……

而在老街一排排粗壮的榕树下,有许多淘气的小孩,已迫不及待地抱着个又沉又大的绿西瓜,中间还切了几刀,几个小一点儿的,就拿着勺子,大口大口地吃着,红红的汁水满嘴都是,将一些路过的孩子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刚一吃完,就蹦跳着到小池边捧着水洗嘴巴,其中几个胆子大的,走进小池里抓小鱼,一不小心,跌进了水里,岸上的孩子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跌进水里的那个,不好意思地从水里站起来,瞪一眼正笑得起劲的那个人,也笑了。

唉,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吃早饭的时间了,妈妈来电话催我回家了。带着一股子欣喜而又快乐的心情,我真心地挽留夏天,希望夏天的脚步慢些,再慢些……

【学生自评】

我这篇作文优点是:有些部分写得还是比较生动有趣的,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不过文题和结尾不够好,没有紧扣“夏日清晨”来命题和总结。

【同学评点】

本文写得生动形象,不过还得在细节上下功夫哦,相信我们的“大作家”下次一定能写得更好。

描写荷花的作文范文第5篇

升格后的这篇记叙文,以“梅香”为线索,在自我失落中引出,在“淡淡的清香”中引发“寻香”步履,继而在细腻入微的描写中展示“品香”的精彩细节,最后在经典的诗句中巧妙地“赞香”,脉络极为清晰。与原文相比,其语言上的亮点更为突出。

如“我轻轻闭上双眼,凝神细品,在淡香的引领下,缓步轻移”等句子,用词妥帖,描写细腻入微;“那如线如缕的芳香,正是它们脸上那盈盈的笑意”一句,妙用拟人,神形兼备;“花瓣薄如蝉翼,团拱成一个圆形的花朵”一句,比喻贴切,极为逼真。几番描写,将梅花的美丽展示得淋漓尽致。值得肯定的是,升格文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而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诗词,进一步挖掘梅花的精神风采。不仅内容主旨鲜明,语言更是散发出文化的幽芳。

【模拟新题】

题目:柳暗花明。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合理地引用诗词或名言;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柳暗花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用来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从本义出发,描写自然里“繁花似锦的景象”是符合题意的;从比喻义出发,写“困难中遇到转机”思路会更为宽阔。不管选择哪种角度切入,景物描写均是出彩的有效方式。因此,描写景物时,一定要学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将景物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要知道,这种描写越细腻,越精彩,文章会越动人。当然,若是能够引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景物自然更会平添风采。如果是讲述生活故事的话,则可以自然地引入“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类的佳句,这样既可以展示人物迎难而上的精神风采,也能展示自我非凡的才情。总之,要巧妙地学会运用修辞,美化语言,为作文增添光彩。

【新题佳作】

柳暗花明

张天语

我家附近,有一口两亩见方的池塘。水不深,淤泥却很厚。池塘是家畜野禽的乐园,一直任由它们践踏排泄,里面十分污浊,终日散发出一股腐臭。有一天,爸爸竟然告诉我,说要承包这口塘,用它来种藕养鱼。村长求之不得,很快就与我们定下了承包合同。爸爸那庄稼人的心劲,又有了新的施展天地。他买来藕种和鱼苗,细心经营,经常去看看水位高低,投些鱼饲料……看他有时站在塘边那得意的神情,池塘仿佛成了他的儿子。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池塘一片新景象。荷叶争先恐后地钻出水面,很快舒展开来,渐渐地,田田的荷叶铺满了水面。不久,又有荷花点缀,或含苞待放,或鲜花怒放,缕缕荷香沁人心脾。蜻蜓或轻盈飞舞,或静立于绿叶、红花之上;鱼儿嬉戏莲叶间……池塘竟然成了一片美景。晴天,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最妙的是雨打荷叶,形如珍珠滚动翡翠盘,赏心悦目,声如美妙音乐,随雨势大小而扬抑起伏,悦耳动听,让人不由陶醉。一次,我情不自禁地走进荷塘,却一下陷入污泥浊水之中。双腿一搅动,泥水中便散发出腐臭气味。想一想,生长在污泥浊水中的莲却是如此清纯可爱,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第一次网鱼挖藕,恰好我不在家。我埋怨爸爸,爸爸说,明年等你在家时挖藕。第二次挖藕时节,亲戚近邻都来帮忙,我自然欢欢喜喜下塘打下手。从淤泥中挖出一根根粗粗壮壮的藕来,水中洗洗,白白胖胖,如象牙,似玉臂,真让人欣喜。

我还发现,池塘居然没有腐臭气味了,飘来的只是泥土气息混合着莲藕的清香。我问父亲,他淡淡地答道:“种了藕,池塘自然干净了。”我听了却惊喜不已。哦,原来这是藕的功劳!藕不仅可以长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还能净化淤泥,消除腐臭。谁会想到,短短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竟让烂泥塘变得柳暗花明!

我不禁陷入沉思。长期以来,人们赞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其实,藕的“化腐臭为清香”更为可贵啊。不同流合污而“独善其身”固然也值得赞美,但仅仅如此,污秽、腐败便不会消失;尽其所能净化污泥,消除腐臭,才能创造出一片洁净的天地。

【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