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雪节气古诗

大雪节气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雪节气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雪节气古诗

大雪节气古诗范文第1篇

气候特征决定了古代中国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及四时物候特征迥然有别。何谓“物候”呢?人们把受环境如气候、水文、土壤、天文等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称作物候现象。具体来说,它包括植物的萌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等物候现象;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物候现象;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水文气象物候现象;一年四季中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等天文物候现象。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皮肤,是大自然身上应时而披上的不同颜色的服饰,是大自然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对于大自然“四时”成岁及更迭的规律和物候变迁现象,中国古人很早就进行了总结。《尚书•尧典》就记载传说时代的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明确区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时的更迭;确定“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周易•系辞下》总结我国古代岁时的形成及温度变化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逸周书•周月解》云:“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并揭示自然界“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而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根据四时更迭和自然物候变化规律总结出了系统完整的农事历、物候历,以指导一年四季的农事、政事活动。如《大戴礼记》《夏小正》、《逸周书•时训》、《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等。下面试综合《夏小正》、《礼记•月令》描绘春季三月的文字以见古代四时物候现象之一斑:孟春之月,东风徐来,气温回暖,冻土开始融化。冬眠的虫类开始活动肢体,鱼儿上浮冰面感受春江水暖,水獭叼起鱼儿陈列水边,好象祭祀时陈列祭品一样,园中的韭菜发芽了,田鼠在原野上肆意出没,大雁从南方翩翩飞来,野鸡鼓翅振翼,叫个不停。母鸡孵育小鸡,新的生命即将诞生,草木开始发芽吐丝。仲春之月,春雨绵绵,梅花、杏花、桃花依次绽放,相互争春;白篙可采撷了,黄鹂开始鸣叫,燕子飞来了。春分时节,开始打雷,天空电闪雷鸣。冬眠的虫类活动频繁,倾巢而出。季春之月,梧桐开花了,天空出现了彩虹,水中浮萍吐牙了;杨华谢了,人们开始采桑养蚕,斑鸠叫了⑤。这是大自然欣欣向荣的生命交响曲!是春天自然美的大合唱!自然万物经过漫长冬季的潜藏之后,又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就用形象通俗的语言描绘了我国一年四季自然物候的变迁规律:“每年春节过后,大地就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种花木次第开花。再过两月,燕子翩然归来,大自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渐次转入炎热的夏季,植物忙着孕育果实。等秋天到来的时候,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慢慢变黄,经不住阵阵秋风的吹袭,就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时北雁南飞,其他各种候鸟也相继离去,大地又呈现一片万木落叶、衰草连天的萧飒景象。从此,活跃在田间草际的各种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大地又沉沉睡去,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岁岁如是,周而复始。……”

二、“诗人感物联类无穷”

气候变化及物候变迁,首先对人类的身心产生巨大的直接影响。产生于先秦时代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早就注意到四时气候寒暑燥湿的变化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生活于天地万物之间,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时刻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然后,才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巨大影响。《内经》就针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及物候特点阐发了四时养身调神的医学理论⑥。当然,作为人类中的特殊群体———文学艺术家,气候变化及物候变迁对他们的心理及情绪影响比一般人更大———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感物方式和文学创作活动。气候及物候变化是指导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然语言。陆游《鸟鸣》诗说:“野人无历日,鸟鸣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怜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农民通过鸟鸣声来把握月令变化,以指导农事生产。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也形象通俗地描绘:“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农民却懂得她的声声啼唱是在提醒‘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些物候现象,是古代农民的信使。但在多愁善感、勤于思考、敏于表现的诗人看来,它们却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拨动着他们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情感琴弦。正如苏轼所说是“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次韵子由柳湖感物》)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家随时感应着四季物候的变化,顺时而动,“感物兴思”,激发创作灵感,实现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完成。《礼记•乐记》在论述古代音乐的发生时,就多次谈到艺术家心物、情物的感应关系:“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又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物之感人无穷,”“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自然物候,引起艺术家精神上、情绪上的兴发感动,由此,情移于物,物映于心,情物相感相生,故音乐生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理论家也普遍认知到文学创作中心物、情物之间的兴发感动关系。陆机《文赋》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诗人由瞻物而感物,物感于外,而情动于中,而文思勃发焉。尔后,刘勰对这一问题作了更详尽的阐发。《文心雕龙•物色》篇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四季不同的物候,刺激着诗人不同情绪的发生。初春时节,情怀愉悦而舒畅;孟夏时节,心情郁闷而凝重;秋天天高气清,情思阴郁而深远;冬天大雪纷飞无边际,思虑严肃而深沉。诗人的情绪始终与季节物候同步变化。在《明诗》篇中,刘勰还谈到:“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的七情六欲与自然物候相感应、相感发、相激荡、相融合,终于融化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除理论家对“感物”理论的阐发总结外,古代许多作家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创作实践中谈到自己“感时”“感物”的经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家诗人“感物”经验最丰富、最直接。曹丕《感物赋(并序)》“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陆云《岁暮赋(并序)》“感万物之既改,瞻天地而伤怀,乃作赋以言情焉。”傅亮的《感物赋》是“感物兴思”之作。曹植《赠白马王彪》自诉:“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阮籍“感时兴思,企首延伫。”(《咏怀诗十三首》)陆机《燕歌行》摹写“双鸠关关宿河湄。忧来感物涕不晞。”潘岳自诉“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悼亡诗》)孙绰“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秋日诗》)陶渊明“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谢惠连自伤“余独何为志无成,忧缘物感泪沾缨。”(《燕歌行》)江淹“感时多辛酸,览物更伤心。”(《效阮公诗》)诗人所感之“物”皆非泛泛景物之谓,而指称的是四季中某一季节的独特“物容”或“物候”。唐宋诗人也屡述“感时”“感物”的创作经验。宋之问睹“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寒食江州满塘驿》)李白“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古风》)韩翃“感物吟诗对暮天,怀人倚杖临秋水。”(《寄雍丘窦明府》)白居易自诉“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早春忆微之》)陆龟蒙“感物动牢愁,愤时频肮脏。”(《记事》)徐铉自述:“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赋得风光草际浮》)寇准叹“感物悲昔心,佳期怅难续。”(《远恨》)宋祁“怊然感物化,须发不常美。”(《早秋有感》)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冬至感怀》)欧阳修“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戏答元珍》)文同叹“自然成感物,不觉首重搔。”(《冬晚书事》)陆游慨“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秋思》)杨万里叹“春气吹人不作醒,病身感物底心情。”(《薄晚绝句》)韩琦“感时空溅伤春泪,殢酒思流见曲涎。”(《暮春书事自和》)诗人或缘情“感物”,或“感物”生情;所感之“物”,或为春季“物容”,或为秋季“物容”,皆为特定季节的物候现象。综上可见,文学史上众多诗人理论家,分别从创作和理论的角度共同阐发印证了“感物”这一重要的文学创作发生理论。

三、“四季”文学抒情范式

物候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和抒情性特点。我们知道,作家创作活动的展开或创作活动的结束,总是在一年四季的某一个季节时空间进行或完成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抒情文学的国度,古代的抒情文学作品除少数季节特征不明外,大多数是可以确定创作于某一季节时空间的。而海量的“四季”抒情文学作品正是古代诗人四时“感时”“感物”的产物。钟嵘《诗品序》就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而海量的“四季”抒情文学作品又形成了鲜明的“四季”文学抒情范式。所谓“范式”,是指为作家创作共同体所遵循的一套创作程序和原则,或称为“文学规范、标准和惯例体系”。而中国古代海量的“四季”抒情文学作品就形成了多种非常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抒情“惯例体系”⑦。春季文学抒情范式。春季三月,东风解冻,阳气生发,蛰虫舒张,草木萌动,万物以荣。诗人顺应这种节候变化,身体舒泰,精神舒张,喜乐忧伤跌宕起伏。由此,诗人春季“感物”就形成了“春愉抒情范式”和“伤春抒情范式”。春季气候由冷趋暖、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所以人们迎春、喜春、赞春,形成了“春愉抒情范式”。但是,春天的“物容”也有盛衰之变。其荣盛的顶点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而衰败的标志则是“东风无力百花残”。众芳摇落、好景难再,引发诗人强烈的伤悼之情,所以,怨春、伤春、悼春的怨叹不绝如缕,形成了典型的“伤春抒情范式”。夏季文学抒情范式。夏季三月,气温由暖趋热,自然界中万物生长,草木茂盛。而诗人的情绪也感应着夏季的节候变化而有乐有苦。乐的是,夏季万物生长繁茂,“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徐干《答刘桢诗》)而夏景青翠葱茏,分外妖娆:“墙下溪流清且长,夹溪乔木雨苍苍。袅风翠果擎枝重,照水圆荷舞叶凉。”(张耒《夏日杂兴四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但夏季高温湿热,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酷热难耐,让人苦热烦夏,故大量“苦暑”诗赋诞生。汉魏之际,某个时期夏季气候特别炎热,故王粲、刘桢、陈琳、曹植、繁钦等人都创作了《大暑赋》。梁代也出现了高温天气,故任昉、何逊、萧纲、王筠等人都创作了《苦热诗》、《苦暑诗》。唐代气候温暖湿润,但夏季也特别炎热,故王维、杜甫、司空曙、白居易、皎然等诗人创作了众多《苦热》诗。炎炎夏日,闷热潮湿,“端坐犹挥汗”(白居易《旱热二首》其一),“万事弃不理”(陆游《苦热》)。人的心情烦躁,思维倦怠,精神萎靡,所以,在“四季”文学创作中,夏季是文学创作的歉收季节。

大雪节气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渗透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诗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如我在教学《琵琶行(节选)》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教师示范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本诗换韵频繁,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第一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初步感知,体会画面美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画出一幅渔翁汉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的美感。《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独特美感。

三、深入理解,挖掘思想美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剪梅》(李清照)等,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四、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

发挥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头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旅途的艰苦;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偶得投宿处的喜悦。诗中末句的“归”,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从风雪迷漫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处的狂喜心情,又表现了山民热情、好客、纯朴的良好品性。为了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情景,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一是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人烟稀少的山中,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远望苍山,路途遥远,这时,他会想些什么?二是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间有一间穷人住的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呢?三是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四是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诗人来到柴门边,并受到主人热情接待这一情景进行表演。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归”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大雪节气古诗范文第3篇

一、感受韵律美、节奏美之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诗歌最早是合乐吟唱的。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讲究韵律,还讲究鲜明和琅琅上口的节奏等美学特质。诵读中国的古典诗词,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古典诗词的声韵显示语言的抑扬,节奏显示语言的顿挫,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所以,在七年级上册教学古典诗词时,我就首先教给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以此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强烈兴趣。其法:五言古典诗词通常只有3个节奏,比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古典诗词通常有四个节奏,比如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而四言古诗的节奏一般只有两个,比如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古典诗词节奏的基本方法后,再引导学生采用全班齐读、小组读、个别读、高声吟唱等方式感知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琅琅书声中完成对古典诗词上述诸美的体味、品鉴目标了。

二、感知形象美、意蕴美之读

教学古典诗词,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文本音韵美、节奏美的感知与品味上,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走进文本的深层意蕴,在读通、读顺、读懂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收集和处理古典诗词文本中透露出的信息:读出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感知古典诗词中塑造的人物(事物)形象,感知作者在文本中运用的叙事、抒情、议论、用典等写作方式,体味文本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在文本中寄予的思想情感等。但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指导,并非是句句领读,而是指导学生抓住古典诗词文本中的难点、重点和关键词、句来读,唯有如此,才会事半功倍。

比如,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我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体现曹操一统天下鸿鹄大志的既是描绘虚幻之美丽景色又是抒发个人远大抱负的诗句反复品读赏析。而后,我再对曹操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及诗歌的主旨等加以适当点拨:这首诗是曹操建安十三年(208)五月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北征乌桓胜利的喜悦、阔大的胸襟、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等融汇到诗歌里,借对大海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经此点拨,学生很快就沉浸在了这首古典诗词所营造的雄浑美丽的意境之中,全身心地去体味、感知曹操勇武睿智、文韬武略之高大形象了。

三、展开想象翅膀、创造新意境之读

雪莱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中国古典诗词尤甚。因为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炼、情感丰富、内蕴深远等美学特质,所以,诗歌创作时,作者唯有通过想象才能将复杂的社会生活、深沉而抽象的情思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事实上,几乎每一位远古的诗人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有形的客观事物同自己丰富的主观情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运用文字的功力将之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生动的、幻化的图景,从而使作者无限抽象的情思寄托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上,起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艺术效果。

大雪节气古诗范文第4篇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此,在进行低年级古诗教学时,应着重让学生诵读吟咏,感受诗情,积累语言,放飞思绪,“扬眉吐气”地来学古诗,使学生进入诗中的世界,踏上美好的诗途。

一、扬――思绪飞扬读古诗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读起来也节奏分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全无佶屈聱牙的感觉。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发现教给孩子们古诗,他们常常摇头晃脑,沉醉其中。在教学古诗时,就应该先让孩子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韵律美。二年级上册的古体诗《青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朗读材料。诵读过程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配乐读,或表演读,或范读领读,或齐读默读,或个别朗诵,或提问征答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诵读,不是机械地一遍遍重复。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读古诗更是如此,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古诗时一定要让学生在思中读,在读中思,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才能读有所得,读有所获,真真切切地把作者的感情通过有个性的朗读传达出来。以《青松》为例,在第一句中,“大雪压青松”展现的是雪压青松的情景,一个“压”字充分体现出雪之大,雪之厚。先让学生动作表演体会“压”的感觉,并谈谈自己为什么要如此用力地“压”下去,在有了切身体验的基础上,把体会到的“压”字再放入诗句中读读,读出什么感觉?孩子们思绪飞扬:“我觉得青松快要被雪压得喘不过气了”,“雪压在青松身上,青松被压得腰酸背疼”,“大雪拼命想把青松压倒在地上呢”……带着这些独特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诗,每个孩子都读得情感丰富,非常到位。

二、眉――开放感官明诗意

古诗字句凝练、音韵优美、意境深邃,为了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地学古诗,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肢体表演……让学生在感官的忙碌中走进诗文。

《青松》一诗中“青松”傲立风雪的形象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到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欣赏一张张青松图。在“雪中松”和“雪后松”的对比欣赏中,孩子们发出了一声声的惊叹。一张张青松图,让他们满眼满脑都是傲立风雪的青松的形象。诗中“挺”一词形象直接,我抓住这个动作,让孩子们都动起来,演一演大雪重压之下青松“挺”的样子,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从他们那架势,那眼神,我知道,青松的形象已经牢牢地刻在他们的心里了。感官开放了,学生才得以学得自由,不免会学得更主动,更有趣,更有收获。

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教学“不求甚解”,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明悟,句句领会,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上。只求在日积月累中逐步为学生开启一扇知识殿堂的大门,让学生耳闻目染,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强烈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三、吐――畅所欲言感诗情

一般来说,古诗大部分不直接抒情,而是描写一个或几个形象。形象是意象中的物,而情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作者心里的声音。情感相对于形象而言抽象得多,诗人的情感往往不直接抒发,而是借景抒情,寄思于物,不着痕迹。那这情该如何引导孩子把握呢?

古诗字句简洁凝练,短短几十字饱含了浓浓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抓住字或词来解读形象,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情感在潺潺细语中遍地生花,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青松》诗中青松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豪迈的形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青松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呢?诗中,一“压”一“挺”两个对立鲜明的词,生动鲜活,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压一压,体会“压”的力量。有了“压”的切身体验作铺垫,接下来“挺”的表演就非常到位,学生个个把小胸脯挺得鼓鼓的,严肃而认真。此时此刻,时机到了,我紧接着提问:“小朋友,现在你就是这棵被大雪重重压着的青松,大雪拼命想压倒你,你要挺起胸膛大声地对大雪说什么?”“大雪,你尽管使劲地压吧,我不怕!”“大雪,你是打不倒我的!”“大雪,我要和你战斗到底!”“大雪,等着瞧吧,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大雪,你压得这么厚,正好给我当棉袄呢!”……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回答,不需要老师再多什么言语,学生已经把自己与青松的形象融为一体了,谁还能说他们没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呢?

情感的美一直就蕴涵在诗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语言文字中,只要怀着一颗真心去吟咏,自己的情感就会呼之欲出。而借助形象的感知,学生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感诗人所感,悟诗人所悟,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

四、气――神清气朗悟意境

古诗往往是诗人借物抒情、借境言志、借事托怀的工具和表现,诗人的心境决定了诗词的意境。诗中有些语句看似寻常之笔,却意味深长,诗句背后的情味与意蕴常常耐人寻味,那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去把握诗中的意境呢?

明代的谢榛说:“诗境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于其迹。”所以,欣赏古诗时,学生的心理可以空远一点,灵动一点,不须拘泥于诗面,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如此。

《青松》全诗共二十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诗人所见松之情景,“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富有深刻的哲理,赞颂了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由此引申开来,“青松”代表了所有勇者的形象。诗中“高洁”一词是难点,体会青松坚强、纯洁的高尚品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很难,由此体会到人的勇者气概更是不易。

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由一幅幅大雪中的青松图把学生带入情境中,那阴暗的天,沉沉的雪,冷冷的风,让学生倍感寒意。而雪中的青松巍然屹立,让学生顿生敬佩之情。再由一幅幅雪后阳光下的青松图,在化雪这更冷的温度里,那更绿的叶,那更挺拔的身躯,让学生更强烈地感受到松树的“高洁”原来不仅仅是面对大雪时的那份不屈不挠,更有一份历尽艰难后却越发生机无限的精神。这样,“高洁”一词在学生层层深入的情感中逐渐明朗了。而后抓住时机补充诗的背景,的生平,交流所了解的英雄人物,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把这些人物形象与青松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雪节气古诗范文第5篇

一、重诵读,解诗意

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诵读的重要性。因为在吟诵中诗歌的声律、抒情、审美等艺术效果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我们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对诗加深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重视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渐入佳境,读出层次。例如,在教学柳宗元《江雪》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确如此,一首好诗就像一幅写意画,越读越有味道,越看越有故事,越品越回味绵长。

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走进柳宗元生活的年代,来到柳宗元的贬谪地――永州,品味柳宗元这首被后人称之为“唐人的‘五言之冠’”的《江雪》。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江雪》这首诗。注意要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时要注意诗中出现的生字,要把诗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时要注意把它读通顺,并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学生自由读诗)

师:好,谁来读一读《江雪》?其他同学注意这首诗中每个字的音他读准了没有。

(指导某生朗读诗)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孤舟蓑笠翁”这句中“孤”是生字,大家能用“孤”组词吗?(孤独、孤单、孤寡)“孤”是什么意思?

只有一座山,叫――孤山;只有一个人叫――孤身;只有一条小船叫――孤舟。

“孤”在本诗中还有一个意思相近的词,你们能找到吗?(“独”)在本诗中,它还有两个反义词,能找到吗?(千、万)

师:“千山”“万径”衬托下的一条孤零零的小船,那是怎样的孤单寂寞呀。

冰雪覆盖大地,飞鸟躲进了窝,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江面上却还有一条不畏严寒的小船。

茫茫风雪中,人鸟声俱绝,只有江面上的这条小船不畏风雪,不惧寒冷。

师:孤舟的主人是谁?(“蓑笠翁”)“蓑笠翁”三个字音也读准了。(指图认识“蓑”“笠”)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就是――蓑笠翁(出示幻灯片:释词并指导朗读),请大家把字音读准。

师:扫清了字词障碍,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加顺畅。我们一起读《江雪》――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江雪》?其他同学听,要特别注意他在读的过程中是怎样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师:这位同学在读这首诗时注意到了这样的停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我们再有板有眼地读读这首诗。

师:同学们,我们读古诗,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地读出它的味道来。你可以把平声字声音拉长些,仄声字读得短促些。(师范读)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师:读过后,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一首好诗,就蕴涵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读之常常令人回味无穷。诵读是学生理解诗意、感知古诗思想感情的最佳途径。

二、重想象,悟诗情

诗中有画是古诗的一大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品悟古诗所表现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薄弱,直接经验较少,要让他们从凝练精当的诗句中体会诗的意蕴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难点。而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方式就是想象。

依托文本,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滋味,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仍以《江雪》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引领学生以想象悟诗情的。

师:要想读出诗的滋味,我们还得默读思考,用心品味。请同学们默读思考:诗人见到了什么,没见到什么。

生:见到的是“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没见到的是“鸟飞、人踪”。

师:多少座山叫千山,多少条路叫万径?

生: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无数条小路。

师:见到的是千山万径上鲜花盛开吗?那见到的是什么?没见到什么?大家可以从诗句中找找依据。

生:后面诗句中说有一渔翁在“独钓寒江雪”,再加上前面说的“鸟飞绝,人踪灭”,我断定诗人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积雪。

师:大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放眼望去看到的千山万径吗?

(生想象、交流)

师:一切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到处是死一般的沉寂。从这样的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冷清、寂静、悲凉)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从“鸟飞绝”“人踪灭”体会到的。

师:前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通过“鸟飞绝”“人踪灭”这种最能表现山野寒寂的典型事物的描写,使我们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师:大家能读出诗句中所蕴涵的凛冽逼人的寒气吗?

师:是呀,那是多么寂静、冷清啊!请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这是弥散在千山万径中的寂静、凄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天地间只留下了茫茫冰雪,眼前一片冷冷清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师:(描述画面引读)一座座山峰兀立,却不见了往日的飞鸟,一条条小路纵横却连半个人影也看不到,这就是柳宗元的眼中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天与云与山与路上下一片白,无一只飞鸟,无一个人影,多么寂静冷清呀,这就是柳宗元笔下的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天地之间除了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就只剩下眼前的这一片冷冷清清,这就是与京城长安远隔千里永州的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柳宗元贬谪地的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小学生在想象过程中具体形象思维往往占据优势地位,即直观的、形象的、鲜明可感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重现古诗的优美意境,使古诗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在想象中深入领悟诗的情境、形象和内涵,从而获得了美的享受和愉悦。

三、重拓展,多积累

在学习古诗前要阅读、搜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例如在学习《江雪》一诗时,我引入柳宗元写作此诗的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体会作者的一腔愤懑苦闷,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廷的不满,表露他愤世嫉俗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诗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因此,我不失时机地出示诗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无异于“推波助澜”,能激起学生的心灵浪花,更好地达到感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诗歌的特点,结合课标推荐篇目,扩充了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这样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课前诵读以“雪”为主题诗作的环节,学生在诵读中走进“雪”的世界。在结课时我又设计了以下环节:

师:其实,古诗中渔翁的形象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两首古诗词。课下请你们读读背背,想想这两首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作者又想表达怎样的心情?(出示《渔歌子》《题秋江独钓图》)

相关期刊更多

大连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