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感受秋天的美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意思。

难点: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秋天的雨。请同学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这篇课文的大意,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每一段的中心句。(课件展示)

3、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正,小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2、师:同学们,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秋雨是秋天到来的标志之一,秋雨之后,秋天呈现出独有的景色,所以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4、学生分组读,配乐朗读。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学生朗读2-4自然段,画出最感兴趣的部分。

师: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打开大门,我们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2-4自然段,用笔画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2、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图片)刚刚说到五彩缤纷,那什么是五彩缤纷?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板书:借助图画 联系上下文 动作)

(1)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师:第二自然段中从哪里可以看出秋天的色彩是五彩缤纷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教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教师出示片段,一组齐读。师:这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呢?“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能否去掉?为什么?

(4)思考:这部分写了秋天的什么特点?(色彩鲜艳)

师:把银杏叶比作扇子,把枫叶比作邮票,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不仅写出了秋天树叶的不同色彩,而且还写出了秋天由炎热变凉爽的气候特点,形象生动。

(5)课件出示下个片段,二组齐读。师:这部分写的是什么景色?“你挤我碰”你能体会到什么?“频频点头”是什么意思?谁能做一做这个动作?

(6)学生齐读片段。完成随堂练习,巩固词语意思。

师: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许多的颜色请你找找看,这么多的颜色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五彩缤纷”。

(7)再次展示第二自然段,分男女生读。

(8)背诵第二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部分遮挡,学生填空。

②教师讲解背诵思路,学生快速背诵。

③教师检查背诵。

(9)仿写拓展: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课件出示例句)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

3、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秋天的雨藏着一些怎样好闻的气味呢?(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师: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气味的词语。

(2)理解“勾住”的意思。师:勾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呢?你有没有被什么勾住过?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想象一下自己被这些香味吸引不愿走开的样子,再用欣喜的语调朗读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思考:小动物和植物是怎样准备过冬的?

(2)完成练习。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秋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因为秋天到了,孩子们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迟到各种各样美味的水果,还可以抓紧时间和小动物们玩耍,秋天让孩子们收获种种欢乐。)

五、总结全文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设计;词汇

一、教学内容

《冬天快要到了》是北京语言大学杨寄洲老师主编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第二册上的第三课,主要适用于对外汉语本科一年级的学生,这一课中包含了40个生词,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讲解。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直接联系的原则

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进行词汇教学呢?原则上我们是要用直接的、直观的方法,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的词语直接跟所指的事物联系起来。直接联系的原则除了指用直观的方法:实物、动作、表演等方法外,也包括直接用第二语言解释第二语言,也就是说直接用汉语去解释汉语的词汇。

(二)操练与讲解相结合的原则

讲解是对教师而言的,一定量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对成年人习得第二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可以理解的又稍稍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操练既是对教师说的又是对学生说的,对老师来说是让老师给学生留出练的时间,为学生设计出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对学生来说是让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时间。各种形式的反复操练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

(三)在Z境中教词语的原则

不要孤立地以词解词,要创设一定的语境便于学生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依据交际的场合、交际对象的职业、性别、社会地位以及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选择恰切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要创设大量与真实生活相近的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开口率。

三、教学方法

(一)直观法

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等手段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旨在让每一个词语和它表达的意义、代表的事物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不通过母语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可以让学生丢掉心译这个拐杖。一些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如滑冰、滑雪、树叶、红叶、捡、表、电池等均采用直观法进行教学。

(二)定义法

我们所说的定义法是用已经学过的词语给新的词语下定义解释词义,而不是使用词典上的定义。本课采用定义法讲解的词语有:爱、有名、凉快、落。

(三)对立法

利用反义语义场中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解释词义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后,只要告诉他另外一个词与它相反,学生就知道另外一个词的意思了。讲解好事、坏事、结婚、离婚这四个词时就可以采用对立法。

(四)情景法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单单讲一个生词可能学生的感觉不会那么明显,如果把这个词放在一个句子里,那么这个词的用法会更明了,如果把句子扩展为一个场景,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所以在讲解生词时,最好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一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二则也有益于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本课剩余的生词全部采用情景法进行讲授。

四、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

大学一年级的外国留学生,大约学习了7个月的汉语。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45分钟)

(三)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四)教学内容

课后生词的词意及用法。

(五)教学目标

通过生词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PPT演示和现场演示的方法讲解生词。抓住课文中的范句,并精选学生容易理解的例句来讲解生词。每一个生词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3分钟)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三课《冬天快要到了》。首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PPT上有三十六个白色的方块,每一个方块后面都有一个本课的生词,我们来请同学读一下。(依次翻动大屏幕上的白色方块,请学生朗读。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老师要及时做示范朗读,对于学生读起来有困难的词语可以多领读几次。)

2.讲练新知(41分钟)

师:大家都预习得非常好。那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本课的生词。

(1)滑冰/滑雪/爱

师:哈尔滨的冬天很冷,那么冷你们喜欢到外面去吗?

生:不喜欢。

师:可是A说她喜欢到外面去,那我们看看她都到外面去做什么呢?(用PPT在大屏幕上出示滑雪和滑冰的图片便于同学们理解。)

生:她去滑冰/滑雪。

师:B,你喜欢滑雪吗?

生:我不喜欢滑雪,我喜欢打篮球。

师:“B爱打篮球”,爱就是非常喜欢、很喜欢,爱的程度要比喜欢多(在黑板上板书“爱≥喜欢”)。(随机提问)你爱吃中国菜吗?你爱睡觉吗?

(2)有名

师:C爱踢足球,那C你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员是谁?

生:我喜欢贝克汉姆。

师:贝克汉姆很有名。有名就是很多人都知道。同学们都知道老师的名字,那老师有名吗?

生:老师有名。/老师没有名。

师:知道老师的人还不多,所以不能说老师有名。如果中国人或者哈尔滨人都知道老师,那就能说老师有名。中国的长城(出示图片)大家都知道,我们就可以怎么说?

生:中国的长城很有名。

师:哈尔滨冬天有很漂亮的冰灯(出示图片),哈尔滨人都知道,我们就可以怎么说?

生:哈尔滨的冰灯很有名。

(3)风景/区/旅游

师:周末大家都做什么了?D,你做什么了?E,你做什么了?我知道A出去玩了,A你可以告诉我们你去哪儿旅游了吗?去了哪个风景区呢?风景漂亮吗?

生:(A叙述了自己的旅行)。

师:风景区有树、有花,这些都是漂亮的风景,所以很多人去玩儿,去旅游。我们哈尔滨有太阳岛风景区,很有名,夏天大家也可以去玩儿。我们同学有去过其他地方旅游的吗?去过哪里?风景漂亮吗?给我们讲一讲。

生:(介绍自己的旅行)。

(4)尤其

师:我知道F爱旅游,他去过法国、英国、日本。那F你最喜欢哪里呢?

生:我最喜欢法国。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说,F去过很多地方,这些地方他都很喜欢,他尤其喜欢法国。“尤其”就是更的意思,一般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板书“A.尤其+形容词/动词”)。尤其除了这样的用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尤其”之后加“是”(板书“B.尤其+是”)。哈尔滨的风景也很漂亮,也有很多人来旅游,那么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来的人最多?

生:冬天/夏天。

师:对,一年四季都有来哈尔滨旅游的人,尤其是冬天/夏天,来旅游的人特别多。

(5)凉快/避暑/靠

师:一年四季,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回答)。

师:老师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很凉快。凉快就是不热,也不太冷。我们上次说“暑假”的“暑”字有两个太阳(板书“暑”字),两个太阳就太热了,是不是?太热了所以我们要到凉快的地方去旅游,这就是避暑。同学们暑假都到哪里去避暑?

生:挪威/英国。

师:夏天我们去风景区旅游,去凉快的地方避暑,都需要钱,那这些钱你们是靠自己打工挣的呢?还是爸爸妈妈给你们的呢?

生:是靠我自己打工挣的。/我爸爸妈妈给我的。

师:你们家靠什么来生活呢?

生:我们家靠爸爸妈妈工作来生活。

(6)经营/发财

师:风景区有很多人去旅游,所以风景区的家庭靠开旅馆、饭店挣了很多钱,开旅馆饭店也可以说经营旅馆饭店,挣很多钱就是发财,所以我们就可以说“风景区的很多人家都靠经营旅馆、饭店发了财。”发财的中间可以加“了”或者“大”,我们可以说“发大财”也可以说“发了财”。G开饭店挣了很多钱,我们就可以说“G开饭店发了财。”那H开工厂挣了很多钱,我们就可以怎么说?

生:H靠开工厂发了财。

(7)树叶/落/红叶/捡

师:老师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秋天?

生:因为秋天很凉快。

师:对,因为秋天很凉快。而且秋天树叶(出示图片)都会落,树叶从树上掉下来就是“落”。老师觉得树叶落下来很漂亮!秋天树叶落了,我们就可以捡到好看的红叶(出示红叶的图片)。你们看到漂亮的红叶会捡起来吗?

生:会捡起来。

师:那在教室里,我们看到地上的垃圾是不是也要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呢?(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扔到垃圾桶)。

(8)着急/迟到/坏/停/电池/表/该

师:老师今天早晨八点上课,可是七点四十才起床,你们说老师着急不着急?

生:老师很着急。

师:老师害怕来学校来晚了,来晚了是迟到了还是早到了?

生:迟到了。

师:老师为什么七点四十才起床?因为我的表不走了,它的电池(出示图片)没有电了,所以停了。那怎么办呢?老师就该换池了,该就是应该、需要,“你该……了”就是我觉得你需要做什么了。八点钟要上课C七点半还没起床,C的妈妈就会说“C,你该起床了”,那不起床就怎么了?

生:不起床C就迟到了。

(9)结婚/离婚/好事/坏事

师:(板书“好事坏事”,在中间画一条分割线)“李明迟到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李明迟到了是坏事。(把“李明迟到了是坏事”的卡片贴在写有“坏事”的一边。)

师:“李明结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李明结婚了是好事。(贴在“好事”一边。)

师:“李明离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李明离婚了是坏事。(贴在“坏事”一边。)

3.布置作业(1分钟)

师:好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回去预习第三课的课文,复习一下今天学过的生词。(下课铃响了)我们明天见。

五、教学设计的反思

我们在做《冬天快要到了》的词汇教学设计之前,查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参看了一些对外汉语一线教师们创作的优秀教学教案,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大胆尝试。本文在攥写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对于对外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那么细致深入;同时,由于缺乏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充分地考虑到课堂教学设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都为本文留下了一些遗憾。我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探索,为汉语的国际推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社.2000.

[2]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二册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2008重印.

[4]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41-01

一、信息技术辅助中职中职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中职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可对中职语文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辅助,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

二、信息技术辅助中职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应用

1、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中职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3、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中职语文的主要凭借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如群英会蒋干中计、智取生辰纲、林黛玉进贾府等。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4、多向互联互动,加强合作交流。交互性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渠道,使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更易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和便捷,尤其是可以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与外班、与外校交流。这样,相互间的信息反馈也更为及时,便于教学的调控,便于互相促进,真正能够做到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在合作中加强交流。

三、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在观念上要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要转变:教师角色由教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以教师为中心到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真正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转变。

2、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在教学方法上以单纯的讲授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又符合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模式上要创新:提供了实践基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模式的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制作电子化的小组展示作品、在网上交流探讨、让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和整理、分析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发展层次,使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29-01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培养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

关键词:激发; 交际; 兴趣

当今社会已跨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交流之中,口语已成为每个人交际交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这总目标中可以看出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而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不容乐观:

如学生缺乏交际的兴趣;有紧张心理;表述不流利,没有条理;不会倾听;口语不规范;口语习惯不良。要改变这种口语交际现状,首先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入手。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1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事实上,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 金口难开,而课外无拘无束,乐于表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就说明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嗤笑。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互动必须是积极的、自主的。因此,营造和谐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小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

1.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走向民主,宽容,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多些表扬,少些批评,要允许他们出现错误,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或奖励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

1.2营造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有学生在说或表演时,其它学生不屑一顾、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试问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呢?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1.3烘托环境,缓解紧张氛围。

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适当地布置一下教室,营造环境,如将教室布置成森林、宾馆、设计成舞台、家庭等。能最大限度地克服羞怯感,缓解紧张情绪,迈出敢于、乐于与人交际的第一步。

2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而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不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利用图画创设情境。

图画包括图片和绘画。图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的图片和绘画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趣,引起学生交际欲望,“情动而辞发”。如教学《春天在哪里》时,课前布置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把眼中的大自然画下来。上课时,从欣赏学生的绘画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春天,欣赏春天美景,使学生身临其境。

2.2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天性。利用选、讲述与交际活动有关的故事,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人到口语交际活动之中。这样,复述、讲评、编故事成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无需老师作过多的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转向要交际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急切表达的需要。

2.3游戏表演法创设情境。游戏表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教学中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创设游戏或表演的情境,化静为动,让学生在特定的场合中体会人物的语言、内心,从而产生表达、交往的需要。如教学《该怎么办》时,教师就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家长和学生,想象他们之间的言谈举止。

2.4媒体创设情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成音、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教学,直观形象、生动逼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兴致浓厚,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我该怎么做》时,利用多媒体创设花瓶的破碎声,让小朋友注意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2.5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模拟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对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直接帮助。如教学《问路》时,就可以分别模拟向出租车司机、卖地图的阿姨、卖冰棍冷饮的叔叔问路的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进行如何问路、指路的训练。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各种问路的经验技巧,又能提高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

3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学生接触面窄,生活有些单调,上学——放学——做功课——做家务——睡觉。当要他们表达交流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 “无话可说”,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获得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我们必须将他们从封闭的校园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眼睛学会“摄像”,耳朵学会“录音”,双手鼻子学会“复印”,心灵学会“感悟”;比如,春天,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有所发现;夏天,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快乐;冬天,带领学生滑冰、玩雪,得到放松身心的愉悦。又如,节日,安排精彩的活动,平常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养殖活动,开展扶老助残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课余爱好,交流家务劳动的心得,鼓励学生平时注意收看新闻联播、广泛阅读各种有益的书籍,我还让学生注意观察学校、村里发生的重大事情,……总之,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都是口语交际的材料。有了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交流起来就会由“无话可说”变成有“说不完的话”。 

总之,为了改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现状,我们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开始,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使学生由敢说到主动参与说,直到会说、善说,让“金口难开”变为“口若悬河”。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设计》2007第5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创设情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儿童情感。教师的感情是火种,能点燃儿童的情感火花。如,我在《月光曲》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月光曲》的幽静、美妙、柔和之后蕴涵的汹涌澎湃,此起彼伏,力挽狂澜的情感变化,就通过朗读,用轻柔的语音,和缓的节奏,优美深情的语调把这种“情”传导给学生,把学生带入课文美而静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月光洒下的幽静、和谐之美。继而,我陡转情绪,用激昂的、时起时伏的语气读出大海波涛汹涌的不平静的情节,学生马上感受到《月光曲》曲调的激烈变化,感情变化就是曲调变化,课文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感性体验也得以强化。在转述句的教学中也可以灵活运用情境的教学,其方法不是单一的,但最终都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更好开展。

二、寓教于趣中

教育心理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厌倦心理。因此教学设计应贯彻愉快的原则,可以寓学技能游戏中。如生字教学:“雪,元”,为牢记生字,一位教师这样设置了猜谜游戏:“大雨冲倒一座山”,“两个儿子一块宝”。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形象地记住字的结构特点,何乐而不为呢?

三、悬念激趣

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较强,抓住这一特点,在讲《跳水》一课时,一上课我说:“同学们,人类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天下之大没有人办不到的事情,然而有个聪明的小男孩却因为一只小小的猴子被逼的从一艘帆船的横木上跳进海里的?为什么要跳水?如果不跳结果会是任何?”这个开场就给学生以悬念,加上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都是孩子们急于想知道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教学效果显著。

四、教学民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多采用问答式教学,这样不仅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而且总是把学生限制在一个圆圈里,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导致厌学。反之,教师实施民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自主的自读、自探、自仪、自悟。英国教育学家斯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是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应尽量多些。”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要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理解、领悟课文中心,提高自学的能力。如在《卢沟桥的狮子》一文中,一位老师对“这些狮子的形态各异,有的蹲在石柱上,有的低着头,有的小狮子以为在母狮子的怀里,有的藏在大狮子背后,还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一句是这样引导学生议读的。师:你们认为这一句写的怎么样?生:我发现在描写狮子不同形态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读起来句子很整齐,有劲。师:说的好,你发现了句式特点,请大家再朗读原句,感受下你还知道什么?学生读后说句中“有的”后面跟了个“好像”,说明“好像”后面是想象。于是有的说作者由蹲着的狮子想到他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说作者低头想到他好像在沉思,有藏在大狮子身后的狮子想到她一定以为淘气而受罚……看,在学生自由思考,大胆想象发言下,对于句式及其识字的形态,教师无需用过多的言语,学生就自行解决了,而这种学习方式是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的。

2.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读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而边读边悟则是重中之重。学生首先要读通全文,继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应讨论怎样读的正确,将自己融入到课文思想感情中,研讨作者思路,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

五、注意板书设计

板书在教学中或体现n文重点、难点或体现课文间架结构,主要内容,或点名中心等,通常讲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在讲解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常绿的 枝条

我 树

狭长的 叶子

爱 形状 圆的

故 桂圆一般大小

乡 遍身小刺

的 果 颜色 淡红―深红―几乎黑的

杨 红嫩的果肉

梅 鲜红的汁水

味道 没熟透:又酸又甜

熟透:甜津津(酸味还是有的)

这则板书既明确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明确了课文的间架结构,既体现出课文的写作特点,又体现了课文的难点,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写作特点在于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对杨梅进行描写,其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有条理的叙述的方法,由板书中看,它不但体现了作者的观察顺序,还体现了作者是如何抓住杨梅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这一学习重点。学生通过板书就能知道课文段落层次结构,初步感知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对文章的布局谋篇有个模糊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潜移默化运用在今后的写作中。

六、绘图解文

在语文教学中,多以文字语言体现语文形象,如果教学中能够适当辅以图画,其作用妙不可言。如在《秋天的果实》一问中描写苹果、梨、葡萄颜色数量的词很多“红红、黄黄、一串串”,教学时可通过涂涂画画的方法,让学生给果子涂颜,使学生发挥各自的个性特点,体现出对事物丰富多彩的正确内涵的理解,待学生绘图完,再满足其表现欲,点名叙述自己的画,学生就会用生动、朴实而富有感性的语句、词汇把自己的理解、意图尽善尽美的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和抽象概括能力,而且极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教学”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多说、多教,让学生多写多做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应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内心活动,辅以适宜、灵活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