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逍遥游

逍遥游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逍遥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逍遥游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Abstract: Zhuang Zi believes that detached from the secular life is the supreme realm of one’s life. “peripateticism”. We should completely lose the constraint and restric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realistic society. It also deserves our attention that the thought was annotated in Zhuang Zi’s Peripateticism.

Keywords: Zhuang Zi Peripateticism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哲学问题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却是人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①]《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②]《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之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之心态言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有现在精神自由的含义。“游”与“逍遥”意义相当,但使用更为频繁。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③]“夫子与之游”[④],“吾王不游,吾和以休。”[⑤]“若夫贯日而持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也。”[⑥]这些“游”指的是交游、游历。与庄子讲的“游”最接近的是孔子的“游”。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⑦]这是孔子认为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游”是指一种富于自由感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境界。正如《礼记·学记》所解释的“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谓怀抱之;修,习也;息,作劳休止之为息;游,谓闲暇无事之为游。从君子修养的角度讲,藏、修、息、游是必经的步骤,也是唯美人生的四个环节,其中的“游”表现出人的一种高度自由的欢乐状态。然而庄子讲的“游”其内涵更甚于孔子所指的“游”,更赋予哲学和美学涵义。

前人和今人对《逍遥游》的解释不胜枚举;这里列举两种有代表性的意见:

郭象的解释:“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⑧]

浦江清的解释:“以大为通,以小为陋,此类思想,即《逍遥游》之正解。”[⑨]此外,对《逍遥游》的题旨,还有人认为它是论证唯心主义的绝对自由。一段时期,此种看法曾经盛极一时。

自汉至今,有很多《庄子》的注本。现在留存下来的,据严灵峰先生《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续编收录的历代注本,除去重出的,大约有131种。这还不包括佚失、遗漏和不断出现的新注本。从严灵峰先生收集的历代注本看,后人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理解,纷纭庞杂,约略归纳,可以分为三类,有一种观点以“适性”解释“逍遥”。晋人郭象是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郭象所处的时代,玄风大畅,士人皆好《老》、《庄》,但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解释并不一致。郭象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他说:

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⑩]

《逍遥游》表现的是庄子所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从本篇内在主线看,庄子借助一组组寓言,层层推进,重重否定,最后导出了一个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1]从庄子所述,这种人生境界与世人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郭象解释庄子“逍遥”,一方面指出在《逍遥游》中“有待”和“无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从“适性”角度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郭象对庄子“逍遥”的理解,并不完全符合庄子的本意。

郭象对庄子“逍遥”的误解,与他对庄子思想的改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庄子思想中,一切都归结为“无”,郭象思想核心则是“独化”。所谓“独化”,郭象说:“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12]他认为,“无”即是不存在,不存在不能生物。因此,“无”不具有本体的地位。“有”为有形之物,不能主宰万物,同样不是本体。郭象否定“无”和“有”,目的是说明在万物之上,并无一个主宰者,有形之物也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因此,郭象把万物之存在归结为“独化”,改变了庄子的思想。

“物各自造”是郭象“独化”思想的要义。表现为如下几个层面:首先,“自生”。郭象说:“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13]这是说各种有形之物的产生,并没有先后的关系。如存在先后的关系,在逻辑上必然推出一个终极的主宰者。郭象主张“物”之“自生”,就在时间上切断了物与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其次,“自尔”。他说:“凡物云云,皆自尔耳,非相为使也,故任之而理自至矣。”[14]从存在状态上,并不是由于外在的原因,而是内因造成的。郭象借此说明此物的存在状态,与他物之存在没有关系;再次,“相因”。郭象说:“夫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也。”[15] “相因”不是指因果关系,而是说万事万物的联系。郭象说:“天下莫不相与为彼我,而彼我皆欲自为,斯东西之相反也。然彼我相与为唇齿,唇齿者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故彼之自为,济我之功弘矣。斯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也。”[16]如果万物都是“自生”“自尔”,自为而不为他,彼此之间似乎不存在联系。但从万事万物的整体来看,有形之物充分的成就自身,恰是彼此存在的前提。一言以蔽之,郭象认为自身是有形之物存在的根据,强调了万事万物存在的个体性价值。

郭象既然肯定万物存在都是“独化”、“自生”、“自尔”,也就具有任何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倾向。因此,决定了郭象对“性分”的看法。“性分”涉及对人和万物本质的界定。在这个核心性的问题上,郭象与庄子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庄子认为人及万物的本质是自然的。一切人为的东西,包括儒家的“仁义 ”,都违反了人及万物的本质,是对自然“真性”的一种戕害。郭象认为,“性分”作为万物本质的一种界定,既具有自然的性质,也包括人为的因素。他说:“人之生也,可不服牛乘马乎?服牛乘马,可不穿落之乎?牛马不辞穿落者,天命之固当也。苟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乎天也。”郭象认为,牛马本性是为人所乘服,穿落牛马,虽然是人为的,但也是牛马本性中的必然,不过是借助人为来表现而已。实际把“人为”纳入了万物的本性之中,不承认“人为”是外在的。所以,郭象认为儒家礼教所主张的“仁义”,也是人的本性。他说:“夫仁义者,人之性也。”同时,从郭象“独化”思想看,物之存在具有或然性。但当“独化”之理转化为现实,就体现为一种必然性。郭象说:“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不可加。”[17]物之存在体现着自然之理,从现实存在看,“性分”作为一种规定,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当郭象用“性分”思想解释庄子的“逍遥”时,主张各适其性,就使庄子的“逍遥”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庄子思想出发,如果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必然具有去掉世俗杂念的过程。庄子的人生境界无物无我,达此境界需要通过“心斋”“坐忘”等层层内在的精神超越完成。这个境界只存在于精神世界中,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达此境界的至人、神人、圣人,是超越世俗的。郭象用“性分”解释庄子的“逍遥”,却消弭了庄子思想中超越性的维度。他把庄子对世俗思想的超越变成了认可。郭象认为适性安命,骄矜不生于心,不以所遇挂累于怀,就能够“逍遥”。他说:“命非己制,故无所用其心也。夫安于命者,无往而非逍遥矣。”[18]如此不仅“有待”,是各得其实,各适其性,都是“逍遥”的。即使“无待”,也非另外一个境界。它和“有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各适其性的人生境界。只不过达此境界的至德之人玄同彼我,无心应物。不仅使“有待”得其所待,而且能够使万物各适其性,顺其自然。这实际受到了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与庄子描述的人生境界并不相符。

“逍遥游”的过程就是“体道”、“闻道”、“与天为徒”的过程;“逍遥游”的境界就是精神自由解放的境界。具体说来,“逍遥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逍遥游”是心灵之游。心灵之游就是心神贯注于某一境地。在《庄子》中,“游”与“心”经常连用,如“吾游心于物之初”(《田子方》),“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骈拇》),“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养中,至矣。”(《人间世》)“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心乎德之和。”(《德充符》)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庄子的“游”是心灵、精神的漫游,即庄子所谓的“游心”,不仅可以游于形骸之内,还可以游于形骸之外;既可以将外部物质世界内化到心灵深处,也能将内部心灵世界外化到世俗社会之间,整个世界幻化为任精神自由往来于其中的逍遥之境。“游”是“心”与“道”的契合,是主体与客体的交融。“游心”集中体现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深层的心理和潜意识活动,是心灵自由的最高体现。

其次,“逍遥游”是飘渺之游。由于“逍遥游”是心灵的漫游,是个体内在的精神活动,因而决定了“逍遥游”是飘渺之游,而不是现实之游。从《庄子》书中,可以看到所游之处都是虚无飘渺的,带有虚幻、玄妙的特征。如“以游逍遥之虚”(《天运》),“以游无极之野”(《在宥》),“游乎万物之所始终”(《达生》),“上于造物者游”(《天下》)等。在《山木》中提到的“建德之国”,《马蹄》中提到的“至德之世”,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从学理的角度来讲只能算是一种理论构想,是人为设想的理想社会。在西方也有不少理论家和实践家构想过雷同的理想社会。至于“至人”、“神人”、“真人”等,更是远离人间社会,不可能真实存在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逍遥游”是心灵之游,又是幻化虚无的过程,决定了“游”离不开想象。故而,以想象为特征的“逍遥游”,自然的通向了幻境、理想的殿堂。

然后,“逍遥游”是自然之游。庄子之道乃自然之道,由此决定了作为“体道”、“闻道”的“逍遥游”必须是自然之游。老子和庄子都没有讲“自由”一词,但是多次提到“自然”。他们的“自然”就包含着自由的涵义。如“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9]庄子使用“自然”来反衬“人为”,如“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无为而才自然矣”(《田子方》)。自然的境界就是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是“顺物自然”,即是“逍遥游”的虚无境界。

综上所述,对《逍遥游》的复杂思想和历史上产生的复杂作用,不应给以笼统的、武断的肯定或否定。科学的态度应是具体的分析,应还原到其所处的历史长河中去品评。

参考文献

⑴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礎基,黄兰发 校点. 南华真经注疏 【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

⑵郭象.庄子·齐物论注[A] .华书局出版社,1961.

⑶郭庆藩著 . 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1.

⑷浦江清著. 浦江清文史杂文集【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01.

⑸司马迁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M】 .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2.

⑹孙晓春等著. 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⑺王先谦著 . 诸子集成荀子王霸【M】.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96. ⑻王夫之. 庄子解[M] . 中华书局出版社,1964.

⑼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①] 郭庆藩著 . 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1.

[②] 郭庆藩著 . 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1.

[③]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里仁【M】. 中 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④]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离娄下【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⑤]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梁惠王下【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⑥]王先谦 著 . 诸子集成·荀子·王霸【M】.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96.

[⑦]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述而【M】.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⑧]郭象 《庄子注》

[⑨]见《浦文录·“逍遥游之话”》

[⑩]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逍遥游范文第2篇

摘 要:《逍遥游》是《庄子》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庄子》开篇即以《逍遥游》为首,可见其对逍遥、自在的人生向往之极。在《逍遥游》所蕴含的众多美学思想中,以“自由之美”尤为突出。笔者认为,在庄子美学中“自由之美”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本文通过分析《逍遥游》中的“自由之美”,展现庄子审美的人生态度,进而丰富人们的审美观。

关键词 :逍遥游 庄子 自由之美

一、前言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极富超越性的审美眼光,透视了人的生命历程,不难看出,自由自在的人生即审美的人生和独立的人格是他永恒的追求。这在《逍遥游》里体现得尤为突出。

二、“逍遥”的含义

要想真正理解自由之美,首先必须从《逍遥游》开始。因此,弄清“逍遥”一词的含义尤为必要。从古至今,历代文人贤士对“逍遥”一词都有解释:

《庄子注疏》中,郭象注:“夫大小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1]

唐释湛然《止观辅行传》记载弘决引王瞀夜说:“逍遥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说:“《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看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3]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说:“纯以精神言逍遥,是庄子所谓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实有今日精神自由之含义。”[4]

《辞源》在总结传统的基础上,把“逍遥”解释为“安闲自得貌”。[5]

《辞海》也说:“逍遥:亦作‘消摇’。优游自得。无所烦心貌。”[6]

《现代汉语词典》说:“逍遥: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7]

以上论述中,对“逍遥”一词的理解较为一致且都有各自的道理,都表达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悠游自得”的含义。笔者认为,除了单纯的字面意义之外,要充分理解“逍遥”的含义就必须综合考虑庄子的整体思想。庄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庄子·盗跖》)。这就注定了庄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在身心备受压迫和拘役的时候,只能通过强大的意识能力让自己获得精神的超脱与自由。所以,庄子所谓的“逍遥”绝不是能在现实空间中实现的身体自由,而是一种超脱物我与宇宙虚空融为一体自由精神状态和空灵闲适的心境。

三、《逍遥游》中的“自由之美”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和美学的总纲领,展示了庄子对自由人生和独立人格孜孜不倦的追求。“自由之美”在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追求形体的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几千里大的鲲,几千里大的鹏,单从形体的描述就可以感受到庄子所展现的大美。形体大到夸张,超乎想象,然而正是这种大才足以承载庄子无比广阔的审美境界。与现实生活的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大足以将天地覆盖,那些现世的束缚又能奈我何。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庄子·逍遥游》)乘风破浪,水击三千,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自由;气吞山河、游乎无穷,这是一种何等美妙的快乐。这是庄子审美心态最畅快的袒露:以无比自由自在的心灵驾驭着鲲鹏这一巨大意象,在宇宙之气中快乐驰骋;以无比轻松无系的心灵,领悟着神秘深邃的宇宙,尽情享受其中的自在之美。

(二)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庄子的形体自由本意是回到原始状态,无知无识,浑浑噩噩,“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生而不知其所以生”的状态。然而,事实上人是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的,人是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个体。生于当时,他无法改变倍受剥削和压迫的命运,要想获得形体的自由,其难度不亚于登天。更何况,在自然属性上个体的人总是要死的,保身不过是暂时的,谁也无法永生。

庄子自然知道,他所描绘的巨大的鲲和鹏在现实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如何超脱苦难世界,超越生死呢?正因为在物质世界中不能实现,所以最终就落脚在对精神——人格理想的追求上。

庄子把自由与美充分融合在一起,“自由之美”就是塑造理想人格基础。在《逍遥游》中,庄子明确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崇拜:“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邈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里的“至人”“圣人”“神人”能够冲破一切阻碍,使真我达到毫无挂碍、无系无累、游乎无穷的至高境界。在精神实质上他们也是一致的,即庄子所追求的精神自由解放及理想人格。在这逍遥游的审美活动中,精神自由就是感受那种物我两忘、超越尘俗、无有挂碍的心灵自由,那种融入自然与万物浑然一体的和美、永恒之境。

四、“自由之美”的实现途径

庄子对至乐至美之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是通过“心斋”“坐忘”来实现的。

在孔子阻止颜回救世的寓言当中,庄子明确地阐释了“心斋”的含义: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一志”就是一心一意集中心思,清心寡欲摒除杂念。“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是说在“心斋”的状态下,人可以摆脱眼耳鼻舌身的束缚,用极为空灵的心境安静的倾听“道”真诚的感悟“道”。此时,心已经彻底挣脱了主观的意志、目的和感受,而与天地自然合二为一。有必要指出,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虚”“静”,不被一时的见闻、符号所左右,让心灵在宇宙虚空中自由地翱翔,这样一来,精神的自由便达到了,人也可以逍遥于宇宙之中,与天地并生,合万物一体。

当然,要达到“心斋”还必须通过“坐忘”。那么何谓“坐忘”呢?《庄子·大宗师》中记载: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此段中阐明了“坐忘”的含义,即摒弃世俗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影响,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超脱一切人世间的欲望、利益、是非、好恶、美丑甚至各种知识、声色、形体……的规范和限制。[8]通过“坐忘”忘却自身的自然存在,用大道之气充实心灵和精神,不为物役,不为物扰,无有羁绊,最终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和解放。这种淡然超脱的生命、自由独立的人格正是庄子毕生追求的审美人生。

五、“自由之美”的启示

庄子对自由之美的追求,对宇宙大道的向往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物质世界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尤其以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最为显著,各种数码产品如手机、电脑、播放器等,每年每月都有新款出现,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强大的功能引诱,使人们不自觉地就想拥有。仔细想来,这其实也是一种人被物化、被物役的表现。如果人类不对自己的物质欲望进行合理化的限制,那么人的一生都将是不自由的。庄子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正是从遏制人的物质欲望入手的,摒除外界和内心的一切欲求,享受生命的闲适和淡然,这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

另外,庄子对自由之美的追求还有助于调节现代人的心理压力。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希望和竞争,几乎所有的人都像是在战场上拼杀一样,踩着别人的“尸体”一步一步往上爬,严重的心理疾病也随之产生,焦虑、恐慌、抑郁等困扰着无数的现代人。此时的现代人需要的正是庄子自由精神的开解。学习庄子,不为物役,不为情伤,心无所累的达观心态,并以这种积极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不适,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这样就不会被激烈的竞争压垮。

六、结语

庄子在《逍遥游》中展现的自由之美其本质是对独立人格和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种超脱的、豁达的、审美的人生态度。这种对于自由的追求,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益处。虽时隔千年,我们还是要正确的看待并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精髓,不断塑造自己的理想人格,不断追求自己的审美人生。

注释:

[1]郭象:《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页。

[2][唐]释湛然:《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2页。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4]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4页。

[5]《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667页。

[6]《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2页。

[7]《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92页。

[8]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参考文献:

逍遥游范文第3篇

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玖瑰/

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

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

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能和你一起枯萎也无悔。

当优美的旋律响起,同学们都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温馨、缠绵的氛围之中。看那神情,好像看到了缤纷的花朵,嗅到了缕缕花香,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感觉到了两只蝴蝶就在眼前飞舞,生怕惊扰了它们。

趁此机会,我让同学们描绘一下听这首歌曲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一个同学这样描述:“春风,亲柔地吻着大地;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红的、黄的、白的,千娇百媚,五彩缤纷;小河缓缓的流向远方;两岸的杨柳随风飘舞欣赏着河中自己的舞姿:万物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两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它们时而停留在一朵花上,时而在水中照个影,时而拍打着翅膀,好像在叮咛:亲爱的,前面的玫瑰花有刺,小心;亲爱的,风中的花儿真香,你嗅嗅;亲爱的,前面有条美丽的小河,我带你去看看。”

面对这位同学描述的画面,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1: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与爱融合在一起,真是让人陶醉。

既然如此,在功名,财富面前,你愿意抛弃享受自然,享受美好情感的生活吗?

生2:我不愿意。有了功名,财富,如果不会享受自然,领略美好的人间至情,这样的生活就像一座华丽的坟墓,只能供别人瞻仰,自己却毫无幸福可言。

那么你们认为庄子会选择哪种生活?

生3:庄子肯定会抛弃功名利禄。他曾经垂钓于濮水,沉浸在青山绿水之间,对楚王派去请他为相的两位大臣不屑一顾,宁愿像龟一样曳尾涂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当然愿意选择生活在自然和情爱之中。

那“庄周梦蝶”就与上面的画面一样吗?

生4:好像不完全相同。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应该没有同伴。

生5:“一只蝴蝶飞行于天地之间,多孤单呀!被孤独笼罩的心灵何谈自由!”我觉得还是两只蝴蝶一起飞好。

生6:这是以我们的心态来推想庄子。请问,我们谁能够像庄周那样枕着骷髅睡觉呢?我想,庄周不同于常人,他的心是超然的,他应该不会感到孤单和害怕。

生7:庄周是十分向往自由的,两只蝴蝶一起飞虽然快乐,但有羁绊,时常要相互照顾,相互叮咛:“亲爱的,你慢慢飞;亲爱的,你跟我飞。”一只蝴蝶,想到哪就到哪,想飞多久就飞多久,一切随心愿。这才是庄子真正想要的自由。难怪庄子梦醒之后,不知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

从同学们讨论的结论看,庄周所要的自由超越了功名利禄,超越了情爱,一个人自由自在的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不是那只飞行于天地之间,自由自在的美丽蝴蝶吗?哪个同学描绘一下这个画面?

生8:一只蝴蝶飞呀飞,飞过花丛,飞过高山,飞过绿水,累了就睡在花丛中,渴了就饮露珠,从容自在,无忧无虑,想飞到哪就飞到哪。它完全忘记了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逍遥游范文第4篇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6)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名词用作动词)

(2)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征一国者(使……信任)(使动用法。)

(3)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名词用作动词)

(4)绝云气(绝,穿越,形容词用作动词)

(5)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名词作状语)

二、文言虚词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代词,他。)

(5)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这些)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2.而

(1)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2)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表承接)

3.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副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于

(1)彼其于世/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逍遥游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08-01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扛鼎之作,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重视。我们可将其梳理为三个层次:“至人无己”逍遥、“神人无功”逍遥与“圣人无名”逍遥。

“逍遥”一词曾在《诗经》中出现,如《诗经・郑风・清人》所说的“河上乎逍遥”。而在《庄子》中出现更多,有“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可知“逍遥”二字含义一般指悠闲的状态。逍遥境界的阐释可概括为:逍遥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是无所挂牵的心境,属于内在心灵世界的追求,要除去各种束缚,顺乎自然本性的在宇宙间遨游。

一、“至人无己”:“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

庄子对“至人无己”思想是这样展开论述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申明自由的难得,并说明大小的分别,指出逍遥是有层次的,他所向往的是最高层面的逍遥!他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能做到逍遥游。

陈鼓应解读无己为:没有偏执的我见,即去除自我中心;亦即扬弃为功名束缚的小我,而臻至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达到“无己”逍遥的至人,庄子认为主要表现在自身与外物的关系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圣人无己”“逍遥”是一种不受限制的理想自由,同宇宙万事万物相连通。这就是《逍遥游》“至人无己”逍遥。

二、“神人无功”:“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

庄子把有“己”、有“功”的人称为“倒置之民”:“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庄子・缮性》)

“丧己于物”就是不能处理好物我关系,就是有“己”;“失性于俗”就是在各种习俗中迷失自我,不能摆脱仁义道德等等的约束,就是有“功”。神人不食人间烟火,不被社会功名利禄、规章制度所束缚,故能“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逍遥游的第二个层面: “无功”。

许慎《说文解字》曰: “功,以劳定国也。”庄子认为,伦理道德是“欺德”,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不能确定,就无法谈“功”。

庄子的所谓“无功”,也并非不留任何功业。只不过,“这种种功业,并非用力究心的结果,而是修养自我,超然俗务之外,而后自然得到的世间功业”。庄子关心的是人心自我的成就感,非世间强加于己身的外在种种俗态。

达到与道冥合境界的神人,所需方法是“无功”。跳脱出“功”的诱惑即“无功”逍遥,这就是《逍遥游》“神人无功”逍遥。

三、“圣人无名”:“逍遥游”的第三个层次

庄子曰:“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庄子・齐物论》)郭象注曰:“凡有称谓者, 皆非吾所谓也, 彼各自谓耳, 故无彼有谓而有此无谓也。”

此处可从老子的“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得到启迪,语言达不到事物本质,取消语言才可触及事物本质,即“语默亦齐矣”。达到“无名”之境的圣人可以: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

徐复观先生讲道:“有自我的封界,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无己),则我与物冥,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都是顺其性之自然,都是天地之正,而无庸我有是非好恶于其间,这便是乘天地之正了。”从侧面说明了,顺万物的心灵应从天下之公义出发,而非自我角度,而达到这种境界所应具备的则是前文谈到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心灵和不受外因困束的无待境界。即庄子所言《逍遥游》“圣人无名”逍遥。

总之,庄子“逍遥游”思想可分为“至人无己”逍遥、“神人无功”逍遥及“圣人无名”逍遥三个层次。冯友兰有更传神的见地,他认为庄子的逍遥游为“真正的绝对幸福”,深入庄子思想内核,才能深刻理解“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遨游的逍遥境界。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 中华书局,1961.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相关期刊更多

蛛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翠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

学海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