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牛郎织女;保护;策略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2008年,沂源县与中国民俗学会举办了全国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认定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沂源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称号;被专家称为“牛郎织女故乡、中国爱情文化源地”。2008年6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如何对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加以保护和利用,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一、做好传说传承人培养工作

作为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故事,属于口头文学,因为民间传说的民间性,只有立足于活在民间,那这个传说才有恒久的生命张力,也正因流行于民间,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才不断地把牛郎织女传说加以丰富加以深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关键在于广大民众,尤其是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积极参与。正因为有了这些传承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得以流传至今。保护好这些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鉴于在目前的考察状况来看,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承人状况并不乐观,继承人就那么几位,而且年龄都偏大,所以极有必要,在沂源牛郎官庄一带培训下一代年轻的传说的传承人,让他们意识到文化遗产的珍贵性和独一性,让他们以作为遗产的传承人而自豪。那么沂源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传讲人才库,对民间传承人进行挖掘、评选、建档,用引导、资助、扶持、培训等手段,鼓励其传承与传播沂源牛郎织女传说,为牛郎织女传说的保护发展做出贡献。另外,还要关心这些传承人的生活,商品化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发展,是需要经济利益为支撑的,因此就要提高那些传承人的生活待遇,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后勤保障,能够使得他们有能力、有精力去完成保护遗产的心愿,这是政府部门以及有关社会各界的历史责任,也是一件需要精心思考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这种关怀,不仅仅是单纯地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应该是有意识地创造优良的传承环境和真实而非虚构的文化空间,为遗产的传承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他们能够不脱离他们的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文化土壤,一旦脱离开这样的现实基础和文化土壤,他们所代表的文化遗产就会逐渐地褪色和干枯,让他们乐于传承、安于传承。

二、加大传说研究力度,深度挖掘传说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必须继续深入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因为在四大传说里面牛郎织女研究是最为滞后的,必须以沂源“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为载体,在前两届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继续召开此类型会议,不要搞了两届就不搞了。特别是文化部门与科研部门要通力合作,或者搞一些学术论坛。在研究上出新意、多深入调查、多深入比较研究。特别是要继续深度挖掘牛郎织女传说这种爱情文化的价值意义和内涵,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永恒和最美好的主题,而在牛郎织女传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爱情和婚姻的价值理念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而又美丽的想象力,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的真实书写,因此在中国民间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今天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极为必要的。从另一个层面看,牛郎织女传说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爱情主题那么简单,仔细分析,牛郎织女由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到分离,并于“七夕”相会,在这样的轨迹中表达出了中国人建立享有天伦之乐、美满和谐家园的思想。在这相互追求和谐的过程中,不仅人与神和谐,而且也表达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故事中的主角之一老黄牛对牛郎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死而后已,喜鹊则是架起爱情桥梁,它们是和谐家园理想的和谐使者,这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优良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总之,发掘、保护、传承牛郎织女传说,深入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对于当下日益泛滥的婚姻、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与人、家与家之间的凝聚力,能够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保护传承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一、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行保护传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进课堂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淄博市文化局、淄博市教育局以淄文发〔2009〕118号下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此活动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文件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各区县、高新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出台措施,制定相应活动方案。各中小学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各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要紧密结合,要注重活动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文化的传承肯定是需要广大青少年参与的,淄博市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有见地的,沂源县应该全面贯彻落实此方案精神,真正把方案的精神落到实处,极力促进牛郎织女传说进校园,让孩子们懂得和了解自己家乡的灿烂文化,让他们人人都知道牛郎织女传说,人人都会讲述牛郎织女传说,培养他们自觉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

第二、人人有责、人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散落于民间,民众的热情与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至关重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所以,要想让牛郎织女传说很好的传承下去,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传承机制,打造各种不同的传承平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牛郎织女传说,让更多的人了解牛郎织女传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不只是政府的行为,也不只是几位传承人和学生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的参与,不仅要进学校,也要进企事业单位,甚至要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传承局面。

第三、要加大资金投入。资金不足,依然是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瓶颈”。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资金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甚至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开发资金,但紧靠政府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沂源县虽然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是政府的资金毕竟有限,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牛郎织女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就可以通过招标方式,请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来开发建设,也可以请一些赞助商来做一些事情,比如景区广告的投入、景区设施的建设冠名等等,都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并一定要坚持量力而为原则,切忌盲目一窝蜂的硬上,可以通过边投资、边开发的方式,以通过旅游收入来保护传承牛郎织女传说,并达到以旅游养旅游。

四、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促进牛郎织女传说的保护传承

牛郎织女传说既然是动态、不断演化的艺术,那么就应动态运用,正如在前文所说,在原汁原味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沂源牛郎织女传说,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爱情文化的内涵,所以在有效利用牛郎织女传说方面,不要走入死胡同,不要只是把牛郎织女传说搬进博物馆、民俗馆,而是一定要结合牛郎织女传说景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可以大打“文化旅游”牌开发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谐并举,而这个模式也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保护传承方式。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康熙 官窑瓷器 秃尾龙 秃尾巴老李 孝道

在清代官窑瓷器中,出现一批“秃尾龙”纹饰,尤以康熙朝为多,至雍正和乾隆朝则逐渐消失。这种纹饰不仅龙尾光秃,还一反皇帝用五爪龙常态,竟三爪和四爪均有。如此残缺的龙体,出现在民窑瓷器中尚属正常,但出现在仅供皇家使用的官窑瓷器中,就着实令人费解和好奇。

萱草圆主人在《收藏界》上发表的《浅谈清官窑瓷器中的“秃尾龙”》,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作者认为,这种“秃尾龙”形象,就是我国山东和东北地区民间传说中的黑龙江“江神”――“秃尾巴老李”。并且还指出,由于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思恋东北故土,就把“秃尾巴老李”形象描绘在官窑瓷器上,以示满族统治者的“望乡情怀”,等等。

这种解读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秃尾巴老李”传说本身及其由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秃尾巴老李”传说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说是“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山东。他一出生就是一条小龙,被父亲发现用菜刀砍去了尾巴。长大之后,变成一个能干的人,帮助乡亲们做好事,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秃尾巴老李”。

后来“秃尾巴老李”逃到了关东,听说黑龙江被一条作恶多端的白龙霸占,就前去与白龙争战。在当地山东老乡帮助下,他打败了白龙,使黑龙江沿岸从此太平。

后来,“秃尾巴老李”就住在黑龙江,成了江神。他极重乡情,只要有山东人在江上乘船,总要使江水风平浪静。这样,黑龙江上船夫开船前总要高声发问:“有山东人没有?”船上不管有没有山东人,都要高声回答:“有!”

“秃尾巴老李”还善于兴风作雨,滋润大地,但春天也偶尔把黑龙江冰碴带出来,就下了冰雹。因此,过去东北人一见下冰雹,就往院子里扔菜刀或剪刀――目的是吓唬“秃尾巴老李”,让他赶快离开。

其实,“秃尾巴老李”这一传说,是山东文登等地原有“秃尾龙”传说的情节延伸。

康熙朝山东《文登县志》记载:“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娠,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墓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毕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后,柘阳寺僧取龙母墓石,风雨大作,雹随之,其大如斗,寺中尽黑气,咫尺不见。周围里许,二麦尽伤,独龙母庙内,花木皆无殃焉。”

乾隆朝诗人袁枚的《子不语》中也有类似记载:“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后数年,其母死,殡于村中。一夕,雷电风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视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坟。又数年,其父死,邻人为合葬焉。其夕雷电又作。次日,见其父棺从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此事,陶悔轩方伯为余言之。且云偶阅《群芳谱》云:‘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毕妇所食之李,乃龙耳也,故感气化而生小龙。”

可见,清代康乾两朝关于这一传说的记载,均称“龙母”所生的“龙子”为“秃尾龙”,尚未出现“秃尾巴老李”这一称谓,更没有“龙子”逃到东北,成为黑龙江“江神”的说法,况且传说情节均以“龙母”为中心。

另外,在山东境内,还有十几个地方有类似传说,情节母题如“感生”、“断尾”、“报恩”等大致相同,但均晚于文登的记载,应视为文登传说的衍生。

因此,清官窑瓷器中残缺的龙体纹饰,不可能是黑龙江“江神”――“秃尾巴老李”,只能是“秃尾巴老李”传说产生前的“秃尾龙”形象。这一形象的寓意,也不可能是满族统治者的“望乡情怀”。

实际上,由“秃尾龙”演绎出“秃尾巴老李”,并且传说情节由以“龙母”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龙子”为中心,应该发生在清晚期山东人大规模“闯关东”以后。

山东人“闯关东”,虽然清代早期和中期就已经开始,但此间数量不大,而且大都分布在辽河流域,特别是辽河右岸一带,也就是“柳条边”以外。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东北解除封禁,才正式形成“闯关东”大潮,并且呈波浪式北移,最后到达黑龙江地区。就是说,能够演绎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民众基础,应该在清晚期大批山东人到达黑龙江地区以后才能形成。

这些“闯关东”移民,基本上都是破产农民,移居东北就是为了求得一条生路。他们面对全然陌生的自然环境,精神上需要一位保护神。于是,“秃尾巴老李”传说,就在山东老家“秃尾龙”传说基础上被演绎出来。“秃尾巴老李”之所以姓李,也与《文登县志》记载的其母“食李感生”情节有关。

“秃尾巴老李”经历“断尾”离家的苦难,能够勇敢地大战白龙成为黑龙江的主宰,能够讲义气帮助老乡,能够兴风作雨滋润大地造福于民……所有这些都满足了“闯关东”山东移民的精神需求。

那么,为什么“秃尾龙”纹饰会出现在清官窑特别是康熙官窑瓷器上呢?按说,官窑瓷器是仅供皇家甚至皇帝本人使用的瓷器,这种残缺的龙体形象,没有皇帝指定或默许,内府或御窑场是不能擅自烧造的。

其实,“秃尾龙”的传说,其主要意义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

关于这一传说的类似记载,最早出现在晋代。干宝《搜神记・窦氏蛇》记载:“后汉定襄太守窦奉妻,生子武,并生一蛇。奉送蛇于野中。及武长大,有海内俊名。母死将葬,未窆。宾客聚集,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血涕并流,状若哀恸。有顷而去。时人知为窦氏之祥。”

文中的“定襄”,在今山西定襄;“武”,即东汉末年因诛杀宦官失败被迫自杀的名臣窦武,《后汉书》有《窦武传》。可见,早在汉晋时期就有了类似的传说,不过文中窦氏之妻所生的异物,还仅仅是一条知道回报养育之恩和讲究孝道的蛇。

陶潜《搜神后记・蛟子》记载:“长沙有人,忘其姓名,家住江边。有女子,渚次浣衣,觉身中有异,后不以为患,遂妊身。生三物,皆如鲸夷鱼。女以己所生,甚怜异之。乃着澡盘水中养之。经三月,此物遂大,乃是蛟子。各有字:大者为‘当洪’,次者为‘破阻’,小者为‘扑岸’。天暴雨水,三蛟一时俱去,遂失所在。后天欲雨,此物辄来。女亦知其当来,便出望之。蛟子亦举头望母,良久乃去。经年后,女亡。三蛟子一时俱至墓所哭之,经日乃去。闻其哭声,状如狗嗥。”

陶潜生活的年代较干宝晚几十年。文中长沙女子所生的三只异物,已经演绎成知道回报养育之恩和讲究孝道的“蛟子”。这里的“蛟子”就已经是“龙子”了,因为传说“蛟”就是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悦城龙母》记载:“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孀妇也,绩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置绩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固无意于报也。媪常濯浣于江边。忽一日,鱼出水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渐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媪亦渐丰足。朝廷知之,遣使征入京师,至全义岭,有疾,即返悦城而卒。乡里共葬之江东岸。忽一夕,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

文中的“康州悦城县”,在今广东德庆。温媪所拾五卵并孵出的五只异物,被人们当做“龙子”,因此温媪被称作“龙母”。这里的“龙子”,也知道回报养育之恩、讲究孝道。

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端溪温媪》记载:“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其大如头,乃将归,置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守宫,长尺许,穿卵而出。媪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再长二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中,萦回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曰:‘龙子今复来也。’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至。’乃使以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卒止,不能召媪。”

文中的“端溪”,在广东省高要县东南,以盛产端砚著称于世。这里的传说与“悦城龙母”情节颇多相似之处,只是五只异物变成一只,并且这只异物仍然是知道回报养育之恩和讲究孝道。传说中出现了秦始皇“乃使以礼聘媪”的情节,可能反映了秦征岭南的史实,表现了岭南人对秦始皇的不满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个故事开始,出现了“断尾”情节:“……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这一情节到明清以后,如山东《文登县志》的记载,则逐渐演绎为“龙子”之父,或“飞刃击之”或“持刀逐之”,而怒断其尾。这也是“秃尾龙”及清晚期以后“秃尾巴老李”秃尾形象的由来。

可见,在历代和各地关于“秃尾龙”的传说中,“秃尾龙”始终对“龙母”依恋有加,始终是知道回报养育之恩和讲究孝道的形象。

实际上,来自民间的“秃尾龙”形象,在康熙朝以前就曾经引起历代官府甚至皇帝的关注。

如明代《悦城龙母祖庙・洪武诏书》这样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荣名丰祀,惟圣与神。故有德于民者,允受太牢之祀;有功于国者,永膺至美之名。尔广东道肇庆府德庆州悦城孝通庙灵济崇福圣妃之神温氏者,豢龙为儿,却聘嬴秦,拥沙移墓,赫濯灵陵。汉初封为程溪夫人,历朝征讨不廷,则阵显长蛇以助济,风送转运以奏凯,累封为灵济崇福圣妃,五龙子皆封侯,姊妹六人皆封夫人。”

明洪武皇帝朱元璋以诏书形式,册封悦城龙母温氏为“灵济崇福圣妃”,“五龙子皆封侯”、“姊妹六人皆封夫人”,并且提到温氏“汉初被封为程溪夫人”。作为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之所以册封尊号给这一传说中的“龙母”和“龙子”,其根本目的仍然是在广大臣民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

但是,清康熙皇帝为什么会指定或默许内府,在标志皇家身份的官窑瓷器上,烧制这种“秃尾龙”纹饰呢?这需要探究一下康熙皇帝的特殊身世。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8岁登基,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开创了康乾盛世,是一位十分英明的君主。然而,他的童年十分不幸:八岁丧父,十岁丧母。生母佟佳氏,即孝康章皇后,满洲镶黄旗人,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15岁的佟佳氏生下康熙。由于当时康熙生父顺治皇帝正在和董鄂妃热恋,所以佟佳氏一直被冷落,直到顺治皇帝去世。

康熙继承皇位后,封生母为皇太后。但此时,生母已患病在身,不到两年就去世了,年仅24岁。生母重病时,康熙“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生母病故后,康熙又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晚年回忆说:“世祖章皇帝(其父顺治)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抱歉之处。”

可见,在康熙看来,自己童年的不幸经历,正如“秃尾龙”一般。“秃尾龙”出生后即“断尾”离家,但始终依恋“龙母”。康熙出生后即由保姆照管,很难与生母见面,等到继承皇位后可以相见了,生母又不幸去世。因此,康熙慨叹“此朕六十年抱歉之处”。这是他终生无法挽回的遗憾。

因此,康熙必然钟爱“秃尾龙”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康熙朝官窑瓷器中,才能够大量出现“秃尾龙”纹饰,以此表达康熙对生母的深切怀念。

至于“秃尾龙”纹饰中,出现三爪、四爪和五爪均有的情况,是因为“秃尾龙”形象毕竟产生自民间,用三爪和四爪以示与皇家龙形象的区别;偶尔出现五爪的情况,应是在康熙皇帝默许情况下,对“秃尾龙”形象的一种人为提升。

参考文献:

[1]萱草圆主人.浅谈清官窑瓷器中的“秃尾龙”.收藏界,2007,(04).

[2][清]康熙本.文登县志.台成文出版社.

[3][清]袁枚.子不语.重庆出版社.

[4][东晋]干宝.搜神记.重庆出版社.

[5][东晋]陶潜.搜神后记.重庆出版社.

[6][唐]刘恂.岭表录异.广东人民出版社.

[7][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俗性 动画产业 中国动画

民俗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古老传统文化,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产生,经由历史积淀而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取向。动画是当今全球化文化景观中最活跃的文化形式之一,风靡于世界各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无法免疫于动画的魔力。

纵观世界各国动画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好的动画片,通常都是一定的民俗性和时代感结合的产物,而且往往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带给观众不同寻常的真切感受,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和思考。

首先,民俗是动画题材取之不竭的源泉。无论是原始的神话传说,还是民间故事。都是动画乐于表现的题材。民俗化题材在世界各国动画中均有体现,中国的《宝莲灯》来自于我国古老的民间传说“沉香救母”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来自于我国新疆地区的民间故事:日本的《猫的报恩》、《桃太郎的故事》都来自于日本的民间传说故事:美国的《花木兰》来自于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埃及王子》则是以《圣经》中“出埃及记”的故事为蓝本改编而来的。

其次,动画中的民间资源体现了集体审美取向。任何民族的文艺,都是该民族审美经验、审美判断、审美理想等精神形态的具体体现。根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前代文人创造的文艺作品,都是远古神话原型――民俗文艺的古老样式之一,只是一种模拟和置换的变化。“优秀作品脱离传统是不敢想象的,而这种传统是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构建的原型,上挂下连,不断在文艺创作中延伸。”文艺审美决不是艺术创作者的个人行为。艺术创作者与群众生活在共同的风俗习惯的环境中,接受的民俗模式也是相同的,从而导致了审美意识和趣味的一致性,动画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使用民间资源,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比如,中国人喜好红色,红色代表喜庆:而日本人喜好白、青,在他们的思想中黑、赤是恶的象征,这在动画片中均有体现。例如,中国动画《大闹天宫》就以红色为主基调,而日本动画《机器猫》则以蓝色为主基调。又如,中国人感情内敛而含蓄:美国人感情外露而奔放。在中国动画《宝莲灯》中亲情、友情、爱情就表现得平实而含蓄,在美国动画《人猿泰山》中的情感元素就表现得比较开放而外露。

再次,民俗资源也是动画表现的内容。各国都有其民间信仰,有些动画并不直接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但是他们利用了民间信仰中神灵的原型意象。渗透到无意识的层面进行动画创作,无论对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例如,宫崎峻的《千与千寻》、《龙猫》、《魔女宅急便》等并没有直接取材于民间故事,而是利用了民间信仰中的一些资源,重新构建了反映现实的故事。又如梦工厂的《怪物是瑞克》,虽然是一部颠覆童话的动画,但是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狼外婆都是民间故事中的意象,经过重新演绎,确实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国的动画发展曾经有过一段值得骄傲的辉煌时期,而在当今,日、美等国动画片充斥我国动画市场,国产动画片似乎愈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当然,中国动画的低迷是众多的症结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对动画民俗性的把握不够精准、娴熟和深入,使得动画本身缺乏人文底蕴和思想深度,导致了动画始终只是小孩子的娱乐节目,无法真正上升为一种老少咸宜、内涵深厚的艺术形式。本文试图通过民俗和动画结合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优秀的动画应该如何恰当地把握和充分地展现民俗性特征,让民俗性来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出谋划策。

一、中外动画产业的民俗性比较

文艺的民俗化是衡量作品艺术是否成熟的重要尺度。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作品的民族化程度,而民族化的形成,一般离不开对民俗形象的分析和描写。民俗不是自然形成的,它包含着一定的主观人为因素,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某种生活特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生活。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人民,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心态感受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文艺作品处理这些关系,就往往会出现不同,会直接和民族化的根基相联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是由风俗习惯为主的民俗来维系的。各国的动画片也是一种文艺形式,具有各国的民族特色,也与各国的民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1、中国:题材的本土化与风格的民族化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值得表现的题材。从直接的方面看,中国动画片的故事内容往往乐于从中国的本土文学中取材。如取材于《西游记》的动画片就有《金猴降妖》、《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则是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一段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宝莲灯》取材于民间故事“沉香救母”……这些故事,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搭建内容架构,刻画人物性格,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张扬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从间接的方面看,中国动画片的在类型元素、人物塑造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民俗,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

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美术设计是关系作品风格的主要创作环节。中国在多年的动画片创作中,无论是古典文学题材,还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原创作品。都力主追求富有中国气质的色彩、线条表现方式。例如,《哪咤闹海》中,人物设计参考了敦煌、永乐宫的壁画和民间版画,吸取了其中有用的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通过对传统的提炼加工,塑造了鲜明的民族色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哪咤,以红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民俗化的发型服饰、简练线条勾勒出的人物外形,尤其是那双乌黑圆亮的大眼睛。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这就是“中国的动画片”。

2、日本:外显的民俗化与内蕴的民族化

民俗之美的自然展示,是日本动画风格之所以明显的重要标志。漫天飞舞的樱花、女儿节的木偶娃娃、男孩节的鲤鱼旗等画面都传达出浓郁的日本气息。即使是很小的细节,日本的动画片也能将其民俗文化的一面传达出来。比如《灌篮高手》里拉拉队员的头巾,《聪明的一休》里的祈晴娃娃,《平成狸猫合战》里狸猫会战时鼓舞士气用的扇子等等,无不体现着日本的民俗文化。又如,《聪 明的一休》、《平成狸猫合战》中关于日本的寺庙、古代庆祝仪式的表现,以及《千与千寻》中“洗浴文化”等日本民族文化带来神秘的美感,都是日本动画将民俗内容外显化的突出例子,“民俗之美”强化了日本动画的风格。

正如《菊与刀》一书中描述的那样:“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民族,因此,日本文化的理论体系中借鉴转化的成分很多,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就造成了日本人民族性格上的矛盾。《千与千寻》就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日本文化中的这种矛盾之美,原本胆小懦弱的千寻,为了拯救自己的父母,一起回到现实世界去,可说是历尽千辛万苦,并最终成长为坚强勇敢而信念执着的女孩,这个简单的故事通过动画的表现将日本的民族性叙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3、美国:民俗的世界化与精神的美国化

对外来文化的改编早就成为美国动画一贯的传统,《白雪公主》改编自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狮子王》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王子复仇记》,《埃及王子》改编自《圣经》中摩西的故事……美国动画在改编他国的童话、神话、传说的故事中,也将他国的民俗带入了本国的动画片中。以《怪物史瑞克》为例,从内容上看。《怪物史瑞克》的故事原型和其中的众多童话形象均来自于欧洲的童话故事:从人物上看,《怪物史瑞克》中也有借鉴中国文化的部分,主人公费欧娜公主的形象就具有东方化的特点,特别是她在遭遇强盗时所使用的那一身功夫,很明显是来自于中国武术。

美国动画片虽然常常改编自他国的文学作品,但是其中蕴含了美国式的文化品格――幽默情结与自由精神。美国动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浓厚的幽默感。无论是早期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还是后来的《玩具总动员》,直至今年的《汽车总动员》,无论是取材于经典童话的《爱丽丝漫游仙境》,还是后现代文本《怪物史瑞克》,都能博得观众的轻松一笑。而像《狮子王》、《花木兰》一类相对严肃的动画片,最终结局也是皆大欢喜的轻喜剧。美国的动画片注重娱乐性,美国式的幽默就直接通过动画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享受来实现。美国式的幽默背后蕴涵着美国式的自由精神,其积极乐观的自由精神在米老鼠、大力水手身上就体现得很充分。

二、模式与规律:提升民俗性在动画产业中的运用

所谓成也民俗、败也民俗,中外获得成功的动画片,或多或少都源于对民俗性正确把握,而那些失败的动画片。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本民族的民俗性,或者将本民族的民俗性片面化和狭隘化。日、美动画片的成功在于,其动画蕴涵着深刻的民俗性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格。中国早期动画的艺术魅力与其浓郁的民俗色彩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大众的民俗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代中国动画片,鲜有将民俗性和动画结合得十分完美的作品问世。缺乏创造力的造型,缺乏想象力的情节以及缺乏打动观众的文化内涵,中国动画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以《宝莲灯》为例,“沉香救母”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选择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作为题材制作动画片,将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和民俗特性用动画片来表现。主题蕴含显明而稳妥,较易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物造型却有日本动画中人物唯美造型的影子:而在情节上,又有美国动画“娱乐性”为主的幽默风格,特别是那只小猴子,在形式和故事串联上,让人马上联想到的是《花木兰》中木须龙的翻版。又以《我为歌狂》为例,整部作品,除了人物名字以及在背景中时隐时现的“华南中学”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来表明故事发生在中国外,就与中国没有太大的联系了。动画片的人物造型,他们的衣着、动作、语言以及故事的矛盾冲突与日本的青春偶像动画片如出一辙,观赏时的审美体验犹如在看日本动画片。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往往会把它和《灌篮高手》联系起来。2006年,我国推出首部数字三维动画《魔比斯环》。其国际化的制作理念确实值得提倡,但是影片中第四空间、古老咒语、魔法水晶等诸多过于“西化”的因素也确实很难让人将其定位于一部“中国制造”的动画片。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失落的中国动画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到的出路之一。但是,这种抑或学习他国的成功之处而舍弃自己的长处,抑或将民俗性任意拼凑,抑或片面地抽取本民族民俗性的一部分来进行动画的改革和创新,其实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一个国家动画片的民俗性总要通过一定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动画片确实是打上了这个国家的烙印,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但是通过外显的方式表达民俗性的时候,要巧妙而充分地将民俗性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出来。不能仅仅追求民俗性表达形式的罗列。宫崎俊的动画片中有很多关于日本民俗文化的写照。如《平成狸猫合站》中的狸猫以迷幻色彩的作法游行,是一次日本民俗的绝佳表演:又如,《千与千寻》中的“油屋”充分展示了日本的洗浴文化:再如《龙猫》里表现了日本乡村的日常生活……这些都是对日本民俗的外显式描述。但是,宫崎峻的动画之所以引起世人的瞩目,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这些民俗经天长地久而扎根的日本的民族性,以及对日本文化内涵的忠实写照。日本文化人类学家将早期日本的文化形态归纳为森林思想(梅原猛提出)或者“照叶树林文化论”(中尾佐助提出)。森林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是赖以生存的家园。日本民族的森林思想在现代都市里缺失了,人们缺少了文化归属感。这种积淀在民族集体无意识里的原初态的文化内容,在现代动画里却得以展开。“森林”始终是宫崎骏动画中最核心的意象。《风之谷》中的“腐海”是一个不断净化着被产业文明污染了的环境的巨大的净化系统,它的底部是再生了的清新、茂盛的森林:《天空之城》里悬浮在空中的古城掩映在茂密的绿林中。象征着人类业已失去的乐园《幽灵公主》则直接描述人与森林之神的冲突。宫崎骏通过动画去展开他关于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思考,展现日本民族中对森林的永恒依赖和渴望。

其次,我们也不能过于强调民俗性。民俗性说到底是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是自然而然写就的一部文化史。所以在动画片创作时,无论什么动画片都不能往上硬套民俗性。有时候,民俗性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强调,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要用自然而然的手法来缓慢地释放民族根基中的民俗性。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民族,他们的文化根基并不深厚。但是他们就很会利用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本国的幽默和传统,为美国文化服务。从而创造了动画片的一个又一个 奇迹。日本也是一个很善于借鉴学习的民族。《七龙珠》中的小孙悟空取自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但小孙悟空已没有了原著那沉重严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而是一个任性、活泼、淘气的当代儿童形象,他除了有一根尾巴和一根金箍棒外与孙悟空并无任何联系《圣斗士星矢》的主要人物都来自于古腊希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海王波赛东、冥王哈迪斯等等,但是它又不局限于古希腊神话。还融入了欧洲中世纪文化:教皇、圣衣、圣斗士……并自己创造了一系列的神,如星矢、紫龙、冰河等。其故事情节与希腊神话完全无关,但是作者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将该片打造成为一部洋溢着现代精神的神话故事。日本有很多这样的动画片,它们或仅采用了原著的故事框架,或仅采用了原著的人物造型。或仅保留了原著人物的名字,但在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审美特征等方面,表征的都是当代观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三、缺失与找寻:再创中国动画的民俗性神话

早期“中国学派”鲜明的民俗风格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动画从神话、传说中选取题材,向绘画、工艺、戏曲等民间艺术汲取营养,两者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至1986年止,有29部动画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动画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国外舆论界赞扬中国动画“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但是,当今的中国动画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市场、体制、人才等多方面的因素,这里,单就从民俗性方面来进行论述。

1、民俗性的转化提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人无论做什么。往往更多地强调的是我们的历史感。我们的动画片更加愿意从民族、民间传统的艺术样式中找寻可以表达的形式,更加愿意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戏曲故事、神话传说中找寻主题。当然,历史感和民族感本身并没有缺陷,但是传统观念和文化风俗已经变迁,民俗也是不断演化的过程,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加入更多新的元素。所以,其实并不是要舍弃我们的历史感,也不是要放弃我们的民俗性。中国的动画片还是可以从古典文化中吸取养分,但关键是我们不应该被这种历史感和民俗性所束缚,而是应该在历史感和民俗性中注入现代精神,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力。

2、民俗性的灵活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所扎根的传统文化土壤发生了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教育的短缺,使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感到生疏。他们可能觉得娓娓道来的皮影戏往往不如3D电脑动画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带来的强大冲击。所以,在某些富于时代精神的题材方面,我们也许并不应该过分强调一定要具有中华民族的民俗性和民族性,而应该适当更新观念,以时代感来强调民俗性,而不是将民俗仅仅理解为狭隘的古老的传统文化。

3、民俗性的内外兼修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范文第4篇

我是一个流淌着苗族和汉族血统的人,我是苗族人和汉族人爱情婚姻的结晶后代,我家的高祖是苗族人,娶了一个很美的汉族媳妇。我在少年时代从山村进城读书起,就开始热爱汉族文化的戏曲艺术。

戏曲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特有的优秀的民族艺术,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先秦时代是戏曲的萌芽期,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并开始渐渐地热爱上了汉族文化。

唐朝时期是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进一步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含有戏曲艺术的繁荣。唐代的文学艺术给予我们丰富的营养。我至今身上的许多艺术营养是受唐朝文化感染的。

到了元代,是我国戏曲的成熟期。“杂剧”就在宋代的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更大发展,其中最为杰出的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代是戏曲的繁荣期。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是一个来源于民间传说的题材,是一个表现比较完整的故事,戏剧性也比较强烈,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汤显祖的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讲述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多年来,一直受人们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舞台上,焕发着它那艺术魅力的光辉。

我曾经在全国多地剧院观看过许多种类的戏曲。我看过北京长安剧院上演的《八珍汤》、黑龙江省京剧院上演的《八珍汤》、福建京剧院选送的CCTV全国青京赛参赛作品《八珍汤》,2012春节戏曲联欢晚会上的《八珍汤》、第四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赛的参赛作品《八珍汤》,我曾经在广东、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看过民间街头表演的《八珍汤》……

今天,我要特别评说的就是《八珍汤》。在晋剧、越调、豫剧、徽剧、滇剧、河北梆子、湘剧、淮剧等多地剧种中,都有此剧目。作品讲述一个来源于明代民间的故事,深刻展现几个人的命运,让我感慨万千,我同情那样的命运——

山西的张文达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他为了改变命运,下定决心进京赶考进士。但是家里穷得一贫如洗,如何进京赶考,便借债周、常两家,一去数载渺无音信,周、常两家无情地追债,贤妻孙淑琳实在没有能力还债,周、常两家便抢走了她的两个儿子抵债。后来山西荒旱,可怜的孙淑琳寻夫觅子来到洛阳客栈,盘缠用尽,贫病交加,无奈之下卖己来到常府,因在常府烧煮“八珍汤”恰逢自己的长子常天宝,常天宝的妻子闲贫爱富将孙淑琳轰出府门。常府丫鬟春兰心地善良将孙救至周府,恰逢其次子周子卿之府,周夫人贤惠善良将孙淑琳收留,周子卿发觉孙是己生母,遂于常天保商议认母之事,常天保不愿相认,兄弟反目至巡按处辩理,不想巡按既是失散多年的张文达,怒斥常天保夫妇,后来一家相认, 收丫鬟春兰为义女。几经周折终将一家团圆。

这虽然是一个古代的故事,但是当人们用戏曲的艺术形式来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彷佛就在昨天刚发生的身边故事。当张文达为改变命运进京赶考的时候,让我们从他身上看见了一个奋斗的青年,看到这一幕我彷佛看见自己曾经为了改变命运而从田地里走进全国高考的考场;我在思考着张文达出来考进士之后为什么不回家,是混不出个人样才不好意思回家呢,还是功成名就没时间回家,还是流落街头没能力回家?这些都有可能。

我在想,像张文达这样的人在中国当代一定还有很多,很多人为了谋生离开妻儿出来数年不回家,中国真的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吗?是的,我也是数年不回家了;当常天宝不愿认母、妻子嫌贫爱富而把孙淑琳赶出家门的时候,这类的现象在古今社会还是存在的,我们从戏剧故事里得到什么样的反思呢?而次子周子卿的妻子是个善良之人收留了孙淑琳,周子卿也认了生母,如此孝顺而善良的儿媳将中华传统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认识了一位导演,后来成为我人生的导师,他对我说,真正的艺术在民间。看了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深刻地表演了《八珍汤》之后,我深有感悟。普通人身上的普通故事原来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形态。更让我好奇的是孙淑琳在常府煮的“八珍汤”被民间很多地方百姓视为食粮,珍贵而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的质量。

“八珍汤”这道菜,早在古代周朝的菜谱上已有记载。其后,各朝代创造了各种“八珍汤”。是使用不同的八种贵重药材烹调出来的珍贵菜肴的总称,其味酸甜苦辣,颜色多样,是一种食疗佳品。我想,人生不就像“八珍汤”一样的味道和颜色么?

在我看来,不管是戏曲《八珍汤》还是膳食“八珍汤”,都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都是与古人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又如何弘扬这样的优秀文化呢?

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还傩愿;湘西用坪;历史文化记忆;民俗传承

中图分类号:B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3-0144-06

还傩愿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也是湘西用坪傩文化中的标志性傩仪活动。它汇聚了用坪傩文化中的几乎所有元素和构件,并融入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与民众的人生祸福密切相关。当地人认为,民间还傩愿可以为他们带来吉祥和安康,驱除病痛和灾难。所以,用坪民间还傩愿在用坪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而久远的记忆。建国后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用坪民间还傩愿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此,本文中的用坪民间还傩愿的历史文化记忆,主要指当地民众对建国前的用坪传统民间还傩愿的记忆。据调查,60多岁的人,才有过去(建国前)还傩愿的记忆,70岁以上的人记忆更深刻。那么,这些民众到底存留着哪些相关记忆?其中最深刻的地方或环节是什么?这种记忆与民俗传承有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湘西用坪本地老人们进行访谈,获得以上问题的基本信息。以下将从具体的仪式活动、相关传说、优秀传承人等方面予以描述或分析。

一、记忆中的还愿仪式

湘西用坪本地人称还傩愿为“丰吁”。①①“丰吁”即还愿,系用坪本地人(瓦乡人)所说瓦乡话音译。 在笔者采访中,无论是普通信众何先田、何秋莲、林仁寿,还是老裟唐守业、蔡超旺,都始终没有说出还傩愿中的“傩”字来,只是反复提还愿。故本文中有时采用本地人所称“还愿”一词,实指还傩愿。另外,本地乡话称傩公傩母为“略日勾勾、略日娘娘”,而瓦乡话“略”是龙之意。又从老裟称给傩公傩母穿的衣服称为“龙衣龙袍”来看,很可能含有视傩公傩母为龙神并予以敬奉,并视自己为龙的传人的内在含义。

据调查,用坪还傩愿包括许愿和还愿两大部分。还愿是相对于许愿而言的,在做还傩愿之前,一般是先许愿再还愿,也可以先做1场还傩愿法事当作许愿,事成之后再做1次还傩愿作为还愿。许愿要系1个纸做的“人”字形愿标,用3根香竖插在米碗中,然后置于神龛上,也可以直接将愿标通过小香棍插在神龛木壁上。愿标在还愿仪式的“勾愿”法事中,取下烧掉。许愿的方式有多种,既可以到土地堂或寺院许愿,也可以通过老裟许愿。老裟常通过问l来确定事主是否要举办还愿仪式,如果获得了4次三卦周全,①①三卦周全,指“阴阳圣”三种卦相同时出现。用坪老裟常用竹l来测卦相,这种竹l是将竹兜剖开制成,丢下时,如果2块剖面朝上就是阳l或阳卦,2块剖面朝下就阴l或阴卦,一块朝下一块朝上就是圣l或圣卦。 就算领了12卦,便获得需做还愿法事的明确答案,然后通过老裟许愿。

用坪还傩愿也有自己的分类。按所祈求内容,本地人将包括新婚之时所做的求子愿在内的所有求子求孙愿均称为“还喜愿”;将庆贺老年人生日、祈求健康长寿举办的还傩愿称“还寿愿”;将消灾避祸,求吉求福,求官求财、求六畜兴旺、度法所做的还傩愿称“一般还愿”。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将几种形式还愿集中在一次还傩愿中举行。总体来看,用坪所存在的几种还傩愿形式都类似于曲六乙所称的“愿傩”,即“为许愿或事后还愿而举行的傩仪”[1]。不过,用坪所有形式的还愿都可以当作喜事办,可以“吉酷”(瓦乡话,俗称“接客”,即宴请宾客)。双炉村老者林仁寿说:“以前还兴接客,而且是大型接客,是亲家那个礼信也就更大了。举办还傩愿时,男女老幼都允许看,好热闹。”②②林仁寿,男,当年80岁,用坪双炉村人。采访时间:2008年12月12日。采访地点:林仁寿宅。文中其他地方涉及林仁寿的访谈记述均出自本次采访,将不再注释。 无论是接客,还是民众的广泛性参与,都既可以增加仪式氛围和热闹程度,又可以借此扩大还傩愿的影响,强化民众对还傩愿的记忆,还有利于沟通和重建事主的社会关系网络。

因为用坪民众记忆中的民间还傩愿所涉内容繁多,故笔者根据田野调查资料,仅就用坪瓦乡人民间还傩愿的时间、空间、组织、仪式程序、道具法器、科本手诀等方面进行描叙,并就民间存在的“灵验”叙事予以考察。

用坪每年举办还傩愿的时间,就大的时间范围而言,唐法师告诉笔者:“还愿集中在农历十月、冬月和腊月,正月没有人做,二月有还桃花愿,我没有还过,听我父亲说二月份有还桃花愿,我没有搞过,现在没有人还这个愿了。”③③④唐守业,傩法师,当年74岁,男,瓦乡人,住用坪大坪头湾里。采访时间:2008年12月10日。采访地点:唐守业宅。 之所以选择十冬腊月这个时间段,是因为秋收已过,属于农闲时节,民众有时间举办和参与这一活动。此外,每一次还傩愿还有具体安排,“那是一昼一宵,今天设坛,明天就烧纸。就是从头天下午开始做法事到夜里两三点钟,早上早点起来,六、七点起床,搞到十二点钟,就化财烧纸了。”④对此,何秋莲老人也有清晰的记忆:“我们这里只搞一天一夜。今天下午铺坛,明天中午就烧纸了。”⑤⑤何秋莲,女,瓦乡人,当年84岁,用坪双炉村刘家人,文盲。采访时间:2007年8月15日。采访地点:何秋莲宅。 这与笔者所了解的沅陵七甲坪乡不表演傩戏的一次还傩愿所需时间是一样的。

用坪还傩愿仪式表演的空间是事主家中堂屋,这是事主可以自主支配的空间,也是安有神龛的神圣空间。当然,还愿仪式中烧功曹、送神和烧纸化财等还需到室外去,但那只是室内法事的小小延伸。

用坪还傩愿仪式表演,需由事主所在村落的坛头傩法师组建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坛班(亦称傩班)来进行,是以团体合作的方式完成的。唐法师告诉笔者:“做一次还傩愿要一个班子,要带六七个人,硬要7人,响乐器的有5人,1个打鼓,1个吹唢呐,2个打钵子,1个敲锣,还要至少2个做法事的老裟轮流做,1人很难做得下,老裟不上场也可以打乐器,没有六七个人玩不活。”⑥⑥唐守业,同上。 从乐器要求看,用坪傩班不同于邻近不用唢呐的辰溪傩班,表现出一种地方差异。

关于用坪还傩愿的仪式程序与各场次名称,据老裟唐守业介绍,共有18场,分2天做完。第二天所做法事依次为:绕坛――启师――酬神申法――封祭――上香――接驾――传茶度酒――唱下马歌――喝下马酒――呈牲――判三牲――开财门――求下马l,最后肃坛不算法事。第二天所做法事依次为:上熟――和会与交标――舞土地――勾愿――送神,最后安神不算还傩愿法事。从现在用坪还傩愿仪式过程来看没有傩戏,那么以前是否有?又是怎么表演的呢?对此,老裟唐守业回忆说:“现在没有傩戏了。我爷爷那个时候有傩戏,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有傩戏。后来傩戏本子弄丢了就没有了,失传了,没有傩戏了。先前,我们这里搬孟姜女还唱戏,搬孟姜女和唱戏一样可以当戏唱,唱孟姜女由老裟或者会唱的人坐在堂屋里唱,是坐堂戏。”①①唐守业,同上。 由此可见,傩戏的消逝,说明了物质条件的变化对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瓦乡人传统中以坐堂戏②②在用坪所谓的唱戏有两种形式:搭台演唱的高腔和坐堂戏。所谓坐堂戏即演唱者坐在堂屋凳子上清唱,不用进行肢体表演。 的形式唱孟姜女,揭示了傩戏尚未从以祭仪为核心的用坪民间还傩愿中脱离出来,这种特征一直传承到今天。

举办还傩愿所需道具法器主要有:面具、柳巾、绺旗(又称牌经)、祖师牌、牛角、司刀、龙头棍、玉皇印、彩旗等。它们各具不同的功能。如柳巾、祖师牌、令牌用于压邪,牛角用于领兵,司刀既可用于统兵又可用于镇邪……等等。还傩愿中老裟服饰有:蓝色法衣(瓦乡话称“佛衣”)和与之配套的黑色山形帽(瓦乡话称“唐经帽”),红色法衣(瓦乡话称“飞衣”)和与之相配的五福冠。③③五福冠,老裟所系帽子,用硬纸制作,在帽前沿有五片画有神图的纸片并排连在一起,另在五张神图纸片间立有分别绘着日月图的两块硬纸。至于神图的名称,本地法师也说不清楚。

对于服饰的使用也有严格规定。穿蓝色法衣就戴唐经帽,用于开坛启师、传茶度酒、上熟、求下马l、送神等环节,穿红色法衣就戴五福冠,用于和会、接桥等法事,而穿红色法衣的同时,里面必须穿蓝色法衣。按习俗,老裟的法衣和布置傩坛所用的13张中堂神像图常有事主赠送。笔者看到,唐法师的几件法衣和几张中堂神像画轴上就写有赠送物品的事主姓名。

还傩愿各场次多有科本,科本名称与场次名称相对应,如《启师》《接桥》《传茶度酒》《勾愿》等。这些科本语言为汉语,不过在实际表演的对白中也可以穿插瓦乡话,增加亲切感和认同感。老裟对科本基本采取唱诵的形式表达。在还傩愿表演中也常使用一些符、咒、诀,这凸现出傩文化的神秘性。据蔡法师介绍,老裟常用手诀及其使用环节为:一字诀,启师用;梅山诀,封祭用;团圆诀,封祭、启师用;拖刀诀,和会用;五山诀,封祭用;本师诀,启师用;祖师诀,启师、封祭用,等等。至于用坪还傩愿中常用步法一般是三步一拜,四步一跪,具体有“丁”字步,即走两步蹲一下,一脚提起虚点地面,形似“丁”字,又称“矮子步”,表演“舞土地”时用;还有七宫八卦步,在申法、发功曹、上香、封祭、上熟、解愿等法事中使用。

关于一次还傩愿所需费用情况,本地人也有清晰记忆。虽然老裟历来的准则是“有钱有米也去,无钱无米也去”,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有一些基本规则。何秋莲回忆说:“以前还一次愿,只要准备1头猪、2担谷和一些香米就行了。一般人家都可以做。这头猪还属于你老板的,还愿后你可以过年,可以卖肉。”④④何秋莲,女,瓦乡人,当年84岁,用坪双炉村刘家人,文盲。采访时间:2008年8月16日。采访地点:何秋莲宅。 家中做过一次还傩愿的何先田也说:“以前手艺人工钱便宜,我是给钱,那不是数天数,是多少钱1坛,或者几块钱1坛,我那次不知是12块还是好多?用的是时候的钱。”⑤⑤何先田,男,当年75岁,用坪双炉村人,采访时间:2009年1月25日。采访地点:何先田宅。 此外,还傩愿中的饮食禁忌,更降低了事主的费用。傩班成员第1天在事主家就餐时,只能吃素,不能开荤。唐守业介绍说:“开始只能吃油炸豆腐,吃萝卜,还有什么粉条,一概就是小菜(即素菜),夜里开财门后就开荤了。”⑥⑥唐守业,男,当年74岁,瓦乡人,傩法师,用坪大坪头人。采访时间:2008年8月14日。采访地点:唐守业宅。 这样的低标准和饮食禁忌习俗,使得普通人家也能够做得起还傩愿,这也应该是还傩愿能在民间长期生存的原因之一。

人们举办还傩愿都有自己的因由,有自己内在和外在的需要,而还傩愿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满足或调节这种需求。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举办民间还傩愿的因由和需求多表现在民众的灵验叙事之中。透过他们的口述,可以洞见一些还傩愿在民间长期活态存在的原因。

访谈一:

笔者:为什么要做还愿?

何秋莲:有时欠那个,要求子求女,没有正孙的,就许个愿,许愿之后就打个标,插在神龛上,你如果生了男孙就不是要还?我母亲开始一直养女,后来许愿,后来才生我弟弟吉保,后来也还愿。还有以前医生不行,主要是草药,医生又少,附近就只有2个草药医生。以前我弟弟吉保手脚抽筋,很可怜,我伯伯把草医请来,吃药好了,过两天又发作了,就许愿,好了,不抽筋了,就还愿。①①何秋莲,女,瓦乡人,当年84岁,用坪双炉村刘家人,文盲。采访时间:2008年8月25日。采访地点:何秋莲宅。

访谈二:

肖三花:过去(指建国前),我叔叔有头大母猪,生下猪崽后它把猪崽都吃掉了,一连三次都这样,就许愿,后来母猪不吃猪崽了,养得猪了,就还愿。②②肖三花,女,当年85岁,瓦乡人,住用坪双炉村刘家。采访时间:2009年1月29日。采访地点:用坪双炉村刘家。

访谈三:

唐守业:像有一个保长,通过许愿得到这个功名,又有钱,就要还坛愿。③③唐守业,男,当年74岁,瓦乡人,傩法师,用坪大坪头人。采访时间:2008年8月15日。采访地点:唐守业宅。

从以上访谈情况来看,用坪民众之所以举办民间还傩愿,是因为有求子、求医、求六畜兴旺、求官等需求,而这种需求呈现在民众的灵验叙事之中。还可以看到,这种需求既体现在精神方面,也体现在物质方面,即人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生儿育女、六畜兴旺等。因此,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交织在一起的,应该说人们在谋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的追求也为改革开放之后民间还傩愿的重建提供了无形然而重要的动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用坪瓦乡人民间还傩愿是指为事前许愿或事后还愿而举行的傩仪,即无论事前或事后举办的傩仪均称“还愿”,还愿仪式供奉主神是始祖傩公傩母,其表演具有特定时间(农历十冬腊月)、特定空间(私人堂屋)、特定目的(求子、求寿、求吉、求官、求六畜兴旺、治病、消灾等)。

二、傩公傩母的传说

用坪还傩愿中敬奉的神灵很多,但是主祭神一直是傩公傩母,至今未变。那么,本地人为什么将傩公傩母作为主祭神?为什么要向傩公傩母许愿还愿?因为本地人认为傩公傩母是人类的祖先。本地广泛流传着有关傩公傩母造人的传说。唐法师告诉笔者:

“这要从开天辟地说起。那个时候是傩公和傩娘,他们是两兄妹,我是听老人说的。从前涨弥天大水,地上没有人了,这同娘两兄妹就躲在葫芦里,等到没有水了,凡间没有人了,两兄妹就要成亲,当时哥哥不肯成亲,妹妹就说,抛磨,你在这边山上,我在那边山上,若是两块磨合拢了,我们就成亲。又说扔竹子,一根竹子剖开,若是两片竹子合拢了就成亲。磨也合拢了,竹子也合拢了,这个他们必须要成亲。你说同娘两兄妹,怎么好意思,最后还是成亲了。两兄妹就结婚,同母两兄妹要成亲,这不羞,哥哥脸就羞得绯红,养得个肉团,砍了到处扔,扔一块说一个姓,姓一取完就说不管姓张也好姓李也好。现在姓张姓李的人要多些,这是古代以来就这么说,这是一直传下来的。现在就敬他们,凡间的人是他们造出来的,是由他们发脉的,根子在这里。后来,求子求孙,有什么毛病,猪牛牲畜出事,就求他们,许愿说,如果好了,就还愿。”④④唐守业,男,当年74岁,瓦乡人,傩法师,用坪大坪头。采访时间:2008年8月14日。采访地点:唐守业宅。

用坪蔡法师也告诉笔者一个与唐法师相近的关于傩公傩母造人的传说。不过,蔡法师还对这个传说的由来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说明:“我们听师父说过,我们得了解这些,因为有时有人会问,像我们在XDE家里还愿,ZZF就问到这个根由,要拍录像,你得介绍。”⑤⑤蔡超旺,男,瓦乡人,苗族,傩法师,当年63岁,用坪九龙山蔡家人,小学文化。采访时间:2008年12月7日。采访地点:蔡超旺宅。 可见,老裟还自觉地担负着传播和解释民间文化的责任,这种自觉的文化承担意识对老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民间还傩愿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傩公傩母传说不仅流传于还傩愿传承人之间,而且,也流传于普通民众之中。何秋莲就向笔者讲述了其记忆中的傩公傩母传说:

“人就是‘略日勾勾’和‘略日娘娘’发的脉。他们两兄妹,先那个时候,合天合地(即天地馄饨一片,笔者注),哥哥对妹妹说:‘你种棵葫芦去唠。’等一会儿,哥哥说:‘你看看长了没有?’‘长了’。过一会儿说:‘你看结了没有?’答道:‘结了。’哥哥又说:‘再探一下多大了。’答道:‘好大好大了。’好,就合天合地,他们躲在葫芦里面,葫芦是飘起的。好,凡间的人都淹死了,就只有他们两兄妹没有死。后来,妹妹邀哥哥:‘阿哥,现在天底下没有人了,只有我们成婚。’哥哥说:‘那你到对面山上去,我们每个人拿一块磨,磨抛下来如果重合了,我们两个就结婚。’好,两兄妹,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抛下磨,磨重合了,他们结婚了。他们生也生不及。好,生得个肉团,好,用刀切开,这里也扔一块,说姓什么,那里也扔一块,说姓什么,等姓取完了,就全扔出去说不管姓张也好姓李也好,现在姓张姓李的多些。好,第二天早上,山坡上都出炊烟了,又有人烧火做饭了。这个古典,是以前老的传下来的。”①①何秋莲,女,瓦乡人,当年84岁,用坪双炉村刘家人,文盲。采访时间:2008年8月22日。采访地点:何秋莲宅。

从何秋莲关于傩公傩母传说的口述内容来看,虽然与老裟唐守业讲述的传说存在差异,但核心内容没有变化。这种变异性,是作为活态的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之一。

民间传说是“关于特定的人、地、事、物的口头故事”[2]。当它与某一民俗事象结合时,就起到强化某一信仰,强化某一记忆的作用。在用坪,傩公傩母传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文化记忆,构建着对傩公傩母的信仰,传播着傩文化元素。这为用坪民间还傩愿的传承或重建提供了记忆基础和信仰支持。另外,这则神话将傩公傩母置于始祖神的位置,使得傩与本地人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相联系,从而增强了傩的生命力。

三、张在学“舞土地”

在瓦乡人聚居区,有春节舞龙舞狮等群体性娱乐活动,而还傩愿中也有一个群体性娱乐项目,它是整个还傩愿的,那就是“舞土地”。就整个还傩愿仪式表演过程来说,舞土地是其中最精彩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吸引人的一个环节。在笔者所采访的看过还傩愿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他们谈得最多的也是舞土地,而且一说起舞土地,就提到张在学表演,都说他的表演是最有趣的,喜悦之情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来,有时边讲述边哈哈大笑。

张在学是原用坪低炉村(现为用坪双炉村)人,是原大坪头村梨子坪肖财生、肖崇堆为掌坛师的傩班成员之一,也是一位可以上场表演法事的老裟,其出色的表演项目是舞土地。在用坪老人的回忆中,还傩愿中的“舞土地”与张在学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提到“舞土地”,他们就会提起张在学,同样,只要提到张在学,他们就会提起舞土地。为什么会这样呢?以下访谈材料将会提供部分答案,并为民间还傩愿的有效传承提供某些启示。

访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