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风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1、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12、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13、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白居易《长恨歌》
14、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草书歌行》
15、形迫抒煎丝,颜落风催电。《古意赠今人》鲍令晖
16、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17、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18、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19、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20、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21、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2、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
关于实行岗位廉政风险等级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规范和有效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监控防范体系,局党组决定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实行岗位廉政风险等级管理制度。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指导原则
工作目标:明确单位和岗位的职责和廉政风险,制订相应防范措施,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
指导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结合岗位职责,找准防范点,防范风险点,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2、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加强正反两个方面的反腐倡廉教育,营造思廉反腐、警钟长鸣的氛围。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提醒、自我规范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坚持惩防并举原则。围绕监督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以及影响工作成效的问题,以干部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为重点,认真查找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的不廉洁行为和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可能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廉政风险点,严格“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多管齐下,建立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新机制。
4、坚持综合治理原则。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分级分类,制定防范措施,定人、定位、定责、定时限,按照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步骤,强化督查考核、严格问责,确保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实施范围
岗位廉政风险等级管理实施范围包括全系统所有的岗位,具体包括:分局、市局科室(事业单位)、国土资源所、分局科室(事业单位);处级干部岗位、科级干部岗位、分局股级干部岗位、一般人员岗位。按照管理权限,分局、市局科室(事业单位),处级干部岗位、科级干部岗位和市局一般人员岗位由监察室负责组织实施。国土资源所、分局科室(事业单位),分局股级干部岗位、分局一般人员岗位由分局负责组织实施。
四、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学习动员(6月底)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对风险等级管理进行专题辅导。
(二)划分风险等级(7月10日前)根据行使权力大小、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程度以及产生腐败可能性的大小,将岗位分为a、b、c三个风险管理类别,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a级风险度最高,即c级风险度最低。具体分类如下:a级:领导班子正职岗位(其余班子成员以分管单位风险级别的最高级为准);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力集中、具有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且直接面向客户的单位或岗位。b级:具有一般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单位或岗位,从事人事、财务、物资管理、物资采购等职能的单位或岗位。c级:除a级、b级以外的单位或岗位。划分风险等级的方法:由单位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填写《廉政风险等级划分申报表》(附件1),组织对单位等级申报情况进行评议;经领导小组审核,最终确定单位风险等级。
(三)梳理职权和制度(7月20日前)根据单位工作职责,梳理本单位行政职权,并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权力运行每个阶段的内容和责任人。梳理单位内部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定,对每项规章制度进行现状分析,查看规章制度是否完善、过时、缺失等。7月20日前,将科室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规章制度梳理情况报监察室。
(四)排查廉政风险点(7月30日前)岗位廉政风险点是指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岗位廉政风险点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各单位根据职能、岗位职责特点,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土地使用权出让、探(采)矿权出让、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管、设计变更等关键环节,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
1、廉政风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风险、制廉政风险的具体内容。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思想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在坚定理想信念,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健康情趣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科室单位在权力运行、体制机制、监督管理、民主决策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岗位职责风险是指个人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廉政风险的查找途径。一是围绕岗位职责特点和权廉政风险的查找途径。力运行过程,围绕业务工作各类数据分析比对,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的方法查找;二是围绕日常办理群众投诉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利用举报投诉、财务审计、行风热线、行风评议、干部考察、问卷调查中反应的问题,以及已发生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查找。
3、分层查找廉政风险。
①查找个人廉政风险点。由每分层查找廉政风险。名干部职工对照岗位职责履行、
制度执行的情况,认真分析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②查找单位廉政风险点。每个科室对照职责定位情况,分别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认真分析风险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4、廉政风险认定。单位和处级干部的廉政风险点,由廉政风险认定监察室汇总,局党组研究确定。一般人员的廉政风险点由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定;科级干部的廉政风险点由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定。对查找出的风险点,按照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监察室负责登记汇总个人和单位廉政风险点,并进行风险排序。
(五)制定防控措施(8月15日前)。
1、个人岗位风险。由本人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经科室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报监察室备案。
2、单位风险。由分管领导和单位工作人员分析查找形成原因,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单位负责人作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个人和单位分别填写《单位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附表2)、《个人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附件3),并公开。
(六)分级监督管理。根据廉政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a级单位廉政风险由局党组负责;对a级科室人员的岗位廉政风险由分管领导负责;对b级和c级科室岗位廉政风险由分管领导负责,对b级和c级科室人员的岗位廉政风险由监察室和科室主要负责人负责。进一步加强廉分级监控力度,因利益关系,造成不作为、乱作为,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重点进行监控;因利益关系,造成不作为、乱作为,出现或滋生违纪违规行为的,由监察室负责监控;因利益关系,造成不作为、乱作为,导致轻微违规或对国土资源部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由科室负责人跟踪监控。
五、组织领导
[关键词] PM2.5;居民全死亡;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时间序列;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 R56;X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8-0131-05
PM2.5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2011年北京灰霾和沙尘期间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高达301.8 μg/m3和284.8 μg/m3,是美国EPA PM2.5日均质量浓度限值(35 μg/m3)的8.62倍和8.14倍[1]。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干预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重要内容,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死亡资料的统计分析。我们将进行“2012~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PM2.5与居民总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收集2012年3月~2015年2月PM2.5污染数据、气象数据、居民总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PM2.5对居民造成的超额死亡危险,为丰台区居民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PM2.5浓度资料从丰台区内PM2.5三个监测点(丰台花园、云岗、南三环)获得;气象资料从北京市气象局获得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居民总死亡资料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中丰台区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信息和区民政局、区公安局以及街/乡镇政府提供的死亡信息中获得。
1.2研究对象
以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死亡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1.3资料整理
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12年3月~2015年2月,为了方便后文叙述,本研究将2012年3月~2013年2月划分为2012年度、2013年3月~2014年2月划分为2013年度、2014年3月~2015年2月划分为2014年度。在描述性统计部分,根据中国北方气温变化情况,本研究按季节分组,即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2软件对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浓度、气象因素和居民总死亡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对PM2.5、温度、相对湿度、气压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是满足正态性,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PM2.5与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的相关性,若是不满足正态性,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PM2.5与总死亡数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利用R3.0.3软件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对居民造成的超额死亡危险。
2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1.1 PM2.5的描述性分析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平均浓度为91.94 μg/m3,超过国家规定二级标准(75.00 μg/m3)22.49%,其中每年度平均有180 d超过国家规定二级标准,超标率为49.59%。日均浓度最高为475.00 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6.33倍,最低为3.00 μg/m3。季节分布呈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特点,见表1、图1。
2.1.2 气象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2.1.2.1 气温的描述性分析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平均气温12.69℃,最高气温为31.00℃,最低为-12.00℃。总体呈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的特点,见表2、图2。
2.1.2.2 气压的描述性分析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平均气压为101.61 kPa,最高气压为104.30 kPa,最低为99.40 kPa,总体呈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特点,见表3、图3。
2.1.2.3 相对湿度的描述性分析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平均相对湿度为52.89%,最高相对湿度为98.00%,最低相对湿度为8.00%,总体呈夏季最高,冬季次之,春、秋季较低的趋势,见表4、图4。
2.1.3 居民总死亡数的描述性分析 2012年3月~2015年2月居民总死亡数为23 138人,居民全死因死亡平均每日20.8人,每日死亡人数最小值为0人,最大值为38.0人。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4年度的平均每日死亡人数差异不大,分别为20.7人、20.9人、20.9人。其中2012年度有358个值,缺失7 d,占1.92%。见表5。
2.2 相关性分析
2.2.1 PM2.5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对PM2.5以及气象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见表6。Kolomogorov-Simirnov(K-S)检验结果显示4个变量均不满足正态分布(P0,K>0);气压和相对湿度呈正偏态和低峰度(S>0,K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气象因素之间的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即PM2.5c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r=-0.10,P0.05)。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r=0.38,P
2.3 PM2.5与居民总死亡数的关系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M2.5与居民总死亡数呈正相关关系(r=0.11,P0.05)。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控制温度、湿度、气压等混杂因素的的影响,分析PM2.5对总死亡水平的影响,如图7所示,PM2.5对总死亡水平的影响仍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PM2.5与总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
在研究期间内,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后,分析PM2.5与污染当日全死因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由图8可见,暴露-反应关系在低浓度时(约80 μg/m3)和较高浓度时(约300 μg/m3)分别存在一个拐点,当PM2.5的浓度约达到300 μg/m3时,人群总死亡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3讨论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平均浓度为91.94 μg/m3,超过国家规定二级标准22.49%,其中每年平均有180 d超过国家规定二级标准,超标率为49.59%;2013年度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100.02 μg/m3,超过国家规定二级标准33.36%,超标率为55.07%。同北京市数据相比[2],北京市丰台区大气PM2.5污染水平较北京市低。2013年丰台区PM2.5污染最严重,与2013年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为污染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环境,风速较小、湿度较大、持续逆温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是造成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3]。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浓度与气象因素中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周洪霞等[4]结果PM2.5浓度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大致相同;与刘晓剑等[5]研究结果显示PM2.5浓度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系相比不同,造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北京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相对湿度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当相对湿度较大时,风速较小,地面大气层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而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湿度较大,降雨能有效的清除大气颗粒物[6]。
PM2.5的短期暴露与居民死亡的关系,已经在全球不同地点、不同大气污染背景、不同人群取得了相似的结果,并且初步得到了证实[7-9]。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丰台区作为研究现场,结果发现PM2.5对总死亡人数的影响无统计意义,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例如:美国国家空气污染与死亡率和发病率关系的研究,对美国 20个城市近5000万人的资料分析显示,人群死亡率与死亡前日颗粒物浓度相关[10]。在中国沈阳市[11]、广州市[12]和深圳市[13]的研究也发现,PM2.5污染与人群总死亡率呈现正相关,且PM2.5对总死亡率的影响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更为明显。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提示,PM2.5与居民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呈现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以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提示,颗粒物污染与死亡/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现近似的线性关系[14-16]。例如:美国Schwartz等[17]学者运用层次模型发现PM2.5与全死因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呈现线性关系并没有阈值效应,这一结果在欧洲的一个队列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该研究提示,即使在低于欧洲现在的年均标准限值(
本次研究仅仅纳入一个区的数据,每日各类别的死亡人数较少,这对模型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有可能是因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水平长期较高造成的人群适应性增加,污染源类型差异造成污染物结构成分的不同,以及人群的年龄构成和居民对污染物的敏感程度的不同。
4结论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的污染严重,2013年PM2.5的污染最严重;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总死亡呈冬季最高的趋势;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2.5浓度与气象因素中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PM2.5浓度与居民总死亡数呈正相关关系。
PM2.5对居民总死亡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人员可进一步深入研究PM2.5与具体死因间的关联性,找到PM2.5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点疾病,为进一步的健康教育、疾病的干预提供基础,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依据,为城市大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保护人群健康提供依据。
[⒖嘉南]
[1] 王志娟,韩力慧,陈旭锋,等. 北京典型污染过程PM2.5的特性和来源[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5):122-126.
[2] 王琪, 孙巍, 张新宇. 北京地区PM2.5质量浓度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影响关系分析[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 31(10):1193-1196.
[3] 程念亮,李云婷,张大伟,等. 2013年1月北京市一次空气重污染成因分析[J]. 环境科学,2015,3(4):1154-1163.
[4] 周洪霞,蒋守芳,郭忠,等. 唐山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日门诊和日住院人数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2):2138-2141.
[5] 刘晓剑,吴永胜,付英斌,等. 深圳市空气PM2.5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2):207-209.
[6] 李军,孙春宝,刘咸德,等. 气象因素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的非参数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6):663-669.
[7] Dai L,Zanobetti A,Koutrakis P,et al. Association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species with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A multicity time-series analysis[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4,122(8):837-842.
[8] Lee H,Honda Y,Hashizume M,et al. Short-term exposure to fine and coarse particles and mortality:A multicity time-series study in East Asia[J]. Environ Pollut,2015,207:43-51.
[9] Lee M,Koutrakis P,Coull B,et al. Acute effect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on mortality in three Southeastern states from 2007-2011[J]. J Expo Sci Environ Epidemiol,2016, 26(2):173-179.
[10] Samet JM,Dominici F,Curriero FC,et al.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20 U.S. cities,1987-1994[J]. N Engl J Med,2000,343(24):1742-1749.
[11] Ma Y,Chen R,Pan G,et al.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in Shenyang,China[J]. Sci Total Environ,2011,409(13):2473-2477.
[12] Yang C,Peng X,Huang W,et al. A time-stratified case-crossover study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Guangzhou,China[J].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2,85(5):579-585.
[13] Zhang F,Liu X,Zhou L,et al.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articulate matter(PM)and associations between PM and mortality in Shenzhen,China[J]. BMC Public Health,2016, 16:215.
[14] Daniels MJ,Dominici F,Zeger SL,et al. The National Morbidity,Mortality,and Air Pollution Study. Part III: PM10 concentration-response curves and thresholds for the 20 largest US cities[J]. Res Rep Health Eff Inst,2004(94 Pt 3):1-21, 23-30.
[15] Schwartz J,Coull B,Laden F,et al. The effect of dose and timing of dose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irborne particles and survival[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8,116(1):64-69.
[16] Zheng S,Wang M,Wang S,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gaseous pollutant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on daily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Lanzhou:Evidence from a heavily polluted city in China[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3,10(2):462-477.
[17] Schwartz J,Laden F,Zanobetti A. The concentration-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PM(2.5) and daily deaths[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2,110(10):1025-1029.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水平大学;高校管理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快速推进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生源逐步减少并趋于平稳,规模扩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因此,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促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就是当前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一、何谓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目前,国际国内并没有统一而权威的界定。因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判断标准,并不是单一性的,要从客观角度评判,从共性和个性两个角度分析。通常说,大学有三个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根据这三大功能,用通俗直观的文字形容具备什么特点的学校可以算做世界知名、水平一流的大学,至少应该有以下因素:良好的学术环境、创新的发展理念、永恒的进取精神、开放包容的办学模式、举世的学术成果、雄厚的资金实力……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分析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在科学研究、学术造诣、发展思路、文化理念、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经费资源、社会影响等多层面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
二、为何要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所谓:大学兴则国力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表明,高水平大学的兴起,带来的将是国家的振兴。众多历史也告诉人们,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降低经济发展成本中的自然成本和人文成本,对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兴办高水平大学,是发达国家取得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世界领先地位的秘密武器,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增强国家实力、提高创新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振兴国家综合实力的历史选择。
于我国而言,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而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单位,自然而然要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知识转移的发动机和知识传播的主力军。我国正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而高教强国是科教兴国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其内容就是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我国大学的正外部性,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正外部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大批科学研究的成果;提供大量新型的技术;培养众多优秀的国家栋梁、大量勇攀学术高峰的艺术大师、共和国建设事业的兴业之士、党政军各级领导的治国人才。因而,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层面的国际竞争性,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
三、我国高校离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有多远?
1.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介绍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30余个国家建立了约50个大学排名体系。根据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一流大学》一书,现在比较受大家认可的大学排名机构主要有《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等机构。
2.亚洲邻国高校的发展及我国高校的现状对比
那我们中国的高校到底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呢?虽然从1993年至今,我国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现在我们仍能明显看出我国高校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差距。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先生指出,虽然现在的北京大学和耶鲁等名校相比,论文的数量差距缩小了,但是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包括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数量、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数量、以及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优秀学生数量等层面,还无法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这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
四、如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高水平大学高在何处?它与普通大学有什么区别?正可谓:适应而不随从,超越而不脱离。其实,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探索中摸索前进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建设合格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探讨。
1.总结办学理念,确定发展战略。
人无思想是具空壳,校无理念是具魂魄。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它不仅反映了学校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对学校长远的发展和建设起着关键作用。“一流大学必须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追求,有自己的精神品味。”
办学理念,自成完整的体系,一方面要包括学校校训、校风、精神等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则要包括学校性质和定位、宏观目标、战略发展等建设思路。这就要求确定办学理念时,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敢于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既要追求科学精神的整合,又要追求人文精神的提升;既要符合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又要符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规划得好,落实得好,我们的工作才能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宏观的思考,战略的研究,往往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发展的快慢和成败。”总之,大学理念就是要形成一种文化,营造一种氛围,推动一种追求。
2.引入现代大学制度,坚持依章治校。
3.注重教师培养,教学科研并重。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此,在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中,必须倡导“师道”精神,健全“师德”意识,建立“师行”规范[6]。
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的根本任务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人才。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曾经说过“应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因此要想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就要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优秀拔尖人才汇聚,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倾斜和稳定支持力度,不断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结合高校自身条件,建立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长效机制与稳定途径,支持和引导有意愿的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同时可以与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协商,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增强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建设优势学科集群。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龙头。因此,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就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推进高校重点和特色学科发展,力争有更多学科进入世界前列。既要突出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又要考虑学科平衡,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围绕国际国家重大科学问题,增强学科集聚能力,形成优势学科集群,并依此为依托组建若干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中心。同时围绕探索科学前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6.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就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科研环境,倡导在研究中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强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团队合作的平和心态。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和学术不断行为问责制,加大惩治学术不断行为的力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促进跨学科发展,力争产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组织、国际科技计划、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支持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和引进国际智力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产出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加快培育一批优秀学术期刊,提升国际学术影响。
7.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大学,应当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并能有所作为。因此,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加快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同时要大力加强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素养,为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8.追求卓越成就,保持特色发展。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即拥有杰出的水平、实力和成就。卓越,也是其永远追求的奋斗目标。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所大学,不可能各方面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因此,能够保持特色发展就成为了大学在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的关键点。
9.提高管理水平,激发工作热情。
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历程给我们这样的提示: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师资,更应有一流的管理。因此,应充分重视管理队伍主体的价值和地位。在工作上给予他们发挥才干的空间,关心他们的进步与前途。在培养和使用上给予更多的后续发展机会和成长渠道。
10.做好校园规划,加强基本建设。
要充分强调校园规划的重要作用,做到一次规划,分布实施,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权威性,绝不能边想边做或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对于新建设项目,在设计标准上要充分考虑超前性和发展性,建设标准和风格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考虑国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招标。在建设进度和总量控制方面,要统筹控制,协调推进,坚持科学、专业化管理,投资预算、决算实行多重审计,并加大规划、投资、质量控制中的科技含量。
同时,在多个校区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任务、战略重点和管理策略[11];如何确保教学科研质量、促进相关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如何充分合理优化调配各种资源;如何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这些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都需要我们加以深入思考和研究。
五、结语
千秋伟业,百年大计。办好一所大学很不容易,它代表着一个民族在创造人类文化高峰上的攀登。老一辈教育家曾教导:“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为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品行。”因此,在建设合格的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拥有一种事业为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一种凝心聚力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的目标不动摇;坚持“聚精会神育英才,扎扎实实为人梯”的要求不动摇;坚持“安安静静搞学问,兢兢业业做贡献”的方向不动摇。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直面国际挑战的大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春惠.试论大学功能的扩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
【2】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世界水平研究中心大学(World Class University:WCU)事业”计划中期评价结果公告[R].2008.11.10.
【3】柳芳岚.韩国高校在世界排名中取得好成绩[N].首尔:京乡新闻.
【4】陈文博.切实加强大学软环境建设[N].光明日报,2002-0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