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信营销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之后,王小姐还参加了该KTV在微信上举办的卡拉OK大赛,把自己唱的歌上传上去,可以分享,也可以参加评选。
“感觉挺好玩的,以前只是把KTV当作单纯的消费场所,但现在感觉像是可以和我一起玩的一个朋友。”王小姐说。
中传互动前段时间通过微信为奥迪Q3新车上市做过一次市场调查。“是第一辆车还是第二辆车、多大年纪、买给谁,通过微信可以很快收到潜在用户的反馈,而且这样的沟通是完全个性化的;我们把车子性能拆成11个特点来做有奖竞猜,就可以知道用户的关注点在哪里,再以合适的时机将用户引流到线下。”中传互动营销研究院院长于明对记者说。
因为“圈子经济”的存在,微信朋友圈也成了商家追逐的目标。“比如我们新车的目标客户是年薪50万左右的人群,这批人周围的朋友也多是这个层次的。我们就策划活动让用户把相关的信息发到朋友圈里,达到10个评论的,可以赠送车模,通过二次传播,目标客户大大扩大了。”于明说。
杭州的“老头儿油爆虾”最近还成了方圆一公里内“最友好的人”——通过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再向他们打招呼,那么谁肚子饿了,也许第一个就会想到你……
世界营销大师克里曼特·斯通的早有结论:“未来的营销,不需要太多的渠道,只要让你的产品进入消费者的手机,就是最好的营销。”
在黄凯泉看来,不管是短信还是微博,与客户的沟通都不如微信来得深刻,微信最大的优势是做服务,促进客户的二次、三次乃至N次消费。
“从我们接触来看,现在微信营销做得最好的商家,大多是需要反复购买的商家,地域性也比较强,比如餐饮、KTV、美容美发、培训等,这些行业的企业微信玩得最溜,效果也最好。”黄凯泉说。
一家女装网店近1/3销量在微信上成交
如果说目前大多数公司都只是利用微信自有功能的“借题发挥”,那么杭州某知名服装品牌无疑是业内超前者,他们利用软件将微信做了二次开发,直接把网店搬到了微信上。
去年底,这家网站就把二维码挂到了天猫旗舰店的首页上,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微信公众账号,乍一看,是一个与手机淘宝相似的页面,但是在这里购买,价格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优惠,支付时只要在购买页填入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再输入验证码,可以直接完成付款。
据透露,上线不到半年,这家店至今已积累了5万左右的粉丝,目前微信网店的销售额占到了网店总成交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电商企业做微信营销有天然的优势,拍照、设计、客服等体系化流程都是现成的,热衷网购和热衷玩微信的,差不多是同一群人。现在杭州微信公众号中,最牛的是蘑菇街,粉丝是几十万数量级的,其他行业的企业,关注量都只在几百到几千之间。”黄凯泉说。
但是将淘宝流量引流到微信上,是不是等于把钱从左手放到了右手?
黄凯泉显然不这么看。“淘宝在电商这块占着越来越高的话语权,因此减少对淘宝的倚重,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眼下不少公司的选择。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哪怕就淘宝来讲,现在手机淘宝占淘宝总成交量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而更现实也更重要的一点是,对流量为王的电商企业来说,利用微信的出色的交互功能,促进“亲们”的多次购买,是省钱又靠谱的做法。
做了七八年网络营销的杭州羽锐网络科技公司老总黄凯泉最近异常忙碌。“每天光杭州这边我就会接到五六个电话来咨询微信营销的,最近两个月每月光微信一块新增的客户就有8-10家。”
从去年开始流行的微信近来有愈加火热之势。如果有一个媒体能做到信息100%的到达,可以和目标客户实现个性化随时随地地沟通,那它是不是具有超级杀伤力?尽管腾讯对微信商业化的每一步探索都走得小心翼翼,但早有触角灵敏的企业用微信让自己的生意锦上添花。
未来把官网搬到微信上?
建立微网站的并不止上述女装电商一家。目前,杭州就有家政、美甲、餐饮、健身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建立了微网站。着名电商凡客诚品,也已经实现了微信上的支付功能。
“差不多下载一个APP可以实现的功能,微网站都可以实现,除了常规的图文介绍,还可以搜索、购买、团购、订座、打车……相当于把企业官网搬到了微信上。”
黄凯泉的羽锐网络开发了“微生意”这款软件,主要就是帮企业在微信上建站。“APP需要用户去下载,需要耗费时间和流量,占用手机存储空间。但是进入微网站,只要扫一下二维码,这个过程无疑大大简便化了。”
更重要的是,黄凯泉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前景看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是什么?是二维码?是安卓市场?还是微信?我个人看好微信的发展趋势,从目前来看,微信的平均在线时长已经是微博的两倍,而且微信可以打通安卓、IOS等平台,开发成本也较低,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
在黄凯泉看来,退一步来讲,即便最后微信并没有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那么这些微网站作为企业在手机上的官网也依然有价值,毕竟移动互联网的脚步是挡不住的。
营销费用不多但投入精力很多
最近,杭州某营销公司推出一款“微信营销套餐”,包括机器人自动答复、二维码推广、线上线下的活动策划等,收费一套8万元,买账的企业还不少。
中传互动营销研究院院长于明告诉记者:“最近两个月找我们做微信营销的公司暴发式增长,有的企业错过了微博营销,就想着在微信上不能再落伍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的微信营销公司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像中传互动那样,做微信托管,按月收取运营费;另一类是做基于微信的软件开发,比如说羽锐网络做的“微生意”软件,就是帮企业在微信上建站。
于明告诉记者,一般的微信运营费一个月在一万块钱左右,这包括帮企业做电子杂志、客服、常规的活动策划等。目前中传互动收得最贵的运营费是一个月三万元,为一家豪车品牌做推广,主要因为日常活动比较密集,还帮助进行客户调查等比较复杂的活动。
羽锐网络做微网站的定制,按功能不同从8800元起步到38000元都有,做一个功能繁杂的电商网站,收费在5-6万。
“这样的费用,大多数公司都可以承受,况且还有许多公司只是基于微信原有功能的应用,这样费用投入就基本是零。微信营销主要是策略上的,这也是它与传统营销方式的不同,投入最多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和精力。”
这个判断也在许多成功案例中得到印证。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营销,杜蕾斯都是成功的典范,但是据杜蕾斯的公司时趣互动透露,为了建立鲜活的品牌人格,杜蕾斯微信团队专门成立了8人陪聊组,与用户进行真实对话,这样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的投入无疑是巨大的。
微信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面对微信营销的火热之势和公司越来越好的生意,黄凯泉的态度却是:微信营销应该降温了。“说到底,微信一点都不神奇,它只是一个渠道而已,不是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微信营销不是对所有的行业都有用,比如说工程机械、制造工厂等就不适用,比如房产等短期内不会重复购买的行业效果也有限。毕竟微信的特点是做沟通,做服务,促进二次消费,但是新客户的转化率并不高。”
微信盈利现状:蓄势待发
微信的发展之迅速被称作奇迹也不为过。鉴于众多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想必狐狸君亦无需详述:以中国3.52亿手机网民(CNNIC,截至2012年底)作为参照,微信超过3亿接近4亿个用户量(连同海外用户)远不是“成功”二字所能概括的。微信创造了另一个小宇宙,另一个生态圈。然而,同移动端的大部分应用一样,微信的盈利模式一直以来都备受各界质疑。
一般而言,媒体的主要盈利来源有二:一是广告主,二是用户。举最简单的例子——报纸,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用,然后一两块钱卖给你。而微信目前面对用户是免费的(Whatsapp现在已经按年收费了亲!),亦没有收费的增值服务。传闻中即将推出的5.0版本新增的支付功能是它最新的尝试。由于微信尚未取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很大可能未来要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合作。若成功了,也只是为财付通做媒,这个功能亦使其脱离了媒体的属性。
撇开上述盈利手段,微信作为媒体的最大盈利空间——广告,却迟迟未能实现。鉴于移动互联网远高于桌面端的点击率(1%~2%,来自Vpon的数据),狐狸君相信这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普遍的顾虑——用户对移动端广告接受度极低,广告的投放很容易引起用户反感。因此,微信同其他移动App一样,蓄势待发,只为等待那恰当的时机。
史上第二成功的商业模式
微信的本质不单单是社交软件,亦不是媒体,它已经进化成了一个媒体平台——众多企业帐号、自媒体活跃于之上,用户选择性地关注并阅读。
不同形式的媒体平台(中介)通过广告盈利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不妨看看下图:微信盈利模式——WeSense模型狂想曲广告主把广告交给广告公司,广告公司负责购买媒体(报纸杂志广告位、地铁广告牌、电视广告时段等),并且计划布局,而后媒体再把广告传播给媒体用户。Google洞悉了这个流程,设计出了世上最成功的商业模式——Google AdSense。
这里狐狸君稍微解释下AdSense的运作模型吧:
网站主们(Webmasters)通过AdSense和Google签订了合约,把他们的网页的一批广告位让给了Google(平时你会经常会在某个网页上看到“Google提供的广告”吧?就是这货!)。这些网站主在业界被称为商(Publishers),在移动端APP制作者也可以被称作商。这些广告位资源组成了庞大的展示广告网络(Display Ad Network)。因为大部分网站都是较小的网站,属于长尾(Long tail,在Google内部被叫做Torso),他们PV很少,没有很强的议价能力,所以很难单独和大的广告主签订合约,广告位资源通常被白白浪费。另一方面,Google通过AdWord或者专注AdWord的广告公司,接收了广告主们投放过来的广告。
当用户(Users)在浏览网页或在使用移动端的APP时,Google的实时竞价(RTB)系统会根据用户的Cookies、地理位置、浏览网页的内容等信息,会选出最适合展示给用户且出价最高的广告,在商的广告位上展示,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
Google亦由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而不是IT公司)。AdSense是根据CPC(Cost per click,按点击数计价)计价的,作为网站用户的我们每点击广告一次,广告主都要付一笔钱给Google,假设BMW付给Google 1美金,其中有6毛8会被分给网页的主人(商),Google会吞下剩下的3毛2。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的AdMob也被Google收购,移动端的广告市场也被Google揽下一大部分。
那么设想一下,如果把AdSense的位置换成微信,那会怎样?
一个个公共账号或第三方微信应用不就等同于桌面互联网中的一个个网站了吗?公共账号预留广告位给微信,微信吸引广告主然后通过精准营销技术在公共账号的广告位中展示最适合用户的广告。至此,史上第二成功的商业模式诞生了,姑且把它命名为WeSense吧(颇有山寨味道,狐狸君一向不擅长取名)。
时机已经成熟
好吧,微信有点畏葸不前了。虽然在狐狸君看来时机已经成熟——微信已日趋成熟的生态圈,其实已经是互联网这个浩瀚宇宙中的另一个小宇宙了。首先,超过3亿的受众保证了媒体平台的阅读量。这是最最基本的,也是微信现在的核心优势。据传目前公共账号也有上亿,若只关注那些比较热门的自媒体,最少也有几万受众。假定点击率恒定,巨大的用户数能保证广告的点击量。而微信强社交关系的属性亦保证了用户的粘性。
其次,微信已经拥有足够多的内容创造者。5.0版本打算折叠自媒体这一事件便足以证明。当然你会争论说多不代表好,但首先要有内容,才能成为吸引用户的媒体,才能成为广告的商。若3亿受众由始至终只是把微信当作是社交工具,而不当作是获取信息的媒体平台,失去了媒体的本质,亦不用再提什么广告网络了。
此外,自媒体大多有商业化的动机。不断有自媒体代表在不同渠道发声,道出自媒体商业化道路的无奈。自媒体过于分散,相对微信而言议价能力较弱,很难和广告主一一谈妥。微信可以充分利用长尾法则,把分散的广告位资源利用起来。如果WeSense采用与AdSense类似的分成模式,将广告收入的68%分予商,自媒体便有动机去创造更优质的内容,WeSense亦对潜在的优质商提供了更大动因去开设公共账号。
第三,广告主资源积累已久。腾讯作为中国四大门户之一,人气极旺,大多客户都在腾讯各个渠道投放广告,腾讯亦与不少广告主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广告主资源优势使WeSense无须从零开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eSense可以在短时间内不费吹灰之力获取首批广告客户。
第四,技术与人才的储备也是成功的前提。腾讯内部团队打造的腾讯聚赢平台为技术搭建了基础。(腾讯聚赢于2011年10月上线,是腾讯旗下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一方面为腾讯旗下的移动应用提供推广和内臵广告服务,一方面也会接入第三方应用和广告主。)
自媒体自我优化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WeSense亦可在这段时间内从各大广告联盟(百度、阿里妈妈、AdSense等)挖到合适的技术人才。
有没有什么问题?
自媒体的疯长已经使微信的审核变得严苛不少。劣质内容与单纯转贴的账号层出不穷。如何有效控制内容的优质性对于微信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
可是这只是一个伪命题。
微信不是媒体,它只是一个媒体平台。用户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自媒体优胜劣汰,用户可以用手指投票,决定一个媒体的生死存亡。类比一下,互联网中好的网站有很多人看,烂站可以连续几个月PV都是0。(如果狐狸君写不出好东西来也请各位不要取消关注啊啊啊啊~)
除了用户本身的自我筛选,WeSense也可以学习AdSense,设置WeSense的门槛。比如关注用户数必须超多多少人才可以申请等等。内容的优质性亦可得到较高的保证。
或许还有人在担忧广告可能会引起用户反感?这个也不用担心。WeSense可以通过以下3点避免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
1)采用用户最能接受的展示方式(出现位置控制在文章首尾而不是中间,以非固定的Banner呈现等等)
2)优化精准营销技术,根据Cookies、朋友圈关键字、关注对象、自媒体内容、地理位置等推送广告。如果广告真的是用户所需要,那其实是为用户带来了价值,用户又怎么会反感你呢?
“微”营销风生水起
李洋,尚卿乡灶美村人,去年高中毕业后开始经营“微店”,每天都是这样过的:睁眼便拿起床头的手机,刷看微信。此时,他的微信朋友圈更新速度比其他时段快了许多,接着,他便把书架、脚架等家居工艺品图片信息发到自己的朋友圈,然后打开联系人对话框,一一回复买家的提问。
在李洋看来,经营“微店”基本是零成本。“头一个月就赚了三四千元。”李洋将“第一桶金”归功于个人信誉的“朋友交易方式”。“我不可能骗朋友。”李洋说,报价时,他基本都给出最低价,买家也都明白这些商品是货真价实的。
在灶美村,像李洋一样通过移动网络开微店从事电商生意的村民还有很多。据村主任李木生介绍,随着微信营销的流行,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灶美村掘金的新战场,从事微信营销的电商与日俱增。今年1—3月份,全村的电商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5%,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微信营销。
从一开始的QQ空间、人人网,到如今的微博,再到微信,运用“朋友圈”出售商品、进行形象展示、软广告植入等方式的营销模式,在安溪县已风生水起。
“在茶行业内,微信不仅是常用的社交工具,也是茶叶营销新工具,今年公司的茶叶销售额预计比去年略增。”祺彤香茶业总经理苏清阳认为,相比传统电商的销售模式,微信营销具有高到达率、高曝光率、高接受率、高便利性四大优势,借助微信平台茶叶市场和产品信息,与消费者互动,建立一个更精准营销渠道,可增加茶产品销售量。
电商发展新趋势
“微信营销首先要‘求粉’,只有‘粉丝’多了,团队再去想办法让‘粉丝’光顾自己推出的各种商品。”国家级微信营销专家余小华说,微信是非常火爆的一款移动终端通信软件,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用户数量达到4.5亿。人们除了可以用微信点对点地进行交流外,还可以借助其朋友圈功能进行圈层营销,圈层间有交叉,可以找到精准客户,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营销新趋势。
当初威莱提出“普及音响”经营理念时,个别传统音响厂家的资深人士评价“音响是奢侈品,威莱用做家用消费品的手法做音响肯定做不长”。但半年之后,认为“音响是奢侈品”的传统音响厂家也开始学习威莱的品牌战略,宣称“也要启动千店工程,进军二三级市场,普及音响”,甚至连品牌也取名为与“威莱”相近的“×威”系列,公开宣称要与威莱针锋相对地竞争。由于威莱的出现,整个音响市场被激活,威莱也被业内人士喻为“鲶鱼”。其实,在大家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的今天,威莱只不过把其他更成熟行业的经营手法嫁接到还不大成熟的传统产业音响行业中来(编者注:威莱CEO姚吉庆曾是华帝集团CEO),可见,经营方法不一定要独创,善于借用也能事半功倍。请看本期“威莱音响市场营销案例”。
市场背景处于发育期,品牌产品少,增长潜力大
整体规模不大。相对于空调、彩电等其他家用电器,音响行业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这几年每年的销售额为100亿元左右,年销售量300多万套,与空调、彩电约3000万台的年销售量和超过500亿元的年销售额相去甚远。同时据有关部门统计,最近几年我国音响行业的销量还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国内组合音响销售量是360万台,2000年则是340万台,2001年也只有340万台,而2002年二三季度持续出现近22%的负增长。
市场还处于发育期。处于霸主地位的市场领导者还没有形成,比如还没有像微波炉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格兰仕那样的领导性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10%的品牌业还没有出现,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关键词]不安全心理; 购买行为;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8-0117-02
1960年哈佛大学学者鲍尔首次将消费者所感知的风险从心理学引入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之中。他认为 “消费者的所有行为都会产生其自身无法准确预见的后果,而且其中部分后果可能是不愉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的行为涉及到风险。”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策时,会因购买行为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产生不安全心理,从而制约其消费行为。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不安全心理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一般来说,经济因素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宏观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的心理。据调查显示,当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来临时,民众和消费者会产生很强的不安全心理,对政府的期望值也随之下降。
(二)企业自身和产品因素
1.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活动中,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分布不均匀,企业拥有消费者所不知道的信息。
2.名牌产品引发的安全问题
名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但是最近几年名牌产品的质量也接连遭到曝光。连知名品牌的产品都不可信,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3.企业信用缺乏
当信用的失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商业信用和基本商业道德的缺失就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造成消费者对商品生产者和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进而形成消费者的不安全心理。
(三)消费者因素
这是由于消费者自身原因对产品使用后的不良后果而导致消费者的不安全心理。某些消费者可能由于自身个体原因,对产品中的某些成分有过敏和其他一些副作用,或是由于消费者自身使用不当,以至于在使用产品过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后果,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甚至是一类产品产生了抵触情绪和不安全心理。
二、不安全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一)对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影响
一是消费者转向寻求价格较高的产品或者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常常被消费者认为是产品质量的一种外在表示,当消费者所感觉到的不安全风险较高、对产品不太熟悉时,往往会通过价格这一表现形式来判断。此外,消费者在对相关商品产生不安全心理时,容易出现抵触情绪,进而会把目光投向其竞争对手的产品。
二是消费者可能会依据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包装形象,或者直接依据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来进行购买决策。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熟悉程度,产品知名度越高,自然选择该产品的消费者越多。另外,大多数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都有从众心理。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因素造成不安全消费心理时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决策时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从众倾向。在消费者看来,很多人做出类似的购买行为一定有其道理,根据多数人的选择做出自己的购买决定,是减少不安全心理的常用方法。
(二)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关注类型
当消费者对选择后果缺乏信心时,就会主动去搜集相关信息,增加信息量。因为更多的信息会使消费者不确定性减少,进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消费者搜集的信息大致有三种类型:关于备选品牌的信息;关于产品评价的信息;关于品牌具体属性和特征方面的信息。通常,普通消费者并不具备判断评价产品内在质量的技能和知识,当消费者在搜集信息时成本过高或者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时,就会通过产品的外在属性来判断产品的内在质量,如产品的包装、产地和信誉保证等。
(三)消费者对问题产品的态度
对问题产品持彻底否定态度。当消费者所知觉的安全风险极高并且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来决定购买决策时,消费者就会对问题产品产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持彻底的否定态度,即便是该企业对问题产品积极的改正过后,也完全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消费者所知觉的安全风险处于最高值时,消费者甚至会对该企业的任何不同种类的商品持否定态度。
(四)商家产品质量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会通过选择良好的购买渠道和具有良好的信誉保障的商家来降低消费存在的不安全风险。研究表明,厂商提供的产品保证条款方面的信息,对消费者减少质量方面的不安全风险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消费者从有一定信誉保证的购物渠道来选择产品,并且商家通过包修、包换、包退等方式对产品或服务提供保证,那么,从消费者购买心理方面来说,会认为部分的购买风险已经转移。
三、消除消费者不安全心理的企业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把好产品质量关
对于构建消费者的安全心理,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只有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牢固树立品牌的良好形象,才能使消费者建立起对产品的信赖,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应该从原材料的选购到产品的出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层层把关,争取把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尤其是企业出现问题之后,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同时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另一方面,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不但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够洞察产品细微的差别,真正从源头切断问题产品,坚决不允许问题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2.产品召回
这主要是企业在遇到消费者不安全的消费心理问题后所采取的一项积极有效快速的营销策略。产品召回可以成功地避免企业品牌及其产品信誉危机的爆发,主动召回本质上是企业自身一种深层次的危机预防管理,是品牌危机的事前管理。正所谓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危机预防应是现阶段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选择。
(二)价格策略
若已经出现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全心理问题,企业在价格方面,应对原有品牌保持与之前相一致的价格,若低价销售,会容易使消费者仍然存在不安全心理,在购买决策时存在一定顾虑;相反,若高价出售,会使消费者对企业所采取的行为产生误会,会降低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企业可以配合广告和公关活动采取一系列的低价促销活动,但是要适可而止,不可盲目扩大。
(三)渠道策略
企业要选择有信誉的渠道来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对于企业来讲,产品的质量再好,没有通畅的销售渠道必然会影响到产品的销量。企业在设计销售渠道和选择具体的销售场所等方面要考虑消费者安全心理的特点,选择有信誉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销售场所来销售产品和服务,使消费者买得放心。
(四)促销策略
1.广告策略。企业应采取多种传播渠道树立企业形象,正确传播信息,履行服务承诺;在宣传产品方面,应注重安全性诉求。
2.公共关系策略。一方面,企业通过媒体表明企业立场和态度;另一方面,妥善处理善后事件。企业可以通过召开新闻会的方式,向传媒和公众主动公开有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
(五)客户服务管理策略
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其次,根据企业的实力和经营条件,做出一诺千金的承诺服务;再次,企业要致力于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官诚.消费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