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词欣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初步感知,让学生欣赏古诗的音韵美
每一次接初一新生,都会发现几个喜欢朗读的,似乎也很有感情,继而你却会遗憾地发现他们无论朗读什么内容,什么情感的古诗,都采用固定的抑扬顿挫。也就是说,这种所谓表情,没能真正把握住某一首诗特定的内容、特定的情、趣、志,因而导致其朗读情感单一僵化,不能恰当地体现古诗的个性。这时,老师不能打击学生的朗读热情,应该积极肯定他们小学阶段在朗读方面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虽然他们表情单一,但比起那些不会表情,甚至连当众朗读都不敢的同学强多了吧!表扬之后,老师可以顺势引入一首与所讲之诗风格迥然不同的古诗,再通过范读启发他们认识到每一首诗的朗读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和变化。比如,的《沁园春・雪》该怎么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又该怎么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辅赋壮词以寄之》朗读时怎么体现其情绪的起伏等等。
二、深入研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在对比朗读之后,学生已经深切感受到要朗读好古诗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深刻把握古诗,因此对古诗的理解是古诗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1、找出物象
古诗写作的最终目标是传情达意,但情和意是抽象的,必须有所依托,依托什么呢,当然离不开物象了,所以,要理解古诗,第一步可以让学生找出古诗中出现的人、事或物。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共罗列了九个物象,后两句各有一个物象,一共有藤、树、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风、马,夕阳、人等十一个物象。
2、体会意象
物象,简单的说,就是诗人眼中所见之物,而意象呢,就是诗人心中所感之物,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是主观情感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产物。物象重在写物,意象重在达意。换句话说,物象重点是物,意象重点是意。如,就是同一事物在作者不同的心境之下所呈现的情状也是迥然不同的,从而让学生更明白地体会二者的区别。同样是花和鸟,甚至同是出现在杜甫眼中,由于主观情意的不同,花和鸟也就被罩上了不同的色彩。在《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安定,心境悠闲,所以创作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样欢快的诗句。然而,安史乱中,诗人为叛军所俘,亲人又不知安危,处在国家遭难,家庭不保的深渊中,诗人眼中的花和鸟与上一首诗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望》一诗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忧虑时局,牵挂亲人的忧伤。以上两例中都有花和鸟这两种物象,但由于诗人的心境迥异,前者通过"千""万""满""压""低"突出花之繁盛,又通过"自在""娇""啼"突出鸟鸣之悦耳,由此我们不难体会诗人之愉快,后者通过"溅泪""惊心"等字眼突出作者内心的凄惶。到此,学生自然明白客观世界中相同的两种物象在不同的两首诗中着上诗人浓重的主观色彩后就变成了不同的意象。
3、感悟意境
意境又是什么呢?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是个体,而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并营造出的一幅美好图景,它不能理解为意象个体的简单相加。优秀的古诗往往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借助仅有的数量不太多的意象,通过特定的表达营造出奇妙的意境。选入学校教材的诗歌,都是最优秀的作品,或许每一首诗所采用的意象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意象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总能触发读者的情思,启发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在头脑中把诗歌化为一幅美丽的图画。
4、把握情意
情意是诗歌的灵魂,一首字字珠玑的诗歌,如果情意让人捉摸不定,也难以算作上乘之作。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有名的代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无论哪一个读者,无论其古诗鉴赏能力高下,都不难从字面上感觉到它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出朦胧怅惘的意境,因此成为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者无不津津乐道,不可谓不精美。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 天中节 宋·欧阳修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 端阳前作 宋·欧阳修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何其苦。
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
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贺新郎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
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王建平先生在《语言交际中的艺术》指出,“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关于“上下文”,人们称之为内部语境,而“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是指外部语境。一般来说,外部语境既指社会性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也指作者的思想、职业、处境、心情等因素。欣赏古代诗词,需要很好地把握作品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说明把握语境在欣赏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性。
例1.阅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回答问题:“诗歌表现了一个传统佳节,是哪一个节日?”
《望月怀远》表现的传统节日是中秋节,41个学生中10人答错,10人中6人的答案为“情人节”。
推断彼时为中秋节,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从气象学结论看,四季都有露水,但秋季露水更多。二十四节气中有秋季的“白露”和“寒露”,这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秋季露水多。“白露”标志着天气由炎热转向凉爽,早晨的露珠晶莹闪光;而到了“寒露”时节,天气由凉爽走向寒冷,露珠已是寒光四射。《望月怀远》有“披衣觉露滋”一句,读者根据主人公“披衣”且较长时间逗留户外的行为,可推知天气已凉而未冷,从而判断时令为“白露”前后日子。其二,怀远时“光满”之景让主人公产生了掬月赠远的冲动,而读者可根据青光满屋、月华如练情景推断其时为月圆的十五日。其三,我国从周代开始就有了“祭月”习俗,到唐代中秋赏月风俗已经十分盛行,“天涯共此时”所描述的就是中秋节。
学生误“中秋节”为“情人节”的情况,一方面说明了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传统习俗日渐式微,而舶来品“情人节”倒是深入年青人之心。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缺少整体阅读能力,班级6个学生或许见到“情人怨遥夜”一句和“情人”一词,就轻易地下结论了。
整体阅读观要求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首先建立指向全文、指向主题的“感觉系统”,而不是“词汇系统”,因为没有主题和情感统帅的词汇,如同缺少红线而散落一地的铜钱。之所以产生“情人节”的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能够细细探究作品中思妇形象,欣赏中让“情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这是肢解作品的典型错误。
例2.阅读郑獬的《道旁稚子》,回答问题:“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
《道旁稚子》中“稚子”是一个瘦弱、饥寒交迫的儿童。40个学生中12人认为“稚子”是“快乐少年”。
《道旁稚子》提供了足量信息帮助读者建构“稚子”形象。在作者眼中,“稚子”身无“寸缕”而“赤立”于“床下”,“怕寒”、“苦饥”而“床下啼”。“不如凫鹜肥”的“稚子”是一个受冻挨饿、瘦弱不堪的童子形象。同时,诗歌运用对比手法十分精彩,“官家桑柘连四海”、“凫鹜”和“百鸟”两种情形与“稚子”的悲惨遭遇形成极大的反差,表现了作者对“稚子”的无限同情,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公平社会的极大控诉。
阅读此诗歌时,有的学生眼里只有尾联“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武断盼望像鸟儿一样在满山冰雪之际自由飞翔的“稚子”充满了快乐。如果欣赏时只盯住局部,割裂尾联与整个作品的有机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错实属正常。
欣赏古代诗歌,要求读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具有强烈的上下文意识,充分利用语境,从而进入欣赏古代诗歌的佳境。
例3.阅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回答问题:“清代诗歌批评家沈德潜以‘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评论此诗。请你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江南逢李龟年》写“落花时节”,说明了季节特点,表明朋友别离多年再相逢的日子是暮春。但是,于“正是江南好风景”别点出令人易生伤感的“落花”,正是作者感情寄寓之所在,此举深深地流露了作者年老病弱飘零、国家动荡衰微的无限感喟。
对于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江南逢李龟年》背后的未断之案,虽则命题者通过注释增加“晚年”、“安史之乱”等内容予以暗示,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感觉无从下手,考试得分普遍不高。注释增加“晚年”、“安史之乱”等内容,是命题者提醒学生注意作品外部语境,使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作品。“落花时节”的表层在于暮春时节特点,而深层在于个人飘零、国家衰微的感喟。
在回答古代诗歌欣赏题目时,也许考虑到语文阅卷使用“采点给分”方法,有的学生就尽最大可能多答几个方面。于是,古代诗歌欣赏答题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堆砌术语的不良现象,有的甚至可无中生有、强加给作品。我们认为,堆砌名词术语、没有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的答题情况,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没有结合语境进行欣赏而造成的。
例4.阅读吴伟业的《登缥缈峰》,回答问题:“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作者的情感,41个学生中27人在答题卷上写下了“痛恨李自成,对清统治者也没有好感”之类的话。这种回答只是机械照搬了作品后面所附的注释,没能够整体上把握作品昔盛今衰的主题,没有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深入一步的挖掘,以至于先入为主,生搬硬套而出现错误。
附录(本文涉及的古代诗歌欣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⑴诗歌表现了一个传统佳节,是哪一个节日?(2分)
【参考答案】中秋节。
⑵尾联使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参考答案】①拟物。思念情人而不得见,主人公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给远人的想法,于是月光成了可以用手捧的东西,相思之情表现得具体感人。②蕴藉含蓄。主人公发现月光虽美却不能捧起送给情人,就想到回屋睡觉,期待梦中与心上人相会。③作品刻画了一个饱含深情思念心上人、相思无以传递而无奈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浙江省五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道旁稚子
(宋)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赤立仍苦饥。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⑴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稚子形象:瘦弱、饥寒交迫。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
⑵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诗歌体现了诗人对饥寒交迫的稚儿的深切同情,如“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稚子的深深怜惜;体现了对统治阶层的愤恨之情,如“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一句是对统治阶层只知掠夺、罔顾百姓生死行径的控诉。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浦江三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此诗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当时,杜甫漂泊到长沙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
⑴诗人与朋友李龟年重逢的季节是_____(春天)。(2分)
【参考答案】暮春(晚春)
⑵清代诗歌批评家沈德潜以“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评论此诗。请你结合作品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追忆昔日同李龟年的频繁接触,流露了诗人眷怀开元盛世的无限深情。后两句写朋友的重逢,特别点出了“落花时节”,蕴藏了多重含意。①指出了朋友相逢的时间,在暮春时节。②概括了世运的衰颓和社会的动乱,昔盛今衰,时代沧桑,诗人为之深沉慨叹。③暗喻了诗人的人生巨变。当时诗人衰病漂泊,有着无限的悲哀。“落花时节”是即景书事,但是别有寓托。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兖州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登缥缈峰
(清)吴伟业
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最高尚有鱼龙气,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⑴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第二联写景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到了山顶,还有太湖的水汽,极言太湖之广。到了山半腰就没有了鸟雀之声,极言缥缈峰之高。
⑵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 美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了肯定:“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有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担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将美育融入古诗词中,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训练并使学生形成初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再现美的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选了近两百首古诗词。从时间上看,有远古时期的诗歌,汉代的乐府,也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诗词。这种时间上的大跨越,让学生从纵观的角度更加明确地了解学习中国悠久的文化魅力。这些古诗词题材广泛,有描写山川名胜,借景抒发热爱之情的;有倾诉百姓之疾苦的;有鞭挞权贵之腐败,壮志难酬的;有缅怀边塞将士,书写豪迈情怀的;有抒发浓郁的思乡之情的;有写亲人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内容丰富,易于在教学之中贯穿美育教育。在课堂中多向引导学生,多手段欣赏古诗词,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1.在朗读中体会画面之美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情境。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古诗词中发现美,不能局限于教学生读音、释词、解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带领生所欣赏的短小精湛的小诗,既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既情调健康,又意境开阔,形象鲜明,韵律和谐。教师要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体味画面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柔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清新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幽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人性美……
2.在思考中领会意境之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人高兴时,高山起舞,大海唱歌,江河弹琴,花草欢舞;悲伤时,大海哭泣,江河哽咽,鲜花溅泪,鸟鸣惊心。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将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的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沈德潜评价此诗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出身寒微、求仕失望的孟浩然,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把仕途的失意、羁旅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等旧怨新仇都很自然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后两句情景交融,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古诗中的意境美不可胜数,但要领悟,学生必在熟读的基础上静心思索,在联系实际的前提下认真思考,动情思,入真情,才可获得。
3.在探讨中琢磨技巧之美
欣赏美是相当复杂的,不是凭感性印象一下子就能认识的,而是要通过反复思考、仔细琢磨才能深入地、全面地认识它,并且也只有经过理性思考后,才能引起深刻的强烈的美感。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与老师互相探讨,反复思考,各抒己见,琢磨整理,能够体味到作者许多巧妙的技巧美。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字面浅近易晓,低年级的学生都能读懂,而且能用画面表示出意思。但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再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作者问,具体问了什么,诗中没说,但从童子所答“言师采药去”中可以想见应问“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用“只在此山中”的回答省去。诗中以答代问,足见作者推敲字句的功力。而这多姿的技巧,不多人互相探讨学习,很难掌握。
4.在行动中创造意象之美
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才是将美育融入其中的目的。创造美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的最大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所以,只要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在讲和演中创造美。入选语文教材的许多古诗词很有生活情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以后,激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编演出来,训练学生创造美。如袁枚的《所见》,可以在掌握内容后分小组表演:一名同学作为旁白朗读改编古诗后的白话故事,一名同学吹哨子扮演鸣蝉,另一名同学骑“牛”边歌边入、闭口捕蝉,让学生在实际的行动中创造出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捕蝉形象。
(2)在描和画中创造美。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美,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学完一些古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一描、画一画,更是激励学生创造美的好途径。如孟浩然的《春晓》,每句一景,学生可用自己的笔墨勾勒渲染,描绘出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晚春图,创造出一个一年级心中的诗画美。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从“望”字展开,“日照”、“紫烟”、“瀑布”、“银河”的色彩美,“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的线条美,学生在描描画画中能进一步创造出庐山的雄伟美,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