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形式 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塑造美好的心灵,如何塑造美好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精神力量。”对学校教育来说就是首先要有一个高效率的课堂,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学习,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冲动并最终形成一种自发学习的习惯,最终才能成就一颗颗美好的心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喷泉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教学前,我们要对学生细细的琢磨反思,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现状,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相信学生,舍得放手,舍得留给学生时间,避免教师滔滔涛不绝的讲,要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

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思考、发现、感悟的过程,因而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在于采用何种教学形式,而在于在教学中是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真正产生有创造性的高效教学模式,高效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逐渐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所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3强化基础,注重化学学科能力形成的过程

教学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 学科建设 学案生成 高效课堂

理念是引领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旗帜,而教学理念则是指引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和教改的原动力。

一、教学理念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1.教学理念的界定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价值追求。是校长在一定教育思想影响下,融进自己和集体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有校本特色的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是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的灵魂,是制定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基本依据,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核。

与办学理念不同,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师对学科教学价值的一种认识,是教师对教学观、课程观、人才观的一种心向。它是由教育的外部环境决定的,但反作用于教学环境,对教学环境起一定能动作用的一种思想和观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对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很重要,因为它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如上海建平中学的“合格加特长,规范加选择”的教学理念和北京四中提出的“四重”教学理念在全国中学教育界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句话,教学理念是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下,融进自己和集体对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而形成的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2.我国中学教学理念的研究现状

“教学”历来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由此而产生的看法和不同前提条件派生出了不同的教学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传授教学的经典解释;“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观,与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一致。而新课程对教学的表述是: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表述,超越了以往的教学观,赋予了“教学”新的含义。它给人启迪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继续讨论的空间。弄清楚了教学的含义,我们也就容易了解目前我国中学教学理念的一些现状。从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来看,各地的中学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的一些先进教学理念,以便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探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多彩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教学理念实施的最好证明。有些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国中学教学理念研究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北京四中、上海建平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科建设

1.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先进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观的转变。构建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2)注重生成性教学观。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构建“生态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建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3)树立多样化的课程观。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个性化,使课程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统一。如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打造精英教育,因此提出了“四重”的教学理念,即“重基础、重精髓、重自学、重方法”。其中“重精髓”就符合这所学校的实际。

2.用先进教学理念引领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先进教学理念的研究者;学生是教学的受益者,也是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乃至学科组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对学校整体教学理念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在角色的定位上,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也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分析,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和手段,并强调情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注重学生对表面知识的获得,而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自己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经验型教师,而是新型的创造型教师,也就会形成符合时展需要的崭新教学观。北京市第四中学在“大气铸成大器”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在学科建设与教师教学观的形成方面成就突出,备受教育界的青睐。如刘长铭校长对语文教师就倡导做“大气之师、智慧之师、传道之师”,提出“学养厚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

开展校本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理念的必由之路。调查显示,我国教师的典型教学观可分为五类:传授型的教学观、应试型的教学观、能力型的教学观、态度型的教学观、育人型的教学观。而这五种教学观,各有其优缺点,但都基本上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做辅助,教师的先进教学观还需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和建立起来。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教师提升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开展校本研究才能缩短与先进理念的差距,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倡导教师做学者型教师,福建建瓯一中也是通过走校本研究之路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普遍提升的典型实例。

3.用先进教学理念引领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与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要让学生从教学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因此,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课程体系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社会文明时展的要求,即教育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存在的意义。为此,课程体系建设整体思路是在遵循这一教学理念的前提下,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以及选编教材。如大连八中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学生上课走班制度,就是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真正实现了课程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有效统一。北京四中的选修课开设就体现出为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如其重视传统文化与国学课程的开设,像文字学、易经等课程就很有品位,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培养兴趣奠定了基础。

(2)坚持校本特色的教学理念,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坚持教学研究和课程创新,逐渐从单一的教学向综合教学延伸,形成自我特色的教学理念。如上海建平中学的校本课程建设就是在“合格加特长,规范加选择”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形成的“套餐式”的课程体系。还有如模仿焦点访谈、模仿联合国的活动类课程等都是很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了,即被教师与学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正是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形成的正确课程观。

三、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践行生成性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向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及时作出价值判断及对教学行为与思路作出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表现性目标,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事件,关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其旨意在于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从而激活学生心中的正能量。

践行生成性教学要注意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1)重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开放的课堂和生活积累。因此,教师要变口若悬河的讲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在教学环节上,要鼓励学生去体悟,去质疑,去探究,要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演练。山东潍坊市开辟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2)重表现。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调适学生的学习心理,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张扬个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组织的机智来施展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渴望成功的心向。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与别人有不同看法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成绩,重视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服从感,勇于探求,发挥潜能。上海市闸北中学就因为其“成功教育”的理念而闻名于教育界。

(3)重互动。要构建多向互动性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积极互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交流,从而获得素质生成。多向互动性的教学结构,体现在师生、生生、组组之间的交流、质疑、探讨。这种多边性的合作交流形式,可以挖掘学生的二次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发展,以达到思维碰撞、思想喷涌、精神充盈的课堂理想境界。杜郎口中学原本是一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家长失望、濒于被兼并的中学,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它焕发生机,影响全国,这正是先进教学理念的力量所在。

2.践行有效性教学理念,构建“学案式”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①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④需要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有效性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学案式教学就是对有效性教学的实践,当前在全国各地名校中实验的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同。

学案式课堂教学,就是以导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自己学习、谋求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知识,获取认知规律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学案不是教案,“学案”是相对于“教案”的另一概念,突出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它是以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习能力为主线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是自主学习――课堂互动――精讲点拨――达标检测――归纳总结。它包括学什么、怎样学和如何用等问题。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案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案式”课堂,是把学生如何学作为关注的重点,是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学案式教学是有效性教学理念的体现,对克服少、慢、差、费,实现高效课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堂堂清”理念正是建立在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东庐中学推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也走出了一条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

当前,我省上饶中学探索实验的“学案生成教学法”课堂教学正是以上述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创制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旨在体现我校“夯基础、重自学、抓过程、求方法、提素养”的“十五字”学校教学理念,通过学案这一载体,践行生成性教学和有效性教学理念,切实实施新课程,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教学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内涵;主要特征

一、概念及内涵

二战之后,德国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了经济的腾飞,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事实。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德国人创造出很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就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指导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被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同仁所遵循和推崇。

“行动导向”一词德语也译作“行为导向”,其核心思想是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并要求围绕培养目标,把课程教学过程作为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建构和形成的过程。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学过程意味着学生职业行为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如果和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育类型相比,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指向是职业行为能力的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是,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具备技能型人才所应有的那种实践操作能力,即工作能力。而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导向的教育,其教学目标指向知识和理论系统的建构,评价结果是看学生通过教学是否掌握了应有的学科知识。与传统的以理论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相比,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就其内涵而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课程教学这一载体,导向于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的发展变化,导向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职业行动能力与职业行为能力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中的最关键、最核心的概念。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课程教学设计,其逻辑基础是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而非“知识体系”。职业工作过程是职业工作领域中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逻辑基础。职业行动能力与职业行动体系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本质,是理解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思想精髓。

二、主要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凸显以学生为中心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本质是在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建构自己的职业行为能力。如何建构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个体的专业实践活动是建构职业行为能力的基础。职业行为能力是个体在职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个体在反复的专业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经验和专业知识形成的,没有个体的身体力行的实践过程,无法也不可能形成个体的职业行为能力。所以说,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实践活动为载体是实践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实现个体的专业实践活动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教学环境条件: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企业中的车间厂房等,有独立的工位和场地,适合学生独立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其二是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工作。在学生接受教师下达的工作任务后,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实践行动过程,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进而独立地评估计划。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特征。在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以咨询者、学生学习主持人的身份出现的,是以协助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攻关克难者的身份出现的。

2.以系列化的职业实践活动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以职业实践活动为课程教学主体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又一重要特征。关于职业活动的内容,由于职业类别及专业技能类别的不同,学生职业活动的内容也不相同。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其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制作和加工轴类零件;烹饪专业的学生,其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烹调制作出一道色香味俱全、能让客人满意的菜品;动漫专业的学生,其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制作出一副绚丽夺目、颇具吸引力的片头作品等。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下,其职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路径不是杂乱的,也不是无序的。在特定的载体空间里,学生的职业活动内容要依据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路径进行设计。这种课程教学计划是系列化的职业实践活动内容的架构和组合,或者说是职业活动的“行动体系”,是职业活动“能力建构体系”,是充分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职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它是实现普通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变的基本保证。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工作过程为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如何把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逻辑框架的课程推移到教学层面呢?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是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职业实践教学设计,这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实践课程体系,其教学设计不是单一的学生认知规律,而是符合职业能力生长和完善的规律,符合职业工作过程规律,也就是职业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因为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必须依附于职业工作情境,必须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实现,必须在特定的产品加工制作的工作过程中形成。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和基础是工作过程。所以说,作为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实践教学设计,或者说是职业实践活动设计的逻辑主线也是工作过程。

教学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学建模 教学理念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综合培养成了热门的话题[1][2]。国内教育界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最突出的表现是将素质教育看成课堂教学以外的东西,想方设法在外面加进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是保证其在学校中健康成长的相辅相成的三个重要的方面,非此不能达到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成长,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持续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统一体,教学改革应该推动这一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隔离,甚至对立。数学建模的教学也不应该例外。基于数学建模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数学建模的教学及竞赛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搞好数学建模教学就能体现素质教育,不需要搬救兵。

一、数学建模的重要地位

如果将数学建模教学仅仅看成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那种照本宣科式的传授),那么即使包罗了再多的定理和公式,可能仍免不了沦为一堆僵死的教条,难以发挥作用;而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就可以由不多的几个公式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生动结论,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威力。许多在实际工作中成功地应用了数学建模,并取得相当突出成绩的毕业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中真正需要用到的具体学科,具体的定理、公式和结论,其实并不很多,学校里学过的一大堆知识很多似乎没有派上什么用处,有的甚至已经淡忘,但所受的数学建模训练,所领会的建模思想和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就事论事,仅仅将数学建模作为知识来学习,而忽略了建模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失去了数学建模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和要求,失去了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意义。

建模能力的培养,不只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得到提高,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建模意识,解题模型的构造也是一条培养建模方法的很好的途径。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模式和秩序的科学,数、形、关系、可能性、最大值、最小值和数据处理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数学把握的最基本反映。数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环境科学、自然资源模拟、经济学和社会学,甚至还有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其中建模方法尤为突出。数学建模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建模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建模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建模和理解数学建模。因此,不管从社会发展要求还是从新课标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建模方法都是大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通过数学建模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严格的建模训练,学生可以进一步熟练掌握已学到的知识,而这些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实践所无法代替或难以达到的。比如:通过数学建模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数量观念,“胸中有数”,认真地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及其变化规律[3];通过数学建模的训练,使学生再次熟悉数学的一些经典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了解和领会由实际需要出发,到建立数学模型,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数学建模中知识的传授,不满足于填鸭式的灌注,而是更多地针对数学建模这门学科的特点,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将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他学科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将这些方面的素质耳濡目染,形成习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强调将数学建模精神融入其他学科之中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采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简单地在所有的概念或命题之前都机械地装上一个数学建模的实例,而应把握住以下几点:(1)明确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他学科之中,而不是用“数学模型”或“数学实验”课的内容抢占其他学科的阵地。(2)其他学科的原有体系,是经过多年历史积累和考验的产物,没有充分的根据不宜轻易彻底变动。数学建模思想的融入宜采用渐进的方式,力争和已有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数学建模思想的引领作用。(3)为了突出主旨,也为了避免占用过多的学时,加重学生负担,对每一门学科要精选融入的数学建模内容。

三、通过数学建模培养实践能力

在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鼓励并推动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方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没有规定的工具,甚至也没有成型的问题。主要靠学生独立思考、反复钻研并相互切磋,去形成相应的模型,进而分析问题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有关的结论,并判断结论的对错与优劣。教师应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一下建模的创造过程,取得在课堂里和书本上无法代替的宝贵经验。毫无疑问,数学模型及数学实验的教学,以及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在这方面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从发展趋势来说,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的标志是数学模型应用范围的空前扩展,从传统的力学、物理等领域扩展到生物、化学、经济、金融、信息、材料、环境、能源……各个学科和种种高科技乃至社会领域。传统的数学模型大都是清楚的,且已经是力学、物理等学科的重要内容,而很多新领域的规律仍不清楚,数学建模面临实质性的困难。因此,数学建模不仅凸现出其重要性,而且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数学建模的训练,和学习知识一样,对于今后用建模方法解决种种实际问题,是一个必要的训练和准备,这是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和素养。至于数学建模竞赛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对于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培养、取长补短、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改革

数学建模的教学不能和其他科学,以及整个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关起门来一个劲地在概念、方法和理论中打圈子。这样做,不利于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来龙去脉,不利于启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知识在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有着无以替代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相应知识的武装,人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质。

鉴于数学建模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因对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到最能体现其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反映数学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具体说来它更应强调以下原则:(1)着重发展数学建模能力,特别是应用的能力,这不仅包括计算、推理、空间想象,而且包括辨明关系、形式转化、驾驭计算工具、查阅文献、能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分析和交流。(2)强调计算工具(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使用。这不仅指在计算过程中使用计算工具,而且指在猜想、争辩、探索、发现、模拟、证明、作图、检验中使用计算工具。(3)更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把教学过程更自觉地变成学生活动的过程。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总是正确的指导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模特(演示正确的开始,也表现失误的开端,“拨乱反正”的思维技能)、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工作及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的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谢金星等.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教学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反思现状;对策;主体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53-01

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之一,其作用越来越大。在我国,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如果说当今生活在这个“地球村”大家庭的人们有什么共同语言的话,那么英语是理所当然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正如不少已经考入大学的学子们所说,他们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百分之七十的精力不是用在自己的专业上而是在外语上,但收效甚微。在初中教学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此,我们对于以往陈旧的英语教学理念应该认真反思一下。

一、反思原因

尽管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不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十九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过:“学会一门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中获得一个新的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但令人不安的是,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从事英语教学实践的专业教师对语言理论和英语教学理念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漠和无知,这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极其不利的。

二、反思内容

1、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时间长达十年,可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那原因何在呢?说到底,我们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围着升学考试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而且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

2、语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受此观点影响,语法教学曾一度在部分英语课堂消失了。然而,物极必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人们意识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语法课的弊端,因而又重新思考语法在语言交际以及在英语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生活中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所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非常注重语法教学,这一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普遍,越是毕业班越普遍。

3、现代英语之变化

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的变化很大,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如“e-mail”,我们可以说,“Please send me an e-mail.”但更直接的说法是“Please e-mail me”;还有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等变化。当我们的英语教师仍在课堂上反复教学生“How are you?”时,他们不知道现代英语中“How are you doing?”更为流行等等,他们尚不知自己的语言知识已陈旧落伍,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

4、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当我们的英语教师还在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在课堂上一遍一遍教学生读单词的时候,当我们的英语教师还在吃力地翻看字典编写教案的时候,他们不知道“金山词霸”能如此轻松地查找英文单词、自动给出发音,还有中英文对照的例词句等。当我们想查找教案实例、想了解英语教学新动向的时候,这些都可以轻松地在互联网上找到,但我们的英语教师使用过互联网上英语教学网站和英语教学资料的却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英语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手段陈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信息时代的到来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对策建议

1、英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英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

2、在教学理念上英语教师急需更新观念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要提高学生实际的应用水平,必须破除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现代英语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随着现代英语的变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创造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用交际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英语教学中,侧重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鼓励学生好问、善思和勤记。重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在问题情境探究过程中,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教学手段上英语教师急需改进方式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自学”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导者,帮助学生学习使用电脑,掌握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使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教育理念得到根本变革,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让英语教师成为现代化教学技能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