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学激励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作者:汪国真)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作者:周婷婷)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作者:布鲁姆)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利弊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16602
1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
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籍8年内有效。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籍管理相比较,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籍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管理信息化。开放教育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其中的学籍管理运行模式也充分显现出现代信息化的特点。开放教育学籍管理通过对“教务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依托中央、省、地市州及县市电大(教学点)四级办学实体构成的教务管理信息网,借助互联网络传输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各种基础数据、执行信息。现代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为开放教育模式下的学籍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
(2)数据规模化。学生基本信息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存储,每名开放教育学生的基本信息包含若干个信息点,诸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籍贯、学历层次、前置学历、毕业院校、电子注册编号等等。如果说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中的学生数据更呈现出了规模化的特点。
(3)运作系统化。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体制下,开放教育学籍管理机制的运行只有在系统化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系统化首先体现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籍管理实行中央电大、省、地(市、州)及县市电大(教学点)层级管理,需要四级联动才能最终把各项学籍管理工作布置、反馈、落实;其次学籍管理与招生、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模块共同组成“教务管理系统”,这几者之间联系密切,各模块中的数据高度融合、互为条件;最后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招生、教学管理、考试三个部门形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运作体系。
(4)高度复杂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高度复杂性从毕业审核及办证环节可见一斑,毕业审核及办证环节是学籍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电大系统颁发毕业证书存在时间延后较长的突出问题。电大颁发毕业证书一般需要经历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加之学籍管理中的毕业审核工作环节处于“系统”出口的位置,学员几年中在招生、专业教学计划、考试、学籍管理中产生的隐性问题都显现。隐性问题的解决横向上需要其他部分的参与,纵向上需要中央到教学点四级相关部门的联动。隐形问题的来回反馈、处理不仅要占用时间,同时随着毕业生数字的逐年增加,学生数量上的积累也和颁证时间延长相关。
2 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的利弊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质,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完整的、遍及全国城乡教学管理网络系统,采用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运作机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
2.1 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的优点
(1)统筹规划、分级管理有利于突出各层次档案管理的重点,有利于学籍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实施。中央、省、地市州及县市电大(教学点)四级办学实体构成的教务管理系统能够相应的对准自己的位置开展工作。管理层次越低,对单个学生学籍档案的精细要求和覆盖面越广,而管理级次越高,所要求掌握的关键性信息点越少、精度要求越高,主要集中在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层次、课程成绩等核心信息点上,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学籍档案的归档与管理。
(2)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各级管理人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如电大系统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入学材料、毕业生材料,是任何其他高校都无法想象的规模化数据,时间紧、任务重,但在电大系统,通过电大系统独有的系统化优势,逐级分解,能够短时间内积聚全系统相关管理团队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有关工作。
(3)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全国电大系统能够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统一要求,既实现学籍档案管理上的集中、统一,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规范控制,避免因多级联动、时空限制而出现信息偏差等情况。
2.2 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的缺点
(1)电大系统点多线广,各种问题纷繁芜杂,且学籍档案管理涉及与其他环节的交叉众多,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优点也会成为绊住自己手脚的缺点,相关信息的更改或者更新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加之学籍管理和招生、教学管理、考试三个部门形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运作体系。学籍管理工作的实效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只要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一点异常,就可能影响其他,从纵向和横向上都可能出现混乱。
(2)容易导致内耗,影响办事效率。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从设计和运行的理想状态来看无疑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面向的是遍布全国城乡的成人学生,各级、各地管理者工作能力不一,难免出现工作环节上的重复和交叉,导致整体运行效果大打折扣,加之针对问题,信息传递和反馈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也无形中影响了整体效率的发挥。
(3)容易形成因地而异的不利局面。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虽有一定的标准,不管标准有多么完善,其操作还是需要由人来进行,即其执行仍受制于各地相关条件及具体执行者个人水平高低的影响,导致各地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上的参差不齐、操作规范程度不一,最终影响到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总体水平。
3 如何统筹规划做好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工作
(1)取长补短,适应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的学籍档案工作。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应该根据需要,制定统一、规范的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在学籍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及归档上,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日常化、系统化、规范化,并切实做到程序化、制度化,既便于操作,又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2)多级联动,分工合作,适应系统需求的学籍档案工作。充分利用系统优势,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时展。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既严肃又严谨的工作,学籍档案的管理要依据开放教育的信息化、系统化的特点,将学籍管理档案纳入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上,依托现有全国统一的教务管理系统,创建全国统一的学籍档案后台数据中心,实现学籍档案数据的实时交互、动态管理,并且规范数据进入与输出标准,便于实现对在籍生及毕业生档案的分类管理。
(3)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学籍档案管理不能停留在只是对传统的档案信息获取节点进行管控,而应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学籍档案管理在新思路、新办法和新动向有发展,提升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内涵,充分实现利用现有学籍、教务、考试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实现学籍档案获取来源的多元化接口,实现学籍档案管理与日常招生、教学、考试等相关环节的自动对接,促进开放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
(4)加强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总体水平。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交流活动,在系统内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缺失与不足,并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教学教务考评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促成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与运作,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开放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田红梅,彭愈强.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及战略意义[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
[2]廖妹珠.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科学化之管窥[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大家上午好!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我很高兴。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读书体会。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故事里有你的梦想》一书,书中记录的是我国建国以来最有名的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18位名师他们的境遇不同,人生不同,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相同的,对梦想执著的追求是相同的。钱梦龙说:“我是一个精神跋涉者,我的脚下只有起点。” 朱永新教授说:“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
是的,有梦的人才是充实的,并且因充实而幸福。
亲爱的同学们,此时此刻,即将开始新学年征程的你们,是否有了自己的梦想?是否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是否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开始了努力?是否具备了一切优良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是否已经在适应“6+1”的高效课堂模式?还是沉迷于暑假的悠闲散漫和刚开学的兴奋之中呢?
流程:
第一项:升国旗
第二项:校长致辞
第三项:学生代表发言
第四项:教师代表发言
第五项:宣布典礼结束
主持词: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全体师生经过了一个假期的休憩和调整,又回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在和谐的气氛中,让我们倾诉心声。敞开你的心扉,共享这难得的时光。请允许我宣布,
xx小学 20xx年秋季开学典礼现在开始。
典礼第一项,
升国旗、奏国歌!!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校长为本次开学典礼致词。
感谢李校长纯朴、真挚的语言,感激他谆谆教导。
是啊,新学期新起点,新学期新希望。作为莘莘学子,我们该如何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聆听学生代表的心声!大家欢迎!(学生代表讲话)
我们从同学铿锵有力、激情四溢的语言中我们看到希望的曙光。
无私奉献是老师的信念,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我们实验小学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乐于奉献、以校为家;他们热爱教育、富于创造。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教师代表讲话。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全体老师的敬意、谢意,好吗?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但是,必须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
(一)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一直受到重视,今天,它又被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列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中,并写进中央的文件。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科学性是其灵魂,坚持科学态度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理论和方法的依据是学校心理学,二是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尽管它也探索正常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其侧重点还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不仅为学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地开展工作,而且也是学习辅导、职业指导和道德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我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直接参与心理教育预防、咨询、评价和矫正的人员,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这里,我想指出的是,目前有的媒体宣传不够严肃,有的统计不太严谨,过分渲染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认为20%或30%甚至40%的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有的人说52%甚至2/3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那么,办学校还不如开精神病院。在教育部召开的一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我说,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学生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的,即使有的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也是要求心理健康的。我这个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因此,我们必须以认真、坦诚加师爱的态度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做到完全地尊重他们。首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许多学生,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为学生所接受。为此,教师要建立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因此,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包括同情性理解和认识性理解两种。同情性理解,是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当事人的眼睛去看,用当事人的耳朵去听,用当事人的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忧伤与痛苦。认识性理解,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消极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消极性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性目标是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使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或个性日趋完美。从积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积极向上。也就是说,教学生心理更健康,素质提高得更快。即使从消极的角度考虑,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由此可见,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模式,而不是医学化模式。
(四)全体与个别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四有”人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当然也同时预防各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较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个别学生要做到个别辅导。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上,应坚持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般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全体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个别教育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
(五)助人自助,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既然是教育,教师的任务是助人。但无论是教育还是辅导,最终目的是通过助人以达到学生自助,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果教师越俎代庖,对应该学生做的事也加以包办,不仅无助于其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害了学生。因此,教师只能为学生引路,不能代替学生走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助人”和“促进学生自助”,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允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百花齐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是集体讲座或开展实践活动课,这就涉及到教材问题。现在各地出了许多有关教材,针对大学和中小学都有。需要指出的是,教材的编写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据我所知,教育部正在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我自己觉得有这么几套教材较好。一套是沃建中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导向》和《中学生心理导向》。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与学校工作学制是一致的,中小学每年级的上、下学期均有一本。其二,实践性强,全套书几乎不讲理论,都是实践例子,追求实效性。一套是焦向英主编、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心理素质培养》。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为每个年级都编写了一本,另有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其二,可操作性强,全套书突出活动情境设计,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另外,上海也出版了这类教材。据我所知,早在1987年黄浦区教育局和黄浦区教育学院发起、徐崇文编写的《心理品质培养》,这本书主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允许一纲多本,但“多本”目前已有了,国家教育部要尽快拿出“指导纲要”来;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所编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最好不要满足于课堂效应,而要重视实效性和实用性。
五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
质,健全人格,增强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积极预防的有效途径。在心理卫生方面,应坚持的原则有: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绪情感良性发展;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包括性教育);要根据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还要特别加强中小学衔接阶段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如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二年级)的心理保健措施。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问题,主要依靠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班主任工作来解决。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或辅导的原意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办法,使其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来访者即要求咨询者尽管有心理正常的人,但往往心理不太健康或心理失常者占相当比例。心理失常,有轻度的和重度的,机能性的和机体性的之分。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主要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要纠正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体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其次是家长和教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那只是用以咨询学生的,而与自己无关。实际上,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不妥当,或面临着问题,他们也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另外,学校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还应该指出的是,“问题”儿童青少年不只是一般学校里有,重点学校里可能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北京市开设了王建宗任主任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上海、石家庄等地也较为活跃。当然,要办好心理咨询室或咨询中心,咨询人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情况,给予教育;启发对方,解除负担;以友相待,尊重信任;绝对保密,维护德性;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地层开。
(三)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诊断性评估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内的完整过程。心理诊断是一项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所以在开展中应做到:尊重客观心理事实;坚持科学严肃的态度;讲究系统整体性;从发展的角度对待诊断对象;注意保密;以教育为最终目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矫正前,也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或特定方面的诊断性评价,以确定状态,寻找原因,做出全面评估,并加以确诊,为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准备。
(四)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指对不同年级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目前,对多动症、学校恐惧症等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了行为矫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对离家上学极度害怕而表现出多种心理和行为征兆,如腹痛、抑郁和恐惧等心理症状。据统计,约有0.4%~2%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学校恐惧症。学校心理学家对学校恐惧症的表现、原因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矫正理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小学应与有心理学系或心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加强联系,只要有这方面条件的高等学校,我想他们肯定能帮助中小学做好行为矫正的。
(五)学习指导
所谓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以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成绩的评估及其反馈等。特别是比较细致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选择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按照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以及习惯进行学习,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目前,北京市不少学校在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研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对学生个人的能力、性格、体力、家庭、经历等进行考察,通过调查和统计获得各种职业对能力和特长的要求,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这样,具体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唤起他们对将来的考虑,指出机会并监督其工作的情形和进展,使学生得以正确选择并从事职业,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积极性。
上述六个方面的途径及其措施,涉及到学生在道德、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卫生、生活、自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领域。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一定能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六 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我想起了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学家从哪儿来?发达国家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心理学家深入学校和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从事学校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另一方面靠大学心理系,教育系(学院)来培养。大学如何培养学校心理学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过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或教师的合格证书;(2)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多数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从中小学教师(受过高等教育)中来培养学校心理学家。例如,澳大利亚允许符合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州的教育部提出申请,获准后花一年时间自费学习心理学的有关课程,取得有关证书,即可从事学校心理学家的实践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按此比例,我国至少需要3万多名学校心理学家。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总数才4000令人,即使全体改行变成学校心理学家,也不到七点五分之一。目前大学心理系(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只有300多人。如果全部培养为学校心理学家,人人不死需要100年才能培养成功。因此,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包括学校心理学家主要地只能来自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我设想应逐步分别层次,最基层的是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德育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来担任;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某一地区,或像国外那样6000~7500名中小学生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负责一定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