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觉设计风格

视觉设计风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觉设计风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视觉设计风格

视觉设计风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简约风格设计;信息传递;视觉语言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37-01

一、简约风格设计的背景论述

简约设计的理念来源于世界建筑史上的现代主义运动。现代主义的基本哲学是功能主义和简约原则的混合,这股浪潮流植根于20世纪初英国的威廉・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及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设计理念。在装饰上反对复古风潮和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提倡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约是当今社会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流行时尚,是时代的产物。1928年,著名的现代派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纯净、简洁的设计。

二、简约风格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除了注重物质生活中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外,还越来越重视设计艺术带给他们在精神方面的享受,而平面设计形态的简约设计恰好满足人们的这种意愿,并且设计风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简约的平面设计形态并不等于简单,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想像性、创造性和敏锐性。新时代的平面设计形态简约设计风格具有的新的形式特征和理念,即简约设计的平面形态更具有吸引力、时代特征、整体统一性,并蕴含多元化,体现绿色化。

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单调刻板和空白滥用,简约艺术不是内容的简单删减,它需提炼设计精华,展现迭出的创意,给观者以非凡的视觉享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精神内容越发空虚和不满,大众开始厌恶这嘈杂的社会,他们需要艺术来净化心灵。

三、简约风格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不断提高,要求也不断增高。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快速传递信息成为平面设计的主要课题。“视觉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平面设计语言,是设计师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平面设计中的简约设计,要做到图像、色彩、字体,各个元素的高度提炼概括,以达到“去伪存真、化繁为简”的效果。

(一)色彩的简约设计

色彩常引发人的心理活动和感情的联想,这也是色彩的魅力之所在,能给欣赏者带来的心灵深处的无限遐想。不同名族、人群有不同的色彩审美视觉需求、习惯和爱好。色彩之简是设计者根据图形创意、设计意念选择最能表达设计意念与情感的色彩,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色彩能强化视觉感染,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可口可乐产品的包装、VI企业形象推广以及海报宣传都是利用红色和白色进行设计的,红色已经是可口可乐产品的形象特征。

色彩往往带给人们对作品的第一感觉,这种轻描淡写或直白的视觉往往能给予人心灵上的享受,对心灵的抚慰是非语言所能及的。再加上简单的颜色识别度高,让人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方便欣赏者的再次联想。

(二)图形的简约设计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图形的时代,图形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功能。图形是一种超语言和超国界的视觉化语言,无论是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来了解信息,简约的图形不仅给人以简洁、明了、单纯的视觉印象,而且有助于信息快速准确的传递。在平面设计中,图形的说服力远远大于文字,图形在平面设计中比文字更具吸引力,即使在较远的距离,图形也总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视觉图形又是超越文字局限的最概括的语言,能够消除语言的隔阂,达到理想的视觉传达效果。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1967年从事设计工作,成为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中国数一数二的平面设计专才,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

四、结论

以上所述仅仅是简约风格对平面设计的一些影响以及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简约风格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在现代社会中被大众群体所喜爱和追求。平面设计中的简约风格形式,更是起到准确快速传达信息的功能。无论是色彩的简约设计、图形的简约设计都是为了追求平面设计的终极目标:信息传递。因为当今是信息化的社会,普通大众每天在有限的时间内会接收到无限的信息,他们所能记住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用最简洁、最快度的信息传递方式让他们接受。这也许是为什么简约风格在平面设计中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视觉设计风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极简主义、极简主义风格

1、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的起源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最早起源于美国绘画中的一个艺术派系,在雕塑的应用上逐渐形成其鲜明的特点。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并不是将设计简单化,而是在设计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和复杂的设计形式,将设计最本真、纯粹的部分呈现出来。用这种理念逐渐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艺术观念,同时极简主义也在文学、音乐、建筑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是以较少的设计元素来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感,在形式上追求以较少的设计材料,单纯的设计色彩来把控大尺度的设计空间并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通过重复使用单纯的几何形体来形成景观要素和景观设计单元,利用形状、色彩、材质将设计空间划分开来,使得景观设计呈现出精简有序的样子。

2、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的特点

2.1景观设计整体呈现有机性

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主张景观设计应和建筑遵循一体化的处理原则,将景观和建筑融为一体。把各个设计元素相结合,用简单的设计元素和一系列相近的设计风格将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成功的结合到一起,使得景观设计整体呈现一定的秩序,简洁大方。

2.2突出空间使用功能

传统的景观设计中注重静态艺术的设计效果,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环境空间的功能性。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着重于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上。通过设计最大化的实现空间环境的可利用性,将建筑和景观二者的空间相互贯通,满足人们在现代化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为大众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使设计更加适用于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

2.3设计色彩和形式简洁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简洁,在设计中追求纯粹的艺术效果,推崇用简单的设计手法,来呈现出视觉的冲击性。例如在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是用简单的几何图案例如三角、椭圆、方形或者利用字母等进行重复交叉使用,从而形成简洁的设计形式,使得景观设计整体呈现出强烈的秩序感。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色彩的选取,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纯净的视觉冲击力,通过大面积的同色彩的使用,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2.4统一设计材料的运用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在选材上强调返璞归真,用原始自然的材料来打造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形式上强调减法设计。在对材料的设计造型中也遵循简约、明晰的设计原则。例如哈佛大学校园内由景观建筑设计师彼得・沃克设计的坦纳喷泉,是用花岗岩不规则进行排列而成的圆形石阵,在石阵的中央布设喷泉。在这个设计中所使用的石头都经过严格挑选,按照大小形状挑选出来以后,并且不对石头进行过多的修饰,整个喷泉设计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神秘感。这种利用自然材料最原始的样貌并且通过自然结构的方式进行排列的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综合体验。

2.5高科技的应用

现代园林设计中极简主义的风格符合时展的要求,在设计中大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在景观设计中用不锈钢水泥来打造纯净的视觉效果,利用喷雾呈现诗意的环境,还有利用玻璃来营造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将这些科学技术应用到景观设计中,也使得现代景观设计与建筑能够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3、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设计的应用

O简主义的现代景观设计风格具有独特的个性,并且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的适用性引起了当下众多现代景观设计师的关注。上文中提到的彼得・沃克的著名设计坦纳喷泉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设计的代表作品。当人们看到这个作品时,都会被其简洁的布设,纯朴的原始气息和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神秘氛围所打动。除此之外,墨西哥的著名景观设计师路易斯・巴拉甘也是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代表设计室。他喜欢用设计材料最原始的纯净色彩和最初的形态来打造出静谧的设计空间。他的著作饮马泉广场就是利用自然界中光影的变化呈现出了简单中带有视觉冲击的设计效果。除了西方设计师对这种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应用,在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我国的苏州博物馆、广州会展中心等设计作品就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代表作。极简主义设计整体的有机性将户外景观与主体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苏州博物馆充分运用简洁的色彩和简单的设计形式将建筑主体中的主庭院和若干内庭园相互连接,通过运用简捷的几何线性来烘托出静谧、祥和的氛围。广州会展中心利用简洁的线条来与建筑物中的不锈钢板和玻璃幕墙相互融合,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氛围。

结语

当下社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和过度开采使得自然资源短缺同时环境也变得十分脆弱。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设计宗旨。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也应该回归到生活。极简主义并不代表着简单粗糙的设计,而是将设计对象的形态用通俗的表现手法表示。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是对文化的凝练,摒弃设计中的浮华与陈俗,在设计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也应该与时代相结合,并在借鉴西方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星,刘D.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J]. 中外建筑,2005,01:52-53.

[2]朱雪飞. 极简主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园艺,2014,08:81.

[3]张红卫 ,蔡如. 极简主义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J]. 建筑知识,2003,02:5-8.

视觉设计风格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解构主义风格;建筑设计

版式设计发展至今,读者对书籍的版面的视觉需求渐长。平面版式设计力求在二维的版面上编排出“立体”的版式,打破以往对版面系统化、模式化的处理。究其设计风格,编排形式,设计理念上都与建筑设计风格有潜移默化的关系。尤其当我们剖析建筑立面设计时,会发现很多构成形式会在一些平面版式编排构成中巧妙的重现。因此,研究平面版式设计和建筑设计风格相互关系,已成为探索版式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筑设计风格与版式设计风格的相互关系

纵观历史,现代设计发展近100多年,建筑设计对人类文明起到重要影响。可以说设计风格在历史上的婵变大多是以建筑为主轴而展开。建筑主体各种界面的衔接和渐变围绕各种界面之间的关系展开,其核心为多个体量的界面和楼层界面以及建筑外部的规整界面之间的关系。除了建筑形式之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视觉效果对使用人群本体感受的影响最为重要。而在空间微观组成层面上的特征反映为以点成面,以不同直线上的面成空间上不同的面,再由不同的面构成面的集合。这样一来,建筑内部功能的多样性和建筑文化层面的多元性则直接体现在了由外至内的建筑界面的设计上。如同建筑界面,平面设计亦是点、线、面在二维空间上的构成。从广义上理解平面版式设计是将各种二维形态中的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符号通过一定的手法有机组合,以平面媒介将思维通过视觉传达的方表达。版式设计不单是一种设计艺术的需要,更应该是设计者文化、审美价值的反映。如果说建筑界面设计风格是时代文化、审美、价值观念最直接的表现,那么平面版式设计则是这种设计风格在二维空间上的进一步延伸。

二、建筑设计中的解构主义风格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是当代设计中一种重要的风格,它是解构主义理论在设计界的衍生。解构主义源于西方哲学领域,1967年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论语法学》一书中提出。这是一种反对权威而重视个人价值的思潮,从剖析、批判西方传统思想体系入手,逐步形成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首先在建筑界引起共鸣,建筑师们将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语义的表达方式,批判传统建筑批量化、商业化的设计模式。通常采用局部立体空间分离的手段、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造成视觉上丰富的层次感。

三、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启示下版式设计风格的转变

1.版式设计观念上的转变

80年代建筑领域刮起一场反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解构主义思想风暴。这场风暴也同样波及到平面设计领域。受到解构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平面设计师们在版面设计领域进行各种实验和探索。他们认为大众阅读的乐趣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参与互动。书籍的编排方式可以更加有趣味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观念体现在版式中被称为版面的解构。解构主义版式设计借鉴建筑设计的“不出场”法,即用巧妙的编排引导观众的自主的阅读,更像是一种游戏,这种视觉游戏是积极的,读者成为主导,可以自主地选择如何阅读,而不是“文本”意义的见证人,不受常规的阅读方式影响,从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中找到灵感,将建筑设计中分离、不规则拼合等构成方式赋予到版面构成中。以卡尔森的设计为代表,平面设计界解构思潮的到来,拉开了版面设计的时尚序幕。

2.版式设计由结构向解构的转变

通俗的说版面解构就是对是对正统版面的解散和破坏。编排的解构成为一种新的方法,打破完整,重新构造。利用字体的大小变化,段落之间互相穿插重叠,给某个重要句子加线加框或反白,重叠或分离段落,看似故意给阅读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它隐含着巧妙的线索,令阅读更添趣味。

3.版式设计由固定化向多元化转型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引领建筑设计多元化时代到来,平面设计师也力图将版式设计朝着崭新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填鸭式的“设计公式”将文字、行距、色彩、图形等这些版面元素套用严谨的比例关系进行简单化、表面化的处理。稳定性、趋同性抹杀了设计的艺术性和设计师的个性。艺术家很难接受艺术的公式,尤其到了20世纪晚期,人们已经厌倦了权威,庄重的阅读媒介,平面设计师们力求打破这种固定化的设计僵局,迫切寻找一种多元化的版式构成手段。由于电脑制版技术的普及,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使得这种多元化版式设计构想的发展有了可能,随后发展成为自由版式设计。自由版式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广风靡,逐渐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设计潮流。

结论

解构建筑设计风格对当代平面版式设计的影响并不能从单纯的形式上去分析,而是要综合解构主义理念、文化历史背景、社会思潮等因素去探索。由于科技的发展,平面版式已从技术上摆脱了二维的局限性转而朝三维的视觉空间转化。设计师更注重个性的传达,如同理解解构主义建筑设计,我们绝对不能把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做一个规律的总结,因为每个设计师的作品都是自我阐述,和人性意义表达的设计。平面版式设计也是一样,我们已经无法给它的规律做一个标准化的归纳和预期,“无中心”便是它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M],广州市:新世纪出版社,1996

[3]程新浩著.空间与平面的碰撞――平面不平版式设计艺术

魅力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01期

视觉设计风格范文第4篇

一、字体个性风格的设计特征

俗话说:“字如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在形态上也有自己的特征,如高矮胖瘦等。字体也一样,每一款字体都有其显著的个性风格。从字体的设计特性和使用类型来看,字体的设计风格大致可以分为稳重挺拔、秀丽柔美、苍劲古朴、活泼有趣等几种设计风格,分别对应人的男女老幼几个群体的特征,也适用于整体的设计感觉。稳重挺拔的字体,其造型规整、富于张力,给人以简洁爽朗的现代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个性的字体,适合于男性的设计主题;秀丽柔美的字体优美清新,线条流畅,给人以华丽柔美的感觉,这种类型的字体,适用于女性主题的设计;苍劲古朴的字体,其造型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能带给人们一种怀旧感觉,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有历史感的、有内涵的设计主题;活泼有趣的字体,其造型生动活泼,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色彩丰富明快,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儿童的设计主题。汉字是由笔画线条构成的方块字,字体的风格形成离不开字体的笔画与结构。纵观书法字体的变迁历史,字体的风格也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孕育和繁衍,产生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种文字形式,它们有着各自的个性风格。甲骨文脱胎于图画文字,完全用线条来构成,笔画多方折。大篆的笔画的线条更加粗细均匀,结构趋向整齐,小篆是从大篆字体简化演变而来,并把它线条化、规范化,笔画均匀,粗细几乎一样,字体外形呈竖长方形,结构上密下疏,显示出平衡凝重的特色。隶书的笔画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外形结构呈横长方形。楷书的笔画严谨均匀,外形结构呈正方形。行书与草书的笔画飘逸灵动,富有变化,是快速书写和不断简化而自然产生的,字体灵活多变,字体可以大小不同,粗细杂糅,正斜相倚,外形结构呈不规则形。狂草的用笔自由奔放,大气磅礴,笔势连绵回绕,纵横开合,变化无穷。由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字体的设计又出现了一系列风格多样、变化多端的印刷字体、品牌标准字体等。

二、字体个性风格的设计要素

(一)笔画的个性风格

笔画是汉字构成的基本元素,汉字的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挑、折、勾等。在字体的设计过程中,对笔画形状特征的塑造决定了字体的风格与特征。要设计一款新字体,首先要完成笔画形状的塑造。由于笔画形状的不同,才产生出宋体、黑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现代设计字体。笔画的特征可以考虑研究线条的个性,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线条元素的统一与对比。在字体设计上,笔画的线条大致可以分为粗与细、曲与直、粗细变化、曲直结合等特征。笔画粗则显得浑厚、浓重、有力,且稳重挺拔,粗笔画的字体的负空间就会减小,视觉面积加重,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多用于大标题,重点强调的设计主题上,形成强调的作用,使个性更为张扬。笔画细则简洁、轻巧、纤弱,细笔画的字体在视觉面积上较淡较轻,缩小了视觉面积后,笔画负空间增大,结构显得疏朗清秀,较小的视觉分量亦不会让读者产生压迫感,通常用在内文的编排上,给人更加精致的感觉。在笔画粗细的考虑中,除了单纯的粗与细的笔画之外,还有粗细变化的笔画,如草书、行书的笔画线条,线条流畅给人秀丽柔美的感觉。字体笔画的曲直特征赋予了字体力量和弹性。直线给人感觉是阳刚的气质,曲线给人感觉是阴柔的气质。字体设计的初学者经常尝试单纯使用直线构成字体或单纯使用曲线构成字体,虽然形式很纯粹,但总给人单调的感觉,犹如只有骨骼或只有皮肉。绝大多数字体并非是由单纯的直线或者单纯的曲线构成,横竖为直,撇捺为曲,即使是方形的字也可做到曲直对比,如“口”字转折处可以做圆角处理,曲直的对比显得刚柔并济,有力量,也有弹性。当然也有特例,在一些特定的标准字体设计上也会使用单纯的形式,使其显得简洁明了。

(二)结构的个性风格字体的结构设计是指对字体的外形特征以及内部结构的设计规划。

例如汉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搭配关系,是由笔画组成部首,再由部首组合成文字。在字体设计的构成过程中,始终要遵循汉字的基本特征,也就是文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记载符号。汉字里有形态相似的字如:“未与末”“日与曰”,形态相似,保证汉字的基本识别,这点不能改变。不同的外形特征以及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字体各个构成部分所占位置不同,面积有大有小,形成整体的外形各异,如小篆的竖长方形,隶书的横长方形等。在现代字体设计里更能看到各种外形特征的字体,根据对字体的外形特征与内部结构的塑造,形成形态各异的字体风格。有的字体结构松散,笔画长短不一,外形自然,显得轻松活泼,有一种自然随性的风格,如儿童的字体往往显得稚嫩活泼。有的字体结构严谨,笔画整齐统一,外形规整,有着严谨现代的设计风格。追求笔画的繁多可以产生古典的个性,追求笔画的简约则形成现代简约的风格。

三、字体个性风格的设计借鉴

视觉设计风格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媒体;平面设计;风格;特质

网络媒体作为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媒体形式,以网站为基础,包括了视觉设计、支撑技术、社会化联系以及网络媒体公司本体等多方面的内容,在理念与技术创新、社会化交互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作为外在表现之一,网络媒体的设计理念与风格也有着自身特点,这与其内在特质密不可分。

1网络媒体平面设计风格举例

网络媒体设计以网页设计为基础,包括了网站策划、网络动画、电子杂志、移动应用以及相关程序开发等多种形式。网络媒体设计属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畴,具有设计与技术的双重属性。网络媒体设计在版式、用户交互、视觉符号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成为数字媒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说,网络媒体的平面设计风格是同种类印刷品的延续,比如公司网站的设计风格首先要遵从公司VI手册指定的标志、色彩、辅助图形使用规范,和公司宣传印刷品一样,要使用一些象征性的图片,以表达企业文化与特质。另一方面,由于传播媒介和显示设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油墨转化为像素的同时,网络媒体依赖于超链接手段的超媒体阅读方式较之印刷品的线形阅读流程也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必然也会影响到视觉设计风格。比如网络媒体设计一般强调主菜单导航和分级页面构建,因此首页设计风格一般呈现集合性、模块性;二级、三级页面则逐步向具体内容展示靠拢。

Facebook简约的蓝白风格也已成为社会化媒体网站的色彩标准。除了视觉形式,Facebook围绕用户的菜单设置也体现了社会化媒体的精髓:注册与登录模块、用户的信息、用户的圈子、用户关注的内容等等,网络与人的关系在这套菜单设置中可窥一斑。Facebook还针对公司团体设定了相应的公共主页,与私人用户形成“信息传播主体与粉丝”的一对多关系,完成了用户的二次聚合。公司主页包括公司识别信息、主题图片、相关介绍等基本内容。除此之外,针对每个公司的不同情况,精选出特殊模块单独放置在页面底部,形成专题,比如粉丝数量(likes)、重要事件等等。较之官方网站,用户在这样的页面中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公司文化的影响以及与自身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公司形象更为鲜活。总的来说,Facebook打造的社会化媒体信息模式较之官网内容的繁密和搜索引擎的简洁有着别样的意义,形式和内容在此有着完美的统一。

Twitter界面设计师维克托・洛伦克(Vitor Lourenco)为该网站设定了简洁而不失艺术细节的视觉风格,打破了以“纯色背景、拒绝装饰”为代表的高访问量网站的设计法则。对于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型博客而言,在发帖文字数量受限的同时,于视觉变化上却获得了一定的释放。网站背景中的平面插画以及类型各异的小鸟标志让这类网站距离用户更为贴近,在时下流行的微博型网站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这种轻松的设计风格。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平面设计风格也蔓延开来,在不同终端形成了各自稳定、延续的视觉特征。一般来说,移动媒体的界面设计更加简洁,适合手指操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在固有网页链接内容的基础上整合页面,精简模块,都做指引性信息,过多的具体内容交给深层链接或者外站链接。有些APP应用甚至颠覆了传统网络媒体的内容展示形式,比如一款名为idaily的iOS应用,一改满是超链接的“大而全”形式,转向每天只推出一幅精彩照片与配图故事,其吸引力不降反升,这与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选择有关。当信息数量到达一定的限度,少而精的获取信息反而是明智之举,毕竟作为当今社会的读者来说,其自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可以真正关注一件事情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除了视觉风格,典型公司具备的卓越行业洞察力也将成为网站设计的内容与结构策划的参考标准。

软件公司Adobe在官方网站中较早提出了“解决方案(Solution)”的概念,在单纯的产品列表之外优化定义了公司产品的行业属性。“面向需求、给出解决方案”是Adobe网站架构不断更新的指导思想。在最新改版的网站中,Adobe将数字媒体与桌面出版行业划分为商业需求(business need)和行业(industry)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了数字分析(Digital analytics)、媒体间广播(Broadcast)、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教育(Education)等多个门类,引入了云营销概念(Adobe marketing cloud)概念。在这份解决方案列表中,Adobe公司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多样终端统一对待,体现产品的无缝连接特性。在当前的富媒体时代,廓清媒体本质、整合媒体资源与优化媒体感受成了每个创意与设计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典型公司给出的答案将极具价值。

总的来说,以Twitter、Facebook、Adobe为代表的典型IT与互联网公司所体现出的视觉形式与行业分析是同行设计的重要参照,代表了网络媒体主流设计方向和默认标准。

除了网页设计类型,网络媒体公司及其所代表的数字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性的潮流,其影响力不可避免的要波及到更多的设计层面。以标志设计为例,在LogoLounge网站的《2012年标志设计趋势报告》中,符号集群(Icon Clusters)、透明叠加(Transparent Links )、虚实结合(Selective Focus)等类别都具有典型的数字媒体特征,体现在电子屏幕化的色彩表现(半透明、纯色和渐变色)、像素化图形、线条以及抽象概念表达等多个方面。

2网络媒体内在特质分析

通过案例研究,网络媒体平面设计风格具有独特性,即便抛开数字技术的支撑,其平面设计风格的特征依然清晰可辨。可以说,包括网络媒体公司与领导者的典型特质在内的诸多因素对其设计风格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网络媒体个体往往有着统治性的绝对影响力,也可以称之为典型影响力。典型网络媒体公司简单的名称往往承载着深厚的科技、社会与人文内涵。如搜索网站谷歌(Google),其名称早已上升为代表搜索行为的动词。再以社会化媒体网站Facebook为例,短短几个字母让用户趋之若鹜,他们不在乎是谁打造了这个社会化网站帝国,也很少了解哪些技术支撑起这个网站。Facebook不只代表着公司的名称,也不仅仅是是社会化媒体的“帅旗”,更是揭示了网络的互联本质――人的互联。社会化媒体业界有一句流行语:“Facebook就像一条大河,我们只要做里面的大鱼就可以了。”除非新技术驱动的时代到来,否则面对这些独一无二的名称,网络媒体行业中其他人能做的不再是超越,而是承认与追随,模仿者中可以分得一杯羹的也寥寥无几,这与很多传统行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IT与网络媒体公司的领导者的创新人格魅力是行业绝对影响力的重要支撑。比如,苹果公司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即便在被公司解雇的时期也没有停止探索,重新创立NeXT电脑公司,研发积累了多项新技术,为重返苹果并成功带领公司转型奠定了基础。苹果产品研发一度贯穿着“what’s not a computer (不是电脑的电脑)”的理念,这也成了一种近似于偏执的创新口号。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早在1995年就早已预言了数项科技发展趋势,比如智能手机、屏幕触控技术、云计算等等,即便很多技术没有在微软公司实现,但领导者的洞察力和创新力让人赞叹,这也是微软帝国的精神基石。和网站名称一样,各大网络媒体公司的创始人或领导者的名称也带有极强的典型性,如同在IT业界塑造出来的一幅幅带有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英雄形象。在Adobe公司的创始人约翰・沃诺克(John Warnock)退休的时候,乔布斯曾说过:“他是我愿与之打交道的创新者。他走以后,留下的只是一群西装革履的家伙,Adobe公司也变成了垃圾。”言辞虽偏激,却体现了网络媒体这个行业领导者魅力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在众多创新类别中,技术创新是网络媒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种面向技术金字塔尖的淘汰模式使得典型网络媒体大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一时流行之选。Facebook的F8开发者大会所代表的开放性平台就是例证。该平台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公司与个人参与到程序开发,这种人才汇聚成就了Facebook在技术层面保持着“典型性”,代表了公司站立在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

最后,用户也是造就网络媒体典型影响力的重要一环。网络媒体有着强烈的“圈地”属性,即吸引并留住用户,增强用户粘度。一旦吸引了绝对优势数量的用户,其他后继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减弱。法国调研公司Semiocast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社交与微博客服务网站Twitter的全球用户数量已突破5亿大关,其中,活跃用户也有1.7亿之多。成立短短六年的时间,Twitter能够做到这一点,完全拜网站用户的高粘度所赐。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当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偶像都在使用twitter的时候,也就没有理由投奔别家了。

总的来说,典型网络媒体现象、公司、领导者、技术与用户驱动等一系列特征共同参与造就了这个行业独特的设计风格。

3 助力网络媒体设计理论研究

当前,以数字媒体概论为代表的数字媒体设计理论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相对而言,网络媒体设计概论研究还未有成熟的理论成果。既然网络媒体有着极强的样本概括特征,可以从典型性特征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典型公司的创建背景、理念主张、领导者影响力、产品特性等等,积累出网络媒体理论研究的基本素材,为相关设计理论的创立提供有益的借鉴。比如,在数字媒体专业的特定课程教学中,可以划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以一种行业的代表性公司为主进行介绍,拓展到领导者、产品、关联公司以及相关设计风格等层次,找出设计与行业共性的关系,在数字媒体概论的大框架下细分出网络媒体的相关理论点。

总的来说,除了技术与设计之外,在网络媒体行业影响设计师与用户的软性因素还有很多,我们将之成为“软精神力”。网络媒体行业绝对影响力,或者说是网络媒体行业的“典型性”作为软精神力的一种对其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在这一新兴的媒体与设计领域,需要界定和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假以时日,将会有更多特征被发现乃至充分利用,推动数字媒体设计行业整体向前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艾萨克森(美).史蒂夫・乔布斯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