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十个成语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故事】:
关键词:广东省 高考 英语口语测试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高考英语考试作为中国高考的三大科目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为了更好地把握好不断加深的经济贸易全球化给广东省带来的外贸机遇,提高国人与外商交际的语用能力,努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强省,广东省多年以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行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早至2001年率先开始正式把口语考试纳入普通高考英语考试范围,尝试以考促学,通过一系列的口语考试改革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模式向语用能力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和交际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回顾广东省英语口语考试改革历程,对其利弊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等进行研究探讨,对大规模高风险英语口语考试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广东省高考英语考试改革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教育部门为了顺应国际上英语测试的改革步伐,决定从1985年开始在广东省搞试点,试行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4年试点工作之后,在1989年把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推广到全国各地。在总结多年试行经验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门推出了NMET(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这一更为成熟的高考英语模式。1997年,广东省率先于其他省市在高考英语中增加了听力测试部分,听力成绩不纳入总分。1999年起,广东省采用了全国卷高考英语试题(包括听力),听力成绩计入总分,共30分(2001年全国卷2听力部分的分数有小调整)。1999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广东省也随即开启了以“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为主的新一轮横刀阔斧的改革,之前在广东省试行多年的、包括口语考试的“英语复试”作为“X”科选考科目,报考外语类专业或者与外语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选考英语复试。自此,广东省英语高考设置了两个考试科目:NMET和英语复试。2002年,英语复试更名为“英语2”,在此考试中,考试时间由60分钟增加至90分钟,包括笔试、听力和口语。2004年起,广东省高考英语科目实行了分省独立命题,并推行普通高中范围内的新课程标准。2007年,广东省高考科目组方案改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科”,其中“X”科选考科目不再包括“英语2”,从此,同时设置两个高考英语考试科目成为了历史。
2012年,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颁发了《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听说考试部分考试大纲》,高考英语笔试与听力以及口语考试分开考,所有高考考生都需要参加高考英语科听说考试,卷面满分60分,考试分数折算25%后取整数计入总成绩。2014年,国家关于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9月4日正式,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仍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其中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广东省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还未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考不改革,仍按现行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实施。
二、广东省高考口语英语考试题型改革的历史回顾
广东省包括英语口语考试的英语复试早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存在,作为四个教改实验区之一,广东省英语口语考试形式的改革以2004年为分水岭。2004年之前的口语考试采用“人人对话”的形式,即考生与英语口语考官之间面对面的交谈或角色扮演来进行口语考试,题型是角色扮演,分值为30分,考试时间为6分钟。在此模式中,导考员提前两分钟把口试试题交给即将进入试室的考生,考生有两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口试开始,考生首先来到甲主考官面前,和甲主考交谈两分钟,向甲主考问五个问题。接着,导考员把考生带到第二个试室,考生来到乙考官面前,乙主考问考生9个问题,其中的8个问题是考生与甲主考交谈时提到的内容,另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提到的,考生英回答“不知道”,与乙主考交谈的时间也是两分钟。两位主考分别给同一个考生打分,两位主考的打分相加即是考生的口语成绩,考试用时由倒时器控制。
2004年之后,广东省在口语考试的形式、题型等考试模式上进行了大改革,开发并实行了“人机对话”的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考试,即以计算机为中介进行考试,考生根据他们所听到的录音和所看到的文字画面做出反应。评卷员采用计算机远程网上评卷的方式进行匿名评卷,同一份口语录音有电脑随机派给至少两个评卷员评分,然后电脑自动取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该考生的得分,如果两位评卷员的打分相差超过一定比例,则该份口语录音实行三评。
2004年至2011年,广东省英语高考口语考试的时间由原来的6分钟延长至30分钟,考试形式改为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题型包括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和口头作文/复述三部分,分值为30分,计入英语2总分。在A节模仿朗读部分,考生首先观看一段一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然后开始模仿训练:(1)阅读文字稿;(2)对照文字稿听录音。模仿训练完成后,考生开始对照视频片段的字幕进行朗读,要求语音、语调和语速尽量与视频片段播速保持一致。在B节角色扮演部分,考生先看一段两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了解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和将要完成的交际任务。看完视频片段之后,考生进入问答环节:(1)考生根据中文提示,准备20秒钟以后用英语提三个问题,计算机回答考生的提问;(2)计算机根据视频内容向考生提出五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自己刚才所听到的视频片段和计算机回答的内容来回答这五个问题,回答每个问题之前考生有10秒钟的准备时间。在C节口头作文部分,考生首先观看一段无声视频片段或者图片,然后根据提示进行一分钟左右的、诸如描述故事和表述个人看法之类的口头作文,在进行口头作文之前,考生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2012年起,C节题型改为故事复述,考生首先听一段两分钟左右的录音,录音播放两遍。然后,考生准备一分钟之后,需要复述自己刚才所听到的内容,要求尽可能多的涵盖原文信息点。
三、关于广东省高考口语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回顾广东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改革历程,不难看出,随着改革的成熟和深入,高考口语考试这一考试模式也日益成熟完善,充分发挥以考促学的指导作用,现行的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1)采用计算机辅助方式,从考生报名、参考、评卷以及最后的成绩统计,整个考试过程中都极大节省了考务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考务效率;(2)在考试过程及成绩的准确度、可信度和客观度指数方面,计算机辅助模式比之前的人人对话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让考生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具体画面场景,提高了口语考试中交际情景的真实性,此外,还减少了人为出错或者考官主观原因导致的分数误差等的问题,极大减轻了考生面对考官时容易出现的怯场等人人对话口语考试的不良副作用, 使这一考试模式得到了广大教师考生的认可;(3)计算机辅助匿名评分系统比之前的两位主考现场打分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极大提升了口试评卷的准确性、可信性和客观性,口试录音可以随时复听,在线即时控制打分的有效度,及时复评。其缺点主要在于:(1)虽然电脑能提供具体的交际场景和考生需要的信息,但和真实对话交际相比,还是缺乏人人对话交际的一些典型社会文化因素,反应更为机械化,因此也难以完全反映出考生百分百真实的语用交际能力;(2)由于目前电脑技术的限制,一旦电脑硬件或者考试软件系统出现故障或人为破坏等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录音资料丢失或者试题泄露;(3)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对电脑硬件设备要求高,需要相关部门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因为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乡镇地区考生来说,如果由于电脑设备跟不上而影响了备考训练以及考试结果,则会影响了成绩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刘建达. 语用能力测试研究:现状、问题与启示[J]. 外语研究.2008(4): 52-58.
[2]曾用强. 计算机化考试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2、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3、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4、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5、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
万里桥边的千年水骨
作为一座历史悠历的古城,支撑着成都千年不改名、不移位的,外部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由,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人文的“集体无意识”,犹如那两条穿城而过的江水,无时无刻不在给成都注入面对时间的智慧,给她浇灌出一座古城面对星移斗转的世事应有的那份沉着与自信。
智者的流水默默穿越城市,它浸泡着城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它给城市的骨髓输送进温柔的基因,也在它的骨质中植入了才子的波纹。唐“安史之乱”后,一对夫妻迁徙入川,不久后,产一女,字洪度,表示她是在惊涛骇浪的洪流中度过的,她,正是此后终生居于成都的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
据史书考证:薛涛容貌秀丽,性敏早慧,八岁时就学会了作诗。有一次,父亲薛郧坐在庭院中,指着井旁的梧桐树,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然后叫薛涛续完,想考考女儿的诗才。聪明的薛涛不假思索,随口便吟出两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薛涛最早的诗句。因父早逝,薛涛母女家境中落。贞元元年(785),因受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之令,薛涛遂入乐籍。委身官妓,对于薛涛的一生来说,是悲是喜,是祸是福,这一切,对于我今天居住的这个城市,已无明悉的必要;元稹与薛涛那段近乎婚嫁的恋情,也只是给野史平添了些文人的风流趣事。当薛涛写下“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时,她早将女性的那一腔细柔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温厚的骨头之中;她用一位女性的嘴唇使城市的流水漂浮起轻盈的文字、动听的歌词。
昔日薛涛的家居,正在成都著名的万里桥边,一千多年前,那里,门庭遍种枇杷与菖蒲,屋外终日流水如斯。而一位女诗人,就在那里用自己的性别和文字,日复一日完善着这个城市柔情似水的骨骼。她给成都留下了关于自己的千古传奇,留下了一座不灭的标志性古楼。古楼耸立在江边,被一片秀竹所簇拥,名曰“望江楼”,它终日面对着一川江水,就像守候着这座城市骨头中那永远缓缓响动的水音。
市中心的沉静心脏
安德烈・巴赞曾这样评论摄影艺术:摄影就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它免于自身的腐朽。其实,作为一座千年古城,使成都免于自身腐朽的,不是摄影行为本身,而恰恰是被摄影镜头一次次定格、聚焦的那些真实的物像。这些物像因为沧桑,而使时间停止了流逝;它们因为沉静,而使岁月回到过去。
从高楼林立、人车如梭的市中心天府广场乘人力三轮,不到10分钟,你就可以从现代成都的中枢神经直接深入到它远古的心脏――宽巷子。这条窄小的古街位于成都市古少城区域内,沿街大多是明清建筑,是成都遗留下来少有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据有关史料记载:成都在秦代形成了“大城和少城”的格局,隋唐时期曾繁盛过,明未清初毁于战火,到了康熙年间,清朝为了巩固政权,在少城筑城,用来驻扎满蒙旗兵。以后,拆除了少城的城墙,一些达官贵人来宽巷子辟公馆、别宅,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遥想几百年前,这条小巷还是成都达官贵人集中的居住区,八旗人家在这儿众多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四合院中悠然生活着。
宽巷子,其实巷子并不宽,一条不太平整的马路,窄窄的蜿蜒曲折,路两边梧桐树投下或明或暗的影子,街沿上是清代留下的庭院或瓦房,一色的青瓦白墙、红门朱檐,一切都显得那么错落有致,显得那么安静而整洁。巷内瓦房大都逼仄低矮,只有一人多高,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普通而不起眼,雨水冲刷而生出的青苔,证明着房屋年代的久远。巷子里的庭院大都是四合院,里面栽种着花花草草,散住着众多的人家。庭院那面对着小巷的两扇或四扇洞开的大门,斑驳的锈迹,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向过往者讲述着这座城市古老的历史,大门两侧间或有石墩,石墩上原本应有狮子或石鼓的,可惜这些早已被当作“四旧”毁掉了。
巷子地处闹市中心,但却十分的幽静,它好像是一个天然的静音器,滤掉了市中心一切的嘈杂与浮躁。清晨,沿街两旁的大众娱乐室便开始营业,茶铺支起了桌椅,老板早早烧开了水,装满开水的花花绿绿的水瓶摆放了一地,买花卷稀饭的早点铺升起了一缕缕的炊烟。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紧不慢,是那么的宁静和谐。巷子中的人仿佛永远生活在世外桃源,他们与世无争不紧不慢地做着自己一天的事:喝茶聊天;打牌娱乐,偶尔一个挑着小担的菜农走过小巷,小巷深处便会传出吆喝的声响,于是,一群大妈或是大爷便会围上前去,一桩普通但足以维持小巷人家一天生计的交易瞬间便完成了。
这条黑黑窄窄的小巷,不知陪伴着多少人走过童年,在它每一块普普通通的砖石瓦块上,都刻印着无数人儿时的点滴记忆,在他们的记忆中,沉淀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浮现着它所有平静的时光与平缓跳动的心律。
用口去阅读的冷啖杯
对一座城市了解的过程,就像你去阅读一位女人,随着你投入的深入,她越来越为你显露出本真与个体的面容。其实,光从简单的物质外壳来看,所有城市与一切女人彼此群的符号学意义仿佛也是一样的:扩张与不断被填满的对象。但一座城市本真与个体的面容,就像这个世界绝无两个完全一样的女性一样,也是千差万别与泾渭分明的。
品味一座城市,你可以用眼、用足、用心,但关于成都,我却感觉这是一处非要用口才能阅读明了的地方。用口去阅读一座城市,并非成都的专利,但也许只有在这里,你光凭口的味觉就可以读懂一座城市的一切,读懂她的市井沧桑;她的闲适野趣。
与用口去阅读成都最般配的“书籍”,便是成都的冷啖杯。这不仅因为你在成都大大小小的餐馆门口都能看见“冷啖杯”的招牌,看见餐馆门口那一排蔚为大观的桌子上放满大大小小的盘,盘中装满了各色有荤有素、琳琅满目的凉菜;而且,从这个饮食习俗的名称来追溯,它的正宗身份也是与口有密切联系的:“冷啖杯”正确的名称应为“冷啖口口”,后一个字发成都土音,与杯音近。
成都人的闲适在全国是出了名的,闲适中又以“摆龙门阵”为第一特征。这一特征使成都人的闲适更多夹带有一种群聚性,带有某种沙龙的气息。但成都的沙龙永远是市井的,一个“冷啖杯”浓缩了成都市井沙龙的所有韵味与特质:冷,代表了它的不温不火,它的徐缓从容;啖,代表了它的平和简单,它的随遇而安;(口口)杯字就更形象了,两口相对,有酒乃用杯,一人一口,你一口我一口,以酒助兴,酒助谈资,喝酒聊天中,透出一种亲和之力,一种宽容之道。
“冷啖杯”虽然消费便宜,但它在成都的地位,好像已与平民饮食的称谓无关,引车卖浆者可在此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成功白领人士也可在此朋友相会,小饮一杯。“冷啖杯”是不分贵贱的,它的中庸与宽容,使它成为这座城市夏天的马路夜沙龙。
关键词:顾城 诗歌 定中短语 语义 语法 超常搭配
一、超常搭配
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
一般说来,常规的东西容易被理解和感受,但是缺乏新奇的审美感;反之越是超常,越是具有陌生感新奇感,虽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但是能满足人类普遍的好奇求异的心理。诗歌语言是一种超常规的语言,对常规的偏离是诗人的权力。布拉格学派的麦卡罗夫斯基在《标准语与诗歌语言》中指出,诗歌语言就是对标准语的规范形式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李幼蒸在《理论符号学导论》中说:“当考虑到诗歌本文全体的风格现象时,偏离的发生是全面的,几乎可以说是对语言规则系统的‘系统性背离’。”
因此,我们可以说,正偏离是诗歌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而为了获得艺术化和美感的正偏离效果,诗人常常采用超常搭配的手段。
冯广义的《超常搭配》一书,首先肯定了超常搭配是言语表达艺术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是一种变异手段。接着又解释了超常搭配的概念,即根据一定的交际任务、交际场合的需要,有意识地构织一些表面不合常规的超常搭配关系,让受话人去思索、联想或想象,从而领悟话语的蕴含,这不仅不违背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还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应。
王希杰称超常搭配为偏离搭配,“就是对聚合关系的偏离。在显语言的聚合关系里,并没有这样的搭配可能性”。
二、顾城诗歌定中短语的超常搭配
有“童话诗人”之称的顾城,在《学诗札记二》中提到:“诗的大敌是习惯——习惯一种机械的接受方式,习惯一种‘合法’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一种公认的表现方式。……习惯是语言的套轴,使那几个单调而圆滑的词汇循环不已。”因此,为了避免“习惯”,其诗歌是不断思索、不断创新的。诗歌语言的超常搭配比比皆是。本文将主要描写顾城诗歌里定中短语的超常搭配。
笔者查阅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诗集190首诗歌,其定中短语出现2092例,超常搭配的定中短语为513例。按照定中短语超常搭配的方法,我们做了以下分类:
(一)语义上的超常搭配
1.无修辞手法的超常搭配
1.1颜色词语作定语的超常搭配
运用颜色词语,可使诗歌绘画感更强。顾城诗歌中作为定中短语且超常搭配的颜色词语有47例。
(1)用颜色词形容本不具备色彩的抽象词语,可以使抽象词语形象可感,出人意想。如下例:
a.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b.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块的冷遇
c.由于饥饿的拉力/人的嘴歪向一边/褐色的愿望不停抖动
d.野兽的大眼睛里燃着忧郁/都带着鲜红的泪水走开
e.我在一片淡漠的烟中,继续讲绿色的故事
“时刻”“微笑”“愿望”“泪水”“故事”是本不具备颜色的。“彩色”本是“蜡笔”的,“金黄”本是“小花”的,“褐色”本是形容没有血色的嘴的,“鲜红”本是形容血的,这里形容“泪水”增添了痛苦和忧郁感;用“绿色”形容“故事”,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希望。
(2)改变事物本身常具有的颜色,新奇怪诞。例如:
a.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b.雪白的尘埃就覆盖了一切
c.小榆树陌生地站着;花白的草多么可亲;土地呵,我的老祖母……
物理世界中,“夜晚”总是漆黑的,这里是和苹果一样的可爱的“淡绿色”;“尘埃”总是灰色或者土黄色的,这里是纯洁的“雪白”的;草总是青色或绿色的,这里是和老祖母发色一样“花白”的。用色差很大的颜色词来修饰这些事物,给人一种新奇感,也有利于作者更好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2矛盾词语的超常搭配
两个语义上相互矛盾的词语超常搭配,往往能够获得艺术化的效果。顾城诗歌中运用矛盾词语超常搭配的定中短语有19例,例如:
a.我走向许多地方/都不能离开/那片叽叽喳喳的寂静/也许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冬天/一个绝无人迹的雪地
b.野兽突然弹起/撞碎了宽大的叶片/一缕真空的声音/总在后面追赶
c.和高大的草/和矮小的树/站在一起
d.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
例a中的“叽叽喳喳”和“寂静”看似矛盾不通。但在这首诗中,“寂静”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寂静,就像他内心深处的冬天,“绝无人迹”。而“叽叽喳喳”指的是爱讲话的鸟雀,是冬天景色的一部分,也留在了作者内心深处。例b中真空是不可能有声音传播的。例c中“高大”总不会来形容“草”,“矮小”也不会用来形容“树”,但是作者把这两组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荒草疯长,杂木稀疏,没有人迹,凄凉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例d“鸟”是不会游泳的,“鱼”是不会飞的,诗人把它们怪诞的组合在一起,是说大海在嘲笑凡夫俗子的无知,或许世界本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是颠倒着的,表明了诗人“永恒的疑问”。这些矛盾的说法无一不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更加耐人寻味。
1.3摹状词语作定语的超常搭配
摹状词语即描摹对象性质特征状貌的词语。顾城诗歌中的摹状词语常出现打破常规的用法有48例,例如:
a.圆形的小女孩/迈着圆圆的步子/拉着她的姐姐/……细长的/和高大的姐姐
b.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
c.每颗低低的心
上述例中的搭配都是超出常规的。但是“圆形的小女孩”“圆圆的步子”和细长的高大的姐姐比,显得更纯真更有童趣;“叶片”用“瘦弱的”来形容,被赋予了生命感;心“低低的”,是说诗人这个“悲哀的孩子”的心,充满了孤独,失落,无助感。
1.4数量词做修饰语的超常搭配
顾城诗歌中数量词做定语的超常搭配有23例,例如:
a.我只找到一滩败草,一袖寒风
b.你的手、深深/温柔的土层/抓住一把僵硬的路/攥得紧紧……
c.大队大队的野花/去参加开国典礼
d.赶开一群群黑夜/只留下铜鼓和太阳
“袖”只是一个临时量词,这里用来修饰“寒风”,表现诗人苦寻无获的凄凉感;“一把”本是集合数量词,这里修饰带有象征意义的“路”,表微薄的希望,其实抓住的仍是土;“大队大队”省略了数词“一”,春天“胜利”后,野花像士兵一样,排着整齐有气势的队伍去参加“开国典礼”,充满幻想气质,新奇可喜;“一群群”本是形容有生命的物体的,这里形容象征意义的“黑夜”,表现困难之多。
2.修辞上的超常搭配
2.1运用拟人的超常搭配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拟人即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来写,给予它们人类的思想感情,使它们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这种人格化的方法,可以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的栩栩如生,把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可爱可憎,引起读者的共鸣。”顾城诗歌定中短语运用拟人手法的有147例,例如:
a.一片淡漠的烟中,继续讲绿色的故事
b.车静静驶过,带走温和的记忆
c.笨拙的自由
d.固执的大青藤
e.坡上霸道的小灌木
f.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g.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h.在年轻的风中
i.爱美的小花
j.困倦的阳光正在休息
k.就会有跳舞的火焰
例a—e中的“烟”“记忆”“自由”“大青藤”“小灌木”都有了人类的性格特征,例f和例g“土地”“小河”被赋予了感情特征,例h“风”被赋予了年龄特征,例i—k被赋予了行为特征。
2.2运用比喻的超常搭配
比喻是根据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诗歌中出现有35例,例如:
a.又拾起/胡豆似的星星
b.绿绒绒一样的江岸
c.使纯金一样不朽的历史/注视着每片黄昏
d.浆果一样的梦
e.泉水一样的风
f.小心地绕过墓台边/空蛋壳似的月亮
g.也许,像哲学术语一样的/湿知了/还在爬来爬去
“星星”像“胡豆”似的,可以被拾起;“江岸”像“绿绒绒”一样,充满生命感和质感;“历史”如“纯金一样不朽”;“梦”像“浆果”一样甜,“风”在“透明的山谷”里如“泉水”一样温柔清澈,“月亮”像“空蛋壳”一样被掏干,还在苦苦地等待“离去的幼鸟归来”,生命充满了孤苦感;“知了”如“哲学术语一样”爱思考;比喻清新奇特,引人联想。
2.3运用通感的超常搭配
钱钟书《七缀集》:“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诗人并没有特异功能,但是,在心理层面上他们是把不同的感觉器官功能打通了,使之交错融洽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通感现象,也叫“移觉”。诗集中出现了15例,例如:
a.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b.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c.乌黑光滑的海流
d.被压坏的马齿苋/从来不哭/它只用湿漉漉的苦颜色/去安慰同伴
“红太阳”“甜甜的”是从视觉移到味觉,“愉快的声音”“无边无际”是由听觉移到视觉,“海流”“乌黑光滑”是由视觉移到触觉,“湿漉漉的苦颜色”是由视觉移到味觉和触觉。
2.4运用夸张的超常搭配
夸张,即故意超出事物或行为等在范围、数量、程度方面的逻辑极限。诗集中出现10例,例如:
a.你仍旧在深夜里洗衣/哼着木盆一样/古老的歌谣
b.在黎明时/暴雨变成了珍贵的水滴
c.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歌谣”像“木盆一样古老”,木盆用的时间再久,恐怕也不能称作“古老”。诗人运用小夸张,来写那段逝去的时间的久远;“暴雨”变小了,就成了“珍贵的水滴”,虽然“珍贵”含有少的意思,但仍然是夸张了的;说到“心爱”,一般是用来形容极其珍贵的人或事物,这里形容“白纸”是夸张的手法,以此说明诗人这个“任性的孩子”渴望画下所有美好的事物,所以说这“白纸”是珍贵的,是“心爱”的。
2.5运用移就的超常搭配
移就,即有意识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运用于乙事物。诗集中出现162例,例如:
a.那发凉的愉快/和燥热的朦胧,交替升起
b.我只能用生命里/最柔软的呼吸
c.像一片纯净的/野火,吻着全部草地
例句中用“发凉”修饰“愉快”,“燥热”修饰“朦胧”,“最柔软”修饰“呼吸”,使“愉快”“朦胧”“呼吸”这样原本抽象的感觉具体可感;用抽象的“纯净”修饰具体的“野火”,把诗人的纯净的情感很好地渗透到事物中去。
(二)语法上的超常搭配
1.无修辞手法的超常搭配
1.1部分省略,诗集中出现10例,例如:
a.十二岁的广场
b.一个鲜红一个淡绿
c.院墙那边是萤火虫/和十一岁的欢笑/我带着迟迟疑疑的幸福/向你叙说小新娘的服饰
例a本应是十二岁的我的广场,这里直接拿表示年龄的词直接修饰表示场所的词;例b本应是一个(孩子)是鲜红的,一个(孩子)是淡绿的;例c本应是十一岁的我的欢笑。省略前例a和例c仍是定中短语,例b是主谓短语。
1.2动词作定语的超常搭配
动词作定语,使中心语更赋有动态感,诗集中出现8例,例如:
a.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
b.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c.快要熄灭的花/依旧被青草们围绕
“熄灭”本是动词,可以加了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而例a和例c中,“熄灭”分别用来修饰“心”和“花”;例b“醒来”也是动词,被副词“早早”修饰,例中却用“早早醒来”作定语,修饰“节日”,是一种偏离常规的用法。
2.运用比喻的超常搭配,诗中出现32例,例如:
a.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
b.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时间的马,累到了
c.长街旁边闪耀着露滴的银钻
例中,把“强光”比作“绳索”,“时间”比作“马”,“露滴”比作“银钻”。这三个比喻本体和喻体直接以定中短语的形式出现,中间只用一个“的”联系起来,更加耐人寻味,可谓是有积极修辞效果的超常搭配。
三、结语
顾城说:“表现世界的目的,是表现‘我’。……只有‘自我’的加入,‘自我’对生命异化的抗争,对世界的改造,才能产生艺术,产生浩瀚的流派,产生美的行星和银河。”因此顾城的诗歌总是以不拘一格的大胆的超出常规的艺术化语言让人惊喜。通过令人目眩的颜色词,新奇的比喻,通感的广泛运用,奇幻的搭配,出人意想的形象,烂漫的幻想,跨度很大的跳跃,诡异的语言搭配,构造了诗人自我的欢快或忧伤的幻想世界。
而其诗歌中出现的大量超常搭配,虽会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的理解困难,但是它也使诗人更自然的表现“自我”,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在读者多次揣摩理解其中的韵味后,回味无穷,更好地达到与诗人“心有灵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城.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出版社,1983.
[4]纪正红.广告语言中的超常搭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