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一些磨砺意志品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第一,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第二,拒绝不良诱惑;第三,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第四,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第五,做有意义的事。

2、初步形成自觉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事例来介绍磨砺意志的基本方法,令学生更易接受。

2、在介绍方法时,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抓一、二点去入手开展锻炼,并且要注重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

在强调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诱惑,应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学会选择、学会拒绝。如:吸烟、等。意识到做事不能太功利,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要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书的落脚点是要求学生在产生了磨砺意志强烈的愿望后,能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自觉磨砺意志。那么,怎样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就是本框的重点。

(2)本框的难点是:掌握正确磨砺意志的方法且重在行动。因为,知道磨砺意志不是很难,难的是能否付诸行动。在困难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坚强起来。

教法建议:

①此框的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学生能将好的愿望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为此,可结合一些探究活动来突破难点。

比如,请同学们从三个侧面来了解培养意志的方法:

A、回忆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能体现坚强意志(或意志薄弱)的事例,从而自己归纳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B、询问自己的同学、好友,他们是如何培养意志的。

C、调查老师、家长是采用什么方法磨炼意志。

然后,在课堂上以讲故事、经验介绍等形式介绍多种培养意志的方式。只要是健康、向上的就可以,不必局限在教材中的几种方法。

②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还较为幼稚。可用一些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成语、俗语等开展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培养意志品质的迫切要求。

③此框教学,重在学生培养坚强意志的实际行动上。因此,在检测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可持续一个学期或半个学期。并将落实的情况做为一个考核成绩,记入学期的评定中。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两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教师:任何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都不是天生的,坚强意志更需要在生活中磨炼。

新课:三、自觉磨砺意志

教师:培养意志是我们生存的目标(爱默生)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顽强拼搏的事迹,比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桑兰、邓亚萍等等。

设问:

①是不是只有身体有残疾的人才需要培养坚强意志呢?

②是不是只有在赛场上,才需要坚强的意志,才能培养、锻炼意志?

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普通人,是否也是等到有困难的时候、需要的时候,再磨炼坚强意志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1-2分钟,同桌的同学可以交换看法。

教师:同学们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可以回过头来,再次分析《卧薪尝胆》的故事。思考"卧薪"、"尝胆"这两件小事与"复国"的大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后,归纳:培养坚强的意志,首先应从小事做起

(板书)1、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简单地做一个反省计划。

(表格)

"小事?大事?"

每天有哪些小事可以培养意志品质

自己最大的弱点

最易被自己忽略的小事

忽略小事,对你有什么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准备怎么做

准备从何时开始实施

教师:类似的计划,大家以前是否也制定过不止一个了?计划最终落实的如何?是什么因素导致很好的计划会半途而废?

学生思考后,列举出多种因素。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主要是许多因素属不良诱惑)

学生归纳:可见,在锻炼意志时需要注意……

2、拒绝不良诱惑(板书)

学生活动:进一步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那些不良诱惑需要拒绝,危害何在?

3、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板书)

有学生讲述两个有对比性的故事:《永不退缩的林肯》及一美国科学家研究人造血浆的故事。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板书)

提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话说明什么?

学生思考后,归纳:意志总是与一定的目标和计划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在确定目标后,为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而计划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或不良诱惑,这就要靠意志的力量来坚持,才能将计划实现。因此,明确的目标和严格地执行计划,是有意识培养意志品质的好方法。

2、做有意义的事(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上有关国际刑警总局中国分局局长的成长经历并思考

小结:坚强意志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不是天生就有的,需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

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做一件也许你不感兴趣的事情

学生活动:"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

认真思考,填写以下内容,并从今天起就尝试去做!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最有毅力!

《培养意志品质实践表》

板书设计

三、自觉磨砺意志

1、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

大事是有小事积成的培养坚强意志要从小事做起

今日事今日毕培养坚强意志还要从现在开始

2、拒绝不良诱惑

3、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目标专一、有恒心、要实行监督

4、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5、做有意义的事

缺乏兴趣的事更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强迫自己做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

探究活动

磨砺意志

目的:

(1)通过活动,将学生想磨砺意志的强烈愿望尽可能地转化为培养坚强意志的实际行动。

(2)通过此项探究活动,有针对性地改掉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帮助学生在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

教学步骤:

(1)教师讲一个故事《一个秘诀》(请参看【备课资料】中〈扩展资料〉部分),引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思考、置疑。从而产生要磨砺坚强意志的强烈愿望。

(2)按培养意志的不同方法及学生个人的意愿进行分组。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培养意志的方式方法的调查与搜集活动。

(4)学生个人进行自我反省。分析自己在意志品质方面较为薄弱的地方。然后,在组内交流,共同拟出培养和锻炼坚强意志的方法。(要有步骤、具体方法、预期目标、监督人等。)

(5)召开班级的辩论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对教师的建议:

(1)培养意志的方法不要仅仅局限于书中所介绍的。但要把握一个原则--|只要是健康、向上的就可以。

(2)重点放在个人的"磨砺意志"发展计划上,要有一定时间的评估检查(如每周、每个月、直至一个学期的期末。可以将此活动列入学生的考核成绩中。)

评价重点:

(1)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2)在探究活动中,能否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3)在个人培养意志的发展计划制订中,是否切合实际,落实的可能性。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人的生殖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65-02

[作者简介]张玲(1975―),女,江苏启东人,本科,江苏省启东市南苑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初中生物课长期游离于主流视线之外。幸运的是会考等方式让生物在课堂中有一席之地,加上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初中生物教学理应为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我们的生物课堂更加精彩。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结合“人的生殖”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人的生殖”是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跟以前的教材编排相比较,我们发现这一内容相对提前了。究其原因,应该是与现在的中学生发育提前有关系,如果还放在后面讲,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而言,教育的价值就得打折扣了。教材编排的改变相对于教学的实际而言,后者的挑战其实更大。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怎样才能让这节课上出应有的精彩与价值呢?经过仔细研究、探讨,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课堂引入

怎样引入“人的生殖”是很多初中生物老师都思考过的问题,除了传统的目无学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之外,还有哪些方式值得我们尝试呢?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两个思路:一是开门见山式的,向学生提问“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二是隐晦一点的,让学生观看小生命的视频,以期望学生自己去产生“人从哪里来”的想法。后来我们最终采取折中的方案,确定了这样的思路:通过向学生呈现与生殖相关,但与人的生殖不直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会生孩子的海马爸爸,又如一只破壳而出的小鸟或小鸡……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将这些画面呈现给学生时,果然收获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学生感叹:“小鸟从蛋壳里钻出来了,真神奇。”有学生问:“海马怎么会是爸爸生出来的呢?”又有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人是怎么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呢?”正是学生的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使得课堂顺利进入了“人的生殖”这一话题。

笔者接过学生的问题,针对教学的主题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刚才提到动物的生殖很神奇,其实自然界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生命是人自己。刚才也有学生提出了‘人是从哪里来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人的生殖’的有关内容。关于‘人的生殖’,大家最想知道什么问题呢?”可能是学生意识到了这个话题开始敏感了,都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有个调皮的小男孩用一点点怪异的声音问道:“我爸说人是从妈妈的屁股那里出来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啊?”学生一阵哄笑。而这笑声也在笔者的意料之中,所以当学生笑完后笔者严肃地说:“这是一个科学话题,我们不能用笑的态度来对待它,而应该研究它,这样人类才有可能更清晰地认清自己,并为未来的孩子成长服务。”笔者的严肃认真可能感染了学生,他们笑声平息了下去,态度也认真了起来。

二、细节展开

成功进行课堂引入后,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主要知识的学习了。为了帮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笔者把前面学过的有关被子植物的生殖帮学生回忆了一下,作为知识的铺垫,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殖也需要雌性生殖细胞与雄性生殖细胞的相互作用。于是进入了下一个问题:人的雌性生殖细胞与雄性生殖细胞分别是从哪里来的呢?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认识人的生殖系统。在教材上,人的生殖系统是通过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剖面图来呈现的,我们结合多媒体将图片投影并放大,然后就其中重要的部位设计了填空题,让学生在识图的过程中强化对概念的认识。这一过程我们让学生自主完成,事实证明学生也是能够完成的。但仅有对概念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对男性与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哪个这一问题,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猜想。有意思的是学生普遍认为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而认为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子宫。对于这一认识,我们怎么证明其是不正确的呢?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也无不可,但我们总觉得这样不是最好的方式。于是笔者灵机一动,问学生:“子宫的作用是什么?”由于自主学习加上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学生都认识到这是胚胎和胎儿发育成长的地方。还有学生说:“这是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生活的地方。”“那么,没有了子宫,孩子还可以产生吗?”我反问。一开始学生说“不能”,但很快就有学生反驳:“孩子能不能产生,关键看有没有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至于他们成长的场所,现代技术已经发明了替代子宫的地方,如‘试管婴儿’……”通过这一系列知识的介绍,学生认识到原来对于女性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器官,那就是卵巢。

三、知识升华

解决了上一个问题,学生自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最初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女人不结婚就生不了孩子?顺着学生的思路,笔者通过动画设计了与卵子结合的视频,视频中无数像蝌蚪一样的从男性的里出来,然后进入了女性的阴道,而女性卵子则在输卵管中等待的到来,无数争先恐后,最后只剩下活力最强的那个与卵子结合。与此同时视频上出现八个字:“强健体魄,胜者为王”。精彩的动画和略带一点夸张的评语让学生兴趣十足。而有兴趣的学生还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双胞胎是怎么形成的?”“男人的怎么会跑到女人的阴道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进行了一一回答。由于知识生成顺利且有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我们将此阶段称之为整个课堂的升华阶段。

值得强调的是,在升华的过程中还有一点必须强调,那就是“性教育”的话题。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特别向学生强调,只要男孩子开始遗精,女孩子有了初潮,那就有了产生孩子的可能。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自身的发育与成长,男孩女孩都要学会珍惜自己、保护自己,只有等长大了,才能让和卵子结合。

四、小结

这节课上完后,笔者感觉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很多讲授过程中感觉麻烦的话题,在本课上似乎都是水到渠成。如果这样的过程可以形容为精彩的话,那这种精彩是怎样来的呢?梳理整个思路与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精彩来自课前对学情准确的把握,以及切合学生需要的教学设计。因此,初中生物课堂要想精彩并非没有可能,关键是走出机械讲授的窠臼,以学生的基础和需要为本,这样才能上出精彩的生物课。

参考文献: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小学,21002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它通常与感知、记忆、推理、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80%~90%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可见,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与其数学思维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来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观察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观察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遵循认知的规律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螺旋上升的,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而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思考进行深入探究,形成正确认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时,教师出示了图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算出各自的1/4是多少后,提出问题: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三道题都是求一些物体的1/4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同?

这里显然是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三道算式,深刻理解平均分是三道题的相同之处,而每份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总数不一样。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把握数学的本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在头脑中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才能逐步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所以,观察是形成认识的基础,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对象的数学本质。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教师出示了一组学生活动的设计(如图2)。学生做完后,教师有意识地请两个学生到黑板前,让他们举起自己手中的角,引导所有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做角的两根纸条一样长;做出的角不一样大。)你还想到了什么?请你们把做成的角拉一拉,看一看。(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有学生在做角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已经初步意识到了角有大小。在这里,教师通过动手操作及进一步观察,引导学生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观察、思考问题,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数学的本质。

三、重视语言的表述

在观察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将观察的信息和结果用语言描述出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完整地把观察后的发现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必需具备的能力。

例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出示了自己女儿的资料(如图3),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练习纸上完成复式统计图。

数据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纷纷动手画起来,并积极要求到讲台上发言。学生展示、发言后,教师针对学生绘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如图4),指出其中的错误。接着,教师不失时机地补充:人生长最快的三个时间即在妈妈肚子里、0至6个月、从现在开始到青春期,因此,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锻炼习惯。学生纷纷点头。

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话锋一转:对于Iven现在的体重,你们有什么建议?学生建议减少饮食,多运动,以保持健康体重等等。接着,教师继续延伸:现在Iven是18个月,她24个月时的体重将会是多少?每个人猜猜看。等到Iven 24个月时,老师将称她的体重。谁猜对了,会有一份奖品。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传统的教学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宗旨的,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不符合化学教育的规律,阻碍学生的化学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其具体表现是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重方法轻思路等。传统的教学观念远远落后于现代的教学思想,难以达到我国目前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于旧的传统的教学要在继承和借鉴其经验与长处的同时,必须改革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低效高耗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引进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善于揭示化学的本质和化学的思维过程,提炼化学的思想方法,既是现代化学教学的要求,又是化学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思想有别于传统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目的观、结构观、质量观和发展观等方面。专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运用或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计算机辅助教学向着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对未来一代化学的教育。如果说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和化学素质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那末从现在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将会异军突起,在体现和实现教学目的观、结构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方面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形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既会使常规课堂教学、某些实验教学相形见绌,又会使常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如虎添翼。

CAI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明显滞后于硬件的配置。而且,相当多的教师对CA[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不足,参与不够,对CAI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更鲜为人知。为此,结合我校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我们对CAI化学教学模式提几点看法。

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种模式

(一)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CAI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模拟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比传统的挂图、模型或录像都更真实地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可反复播放,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计算机可以控制多种教学媒体,这是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特殊功能。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也有声音、形象、板书、文字、挂图和实物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策略。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把微机与其它教学媒体相互连接,赋于其它媒体交互性,同时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使多种媒体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二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即“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连接。成为一个系统”,使之具有综合性,即一机多用,同时又可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高中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因此。主要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还是指前一种,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个别辅导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教师,按照程序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层次递进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程序,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向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给出高质量的反馈,如遇困难,还可以适当降低学习坡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自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如果程序设计的分支越多,预想情况越丰富,越能帮助反复学习,克服障碍,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我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间较长,不仅在化学学科,在其它各科教学中,都设计过丰富的CAI课件,这主要源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得力于一批对软件开发兴趣浓厚的中青年教师群体。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也在无形中推动了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应用。

在CAI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主要是CAI课件设计比较困难。现在市售的课件,模式单一,价格较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风格不同,课件使教师选择余地较小;教师本人又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更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能力标准

1研究概述

1.1调研目的

调查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主要从5个维度:意识层面、知识与技能层面、应用层面、对教育技术资源方面的需求、学生对教育技术教育方面期望,来了解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

1.2调研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研方法。问卷的设计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题。以及笔者设计的有关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发展期望的几道试题。笔者把试卷按学科进行编制。分别编写出中文、数学、英语、地理4个学科的问卷。这4套问卷都是从5个维度来进行编写。每套题都包括45—50个问题,其中至少有43个封闭或半封闭试题和2个开放性试题。

1.3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中主要选取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注意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特点,从学生中抽取研究对象。笔者在东北师范大学主要选取大三、大四的师范生,共调查数学、语文、英语、物理4个专业,这4个专业又均匀分布在文、理两个大类。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4份,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为98.5%。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并采用excel软件来处理。WWw.133229.coM

2结果分析

2.1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意识现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不仅对在职教师提出了标准,同时也对在校师范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调查可知。11.17%的师范生对此标准非常了解且十分关注,10.41%的师范生对此标准非常了解但并不关注。53.55%的师范生对此标准不太了解也不关注,24.87%的师范生对此标准一无所知。从这些数据就可看出,3/4的师范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标准并不是很了解,多数都处于未知状态。如果一个师范生对其未来职业要求的了解程度处于半迷茫状态,那么他们也就不能知道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自然当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处于迷茫的状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多引导学生去关注这方面内容。让他们懂得一个优秀的教师究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2.2师范生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现状

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很多教育的基础内容,师范生如果能更加积极的学习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需的教育理论与观念、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技术ⅲ。在调查问卷中,笔者就是通过第二部分试题来了解师范生在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得出以下结论:

2.2.1师范生想多掌握技术,但理论基础不牢

在调查问卷中,为了降低难度,涉及到有关基础知识的内容都是以选择题形式来考察师范生的掌握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师范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却很想学习技术。通过问卷统计得知:在英语的问卷中,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发展影响较大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的了解不够。在语文问卷中,考察学生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这个题就想看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掌握如何,可很多学生都不清楚教育技术的五部分组成,76%的学生答错这道题。太多的学生只关注到实际应片j,他们认为这些技术内容能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

2.2.2对常用的教学软件掌握不精确

师范生对word、powerpoint只达到了解的程度,但使用的不精。通过问卷统计得知:在英语问卷中,为了使上课时使用的电子文档中的文字更加醒目,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需要给一些文字加上底纹。只有71%的学生知道选中要加上底纹的文字,点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很多学生在平时的时候都只注意一些文字的修改、格式的统一,但是一些很简单的命令不能掌握,往往在最简单的地方犯错误。从问卷中的很多题都能反映出同一个问题,就是每名学生学软件时只是学习些表面上的东西,一旦要深究就不一定会了。这些都是笔者觉得在今后的教育中.老师们一定要注意提醒的地方。

2.3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描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过程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通过问卷统计得知:在语文问卷中,在进行教案设计前,教师要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指的是学习者的差距和需要.然而只有22%的学生答对.如果师范生在做教学设计时不明确学习需要,那么其最终的教案也是盲目按教学大纲设计的教案,这样的教案是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笔者认为,在适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2.4师范生对教育技术资源方面的需求

教育资源是指那些为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教育目的的服务的各种资源,如果从资源分类理解资源内涵,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观念)。其中,硬件资源的建设是指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它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软件资源的建设是指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软件资源的建设是核心,它提供实际运用上的支持。潜件建设是指信息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所设有的硬件设备越来越齐全,但在软件资源建设上表现出很多不足之处。

2.4.1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库缺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的网络资源开发者还没建设出与各个专业相关的资源,并且各个专业的学生对教育技术方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如果单单只靠现有网络上的内容来面向各个专业.早已不能满足师范生的专业需要。我们应该开发出更多的与各个专业相关的网络课程。例如:通过与语文专业师范生的沟通.得知他们多喜欢用视频、音频来创设情景,结合情景来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所学的古诗、文言文、散文等。因此笔者建议在做语文专业的网络资源时能多考虑这方面的内容。

2.4.2用来讲解硬件设备操作过程的软件资源短缺

师范生对教学中常使用的教学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不精,他们都急需这方面的详尽讲解内容。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使用到的教育教学设备很好、很全,不过在他们中的55%,甚至更多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教学设备。因为学校为了简化教学,每次设备开启时都已配置好,老师不需要进行调整,只要按下开关键,然而现在的很多师范生的就业方向都是农村或偏远山区.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才能调整好这些教学设备,如投影器的调整、幕布的收挂等。笔者希望能多拍些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能一步步的按照步骤来进行学习,增加相关的软件资源。

2.5师范生对教育技术教育方面的期望

2.5.1更改课程开设时间

通过调查得知,50%的师范生希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能在大三开设,而不是在大一开设。仓储认为在这样的时间段开设课程才能使她们学到更加切合实际的教育技术内容.并能将学习的内容立刻应用到教育实习中。

2.5-2改革培训方式和内容方面

大多数师范生都希望能边上机边讲授内容,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利用多媒体、网络学习内容,而不是继续沿用传统授课方式。传统的教学不能实现课程本身的实践要求,所以她们十分期待课程能适当的改革。

2.5_3小班授课或是分专业授课

很多师范生希望《现代教育技术》课能小班授课或是分专业授课目前,许多高等师院校公认《现代教育技术》课是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但是很多院校都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做为公共课开设,由于教师少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数的师范院校只能开展大班教学。然而采用大班授课,使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只是上课听老师讲一些理论知识。根本接触不到一线的教学实践与教育技术的结合点,致使很多学生不能学到如何更好的使用教学媒体来优化教学,使用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更不用说做出更好的、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所以很多师范生在调查问卷中写道:希望学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育技术内容,增强针对性、使用性。

2.5.4开设课件制作、多媒体技术课程

很多师范生希望开设课件制作、多媒体技术课程.使师范生能做出更好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原来的师范生只会使用ptp进行讲课,他们认为只用ppt讲课很单调,所以希望多学些课件制作方面的软件,来填补她们这方面的缺陷。

2.5.5开设有关教学礼仪方面的内容

很多师范生都会参与微格教学的培训,他们在进入微格教室时看到自己讲课时的举止,以前一些不注意的小举动在屏幕上突显出来,如果自己作为学生也会觉得这样不好。所以很多师范生都觉得应适当的开设这方面的内容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3改进策略

3.1调整现有教育技术相关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在各个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为了能更加有利于师范生的发展.笔者认为该课程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适当改变原来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原来上课讲授的内容多数都过于大纲化、理论化,学生会觉得很枯燥,若是适当的弱化理论,以师范生够用为最低限制,这样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这门课程。增加师范生比较关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方面的内容,适当调整这方面的课时.安排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可以亲自操作,而不再是以前那样使学生一堂课只是坐着干听,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

3.2加强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从2004年到现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完全可以更加的大胆一些,真正的使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例如:可以让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能以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方式参与到各个学科教学,每天和他们在一起,学他们的专业学科知识,之后把自己的优势与他们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做出更能适合教学的东西。笔者最近经常和英语专业的免费师范生在一起.他们从大三就开始进行教学练习,老师上课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在练习,通过交谈得知他们上课时只会使用ppt,其它更简单、更适于上课的软件根本不会使用。他们的学识与能力不比我们专业的学生差,但他们没想到用更好的软件来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加大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让我们深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去,去教授他们需要的技术来整合教学、优化教学,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3.3提高师范生“两条腿”走路的意识

很多师范生对“两条腿”还不是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只会一些专业知识,致使很多师范生意识不到教育技术的优越之处。所以对现在的在校师范生要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两条腿”走路,这“两条腿”是指:一要有较强的教育技术能力的素质;二要有拿手的中小学科目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两方面内容的师范生才能更快、更好地走向未来。

3.4优化现有的教育技术学习资源

3.4.1与专业挂钩.丰富现有的学习资源

现有网络学习资源不少.不过很多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各自建设网络资源,有的还出现了重复建设的现象,但在这些资源中能真正提供给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的专业资源却寥寥无几,而且资源内容整理的也不齐全。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对有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归纳、优化,最好是跟学科挂钩,分科目来进行,扩大原有的资源内容量,使之更加丰富,更加符合专业要求。

3_4.2使现在的学习资源更加智能化

现有的资源多数都是以文本、图片的格式来展示学习内容,渐渐出现了视频。可现有的资源大多不够人性化,学习者也只能是一页一页的阅读.一点都没有符合人学习思维的跳跃性。如果把现有的学习资源配合超链接,再配合更好的导航、概念图,学习者可以任意的选择他想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学习资源才能更加的凸显个性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

3.4-3使学习资源更加多样、多元化

相关期刊更多

史前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半坡博物馆

东方博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博物馆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