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思乡的诗

有关思乡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思乡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思乡的诗范文第1篇

一、 中道伦理思想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体系构建于他的幸福论与自我实现论的基础之上,他崇尚适度反对极端,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即是有用,物的有用之处便是它的善,而对于人来说善便是使人更具价值的属性。人生的目的是幸福,要达到这一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人的理性。“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完满德性的实践活动”①这样看来美德与幸福是相一致的,是目的也是手段。

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后者。道德德性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又不得不回到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组成的理论之上。人的灵魂状态有三种:感情、本能和品质。感情和本能都与德性无关,德性必定是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德性都使拥有这种德性的事物表现出好的状态,又使它完满的完成其功能。以此类推,人的德性就是即使人表现善的状态,又使人可以成功完成实践行为的品性。这样便是中庸之道,道德德性与感情和实践有关,而感情与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的差别。这就需要人们利用理智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感情,来避免过度和不及,以便始终保持适度原则。“所以德性是一种适度,因为它以选取中间为目的。”由此亚里士多德得出一个与毕达哥拉斯派相同的结论——“善是一,恶则是多”②来说明过度与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

二、 中道伦理思想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在方法论视野范围内可以说是指导人们实践的中道原则,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应然性的要求。为了让我们更加详尽地明白和理解中道思想,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中道原则特征进行了论述。

1.中道原则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统一之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智部分组成,也由感性部分组成。而灵魂是一个整体,灵魂的活动也就是包括灵魂所有部分的活动。在人的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被理智和非理智因素所影响。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我们的适度之中。这种适度是由逻各斯规定的,就是说,是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确定的。”③这样看来,不及和过度都是源于没有按照正确的逻各斯去做,都会导致伦理德性的毁灭。只有中道原则才会使理智与欲望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才会遵循伦理德性的轨迹。由此,中道原则体现着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

2.中道原则体现的是感知与实践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一方面是原理,而另一方面“德性是一种善,”是“一种现实活动”。这就要求人们在体会和掌握中道原则的内涵之后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当中,在实践中贯彻中道思想。人只有通过实践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道是一种现实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选择中道,必须通过人们对理智、情感、意志的调和与控制来达到获得中道的目的。一味地只从理论上去理解,是无法真正体味和感知中道精髓的。所以中道原则是通过感知和实践来践行的。

3,中道原则包含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善是一,恶是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无论是事物的德性还是属人的德性,中道都是唯一的,而过度和不及则是多样。就像射箭,射中靶心很难,而偏离靶心却很容易。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体会到中道原则的原则性所在。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道过程中主体对于“中间”的把握不同,所引起外界对于其行为的评价和其行为导致的结果也不同。在适时适事的情况下能动的调节“中间”的标准,是中道原则对人们在践行中提出的要求。这一方面体现了中道原则的灵活性和多元性。中道原则的原则性在灵活性之中,且统摄灵活性;其灵活性包含有原则性,体现原则性。因此,中道原则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三、 中道原则的现代价值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目的论之上的,是实践伦理学。更加讲求的是在实践中践行德性,使之成为人的一种属性。这一特点使得他的思想和理论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是一种人们通过习惯养成可以达到的目标。

1.“中道”在道德修养上提供了一种可能,指明了一个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追求逐渐呈现出过度的倾向。造成了社会风气的污浊,形成短视发展模式。不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保持一种适度。中道诉诸于对人的一己私欲的节制和自我修养的提升,促使人们心灵达到平和、和谐的境界。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从自身出发,韬光养晦,自我修炼道德素养,以一种适度的人生观价值观来为人处事。那社会的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反之则不然。

2.“中道”从相容的角度来审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尊重人性。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的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它不仅肯定了理性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也明确了情感的判断作用。道德应该是理与情的统一,情感之中有理性,理性之中包含着情感,只有理性与情感的和谐共存才是中道的状态。这种思想理论对存在于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禁欲主义和享乐主义进行了有力抨击,从尊重人性的角度之上合理引导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培养德性品性。

3.“中道”所体现出的美和善是当今社会人们任然在追求的目标。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一种“中间”状态,这其中不仅包括的求真,更是一种向善的期盼。准确地说中道,不仅符合事物的真实状态,更加完成了行为主体善的实现。而这一实现带给人们的是心灵上美的愉悦感受。“过度与不及都破坏完美,唯有适度才保存完美”,正是说明了中道中所包含的审美标准和意境。直到现在,人们仍将这标准沿用至今。

亚里士多德为我们展现了一部恢弘的中道思想史诗,在阅读这部著作时我们有的不仅是对前人思想之广博深远的赞叹,更有的是将其中的思想理论结合自身的反思。只有通过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真谛。直到今天,亚氏的中道思想仍源源不断的带给我们启发,让我们感受其中的和谐之美。

注解:

①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②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③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天方林 《伦理德性的核心原则》[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6

[3]梁齐伟《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思想的解读》[J]理论探讨

[4]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有关思乡的诗范文第2篇

分享、谦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规则。一个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往往更讨人喜欢、受人欢迎。因而,大人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好吃的要分,好玩的也要分;把最好的让给长辈和客人。比如看见孩子在吃东西,他们会说:“给我吃点?”可是,当孩子毫不犹豫地把东西拿出来时,他们又连连摆手并说:“宝宝真乖,大人不吃”。平时家里有东西吃时总是教育孩子:“宝宝要学孔融,把大的分给别人吃”。当孩子听大人的话主动挑了最小的,就会得到表扬,还把最大的或最好的也给他作为奖赏。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孩子的大方表现越来越令人满意,父母也开始引以为傲、倍感欣慰。殊不知这样的分享教育早已不知不觉步入了误区,有个回国学者曾经向我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次他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朋友的小孩拿了一个大大的苹果给他吃,出于礼貌他谢过后就吃了起来。没想到刚咬了一口那孩子就哇地哭了起来,还冲着他连声说:“坏蛋,坏蛋!”弄的他莫名其妙,家长也尴尬万分。最后还是家长解开了谜团,原来这家人从小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家里吃什么孩子都是把最大的给家里人,得到一个个表扬后,最后转了一圈最大的还是会回到孩子手中。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孩子早已摸透了我们大人的心思,主动拿最差的东西,因为这样就会得到最好的。习惯成自然,渐渐地,幼儿就形成了错误的分享观念“我的东西就是我一个人吃的,别人不会吃我的”。一旦有人真的要分吃幼儿的食物时,他们一定会哇哇大哭。他的分享行为只是一种策略而已,大方背后却是自私和狡猾。这种后果是成人高高在上、忽视了幼儿的心理需要而造成的。

分享不仅仅是孩子之间的事情,家庭是他们学会分享的启蒙处所。父母要摒弃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的传统做法,大可以一切与孩子共享,并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所以,家长一定要端正幼儿教育的思想,立足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行动。把奖励作为分享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根据情况适当加以运用。当孩子确实“忍痛割爱”时,及时对孩子进行物质嘉奖或精神鼓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他的失落情绪,并且强化他的分享意识。如果孩子只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不在意的东西给别人,父母就不需要有特别的表示。另外,奖励的方式最好能经常更新,原则上以精神性奖励为主,如口头表扬。还要注意处理强化行为到自觉行为的衔接过程,让分享、谦让成为孩子的自然之举。

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了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社会目标。为什么要教导孩子学会分享呢?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孩子常常认为凡是他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乐意了。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要受到他们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当幼儿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分享观念时,其分享行为就显得很犹豫。在一次“好吃的叶子”主题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每人带一些可以吃的叶子(如青菜、白菜、韭菜等)来吃火锅。很多孩子都带来了,还有少数没有带来,当活动开始的时候我问大家:“有些小朋友没有带东西来,他们能不能参加我们的活动呢?”不懂主动分享的幼儿主张不让他们参加,以“谁带来的谁吃,不带就不能吃”、“是我带来的,你要吃自己也带”等作为理由来解释自己的想法。而有亲社会观念的幼儿,其亲社会行为就果断,他们主张所有人都参与活动,并以 “好朋友要互相帮忙”、 “我可以分一些给他们”、“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吃”等观念主动提出分享,这说明幼儿的分享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

在幼儿分享教育中,还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幼儿的分享观念并注意其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发展。在幼儿有了分享意识后,我就和他们讨论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谁的好朋友没带来,谁就去邀请他一块吃。当食物煮熟后,我看到大家只顾着自己吃,忘记了刚才说过的与朋友分享,就说:“这么美味的叶子,还有人没有吃到呢?”经我一提醒,孩子们纷纷去请了一个小伙伴,把自己的东西分了一半给他。看着那一张张笑脸,我想孩子们从中一定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不仅知道“好东西大家一起吃,玩具一起玩”,还懂得了这样做的意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会很开心,我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

孩子不仅要学会分享食物、玩具,更进一步还要学会分享快乐、分享荣誉,即:分享情感。有了分享,也就降低了嫉妒的产生。幼儿学会分享情感,也就学会做人应豁达,应为他人的成功喝彩,同时也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进步,让别人也为自己喝彩,这些都是分享教育所蕴藏的内涵。在一次评选“好宝宝”的活动中,每评出一个宝宝,小朋友们有的高兴地鼓掌祝贺,有的向他伸出大拇指。可一向活跃的__因为自己没有评上,不但闷闷不乐地,而且每次让他们举手表决时她都是不同意。于是,我对大家说:“__觉得很多小朋友有缺点,不够格做好宝宝,你们觉得她够格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她很能干,会帮老师做很多事。”“她手工做的很好。”“她上课发言很积极,就是有时要和旁边小朋友讲话。”。。。。。。听了小朋友的话,我说:“__,你看小朋友发现你有很多优点,他们都夸你能干呢。”__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我趁机说:““可是,刚才那些小朋友也有很多优点,评上了好宝宝,你为什么不祝贺他们呢?”__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知道了,他们比我优点多,我以后也要争取做个好宝宝。”说完,她就带头为那些好宝宝们鼓起了掌。虽然这次她没有评到好宝宝,但懂得了为别人高兴。后来,我发现她看到的不再是小伙伴的缺点,而是优点,别人受到表扬时她也能跟着一起乐,最终小朋友也选她为好宝宝。

孩子开始表现出自发性的分享行为,他们更多的把分享作为一种交往手段,已经懂得为他人着想,但争抢行为还比较普遍,大人既要鼓励孩子大方谦让,多给孩子创造机会感受分享的快乐,又要侧重培养孩子的分享技能。知道怎样与人分享,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些幼儿具有分享的意愿,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做,也就没有表现出实际的分享行为。我班有个叫墨墨的孩子,带来了一个布做的小乌龟,小朋友都想玩,可她抱着小乌龟一动都不动,我问她:“你愿意借给小朋友玩吗?”她点点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给他们玩呢?”她说:“我不知道要给谁玩。”我就对她说:“每个人都想玩,就让他们轮流抱一抱好吗?”她马上把小乌龟递给了旁边的扬扬。还有在搭积木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幼儿拿了很多的积木,当老师说积木要大家一起玩时,他就会把自己的一部分积木往旁边小朋友那里推,也不管这个小朋友是否需要,这就是他眼里的分享。然而当其他真正需要积木的孩子向他要时,他因为所剩不多而拒绝,争抢行为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时,大人可以引导孩子先商量好准备做什么,再看看需要哪些材料,然后互相交换调节;也可以大家共同合作,一起来完成一个作品。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培

养幼儿分享行为时,要注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分享的技能。如果幼儿知道了分享的具体方法,那么,他们的实际分享行为应该会得到增强和提高的。 在幼儿教育中,大人要注意对幼儿表现出的分享行为进行强化。安鲁弗德(1968)的研究指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得到称赞和表扬后,这种奖励的机制就内化了。当他们再与人分享的时候,自己会认为这样做是好的,这会使他们持久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可见,幼儿的分享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通过强化而得到有效巩固的。

在幼儿的分享行为中,既存在着正确的行为,又存在着错误的行为,大人要注意将两者区分开来,要善于从幼儿的行为中发现“闪光点”并进行强化,以激起幼儿继续实现理想行为的欲望。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分享、谦让都是建立在自我牺牲的痛苦之上,理应进行补偿和奖励。如果他主动拿了最小的苹果,那就把最大的也给他,“以资鼓励”。这种想法和做法本身并无过错,也确实能够起到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效果。然而,在这一遍遍雷打不动的强化过程中,孩子逐渐发现了“拿最小的苹果大人微笑、称赞 得到最大的苹果”这样一条规律,于是分享、谦让沦为了获得个人最佳利益的手段、计谋、招数。可以说,正是父母的强化不当助长了孩子的功利思想,损害了分享教育真正的意义。

在平时的分享教育中,我们应该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可以说一些这样的话:“我这里有一本好书,我们一齐讲故事吧!”“你们商量、合作着搭积木,真好!”“老师有件高兴的事,好想告诉大家,让大家与我一起分享快乐!”“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大人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分享行为。

《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在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好吃的叶子”、“玩具分享日”、“我最喜欢的图书”等,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来园,通过合作制作、共同分享,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在精神分享方面,则利用各种竞赛来让孩子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同时也为同伴感到高兴。在日常生活中,当有孩子因为不会穿脱衣服、扣纽扣、系鞋带等事情着急难过时,我们就鼓励孩子互相帮忙。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幼儿真正地体验到了分享的愉悦,分享的意识和行为又得以进一步的巩固与强化了。

有关思乡的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

资本结构问题是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为企业管理者所重视,而且也为广大投资者所关注,努力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对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立法层面

(一)完善国家法制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控股公司内部通过相互监督制约达到某种制衡状态;明确限制国有股股东参与管理公司微观治理的权利;使国家所持股份为优先股 ,既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又切实防止了国家对公司的肆意干预;通过立法提高中小股东的地位。

(二)加大监管及打击力度,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如对《公司法》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证监会要切实依法把好审批关,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并对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进行严格审批。

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类监管和服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事后问责制度;对违法操作、弄虚作假、披露虚假信息、通过股权融资肆意圈钱的上市公司给予严重的行政处罚,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最终实现资本结构的合理化。

二、金融环境建设层面

(一)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规则,加强股票市场建设

实行核准制,使优秀企业不再受到额度、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在退出机制上,让那些在经营业绩、信息披露等方面不合格的上市公司退出市场;及时调整融资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强股利分配的法律约束;构造股权多元化,通过基金投资稳定市场,并加强其在公司的监控作用;进一步培育法人投资主体,提高法人股东的持股比例;优化股权结构,减持国有股,采取不同模式的国有股权持有方式;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筹资的管理。

(二)不断发展债券市场

深化银行体制改革,使债权融资约束机制硬化,由于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为国家所有,企业会自发地产生对银行的依赖感,这样就形成了债务融资约束软化;鼓励金融工具的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加强债券发行和交易市场结构体系的建设,逐步建立完备的、与全国一致的债券发行交易网络系统;建立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机制,及时推出可转换债券及资产抵押债券等创新产品;积极培育债券二级市场,调整企业债券的品种结构;加强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政府应该适当放宽债券发行政策, 促进上市公司增加债券融资比例。

(三)改善我国产品市场竞争状况

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竞争,在进行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时,企业必须要考虑企业所处产业的竞争情况,根据产业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融资决策,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限制企业进入某些生产已饱和的行业,保障同行业内企业竞争公平合理;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资源状况、资本承受能力、人员及设备配置现状来定夺生产范围;对垄断企业,政府应该逐步放松管制。

(四)加强信号披露管理,构建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建立在信息非对称基础之上,资本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信息非对称的缓解过程,通过资本结构优化,委托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一条信息通道,并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从而降低融投资交易困难,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企业自身层面

(一)要树立资本结构战略管理观念

资本结构战略从属于财务战略,是指为最大限度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增强企业价值,在分析影响资本结构的内容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本构成的发展方向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创造性的谋划过程。为保证公司良性运行、稳定发展,理财人员必须树立资本结构战略管理观念。

(二)企业应对筹资结构进行科学管理

对公司筹资活动的管理,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筹资策略:一是根据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确定需要筹措资金的数量;二是根据资本市场的供求状况,正确选择筹资方式;三是考虑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及风险程度,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

(三)融资决策应适应企业竞争环境

权威资料研究显示,产品市场竞争状况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才会拥有更多的融资选择。企业不仅可使用权益融资,也可使用债务融资。

(四)确定资本结构同时考虑公司的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各项资产的比例。目前,一些企业由于没有解决好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问题,导致了其在经营过程中缺乏流动资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在工作中,资金过度投放在固定资产上,有可能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等。

(五)强化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选举和聘任应采取控股股东回避的方式,由中小股东推荐并选举独立董事;要充分保证独立董事能够有效的实行内部监督,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要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异议股东救济制度;限制大股东的权利;完善经营者业绩评价与激励制度,降低人员成本;加强信息披露, 强化外部治理环境。

(六)其他优化资本结构的措施

利用企业信用,合理负债,达到低成本筹资目的,包括预收货款,采用赊购购商品;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降低融资成本;科学确定借款额度和借款期限;合理搭配贷款类型,降低财务风险;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低还高,借短还长,降低财务费用;适当增加长期负债,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增强对国家宏观政策研究,及时调整贷款项目,降低资金成本;选择贴现率低的银行进行票据贴现;通过商业汇票融资;降低筹资总量,优化资本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还处在建设和发展之中,其资本结构还存在不够合理和不完美之处,这是由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资本结构优化一般的标志是:功能强,周转快,增值多,抗风险。我国上市公司应按照这样的标准,对不良资本结构不断进行优化,提高公司价值,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鄂嘉楠.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与调整[J].消费刊,2008 (13).

[2]李雅娟.资本结构及其优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5).

有关思乡的诗范文第4篇

一、我国现阶段是由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构建的措施

(一)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石油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在对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时,采取的执行标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难以吸收和接纳最尖端、最新、最全面的管理技术。[2]在对国外自主创新和先进标准进行学习时,整个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石油企业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对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构件,但是,在后期的贯彻工作中,无法兼顾技术跟进、人才培养等因素,或者因为贯彻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而难以按照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来实施,进一步诱发整个管理体系无法发挥出相关的作用。

(二)石油企业难以主动开展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石油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落实状况并不理想,有的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依然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的重要意义。[3]很多管理阶层以及工作人员无法全面理解标准化管理体系执行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要求,要想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正确实施,有关领导就需要形成较为强烈的建设意识,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主动建设以及尝试。

(三)石油企业缺乏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资金

随着国内外标准化管理体系水平的不断提升,石油企业在对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时,除了要保证环境管理、社会责任管理以及质量管理达到标准化的相关要求之外,还要保证企业财务工作、人事工作也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这就让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石油企业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市场开发、原油开采、产品技术研制等领域,从而导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

石油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达到较为显著的技术性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掌握系统的行政管理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了解更多的技术性要求。但是,这类人才本身就比较缺乏,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到导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受到影响。很多石油企业管理工作还处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不能够重视人才吸引、无法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发展和运行中。

二、提升石油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提升全体职工的管理理念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全体工作人员需要树立较为显著的管理意识,尤其是领导阶层更需要对其加以重视。[4]需要把企业发展和标准化管理之间的关系理清,明白管理体系建设的严肃性、重要性,不能够将其看成一个单一的体系,把应付验收当作唯一的目标要求,要把相关要求和理念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进行落实。

(二)提升标准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

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需要能够对相关标准加以落实,石油企业作为过程性的企业,有着较多的执行标准,要想保证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引导全员都参与其中。但是,要想保证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能够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标准化的管理人员还要有效结合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实际状况,对标准化的管理知识加以补充,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把标准化的培训工作在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环节中加以落实,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对相关标准以及职责要求进行落实,更好地解决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

(三)做好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监督工作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能够保证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所以,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需要能够定期对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检验,对于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和改进,建立相关的检查和监督机构,做好标准体系实施的反馈工作,从而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三、结语

有关思乡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集中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形式在整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变化,然而每一次变动都是顺应于时代的变化和更好的融入和接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趋势。其中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则是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带给企业更为可靠的资金保障,可以从根源上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向,与此同时,也能够在银行贷款合作方面产生更多的信用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集中式也存在着其不可忽视的缺陷。本文就国有企业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展开讨论。

一、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含义和特征

随着诸多公司业务量的增长和多元化的发展,单一的业务品类已经无法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因此,就会出现由集团公司带领旗下诸多子公司或者分公司联合经营。但是立足于集中式财务管理的公司体系有着很明显的特点:

决策权集中在总公司,它主要是集中管理、控制子公司内部的经营以及财务,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而子公司要严格执行这一决策。这种管理财务的模式使得高度集中的体系全盘的控制公司。对旗下子公司的资产、投入、审计、监督、成本等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集中管理模式有着明显的特征:第一,管理集中;这种管理不仅仅是在财务,通过控制财务,来审核旗下子公司所有的运作行为,甚至日常的经营销售。第二,直接管理;控制现金流就等于控制了企业的命脉,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立足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复杂流程,减少了许多无用的环节,做到上传下达的集中体现;第三,效率迅速;集团公司可以通过财务的变动,使集团管理人员来掌握公司运作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应急的反应,进一步实现财务的集中。

二、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普适性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运营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必要性来说,实现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集团企业走向战略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不单单是将权力集中起来,更是要将所有的资源集中整合,做出最为有利于集团的决定,发挥资源的最大化作用,帮助公司真正实现战略化发展;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有助于使企业的资金得到最优化的分配,资金链是所有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只有充足的资金链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规模的扩大,因此实行集中资金的财务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企业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由独立法人承担的子公司会产生各种账户,因此导致集团公司的资金分配会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同时,也很难做到对资金运作的有效监控。因此,集团采用集中式的财务管理,建立结算资金的部门来监控整个集合资金的流转过程,将沉淀资金盘活,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价值,实现集团企业集合资金的最优化分配;集团企业可以通过集中式财务管理有效的分离公司的经营权和投资权,在成熟的私营企业中,经营权和投资权是完全区别开来的,投资者通过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而自己作为股东不参与到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决策当中,职业经理人需要在这个前体现为股东负责。通过集中式财务管理能够搭建有效的融资平台,雄厚的资金背景是吸引外来资金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加强彼此之间资金的投入来壮大、发展企业,因此集中式资金管理可以在吸引资金方面战线其特有的优势。

在可行性方面来说,有许多成熟的例子已经证明:集中式财务管理有着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其既可以使集团企业的资金控制得到强化,使分配收益的权力、筹资投资的权力收归统一,大大加强了集团的集权,又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资源整合的有效利用,降低集团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了不同种名目各异的支出,同时,有助于集团企业实现最大化利益,提高子公司的经营效力,并对风险进行防范和监控。

三、集中式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这个具有双刃剑性质的市场竞争当中,有集中式的财务管理,就会有分离式的体系,也有两者结合衍生的财务管理制度,每一种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没有哪一种是完全完美的,也没有哪一种是被市场淘汰的,因此在两者之间,任何财务管理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本文讨论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也不例外:

(一)流程复杂

集团公司需要对所有的子公司负责,因此诸多子公司上报到集团的流程就会变的繁复,而不同的分管领导负责不同的产业模块也会导致审批路线混乱。很多下属机构的办事人员在获得相关批准时通常会找很多部门办理手续,整个流程很复杂,会出现错办、漏办、跑冤枉路等现象。

(二)监管难度大

对于家大业大的公司,从集团有限的人手和精力上来说,很难做到对每个子公司的合理监管。对资金的使用、管流转等监督不到位,与控制呈现脱节的状态,在事前缺乏有效的控制,事后又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审计监督,可行的相关考核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都是监督体质不完善造成的。

(三)预算脱离实际

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因此,从集团公司层面发出的预算很难完全契合各个子公司的发展要求。随意更改、有章不循等,导致预算失真,成为摆设,使得资金的使用出现不合理、缺乏统一的控制,甚至出现挪用等现象,影响整个集团的支付能力;此外该集团的预算指标并不科学,其预算的内容不实际,缺乏较为严密的考核标准和计量参考,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影响财务管理。

四、集中式财务管理解决对策

针对集中式的相关问题,有以下几个解决策略:

(一)改善对接流程

梳理集团审批流程,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完全将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承担起来,并做好沟通,能够将不清晰的申报梳理清晰。与此同时,也应当与子公司的经营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够通过沟通了解资金落实的情况和实际的经营情况。

(二)增加监管力度

监督管理不能够单纯依靠集团财务,需要在各个子公司建立分支的监管部门,这样就能够很清晰明确的了解各个子公司的运营及收支情况是否合理合规。要建立内部的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集团的经营特点以及财务集中管理所需的职责与权力,使之趋于平衡,进而明确集团决策者的相关责任与义务,设立制约决策的制度和追究责任的制度。另外,还要加强宣传和思想意识的强化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全员的角度出发,做到思想行为的有机统一。

(三)考核预算落实

预算应当和当年相应的经营计划挂钩,分时间节点进行经营成果和预算落实的考核,查看预算是否切实投入的经营当中,同时也能够考核预算是否带来了应有的效益。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缺陷和不完整,还不能够建立很完善的考核制度,因此,企业应当要加强对会计监督理论的研究,探讨怎样的财务监督机制才适合现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而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的实践。

五、结束语

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是依托于经济竞争中的企业模式,不同规模的企业模式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集中式来说,有利有弊依然是现状,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员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增强,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吸取别的管理模式的优点,剔除限制自身发展的缺陷,用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和接纳其他管理模式,增强和其他企业的交流与学习,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而企业也可以通过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来对自身进行检查,并通过革新做到更好、更先进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群娣.关于加强国有出资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与思考[J].商,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