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好的结构方案还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建设单位的资本投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建筑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利益与环保相结合的良好经营模式。因此,合理地使用建筑结构优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综合效益。建设单位开发建筑物的基本原则就是在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本投入、建筑材料使用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的高质量和长期使用。况且建筑物只有在保证良好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其美观、耐用、新颖等特点,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相比,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模式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其采用的设计优化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施工中各个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各项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并且协调好房间的布局,使得这些布局能够有效的结合,共同发挥其使用功能。合理的利用建筑结构优化技术,在确保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其创新性。此外,这种技术还能够帮助设计人员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式。

2建筑结构优化技术的经济意义

使用优化建筑结构的方法,能够使房屋在整体结构上更加科学、合理。在实际的房屋施工建设中,房屋的层数对房屋的成本造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单位面积造价会随着层数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超过一定的层数之后(即超限建筑物),房屋单位面积的造价反而会增加。因为随着建筑物楼层的增高,房屋中的承重墙和柱等结构将会受到更多的荷载,房屋的稳定性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结构形式将会发生大的变化,从而房屋的单位面积造价也会进一步增加。想要在相同的用地面积内,达到理想的房屋设计效果,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合理的控制建筑物的层数,并且确保房屋良好的设计效果。使用建筑结构优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房屋结构的优化,还能够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内实现最大化的利用效果,促进对建筑用地的合理使用。

3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3.1优化结构设计模型

建筑结构的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是对变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建筑师决定的最终建筑设计方案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重要的建筑数值均可以作为变量供建筑设计人员进行选择。例如:工程参数的参考,包括对房屋价格的参考、对于其损失的参考等等。设计人员若能够将变化幅度较小或考虑因素较少的参数作为设计的参考,建筑结构的设计和编程难度将会大大降低,设计人员也能够更快的找到最符合设计目标的数据。

(2)是对函数的确定。

设计人员要选择出最符合配筋率和房屋结构构件尺寸的一组函数,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

(3)是对施工条件的衡量。

想要进一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需要从房屋的受力限度、变形限度、结构的稳定性、房屋结构构件的尺寸、结构构件裂缝的限度、房屋的结构体系等方面考虑。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结合建筑使用方案和房屋的施工条件,分析出实际设计中存在的约束性条件,并且要确保解决这些约束性条件的方案要符合我国现行的规范规定,以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结果达到最优。

3.2确定合理的计算程序

设计师在对房屋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设计程序,而建筑结构优化的本质就是进行一个复杂繁琐的计算过程。设计人员在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将附加约束条件转换成不带约束的条件,这样就更容易地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构计算结果。此外,还要优化许多建筑结构的技术模式,因为这些模式有利有弊,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案。

3.3选择最优的程序

设计人员在设计好房屋的结构模型,且选择了最为合适的计算方法后,就可以进入选择最优设计程序的环节。对最优设计程序的选择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具备完整的功能、程序运转较高以及程序用途齐全。

3.4对统计结论进行分析

设计人员在进行了各种计算之后,要对统计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且找出各个设计方案中不同点和相同点,并且结合总体的设计情况和进展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在进行结论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遗漏一些细节问题。房屋的建设与设计是一项耗时长、成本高的项目,它不仅涉及到建设单位的利益,也涉及到了房屋使用者的利益,设计人员在把握细节的基础上,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住当事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节约建设成本,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在进行建筑结构优化的时候,设计人员不仅要避免追求片面的利益,还应该避免为了追求设计创新而忽略了建筑实际情况。

3.5积极应用信息优化技术

由于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的资料也比较多,这为建筑结构优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时设计人员就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建筑数据进行整理。例如,合理的利用一些参数定义的软件,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小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结语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要点分析,工程实例。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依托科技在多个领域中的不断创新,建筑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就面临着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好的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不但要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等特点,而且要有相当的理论技术作为基础。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年,我国城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随着数量的加大,一系列的设计弊端和问题在结构设计中也体现出来,设计人员必须在事件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设计创新,才会在未来的城市建筑结构设计中体现设计的核心价值。

一、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1. 轴向变形是现代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须要考虑的设计要素。有些情况下可能会由于数值较大的竖向荷载,在柱中可能引起一定程度轴向变形,引起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越来越明显,会产生影响预制构件下料的长度,设计人员要依据轴向变形的实际计算值,合理调整下料长度,而达到不影响连续梁弯矩的目的。

2.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是一项必须重视的因素,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楼面使用荷载和建筑物的自重等竖向荷载,将在竖向构件中引起与建筑物高度一次方成正比例的一定数值的轴力与弯矩,而水平荷载对于建筑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及其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则是与建筑物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竖向荷载基本是定值,而地震作用、风荷载等水平荷载的数值则会随着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会出现很大幅度的变化,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这是必须在设计工作中进行详细计算与周密分析的原因所在。

3. 设计工作还有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侧移,必须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建筑结构侧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侧移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控制指标,特别是伴随着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结构的侧移变形在相同水平荷载下增大显著,这是与与多层建筑完全不同的。

4. 设计工作还有另一项重要指标—结构延性,相比较于小高层、多层建筑而言,层数较高的建筑结构会相对更加柔一些,在相同的地震作用下变形更大些。在结构设计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工艺与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这都是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依然会具有非常合理的变形能力,避免建筑物倒塌或者发生其他的危险。

二、 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实例

本论文以某高层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为例,需要指出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如下:这个建筑工程项目位于某城市的市中心繁华的地段,地上20 层,地下1 层,建筑总高度78.3 m,建筑总面积约25万m2。建筑结构的长宽比为3.8~7.4,高宽比为5.6~10.1。项目所在地地形平坦,表层土以人工填土为主,土层在垂直与水平方向有着稳定的分布,基础一般在第四纪沉积土层的以下部分。结构为二级安全等级,抗震设防重要性为丙类,基本风压0.45kN/m2,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

1. 主体结构设计

这个项目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中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建筑物中部布置剪力墙,形成筒体,并且将其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在筒体周围结合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合理设置框架柱。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嵌固端,其板厚设计为180mm,板配筋为双层双向形式满布。地上部分的楼层主次梁沿Y 向布置,以利于减小主梁的高度,增加使用净高,层楼板厚为110mm。

2. 基础设计

依据本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本工程X 向基础梁的尺寸为900×1800,Y 向基础梁的尺寸为1000×2000 或1800×2000。由于受到筒体内电梯基坑、集水井局部下沉的影响,设计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筒体四周的板厚为1.5m,其他部位板厚为1.0m。局部可能主梁不能正常贯通,筒体部位的竖向荷载也相对较大。基础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各类技术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梁、板和有限元梁、板的设计软件,确保计算结果真实性与可靠性。

3. 框支层设计

(1)框支墙结构设计

本工程结构设计中,为了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增大结构延性,在设计中合理控制墙肢轴压比,其比值应控制在0.5 以内。核心筒落地剪力墙的厚度为40cm,核心筒以外,建筑四角分别布置L型剪力墙,厚度为70-90cm 。底部加强区域的剪力墙设计中,应按照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设置相应的约束边缘构件,其纵筋配筋率应控制在≥1.2%,体积配箍率则要控制在≥1.4%。同时,在本工程长厚比<5 的短墙计算中,按照柱输入计算进行分析与比较。墙体水平与竖向分布筋不但要满足基本的计算要求,而且满足最小配筋率为0.3%的限值要求。

(2)框支柱设计

本工程框支柱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支柱的剪力设计中,设计值按照柱实配纵筋进行计算,还应控制剪压比在0.15 以内,剪力设计值应乘以放大系数1.1。柱内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1.2%,体积配箍率均<1.5%,使得柱具有较为理想的延性,以符合“强剪弱弯”的设计要求。轴压比的限值为0.6。框支柱主要截面为1300×1300 和1300×2300 等,设计中的相关计算结果表明,全部框支柱的受力情况较为理想,轴压比为0.41~0.52,所以,箱形转换层下的框支柱变形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3)箱形转换层楼板设计

本工程结构设计中,箱形转换层的箱体的上下层板厚均为25cm,总高度为245cm。结构设计中,采用专业的ANSYS 有限元软件对箱体上下层板的内力进行分析与计算。在不同的荷载工况条件下,在箱形转换层楼板设计中,楼板裂缝≤0.2mm,双层双向通长配筋。箱体上层板的最大压应力控制在1.2MPa 以内,箱体下层板的最大拉应力应控制在2.0MPa 以内。

三、 结语

由上述可以得出,对于设计中常见的效率与质量的问题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的影响与作用。应及时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从而使得建筑结构设计中更多的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整体品质的目的,有利于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多层房屋; 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Abstract: We want to have some knowledge of the problems and pitfalls in multi-storey housing desig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esign, to design the works with higher level,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economical than the other buildings at this stage. The workers should strictly enforce existing norms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s of the design quality    Key words: multi-storey housing; structural design; 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商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房屋建筑逐渐由单层,多层向高层发展,房屋的结构也由简单的混凝砖变的复杂,框架、剪刀墙、框―剪、框―筒、简体等现在已经变成现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结构形式。虽然说这样的建筑形式已经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设计规范的强制性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的设计规范是强制性的,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规范就相当于法律,只要不违反规范,哪怕是设计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设计规范都是指导性的,设计出了问题自己负责,休想将责任推向规范。所以我国规范的编制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我国的规范并没有明文规定设计工作者不准采用高于规范设定的安全度水平;但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下,缺乏经验的设计工作者还是不善于应用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必要时加以灵活运用;而与此相反,某些故意钻规范空子的人则会沿着规范最低的边缘路线行事,以达到其不良目的并推卸责任!

二.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问题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多采用柱下独立结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2.1条指出:当地基主要受力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c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载力测验,但这些房屋在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必须输入风荷载,不能因为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就不输入。

另一种情况就是,在独立设计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只取轴力设计值和弯柜设计值,无剪力设计值,或者甚至只取轴力设计值。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影响基础本身和上部结构的安全。

三.结构规范设计浪费问题

作为结构设计工程师,恰到好处的选用材料是应尽的责任。就是以较少的材料完成建筑物各种功能的要求。如果将构件截面任意加大,材料用量任意增多,这个工作,建筑师也能做。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中,有一个不容忽视,就是设计中的浪费现象。我们有不少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用钢量已经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同等规格的用钢量。其不合理处可见一斑。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讨论是正常的,但会不会引起误导,使一些设计人员误以为按我国的规范设计会造成不安全,以至盲目加大构件截面,增加用钢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种可能性是不能不防的。

节约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美德,应该是结构设计人员的重要守则。这里提出探讨的知识计划经济时期提出的片面的节约,但即使是那种节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是合理和必要的。问题是如果将它搬到今天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体制下,有时就不再适宜。

四.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合理选取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第3.6.4.4条指出,所有的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主要是结构的自振周期、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弹性层间位移和弹塑性变形验算时楼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墙和柱的轴压比以及墙,柱,梁和板之间的配筋、底层墙和柱底部截面的内部设计值、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超筋超限信息等等。

为了分析判断计算机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计算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筒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等级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中的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楼板设计的荷载计算问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到其周围的墙或梁上,所以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墙,柱等构件安全。若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有的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设计板中有以下一个常见的问题:

1.为了计算方便或者是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只简单的将双向板作为单向板来计算,使得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外一个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2.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楼板上设置一些非承重隔墙,在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得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除以板的总面积作为转换结果。另外,板上隔墙顶部常采用立砖斜砌顶紧上部分的楼、屋面板,这样会给上面的一个板增加了一个支撑点,使其变为连续板,支撑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而在板得设计中又没考虑板得影响,导致顶板出现裂缝。

3.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由此向双向板跨中正弯矩钢筋是纵横叠放,弯矩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D为短向钢筋的直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两个方向取同一有效高度进行配筋计算,会导致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偏低,使结构构件存在质量隐患。

六.悬挑梁以及连续梁问题

1.悬挑梁的梁高选用太小

很多时候,设计者往往只注重了梁强度和倾覆力的验算,而忽略了对梁高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会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挠梁的变形引起楼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挠梁的加大而加宽,从而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据调查,这种挑梁的变形发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剪弯作用的影响,竖向裂缝向下延伸发展为斜裂缝,此时的梁就已经接近破损。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引起梁上墙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悬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最为敏感。梁高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受力。

2.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阳台边梁的设计中。由于边梁上的荷载一般较小,没有引起设计师的重视。因受力分析方便,设计师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梁按单跨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梁在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进而引起梁上部栏板出现竖向裂缝。如果该边梁长度较长时,问题将会变的更加严重。因为该梁一般会被直接暴露在室外,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梁的伸缩受到梁端柱或者挑梁的影响,在梁内产生收缩应力,该收缩应力作用于原已产生的梁上裂缝处,引起梁的支座附近沿整个梁截面四周裂缝贯通,梁承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使用安全。

七 结束语

房屋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作为结构设计人员,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的思维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层房屋的设计已经形成一个趋势。设计人员们应该加深对当前房屋设计规范的了解,以及对当前多层房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我的设计水平,使设计的作品比现阶段的其他建筑具有更高的水准,更合理和更经济的结构形式。我们设计工作者应严格执行现行规范,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讨 李向东 延安大学基建处 716000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砖混房屋结构;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multi-layered brick house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s most widely in building an architectural form, it has the material convenient, simple construction and time is short, the cost low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 resistance for housing construction structur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should consider whe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ulti-layered brick building structure in the seismic design process should be noted.

Keyword: brick building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砖混房屋结构是目前我国多层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形式,据统计,我国民用住宅建筑中有90%以上是采用这种形式。因砖混结构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因此在农村地区,几乎所有的房屋都采用砖混结构这种建筑形式。砖混结构是指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而成的建筑结构,属于砌体结构的一种。多层砖混房屋的建筑材料及连接方式是决定建筑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汶川地震是中国近年来破坏性最强的地震灾害,汶川地震中倒塌的学校大都是砖混结构,砌体结构材料的整体性差是导致校舍坍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房屋的抗震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是考虑建筑的整体性、抗剪能力以及结构的延性。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本人从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多年,我认为,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合理布局建筑的平面和立面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设计是房屋设计中的基础内容。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和立面应该遵循简洁、规则的原则,要保持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一致。如果房屋的平面和立面设计不规则,那么建筑的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一旦发生地震,由于地震产生的扭转效应,这样会加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于体型不规则的房屋,结构设计时我们要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房屋的重心,不能采用错落的立面。虽然按照人们的习惯,建设设计的造型应该力求新颖,但是考虑到抗震设计要求,通常建筑设计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对于体型复杂,平面又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我们通常将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小单元,然后在适当的部位设置防震缝。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师应尽可能的兼顾建筑造型,使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尽可能设计得比较规则、简洁,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

二、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不应该超限值

实践证明,砌体房屋的总层数与它的地震程度成正比,即房屋的总高度越高,那么发生地震时,它的破坏性也越大。因此,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适当控制建筑的高度设计。我国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应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见表1:

建筑每增加一层对底部的倾覆力矩就会增大,如果倾覆力矩过大,就会使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或剪切力而被破坏。因此,减少房屋层数是抗震性设计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增强房屋的刚度及整体性

多层砖混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设计主要是考虑空间刚度结构体系的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楼板要有较大的水平刚度,尽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宜采用预制楼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震构件,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而且可以消除滑移、散落等问题。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可以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而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设计后,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因为砌体结构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这种情况下,层间变形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较强的楼板及屋盖还是良好的荷载传递的良好构件,当上下墙体不对齐时,现浇楼板及屋盖能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总之,现浇楼板及屋盖是一种较理想的抗震构件,能够提高房屋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抗震性能。

四、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纵、横墙体是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合理布置纵、墙体是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多层砖混房屋的纵、横强体的应布置均匀,使得纵横墙共同承担房屋的重量。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了抗震性能的高低取决于房屋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但是我们看到农村地区的许多多层砖混房屋大多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这样的房屋空间刚度和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低。墙体布置时,我们应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混合承重,这样一来限制了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对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我们通常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方式,某些特殊情况下,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我们可以采用在纵、横墙交接的地方适当增设构造配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

五、适当增加墙体面积与合理提高砂浆强度

历次震害表明,墙体面积越大,砂浆强度等级越高,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能力就越强,因此,提高墙体面积和砂浆强度能够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实验证明,若是6层砖混房屋,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较小,底下一层、二层的地震影响比较大,如果改变墙体的承载面积,如将部分的240mm宽的承重墙改为360mm,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如将砂浆等级从M5体高到M10,则能够满足抗震要求。同样的,高层建筑也可以通过增加底部墙体面积和提高砂浆强度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六、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

圈梁和构造柱是多层混转房屋一种有效的抗震措施。在多层砖混房屋中设置水平圈梁,可增加内外墙的连接,从而提高房屋的整体性。设置圈梁和构造柱以后,可以使楼盖与纵、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形结构,尤其对于预制的楼板,可以增加预制板的稳定性,防止预制板的散落,使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设计的时候,圈梁一般作为边缘构件,它对装配式楼、屋盖在水平面内有约束作用,可以提高楼盖、屋面的水平刚度。圈梁和构造柱一起可以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构造柱的设置也有相关要求,见表2:

七、在合理位置的墙段内设置水平钢筋

在抗震演算过程中,多层砖混房屋的底层往往不容易满足抗震要求,因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强底部的抗震能力。

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抗震力不够的承重墙内配置水平钢筋,使得地震力由砌体和水平筋共同承担。而且在墙内设置水平筋可以减少墙体的脆性,增加延性,从而提高抗震能力。实验表明,水平钢筋宜采用HPB235、HRB335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07%,也不宜大于0.17%,间距不应大于400mm;钢筋锚固长度不宜小于180mm。

八.其他措施

以上七个内容是多层砖混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总体时应该注意的总体方向,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些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例如,多层砖混房屋的楼梯间应设置在每个单元中部,不能靠近山墙处,对于突出屋顶的楼梯间设计,构造柱应延伸到顶部与顶部圈梁连接。如果需要设置电梯,电梯对楼板有较大的削弱作用,布置时应尽量避开端角和凹角。房屋的局部尺寸应满足抗震规范的限值要求。

总之,地震是破坏程度极大的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要吸取汶川地震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建筑设计必须考虑房屋的抗震性。本文从八个方面,对多层砖混房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鲍雷T;普里斯特利MJN;;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谢礼立;马玉宏;; 现代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J] ;《国际地震动态》; 2003 第10期

[3]龚思礼;建筑抗震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4]刘伟庆;王曙光;;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震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是一种不能预见的外部作用,目前的计算方法依旧处于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想要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进行精确的计算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高层建筑时,应重返考虑高层建筑的抗震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特征

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楼层在10层或10层以上,或者建筑高度超过28m,定义为高层建筑。从定义中可看出高层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层数和高度上,而高层建筑更本质的特点是水平荷载设计起到关键作用。在高层建筑中研究建筑的抗侧力能力是抗震设计的重点,地震荷载和风荷载主要作用于建筑的水平力,其中地震荷载起控制的作用。破坏时间短,无规律的作用强度大,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加以扭转振动是地震力对建筑的破坏特点。在设计过程完全应用弹性理论来设计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是不可行的。因为会增加抗侧构件的数量,使结构的自重增加,导致在地震中,由于建筑自身的惯性力过大,使抗震性能降低。

2、建筑抗震级别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2.1、特殊设防类

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2、重点设防类

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2.3、标准设防类

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2.4、适度设防类

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原则

3.1、结构布置

平面布置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平面图上,将柱和墙的位置以及对楼盖具有的传力作用进行合理的设置。依据建筑的抗震性能来看,最关键的是尽量将建筑结构平面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靠近或相重合,以降低地震力对建筑的破坏力。为了减轻建筑自身的重量,在设计时应以结构的平面规则、对称为宜。结构的刚度在竖向上应保持均匀,可尽量较为规则的设计竖向结构,少做平面上的变化。在安全规定内设计结构的高度和宽度,并且需限制两者的比值,以使结构有较好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3.2、防震缝设置

建筑平面结构复杂时,可通过使用防震缝,将复杂面划分为简单且规则的平面,但是在高层建筑中,不宜使用防震缝。如果无法避免设缝,那么应根据不同的结构,按照需要较宽的规定来设置宽度。建筑的高度不超过15m,其防震宽度宜采用70mm;高度大于15m,应根据不同的度数相应的增加高度和防震缝宽度。

4、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4.1、选择场地地基

选择场地地基首先要依据实际工程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地震活动情况。分析天然地基时的抗震承载力要按照不同的场地来进行,此外,根据不同场地来分析地震所导致的危害度。如果有必要,可使用规范的地基来进行处理。可根据地震强度、场地土的厚度、断裂的地质历史来明确避让距离,从而对场地范围内的地震断裂的确定有利。一定要保证避开对不利的建筑地段来进行场地地基的选择,如果依法避开,可以运用合适的抗震措施来进行。

4.2、增加抗弯结构宽度

增加抗弯结构体系的有效宽度,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能提高建筑的抗倾覆力矩,并且侧移三次方的比例能得到减小,利用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平衡法进行计算可更好的理解这一设计方式。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设计中,竖向构件在结构体系中的良好连接是必须要做到的。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设计构件应遵循强压弱拉、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杆件和强剪弱弯的原则。在实际当中,为实现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一致需控制各层楼板的变形量。剪力墙的主要受力是弯曲变形,结构的主要受力是剪切变形,将两者进行有效协调变位,能实现框架抗震。

4.3、设计构件布置方式

结构设计中的抗力构件的布置应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协调力,例如斜撑、水平撑及桁架体系等。在实际的设计中,不宜忽略其在结构中的作用,应根据具体受力状态,发挥杆件的抗拉和抗压能力。交叉撑或斜撑是最有效抗衡抗侧力的钢骨混凝土构件,其构件可完全适应受拉或受压的状态,且可充分是钢材抗拉能力和混凝土构件的抗压能力得到发挥的同时,又可在水平方向上增大架构的抗侧移刚度,以增强高层建筑缓凝土结构抗震作用。

4.4、高层混凝土建筑各层结构参数设置

通过在模拟地震中对设施的分析,我们能够根据得到的数据对各层的参数进行设置。例如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中的墙体承载能力等方面。在预处理阶段,应在充分了解羡慕的地形条件、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的基础上,建立设计的框架,应用设计理念做出说明,完成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工作。在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中,最好能够建立设计信息库,便于工程师用查找案例并总结的方法来展开工作。在研究结构综合受理情况时,应选出相应的模型,并以此对建筑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要对计算机运算结构展开研究,为以后的计算机运算提供一句。高层混凝土建筑要处理包括站东周期、扭转角度等多种参数,因此,对于高结构的设计应经过反复推敲,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4.5、重视结构的规则性

在进行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时,应重视高层结构的规则性,对于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买,不能进入选择的行列。合理的布置能够对结构的抗震起到有效的提升,在设计中应提倡平、立面的对称。经过对震害的研究我们呢可以发现,对称建筑在地震中受到的伤害最低,对于采取抗争措施和处理都较为便利。

4.6、增加承受荷载的构件截面

在实际结构的设计中对承受地震力的构件应增大构件的最大部分截面,主要表现为在底部中应用加强层。通常情况下在剪力墙底部的加强层,其高度应设计与底部两层的较大值,或1/8的墙肢总高度相接近。高度大于150m的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是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为保证结构的延性需要对截面的尺寸进行限制,以防止产生脆性破坏,尤其对于抗震结构的截面限制条件更为严格,将x设为混凝土受压区域梁端截面构建的高度,考虑钢筋的受力情况,计算结果应符合以下条件;一级,x≤0.25h0;二、三级,x≤0.35h0,H0表示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4.7、发挥楼盖的水平隔板作用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将竖向的受力构件,也设计为是受弯构件,主要抗倾覆构件能在压力作用下,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能减少增加的构件数量,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在高层建筑中,实际楼盖发挥的隔板作用应符合计算假定:假定全部楼层采用刚性楼板。这主要因为结构楼板的刚度足够,楼板有一定的厚度并配有钢筋,且在平面内的开洞进行了限制。如果假定不符合,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楼板会成为薄弱层,结构会在层高处竖向构件发生破坏,导致结构整体发生垮塌。

4.8、对结构体系要合理的选择

抗震设计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就是抗震结构体系,建筑是否安全和经济取决于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4.8.1、在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合理选择时,要考虑到地震作用有合理的传递途径以及计算简图要十分明确,除此以外,受力以及传力路线等都要符合抗震分析。

4.8.2、在选择建筑结构体系时,要考虑到赘余度功能和内力重分配功能,这两个功能是进行抗震概念设计时的重要原则。

4.9、结构构件的延性要得到提高

对各个构件延性水平的提高是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关键问题。抗震措施主要有:采用竖向和水平向的混凝土构件,从而对砌体结构加强约束。这样一来,配筋砌体在地震中产生裂缝后也不会倒塌,让建筑物在地震中不会完全丧失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5、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结构、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设计人员要不断利用这些新结构和新技术进行抗震结构设计,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天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42.

[2]柏芸.试论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门窗,2013,06: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