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的作文

学生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的作文

学生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教学起步教学

一、加强句子训练

1、句子的训练完整性。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往往不够完整,不是少主语,就是少谓语。这项训练应随着一年级教学“句子”就进行并加强。以使学生形成完整句子的概念。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明谁或者什么?后一部分说明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常引导学生辨别句子,纠正句子的错误,做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

2、造内容充实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经常的、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可以口头造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敏捷、灵活的反应能力,这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可让学生书面造句,要求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句末打上标点符号。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时,不要局限于能写完整的句子就行了,还应引导学生能造出内容充实的句子。如学生用“关心”造句,有的说:“老师关心我们。”有的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第二句就显得内容更丰富、充实。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大量造句练习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的写作能力,是作文的启蒙练习。作为作文教学起步形式的造句只有从内容入手,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造出不仅结构完整,而且内容充实的句子,才能完成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任务,为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奠定基础,减缓坡度。

3.模仿优美的句子说话。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练习说话。这样既给了学生“拐棍”,又能根据训练要求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蔬菜”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蔬菜的种类很多,有的吃根,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花,还有的吃果实。”我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说话顺序,然后进行仿说练习,学生思考一会,列举了10多种内容的句子。这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说话能力。

二、说话、写话训练

说话与写话训练,以往以低年级教学中重视不够,起步较晚。大纲规定作文能力“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说是写的基础,写又是命题作文的前提,所以必须下功夫,从一年级就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儿童说话训练的基本形式,要认真教好。教材中训练形式多种多样,不同训练形式,有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明确训练的目的要求,安排好训练的步骤。有些说话、写话课,教师不但要注意备好课,甚至要写好例文,设计好板书词语,这样做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可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教好看图说话,还应进一步教会学生独立看图的方法。观察是看图说话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是不可能把图意看明白,说清楚,说连贯的。细致,就是对画面上所表现的时间、地点、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画面色彩等都要全面观察;准确,就是分清主次,辨认哪些人物、景物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顺序,就是对画面上的多个景物能够有层次地观察,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这是训练儿童说连贯话、说完整话的主要条件。

1、以看图写话为切入点,开展作文起步训练。看图说话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训练项目,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从看图说话中开始,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也就不难了。如:在教学中,先出示彩图,在引导学生看懂意思之后,让学生有顺序地说出来。在同学们的激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之后,人人都想站起来说一说的时候,告诉同学们: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听每个同学说,但是如果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老师就知道了每个同学说话的内容了。这样引导学生从说话进入到写话训练。在同学们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在引导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写得很认真,但是如果你能将自己写得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像你自己说的一样通顺,一样流畅,那就更好了。如果不通顺,就自己修改一下,这样老师在看你写的内容的时候,就像听到了你的声音一样。”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在看图时,不但能够写出较生动的一段话,而且语句也比较通顺、完整。

2、.增设“说话课”,给学生多说话、多动笔的机会。我们从一年级起,每周设两节说话课,从多方面选择话题。如观察植物、动物实物;还有整理短文,读范文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并让学生有重点、有选择地写下来,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用拼音代替。

3、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一进入写话训练,不但要学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还要求学生写得有顺序,有一定的内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曾组织学生慰问老干部、春游、做游戏、大扫除、参加运动会等一些活动。事先都布置学生仔细观察,事后根据老师要求先说后写。为了使学生增加练习写话的机会,我们还启发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观察到的以及印象深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鼓励他们坚持每日写一句话,给外地亲属写信、写日记、办班内板报等。

我们认为在低年级进行形式多样的,适应儿童特点的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做到识字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而且对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也是有益的。

三、讲读课文,体现读写结合

在教学改革中,注意课堂上精心设计最佳问题进行阅读教学,并且切合实际地把握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读写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

学生的作文范文第2篇

写事的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小学作文中占很大比例,而学生对这类作文的选材已不是难题,写什么事,学生基本能选定。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却可以说是事情的简介,干枯无味,没有具体内容,没有真情实感,达不到小学语文作文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指导学生写记事的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的。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我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成立写作小组、小记者站、墙报小组、作文编辑部等,还让学生写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写了以后,在黑板报上,在广播站把好人好事表扬一下,使学生感到作文既是练习,也是生活的需要。人是有自尊心的,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自己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镜头,如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因为生活的素材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使学生能记下更多的材料,到课堂作文教学时再指导学生从日记中选材,让学生切实感到日记是作文材料的“仓库”,是练笔的重要途径。

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作文

大教育家叶圣陶向来主张写文章必须是“诚实的自己的话。”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就不能正确地反映生活。胡编乱造之所以不能写好作文,就在于它脱离了生活,写出来的文章就必然不真实,漏洞百出,难以使人相信,当然也就谈不上有意义了。如有个学生曾经在作文中写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我带弟弟上街玩,弟弟不小心把一颗糖掉在地上,我没注意到,他就把糖拾起来吃,结果马上就喊肚子疼,过了一会儿,我走路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重重地摔了一跤,把大腿骨摔折了,害得我休息了一年多。

读这个片段,就很难相信有这样的事:

1.弟弟吃了掉在地上的糖,一般不会“马上”肚子疼。

2.“我”跑路摔跟头,一般不会摔这么重,休息一年多显然是夸张。

这样写假事,不能抒发真情,不能打动读者。这个片段也就没有意义。

四、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记叙

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是叙事的基本要求。材料选好后,什么材料放在前,什么材料放在后,一定要合理。不能将所有材料都放进去煮成“一锅粥”,而应该将材料认真“排个队”,这样叙事才有条理。文章有了条理,别人读了才会留下清晰的印象。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文章,使文章有条理。小学生常用的顺序有: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②按地点的先后顺序写;③按地点变换顺序写;④按内容类别顺序写。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供我们选用,具体处理时可以根据作文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要一概而论。有时为了使文章有波澜,也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或各种方法交错使用形成倒叙、插叙、补叙。这样每篇文章才各有不同,形成文章的千姿百态。因此在安排文章顺序时,还要在“巧”字上做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更有条理。

五、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叙事

小学生写叙事作文时,常常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叙写一件事,如要求写“一件趣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傻事”……这些题目中的“趣”、“难忘”、“快乐”、“傻”……就是叙事的中心意思,所叙述的事情要能充分突出规定的中心意思,否则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围绕中心清楚具体地叙写一件事呢?

1.围绕中心意思选取材料。要围绕中心意思叙事,首先所选的材料要切合中心意思。

有一个学生,要写“一件趣事”这篇作文,他想了两件事,一时决定不了。

事情一:吃饭时把米粒撒到了地上,妈妈教育他爱惜粮食。

事情二:用放大镜、火柴、爆竹、香烟等做聚光实验。

如果指导学生选会选哪一种呢?你肯定选第二件。因为从题目看,必须选趣事,而第一件虽然有意义,但缺少趣味,只有第二件事是有意思的,切合题中的“趣”字。

2.紧扣中心叙写事情。围绕中心选取了材料,在叙写时还得处处突出中心思想。

有位学生写《一件趣事》写的是捉老鼠,在作文的每一层中都含有一个“趣”字,如:

你听说过用爆竹炸洞赶老鼠的事吗?这一炸弄巧成拙,老鼠跑出来了,猫却吓跑了。更有趣的是猫不在,我竟用猫捉老鼠的方法,自己去捉老鼠,双手一扑结果老鼠没捉到,我却连人带棍都趴在地上。

由于叙事过程中紧扣“趣”字,所以中心意思很突出。

六、引导学生叙事要具体

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它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我们指导学生叙事时一定要抓住“六要素”,特别是把“经过”写具体。写事情的经过,要写清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事情的开始、发展、变化和结局一定要写清楚,让读者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写清楚、写仔细,叙事“具体”的目的就达到了。要把文章写具体,还应当学会对事情的关键部分进行具体的记叙、描写。事情的关键部分,是指表现人物品质起重要作用的地方,是文章的中心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事情中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那些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关键的地方一定要具体,除此以外还要对关键的内容学会做一些联想、猜测,使内容更丰富,同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更真实。

七、引导学生写作文之前编写提纲

“提纲”是写好记事作文的一盏“指路灯”,有了它,就容易一步一步写下去。反之,学生就会写完这段不知下段该写啥。因此,小学生写作,必须学会编写提纲。作文提纲主要有题目、中心、写作顺序三项内容(甚至详略安排)。在题目、中心确定后,材料安排一项在行文中是最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它决定先写啥再写啥,直至把文章写完。

如《难忘的第一次》这篇作文,提纲大致可以这样定:

题目:难忘的第一次

中心:通过对第一次的记叙,突出它难忘的原因。

材料安排顺序:

1.运用比较法引出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

2.具体叙述此事的经过,详写能体现“难忘”的细节。

3.谈自己的启发和感受,照应开头。

有了这份提纲,便能把这篇记事作文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使人读后深受感染。

八、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学生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注;责任;探索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牛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表一点浅见。

一、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增强.社会接触的拓宽.学生探索、措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这种心理实际上是青少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和证服欲望。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析。例如.有一则材料名为《鹿狼之战》,谈一群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鹿被赶进了养殖场.结果生长状况愈来愈差,病弱越来越多。有人想了个办法,在养殖场里放进了两只狼.结果鹿群非但没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这个材料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怎么没有天敌而反有害,有了天敌反而有益”,一题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歧见迭出。想叫他们不说也不行。

二、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必然会遇上许多疑难.许多是非难辨的事物.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争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理性思维的增强.他们表现出乐于思考,不愿盲从.有正义感。倘能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命题时,就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他们讨沦。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吗?》、《走在最前面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前一问题经常困扰着学生.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成绩浪线上起伏.也同时引来家长、教师、同学的不同评价和不同对待。现实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于是他们想质疑、想说出心里活。后一命题是题目本身使学生质疑。“走在前面的人怎么会最痛苦?”这似乎有悖常理。于是学生产生了征服疑难的愿望.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他们认识到先知先觉者、披荆开路者是最大的幸福者.又是最大的哀痛者。

三、运用关注、责任心理命题。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是什么;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干部。为什么父母却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问题就不单单是作文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作文就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四、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 的我开 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例如:《要战胜自我》、《发光与沾光》、《由圆明园 墟引起的思 》,这些文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自强自奋心理。

学生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巧引自然过渡,消除畏惧心理

学生进入初中,课程增多,语文课堂要想生动、有趣,特别是习作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自然而然的要多想办法,这时我们不妨回头再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先写后与,由说到写,从说话过渡到写作,把学生轻松引进习作大门。

例如,初一第一堂写作课标题《我》,首先让学生先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再把作文写完,老师可以把写的好的作文,拿出来范读,让学生猜猜这是谁的作品,让学生懂得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人物,也可以把写得不好的作文,让学生猜。如果猜不出来,老师可以揭晓迷底,学生集体帮助修改,下课后把作品还给学生,学生再补充协议,结束课时老师点题,今天我们就上了一节习作课,把你们说的写下来就是写作,从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体验生活细节,普抓素材写作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这正如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丰盛而不枯竭,溪小自然活泼川流不息”,但现实情况是学生缺少“真生活”一味虚构“假”、“火”、“容”这样的作文写多了,一提作文学生就头痛,感到没东西可写,感到索然无味,也就成了正常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老师该怎样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情感。例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外出郊游写作观察课,让学生在学好的大自然中观察自己所喜爱的景物、人物、动物和植物,将观察结果积累起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学生的姓名,有的悦耳动听,有的含义深刻,有的闪动着色彩,让其回去弄清楚自己的名字的来历及含义,然后记录下来……。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的过程,这些感兴趣的习作作业,学生爱做,所以做起来十分投入,因为细心观察体会,所以写起来生动有趣,再经过老师适当的评价和适时的鼓励,这样学生越写越爱写。

三、广泛阅读学籍,敢于开拓创新

要想使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以便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涉猎群书,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有许多名人名作,这都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这些名作,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必要时要把写得好的段落背下来,除此之外,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书籍、文学名著,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做到下笔如有神。

例如,课前让学生自背一段精美短文,不定期举行背诵比赛。这种比赛,既是对学生课外积累情况的检阅,又能对学生积累知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兴趣,长期如此坚持下去,学生便构建了一个用之不易的素材库。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更应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去开拓学生的创作灵泉,使学生创新写作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四、进行多样批改,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指导学生自评作文,有序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教学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合,并用圈、点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的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也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取得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自然而然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一、多角度观察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有美好的憧憬,有如火的激情,有丰富的想象,对真善美充满着遐想,大至国际风云变幻、国家建设,小至一片落叶、一颗星星,甚至一句话、一件小事都能牵其驿动的心。那么怎么会“无话可说”呢?作为教师的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最熟悉或者最适合的材料;二是引导学生敢于将自己的生活书面化成为作文,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例如:我的闲暇生活、我的家庭生活、我的情感生活;有些同学喜欢看武打小说、卡通书的,可以将故事的内容作为作文的素材;有些同学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可以把他们的感受和认识写进作文。

总之,教师应该熟悉学生的生活,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自己的生活,将之书面化,使之成为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最大限度地阅读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作文密不可分,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想象一个根本不读书、不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来。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

阅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阅读课文。中学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有经典性、示范性、情感性、教育性,是最好的例子。教师要“少讲、精练、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自由应用,善于借鉴,真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要背诵的课文或内容要求学生要滚瓜烂熟,然后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活动。例如:读后感,读后的联想或想象;续写,把课文的故事接续下去;扩写,就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展开想像;仿写,以主人公或作者为对象写信;对课文说明、评论的事情质疑等。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后续写结尾;仿《谁是最可爱的人》写《我们班最可爱的同学》等。

二是阅读书籍报刊。许多课外书籍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文质兼美,是学生作文创作的材料宝库。我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语文报》、《读者》、《青年博览》、《知识文库》、《小中见大智慧文丛》等书籍,同时创办班级图书角,班级订书,同学捐书,设专人管理,让学生互相阅读,另外鼓励学生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样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培养了能力。有范文引路,起到了以读促写的功效。

三、开展课内外活动,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

鲁迅先生说:“必须采很多的花,才能酿出蜜来。”传统的作文训练,一般两周一次课堂作文,要求学生在两课时内完成。学生绞尽脑汁“闭门造车”,老师侧倾注心血,拼命修改,反复权衡,给个分数。这样优劣好差“分数见分晓”的教学方法,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严重束缚了师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是很有必要的。

爱表现自己,参与意识强,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为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创设写作素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从而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课前3分钟的班级论坛、演讲比赛、辩论会、讲故事比赛、男女对阵的乒乓球赛、篮球赛、排球赛、野炊、小范围踏青、短距离的旅游、关温暖献爱心、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磨练意志,锻炼思想,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创造思维,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加上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摘报剪报、手抄小报等展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审美情趣有很大帮助。

实践证明,对这些活动,学生参与意识强,兴趣浓,积极性高。同时活动又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题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从根本上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训练,我所任教的班级同学的作文视野得到了扩展。例如一位同学参加完庆元旦“文化艺术周”的系列活动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总以为上台表演就那么回事,总以为我可以做得像他们一样出色,其实不然,他们确实要精心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基本功,还要全身心投入。在众多的强手中,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更清楚了自己的优势与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