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歌颂母亲的诗词

歌颂母亲的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歌颂母亲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歌颂母亲的诗词

歌颂母亲的诗词范文第1篇

一.难以割舍的亲情

亲人之间的感情是诸多感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亲情就无从谈起别的感情,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很多诗歌词曲篇章就为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感情信息,而这种感情信息的表达多是采用思念这条线牵连的。下面举例说明。孟郊的《游子吟》,原诗话不多,传递的感情却深长浓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诗中淳厚真切地吟颂了人世间伟大的人性美——母爱。由线起笔,由草作结。从线写到衣,针针寄深情。由衣联想到寸草,想到报母恩。感情回环,母育子艰难,子报母深恩。诗虽短,却淋漓淳厚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最真的情感。此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滋养了读者的心灵,更激起了离乡在外的游子的共鸣,是难得的好诗。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示儿:给儿子们看。元:通“原”。《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们的遗嘱,诗歌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这首诗虽然传递的是爱国之情,但是我们细细一想,作者临终的叹息和嘱咐并没有说给别人听,而把这样可以托付的大事交给自己的孩子们,言语之中可以领略到作者陆游对儿子们的寄望之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该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和对团圆的渴盼,浓化了夫妻之间的亲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表现了弟兄手足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深切感情。回望中国古诗词,可以说是亲情无限。

二.缕缕不断的相思情

中国古诗词中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感情的诗歌也不少,《迢迢牵牛星》是写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和相思之深。秦观的《鹊桥仙》则写牛郎织女的相聚之欢和离别之速,以及依依惜别的情绪。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其内容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之女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内心凄苦与思念的感情。下面的这一首《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把青年男女的依依别离、渴望相聚、思念的憔悴、时光的流逝、想念而不能相见的自我安慰描绘的细腻透彻,简直写绝了青年人之间的缕缕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苏轼想念亡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元好问写生与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李商隐写幽幽的思念。

三.对锦绣河山的热爱之情

歌颂母亲的诗词范文第2篇

父母子女之间浓烈深挚的亲情在《诗经》中随处可见。如《邶风・凯风》就写出了对母亲深厚的爱意。“凯风自南,吹彼棘心”“爰有寒泉,在浚之下”,以娇嫩的树心比喻幼子,以温暖的南风比喻母爱;把孩子比作土地,母亲则比作滋润土地的寒泉,这都展现了母亲的大爱和辛劳。最后一节的“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黄鸟尚且能够以温柔的啭鸣取悦人们,七个儿子却无法安慰母亲的心。这种交错之美,贴切地表达出对母爱的深情赞美和反躬自责的愧疚。父母作为子女的直接养育者,其恩德是子女终生难以报答的。儿女长大成人,母亲付出了多少辛劳,耗费了多少心血!而自己未能报答母爱以慰母心,内心有很深的自责!

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同宗共祖,血缘情深。《诗经》中涉及兄弟之情的篇目不少,如《唐风・m杜》《王风・葛》,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邶风・燕燕》写卫国君主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小雅・常棣》更是专写兄弟亲情的名篇。“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以棠棣花盛开之明艳来赞美族人兄弟之亲近美好。棠棣花常两三朵并开,花与萼相映衬,暗喻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在纷杂的红尘中,除了兄长,还有谁人对自己如此关心?兄弟之间充溢着的手足之情将我们紧紧相连,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从古至今,对友情的歌颂从未间断。在《小雅・伐木》一章中就讴歌了友情的清香。伐木丁丁,引起了可爱的鸟儿嘤嘤鸣啼,山林幽谷中到处鸣声喈喈,友情之美油然而生。朋友间的情谊也是如此,淡雅、和睦、与世无争。友情,作为自然界中弥足珍贵的情感之一,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传诵。管仲与鲍叔牙分金无争,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季札挂剑悼亡友,程婴与公孙杵臼舍生忘死保护赵氏孤儿,庄子与惠子激辩于濠梁之上,这些友情佳话伴着轻巧空灵的伐木声汇成汩汩清泉,荡涤着我们的心灵。歌颂友情的诗篇是诗歌园地里永不零落的花朵,是诗歌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歌颂母亲的诗词范文第3篇

可孟郊的一生,用倒霉悲催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孟郊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暮年丧子,人生的不幸都让他遇上了。因为没有什么背景,要想混出个样子来,孟郊只有科举这个独木桥可走。但众所周知,科举这条路,那是布满荆棘和血泪的。

孟郊41岁才中吴兴乡贡,后来接连几次进京赶考,无一例外都落榜了,有史料可查的,仅在41岁到46岁期间,他就曾三赴长安应举,前两次均落第。失意之际,他写下数首牢骚满腹、愤恨不平的诗作。他在《落第》一诗中这样写道:“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第二次名落孙山,他又写下了:“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甚至有些绝望了,他写了首《叹命》:“三十年来命,唯藏一卦中。题诗还问易,问易蒙复蒙。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影孤别离月,衣破道路风。归去不自息,耕耘成楚农。”发牢骚说既然没有当官的命,那索性以后就不考了,回老家当一辈子老百姓。

话虽是这样说,可孟郊还是不甘心,要是不去参加考试,这一辈子估计就是死路一条。所以痛定思痛,孟郊还是决定要做最后一搏。

皇天不负有心人,年近50岁的孟郊第三次来到长安应试,居然给他考上了,压抑了40多年的郁闷一下子爆发出来,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考试虽然过了,可按科举规矩,进士中榜后并不授官,只是有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主试的博学鸿词科或书判拔萃科考试,录取后才能授予官职。就这样,又过了4年,朝廷才给了孟郊一个溧阳县尉的小官。官职虽小,但这毕竟可以让慈母欣慰。刚到任所,孟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从老家接来,并写下了绝代名篇《游子吟》。

但这孟郊写诗可以,做官还真不是那块料,一个县尉的小官也被他当得焦头烂额。在溧阳,孟郊很少在衙门里待着,经常是骑着一头瘦驴四处游逛,日落方归,美其名曰“察民情”,可拿出的调查研究材料,尽是些苦吟诗作,很不实用。

孟郊既不务正业,又不会和上司搞关系,县令对他很不满意,就把他的所作所为向上级反映。上级领导于是派了个人“帮助”他工作,但是要分他一半工资。孟郊本来就工资低,这下经济上更是捉襟见肘。

歌颂母亲的诗词范文第4篇

在永嘉县城,“百岁母亲古稀儿,沉醉书香觅诗情”一事被传为美谈。一位名叫朱碎香的103岁老人和她的70岁的儿子对出书着了迷。她的儿子陈继达已经出了六本文学作品,她自己也出了一本诗集。

朱碎香1904年初夏出生于永嘉一个叫罗川的小山村里,贫困的家庭状况使朱碎香从没上过学,朱碎香只有在帮行医的父亲抓药时识得几个字。结婚后,行医的丈夫教会她配方,还教她读千家诗。稍有空暇,她就看书,尤其是小孙子订的《故事会》,被她翻得烂熟。碰到陌生的字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弄清其读音及意义不可。

也许是小时候的独特经历使老人对自己的命运有更多的抗争意识吧,这位老人竟在90岁时开始拿起笔练习写字,借助诗词抒发感情描述世情,还在百岁时出了一本诗集,在当地成为一个佳话。

“笑看我国大花园,硕果红花满园挂。园丁辛勤耕耘乐,美丽花朵献中华。春季牡丹花中王,夏季荷花伴藕郎。秋季黄金地,五福冬梅满园香。”老人回忆过去的种种酸楚,品评现在的幸福生活,兴致勃勃地朗诵起自己写的一首诗,开心得像个孩子。“花甲年龄志气雄,诗通中华向前攻。满腹诗文添锦绣,斗大书房重重叠。”这是写给引以为傲的儿子的。媳妇贤惠,好!也给媳妇做一首:“贤德媳妇像朵花,已尔教育为人师。勤工苦干精绣织,两人合作胜当初。”对于自己的宝贝孙女,老人更是诗兴大发:“二九佳人思想通,又红又专又春风。勤俭做事又敬上,人人喜爱陈晓春。”

兴致来时,儿子的朋友也是福分不浅,能够得到百岁老人的颂诗,比如《戴医生》这首诗就写道:“年高古稀戴医生,八斗通才美名扬。满腹诗文如春色,乾德超群亦芳香,名医胜比张仲景,又似华佗道义长。我自羞愧没文化,献上土诗祝安康。”她还会这样讽刺风筝:“一线随风上九霄,摆头摆脑自逍遥。不知暴雨狂风至,纵不身亡也断腰。”……50多首“土诗”虽不甚合韵律,却是这样的朴拙可爱,这样的情真意美,怪不得儿子要把为母亲出一本诗集作为老人百岁寿辰最好的礼物了。

如果说老妈妈的“土诗”有点小儿科的话,儿子陈继达如今则是文坛上有名气有影响的作家了。陈继达曾任永嘉电大校长,太过繁忙的工作使文学这颗种子没有合适的土壤,直到退休,写一本书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迫不及待。

在进入县政协几年中,陈继达主编了《永嘉历史人物》、《楠溪江历代诗文选》、《监察御史徐定超》等,并创作了大量诗文及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入选。退休时,陈继达出了诗集《石英钟又唱歌报时了》。紧接着,一本带着油墨香的诗文选《山水人生》又出版了。这以后,写书出书一发不可收,纪实传记文学《我的文学梦》、《溪山吟》、长篇小说《宦海孤帆》、《梦笔斋夜话》、《圆月》相继出版,尤其是《圆月》,系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力作,历时三载寒暑、数易其稿乃成。《文艺报》曾以一整个版面的文学评论对陈继达的文学作品(重点是《圆月》)进行评论,这在浙江文坛上是少见的。

陈继达创作的《宦海孤帆》,用诗化的语言,把叙事体的长篇小说写得富于诗情画意。“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雷老将心”(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陈继达年逾“耳顺”,但创作热情依然不减,在老伴重病缠身的情况下,常年守候在老伴的病榻前,坚持写写停停,修修改改,披阅四载,增删数次而成。特别是那有机地融合于作品中的70余首精心制作的诗词、曲联、歌赋和民谣,对于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增加情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珍惜时光如宝贝的陈继达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晚上一般在9时半就休息,在凌晨3时许醒来正是脑子非常清醒的时候,抓紧时间写作或看书。就是老伴在温州住院治疗时,他一边在医院服侍妻子,一边日以继夜地“侍候”文字。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宦海孤帆》就是在那时完成修改的。他不但懂得珍惜时间,还讲究效率,硬是在老年学会用电脑。此后,写稿、改稿都在电脑上完成,令许多总认为自己学不会电脑的年轻人啧啧称赞。

歌颂母亲的诗词范文第5篇

一、诗教是境界教育,培养责任感、使命感

中国的“诗教”传统古已有之,孔子曰:“不学诗,无以立。”(《论语·季氏》)而诗教的目标何在呢?《礼记·经解》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对人的道德要求,由此可见,诗担负着教化的重要责任,不仅以个体的“立人”为目标,更意在培养个人平和温厚的德性,从而塑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诗教首先是一种境界教育,培养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主线,也是衡量个人德性的重要标准,因而一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变迁,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渐趋多元化,而以审美、情感和心灵教育为指向的“诗教”,无疑是进行责任感、使命感教育最细腻也最直接的切入点。因为诗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诗经、汉乐府到鼎盛的唐诗甚至现代诗歌,无不充满了可读可颂、可学可书的经典,题材也广泛多元,无疑是开展诗教的丰富资源。

南宋陆游的《示儿》一诗满含悲怆情绪,抒发了面对故国沦丧却无力改变的赤子之心:“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一生写作的九千多首诗作中,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至深,传颂千古。许多边塞诗也洋溢着同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对边地生活和自然风物的描写中传达出思念故国的强烈情感,王昌龄的《出塞》即是一例。其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更是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保家卫国。此诗气势流畅,雄浑豁达,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再如曹植的《白马篇》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热情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光辉,诗的末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集中展示了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这样的诗作,对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是容易引起共鸣的。此外,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不展示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使命感,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对诗人生平经历和诗歌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为学生解读诗歌提供充分的语境;讲授时要从诗句字面含义进行延伸和深入,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古典诗词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文学形式展现的民族历史,也包括民族的文化记忆、人格记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人无不将自身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关注与思索融入篇章,“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理想使他们的诗作呈现出磅礴的气魄、深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使命感,能给今天的青年人以震撼心灵、启迪智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二、诗教是人格教育,培养高尚情操

林语堂谈到中国诗歌时,认为它“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的心灵”。中国诗歌中对理想世界的歌颂、对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使得身处纷扰世事中的人们内心葆有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崇高精神的向往。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其中别有真意,借写朋友间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自身的执着信念。首两句中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落寞心情;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以及坚持操守的信念。早在六朝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人格。在此诗中,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口信,借以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阐释作品的背景,使学生领会诗中深意,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进取精神。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高尚情操的诗篇比比皆是,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中的坚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中的执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中的高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悲悯,以及“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的淡泊等等。

诗歌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人格修养具有天然联系,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优秀诗作得以传颂千古,其魅力来自于诗人的高洁情操、奇伟风骨,而诗歌的“性情”反过来也会对读者的人生施以影响,参与其人格的打造、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筑,使读者的生活不断被美和道德的光辉所照亮。诗歌一旦进入人心,将会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构筑一个人的思维路径与情感体验,以这种方式建构的价值观,一定会比枯燥的说教更富心灵养料,给人以持续的道德教化。

三、诗教是情感教育,养育健全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是情感教育的绝佳教材,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的诗歌创作理论,意在强调情感于诗歌的基石作用;《毛诗序》亦有云:“诗者,志之所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同样指出了情感表达为诗的本质属性。诗说出诗人的情怀、胸襟和旨趣,能够唤醒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的目标。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基石,也是古典诗歌着力表达和颂扬的情感。孟郊在《游子吟》中以白描行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依惜别、深沉的爱与敬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简洁的语句中所传达出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此外诸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中的游子望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手足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中的落叶归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中的静夜思乡等等,也都是吟诵亲情、乡情的名句。教师应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使他们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古诗,充分体味亲情的真挚与和谐。

友情也是常常入诗的题材。举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无一不是歌颂友情的千古名句,其中不单凝结着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感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写照。教师在教学时应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情感,并教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珍视友情,待人以诚。

以诗为材料对人进行情感教育,将为德育提供一种新的理念,即去除现行德育中的材料理性化、方式工具化、目的功利化的弊端,提升德育的温度和魅力,贴近生活,关怀生命,以诗意的语言、丰沛的情感充溢受教育者的心灵,让他们在充实、温暖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辨明意义、建构精神体系、形成价值观念,促进其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立、自由与完善,养育他们健全的心灵世界、丰富的情感结构,同时推进道德教育的开展。

四、诗教是人性教育,传达普世价值

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诗语言优美、辞采斐然,更在于其中所蕴涵的优秀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诗是感性的,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诗是优美的,容易激发人的想象。以诗育德,正是从学生的体悟和感受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教化和滋养,以培养健全人性,体会普世价值。

美学家李泽厚这样解释诗歌对于人性的教育功能:“诗启迪性情,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上人性之道。可见‘成己’、‘成人’、‘为己之学’等等都远非知性理解,而是情意培育即情感性、意向性的塑造成长,此非理性分析或概念认识可以达到,而必直接诉诸体会、体认、体验;溶理于情,情中有理,才能有此人性情感及人生境界。”可见,人性作为一个宏大的概念,其建构在人的情感属性之上,也是构成高尚人生境界的重要基石。李泽厚的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不谋而合,就是强调诗歌背后的人情和人心,力求物与人的合一,融汇诗人的人生心得和人生旨趣,如此才堪称诗歌的至高境界,并正确传达人性价值。

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界的认知、感受、体会,自然之物通过情感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参与对人之性情的建构。六朝乐府民歌《江南》描绘了一副清新动人的图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人身处美好的自然环境时,会由内而外生发出一种欢欣与喜悦,这是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它不需要过多思考、辨析,是人性中真与美的自然流露。除了和悦之喜,人性中也包括由景物生发,对痛苦的感知和倾诉。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通过乍暖还寒天气、三杯两盏淡酒、满地黄花堆积、梧桐细雨的描绘,抒发了“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绪,表现了作家在饱尝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颠沛流离等一连串打击之后凝集心头的内心苦痛。对词中无限痛楚抑郁之情的感受和理解,自然也是培养健全的情感结构之必须。人性不仅应该包括对自身感情的体验,也应包括更大意义上的理解和同情。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塑造了这样一位老翁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这首历历如绘的诗作,培养学生的同情之心、惜弱之情,是再好不过的人性教育。

诗歌源自人的性情,又反哺人的性情,所以我们能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感受春景,同时体味诗人内心的寂寥;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里感受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对自己灵魂的叩问;在《伐檀》和《硕鼠》中感受民众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慨,在《国殇》中体会追悼阵亡士卒的哀痛……诗歌中饱含的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对情感的珍视、对弱者的体察、对正义的追求、对死亡的暗叹等等,都启发着青年学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并使性情不断经历真善美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