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 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可塑性很强,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就其内容来看,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适应、成人。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这两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其次,要坚持发展优先、防患于未然的策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活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

(2)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动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时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显。”

(3)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问题时期。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点,把握好这一特点对我们开展团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要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对个别学生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开展好团体和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

(4)客观性与科学性: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例如,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视好动为问题,认为好动就是多动甚至多动症。并且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还有,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有的教师轻率地指责学生是“弱智”、“变态”,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出现匆匆忙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最后,还要防止在判别时出现以下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5)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教育性。“咨询心理学始终要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模式。咨询对象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适当的应变能力。”可见,心理咨询者被认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询者必然地与病人联系到一起,视之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询中里要淡化心理学概念,恰倒好处地应用心理学原理,抛弃某种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时,不能把心理咨询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要利用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6)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有一个特点是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标。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有利于系统、连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在本校可提供的资源上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攀比,制定一些过高或根本就实现不了的目标,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因校制宜。

参考文献:

[1]李晓文 《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0

[2]刘益民等 《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00.3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颇具攻击性,会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有的则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以上类似的还有许多。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为之担忧。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

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心理卫生,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会造成学生心情忧郁、情绪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

三、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方法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

2.学校教育中,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教师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师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

其次,对低年级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有入学时的“自我介绍”游戏开始,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通过学生自己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描绘,进行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通过学生的表演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知道称赞和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得到锻炼。另外还有互助游戏、日常行为习惯游戏等等。

再次,对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除了上述一些游戏、活动外,增加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组织谈心、交流。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材料分析、谈心等,都是建立在中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恰好弥补了低年级游戏活动的缺点。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1.独立意识较强

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对自己意识和独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强化,代表着这个人开始走向成熟。而独立意识的增强,让青少年开始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以此来展示个人的所有能力。这本是一种良好的进步。如果此阶段的青少年,做事较为武断,主观性较强,受个人涉世不深、阅历较少的影响,做出的事情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2.感情丰富,情绪不稳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们,身心都进入快速的发育阶段,生活经历较少,心理发育也没有得到成熟,个人情绪也很不稳定,所以,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不强。此阶段的青少年十分渴望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又由于此阶段的青少年特有的封闭心理,不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所以,有时候此阶段的青少年会感到十分孤寂。

二、网络时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矛盾

1.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封闭主要表现在,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思想感情,甚至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喜欢自己独处,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常让青少年感到孤寂。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青少年本有着开放性的特点,他们愿意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亲人或者朋友交流,把自己对某些事情的观点和想法说出来,或者遇到疑问的事情时,会向这些信任的人请教等。无论是开放性的青少年还是封闭性的青少年,他们都想掌握更多的知识,想对社会和他人有更多的认识,所以就会自己找一些途径。在这些交流的途径当中,网络是他们最好的交流平台。

2.求知欲与识别力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求知欲十分强烈,想一时解决自己全部想要知道的东西,所以对新知识和一些新的观点都十分感兴趣。但他们的识别能力十分有限,真假难辨,吸取一些糟粕时,也没有想到它们的质量问题。所以,当他们从网络上看到很多的信息,都无法正确而全面地做出恰当的评价,最后造成真伪不辨。

3.性心理的矛盾

青少年阶段,人们的生理已慢慢走向成熟,但心理却没达到成熟时期。所以,这时候的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的问题比心理健康问题要突出得多。这些问题阻碍了他们与异性进行正确的交往。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

现在社会的沟通交流工具非常发达,但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如果彼此间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自我表现和自我的价值就得不到肯定。当他们心理遇到问题时,也不和他人进行沟通,不向他人征求意见,也不听取他人的意见等。久而久之,他们就出现了心理障碍,与此同时,他们的交际能力也没得到锻炼。对此情况,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多找些机会和孩子们聊天,多和孩子们沟通,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建立心理辅导体系,让学生们以正确的心态接受网络教育等。

2.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

使用网络实行个别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生活中的影响力,还可以发现潜在的心理障碍者。对此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针对一般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者进行咨询和治疗。也可以增加心理理疗和保养等内容。其主要针对一些因学习方法不对,人际交往不良的学生。

总而言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长久进行完美和探索的课题。只有做青少年的知心人,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动向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和老师才能尽其职,让青少年们在安全而有意义的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林.心理健康的钥匙:心理自助与自控.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人的心理有两大基础,即生物遗传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在不利环境中所引发的心理上的适应困难,应该可以从学校中获得再教育的机会。但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许多做法和现象,不但不能矫正学生的不利心理和行为,反而可能诱导本来正常的学生发生不正常的行为,造成适应困难。

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而且教育工作者中的多数人缺乏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普遍认为,学习认真,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就是好学生。对于学生装的问题行为,有的不认为是问题,有的则简单地归结为思想问题或生理疾病问题。在管理方法是迷信强制,惩罚,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一视同仁,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为学生装提供健康状况的心理社会环境是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健康的学校心理环境充满温暖,对学生装始终寄于期待,能尊重学生的意见,谅解和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两方面体会:

(一)、要改善教师个性品质。师生关系是引起学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原因,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失调,他们是不会理解学生行为的,他们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建设性地帮助学生,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会起相反的刺激作用,为了对学生装的心理健康施加有益的影响,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

教师整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如学生的挑衅或敌视,依赖或要求,破坏或欺骗,吵闹或捣乱,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教师情绪的紧张和痛苦。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具有高度健康和稳定的情绪,结学生抱有期望,富有热忱和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自觉地将个人不健康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教师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不起学生装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健康的课堂气氛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用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态度感应,它主要取取决于教师结课堂活动的领导方式和课堂中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课堂中民方的、宽容的、公正的和热烈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相反,****的、过分严格的、不平等的和冷淡的气氛,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自媒体 改进

Abstract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life, psychologists call this stage "psychological crisis period". In this special st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encounter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confusion, if not time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ill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sound personalit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ince the media has become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so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needs and the needs of times develop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from the media to be improved.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都在不断增大,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由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限制颇多,致使其发展缓慢且效果不佳。近些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让移动终端得到了普及,以微信、微博、网站论坛为代表的自媒体应用简化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数亿用户实行信息传播活动的新兴宠儿。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 自媒体的涵义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至今还仍有许多争议,“自媒体”最早由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可分为三个阶段:web 1.0即传统媒体或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web 2.0指新媒体包含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和新闻门户网站等;web 3.0指现在的自媒体,即以微博、微信、网络论坛为代表的可以实现用户贡献内容的媒介。

2 初中生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曾明确提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2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叫做“心理危机时期”。处在这个特殊阶段的初中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影响到其今后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锦州市多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了解到,虽然有的学校对于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并存纸质档案,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跟踪再调查;部分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相应的心理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n程,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学校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应该找到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3 时展的需要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发展还不平衡,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学校中心理健康咨询室设施配置不足,心理健康教师能力不足,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心理咨询室,没有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寻求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针对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通过一个预调查进行了初步了解。调查方式是对锦州市几所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共130份,收回11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问卷共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二是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况;三是对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建议。通过调查,在被试的初中生中73%的学生存在着各自的困扰,有的同学会选择通过跑步或者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排解,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不排解压力,顺其自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用智能设备上网的同学更是达到了测试人数的98%。对于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仅有0.8%的同学表示不是很支持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而78%的同学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匿名咨询的效果。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3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3.1 授课范围与内容的局限性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所开设的专门课程、活动课程或者融合课程来接受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在固定的时空内以书本为载体,教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来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所以授课范围有限且传授知识的速度缓慢,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是以集体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故无法根据自身心理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致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范围与授课内容受到局限。

3.2 师资方面的匮乏

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依然处于匮乏阶段,许多中小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教师。而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某些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也令人堪忧,甚至不乏是兼职教师。不仅如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一个教师往往要负责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中,一个咨询师每次只能接待一个来访者,以此来看,要想满足全体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变得极其困难。

3.3 社会偏见

很多学校都设有一间布置得非常温馨的学校心理咨询室,暖色的墙壁,舒服的座椅或者沙发,专业书籍、鲜花一应俱全。一些学校还专门购置了沙盘等测试的工具,与教室相比较,更显安静舒适。然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认为,心里有秘密,但是没法说。老师不能懂,也怕老师对自己产生偏见。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探索是有一定偏见的,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无论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还是在社会心理咨询室中,都不敢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排挤与质疑。学生们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将无法得到排解,如此往复便会使问题扩大化。

4 结合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4.1 方便灵活,形式新颖

现如今,网络是青少年接触、认识、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必要途径,而自媒体更使得青少年能够方便快捷地融入信息社会。通过自媒体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动性,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掌控学习进度。这样的变通,不仅可以让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没能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使教育更具灵活性。

4.2 形象温暖,立场中立

青少年时期正是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如今的青少年拥有更多,同时也背负更多,繁杂的世界,快节奏的步伐,高速流动的信息,充满压力的竞争,使得青少年时期既充满生机又充满困惑与彷徨,然而这许多心理困扰,不少学生既不愿意让身边的同学知晓,也没有勇气向家长倾诉,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烦恼的角色。利用现在的移动自媒体平台,学校可以设立一个QQ群,群内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让同学们可以在QQ群中通过匿名的方式向老师求得帮助;也可建立QQ群小组,组内成员互帮互助;或者学校可以事先申请几个公用QQ账号,如果学生产生情绪问题可以自行登录此QQ账号向老师寻求帮助。由于学生拿著自己的手机或者独自坐在电脑前,与他人产生了距离,会产生安全感,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可以真实地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减少了传统心理咨询中的阻抗问题的发生几率,使心理咨询得以顺利进行。

4.3 顺应时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也就是说通过现在的网络自媒体可以适当缓解当下师资贫乏的问题,现有许多专业化水平高的微信公众号和心理辅导网站可以供大家学习。微信公众号有:北京大学心理中心,简里里,你好妈,NLP青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第一人,时代心理TIMESMIND,心里有术,心理测试,壹心理等等。这些公众号会定期推送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心理测试,其中还有许多关于家长、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小文章。有的还提供在线咨询、电话倾诉等服务。然而经过调查得知,除了一些心理相关工作者会关注这一类的公众号之外,少有家长会关注这类消息。这说明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了,却未形成良好的体系,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受益。所以,要想使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还需要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学校系统,才可以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聂智.论虚拟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D].中南大学,2013.

[2] 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 丛立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34.

[5] 郭静静.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7).

[6] 张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为例[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