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前方曹文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读曹文轩《细米》有感
岱山实验学校刘冰莹
封面上是两个醒目的大字:细米。橙黄色的封面,在大片大片金色的稻田中,一个少年呆呆的在稻田前守望。
这就是细米,一个单纯的男孩子,爱害羞,爱脸红。他和其他所有乡村里的孩子一样,喜欢爬树,喜欢在田间和同伴嬉戏,喜欢在小河中和同伴比赛捉虾捉鱼,喜欢疯天疯地地玩耍。正如他母亲所说的,这是一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乡野之子。然而随着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的到来,这个叫梅纹的女孩,改变了他的生活。在后来漫长而温馨的岁月中,细米在梅纹的引领下走向前方,走向未来:而梅纹在那段孤独无助的时光里,更深刻地陷入了一种对于细米的眷恋和依赖。他们之间的姐弟之情,在这个到处是河流与芦苇的水乡世界中,令人感动地展开着。
细米生来便有一种发现自然中美的天赋,淘气而又腼腆,充满了想像力。他用一把小刀在满村子刻下的图象,大胆而真实,刻出了一个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生动的故事。这就是细米最大的不同之处,淳朴而有着艺术的天赋。而梅纹以她不同于乡间的独有的敏锐的感觉开发引导细米。让细米对于艺术有了一种心灵的自觉。
因为艺术,细米的生命才变得更优美,不仅细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如此。细米生长在乡村,虽然有些野性,但他的心灵先天就孕育着艺术的元素。梅纹来自城市,她面对细米浑沌的艺术世界时感到了新奇和迷惑,细米以及他父亲这两人的“心灵与血液里暗藏着与艺术息息相通的东西”,她对细米的帮助不只是引导,也是共同创造。
一、孤独之旅起因――家境败落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最厚实”“竟”,“突然”,“另一番”这四个词写出了生活意外来的如此突然,猝不及防,没有预案。“只好”说出了人在变故下的无奈选择。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我不去放鸭”不接受这个现实,没法接受这个事实。“我要上岸回家”他从心底发出呐喊。村中富户的独子,草房子里的领头羊,孩子们羡慕不已的大班长。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让他怎么接受失学这个事实呢。生活给他迎头一棒,内心的苦楚只能自己品味。
走呢、还是回去呢?家,这让人避风的港湾,这个温馨的摇篮,现在还是那个样子吗?还能回得去原来的那个家吗?内心的犹疑只能自己煎熬。
现在的杜小康是幼稚的,他贪恋着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并没有想到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只是隐隐的感觉到家回不去了,要想回家,只有远行――放鸭。鸭子长大,下蛋了,才有希望回来。
因为家境的败落,所以开启了杜小康的孤独之旅。上天在打击杜小康的同时,不忘赐给他一笔财富――成长。
二、孤独之旅开启――前行、前方
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前行是纯粹的。
“前行是纯粹的。”生活到了另一番境地里只有前行。前行,不是向前,而是行走。只有行,才能冲断以往既成的生活。
那,前方呢?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这是对前方的设想。现在心中只有迷茫。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这才是前方!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前方是永远也逃不走的地方。
如果说杜小康在被抛之时已经与父亲一道经历一种无限的弃绝之苦,如果说他与父亲在前行时已经饮尽犹疑选择之苦,此刻他遭遇的是一种空前巨大的战栗:前方竟然是一个“永远也逃不走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胆怯”。
面对打击,有前行的高贵;面对前方,有充满胆怯的真实。
三、孤独之旅相伴――芦荡放鸭
“我要回家――”
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
草滩、凹地、黄昏、小泥炉、炊烟。多么凄美的画面。“唯一”让人想起“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广阔;让人忆起“孤舟蓑笠翁”的寂寞;让人勾起“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的渺小。但何处是我家呢?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这只是孤独的开始。
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两个“越来越”,孤独撕扯着杜小康脆弱的心。“注满”写出了孤独给少年心灵带来无边的压迫感,失语让最具语言创造力的少年感到死寂。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
“我要回家……”
“想家”“迫切”“母亲”“大哭”他绝望了。面对孤独的折磨,他经历了怎样的煎熬。每一个词语都撩拨着我们的心扉。
“我要回家”不是前文“我要上岸回家”。他深知家是回不去的。大哭预示杜小康的新生。正如一呱呱坠地的婴儿。大哭以后,他可以面对孤独,忍受孤独并承担这个世界赋予他的磨难吗,能过直面强大的孤独吗?
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他忍受住了孤独,孤独在后退。他新生了。
四、孤独之旅考验――暴风雨之夜
“还是分头去找吧”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天黑、水黑,黑海、黑风,万辆战车般的雷声,歇斯底里的暴风雨。更强大的考验来了,杜小康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对外部世界的突变会怎样呢?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鸭们寄托了他们春天能够回归油麻地的全部希望。“扑”“追”彰显了他的无畏,彰显了他的勇气。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一个句号,表现了他的镇定,他的承担,他的成长,成熟。“就又走了”,见证他的行动。
杜小康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完成了他成长的加冕礼。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夜晚之前,他在各种磨难里磨砺变得坚强、担当了,尤其在心理上已经磨练成波澜不惊的承受能力。
五、孤独之旅归航――鸭子下蛋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突然”“惊喜”“大叫”在血泪蜕变之后,完成了旅行,看到了归航的希望由衷的发出激动欣喜之情。
一位少年,经历了生活的突变,感受到无助悲伤、抉择犹豫、面对现实的胆怯,难以承受的孤独、心情的绝望、绝望后的新生、暴风雨之夜的勇敢、坚强、承担之后发生了神奇的转变――成长。
是啊。有些孤独,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跨越孤独,就能走向成功。
一、正视杜小康们成长中的“应当”――“成长意义”和“生活意义”
在杨老师看来,杜小康辍学放鸭子的命运是可以避免的,杜小康的辍学是因为杜父的过失和自私,以及杜母的不愿承担。这种迁怒于他者的思维方式,首先是断章取义的阅读方式所致。试问,杜小康在“红门”显赫一时的时候,锦衣玉食的生活,“男神”般的存在和骄傲,他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启蒙中有无过失和自私?在芦苇荡杜父温情地和儿子谈着“胸中的未来图景”,连杜小康也开始“非常喜欢”那一群可能重振杜家的鸭子,杜父是面目可憎的?小说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动态变化,人物性格在环境局限性中真实暴露,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也是生活的必然。其次是简单的因果推论所致,“这场灾难全部是因为杜雍和的过失酿成”,什么错误?杜雍和就是个油麻地的小商人,喝酒导致撞船,精明过度,只能靠红门撑足面子?事实上,油麻地的这一代人的身上或多或上都有这样的时代的烙印:桑乔的喜功,白雀爹的贪慕,谷苇的世俗。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小人物的命运,反思人生存的意义价值,而不是用这种寻章摘句般的寻找杜父杜母“罪证”的思维方式,对杜父杜母进行口诛笔伐,藉此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果语文课堂多了这样的思维方式,究竟是意义重建,是意义颠覆,还是意义丧失?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杜雍和这个人物对杜小康的影响,但是不可以去过分强调这个人物对于杜小康的“成长意义”和“生活意义”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杜小康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更是一个与周围世界联系的人。他的成长意义在于他的独立性的获得,他如何与曾经熟悉的唾手可得的丰富的物质世界隔离开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获得什么?他会失去什么?他的生活意义在于他的联系性,他和油麻地的小伙伴,和油麻地的大人们,和学校书本课堂都渐行渐远,他又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他自己如何认识这种得与失?这也许才是重点,也未尝不可以成为开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草房子》中的孩子都在承受“成长意义”和“生活意义”,秃鹤的秃头让他曾经失去整个世界,纸月的身世让她飘落江南,细马一度拼了命想离开,杜小康的突变境遇,桑桑的恶疾……大人们何尝不是在承受呢,蒋一伦的爱情伤逝,白雀遇上了俗不可耐的提亲者,桑乔不愿意启齿的猎人经历,秦大奶奶的栖息地失而复得,温幼菊的“药寮”,杜家的天灾人祸……这些是经历,是故事,是生活的本质,还是生活的必须?曹文轩先生在《追随永恒(代跋)》中说:“这一切‘基本’是造物主对人的最底部的结构的预设。因而是永恒的。”①曹文轩认为,即使在当下,人在生活中,基本欲望、基本情感、基本的行为方式甚至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从前。在杨老师看来,书写者和解释者对生活的悲剧性理解都成了一种“宿命”论。那么,带有悲剧意义的生活价值在何处?我们为什么会认为苦难就是一种宿命呢?首先,缺少“我配不上我的苦难”(索尔任尼琴语)之自省意识。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里,直面苦难的人生往往与世俗社会成仁成圣的价值观相对接,普通人的苦难往往就是草芥人生的代名词,在人生苦难中找到了外界的精神认可和精神评价,苦难才配得上意义和价值。其次,我们忽略了人成长的过程中苦难与成长的自觉生发的过程。大江健三郎在《致新人》中讲述了对《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一处情节的设想,“发表深切怀念死去少年的石头旁演说的阿辽沙,十三年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听演说的少年后来怎么样?”②,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把许多这类回忆带到生活中去,他会一辈子得救”。③
二、孤独是人的“必须”――对“孤独”本质理解 和“孤独意义”的合理阐释
杨文认为“对于心理承受较弱的未成年人,最害怕的是孤独”,进而推断出“杜小康在“孤独之旅”中得到了锻炼,但他受到的精神伤害是难以抚平的。他的孤独在于无法与父亲交流,最大的精神打击在于学习权利被剥夺。这里不妨深一处想,孤独只是无法与父亲交流,还是学习的权力被剥夺?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红门(二)》中有关杜小康在“孤独之路”前的内心世界。首先是个人存在感的消失――小卖店关闭,杜小康退学,家里不再像以前那样是油麻地的中心,自己的地位大跌。其次是寻找存在感――仍然是衣裳整洁,或带父亲看病借钱,或在学校附近大声唱歌唱戏,打听学校的事情,又装作无所谓。再次是自我个性的失去――讨好着帮别人捞书,为了自学而偷书,不再注意外在形象。这里有一个问题,此时的杜小康孤独吗?在“孤独之旅”尚未启程时候的杜小康,活在油麻地的人群之中,也不乏有乡人的同情,有桑桑们的侠义,但他是孤独的,孩子的他,一下子失去了以前的东西,没有人告诉他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失去一个世界并不是孤独的,但是对于渴望回到原来世界中所引发的不可得到的向往和想象,是凄美而忧伤的。而这些无法实现的向往在孩子的内心会酝酿为不可告人的愤怒,这种愤怒的外显形式使得他在人群之中,异常亢奋和反常,甚至产生“坏心眼儿的能量”,这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孤独,让人害怕。在油麻地的喧嚣之中,杜小康用孩子的方式努力寻找失去的世界之时的孤独感和荒漠感,是更大的孤独,这个无法走出的孤独之旅,与人群无关,与自己有关。
与父亲的一同憧憬着鸭场生活,与母亲的凄凉告别,对前方的无限向往,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种在人群之中的孤独感。远离家乡只有父子二人的时候,路途中的忐忑不安,与父亲无法交流的痛苦,是陌生,是探寻,并非只有孤独。他忽而喜欢小鸭子,忽而想上学,忽而在风中沉睡,忽而想起油麻地。芦苇荡中的生活,平静单调;有惊喜有失落;有失望有点燃。芦苇荡中有白白的水,也有变幻莫测的暴风雨;有对失群的鸭子的担心,也有对鸭蛋的美好向往;有和父亲的沉默不语,也有和父亲的捡蛋比赛。这些经历中杜小康还是杜小康,有了杜小康自己的故事,此刻孤独是一种个人世界,这种单一性的生活,会让局外人(世俗人)觉得无聊孤单,身处其中的人往往并非如此,这种孤独感中多种生活的图景和生活的幻想,是属于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品味和体会。人在这个时候是矛盾和孤独的混合体,但是也会成为生活的真正体验者,这种体验远非是在顺境中、喧嚣中是能体会、能丰富的。这里的生活并不一定是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只有孤独本身的价值。在孤独之旅的行舟中接受生活的真实,抵达生活的另一种风暴,它所呈现的恰恰是走出性格变异式孤独的生命状态。“因为,造成旅行代价的是恐惧。它粉碎了我们身上的一种内在背景,不再可能弄虚作假……远离曾经的生活,失去了一切救助,伪装被摘除,我们整个暴露在自身的表层上”④――最终,杜小康从孤独之旅回来了,带着鸭场覆灭的结局和病重的父亲,在学校边摆摊,这个曾经有点优越有点酷的“优等生”找回了生活中的自己。
乡村之中孩子的孤独感固然有杨文所说的无人陪伴的孤独,这种孤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现实中的留守儿童的问题。杨文不赞同“在孤独中完善美丽人格”,但实际上并没有指出一条更好的路。孤独一定会异化孩子的内心吗?《草房子》中的秃鹤、纸月、细马等人物,都一度在封闭的油麻地失落孤独地活着,但是孤独并没有异化孩子的内心。秃鹤不计前嫌,危急时刻扮演杨大秃瓢,“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细马在车开出后一个小时,眼前不断浮现的是马二爷和油麻地,毅然决然地返回。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直言:“我整个儿童时代都是在孤寂中度过的,但是我并没有被惯坏。”⑤
三、“自然”意义的价值以及对命运“不抵抗”的本质探讨
杨文认为“为了烘托杜小康的成长,作者以文学家十分擅长的笔法描绘了杜小康找到失散的鸭子后雨霁天晴的美景”,还认为“作者刻意安排了鸭子下蛋的情节”,认为杜小康的成熟是以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为代价换来的。
首先,我们要思考自然启示与成长之间的关系。同样我们先回到《红门(一)》之中,杜小康更多的是生活在人情的社会中,同伴们羡慕他有自行车,怕他是因为家里欠着杜家的账,围着他是因为他家里有好吃的柿饼,因为杜家能够提供演戏的道具,连老师都有求于他……在人情社会中杜小康骄傲的生活着,从来不用去思考与自己无关的任何事情,在人们的赞扬声中精致地长大。这种精致,容易塑造,更容易摧毁。在自然世界中,杜小康可以充分地打开生命的器官,享受一个乡村少年的自然生活:“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用劲嗅着。”他还可以在自然世界的陌生之中,更好地体会和父亲的亲密的关系:“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他们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方法。”他可以在自然世界中,在对鸭子的生存关爱之中找到生命的喜悦,自然对人的成长启示的意义价值,是缓慢的但也是恒久的。大自然会使用经常不断的“诡计”和巧妙的节约办法,把启示给人,又把成长的人据为己有,这便是“自然之子”。“在那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临到我的身上――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和灾难。”爱默生高度赞美自然给孤独灵魂的启示。自然对人的启示,怎么就只是景物描写的背景,甚至成了廉价的命运安慰?蒋梦麟先生在自传体著作《西潮》中写道:“如果我生长在草木稀少的大城市里,那我势将失去非常重要的自然训练的机会,我的一生可能完全改观。”⑥缺少自然训练和自然生活的孩子,导致“一块石头引发的血案”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对于杜小康,学校教育究竟给他了什么?孤独之旅给了他什么?杨文中一再提及学习的权利被强行剥夺,对杜小康是致命的。“如果没有这场苦难,谁能说杜小康不成为某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姑且不提杜小康曾经用贿赂的手段重新夺回班长的经历,单来看什么叫做出类拔萃的人才?杜小康摆摊谋生时,桑乔就在廊下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当初整日沉浸在优越感之中的孩子,在家庭变故后,能够正视家庭的变故,承担家庭的责任,在孤独之旅后,竟然没有一丝卑微的神色,抓紧了好朋友桑桑的手,“使得桑桑都感到一丝温暖”。成长,不仅仅在学校发生。学校在窗外,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事实。杨文中说“杜小康缺乏和不合法的行为大胆抗争的勇气……人格被严重扭曲(由反抗到顺从到满足)”不反抗就是不健康?这种批判性思维,令人费解。杜小康是不是应该到相关部门状告父亲杜雍和不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甚至用童工才算得上反抗呢?成长不是简单的学会反抗,更不是生出一股子戾气。成长小说的魅力在于揭示出成长过程中的生命价值。奥兹的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生长在犹太家庭,又蒙受犹太复国新人教育的小主人公经历了痛苦的家族记忆、战争、走失、丧母、半奴化的复国教育,但是“和解与宽容”“沉默与惭愧”让主人公逐渐体会到“首先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接着我成为儿子的父亲”的意义价值。体察人心,体察他人的价值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是成长的必修课。“不抵抗就是不健康”的简单归因,正是长期以来斗争意识的简单化标语化所致,更是“忽略他人价值”“否认他人价值”的意识导致的。
批判性思维是以理性和开放性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维能力的结合,在教学价值与文本价值的合理性中建构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立场,寻找理性和开放性之两翼尤为重要。《孤独之旅》的文本价值何在?“1962年8月的这个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孩子,都看到了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这是一个寓言性的结尾,是告别和铭记,是曹文轩对成长的另一种意义阐释――正视成长中的“应当”和“必须”。也有曹文轩对成长这一话题的永恒期待――“从前”也能感动今世。通过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贴近文本本来的价值,反思这种存在的“应当”和“必须”在当代困境,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关注《孤独之旅》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①曹文轩:《草房子》,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287页。
②③[日]大江健三郎:《致新人》,竺家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④[法]加缪:《置身于苦难和阳光之间》,杜小真、顾嘉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0页。
⑤蒋梦麟:《西潮》,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将阅读教学以三个板块呈现,即: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其阅读内容包含自然、乡村、生命、博爱、文化、艺术等,始终都以人文话题贯穿。此外,“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还精心设计了与三种呈现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文本研习”较多采用加圈点、写批注、作摘录、品效果等从语言入手进行解读的方法,“问题探讨”较多采用讨论交流、质疑辩论、比较辨析等具有较强思维力度的方法,而“活动体验”则较多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本文结合这三个板块各自的特点,来分析、研究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
一、文本研习式阅读教学
“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它的特点是:注重品味语言、审美教育、引导对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别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针对此环节的特点,我一般采取整体感知――细致阅读品味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阅读文本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读者想要达到与作者的对话,则必须对文章有个整体的认知,全面的感知、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人生观、世界观等,在此基础之上,读者才能细致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并了解其创作手法,也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文本的魅力所在,提高自我的审美意识。如在曹文轩的《前方》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意图或情感倾向是什么?结合教材中编者的评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细致阅读,品味文本中“家”“家园”“前方”“路”等词汇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对理想、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在此,教师可以设置交流、对话,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与解疑,引导学生对有所触动、有共鸣的语句的评点交流。在交流中展示自我,整合学习,提升对人文内涵的认知程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问题探讨式阅读教学
“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此环节的设计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探究意识、其问题有着开放性、创造性的特点。其阅读课程目标是:“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采取“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层层递进的问题式阅读教学步骤,运用问题诱导学生自主深入探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渗透创新意识。我还根据教材中文体(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能力背景的差异,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比如,在教读《祝福》时,我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探讨,然后交流。问题分别为“祥林嫂的命运怎样?”“她的命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说揭示了什么主题思想?”经过学生的一番探讨和交流后,我试图用传统的“四条绳索”(“四权”的统治:政权――封建制度;族权――婆婆、大伯、堂伯;神权-――柳妈、庙祝;夫权――祥林、贺老六)来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这时,我的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那么狼代表什么?如果祥林嫂的儿子阿毛不被狼吃掉,她最后的遭遇也许不会那么惨。”从而引发了大家对小说主题的再思考。这个“狼代表什么”的问题十分有价值,就是属于引发的新问题。我就顺势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三、活动体验式阅读教学
“活动体验”则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其特点是:注重体验、强调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实践能力强。在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人文素养,诱导学生欣赏、阅读的兴趣。如在食指的《相信未来》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结合诗歌,改写、创新诗歌内容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深入了解文本内涵的积极性。具体实施步骤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信未来》,整体感知阅读文本,并相互交流阅读感受,之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改写、创新《相信未来》的内容,并交流小组的创作内容。这样通过两个层次的交流,学生对《相信未来》的内涵已有掌握,此时,教师再反过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活动,即:将各小组创作与《相信未来》原创相比较,通过比较体会诗歌创作的含蓄、形象等特点。最后,诵读体验诗歌中蕴含的壮阔的气势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执着追求。对此,教师还可以举办“向青春举杯”诗歌朗诵比赛,以活动的形式,诱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
在活动体验中,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即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倾听、开口、动手、动脑等,以提高语文素养。同时要注重个性化原则,要让每个学生的思想和灵魂积极参与,相互碰撞,从而得到情感的体验、感情的升华。
总之,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是基于新课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及语文教材的变革基础之上,而呈现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阅读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M].语文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质增效;教学模式
减负提质增效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苦,对语文学习比较被动,好像除了背诵还是背诵,顾名思义,减负提质增效就是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我们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定教,研究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从备课入手,让我们的教学能力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提供脚手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塔桥。
一、抓好课前的预习预设
上课前,我们备课时根据教材,编写预习提纲分发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预习要求,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提纲中的习题。
在预习《前方》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曹文轩个人生平,识记字音:迁徙( )袭( )击 按捺( )不住 颠簸( )外,我们还提出了两个开放性作业:
(一)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富有文采与人生哲理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的理解或理由。(至少两处)
(二)请根据文中的3―7节,说说在文章中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的原因。我想这样安排就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自主查漏补缺,完成主动探寻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在预习案写下自己的心得、经验,老师在课堂上一推广,学生自然兴奋异常,认识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的孩子,经不起挫折却好表现,预习案正好给予他们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有时,我还让学生在课堂上推广他的学习经验或心得,其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自然就提升了;有了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效率也就高了。通过预习,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老师知道了学生的困惑,就让老师学生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效率不高也难。
我们发现,学生在预习也会争辩,他们常常为预习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争辩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赋予文本新的注释,我们也发现,学生更喜欢亲近老师了,他们会有针对性来在课前来询问问题,这让我们课堂更充满魅力和期待。预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预热过程,是提质增效的蓄势储存能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效果很好。
预习,就是帮助明确了探究学习的目标,语文预习不再成为一句空话,而是落到了实处,提前点燃了学生学习文本,解读文本,探究文本的热情,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预习提纲与预习作业上新课前一两天发给学生,次日收齐,然后,我们老师逐步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并把学生困惑修订到我们教案里,进行第二次备课,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生成做好准备与预设。
二、抓好课中的训练与巩固
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学生互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当堂训练的巩固实践操练,尽量减少我们指导与讲解,争取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我们的老师更多的对突出问题做补充性讲解、对疑难问题做拓展性讲解,让位于学生,给学生主体性参与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一环节,主要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结构的理解与反馈,二是疑难问题的讨论与解析,通过这样的处理,活化了课堂学习语文的氛围,给学生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例如在《声声慢》的学习上,对于文本解读,我们这样设置问题: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分别表达了什么情绪?词人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词人哪一首词中也说到雁?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会伤心些什么呢?我们通过这样的引领,把学生带入了词的意境中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接着,我们把学生带入小组讨论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深化学生的认识,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构建美好的向往和福祉。在讨论环节,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这首词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几方面的情感内容?
在讨论环节,我们老师少讲或不讲,由学生互动,相互讨论,不规定答案,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去参悟,依靠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抓好课尾总结与延伸
学生交流环节之后,我们要适当对学生所学进行当堂检查,不留尾巴,突出方法的指导,意在让学生能够及时记忆和巩固,我们的检查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以基础性和知识性为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看到自己的记忆与巩固的情r,在此基础上,我们适当拓展。
比如学习《阿房宫赋》后,我们让学生自学杜牧的另一首《过骊山作》诗,请学生找出《过骊山作》中的后两句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哪句内容一致?简要概括《过骊山作》诗的主旨和立意是什么?
通过这样比较与延伸,我们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课外,突破课本的条条框框,让学生以课本为母本,去尝试学习相近的文本,这样,让学生根植于课本的方法有了用武之地,让学生的思维有突破性的发展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