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暑金将伏

小暑金将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暑金将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暑金将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街区自助图书馆 建设 晋江市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48-0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图书馆作为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对于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和传播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晋江经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办馆模式也在不断创新。24小时自助街区图书馆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是一座“永不闭馆”的图书馆,具备了图书馆基本功能,具备自助办证、自助充值、借书、还书、查询、图书自动上下架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开馆时间”限制和“馆外服务”问题。街区自助图书馆以人文关怀为主导,以服务创新为目标,继承了RFID技术图书传输自动控制技术。

1、晋江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目的

构建以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以市图书馆为中心,自助图书馆为网点的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通过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管理机制和自动化、网络化的业务运作体系,打造“1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确保市民平等享受文化权益,促进全民阅读。

2、建设规模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晋江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投入一千万用于晋江市“一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建设,并成立了已丁峰副市长为组长的晋江市“一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建设工作小组。根据“1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的服务需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拟在青阳、梅岭、罗山、西园等10个街道(镇)设立17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并计划于2014年底 24小时自助街区图书馆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并构建全市文献资源物流配送系统,实现市图书馆、市少儿分馆、 17个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初步形成1公里服务半径。

3、网点规划

3.1 读者调查与分析

借鉴其它城市调查结果显示,87.14%的读者认为自助图书馆应设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50.18%的读者认为应设在公交车站,33.17%的读者认为应设在人流量大的商业区,29.39%的读者认为应设在人口密集的工业区。

3.2 选点依据

根据读者调查结果和咨询专家,拟定自助图书馆按照“片”、“线”、“点”的基本原则展开网点规划,形成以图书馆为依托的新型服务网络。

片:大型住宅区、大型工业区、大型商业区、大型办公区、市公共设施。

线:主要交通枢纽及交通干道沿线。

点:针对少数、外来群体,开展试点。

3.3 网点分布及设计

“一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网点规划在全市10个街道(镇)设立17台24小时自助借还机,分别位于梅岭街道的竹园小区出入口、万达广场5号门前广场左侧空地、市中医院大门外;青阳街道锦青社区福隆商业广场地下停场出入口旁(靠塘岸街)、阳光社区江滨路商业街(爱尔兰酒吧对面);罗山街道华泰小区中心广场、兰峰城市花园售楼部左侧;西园街道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正大门外;新塘街道扶西黎刹广场右边入口绿地;灵源街道灵水社区安置小区大门右侧;池店镇桥南片区锦洲瑞苑小区靠池峰路大门右侧;陈埭镇陈埭文化中心广场左侧、紫峰中学大门右侧;磁灶镇政府对面广场;晋江五里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大门外右侧空地;安海镇书展公园大门右侧;西滨镇政府大门对面广场右侧。

各网点设计要求雨棚外观标准统一,为满足24小时自助服务机安装在室外环境下的应用安全,达到遮阳、防晒、防雨等效果,可抗强风,强震。

4、管理模式

4.1 管理机构

由市文体新局主导,成立“一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建设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推进、落实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4.2 日常管理

工作小组负责管理及协调工作,物流配送、设备维护、网络租赁与维护、用电等具体运营与管理事宜则委托专业公司负责。

截至目前晋江市图书馆已建立2个晋江市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现有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有3层书架,可藏书402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类书籍,还有一台类似银行自助取款机的操作机器,为读者提供自助办证、图书借阅与续借、图书归还、馆藏图书检索等服务。通过设定通借通还规则,方便了读者,实现了在各个网点均可还回所借图书,解决了广大市民白天要上班,晚上想去图书馆却关门的烦恼。通过2012年在梅岭街道竹园小区和2013年在罗山街道华泰小区试点建设的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大部分读者能够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按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4.2.1 现有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日常维护:

4.2.1.1 每天通过远程控制软件远程操作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电脑查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登录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中心管理系统后台查看设备的各项部件参数是否正常;

4.2.1.2 每周指定公共设备检查人员负责街区图书馆维护――日常的清理和图书的轮换,要求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各街区的图书需更新一遍,可以通过手动一本本下架或者直接对后台数据清除,每周为各街区安排更换图书约70册、补书上架、收取押金,并详细做好每周的设备维护记录,对更换图书进行回馆处理。

4.2.1.3 通过中心管理软件功能完成后台数据流处理、各种流通数据统计,统计每月各设备的借还人数、借还册数和读者办证数。

4.2.2 目前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碰到的问题:

4.2.2.1 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使广大市民读者享受到了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借书还书的便利,赢得了读者的肯定,但目前的借阅量和办证量还不是很多

4.2.2.2 设备自身原因:设备整体运行相对稳定,但有时也会碰到一些小故障,比如:读者押金收款,但读者证没有办出来的情况;图书实际已经归还,但是还记录在读者证上;图书还回时,读者证显示已还,但又吐回还书口等问题。

4.2.2.3 目前网络还是依托小区的网络,有时小区停电、网络检修等一些因素会导致网络中断进而ACS服务中断。

4.2.2.4 物流问题:街区自助图书馆目前由数字资源部人员负责维护,没有专人专项负责24小时街区,碰到读者反馈问题有时抽不开身,没有办法及时解决,而且也没有专门的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物流车就会出现人有空时车没空或者车有空时人没空的情况,导致碰到问题不能第一时间予以解决,给读者带来了些许不便。

4.2.3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4.2.3.1 加大宣传:通过网站公告、当地媒体和报纸、宣传单的发放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在各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做好详细的24小时自助街区操作步骤的图文说明

4.2.3.2 搭载稳定可靠的网络:将改为专线光纤网络,保证网络的稳定性。要求单点电路接入220V 30A ,单条光纤带宽不小于4M,做好电路和网络安装施工,保障系统中各设备7*24时正常供电。

4.2.3.3 形成物流图书配送系统:采用物流配送外包模式,根据设备摆放周边人群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摆放不同的图书,定期对各网点的图书更新,保证图书更换的频率。系统包括17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的管理、配送、上架,所有图书的物流配送都必须附有图书清单(清单包含书名、ISBN、码洋),方便图书的交接,并做好物流人员在其上的所有操作事物的记载工作,包括补书、图书下架、取书箱、取钱箱、取卡、续卡等事务功能。

4.2.3.4成立售后服务中心:为第一时间解决设备出现的问题,确保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的质量,要专门成立售后服务中心,负责24小时自助设备客户服务工作,保证技术服务人员到岗到位,保证服务制度和质量落到实处,定期汇总各类统计数据,做好咨询、故障报修、维护、物流等工作记录。

参考文献:

小暑金将伏范文第2篇

精神调养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养生法,很有参考价值。

起居调养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暑易伤气”,炎热可使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所以,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要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并注意加强防护。午饭后需安排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恢复疲劳。

酷热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爽,消暑防病,而且能够锻炼身体。因为温水中冲洗时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l生降低,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没有条件洗温水澡时,可用温水毛巾擦身,也能起到以上作用。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更不宜夜晚出宿。有空调的房间,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纳凉时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且应远门窗之缝隙。可在树荫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

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都会使人得病。

饮食调养

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故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亦多。若心肌缺盐,搏动就会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要之,用咸补之甘泻之。阴阳学说则认为,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主表,肾主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唯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因此,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运动调养

夏天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处锻炼方式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为好,有条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仅伤阴,也伤损阳气。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盐开水或绿豆盐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防病保健

预防暑热伤人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疰夏主要表现为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出汗多、日渐消瘦。预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取补肺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减轻脾胃额外负担,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每天用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g飞滑石、炒麦芽各30g,甘草3g,水煎代茶饮。

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能集中、大量出汗、四肢发麻、口渴,恶心等症状,是中暑的先兆。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若用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则效果更好。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曝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另外,防暑饮料和药物,如绿豆汤、酸梅汁、仁丹、十滴水、清凉油等,亦不可少。

小暑金将伏范文第3篇

1、 大暑祝福不能俗,特别祝福送好友:酷热难耐速脱衣裤,裸奔上路不算错误,水壶水车全部出动,边走边撒送来清凉,老虎狮子最佳礼物,冷汗直冒降温消暑。

2、 我汇集一月的冰雪,放入二月的春花,加入三月的清风,搅拌四月的细雨,使用五月的晨露,收集六月的艳阳,在七月做成最真的祝福送给你:祝大暑快乐。

3、 人,相互依靠才不会寂寞;爱,真情浇灌才沁人心脾;雨,缠缠绵绵才柔情似水;情,真情流露才打动人心。大暑节气问个好,情谊永存心愉快!

4、 蓝天白云朝夕相伴,清风细雨互为清凉,溪水河流汇聚大海,朋友之间互相惦念,酷暑难耐祝福送上:大暑节气多保重好,开心度夏清凉无边。

5、 大暑到,艳阳高照,事业攀高;白云飘飘,忧愁散掉;百花传香,爱情甜蜜;微风徐徐,清凉带到;祝福深深,心意传到。愿你大暑无烦恼。

6、 大暑到,送你一顶小草帽,将所有的好运寄托在草帽上,将所有的温馨点缀在草帽上,将夏日的骄阳隔挡在草帽外,无时无刻带着它,快乐吉祥将你笼罩。

7、 大暑到,亏本促销大降价:免费和美好拍照,好运吉祥优惠大,买一送一速抢购,真情幸福在展示,要买要抢趁现在,健康平安抢手物,祝福礼包有赠送。

8、 天空与白云,不曾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星星与黑夜,不曾许诺光明,却努力闪烁;我和你,不曾互相倾诉,却永远牵挂。大暑节气到了,注意防暑!

9、 一月的雪,无暇;二月的花,娇媚;三月的风,轻柔;四月的雨,缠绵;五月的天,蔚蓝;六月的太阳,炎炎:汇聚六月的祝福在七月送你,祝你大暑快乐。

10、 大暑到,冰镇柠檬送给你,消暑解乏不离它;薰衣草香送给你,去烦宁神全靠它;清凉之风送给你,舒心爽心皆由它;浓浓送给你,愿你清凉过一夏。

11、 葡萄美酒夜光杯,清风拂动人心醉,艳阳高照红似火,冰茶冷饮来消暑。蚊子大军群进攻,奋起抵抗不退缩,短信问候来阻挡,大暑节气清清凉。

12、 大暑到,祝福送你清凉到:愿酷暑见你逃,烦恼见你绕,寂寞见你少,忧愁见你跑;清凉“暑”你要,事业“暑”你高,好运“暑”你到,幸福“暑”你好。

13、 大暑到,酷热炎又暑,温度急攀高,身体汗直流。防暑要,降温不可忘,清水来洗洗,凉凉高温降。身体要,黏黏手头边,洗洗神气爽,健康要记牢。

14、 7月23是大暑,酷热炎暑要消暑:扇子扇扇寂寞抛,风扇吹吹烦恼扫,空调呼呼清凉到,清水洗洗快乐靠,冰块敷敷热度逃,短信发发祝福要。

15、 大暑节气悄来到,短信祝福喜来报:“暑”气消退清凉到,“暑”你开心最重要,“暑”落烦恼通通跑,健康好运“暑”不少,“暑”你幸福日日高。

16、 空调当前,那叫一个凉爽;黄莺鸣叫,那叫一个悦耳;露天之下,那叫一个酷暑;7月23,那叫一个大暑。

17、 大暑节气,愿你清凉一夏,快乐无限。大暑到了,特意送您三重大礼,请查收:一丝清凉的问候,一份真挚的祝福,一种幸福的喜悦。祝你清凉快乐大暑日。

18、 逢大暑,幸福快乐一一数,大把钞票在家数,身手敏捷快如鼠,吉祥如意不胜数,发条短信告诉你一个秘密:大暑日,数数更健康。

19、 大暑到,祝福到,送你一粒Candy,愿你天天Happy,不要整天Study,没事多参加Party,告别工作的Busy,保持心情Sunny,愿你多多的Money,强壮的Body,幸福快乐如Monkey,因为,我的短信如此Many。

20、 大暑悄然到,问候悄然到,开心暑期别烦恼,时常记得开口笑,没事常发短信聊,期间喝碗绿豆汤,又解暑来又润嗓。

21、 高温是大暑的热情,高辐是大暑的执着,高湿是大暑的爱河,酷热是大暑的抚摸。大暑来了,发条短信祝福你:每天高兴热情似火,每天开心快乐执着,每天幸福爱河长驻,每天温馨享受抚摸。

22、 大暑节气到,节气过半了,短信来报道,祝福你安好,问候你常笑,节气过半祝福满,幸福生活短信连。

23、 大暑来到,闷热温高,饮食注意,卫生搞好,多吃青菜,水果更好,防止中暑,防蚊虫咬,保持心静,远离烦躁,再忍一忍,秋天就到,空气清新,太阳高照。

24、 又到一年大暑时,特发信息提醒你:注意降温别中暑,常记远方我祝福,一天喝足八杯水,带走烦躁心里美。

25、 大暑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也是35度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26、 我汇集一月的冰雪,放入二月的春花,加入三月的清风,搅拌四月的细雨,使用五月的晨露,收集六月的艳阳,在七月做成最真的祝福送给你:大暑快乐。

27、 大暑来到,气温攀高,防暑降温,时刻谨记,凉茶多喝,预防上火,早睡早起,切勿熬夜,多多锻炼,身体健健,朋友真情,多多联系。祝你大暑心情好!

28、 天苍苍,野茫茫,转眼大暑即登场。日头高,热难熬,出门别忘避太阳。风扇转,开空调,纳凉注意别着凉。多休息,少煎熬,保重身体自无恙。大暑快乐!

29、 大暑的天,热热的气,防暑降温要注意身体;凉凉的风,暖暖的你,不要让太阳晒伤自己;浓浓的思,深深的情,大暑节气里要照顾自己。

30、 大暑日,请注意心情预警。黄色预警,代表秋天收获颇丰;橙色预警,代表夏季营养丰富;红色预警,代表冬天艳阳高照。大暑到了,凉爽的秋天还远吗?

31、 大暑天气预报:太阳情绪稳定,地球局部发烧,江河放荡不羁,湖海波澜不惊,偶有短信电波,刮来凉风阵阵,稍后风雨大作,室外空调开启,小心感冒。

32、 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大暑悄然到,注意保健康;冬病可夏治,盛夏别着凉;水是生命本,暑期多热浪;清热又祛暑,睡眠保安康;大暑也无他,养生喜洋洋。

33、 古语云,至热属金,大暑运金气,悄悄送给你,愿你做生意金源广进,吃东西津津有味,做运动筋骨活跃,办事情锦上添花,终于是今朝梦圆。

34、 警报!警报!大暑来到!感觉热的脱衣服,裸奔的也不算错误;上街必备水壶,边走边撒清凉舒服;最佳礼物狮子老虎,吓出冷汗,方可避暑,只有好友才会告诉!

35、 大暑来临,穿着暑衣;看着暑日,成为暑吏;思着暑风,想着暑雨;吃着蒸暑,生着暑气;盼望消暑,期望暑去;看看短信,一切如意!

36、 让炎热代表我的冰心一片,用暴雨冲刷让你冰解雾散,我把辐射当作冰雪连天,我把干燥当成冰霜漫漫。发个短信祝福你,大暑到了,我把所有的“冰”都送给你,让你尽情享受冰清玉润般的舒服。

37、 大树底下好乘凉,小树下面也遮阴。大暑来报到,小暑吓跑了,祝你一切顺利,心想事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凉到凉,小心感冒别着凉!

38、 大暑进伏天;天气热的人人闲;天晴若是太阳现;高温如火来扑面;为了预防你中暑,大暑问候别样甜,一毛钱的短信问平安 。

39、 个儿忒小的那是老鼠,门儿极高的那是衙署,味儿倍香的那是红薯,天儿太热的这是大暑。今日正值大暑,短信发送祝福:大暑快乐乐无数!

40、 大暑炎炎,暑气温高,送你扇子,清凉围绕。扇扣思念,扇轴祝福。有事没事,身边常带,手儿闲闲,扇儿吹吹。祝你大暑清凉愉快!

41、 各位朋友请注意,大暑养生要积极;衰老放缓疾病少,科学饮食数第一;夏季炎热伤津气,选用药粥补身体;每日起食一大碗,肠胃相得极柔腻;不信你就试一试,保你大暑好身体!

42、 大暑到了,让明月洒下皎皎月辉,拂去你躁动的心情,让清风带去丝丝清凉,吹额头的汗水,让短信带去浓浓祝福,捎给你无尽的凉爽!

43、 大暑来临日,养生不能迟:多吃苦味物,不宜多冷食;空调要适度,电扇要控制;极渴不急饮,午睡要坚持;多饮白开水,睡觉在卧室;大家努力做,大暑快乐日。

44、 大暑一到闷热了,心静气顺戒烦躁,家庭温馨要抓牢,亲情能带爽风到,时时替你把热消;朋友联系不能少,祝福皆送到,友谊如风酷热跑;祝愿朋友事事顺,大暑清爽乐逍遥!

小暑金将伏范文第4篇

2. 朕一向不轻易发短信,凡是大暑收到朕短信的人必是在朕心里分量很重之人,没什么别的事,就是挂念你了。大暑酷热天,送你铁扇公主芭蕉扇,煽灭心中火焰山,送你太上老君幌金绳,系住清凉把你跟,再送你如来佛祖定心符,符上曰:心静自然凉,多保重,别太劳累。 好了,天热就别再跪着了,三呼万岁退下吧!

3. 大暑轻轻的来了,天气越来越火。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火。

4. 大暑虽至,酷暑难消。但阳光灿烂,绿树成荫的季节也挺好;有蝉鸣喧嚣,鸟语花香的岁月不疲劳。夏天多面,多看一看生活的美好,愿你幸福到老。

5. 大暑时节热浪喷,酷暑天气在延伸;骄阳如火似熔炉,暑气逼人斗高温。清凉祝福送到心,惬意心情看红尘;夏雨一场暑气消,愿你从此不烦闷。

6. 大暑天不减肥,大冬天徒伤悲啊!如果你看到这条短信的时候是宅在家里吹空调的,快快快,出去流汗,冲澡,哇塞,瘦下来了耶!

7. 转眼来到六月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也学诗人把诗作,田里蝉鸣解心烦。如今斗胆诗一句:大暑时节哪里玩?还在斗蛐蛐吗?改成上网啦?注意休息别太贪!

8. 山寨气象台向您发送山寨气象预报,公元20xx年7月23号,星期六。农历六月二十三,大暑。白天气温很高很高,晚上气温很高很高,风力很小很小。山寨气象台温馨提醒:多喝水,多运动,身体好。

9. 大暑节气静静到来,我的问候代表关爱,心情清凉自然畅快,多加锻炼健康常在。知心朋友祝愿你天天心情愉快,激情夏日保持凉快。

10. 夏风轻拂杨柳枝,有朋岁月美如诗;人生得意需欢颜,短信将幸福通知;友谊深厚如昨日,大暑到了问候至;夏雨清凉美如昔,祝友快乐有所依。

11. 大暑大暑,数了又数,时光匆匆,谁来弥补;少数多数,朋友祝福,数不清楚,生活不苦;心中思念,数不胜数,大暑快乐,幸福永驻!

12. 你的好友通过短信送您歌曲《热浪》:大暑天的热浪,你额头的光芒。热浪在窜动,我待空调房。大暑天的热浪,大冬天的太阳。热了宅闺房,多喝水莫忘!

13. 大暑已来临,在这暑气冲天的日子里,祝你牛气更冲天,在这暑气逼人的日子,祝你财气更逼人,在这暑来寒往的日子里,祝你事事顺心,吉祥如意。

14. 大暑虽然到,小猪照常闹,鱼儿游虾儿跳,天上鸟儿还飞叫。水来土掩,汗多洗掉,累了休息,不烦不燥,蚊子多了就打药。发一个短信,送一个微笑,祝你:在暑期里,学那鱼儿逍遥,像那小猪热闹,开开心心把澡冲,快快乐乐睡大觉。

15. 大俗又至,酷暑难消,困意悄悄的袭来;骄阳似火,光芒灿烂,一杯冰咖啡送去丝丝凉爽;解除困意,打起精神,幸福的生活正飞扬。

16. 大暑又至,工作若太拼命,罚你睡大觉;心情太烦闷,罚你痛苦消;生活无方向,罚你当自己的主角。此为党的号召,若是忘掉,罚你天天露微笑。

17. 大暑,大暑,谨防中暑;清凉,清凉,祝福加冰糖;夏雨,夏雨,夏雨带去凉爽;荷香,荷香,荷香满塘;祝愿,祝愿,愿你幸福绵长。

18. 大暑天太热,坐在大树底下把凉乘,干坐着好无聊,捧本大书来瞧瞧。大叔过来忠言告:防止大鼠来捣乱。谢过大叔扳指头,数来又数去,大暑天没几天,咋样也能过。

19. 大暑节气来,心情要开怀,气温虽然高,调解最重要,藿香正气水,安神补脑液,还有问候的信息,降温防暑靠自己,做好防备度暑期。

20. 晚春的宁静似乎还没有褪尽,今日的大暑又已来临。愿那风儿轻轻,雨儿飘飘,摇响我祝福的风铃。愿幸福平安与你随身行。

21. 大暑中的我们,火辣的阳光是我对你的热情,连绵的阵雨是我对你的思念,闷闷地气流是我对你的呼吸,现在的短信是我对你的祝福,注意防暑,清凉一夏天。

22. 借着这夏日的鸟声鸣鸣,蝉声阵阵,梳理清凉的心弦,为你弹奏惬意的琴曲。在大暑到来之际,希望这份清凉惬意一起来装饰你美好的心灵,让炙热的暑气消失在友情的问候里。

23. 你顶着烈日,工作第一;你堵在车里,憋着尿急;你交了桃花,只顾自己;你看着短信,对我无语;大暑时节,愿你happy!再忙再累,也要注意身体!

24. 大暑悄然到,天气炎热又遭罪,送上清凉思念一味。祝福把高温击退,问候是清心之水,祝愿是甜筒的甜美,挂牵是幸福的跟随,日子过的别太累,愿你生活有滋味!

25. 难行能行,便可成功;难舍能舍,便可快乐;难为能为,便是智者;难得能得,有朋就是得。大暑又至,愿你快乐,将幸福修成正果。

26. 大暑大暑,降温防暑,天气炎热,预防酷暑,多喝凉茶,不会中暑,朋友情谊,多多联系。

27. 大暑高温热浪喷,大街行人没了魂。烈日忙把水气蒸,热气逼人战高温。注意身体听天时,健康快乐湿一身。盼天降雨消暑气,清凉解暑解烦闷。

28. 送你一盆万年青,绿意清新润你心,大暑热意全赶尽;送你一盆小金鱼,鱼欢水中静你心,心平气和自然顺;送你一句真心话,祝愿常伴美你心,让你轻松过大暑,友谊胜似万年青!

29. 大暑送你五只鼠:招财鼠令你金钱不胜数,健康鼠让你强壮有风度,好运鼠为你送来好运鼓,开心鼠使你笑口合不住,幸福鼠祝你一生步坦途!

30. 暑天逛街暑你最帅,暑天游泳暑你最摆,暑天工作暑你最爽,暑天发资暑你最多,暑天身体暑你最棒,暑天祝福暑你最牛!

31. 暑里暑气的大暑天,送条暑一暑二的祝福给你,暑钱暑到手抽筋,工作压力输给你,出门处处有树荫,暑天幸福暑于你。

32. 大暑节气到,降温少不了。游泳和泡澡,凉茶少不了。心情别烦躁,水果和蔬菜。工作顺心了,老板高兴了,奖金上升了,你开口笑了。

33.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潮湿又炎热,防暑不容缓;如何安然度?首先保睡眠;劳逸要结合,蔬菜水果鲜;多喝白开水,饮食要保健;苦夏亦不苦,看短信的你定会笑开颜。

34. 有种热情叫骄阳似火,有种心情叫酷热难耐。大暑节气到,发个短信问个好。祝你发扬骄阳似火的工作热情,具有不怕酷热难耐的工作心情,为提高工作而努力。

35. 大暑大暑,正值酷暑,一年最热,谨防中暑。大暑大暑,饭要吃好,小暑吃黍,大暑吃谷。大暑大暑,开心就好。身要舒展,心要舒坦。

36. 小暑刚刚走过,大暑匆匆来袭,热烈来得太及,容不得你舒口气,只好借我甜蜜的祝福,给你送去丝丝凉意,愿你万事不着急,轻松来打理,事业高高起,心情甜蜜蜜。

37. 暑期,祝你时时有暑不尽的温馨,天天有暑不尽的快乐,年年有暑不尽的祝福,再加上月底有暑不尽的钞票。呵呵,慢慢过暑假吧。

38. 时间飞奔真是快,转眼又是大暑日,防暑降温是关键,多吃水果和蔬菜,出门要涂防晒霜,避免美肤受伤害,开开心心过暑天。

39. 雨天,送你暖风,愿你开心,阴天,送你微风,愿你顺心,晴天,送你清风,愿你甜心,大暑天,送你凉风,愿你舒心!朋友:祝你大暑心想事成!

40. 今个大儿暑日,我的短信带着十分的热情,饱含滚烫的祝福,火辣辣的来到你的身边,请关闭空调,迎接大暑好运的到来!万一中暑不负责哦,哈哈,大暑快乐!

41. 痛苦是人生的驿站,幸福是生命的航程。含蓄是一种性格,豪放是一种美德。大暑到了,我挑了最好礼物,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愿你轻松快乐心静自然凉!

42. 大暑晃晃悠悠,不时散发风流,晒出了你满身的黄金油,淋生了你满脑的金丝头,让你一手揩油,一手缕头,不时激动的你发抖。发个短信祝福你:好好保重自己,你就是我们的财源楼,以后我们吃喝玩乐不用愁。

43. 大暑到,蚊子咬,夜晚来烦人,眼睛变熊猫。老板瞪眼,同事讥笑,心里打鼓,嘴上冒泡,手机一动,祝福声到:猪,心静自然凉。来,喝碗清心绿豆汤!

44. 大暑节气来到,炎热酷暑难熬,预防中暑有招,劳逸结合重要,防止暴晒虚脱,室内降温重要,讲究饮食健康,养好精神倍爽。

45. 圣旨到:奉天承运,小弟诏曰:鉴于小弟孤身在江湖漂,承蒙大哥悉心照料,值此大暑悄悄来到,送上一副宫廷秘药,成分:冰山雪莲+极地寒气,经七七四十九日煎熬,功效:防止高温急躁,保持心静安好。钦此!

46. 大暑高温天气,牢记八项注意:一、注意防晒,裸晒要切忌。二、注意补水,多喝很有益。三、注意湿邪,通风不大意。四、注意贪凉,凉热要相宜。五、注意卫生,饮食不隔夜。六、注意睡眠,生活有规律。七、注意心情,千万别着急。八、注意劳逸,工作也休息。祝你开心过暑天!

47. 亲情到位了,一个真挚的问候就会让你心安无燥;爱情到位了,一个温馨的笑容就会让你心如蜜浇;朋友到位了,一条祝愿的短信就会让你心情大好;但愿我这条短信能增加一条,就是将大暑热意赶跑,清凉细风伴你绕;祝你工作顺利兴致高,钞票不断来报到!

48. 目前,进入夏季高温期,就个人怎样度过夏天的通知如下:1、制定防暑预案,合理安排起居饮食。2、保持手机信号畅通,及时收到朋友关心提醒。

小暑金将伏范文第5篇

Imagenumberology of the Yi learning conceived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simultaneousl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Abstract: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ives abundant imagenumber conte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e Internal Medicine takes in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earth and human from the Yi learning as its theoretic basis. Human's responses to the heaven are realized throug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Yin and Yang, alternating between the four seasons,rotations of the five elements, changes between the winds from the eight directions, and shifting of the abnormality and normality of the climate. Bo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stress on the changes of time, yet the form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ducing and destroying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while the latter to the oppositeness and altern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Theories of The Internal Medici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ua qi theory (correlating the trigrams or hexagrams with seasonal poi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ough both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the former emphasizes a natural unity while the latter a humanistic one. Two kinds of unity are not contradictory but correlated. Human may pursuit these two kinds of un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The Internal Medicine; the Yi learning; imagenumber;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规约了框架。而用以“道阴阳”的《周易》,在汉代被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原”。魏晋时期,《周易》则被崇为“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之一。此后,《周易》便作为融儒、道为一体的学问,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科技等诸领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四库全书总目·易类》赞之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易》学的影响,并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深入研究医、《易》关系,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根所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医、《易》在思维理路上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亦有重大区别。今试析《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内含,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医、《易》思维理路之异同。

一、

“三才”之道

《黄帝内经》由《素问》与《灵枢》两部分组成。从理论上来说,《内经》在对人体生理的总认识上是通过吸收《易》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天地人合一”的“三才之道”来完成的,认为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人只是天地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

《内经》将天、地、人相参与之情状描述得详细备至。如:“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生气通天论》)[1]又云:“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阴阳应象大论》)[1]这种天人同构的“三才之道”与《易》学的“三才之道”正好相契合。《周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系辞下》则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以,医、《易》在思维理路上皆注重天与人的贯通,都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表达天与人的互通互融性。

但二者在天人一体的思维理路方面又存在根本的区别。《内经》重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即注重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并将“三才之道”进一步具体化: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三部九候论》)[1]

《内经》在具体描述天人同构的同时,还将人气与天气相比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生气通天论》)[1]再加上五行的成份,天与人的合一则组成了一个完备的网状整体:“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经别》)[2]《灵枢·邪客》则对天人之相应作了进一步总结: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暖,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NFDA1肉,……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内经》中的“药分三品”说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主、五恶、五志等的配应也是对《易》学“三才”之道及天人之气相通相应的贯彻。

《周易》亦有类似的近取诸身的取类比象:“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卦》)但《易》学的取类比象及“三才”之道旨在法天道以立人道,开天文以立人文,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其最终目的是“以神道设教”。因而《易》学的“三才”之道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追求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人文贯通。《易传》中的《象》、《彖》、《系辞》都明显而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今本《易传》只是宽泛地论及“三才”之道,而帛书《易传》之《要》篇则将“三才”之道进一步拓展为:“《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已将“三才”之道与阴阳五行具体地结合在一起。《易》学由象数开示义理、本天道以立人道,最终关注的乃是人文,为人文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从天道、天文中寻求内在的根据。

由此可知,医、《易》虽都以“三才”之道作为立论的基础,但前者关注的是天地、自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关注的则是天地变化与人文社会的内在联系。《内经》虽也注意到社会地位的变化、人的情感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但在《内经》中占的比重极小。另外,《易》学发展至西汉孟、京时代以后,受其所处时代氛围影响,其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多表现在对灾异的推演。而《内经》除《灵枢·岁露论》谈及“灾异”现象外,其他篇章几乎没有提及。这也是二者一关注人文一关注自然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内经》中,“三才”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动态的阴阳、四时、五行的变化、运行来具体展现的。而《易》亦以阴爻( )阳爻(-)作为其建构卦符体系的最基本的单位,而且“时”的哲学也是《易》学哲学的重心所在。

二、

阴阳、四时

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理论的核心,而阴阳学说更为其理论建构之总纲,因为五行亦是阴阳的具体展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内经》所提出的表里、虚实、沉浮、升降出入等皆为阴阳所范围。而为了更明白地表达人的生理病理,《内经》将人体经脉性质以阴阳进行规约,并将阴阳学说演进为三阴三阳说,将人体描述为一个表里相互络属的整体:“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血气形志篇》)[1]

《周易》古经虽只字未提阴阳,但其阴(- - )阳(-)符号却蕴示着阴阳的道理,至《易传》已明白地开示出“一阴一阳”之道。战国秦汉时代,虽然道家、医家、兵家、阴阳家等都讲阴阳,但其阴阳学说应该皆以《周易》古经的阴阳爻符号为滥觞,或许这才是《庄子·天下》为何说“《易》以道阴阳”的真正原因。 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阴阳离合论》)[1],而且具体的阴阳的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云: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在此既有天地之阴阳,又有四时五行行次之阴阳。后者以“时”的形式把阴阳的消息具体地展示出来。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更好地把握阴阳二气的运行,医、《易》皆将“时”的概念引入阴阳体系,以四时甚至每一日的时辰的形式表述阴阳二气在一年或一日中的消息盈虚。在《内经》作者看来,人的阴阳表里的本然和合状态只有在顺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是一个“时”的存在体,故《素问·四气调神篇》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荷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宝命全形论》亦有:“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前文已述,在《内经》看来,天人之气相应相通,再加上“时”的因素,则天人之气时时相通,阴阳二气在不同的时节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以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肤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藏。(《四时刺逆从论》)[1] 反映在人的脉象上则为春弦、夏钩、秋浮、冬营。若“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玉机真脏论》)[1]逆四时则病。在一日之中,阳气则“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收。” (《生气通天论》)[1]

《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亮盈虚对人体气血盛虚之影响:“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八正神明论》)[1]后世发展起来的“子午流注”诊疗法即源于《内经》中的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理念。

于《易》学,四时也是阴阳二气消息的派生物。在《系辞》那里,乾坤可以被视为大阴大阳,一切变化皆源于乾坤的开合、阴阳的消息。乾坤的转化正好符示着一年中阴阳二气的转化:“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乾坤是一切变化的支柱:“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同上)而乾坤的开合交通又形成了四时,故《系辞上》又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下》则进一步发挥为:“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刘大钧先生推证认为,这正反映了《易传》中蕴含着“卦气”思想,[3]确为至见。

在本天道而立人道的同时,《易》特别强调“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彖》)每一卦皆有其卦时,每一爻亦各有其爻时,人据卦爻所符示之情势顺时而动则吉,否则则凶。这种随“时”而动的“时”的哲学成为《易》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后世的“卦气”说及“月体纳甲”说可以说是对《易传》“时”的哲学的延伸,其宗旨都是顺气、时而动。

如前所述,医、《易》虽都重“时”,但前者更关注“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关注“时”对人文社会的影响。四时的运行又导致五运六气的更替与八节八风的常变。这也是《内经》中象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八风说与八卦“卦气”说 日月运行不仅形成了四时,而且导致了风雨寒温的气候变化。《汉书·天文志》云:“月为风雨,日为寒温。”意即月亮的运行导致了风雨的产生,太阳的运行导致了寒温变化。风在气候变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医、《易》皆注重八风的作用。《内经》对风邪致病极为重视:“风者,百病之长也。” (《玉机真脏论》)[1]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阴阳应象大论》)[1],并云:“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金匮真言论》)[1]但《内经》所云八风之邪正有其规律性。《灵枢·九宫八风》专门讨论这一规律,对八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风从南方来,名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而《易》学之八风之名为广莫风(对应北方坎位)、条风(对应东北方艮位)、明庶风(对应东方震位)、清明风(对应东南方巽位)、景风(对应南方离位)、凉风(对应西南方坤位)、阊阖风(对应正西方兑位)以及不周风(对应西北方乾位)。

两套八风之名虽不同,而其实质则是一致的,都与八卦“卦气”说有内在的联系,因为两套八风系统都与四时八节及后天八卦方位有联系。《白虎通疏证·八风》有云:“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而于1977年在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其“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4],正好可以证明,八卦“卦气”说至少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并与八风说有内在的联系。补充证据是,《史记·律书》载:“凉风据西南维,主地”,因为坤为地,故在此已将凉风与西南坤位相配应。而司马迁之《易》学又可上溯至汉初田何。故“卦气”说此时应早已存在,从而也进一步证明刘大钧先生“卦气之说先秦早已有之”的论断何其正确!因其不是本文重点,故不在此赘述。

《内经》又有直接与“卦气”说相联系者:“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生死。” (《脉要精微论》)[1]与魏相所谓“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汉书·魏相传》),其旨相同。

根据不同节令的不同风向,八风又可分为实风与虚风:“因视风之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九宫八风》)[2]实风即正风,虚风即邪风,故要“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九宫八风》)[2]

在八风说、八卦“卦气”说的应用方面,《易》、医之不同除上文所言前者重本天道以立人道,后者重本天象以推人之生理病理之外,两套八卦八风说尚有以下区别:其一,《内经》的八风说在日期划分上更为缜密,除乾(又称天门)巽(又称地户)所配折风(不周风)与弱风(清明风)各主45日外,其余六方风则各主46日,合之共计366日;而《易》之八卦“卦气”说之八风每方风皆主45日,合之共计360日。前者更接近实际的一岁之数。

其二,二者候气之法不同。《内经》主张以八节交节之日以当日是否风调雨顺来占断民疾,并称“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张景岳注云:“风雨先期而至,其气有余,故多雨;风雨后期而至,其气不足,故多旱。”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以八节交节之日,于相应的时辰候气出之左右。如“乾,西北也,主立冬,人定,白气出直乾,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万物伤。”(第200页)[5]余卦类推,并据气至之早晚定气的盛衰:未当至而至则气盛,当至不至则气虚,并进而本天人之气相通之理,将自然之气(天气)之虚实与人体经脉之虚实相配。如《易纬通卦验》云:“冬至广莫风至,……其当至不至,则……人足太阴脉虚,多病振寒,未当至而至,则人足太阴脉盛,多病暴逆,胪胀心痛,大旱,应在夏至。”其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经脉分别为:

节气

经脉

节气

经脉

冬至 足太阴 夏至 手阳脉

小寒 手太阴 小暑 足阳明

大寒 足少阴 大暑 手少阳

立春 足少阳 立秋

足少阳

雨水 手少阳 处暑 手太阴

惊蛰 足太阳 白露 足太阴

春分 手太阳 秋分 手少阳经

清明 足阳明 寒露 足蹶(厥)阴

谷雨 足阳明 霜降 足蹶(厥)阴

立夏 手阳明 立冬 手少阳

小满 足太阴

小雪 人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芒种 足太阳大雪

人手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基本上遵循的是春夏配手足之阳经,秋冬配手足之阴经的原则。在这一点上,《灵枢》之九宫八风说就显得精糙得多。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二者取象倾向不同:《内经》八风说以五行取象推断疾病。如“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脉。”(《灵枢·九宫八风》),心、脉、热都属五行之火象。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多取八卦之象占断事理。如“春分,震风至,震风不至,则雷震毁舟;巽风至,则制作失度;坎风至,则阴遏阳有谋成;离风至,则孕女不育;艮风至,则小人擅威;兑风至,则谗谀行;乾风至,则父谋其子,君谋其臣。”其中,雷为震象,制作为巽象,阴谋为坎象,孕女为离象,小人为艮象,口舌、谗谀为兑象,父、君为乾象等等。这一区别详在下一部分讨论。

四、

取象与用数

《易》、医皆重象数,但其内含不同。今在此着重讨论之。因象数学是《易》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含万象,医之象数亦可视为《易》之象数的一部分。我们先谈一下《易》之象数。

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周易》取象共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七种,加之卦变,飞伏、旁通诸说,说《易》含万象并不过分。数则有大衍之数,河图(五行生成)之数,洛书九宫之数等等。从《周易》经、传“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己日乃孚”等说法看,《周易》将天干纳入《易》卦体系的时代应该较早。从帛书《易传》之《要》篇所谈及的“五官”“六府”“五正”诸说及《史记》中有关《易》的传承与记载来看,先秦时期,干支、五行、五星等早已纳入《易》卦体系。刘大钧先生对此已作出充分的论证。[6]至西汉京房,这一体系已臻至完备,故《京氏易传卷下》云:“八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从这一点来看,《易》、医两大系统有内在的相通之处。更何况《内经》有时直接采用《易》之象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其中东方、肝、目、惊骇、酸、麦、岁星、角、筋、臊等直接以五行之木类推,而其数八则为《易》之河图数中的木之成数。萧汉明教授以充分的论据证明,《易》之天地之数,即宋人所称的河图数,就是五行生成数,详见《医〈易〉会通之我见——兼与李申兄商榷》,载于《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笔者同意这一观点。特别是“其畜鸡”更是采用的“巽为鸡”之象。《内经》有的地方对应东方木的则是“其畜犬”(《灵枢·五味》),此“犬”乃据配应立春的东北艮卦卦象所得。而南方火之“其畜马”(《素问·五常政大论》)则取南方午位之马象;“其数七”则取火之成数;中央土之“其畜牛”则取坤土为牛之象,“其数五”则取土之生数;西方金之“其畜马”取“乾为马”之象,(《素问·五常政大论》为“其畜鸡”,取西方兑位之酉为鸡之象),“其数九”则为金之成数;北方水之“其畜彘”则取北方坎位亥为猪之象,“其数六”则取水之成数。《内经》中类似的直取《易》之象数之处俯仰皆是,此不枚举。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之盈亏对人体气血之虚实的影响。

《灵枢·岁露论》云:“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竖,腠理郄,烟垢著。……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盛,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焦理簿,烟垢落。”所以,在《内经》作者看来,月亮的盈亏对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甚大,《内经》还据此设定治疗臂掌间难屈时的针刺之数: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不从心……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缪刺论》)[1]

广义的象包含万物万象。《内经》在以阴阳为总纲的前提下,提出了脉象、气象等象论。如《五运行大论》云:“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表里、虚实、开合、沉浮、升降等象皆不离阴阳之大象。在天人之气相通的思维理路指导下,《内经》以阴阳为总枢,以阴阳所化之五行为类推模式,构建了一幅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五行图式。正因为天人之气相通,如何推测每年气候的变化并以之推断人受气之变化所带来的疾病便显得十分重要了,《内经》的“五运六气”说有可能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在当时所能获取的理论支持下产生的。

“五运六气”说在宇宙生成论方面明显地受到《易传》的影响。如《彖传》有“大哉乾元,万行资始,乃统天”,及“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而《内经》则翻版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系辞上》)《内经》则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系辞上》)“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下》)《内经》则有“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矣。” (《天元纪大论》)[1]等等。只是《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具体推演的依据,将《易》之阴阳、形气具体化,如将天道具体化为“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将天之象(《内经》将“象”翻版为“气”)与地之形具体化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五运行大论》)[1]并进而以天干之化合推论五运:“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元纪大论》)[1]

由此可见,从阴阳学说拓展开来的五行学说在《内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此为根基,《内经》在推断病理病因方面更注重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如《灵枢·论疾诊忌》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玉机真脏论》更有:“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而易学虽也引五行入《易》,但它更注重阴阳二气间的对待与流行,如京房便借《易》建构了一幅阴阳二气间的对待流行模式。[7]从京氏纳甲体系发展过来的流行的纳甲筮法,虽利用地支间的生克,但也注重日冲与月破,更注重动爻的作用。因而《易》学在推断事理时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我们从《易纬》中对事理的推断也可见其一斑:

乾,西北也,主立冬,……乾气不至,则立夏有寒,……应在其冲。……坎,北方也,主冬至,……坎气不至,则夏至大寒雨雪,……应在其冲。……艮,东北也,主立春,……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应在其冲。震,东方也,主春分,……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应在其冲。巽,东南也,主立夏,……巽气不至,……应在其冲。……离气不至,……应在其冲。……坤气不至,……应在其冲。……兑气不至,……应在其冲。(第200-204页)[5]

这种“应在其冲”说说明《易》学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而阴阳之间的流行与演变情况则多以卦象示之。京氏纳甲体系中八纯卦初四、二五、三上爻所纳地支间正好也是这种“相冲”机制。

《内经》也并非不注重阴阳对待,如依“五运”说,甲己虽化土,但甲年为土运太过,己年则为土运不及。这种“太过”与“不及”也是一种阴阳对待,只不过这种对待仍以五行为基础。但《内经》的“六气”说则与《易》学的“相冲”说有内在的联系。

依“六气”说,两相冲之地支相配而成一五行之象,具体为: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而依后世流行的“纳甲筮法”则是: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内经》中的相冲为合与京氏易中的相冲说或许有内在的联系,与《淮南子·时则训》中的“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以及《易纬》中的“应在其冲”说应属于同一种思维理路。这些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只是《内经》最后将这种相合的结果归属于五行,亦即将阴阳之对待五行化了。

余论

《内经》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今只简列数项于上。

《内经》既有朴素的阴阳五行说,又有古朴的“九宫八风”说,又有较完备的“五运六气”说,从其理论层次的不同来看,《内经》确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其理论的内在机理则是以阴阳学说为总枢,以五行学说为生化模型,以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为本根。由于《内经》的具体成书时代仍有争鸣:有主战国时代者,有主秦汉之际者,有主汉初者,更有主东汉时期者,因而表面上看起来很难确定到底是《易》源于医,还是医源于《易》。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易》、医都讲“三才之道”、“天人合一”,都以阴阳为立论的基础,而阴阳的最早表达形式应该是《周易》的阴( )阳(-)爻符号,因为首先有了符号,才会有文字,才会有理论。从这一点来说,尽管医学的实践必定来自日常的探索,但其理论基础仍可追溯至《周易》内含的阴阳符示体系,然后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再吸收后来的五行学说及《易》学发展的新成果才发展至较为完备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同样,《易》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百家之说,与包括医家在内的诸家之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使《易》学体系臻至广大而“无所不包”。

医、《易》皆崇奉“三才”之道,主张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但《内经》更主张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并在《素问·刺法论》中提及一些吐纳导引之术,以培养生理之正气,提高抵御邪气的能力,追求人与天地之大顺。《内经》的理想人格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著,故能寿蔽天地” (《上古天真论》)[1]的真人,或能够“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上古天真论》)[1]的至人。而《易》更崇尚天与人的人文的合一,崇尚观象进德,恐惧修省,进德修业,遏恶扬善,本天道以立人道,以化成天下,更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并以卦象卦气之常变审视之,即所谓卦气“验应各如其法度,则阴阳和,六律调,风雨时,五谷成熟,人民取昌”(第199页)[5] ,“王当顺八风、行八政、当八卦。”(第179页)[5]因而《易》更重视从天道下贯到人道的人文化成作用。《易》的理想人格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的圣人。

《内经》在追求人与天地的自然的合一的过程中发展出“五运六气”说。“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大的循环,当然有其局限性。前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与下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一定会有所出入,甚至有较大的出入,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活动对自然、气候的反作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内经》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合一的思维理路仍值得肯定,借助当今的科技手段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易》学“唯变所适”的理论可以随时弥补中医学某些定式理论的不足。《易》学发展至京氏时代已将天干、地支、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完备地纳入卦体,并以之作为占测灾异、谴诫人主的主要理论根据。在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时代,人主的施为对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应该极为有限,但《易》学对人文和合状态的孜孜追求仍值得肯定,对现代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仍具有启发意义。《易》学趋时变通的哲学永远都不会过时和衰老。医、《易》两种“天人合一”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而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类完全可以同时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与人文的合一,从而贯通自然与人文,真正做到人与天、人与人的和谐如一。

参考文献

[1] 高士宗. 黄帝素问直解[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2]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 刘大钧. “卦气”溯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5).

[4]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78, (8)

[5] 林忠军.易纬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