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竹枝词二首

竹枝词二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竹枝词二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竹枝词二首范文第1篇

晚近以来,竹枝词特别引起学界特别是方志学、民俗学、地方史研究学者的重视。这是因为竹枝词有“纪实”的特点,不少竹枝词还附有简注,颇类史料笔记。竹枝词内容丰富,或咏一地史实、风俗时令,或咏地方物产、自然景物,或歌咏一方人物,是印证地方志、研究地方史和民俗学的重要参考资料。竹枝词大量取材社会民情风习,又具有一地社会史的内容,因此,竹枝词又是研究社会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与关内诸省和文化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历史发展较晚,竹枝词创作相对较少。现存最早的竹枝词,当属清代康熙年间流人方观承的《卜魁竹枝词》二十四首,其次如张光藻的《龙江记事七绝一百二十首》,朱履中的《龙江杂咏》105首,魏毓兰的《卜奎竹枝词》20首,都是黑龙江和齐齐哈尔清代至民国初年的风土民情、自然景物、生活习俗的缩影。另外,民国时期“吉林三杰”之一的成多禄曾作《南岗竹枝词》10首,刘恩格曾作《滨江竹枝词》12首,专门记述哈尔滨的风土民情。近年竹枝词的编纂整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竹枝词创作亦日益引起重视,北京市诗词协会竹枝词创作工作抓得很好,举行了很多采风活动,并在《北京诗苑》开辟竹枝词专栏。《中华诗词论坛》也专门开辟了《竹枝新唱》的板块。然而现在以一人之力,编写成百馀首竹枝词的实不多见。

郑恢先生出生于我省诗词之乡望奎县,是我省诗词界的元老,能在耄耋之年,出于对故乡黑龙江这片养育他的沃土的无限热爱,以饱满的创作激情,一气创作了120首黑龙江竹枝词,可喜可贺。郑恢先生为竹枝词这一诗体增添了新的内容,给予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鲜血液,焕发了新的青春,是我省诗词创作的一大丰硕成果。

纵观整个《黑龙江百咏》,可见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地理风光鲜明。“春风吹开紫杜鹃,满山青翠夏犹寒。秋披五花冬覆雪,四季诗画大兴安。”这是大兴安岭的风光。小兴安岭的风光略有不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风光优美四时妍,最是迷人五花山。游目恰如赏园画,树蘸秋色绘斑斓。”

五大连池的风光:“辽原平添十四山,猛喷岩流又休眠。坤后动情掏肺腑,精布棋局在人间。”而黑龙江的风光则是:“沿江三峡实壮观,谷幽山峻水流湍。茅兰瀑峰犹九寨,卧牛纯净似桃源。”松花江的风光又是一番景象:“如珠名岛耀松滨,夕阳霞影浪摇金。登岸入园观野景,嬉水垂钓爽身心。”

就湖泊而言,“山拥湖水水拥山,丽湖居二寰宇传。连缀七珠长百里,红松银鲫冷婵娟。”一看便知道是镜泊湖,而兴凯湖则是:“名闻遐迩美鱼虾,兽奔禽戏傍水涯。迁徙羽群咽喉道,雕鹳仙鹤喜安家。”

黑龙江最具魅力的当属冰雪风光。四首《冰雪风光》竹枝词首首俱佳。“冰上巧趁风,抱勇飞橇下半空。陀螺紧随童心转,爬犁驰入古关东。”冰帆、雪橇、陀螺、爬犁,一起涌入画面,童心随着陀螺飞转,也随着时光飞转,随着爬犁驶入了关东故地。仅读其中一首,就感觉到了它的无穷魅力。

二是地方特色突出。地方特色是竹枝词的生命力,是竹枝词得以传世的基础。地方特色突出了,竹枝词就会鲜活可人,耐人品读。“林海翻腾两千里,落叶松岭美名传”;“边疆绿屏极寒处,飞马畋猎鄂伦春。”一看就知道写的是素有“高寒”之称的大兴安岭,因为那里是黑龙江的绿色屏障,那里有亭亭玉立的美人松,那里有森林之子的鄂伦春人。“长安之外有长安,渤海兴国二百年。街殿城河遗迹在,追忆凭吊访龙泉。”一读就知道写的是宁安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因为渤海王城上京龙泉府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而建造的,渤海国共存世229年,其官制亦如唐制。“辽金朝代五国城,坐井观天享盛名。徽钦被囚难觅处,惟留遗韵叹西风。”马上就会知道写的是五国头城的依兰。因为这里不仅是徽钦二帝坐井观天之处,而且徽宗还在这里写下了“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的凄美诗句。

三是地域风情浓郁。地域风情浓郁与否是竹枝词诗味的具体体现。地域风情浓则诗味醇厚,反之则诗味淡薄。“西方文化入东方,北国边城开橱窗。面包红肠加啤酒,连衣裙换旧时装。”欧风东渐、中西文化交融的哈尔滨风情跃然纸上。“春秋冬夏转移频,‘撮罗’如锥栖猎人。由来木皮挡风雪,今日砖瓦寓温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告别了昔日居住的“斜仁柱”(俗称“撮罗子”),下山定居而住上了砖瓦房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飙轮轰响数里闻,万斛珠倾雾雨喷。帘后难寻红罗女,时见虹带挂潭心。”这是《镜泊湖》组诗中的第二首,泛舟湖上,喷玉泻银的万斛水珠随着山光湖影映照下的彩虹时隐时现,在这一美景的映衬下,红罗女的美丽传说又浮出水面,使得镜泊湖独具风情魅力。

竹枝词二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竹枝词 水 土家族 地域特色 民俗风格 文化底蕴

一.地域特色的写照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湖北土家族聚居地多属大巴山系,海拔高,山势峻,交错纵横,故其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然而,土家族居住地区河流纵横,交织若网,境内主要有沅水、澧水、清江、酉水、乌江等,自古有着舟楫之利。因此土家族竹枝词中有大量的关于水的意象描写,江水的汹涌气势,地理环境的险恶,舟楫之利,水域环境对土家人生产生活的影响,正是地域特色的写照。

一方面,在土家族竹枝词中关于水的描写由来已早。在明万历年间的土家族诗人田九龄就有竹枝词“郎去湘江经几秋,西风北雁又南洲”,这首是目前能见到的巴人后裔土家文人创作的最早的竹枝词。此处,虽未明显提出“水”字,但“湘江”一词便能让我们想象出江水浩渺,郎随湘江去了几年,伊人仍“含颦日月望江头”,日日待郎归来……另一方面,“水”意象的描写反映了土家族聚居区的地理环境。“峡山峡水望犹惊,那更扁舟渡峡行”这里山水险恶,扁舟难行,上两句的描写已让人心惊胆战,下两句“滩下喧争滩下哭,何人解道是轻生”更是发人深省,原来不曾“轻生”,只因地理环境险恶,扁舟不能经受住江水激烈的撞击,时有翻船的危险。这样的水势描写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玉屏山上草凄凄,玉屏山下水澌澌”,澌澌水声加上凄凄芳草更见玉屏山地理条件的险恶,环境氛围的凄楚。此外,“长阳溪水乱滩流,无数高山在上头”看到这里不经想起他曾写的“大江春水拍天流”的豪壮景象,高山峻耸,溪水绵延,乱滩激流,近处溪水汇流入江,远处浩瀚的江水一望无际,仿佛水天相接,气势磅礴……从水势的汹涌突出地理环境的描写,虽然存在部分夸张,但是“少数民族的歌谣很多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里有单纯又离奇,朴素而又美丽的想象,也有大胆的艺术夸张,这些想象和夸张来自各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竹枝词前身是一种土家族特有的民间歌谣,后经刘禹锡发展形成文人竹枝词,因而带有民间歌谣的夸张描写也是理所当然的。

崇山峻岭,虽是土家族人生存的天然屏障,但是,高山与激流对其生存又构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为求其生存,必须勤苦劳作;艰难的生活环境,让土家儿女不得不选择沿江而下,

随水逐波。由此可见,艰苦的地域环境不仅塑造了土家儿女不畏艰辛、勇敢拼搏的精神,险要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土家儿女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土家文人郑虎文有《土家竹枝词》“项饰银圈耳十环,不冠不履不梳鬟。布裙窄窄才遮膝,水便溪行陆便山。”由于溪水众多,便于出行淌水而过,土家族人的服饰在布裙的长短上明显到水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此外,逐水而居的土家族渔业是其重要的生活方式。在郑虎文的另一首竹枝词中有所体现“密网环牵独木舟,手叉渔火伏船头。一网一舟莫乱放,一叉一个莫轻投”,注释说“渔者率以独木为舟,系网船尾。一人手叉伏船头,视水中鱼以叉刺取,百不失一。”水域发达,渔业发展,渔民的捕鱼技艺也十分娴熟,土家族人淳朴原始的生活方式可见一斑。不仅在服饰和生活方式上“水”文化对土家族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在建筑、风俗等各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土家族有名的吊脚楼设计具有防水隔潮的作用,减少了沿江沿水而建的大量水汽影响;土家族也有祭水神等的图腾文化和神话传说。

“水”意象在竹枝词中的多次出现,凸显了土家族聚居区的地理环境的险要和水势澎湃的气势等地域特点;也反映了水对人们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服饰、建筑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二.水意象与情感的契合

在土家族竹枝词中多次出现的“水”意象,不仅是土家族聚居的地理环境体现,也体现其地域特色。同时土家诗人也常常用明喻或暗喻的方式将人的情感与“水”意象相联系,借描写“水”的汹涌或源源不断传达感情浓烈或难舍难分等情谊,二者的契合是土家族聚居区水域特色所孕育的思维方式下的产物,也更是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

彭秋潭曾写道“长是相逢在水涯,大东门外好平沙”,一个“长”字凸显了“相逢”频率之高,见到心仪女子该是多么喜悦,相逢在“水涯”,地点的固定,正如同那喜悦之情、心仪之意也是这般固定,而水的源源不断不也正是情感绵延不绝的写照?这里的“水”意象契合了诗人希望美好情谊永驻的美好愿望。正是希望感情深似水,于浓烈处方有“看侬洗菜怜侬冷,一笑低头落翠花”的闲情雅致,描写的细腻,怜惜之情溢于言表,暗喻精巧,情感浓烈而美好。正是:浓情似水,水为之增色。

用“水”意象作喻,化抽象为具体,情感的契合,升华诗歌主旨的用法在土家竹枝词中随处可见。但是在土家竹枝词中诗人情感与“水”意象的契合不是单一的,有的是触情生情,见水思人,如上面彭秋潭的竹枝词;也有的是情感浓烈,方借“水”意象作比喻抒发之;此外,诗人的情感也不是单一的,不仅有美好希冀的寄托,也有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更有睹物思人、幽怨难消等多种复杂情感。正如“绣水溪西渫水东,天门台上雨”“几日天门不肯关,桃花流水去闲闲”,土家诗人陈光泰的这两句竹枝词,“绣水、渫水”的转换,一西一东,是地理空间的跨越,同时也是时间上的延续;“桃花”随“流水”而去,季节的更替,让诗人不禁感慨人生不也如此?这两句都旨在抒发诗人伤逝惜时的情怀,韶华易逝,桃花飘落,流水不止,逝去的时光如水一去不复还,暮春时节更增诗人愁绪,深情余韵,颇有行吟意味。又如“妾梦宵宵江水上,郎住渝城大江楼”;“铁桅峰顶云气阴,铜锣峡口水深深。江水回头峰顶见,妾将江水比郎心。”这是土家文人陈汝燮一组书写爱情竹枝词中的几句,从中我们可见姑娘爱慕情郎,夜夜梦中相见,那情景,像江水流泻一样快畅,绵绵不断。尤其第二首中一口气出现三个“水”的意象,我们也可窥见女子情之深,爱之切;可是,情郎负心,却也像江水一样流泻,一去永不回头……这样的幽怨之情与反复出现的“水”意象契合,让我们了解到女子情深似水,男子无情更胜水的悲剧。

水意象与人情感的契合,使所表达的情感更加浓烈。情浓胜水,愁绪难消似水,人世复杂更似水,水孕育了土家儿女,养活了他们,也形成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用水作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而形象。“水”意象与人情感的契合,这样的土家竹枝词,读来可歌可吟,其情感更是可歌可泣,余味深长,这也正是土家竹枝词一大特色。

三.水中蕴含的文化积淀

聚居于湘鄂渝黔交界的土家族人,历史悠久,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狭隘,但地理位置显要,是沟通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必经之道,其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极具有文化代表性。同时舟楫之便,使土家族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吸取其精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土船夷水射盐神,巴姓君王有旧闻”,“夷陵,即今湖北宜昌。清江,古夷水,发源于湖北利川齐岳山,东流至宜昌东北入长江。”,在《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四引《北梦琐言》有关盐井龙的神话记载,即此处所说的“夷水盐神”,在这句竹枝词中“巴姓君王”则指的是远古时期鄂西地区巴人廪君,南朝范晔在《后汉书・西南蛮夷列传》和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政》中都有关廪君的记载。“从夷水至盐阳,廪君于是君乎夷城”,这样的历史记载点明了“夷水射盐神”的文化底蕴,当今群众中还广泛流传着廪君大战盐神的故事。这首竹枝词算是众多描绘远古神话、展现文化底蕴内涵的历史画卷之一。读来似乎土家族远古时期的画面一幕幕重现,可见远古神话奠定了竹枝词的文化底蕴,而它却让历史重生,并以新的形式再现。其中水意象孕育出的土家文化底蕴是极其深厚的,文化的积淀也是十分浑厚的,土家族竹枝词的民族风格由此也得以凸显。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土家诗人彭施铎这首极具民族特色的竹枝词道出了土家族曾经的土司制度,其中“土王宫”即原土司王的官署,官署依水而建,看似得天独厚,却随时代更替。水生水落,潮涨潮消,曾经繁华似锦的土司也在时间的水波中消逝,终究抵不过时代潮流。时代的苍凉刻在土家族土司制度历史的一页上。

此外,很多描写土家族地区的文人竹枝词也涉及“水”意象的刻画,并借其传达出特有的民族风格。例如,苏轼的三峡《竹枝词》:“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屈原己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这首词就用了“扣水求屈原”来再现人们对屈原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的气节表示崇敬。水中求屈原,寻求文化的积淀,寻求民族气节,寻求爱国热情。

文化的积淀还体现在对“天梯”母题的表现上,《水杉传说》表现的神话传说也含有“水”意象,“母题的主要情节为人类遭到毁灭性的大洪水(大旱灾)袭击后,仅存的两兄妹沿天梯(水山神树)而上天避难……”这里的水杉即天梯,大洪水的出现增加了土家族洪水神话的神秘与规模气势,给我们再现了神话的浪漫主义色彩。

可见在土家文化中“水”意象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土家族民俗文化神话传说中有突出表现。而在竹枝词中的反映也体现了与水有关的土家族文化积淀,是我们窥见土家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特色文化的一扇窗口。

(此文系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土家族竹枝词民族风格与地域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沈阳选编.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宋仕平.土家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彭武麟.中国土家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5]熊笃、程世波.巴渝神话传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6]彭勃等辑录,祝注先选注.历代土家族文人诗选[M].长沙:岳麓书社,1991

[7]孙正国.文学的生活遭遇―民间文学本体批评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8]吴艳荣.近三十年竹枝词研究述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6(5).

[9]曹毅.土家民俗风情的一面镜子――记田泰斗的五峰竹枝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3).

[10]祝注先.谈“竹枝词”和土家族诗人的《竹枝词》创作[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3).

[11]邓洪强,官婷.从《全唐诗》看唐代巴渝竹枝词的流传地域及传播方式[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

竹枝词二首范文第3篇

2、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____白居易《暮江吟》

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____杜甫《旅夜书怀》

10、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___《沁园春·长沙》

1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王维《使至塞上》

1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1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1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____孟浩然《宿建德江》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____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2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3、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____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2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竹枝词二首范文第4篇

2、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3、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4、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5、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6、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8、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秦渝《元宵夜》

9、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4、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纳兰性德《清平乐上元月蚀》

1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18、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19、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20、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1、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古堡长烟《元宵夜》

22、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2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5、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26、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荒漠之旅《元宵无月》

27、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8、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杨璐《雨夜元宵》

29、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0、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东方骏《庆元宵》

31、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雪花飘舞《元宵夜思儿》

32、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残简春秋《元宵有感》

33、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4、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5、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6、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8、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39、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

40、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4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4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纳兰性德《台城路上元》

4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46、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东方骏《鹧鸪天庆元宵》

4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8、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50、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53、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

5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5、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

56、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57、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5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59、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60、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61、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佚名《折桂令元宵》

62、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6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竹枝词二首范文第5篇

【摘 要 题】唐宋文学

【关 键 词】渭城曲/歌唱/渭城体

【正 文】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被谱成歌曲后,称《渭城曲》或《阳关曲》,多简称《渭城》、《阳关》。这支骊歌,中唐时已成为送远饯别的经典歌曲。这首歌入宋以后是否仍为大众喜闻乐唱?前贤关注得较多的是苏轼《阳关曲》。苏轼借唐《渭城曲》的现成曲调歌唱过自己的诗。而王维《渭城曲》的歌唱是否仍在流行,研究者多作“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大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1]“得到普遍的歌唱”[2] 一类泛泛论述,对歌唱事实尚未作明晰梳理。笔者通过对《全宋词》[3] 与《全宋诗》[4] 的考察,发现这支骊歌在宋人诗、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全宋词》中有《渭城》或《阳关》曲名出现的词约120多阕,《全宋诗》中有《渭城》或《阳关》曲名出现的诗作,笔者初步择录了近50首(同一首诗中重复出现的不计),其中反映出歌唱的诸多方面,如歌唱者、歌唱声情、歌唱场合等。宋人的歌唱,既有歌唐《渭城曲》者,也有套用《渭城曲》唱自己诗者。并且,诗人创作有了“渭城体”的固定格律形式。而这一格律形式即与此诗的入乐歌唱紧密相联。下文即分述之。

一、宋人歌唐《渭城曲》

宋人歌唐《渭城曲》的情况,依《全宋诗》所录可见下列事实:

(一)歌曲名。《渭城曲》之名,郭茂倩以为“《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5] 任半塘先生以为“此诗入乐以后,名《渭城曲》。凡称《阳关》者,多数指声,不指曲名。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6] (421)从宋人歌吟看,《渭城曲》在宋代又被称为《渭城》、《阳关》、《渭城歌》、《阳关曲》、《阳关三叠》。这些名称的变化,从时间段上看,大体北宋前中期人们多称《渭城》,此后则多称《阳关》。若以人为代表,大致从苏轼开始多称《阳关》。《阳关三叠》之称则是苏轼见到“古本《阳关》”歌谱后出现的。一个事物名称的变化往往说明着其内涵的衍变。

(二)歌唱者。《全宋诗》所录,诗及注释中明确记述歌唱《渭城曲》(《阳关曲》)者,有江休复(字邻几),见梅尧臣《二十一日同韩持国、陈和叔骐骥院遇雪,往李廷老家饮。予暮又赴刘原甫招,与江邻几、谢公仪饮》:“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有杜植(字廷之),见韩维《同邻几原甫谒挺之》。“凭君莫唱《阳关曲》,自觉年来不胜悲”句后自注“挺之善歌此曲。”有蔡娇,见刘敞《赠别长安妓蔡娇》“玳筵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无明确姓名者,如宋祁《观邻人卖饼大售》所记“售饼邻人”“不复还家唱《渭城》”;强至《陆君置酒为予唱〈阳关〉即席有作》中的“陆君”;范成大《咏河市歌者》“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的歌者;苏轼《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的侍女;《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中的“佳人”;刘攽《酬王定国五首》其一“柔姬一唱《阳关曲》,独任刚肠亦泪流”中的“柔姬”。从歌唱者的身份与生活阶层看,这支骊歌的确传播较广,尤其深受文人士大夫重视。

(三)歌唱声情。梅尧臣曾与刘敞、江邻几、谢公仪会饮,听江邻几唱《渭城曲》,诗中描绘江邻几唱《渭城》有“嘹唳华亭鹤”的艺术效果。华亭鹤唳,典出《世说新语·尤悔》:陆机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于吴亡入洛前,与弟陆云常游于华亭墅中。后常以此为遇害者临终前的感慨生平之词。“嘹唳”,六朝诗人多用,谢脁《从戎曲》:“嘹唳清笳转,萧条边马烦。”陶弘景《寒夜怨》:“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联系陆机的故事与六朝诗人对“嘹唳”一词的运用,可以想象《渭城曲》高亢凄清的声音,以及悲怆感伤之情。苏颂在《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其一中咏:“《渭城》凄咽不堪听,曾送征人万里行。”苏轼《记〈阳关〉第四声》:“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7] 苏颂谓“凄咽”、苏轼谓“宛转凄断”,亦是“嘹唳华亭鹤”的效果。

(四)流传情况。《全宋诗》所录吟及《渭城曲》的作者,从生活时代看,最早是宋祁,最晚的是何应龙。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何应龙生平事迹不详。据《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等资料可定为宋末元初人。何应龙诗今存48首,均为七绝。其《有别》诗云:“楼上佳人唱《渭城》,楼前杨柳识离情。一声未是难听处,最是难听第四声。”可知《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未曾中断,但诗中歌吟较多者主要集中在北宋,尤其是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从诗人的歌吟亦可见出,《渭城曲》作为一首经典“古曲”,随时代演变,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了。刘敞在他的诗中发出“举世几人歌《渭城》”的感叹。梅尧臣、韩维等人听《渭城曲》写于诗,并特意加以注明,说明这样的歌唱在当时已属罕事。在记谱还不发达的宋代,歌曲的传唱依然以口耳相传为主,可以说,歌唱者的命运决定着歌曲的存亡。江邻几于仁宗嘉祐六年(1060)去世。韩维享年83岁,也于哲宗元符元年(1098)谢世。杜植生卒年未详,设若与韩维一般高寿,在哲宗时也离世了。随着这批善歌者的先后去世,到哲宗熙宁十年(1077),苏轼得“古本《阳关》”时,文士阶层歌唱《渭城曲》的情形大概已是“除却胶西不解歌”了。

(五)“别调声”。北宋时期,《渭城曲》的歌唱不分阶层,歌唱者也无身份、性别的区分,文人士大夫的歌唱自然以男声为多,但到宋徽宗时,出现了像李师师这样以歌《阳关》而知名者,并是“解唱《阳关》别调声”[8] 而从何应龙“楼上佳人唱《渭城》”的描述看,至南宋末年,《渭城曲》也是红袖妍唱了。关于《阳关曲》的变化,刘敞早有“流传江浦是新声”之叹。苏轼见古本《阳关》,以为其歌唱“不类向之所闻”。而李师师于宣和中唱的又是“别调声”。那么,《阳关曲》的歌唱到底变化成怎样的“新声”、“别调声”了?《全宋词》所录词调中,除《阳关曲》外,还有《阳关引》、《古阳关》、《阳关三叠》。北宋初年,寇准将王维《渭城曲》改为《阳关引》,晁补之作有《古阳关》(寄无斁八弟宰宝应),皆为长短句。二者格律相同。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在《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酒筵歌曲的撰词与填词》一文中指出:“《阳关引》即《古阳关》,始自寇准。”[9] 南宋末年,柴望又有《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庚戌为宋理宗淳祐十年,即1250年)。较之唐《渭城曲》,此是否即为新声、别调曲呢?考三者内容,均未脱别亲送远的主题,但从名称的变化可以想知其歌唱方法已有多种形式。

二、宋人借《渭城曲》歌宋诗

宋人用唐《渭城曲》的现成曲调歌宋诗,最典型的莫过于苏轼歌《中秋月》。苏轼于《书彭城观月诗》中说:“‘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10] 苏轼借《阳关》旧曲歌唱的还有《赠张继愿》、《答李公择》二首七绝。宋人赵次公说:“三诗各自说事,先生皆以《阳关》歌之,乃聚为一处,标其题曰《阳关三绝》。”[11]《答李公择》作于熙宁九年(1076),诗曰:“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赠张继愿》作于元丰元年(1078),诗曰:“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前古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任半塘先生认为“北宋苏轼详记‘古本《阳关》’(即《渭城曲》)之唱法,犹指唐音。”[12] (163)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之一《见邸家园留题》云“古本《阳关》”的歌唱有“三叠”。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云:“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诗之外又有和声,则所谓曲也。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曰贺贺贺、何何何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中缠声,亦其遗法也。……今声词相从,唯里巷间歌谣及《阳关》、《捣练》之类,稍类旧俗。”[13]《梦溪笔谈》撰于元祐年间(1086-1093),据其自序所言,大部分是元祐三年(1088年)定居润州(今镇江)梦溪园后所写。[13] 我们把沈括所说的“今”缩小到他写《梦溪笔谈》的元祐年间,那么,这时他所听到的《阳关》的歌唱是“稍类旧俗”的,即如古乐府一样,“声词相从”,使用了和声。李之仪也说用“和声”。他在《跋吴思道小词》中,将《阳关》的唱法与歌“小词”比较:“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下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是也。”[14] 李之仪(约1035—1117),哲宗元祐八年(1093),苏轼出任河北西路安抚使、知定州,特辟为管勾机宜文字。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李之仪所说“今人”,我们也把它的范围缩到最小,指与他有交游的“当代人”,那么,苏轼自然是“今人”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史料明确记载歌唱过“《古阳关》”的一位。这样,可以说苏轼歌《古阳关》或借《阳关》歌自己的《中秋月》等,即采用了唐人“但以诗句而下用和声抑扬以就之”的方法。至于“和声”如何安排,元代人李治(一作冶)《敬斋古今》记述自己学唱《渭城曲》的情况可供参考。

王摩诘《送元安西》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后送别者,多以此诗附腔,作《小秦王》唱之,亦名《古阳关》。予在广宁时,学唱此曲于一老乐工某乙,云‘渭城朝雨(和:剌里离赖)浥轻尘,客舍青青(和:剌里离赖)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不和),西出阳关(和:剌里来离来)无故人。’当时予以为乐天诗有‘听唱《阳关》第四声’,必指‘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耳。又误以所和‘剌里离赖’等声,便谓之‘叠’。旧称《阳关三叠》,今此曲前后三和,是叠与和一也。后读乐天集,诗中自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也。又《东坡志林》亦辨此云:‘以乐天自注验之,则一句不叠为审。’然则‘劝君更尽一杯酒’前两句中,果有一句不叠,此句及落句皆叠。又‘叠’者,不指和声,乃重其全句而歌之。予始悟向日某乙所教者,未得其正也。因博访诸谱,或有取《古今词话》中所载,叠为十数句者,或又有叠作八句而歌之者。予谓《词话》所载,其词粗鄙重复,既不足采而叠作八句,虽若近似,而句句皆叠,非三叠本体,且有违于白注、苏《志》,亦不足征。乃与知音者再谱之,为定其第一声云:‘渭城朝雨浥轻尘’,依某乙,中和而不叠;第二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直举不和;第三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依某乙,中和之;第四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直举不和;第五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依某乙,中和之;第六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及第七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皆依某乙,中和之。止为七句,然后声谐意圆。所谓‘三叠’者,与乐天之注合矣。”[6] (427)

转贴于 按李治所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又被“附腔”套用了《小秦王》的曲调歌唱。入《小秦王》歌唱之事,今见最早的材料是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其第九卷《王右丞》:“右丞此绝句,近世人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用诗中语也。”[15]《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编成于丁亥年,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苏轼的《阳关三绝》也有入《小秦王》而歌的说法。今存最早的苏词刻本是元延祐七年(1320)叶曾云南阜草堂刻《东坡乐府》,《阳关曲》题下注:“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唐声诗》下编《小秦王》杂考有所辨证:“《小秦王》传辞之格调并不同于《渭城曲》,近人已经比勘明确。格调既异,彼此声情亦必异,有不俟言。乃北宋时本曲与《渭城曲》,甚至与《竹枝》,除苏轼外,文人多混用,不顾声情,已不可解。清人谱书中又进一步径以《阳关曲》之名掩盖本曲名;近人信之过笃者,甚至依据上列《小秦王》之辞,以校勘王维《渭城曲》辞之音律,愈出愈奇。未省《小秦王》既从《秦王破阵乐》来,应是凯歌,《渭城曲》完全骊歌,唐人何至混二曲为一?”[6] (457)为什么《渭城曲》会歌入《小秦王》,任半塘先生说:“至于宋人将《渭城曲》、《三台》、《竹枝》等辞歌入所谓《小秦王》,乃当时大部唐乐已晦,时人于《阳关曲》(即所指作《小秦王》者)尚熟悉,遂有张冠李戴,聊以解嘲之举;此绝非唐人之歌诗,亦非唐诗之‘选词配乐’。因所选之词,本身原为徒诗,并无调属,方为之配乐;《渭城曲》、《三台》、《竹枝》等原皆声诗,各自有调,唐人岂有放弃《三台》、《竹枝》等原声不用,而将诸调转唱入他曲之理!性质迥殊,无因相混。惟为好辞求得好声,乃唐宋艺人之共同愿望,不妨以宋喻唐。如八章三节引晁无咎评黄鲁直曰:‘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赵长卿《惜香乐府·眼儿媚》谓‘笑偎人道:新词觅个,美底腔儿。’此虽皆宋时情事,而‘美腔’与‘新词’,始则各不相谋,终可投合无间;方其投合,乃以腔为本位,其法仍然唐代‘选词配声’之遗,恰恰说明问题。”[12] (172)任先生以为宋人歌唱《阳关曲》入腔即《小秦王》的情况,原因之一即在于宋人“著腔子唱好诗”,[16] 也有宋人不顾声情的因素。不过,可能还在于歌法的相近。王灼《碧鸡漫志》卷四《何满子》:“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歌八叠,疑有和声,如《渔父》、《小秦王》之类。”[17]《苕溪渔隐后集》卷三十九《长短句》:“苕溪渔隐曰: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及本朝,则尽为此体。今所存,止《瑞鹧鸪》、《小秦王》二阕是七言八句诗,并七言绝句诗而已。《瑞鹧鸪》犹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须杂以虚声乃可歌耳。”[15] 南宋魏了翁《木兰花慢·即席和韵》:“问梅花月里,谁解唱、《小秦王》?向三叠声中,兰桡荃棹,桂醑椒浆。”可知《小秦王》唱法,有“和声”、“杂以虚声”、“三叠”,这些歌唱方式亦均同于《渭城曲》。尽管如此,在苏轼之前,杜廷之、江邻几、韩维等人歌《渭城曲》时,二者并未混淆。这些人均洞晓音律,不应造成将“《渭城曲》”(“《阳关曲》”)与《小秦王》张冠李戴的混乱。即使到了神宗绍圣年间,二者仍各自独立。黄庭坚过三峡,作《竹枝词二首》,令巴娘歌唱。跋云:“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叠。惜其声今不传。予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前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后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或各用四句,入《阳关》、《小秦王》亦可歌也。绍圣二年四月甲申。”[23] 黄庭坚《竹枝词二首》全诗为:“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这里,黄庭坚用“叠”来称自己所作的二首《竹枝词》,意味着用同样的曲调唱不同的歌辞。即曲调相同,歌辞更换。而他所说的“和”,是“重其全句”的,与其他用“声辞”为“和”或摘取其中少数字句如“竹枝”、“年少”为“和”的唱法稍异。他所说的“和”,若从“重其全句”的角度看,类似苏轼和元人李治所说的“叠”。黄庭坚所作《竹枝词》二叠,用“后二句”全句加众人和唱的方法以《竹枝》曲调可唱,设若“各用四句”重叠,利用《阳关》、《小秦王》的曲调也能唱。这里,黄庭坚仍将《阳关》与《小秦王》并列,说明在黄庭坚作《竹枝》的绍圣年间,《阳关》、《小秦王》仍未相混。苏轼《书彭城观月诗》说自己在18年前以《阳关》歌《中秋》诗,18年后“独歌此曲”,仍然未说变成《小秦王》曲调。他的《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两本新图宝墨香,尊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将《小秦王》与《阳关》区别,说明《小秦王》并非断肠之声。到了胡仔,他记苏轼以《阳关》所唱的《答李公择》诗是入《小秦王》歌唱的。从时间上看,盖至南宋中后期,《阳关》与《小秦王》的歌唱有所混淆,但也是个别人的做法。胡仔之后,明清人的记述颇显混乱。如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注:“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明卓人月、徐士俊辑《古今词统》卷二则标明《小秦王》,并于“济南春好雪初晴”句后注:“东坡词集中作《阳关曲》。”清人吴照蘅则以为唐声诗的歌唱,“至宋而谱之存者独《小秦王》耳,故东坡《阳关曲》借《小秦王》之声歌之”。[18] 这些说法显然对歌唱事实本身并未作考辨,吴照蘅之说就更与历史事实不符了。

三、渭城体

苏轼借唐音《阳关》歌自己的绝句。这三首绝句“被声”成为歌辞,写作上是否也考虑了适合歌唱的要求?对此,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即指出:

《东坡集》中《阳关词三首》:一《赠张继愿》,一《答李公择》,一《中秋月》。……特以其调皆《阳关》之声耳。《阳关》之声,今无可考。第就此三诗绎之,与右丞《渭城》之作,若合符节。……其法以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与四句之第五字,各以平仄互换。又第二句之第五字,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譬如填“词”一般。渔洋先生谓绝句乃唐乐府,信不诬也。(《石洲诗话》卷三,《清诗话续编》本)

俞樾《湖楼笔谈》卷六作了更为细致的分析:“东坡集有《阳关曲》三首,一《赠张继愿》,一《答李公择》,一《中秋月》。翁覃溪先生《石洲诗话》谓与右丞《渭城》之作若合符节。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若填词然。余细按之,翁说诚然矣。惟取四诗逐字排比之,他字无小处出入,惟第二句之第一字,右丞作是‘客’字,苏《赠张继愿》用‘戏’字,《答李公择》用‘行’字,《中秋月》用‘银’字,似乎平仄不拘。然填词家每以入声字作平声用。右丞作‘客’字,正是入声,或‘客’字宜读作平也。盖此调第一句、第三句以仄平起,第二句第四句以平仄起,若‘客’字读仄声,便不合律。东坡《答李公择》及《中秋月》两首,次句均以平仄起,可证也。惟《赠张继愿》用‘戏’字,则是去声,于律失谐,或坡公于此中疏。又《玉篇》‘戏’字有忻义、虐奇二切。此字借作平声读,或亦无害也。……精于音律者审之。”[19] (317)另外,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附录卷中、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于《答李公择》一首后加注,均指出苏轼为适合歌唱而在声律上的用心。苏轼歌《古阳关》,表面上看,仅为“著”唐“腔”歌自己的诗,事实上,苏轼在写作时就严格按照“唐音”音律为歌唱作了准备。苏轼曾细致研究《阳关曲》的歌唱技巧。他的《记〈阳关〉第四声》即专为《阳关曲》的歌唱而作,认为所谓阳关三叠,“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施议对评论说:“这段记载,纠正了‘每句再叠’与‘三唱以应三叠’的错误说法,以为‘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才是正确的唱法。体会甚为深微。”[19] (318)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格律,人们极为熟悉。用平仄符号标示如后:“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起首句入韵,前后两联失粘。这种形式在唐人笔下并不少见,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哭晁卿衡》、高适《营州歌》、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春夜闻笛》等等。到了宋代,这种尚未符合粘式律的“体”,是被看成特殊形式的,惠洪《天厨禁脔》卷上称为“折腰步句法”。并举《宿山中》(惠洪以为韦应物作,《全唐诗》作朱放诗,一作顾况诗)“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南园》(李贺):“花枝草蔓眼前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然态,嫁与春风不用媒。”《送蜀僧》(苏轼):“却从江夏寻僧晏,又向东坡别已公。当时半破娥嵋月,还在平羌江水中。”惠洪以为这种折腰步句法,“虽中失粘而意不断。”[20]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注引《西清诗话》,立名“折腰体”,即以王维此诗为例。[21] 可是,苏轼作诗以“《阳关》歌唱”,严守《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格律,“如按谱填词”,即写成所谓“折腰体”。苏轼的做法是否说明,借《渭城曲》“著腔子”进行歌唱,歌辞当按本辞格律,依声行腔,方可字正腔圆?清王文诰《苏诗编注集成》一五引江藩语:“《阳关辞》,古人但论三迭,不论声调。以王维一首定此词平仄。”[22] 的确如此,约比苏轼晚二十年进士及第的刘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有七言绝六首,其平仄即依王维诗而定。题中明言“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6]:

春深逐客一浮萍,何处淹留白发生。山城过雨百花尽,野渡无人舟自横。

青春白日坐消难,须着人间比梦间。八公山下清淮水,明月何时照我还。

汶阳归客泪沾巾,莫厌伤多酒入唇。暂时相见还相送,水远山长愁杀人。

荒山野水照斜晖,绿净春深好染衣。请君问取东流水,来岁如今归未归。

寻思百计不如闲,塞马重来事偶然。皇恩若许归田去,头白昏昏只醉眠。

诗成吟咏转凄凉,独宿空帘归梦长。长年事事皆抛尽,惟到尊前是故乡。

六首均平起首句入韵,前后两联失粘,具体标示如下:

第一首: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第二首: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首: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第四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第五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六首: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苏轼《答李公择》、《赠张继愿》、《中秋月》三诗严守《渭城曲》格律的事实和刘跂集句为“可歌”而采用“渭城体”的做法说明,便于以《渭城曲》歌唱的歌辞格律样式即当写成宋人所谓的“折腰体”。而从“渭城体”形成的角度看,可以说由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的配比音乐成为《渭城曲》的歌唱,使得宋人七绝创作仍然保留了“折腰体”这种不合常规的格律形式,由此便自然联系到音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问题。从《乐府诗集》所存《近代曲辞》看,当时采入《水调》、《凉州》、《大和》、《伊州》、《陆州》等大曲入乐歌唱的七绝形式的声诗,符合粘对规则或不符合者均有。这意味着符合不符合粘式律并不妨碍入乐歌唱,但当一首诗被谱为歌曲,广泛传播,引人仿效时,最为方便的作法即是模仿本辞进行写作。如此反复,由歌唱而确定了的这一歌辞的声韵格律形式也逐渐固定而模式化,最终演变成一支词调。其歌辞的格律亦为人模仿,遂成定格。《渭城曲》由唐到宋,因为歌唱所引起的这一变化,正说明了声诗发展成为词曲的过程。《渭城曲》格律固定为一种“体”的事实,亦反映出诗之入乐以后,音乐因素对文体形成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谦之. 中国音乐文学史(民国丛书本)[M]. 上海:上海书店,1935.

[2]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唐圭璋. 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郭茂倩.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渭城曲(题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39.

[6]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王文浩. 苏轼文集·题跋(卷六十七)[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90.

[8]周密. 浩然斋雅谈(卷下)[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音乐学文集[C].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10]王文诰. 苏轼文集·题跋(卷六十八)[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50.

[11]王文诰. 南宋王十朋编纂百家分类注引[A]. 苏轼诗集(卷十五)[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51

[12]任半塘. 唐声诗(上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3,172.

[13]胡道静. 梦溪笔谈校注[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4]李之仪. 姑溪居士前集(卷四十)[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敬斋古今(卷七)[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7]杨晓霭. 著腔子唱好诗——宋人歌诗方法分析[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18]岳珍. 碧鸡漫志校正(卷四)[M]. 成都:巴蜀书社,2000. 103.

[19]吴照衡. 莲子居词话[A]. 唐圭璋. 词话丛编(第三册)[C].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12.

[20]施议对.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17-318.

相关期刊更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苏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