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设想和计划,是结合了自身情况及现实约束因素后,对各种可能的选择和机会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这一概念最早是一百多年前由美国的职业规划教育家弗兰克・帕森斯提出来的。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大学多年来实行的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政策,因此对职业规划的研究很少。实行自主择业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的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据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高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被称为“世上最难就业季”。而据《人民日报》报道,2014年毕业生人数将增加28万人,达到727万人之多。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固然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专业的设置以及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关,但也与高校对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不够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的要求。职业规划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它强调“以人为本”。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大学生是高校受教育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来开展,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职业规划教育无疑是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都是不一样的。加之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准确,这就需要学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帮助大学生进行具体的评估,根据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挖掘自身潜力,扬长避短,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同时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自我,将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将来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能与人很好地沟通和相处等,往往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内容,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职业规划教育的。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刚刚起步不久,尽管相对过去而言,不管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教育水平,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水平还比较低
与发达的西方国家较为完善的职业规划理论水平相比,我国职业规划的理论水平相对还是较低的,对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论述。这是由于我国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加之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而无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反过来,理论的缺乏又使职业规划教育实践受到制约,因此只能照搬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创新性不强。
2.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我国还有不少高校没有真正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课程。即使开设了这类课程,有些学校也只是把它作为一门无关紧要的选修课而已。另外,有些高校开设该课程的时间也比较晚,到大三或者大四,等到学生快毕业了才临时抱佛脚,匆匆忙忙给学生做个培训,这样的培训当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大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规划理念,对将来的职业规划缺乏长远的考虑。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从上大学的那一天起,因为确定了所学的专业,因此毕业后的就业也已经是确定好了的,没有必要再去规划什么。有的人所学专业是父母亲帮忙定好的,上了大学后,当发现所学的专业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得过且过,对职业规划更是不当回事。有的人则是对职业规划教育不理解,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只是把它当做一般的面试指导或培训。加之学校缺乏引导,部分大学生自然而然就对职业规划淡漠了。
4.缺乏专业的优秀教师
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学科,从事这门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是受过专门培训的优秀人才。由于目前高校并没有相关师资培养,导致师资欠缺。为满足教学需求,不少高校只能从别的专业抽调部分教师兼任,甚至只能由班主任或是年级辅导员充当。这些教师虽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毕竟没有受到过良好的专业训练,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而且培训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大都只能对学生进行一些就业形势的介绍和分析,解答学生对国家一些就业政策的疑问,无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无法满足当今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要求。
5.缺乏完备和规范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制定具体的指导原则和目的要求。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目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就只能由高校自行设置和承担,这些课程设不设置?如何设置?什么时候设置?都由高校自行决定。如何对这些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些都是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
1.完善和健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1)国家应制定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学纲要和指导原则并出台相应政策。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抓得越早越好。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职业规划教育过程间断化、体系单一化、认识片面化、指导粗放化的弊端,使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连续化、体系多样化、认识全面化、指导细致化。实践证明, 那种从小学到大学, 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往往使得学生们从小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方向; 而仅仅在大学阶段,甚至只是在毕业前夕,才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就会使学生因为缺少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从中学阶段就抓起。最近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改革措施,提出高考将分为技术型和技能型高考,这其实就是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分流和指导的一种改革尝试。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优势,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规划,逐步发现和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对将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进行设计,以便和高中以及大学的职业规划衔接,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设立专门的指导机构和研究机构。设立专门的机构,可以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改变过去那种零散、应付式的职业规划教育。该机构应该集规划设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及时解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还可以解决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理论水平较低的问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认真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规划的路子。
(3)积极健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社会体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如果单靠国家教育部和高校是难以完成的,因为这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应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引起的各种职业变化。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家长、大众传媒等全社会的支持与合作。政府要参与其中,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实施相关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政策,为高校、用人单位搭建起一个沟通和合作的桥梁,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与此同时,要发挥好企业等用人单位在职业规划教育当中的作用。因为在社会实践方面,用人单位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走出去的机会,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只有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把这个事情办好。
2.应充分认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教育的必备内容认真抓好
(1)从观念上改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有可无的理念。高校应把职业规划教育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当中,使大学生对这项教育足够重视。如果把高校比作企业,那么大学生就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产品的质量就必须过硬。高校应该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对职业规划教育给予充分的保障。作为教育的主体,要积极与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互相配合,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使学生能得到较好的职业规划指导,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2)改革职业规划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倡导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要改变过去那种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的简单教学模式。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很快,有自己的主见。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讨论;或者模拟职场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或者走出去,让学生在社会上得到真正的锻炼等等。
(3)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除了要制定大众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外,在后期的职业规划教育中,高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以及不同的性格特征,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供学生进行选择,这样职业规划教育就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分阶段对学生实行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应该始终贯穿大学的整个过程,但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在大学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大学的四年中,每一年的侧重点都应该是不同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对大学有一种新鲜感,而且有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所学的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时候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以灌输职业规划教育的意识和理念为主,同时可以让有经验的老师或师兄、师姐介绍自身的一些成长经历,特别是发挥榜样作用,使他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与此同时,让他们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二年级,经过一年的职业规划训练,学校和学生对自身的性格特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应该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案,按照方案加强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要进一步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自我认知,要摸清学生的特点和不足,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大学三年级,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对先前制定的职业规划方案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不断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让他们有意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大学四年级是大学的最后一年,要让学生了解当年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求职技巧,安排好他们的实习工作。在求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思想很容易出现波动,这时候一定要和学生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加强个体辅导,帮助他们及时进行自我调适,使他们能顺利地度过大学的最后阶段,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它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过去那种靠临时请一些非专业的老师来应付教学的做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一定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规划专业教师队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首先,可以引进专业的职业规划方面的教师和专家,以补充高校职业规划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强现有的有志于参与职业规划方面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送他们出去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职业规划培训师,到学校给学生做一些相关培训,这样同样可以弥补高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3.学生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做好职业规划的自我定位
大学生作为职业规划受教育的主体,其自我正确的定位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要配合学校通过自我评价体系和专业的测试,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兴趣。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自身的思想动态,寻求他们的帮助,使自身拥有健康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要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求职之路打好基础。最后,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只有把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四、小结
大学生就业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科学、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而这有赖于包括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孙静月.高校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3]刘雪冰.对国外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状况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
[4]刘荣军.关于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
【关键词】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78-02
大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今很多大学已经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这对于学生顺利就业、实现社会角色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毕业就业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对此,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形势,加强学生的就业辅导,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形势,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求职和职场生存技巧,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本文试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并立足高校就业现状和大学生从业需求,提出深化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了解就业相关政策
我国的大学教育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产学合作的实践平台,但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和以后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实现社会职业角色的转变依然缺少足够的准备。学生对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对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现状等,缺少足够的认识。高校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固有的择业观念。正确引导学生对于各行各业的理解,同时还应该向大学生提供最新的政府法规和政策解读,比如大学生西北支援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支教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向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发展,根据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意愿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建设作用。
(二)帮助毕业生及时获取相关招聘信息,掌握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对于其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多方面获取就业渠道,收集各个单位的招聘信息,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了解企业的性质、在行业中的水平、主要招聘位和具体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定位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为此,学校应该及时为学生企业的招聘信息,和与行业相关的新闻。在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和指导时,应该充分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聘请外部的企业宣讲,让学生对企业有更好的认知和了解。同时学校还应该帮助学生简历学生履历数据库。将每一名学生的在校表现,实践活动情况,参加社会实践的企业评价和获奖情况等进行综合的素质考评登记在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推荐机会。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而言,面试技巧至关重要,这是决定能否进入企业大门、获得offer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学校在职业规划指导教育中,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实践经验,建立面试的自信和主动性,增强抗压和抗挫的能力。对于企业而言,更加需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素养和培养的价值,因此,学生在进行面试的时候需要树立足够的自信心,注意面试过程中的言谈举止,着装大方得体,实事求是,在面试中保持沉稳和谦逊的态度。按照投递的岗位职位特点合理制定简历,以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脱颖,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帮助大学生正确定位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90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一批的主力军,正在慢慢渗透和改变着各个行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构,这些新生的社会力量的特点是个性、有冲劲和韧劲。对待新鲜的事务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能够快速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但是这些毕业生由于自小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拥有优厚的物质享受,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也很少经受失败和挫折,很多学生初到职场很难适应公司的环境,在工作中更是很难接受挫折,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暗示心理。因此,高校在开展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滋味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客观看法。准确定位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对于无法对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准确定位的学生,可以帮助其先就业再择业,在新的工作中挖掘自己的兴趣点,寻找工作乐趣,培养职业发展的自信心。从多反面综合考量,制定自身的职业发展计划。合理的定位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当然,在整个职业发展定位中,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也不可能做到一应俱全的考虑所有的因素,对于目标也会出现与实际发展方向或多或少的偏差,这些都是在职业规划和设计中在所难免的。高校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持自信和健康的就业心态,发挥自身的专业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优势,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方向,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发展和企业岗位,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
(四)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克服对职场生活的恐惧
大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和认识不足,在求职和面试的过程中,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学生很容易出现自我否定的心理,对社会和职业发展失去信心。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在毕业择业之前,过高的薪酬和职位预期也会导致其心理受挫。比如,一些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要求和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能有一个合理客观的认识,导致在面试的过程中,过度在意工资和福利,加上面试中很多的竞争对手和考官的严格要求,很多大学生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面对面试过程中的灵活问题,出现怯场和紧张的现象,对以后的职场面试产生恐惧的心理。即使是通过面试的同学,由于缺少对自己长久的职业规划和设计,在后期的工作中很难挖掘自身的潜力,频繁跳槽。高校及时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正确定位和认识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正确对待工作和实习中遇到的困难,端正择业态度,加快从高校学生向职业人员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专业课
【Abstract】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professional courses due to thes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Problems caused by personal 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and improper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 out that 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of a person should start in high school period and be realized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whole society,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The possible measures that a college can apply to coordinate the personal career plan of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and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arrangement are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Keywords】undergraduate; career plan; professional course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18-02
大部分拥有良好教育条件的人都会很早就开始个人的职业规划。“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每一个孩子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都可以看作是最初的职业规划萌芽。然而,年轻的大学生由于缺少对社会行业的了解,没有实践经验,加之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完全脱节,往往并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职业规划的可行性,也不清楚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学习哪方面的课程,因此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何尽快使广大大学生弄清自己的职业兴趣,设定清晰的职业规划,选择合理的课程仍然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而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如何能够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大多数人会在很小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模糊的梦想,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真正开始职业选择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幸的是,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开始承担太多的梦想,永远都会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在肩上。一直到高考的时候,学生们都在埋头学习,很少有人有机会从书海中抬起头来四处张望一下周围的世界。因此,很多即将成为大学生的学生对社会上的行业缺乏了解。很多时候,他们的职业规划只是凭借对社会的间接了解和个人兴趣而形成的一种模糊的计划。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这个模糊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进行被动而盲目地学习。比如,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认为自己喜欢化学,但是其实他并不清楚化学专业毕业的人所从事的行业,尤其是可能将会陪伴他一生的日常工作。他喜欢的不过是高中课本上的化学而已,而不是与化学相关的职业。还有些学生甚至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职业选择,只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才会从父母、师长那里被动地接受这样那样的观点,做出匆忙的选择。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大学,逐步接触社会以后就可能会发现当初的职业选择是错误的,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应该从高中时期开始。
另一方面,即使是学习同一专业的大学生,各自的职业规划也会有显著不同,所需要学习的课程也会有很大不同。然而,大学的专业课只会根据本专业职业人士的普遍需要而设置,老师们则按部就班地讲授课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每个学生的职业规划需要。这种情况下,当大学生们发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真正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不切实际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更正错误的机会或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很容易出现茫然、放弃、厌学、逃避等负面情绪,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也会很快失去兴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已经出现了很多灵活的措施。比如在很多学校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在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拥有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采用学分制,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职业规划需要选择课程,修满学分即可。然而,这些措施只能给一些发现自己真正的需要的学生做出选择的机会。
为了帮助青年人做好职业选择,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作出职业选择之前,对社会行业具备必要的了解,而在他们选择了专业以后,进行有效的指导。对此,笔者认为青少年是我们全社会的未来,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是国民教育中的一部分。因此社会、教育机构、企业有义务提供必要的条件。父母、乃至全社会应该尽可能鼓励中学生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教育机构应该定期让学生们离开书桌,为他们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去了解社会中各种行业的工作性质,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到正式的教育工作中,而企业应该认识到自身有义务为这样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目前,已经有一些教育机构、企业已经积极投入到这样的义务活动中来。比如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每年会组织主题为“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活动,邀请中学生参观中国顶级的化学实验室,并由在读博士生们引导中学生对日常科研工作进行了解。有很多企业目前也承担着与大学合作,提供大学生实习的场所。如果这种活动能够做出适当的扩大提供给中学生,也会为国民素质教育带来更多的好处。当然,这种活动不可避免会给企业的经济活动带来干扰。一方面提高企业和全社会参与国民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由社会和政府作出适当的补偿也许是可行之策。总之,要想让学生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清楚自己的选择,从长远来看,需要全社会帮助高中生、大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而政府行政之手的推动同样不可或缺。
2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专业课设置协调的可行性
当年轻人进入大学学习后,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如前所述,对于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所选择的职业仍然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对专业课会产生很多个性化的需求。仍然以化学专业为例,有的人会选择继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学好本专业的各门课程,四年级的时候考取研究生;而有的人希望进入工厂工作,这样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了解化工、设备、材料加工、乃至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有些人希望自己开工厂,那就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更多地接触社会。目前在很多学校流行的学分制对满足大学生个性化职业规划的需求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会做出盲目的职业规划并据此做出错误的专业课选择。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需要做出更为细致的工作。美国教育学家泰勒在其课程基本原理“泰勒原理”中指出了四个基本问题:1. 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2.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 评价结果。从泰勒原理出发,可以详尽地阐述我们对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学好专业课的几点认识。
3专业课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专业课就是某种专业根据社会对该专业人才业务上的特殊要求设置的课程。专业课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大学生明白职业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掌握该专业进入社会工作时所需要的知识,并尽可能满足其个性化职业规划的需要。
提供哪些专业课教学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要想实现专业课教学的目标,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形成对职业和专业的正确见解和信念,在职业需要和个人兴趣之间做出理性的选择,然后提供给学生最需要的专业课。为了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课程,应该请有经验的专家在开始专业课之前对每个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了解,然后对其专业课选择给出适当的建议,帮助学生确定专业课学习计划,并由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相应的专业课学习。这些建议应该是基于实践经验,从企业、社会得到的最新反馈信息。在教学工作中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与时俱进,时刻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确保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相关知识。
4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一专业课教学目标?
要想有效地组织专业课教学,第一要给学生充分的专业课选择自由;第二要提供足够的专业课;第三要提供足够的专业课教师;第四要有强大的硬件支持。
对于拥有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来说,强制性要求所有学生学习一成不变的专业课必然会造成很多学生学习自己不需要的课程。在有些国家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业已经不是一个预先设定的固定教育单位,而是根据学生选择的课程而自动形成的课程体系。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有充分的专业课选择权。学生不仅可以在本系自由选择专业课,还可以在其他系,乃至于其他学校跨校选择专业课。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专业课的设置也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各专业合作以及校际间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随着专业课设置的增多,专业课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目前我国高校中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分布不均衡。在高校学生持续扩招的情况下,有些高校的教师队伍尚能满足教学需要,而有些学校教师数量则明显不足。除了持续扩招高水平教师队伍,学生的跨校交流,以及教师的校际间合作也许是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所有这些措施的实现必然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硬件支持,尤其在目前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变革的情况下,研究型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教学方式正日渐普及,充足的教室和相应的教学平台是完成日益复杂的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5如何评价教学结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评价专业课的教学结果,最好的办法莫如从毕业的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因此,每一个毕业的学生应该与母校建立长期的联系。毕业后,在一定时间内由当初指导该学生做出职业规划和专业课选择的教师与其联系,获得反馈信息,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合理的专业课教学是实现学生个性化职业规划的关键手段。只有在全社会的支持、合理的教学制度、理性的专业课选择、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条件下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复杂的个性化职业规划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川, 简明高等教育学[M],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 103-123.
[2]明铭. 大学生就业困境根源辨析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J], 出国与就业, 2010( 17): 37-38.
[3]汪士华, 郑本军, 宣丰敏. 关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6: 14-17.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121-02
1 调查情况
1.1 调查的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的能力,发现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
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以我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5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对个别问题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回收问卷230份,有效问卷224份。
1.3 调查样本的构成
在224名有效问卷中,艺术学院学生45 人;信息学院学生 37 人;法学院学生41人;电子学院37人;为了增强信度和效度还向《合同法》选修课(涵盖不同专业)的学生64人发放问卷。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男生118 人, 女生 106 人;农村籍学生 75 人,乡镇学生人数为69人,城市籍学生 80人。
1.4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与本研究相关资料。问卷采用自填法,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经核实后回收,实际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224份,有效率97.3%。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学生不熟悉职业生涯规划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45.6%的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3.8%的学生比较熟知,20.5%的学生表示不了解。33%的学生是从二级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获得相关知识,63%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18%的学生表示不能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33%的二级学院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了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但缺乏进一步的系统的教学与跟踪指导。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较
对比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在96%的有所了解和熟悉职业规划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占62%,女生仅占38%,进一步的访谈发现,男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源于生存压力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的需要,其中有23%的学生是出于自我能力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有部分学生从媒体和讲座中习得的职业规划相关的知识;有3.4%的女生出于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担忧不敢正视这一问题,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规划也无从开展。
2.3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的了解程度
在“你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了解,比如培养目标?”一项问卷中,约1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8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了解一些”,还有8%的学生“不了解”。对于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中有78%的学生选择父母指导的选择,其中有18%的人选择进入大学学习后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兴趣,43%的人表示没有兴趣,7%的人正打算换专业,10%的人表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有22%的人是自己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的自愿选择,其中有3%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后丧失对自己高考志愿时所选择的专业的兴趣。
2.4 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35.3%理工科技术性强的专业学生想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36%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希望从事法律事务相关的工作,总体上看,人文社科的学生专业倾向不明显, 28.7%的学生认为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行,至于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无所谓。
2.5 在职业取向上趋于多元化
43.6%的学生想进公司,20%的学生想自主创业,19.4%的学生欲做公务员或其他职业。除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外,公务员、自主创业也成为学生择业重点。
2.6 职业理想与职业能力关系
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能力的关系上,有76%的学生不清楚实现自己职业理想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只有3.6% 的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自已的职业理想储备职业能力,24%的学生认为按照学校安排的课表进行学习就具备了未来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
2.7 职业规划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78%的学生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关联,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素质教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教育,以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衡量个人素质的基本标准。23%的人将找工作的能力等同于职业规划,并认为这也是一种个人能力。
3 对策探讨
从以上结果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也没有将职业规划作为一种提升个人能力的方法来对待,事实上我们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职业能力以职业规划为基础,良好的职业实现对于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和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而个人的良好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学校社会和家庭均应在此问题上作出努力。只有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发挥潜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3.1 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职业规划的问题以与市场经济和职业的高度分化为社会背景,以个人的自主择业为前提,国外很早就有关于职业规划的研究,并且将其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起步较早, 而且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具有早期性、个性化、实用性、专业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国内大部分人将职业规划作为一种就业的手段,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我们认为,职业规划的重心不仅仅是职业,不仅仅是指导个体找份工作好,它以评估人的性格特征和气质为基础,以人生的事业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为终极目标,应该将其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中,成功的职业规划应该贯穿于个人人生发展的始终,因而应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多位一体、贯穿人生始终的职业规划模式。学生不能只是专注于个人的学习与成绩,不能正确地认知自我。对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认识粗浅,被动地接收学校和指导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进行职业规划,自己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上不是以金钱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切忌功利的心态,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天赋和兴趣,而不是专业目前是否热门或者有“钱”途,兴趣是人们后天的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丧失兴趣是人们转换工作的重要原因,也是职场失败的重要因素。作为家长应该用心发现孩子的长处和兴趣爱好、心理倾向,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尽早的认清和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认知,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教师也不仅应该教书还应该育人,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兴趣,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人生的规划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3.2 要建立职业生涯辅导与咨询机构
由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又精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的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定期进行活动,学校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中应有职业规划课程,提早开设职业规划选修课,并计入学分使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日常化,建立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先进行试点,以点带面全面展开。也可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从学生刚入校时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对于教师现在学校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明显不够,从知识背景上看,部分是从行政岗位上直接转过来,部分依赖于学生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均存在问题,应该安排心理学专业方面的专职教师进行职业规划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测评,引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职业生涯测试软件使学校职业规划系统化、科学化、正规化,提倡专兼职教师并举的原则,学校可以从校外聘请专门从事职业规划训练的人员作为学校职业规划兼职教师,对学校内部有关专业的有志于长期服务学生的老师,定期向相关机构派出老师进行职业规划的专业培训。定期请各行业的成功人士进校进行职业经验的介绍和交流,激励大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3 加强相关专业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方面介绍
调查中甚至发现部分大三学生还不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盲目的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学生由于不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因而缺乏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心,也很难在学习中有意识的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因而二级学院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专业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方面介绍,适当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利用假期安排学生进入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使学生尽快对专业有感性认识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进行职业规划。
3.4 学校应加大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的力度
及时反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聘请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有关人员进校举办讲座,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与熏陶。在软件方面,尽快引进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免费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测评,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测评,充分地了解自己的 人格与能力,结合现实社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客观的找出自己的一些不足, 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自己良好的职业个性,确定职业目标,尽可能的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并且尽早的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冯萍.论职业生涯规划应从跨入大学开始[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3).
[2]徐昶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关键词]实用主义 大学生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19-0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美国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催生了美国实用主义思想。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用主义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社会化、工业化大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处于社会中的大学校园,同样接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和洗礼。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择业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高技能、实用性人才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非理性和功利化的择业观,进而不利于当代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实用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它对我们的当代大学生所产生的利弊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运用这一工具为当代学子制订正确的职业规划。认清这些问题,并将实用主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对我们新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
一、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派别,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20世纪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潮,对实现美国的工业化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是: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强调行动优于教条,经验优于僵化的原则;主张概念的意义来自其结果,真理的意义来自于印证。从以上的主要论点不难看出:实用主义注重知识、实际经验、效果和真理的有用性,轻视理论的价值和教条原则。
正因为实用主义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我国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这一理论的态度先后经历了“批判-接纳-学习”阶段,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实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校园更是无法抵挡这一思想的影响,在学校的理论灌输和实践引导下,大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一思想内化,因此,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实用主义对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有两面性。实用主义对于我们当代学生制订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1.保证了职业规划制订的时代性和实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实干精神和拼搏意识。当代社会的“双向选择”择业和就业模式代替了“包分配”的就业模式,就业模式的转变,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宽泛的职业选择性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自身建设的要求。相比以往,我们更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更好地做到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培养自我的核心竞争力。而实用主义则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发展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代社会对学子的发展要求。而相对于我国以前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思想,实用主义更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性,能够保证学以致用。而相比前者,实用主义更能够满足快节奏发展的现代中国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也更能够引导学生做出富有时代性和实效性的职业规划,保证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
2.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职业规划的多样化,迎合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实用主义强调关心人,尊重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学生纯粹的自我牺牲式的挣钱糊口的消极就业观。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势和兴趣取向,从而指导学生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规划。而每个人的独特性又注定了职业规划的多样化,这正好又满足我们当今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这就做到了学生将来在岗位上能够积极主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顺其自然地为社会创造应有的价值。这种互利共赢的择业观将有利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保证我国和谐社会的稳步构建。
(二)消极作用
1.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功利化、盲目化的择业倾向,加剧我国就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实用主义强调真理的使用,强调有用即真理;强调技能技巧的现实价值,而忽视基础理论的价值和作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倾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就业紧张局面。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不再把专业是否对口当成择业的第一标准,而是把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物质福利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为了一个高福利、高收入的工作,好多大学生不够个人专长,盲目报班学习热门专业知识。结果导致有些岗位是千里挑一,有些岗位无人问津。这种结构性的就业紧张局势将极大阻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稳健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人才的浪费,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
2.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分离,不利于将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规划相协调。实用主义强调自我的实现,注重对个人的尊重,但是很少关注社会、集体的整体利益。我们当代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唯有依靠一批批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力量,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社会能够发挥极大的优越性。但是,在实用主义观念的引导下,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多地侧重于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实现,而忽视了社会的发展需求。择业的时候缺乏一种全局观念和奉献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中西部建设和东部地区的和谐发展。
三、理性对待实用主义,理性做出职业规划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美国20世纪的工业化飞速发展的阶段,现在的美国面临的就业问题将对我们预测未来就业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在借鉴和运用实用主义的同时,要克服不足,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首先,努力培养当代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确保学生做出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又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职业规划。实用主义有利于保证学生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而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导,则会导致功利主义。唯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武装下的大学生,才能够理性地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保证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其次,学习应加强职业规划引导,让同学们掌握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保证职业规划的合理性,进而保证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个人才智的充分发挥。实用主义告诉我们,要注重实践和实效,注重有用性。我们的学生因为长久接受应试教育,缺乏对社会总体发展的一个科学认识,作为学生成才的重要培养机构,学校有责任发挥社会与个人有效衔接的中介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职业供求信息。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引导,保证学生自己做出有意义的职业规划。
总而言之,实用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代学子的重要思想,我们不能不切实际的全盘否定,而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同时,又不能忽视实用主义所倡导的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在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学习,保证学生的文化底蕴的同时,又不能忽视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的实际引导,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综合发展。对实用主义的辩证认识和合理运用,将有利于学生做出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最终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全面稳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夏萌.近代中国职业生涯教育30年:回顾及前瞻[J].职教史话,2013(1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