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从专业人才走向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动漫产业 实用技能 动画 人才培养
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行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创意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财富和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动漫产业被提到了越来越高的发展高度。但是,回首动漫产业走过的从兴起到发展的这几十年,对比动漫产业投资的巨大,现今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在其产业发展背后的缺陷不得不让人深思。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动漫加工基地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就逐步取代了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成为欧美、日本动漫的重要加工地。动漫加工的模式一般是外方出技术和管理,中国出劳动力和厂房。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这种模式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的动漫制作人员。但是,作为一个国家乃至各地方都立志将其发展成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成熟产业,单单将其作为底层的加工基地显然是不够的,产业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建立需要我们在技术和人才等多个方面找到长远的发展道路。而对于具有技术发展迅速、淘汰率快的特点的这一新兴产业,单从技术和画技上寻求行业发展的症结和出路显然有些流于形式。如何培养出适应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在动画人才培养上找对方向,培养出实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培养出能够适应这个产业的人和能够推动并发展这个行业的人,是我们更应关心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产业真正推向成熟。
二、行业人才现状
近几年,动画等相关专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实际的人才状况却不像我们开设专业的初衷那般乐观。一方面,是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动画人才,人才需求的高吸纳性和人才收入的高薪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动漫产业中来;另一方面,国家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在行业中所占比例不高,动画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度不高,国内动画专业人才就业状况不够理想。这样的现状,既暴露出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也暴露出高校在定位动画人才培养时的盲目性和无的放矢。目前,我国动画人才的主要缺陷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没有能系统深入掌握动画原理,在作品中不能准确表现这些动画原理,这些细节的忽略,让国内动画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很难迅速成为企业希望的人才。
其次,国内动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缺乏视听语言、摄影、摄像、表演等知识。
第三,国内动画人才单一的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作为专业评判的标准。
第四,国内的动画人才只强调自己在埋头工作,在团队协作上不够职业。
三、实用技能型动画人才培养重心透视
1.实用技能型教师人才建设和能力提升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关键
要培养实用型人才,首先就要求我们动画教育要花力气培养用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人――教师。加强实用技能型教师的培养和能力提升,不能单单依靠对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解决,还应该着实加强教师对于动画项目和动画企业的参与程度,有计划进行教师人才梯队建设,使教学与行业发展动态贴合,教师能力提升同行业人才需求发展贴合,教学氛围同行业氛围贴合,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人才培养方向同行业人才需求的贴合和实用技能型动画人才培养的成功。
2.动手能力培养是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
培养一个行业的人才首先要培养其动手能力,切实的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这种培养有实际的效果,并非单靠我们加强几个实训或毕业设计所能达到的。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在整个几年间的培养周期内和培养的各个环节上都可以体现和加强,专业课程中、课程实验、课程实训、学期短训、综合实训等教学内容都是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阵地。
3.加强综合全面素质培养是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动画是个杂家,除了技术,还需要艺术修养和文化知识,我们培养的动画人才必须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画人才,具备这样综合的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出的人才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动画专业的学生需要与多种艺术结合,文学、摄影、表演、音乐、电影等也都要涉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动画人才培养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综合全面素质的培养,过多或单一注重动画技术的培养,必定会使人才失去在行业中深入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实力,而秉承传统艺术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必定是不能适应新型动画行业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的。
4.依托产业链,不断完善实用型动画人才培养结构
在我国动画产业链的完整搭建尚需时日,这就直接导致动漫市场人才需求率不高,同时也是动画人才就业率不乐观的一个原因。由此可见,一个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就动漫产业而言,涵盖了包括动漫创作、技术制作、编剧、导演、营销等多方面的人才。目前我们国家动漫人才培养的层次还过于单一,人才定位也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链的人才需要。在动漫产业链不断成熟的发展趋势下,对于实用型、技能型动画人才的培养定位也给我们提出了更广阔的空间,完善人才培养结构,是使我们培养的动画人才走向实用,走向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人才培养结构的完善和合理才能更好推动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5.加强动画教育基地建设
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单靠在校的培养和学习是不够的,建立和加强动画教育基地是在校培养方式的有益补充,有效的校外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可以很好的弥补在校学习某些方面的不足,使学生直接与基地的动画公司和项目对接,更好的加强学生实际从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在行业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专业素质拓展。
四、结束语
就目前来看,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在中国还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个行业的发展依托着人才的发展,人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着人才教育的发展,以培养优秀的动画人才为原则是所有开设动画专业院校的心声。中国的动画创意产业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要走,中国的动画人才也有在这个市场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之路,我们对于实用技能型动画人才的培养是这条生存发展之路上的一个关键,把握住了人才培养的重心,才是我们把握住了这个产业真正走向成熟和繁荣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汪瑞霞.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对动画设计专业建设的思考[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曲江滨,刘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及突破对策分析.河北大学学报,2008.
那么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该如何培育和管理人才?又如何留住人才?专业院校的人才培育现状又如何?一些民间的办学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真正契合企业的发展需求?目前人才教育的现状和困局在哪?有何出路解决?
本期分别采访了企业人才培训咨询服务机构的总裁杨大筠、上海“时尚之都”培训机构院长李运和上海某服装院校教授,分析目前服装行业人才的现状和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他们对于人才培养的思路、对策和认识,展望未来服饰行业人才发展之路。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杨大筠向记者介绍说,服装企业缺乏高质量专业人才,是整个行业的通病。根据对深圳600余家服装品牌企业30多万从业人员的调研表明,该地区服装高素质人才短缺出现严重的不平衡态势。其中一部分具备相关学历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而大批基础技术员工来自偏僻地区,进入企业后,仅仅是经过简单培训之后由师傅带领上岗,他们只具备实际操作经验,却严重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服装行业在上个世纪末快速发展,使那个时期的进入者赚得了第一桶金。这种高利润、高回报的投资现象,使得众多企业蜂拥而入。由于盲目地追逐利润,企业并没有做好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对诸如商品企划师、陈列设计师、高级制版师、高级物流经理以及高级生产经理等岗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又或是在职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从而制约了这些岗位人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_见,做服装业的人很多,但懂服装业的人却少――这就是中国服装行业的“人才现状”。
杨大筠认为造成专业人才缺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行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专业教育资源短缺。有关教育体制的话题已是老生常谈服装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不少专业院校所试行的人才素质教育是在缺乏大量有效训练的情况下进行的,毕业生虽被分配到企业,但实际能够运用的技能又能有多少呢?人才招聘会上,诸多企业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正说明了这样的问题。一个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企业至少需要花2~3年的时间进行再培养。可是有多少企业有能力培养出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答案是“非常困难”。仅有理论而没有实际经验的人才,令企业头痛;而仅有经验没有理论基础的人才,又令企业心痛。因为每个企业发展到_定阶段,就迫切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型人才和具有专业素质的各类技术型人才。
专业教育资源的短缺同样不可忽视。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教育已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服装设计、营销还是视觉艺术等,都有着多年的市场考验。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还延伸出了许多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如商品企划,采购学等,这些专业教育也的确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可应用型专业人才。而国内在这方面却比较薄弱。据了解,ZARA在进入亚洲市场选择办事处时,除了把法律、政策、税收等列为重要参考条件之外,还把人才列为主要参考事项。
无论是品牌、产品还是店铺运作,最终都离不开‘人’来操作。只有加强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才能拉近我们与国际名牌竞争的差距。
专业人才培养的背后
《中国服饰》:您是如何看待我国服装行业现状以及服装院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
李运:长期以来,国内基本都是以外贸加工为主的企业。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中小企业以加工“大路货”和依靠“较低价格”来维持薄利的生存方式,在政策成本、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诸多成本要素刚性上升的情况下难以持续赢利。企业的紧缩必然会影响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培训类院校生源也出现了很大的不足,年龄层次普遍偏小,而且很多是高中毕业没有任何一点基础的学员,他们在父母的压力下被动地前来学习,而非自己的兴趣爱好,导致了学习劲头散漫。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这对以后的招生势必影响很大。未来的发展应该是根据国情以及国家的相应政策法规,结合学校本身进行一些相应调整,来培养适合行业发展要求、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某服装院校教授:服装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在20世纪后阶段发展最快的行业之_,直到现在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出口输出国,纺织教育是不可能被取消或取代的,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加工成本的提高,产业结构方面正在作调整,产业的规模有可能会缩小,虽然在总量上可能不会减少的太多或太快,但在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上肯定会缩小。
服装企业还是需要很多人才的,但目前出现两难的情况:服装企业找不到设计师,而毕业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与产业的脱节。这也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着的问题。例如教材落后于产业现状,实际上教材永远都落后于产业现状,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的教材超过产业现状,教材必须从现有的产业现状总结出经验和理论,社会上很多人不懂这些,所以列教育的报怨也很多。当然有些是我们能够克服的,就像作课程的结构调整。还有和企业密切联系,把学校设在一个产业比较集中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院校将来发展是把学校建设成国际先进的和国际接轨的服装院校。
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挑战
《中国服饰》:面对我国服装行业的现状及转型,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困惑与对策,人才的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某服装院校教授:中国服装企业急需打造高档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中低档品牌领域,众多的品牌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和竞争力,但在高端领域,国产品牌几乎还是_片空白。很多世界顶级品牌加工基地就在中国,我们在生产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国外一线品牌的水平,但为什么我们就只能依靠帮别人加工挣点小钱,而人家却赚取着品牌背后高额的利润呢?这与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国内的设计观念和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我们的文化无法进入国际主流时尚圈,国际时尚圈不承认我们的文化,这与国家的国际地位息息相关。
学校所做的对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产业、企业紧紧结合,教师会直接去做或带领自己的学生去做一些服务于企业的科研项目,通过自身实践所得的经验直接反馈到课堂;二是服装教育的国际化,很多国际上的院校都和我校有直接的交流与合作,把学生送出去进行学习,或者把教师送出去进行教学交流等。这样最直观的好处是教师的水平提高,而受益最直接的是学生,这对于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拉进了接轨距离。
人才的建设一直是我们长久以来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可行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学结构作些调整,包括从生源抓起。中国的生源最不缺,但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学生总体的质量一般,对时尚的理解力与国际接轨还有很大差异。其次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只有体制改良,中国院校的人才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常这也不是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做多大努力就能改善或改变的事实,包括国外院校也会或多或少存在这一问题。
李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太满意,且认为学生专业知识面较窄,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完成角色的转变。此外,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摆正自己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而这一点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还需要学校多加引导。一直以来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是用人单位反映的最大问题,为此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积极保持和用人单位联系,聘请有作为的企业家和设计师来授课,为学生联系就业初会,将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同时希望能改革陈旧的规章制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达到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三赢。
“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和达到普通大学生应必备的思想、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外,在知识、技能和专业业务方面还应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定要求:一是三个层面的知识要求,即法学理论知识、部门法学专业知识、经济学学科专业知识;二是两个技能要求,即法律实务操作技能和经济学实践能力,例如法务人员要求的技能、证券操盘手技能、国际贸易应用能力;三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融汇贯通。从这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培养“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要思考、关注和研究法学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的重大问题,要具备理论的敏锐性、创新性和前沿性。这种理论功底是法学人才学习、应用部门法的知识基础、理性支撑和智力支持,也是其形成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其次,要在法学专业教学时,兼贯穿经济学思维去教学,学校设置法学与经济学接轨的课程,也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好本专业知识之余,始终把法律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去认识,去运用。在全球化的时代,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并且能应用这些知识,是法学以及经济学专业人才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和素质要求。
二、“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旨在探索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条件下培养地方应用型、复合型,主要从事经贸、金融、法律等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的新模式。现代经济的特点是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空前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呈现出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趋势,这就要求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学科和专业调整,促进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创建多学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体制下,经济、和法律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我们进行的经济和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验,就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对现有的经济学专业、和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一套覆盖两个专业,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借助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实现培养地方特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二)分层培养模式
首先,精英班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以我校法卓班为例,每年在法学新生中考试,从中选出考分排名前30的优秀学生,专门收入法学卓越班,以法学卓越班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培养精英化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其他的法学本科生则实施大众化法学教育模式。其次,现在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是具备综合知识的人才,在对人才培养上,可以采取分层培养的模式,但出发点还是围绕地方院校的特色,培养适合地方单位用的应用型人才。从法学人才培养层次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一是高素质法律理论人才,主要从事法律教学科研工作,这类人才需要精通法律和经济综合专业知识;二是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主要从事法律职业工作;三是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管理人才,主要从事非法律教学科研和非法律职业的工作,如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企业的管理者、或其他一些与法律没有直接关系的经济类工作。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人才,都不是单一的人才,他们都需要在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经济学、财务管理知识,才能称之为各领域的高端人才,只是分层培养目标的确定,可以让学校有所侧重发展他们某方面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的能力,这几个方面能力相互促进并使其重点更加突出,将来就业可以有所优势。再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注意在分层培养中,相应的设置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司法考试专题课,国际贸易业务员资格专题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题,专利人专题课,或者在专业或选修课之外,开设面向校内外的各种培训班,有助于学生就业,例如,可以与校外知名的培训机构联合做培训,目前我校法商学院已经联合万国教育集团做了司法考试培训,每年本学院学生的过关率均在40%以上,这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在未来就业中更顺利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另外,还可以开设公务员考试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外贸会计、营销员、物流师等的培训。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专业知识,在实践课程及实践基地实习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
(三)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构建地方特色的培养模式
玉林师院位于广西的东南部,与广东接壤,具有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是我国内陆地区经北部湾走向东盟的最便捷的通道,又是东盟各国进入我国内陆腹地的捷径,现代化的主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并不断扩展延伸。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随着经济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对既懂法律又精通经济管理知识的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这就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在今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培养“法商双肩挑”的法学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在社会上将会是“香饽饽”。
三、地方高校“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地方特色和地方人才需求为出发,对人才培养采取分层培养的模式,具体的分为法学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和选择平台学习阶段,平台共有三个,第一个平台是特殊培养平台,第二个平台是就业为导向,侧重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培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辅修。第三个平台是精通东盟法和经济专业知识的地方应用型复合人才。但无论是哪个平台的人才,都需要掌握法学的14门核心课程,所以14门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由于学分是有限制的,所以要开始更多的课程,则可以将必修课程的课时相应减少,这一阶段即是前面提到的法学专业基础学习阶段,法学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安排为大一大二两年的法学专业学习,完成14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并且同时应该进行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应的专业限定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及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如学术讲座等,修完两年课程后,大三再进入平台选择学习阶段。第一个平台,也称特殊培养平台,包括高素质法律理论人才培养平台、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平台和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平台等三个小方向平台,学生可依兴趣选择侧重参与大平台其中一个方向平台。学生的选择性较强,自由度较高。以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12年开始设立的法学卓越班为例,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帮助更多的同学考取法学研究生,班级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学风培养。从大一新生中考试后挑选30名优秀学生,对学生进行有别于普通法学的教育培训模式。实行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双轨制,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思想上、学业上、实践上,就业全面负责,直到被指导的学生毕业。因此在大一进入法卓班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班级做了几个规划。第一,定下卓越目标,首先要理念超前。其次,实践老到,理论实践结合强。第二,做好考研规划。第三,考职规划。第四,司考规划。通过做好这几方面的规划,在后面两年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平台发展自己的其他专业能力,有侧重地学习专业知识,成为自己理想的既能精通法律又能掌握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卓越人才。目前我校的卓越实践班正在成长中,不断进步,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出的分层教育模式希望对进一步改革有所帮助。第二个平台是就业为导向,侧重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培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辅修。这个平台主要针对的是非法卓班的普通法学本科生。在经过两年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学生可以选择法学的限选和任意选修课程。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想进公检法司,或做证券经济类工作,则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选修一些专题课,当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适时修订,课程设置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让学生有课可以选修。另外,专业教师要自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能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变成一条大河”。第三个平台是精通东盟法和经济专业知识的地方应用型复合人才。东盟法相对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因为除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不同外,法律体系的不同也更难让学生掌握相关法律。还有一个更大的难点,语言障碍导致东盟法专业知识理解难。目前研究东盟法的专家还比较少,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都不是教材,是个人专著。而专著是个人的见解,并且是不系统的、零散的、有的是简单的罗列。语言的翻译也可能因人而异,最后做出的专著也许由于个人理解的不同而不够准确。语言障碍还体现在,如果学生想自行找一些东盟各国的部门法学习,但由于每个国家的语言都不同,要看懂这些语言,并且翻译准确非常难。也正因为有诸多难度,目前这种精通东盟法和经济专业知识的人才非常的紧缺。对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相应的语言课以及东盟各国部门法的课程,可以请外国语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教授越南语和泰语,并且每个学期这些选修课的学生可以有机会与这些国家的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东盟各专业的选修,则有所侧重地选择一些国家的法律,做到从某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背景去真正掌握这个国家的法律。
四、结语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现状 改革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21世纪管理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内容。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之下,形成了许多不利的人力资源管理弊病,如今正在面临着人力资源竞争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地激活企业人力资源,规范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从实践管理中可以得知,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构建科学高效的、适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必行之路。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1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只重视用人,缺乏培养、开发人意识,人力资本投入幅度小。现今的国有企业主要还是以领导指派来操控人力资源管理,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情况没有合理地认识,尤其是“人力开发”的环节,国有企业明显有着薄弱性,对人力资源的资金投入很少,主要还是依靠“国企”的名声来吸引人才。另外,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少对企业自有员工的培训,不具备“人尽其才”的最优化管理观念。
1.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不公平、不公开、不合理”的物质分配严重挫伤了企业一线人才的积极性,使人才失去奋斗目标。工资、奖金等物质性激励方面较外企或民营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工资结构设置不合理,难以体现岗位差别。例如:有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国有企业去应聘,因为很多学生都会反映,国企的工资是所有行业中增长最慢的,初期的工资待遇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对成功的追求。精神激励机制方面,也缺少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骨干人员的创造性鼓励。总之,企业激励乏力,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此有关的相应的约束机制同样缺少必要的管理体系,人员的潜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
1.3人才流失严重
国有企业缺少必要的人才管理体制就导致了企业出现了大量的人才流失现象。由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人才管理能力都较弱,使得很多部门的员工觉得在国有企业工作缺少美好的前景,不能尽展所能,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心理原因再配合上企业内部的激励环境欠缺,自然导致很多有才能、有经验的人才走向民营企业。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措施
2.1转变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要想有效地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首先就要从转变管理观念入手。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日益增多,技术、管理人才外流的情况又十分严重,这样的现状迫使企业管理者必须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这需要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技能和对企业高层的影响力。企业的管理层要多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从思想上转变管理方式,努力建立专业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结构,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转变观念、自立自强、增强用人机制建设。
2.2建立薪酬福利体系
经济利益激励是人才管理的实质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国有施工企业的工资制度,根据报酬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体现岗位贡献差别是确保专业人才地位的有效手段。企业要对岗位进行效益评估,根据岗位的评估来确定岗位机制。在此基础上,员工的工资要与市场劳动力价格接轨。在合理结算工资总额的基础上,增加薪酬的竞争力和激励性。一方面要投入工资的总额,并制定工资增长的合理计划,增强企业职工的薪酬期待感。另一方面,各岗位的月度正常工资要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个人收入浮动,以资金报酬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避免不必要的人才流失。
2.3 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
人才的资源价值是通过投资来体现的,因此,人力投资作为企业投资的一部分必须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要以人才投资为主,包括人才培养投资和人才购入投资,其中人才培养投资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人力投资的效用,使企业的内部人才尽量地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对于人才购入投资,要重视聘任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管理人才,对于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要特岗特薪。总之,人力投资会使人力资源存量持续增加,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人的潜能的最大发挥。
2.4建立企业文化,提高企业人才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它通过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提高工作效率。简单地说,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在从精神上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面对经济全球化人才资源的竞争,企业光有物质奖励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文化背景会给人带来工作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十分符合现代人对幸福感的追求。要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开展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突出人才的重要性,以成绩论英雄、用制度做管理、看能力共协作。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上展开竞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提倡团队协作,开展竞争性合作,形成以人为本的宽松的企业氛围,让国有企业在人才管理环节中遥遥领先。
三、结论
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知识经济的来临带来了人才竞争的紧迫,企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依托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国有企业要想改变人才不断流失的现状,与员工建立长久的合作,就必须转变人才管理的旧思想,明确员工在企业中地位的变化,从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建立薪酬福利体系、建立企业文化等方面促成了企业人力资源资本化趋势,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最终为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就业市场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2012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名中,新闻学专业排第30位,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3.8%。2012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中,编辑排第27位,就业比例为0.8%。而在此前的调查中2009年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在就业总体排名中是88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以88%的就业率,排在第75位。以上数据可见,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总体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但在新闻专业就业率提高的背后,隐现的是真正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下降。部分省级、地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招聘门槛逐年提高,从本科学历到全日制本科学历,目前已经发展到非“211”“985”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不考虑。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一般采编人员饱和,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招聘人才早已不局限于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时,近年来新闻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加剧也日趋明显。
在上述报告中还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如2012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排名中,第36位高薪职业是公共关系专家,新闻学竟是其主要对应专业,可预见未来新闻专业人才流向情况。而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里,媒体行业排第二,大量非新闻专业人才涌入这个行业可见一斑。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尴尬,不排除2012年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因素的影响,但教育工作者更应思考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如何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问题。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某职位搜索引擎)数据,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其中民营企有720个,占61.4%,所提供的职位中,网络编辑最多,约占五成,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约占四成,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占0.5%,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
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著称,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国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且供不应求。
上世纪末,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依托技术优势,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
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毕业生操作能力强,但往往“上手快,后劲不足”,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强,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在市场导向之下,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慎重确立“学”“术”定位,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同时还应高瞻远瞩,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
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缺乏专业针对性,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指导学生包装自己,像推销商品一样,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又要从细微处着眼,针对专业、针对个人。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思考未来,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让学生认识自我,自愿参与人格测验,可以避免盲目性,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
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掌握就业形式之后,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达4.64亿,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在传播学视阈下,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同时采集、传输,实时整合编辑、输出,同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提供报道和服务,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采编设备和系统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信息采编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周期,并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广泛使用必然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整合五种传播类型,为传统媒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实现了“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也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心理素质、驾驭更新中的采编设备的能力,还需要至少精通一种其他专业,具有迅速搜集、判断、编辑、整合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也应成为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术,而对信息的把关能力也必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