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节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范文第1篇

2、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3、听风听雨过清明。——《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0、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2、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4、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5、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扫花游·西湖寒食》

16、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7、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9、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21、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2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3、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5、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6、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7、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8、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29、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30、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3、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4、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5、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3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7、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8、涌金门外小瀛洲。——仲殊《诉衷情·寒食》

39、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0、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41、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4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3、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44、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45、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6、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7、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8、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49、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50、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51、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52、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53、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55、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56、困人天气近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5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8、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59、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60、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61、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6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63、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6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65、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66、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67、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68、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69、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70、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72、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73、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74、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75、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76、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7、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78、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79、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崔元翰《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

80、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81、行云去后遥山暝。——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82、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83、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84、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85、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86、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8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88、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8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90、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91、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92、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93、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94、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95、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96、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97、西园日日扫林亭。——《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98、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99、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00、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01、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2、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0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104、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0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6、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7、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08、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09、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0、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11、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12、玉炉沈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1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14、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115、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16、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17、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19、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20、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2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22、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23、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124、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25、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26、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127、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28、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2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30、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31、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清明节的诗句范文第2篇

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唐·廖匡图

3、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九日》

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九日雨中》 唐·徐

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6、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

7、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

8、摘得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

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

10、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 元·王冕

11、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漫兴 十八》 元·王冕

12、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13、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14、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九日酬颜少府》 唐·高适

15、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九日》 清·万夔辅

16、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九日北楼宴集》 唐·权德舆

17、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客中九日》 明·王翃

18、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两绝句》 宋·陈与义

19、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20、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九日登鸡鸣山》 清·韩畕

21、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重阳》 南宋·文天祥

22、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 唐·薛涛

23、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乐》 宋·石孝友

2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25、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青玉案》 宋·倪翼周

26、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鹧鸪天》 宋·郭应祥

27、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28、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朝中措》 宋·范成大

29、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南宋·陆游

30、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严维

3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32、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九日》 唐·杜甫

33、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后。闲却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点绛唇 重阳》 元·李俊明

34、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铉

35、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36、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三笑旅怀开。《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37、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唐·皮日休

38、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重阳》 南宋·文天祥

39、年年羞见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九日》 唐·李群玉

4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41、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庚午岁九日作》 唐·齐己

4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43、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44、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句》 宋·方岳

45、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46、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九日放舟山塘》 清·施何牧

47、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48、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秋夜》 南宋·陆游

49、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壬子九日登山小酌》 南宋·陆游

50、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夔州重阳》 南宋·陆游

51、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重阳》 唐·司空图

52、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5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54、九日重阳节,开门有。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九日》 唐·王勃

55、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九日》 北宋·王安石

56、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57、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漂泊》 唐·郑谷

58、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九日田舍》 唐·钱起

清明节的诗句范文第3篇

清明的风格外的凉,寒凉之中满是忧伤。清明的雨十分的苦,苦涩之中满是思念。清明的酒尤其的烈,清烈之中满是哀悼。清明节到了,愿天上人间都安好。

不善待自己的结果,就是早早地离开人生舞台,你静静地躺在里面,外面的阳光依旧灿烂,人也依旧欢喜。

春暖艳阳清明天,百花芬芳竟斗艳。扫墓人儿泪两行,悲情泣泣寸断肠。悲痛欲绝哭声扬,追恨报恩时已晚。思亲亡灵施恩泽,愿天有灵遥相看!

细雨飘洒天地间,雨水泪水难分辨。人间哀情感上苍,孝心一片永不忘。每年清明把坟上,除草栽树焚纸香。敬拜叩首祭亡灵,只愿天地都宁安!

清明时节祭祀忙,细雨飘荡人悲伤。满地心茫茫,清风难拂泪千行。先祖教诲在耳旁,跪拜叩首自难忘。唯愿天国享安康,人间幸福永绵长。

相思一曲化悲情,哀思遍野泪长盈,清明墓地草木青,年年岁岁道虔诚,泪雨纷飞云遮日,伤心欲绝盼天明,鲜花一束表心意,文明祭祀亦关情!

烟袅袅,泪汪汪,白衣随风扬。云雾雾,天阴阴,只听情悲伤。雨茫茫,人纷纷,烧香焚纸钱。酒洒洒,花落落,只愿亡灵安。清明节,愿你祭祖敬拜忙!

草萋萋,雨绵绵,清明含泪祭奠;行缓缓,路漫漫,凝眸缭绕清烟;忆深深,思拳拳,难忘故人容颜;情切切,语千千,诉说此生挂牵。故人安息,生者康安。

清明是心头的一缕烟,烟中飘荡着无尽的思念;清明是心头的一只船,船上满载着浓浓的牵挂;清明是心头的一杯酒,酒中盛满了沉重的哀伤。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

牛郎去银河追织女了,唐僧去西天取经了,神八也宇航去了……我没有他们的本事,只能在清明节,向天国发封短信,献上一束鲜花,遥祝先人节日快乐!

阳春四月,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浅草泛绿,踏青赏花,心情明媚。扫除烦恼和疲惫,在春光里沉醉。愿你在大自然的优美风景里把心灵放飞,把快乐追随!

一片春光,两三好友,四五里路,六七分春*,愿你“八九”临风将美景赏,十足轻松把青踏。清明时节,百色杂陈,千红万紫,且行且看,心情灿烂!

清明细雨荡乾坤,郊外行人欲断魂。悲伤在心泪滚滚,坟前叩首意沉沉。昔年欢乐享天伦,今朝泪眼话离分。生者永远不忘本,时刻铭记先辈恩。

祭拜亡灵泪两行,苍天有情雨也茫。敬叩祖先洒浊酒,清风拂面情亦绵。烟云花绽满山岗,犹如仙境故人享。子孙不忘根之源,年年焚香烧纸钱。愿清明文化永传扬!

杨柳飘絮燕飞往,桃杏花开香飘染。陵园一片花海洋,花环祭祖泪飞扬。泣不成声寸断肠,敬拜亡灵烧纸钱。一壶浊酒敬天地,祈福天地都安详!

清明时节人悲伤,凉风吹拂雨茫茫。黄土堆起短松冈,墓前酹酒话凄凉。泪水滚烫断人肠,万千哀悼无处藏。祭拜归来细思量,尽早孝敬亲人旁。

人淡如菊伴墓旁,细雨纷纷泪两行。清明时节祭祖上,保佑子孙福满堂。油伞遮雨纸钱扬,哀思袅袅飘远方。祝友节哀体健康,家庭美满业辉煌!

如痴似醉坟前爬,泪飞顿作倾盆雨。思亲之心天地感,风起云涌大雨降。坟头添土寄哀思,烧香叩首敬孝心。年年此时祭亡灵,只愿阴阳多吉安!

细雨如丝入愁肠,清明扫墓孝儿郎,叩拜祖先寄哀思,祈愿英魂登天堂。逝者已逝难还阳,生者珍惜好时光,莫让先人空余恨,走好人生路漫长。清明时节,叩首墓前拜祭先人,挺胸开创美好人生!

清明时节雨潇潇,墓碑无声风飘飘。拂动松柏轻轻摇,吹下泪花一道道。哀伤在心青烟绕,纸钱纷飞薄酒倒。祝愿天国永安好,生者携手乐淘淘。

郊外细雨在飘荡,清明最是断人肠。泪珠万颗挂脸庞,情深似海湿衣裳。松柏挺立墓碑旁,思念重重满心房。涕泗横流意难忘,孝敬亲人放心上。

清明到来心绵绵,雨雾蒙蒙天地间。洒落忧伤满心田,哀悼浓浓泪不干。手中花朵寄思念,思绪万千把酒端。焚香叩首在坟前,诉说祈愿千万遍。只愿生者都平安,相亲相爱到永远。

清明是心中永远的伤,阴阳两隔情难忘;清明是祭祀先祖的根,思念满满泪纷纷;清明是缅怀逝者的情,深情回忆到天明。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

清明时节雨飘摇,万重哀伤涌心潮。松柏林立日渐高,墓碑之前青烟飘。凉风阵阵身旁绕,子规声声泣血叫。只愿天国有欢笑,生者无忧幸福照。

风萧萧,雨蒙蒙,清明路人泪痕痕。情悲悲,意绵绵,扫墓祭祖焚纸钱。泪行行,眼汪汪,千言万语道不完。酒洒洒,墓扫扫,叩首敬拜您安好!

杨柳依依情明天,细雨纷纷也伤感。人间真情天亦情,雨泪相交寸断肠。泪水滴滴洒墓前,仰首敬叩烧纸钱。悲痛泣凄不语言,只愿两界息安康!

羊肠小道通山边,路人匆匆泪满面。只见山坡烟云绕,忽隐忽现白巾点。时有时无哭泣腔,墓前杂草一扫光。石桌供品敬亡灵,世人祭祖焚纸钱。清明世人寄哀思,披麻戴孝把祖祭。

清明柔风艳阳天,禾苗招手摇头扬。绿水青山花飘香,踏青旅游好时光。一路颠簸一路看,美景怡人花果山。全家喜乐三日游,踏遍名山吃遍川。愿朋友清明节快乐!

飘飘洒洒的是细雨,纷纷扬扬的是纸钱,蓊蓊郁郁的是松柏,绵绵密密的是哀伤,袅袅娜娜的是青烟,真真切切的是祈愿,只愿天堂有好梦,人间欢畅沐春风。

花开花落满天飘,寄托哀思坟边绕。恋恋不舍缓离去,敬叩亡灵纸钱烧。青烟直上九重宵,儿孙后代敬孝道。思亲语言诉不完,只愿天堂过的好!

清明来到情悲伤,风吹草动雨雾茫。南山墓旁栽松柏,焚纸烧香悲断肠。两眼热泪如雨点,千丝万缕难尽言。盼的天国幸福享,儿孙孝敬永不忘。

焚一柱香,带走忧伤;折一枝柳,寄托哀愁;掬一捧雨,把心洗礼;拭一行泪,祭奠先辈。清明节,天上人间共一愿,生死相隔遥挂牵,愿逝者安,生者安!

风凉雨绵绵,清明哀连连。青烟到天边,涕泪泣墓前。焚香寄思念,一片情漫漫。悲伤不能言,心中车轮转。只愿永平安,生者福无限。

传统文化不能忘,中华美德永传扬。孝子贤孙祭祖忙,扫墓敬拜寸断肠。花环墓前来摆放,泣不成声香火燃。青烟直上重霄九,祁告亡灵皆吉安!

落雨山青秀,泪流情悲伤。此时清明节,雨泪难分辨。情悲愁断肠,意切故人想。再世儿不孝,天国魂安息。清明节愿,两界都安详,世代幸福享!

细雨涤荡天地间,清风吹来愁绵绵。清明时节泪如帘,哀思一片入心田。坟头墓碑岁岁见,先祖亲人永安眠。遥忆往事心惆怅,低头叩首诉衷肠。只愿生者幸福长,孝敬亲人心欢畅。

清明时节到,细雨无声飘。子规哀伤叫,风声也萧萧。松柏正丰茂,纸钱挂树梢。焚香青烟绕,清酒坟前倒。只愿天国好,人间皆欢笑。

清明时节雨飘飘,杨柳摆动风萧萧。南山半坡哭泣泣,天国亡灵静悄悄。焚烧纸钱一吊吊,敬叩故人礼道道。祭拜亡灵一遍遍,目视九霄路迢迢。

清明节的诗句范文第4篇

论文 关键词 :明清家具 榫卯结构 微缩家具 设计方法 韦伯定律

论文摘要:阐明了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所在,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于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在结构的 科学 合理性、加工生产的高超技术以及内敛厚重的人文 艺术 等方面。明清家具作为榫卯结构 发展 到高峰时期的中国传统家具,在继承和发展先前榫卯结构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而且所处 历史 年代最近,有据可查的史料和家具原型最为全面和清晰。微缩榫卯结构明清家具(简称“微缩家具”),是在保留原有可拼装的榫卯结构特点的同时,尺寸上按比例缩小的中国明清家具形式。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至明式和清式之后,发展几乎停顿,这种断流的状况一直延续至今[1]。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特色,本文选取了明清 家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其微缩家具创新设计的现实意义及实现方法,试图寻找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传播途径。

1 明清家具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与家具本体的和谐统一。榫卯除了具有家具部件的联结作用外,本身也属于家具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现在材质一致,榫卯匹配,阴阳相合,且榫卯与家具本体的寿命相同。相反 , 现代 家具的钢木结合联结件,多与家具本体材料不一致,由于本身损坏或损蚀方式的不同而各 自寿命不同。wwW.lw881.com另外,现代家具 的修缮也很困难,甚至损坏后报废了之。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悠久文化的衍生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它既具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具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并以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 出独特、深厚而又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榫卯,作为一种关系的形式 ,蕴含有“和谐 有序”的内涵 ;作为一种系统 的表现,蕴含有“周全稳妥”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 的体现,蕴含有“内敛恭谦”、“诚恳朴实”和“温文尔雅”的意义。一句话概括:中国传统家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

2 微缩家具创新设计的现实意义

由于新材料 、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榫卯结构家具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退 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如今 ,由于现实生活中带有榫卯结构形式的大众文化创意产品甚少 ,榫卯结构的形式、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对于普通消费者已比较陌生,更不用谈及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因此,寻求发扬明清家具创新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在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探讨的微缩家具设计思路是保留家具榫卯结构,成比例微缩家具尺寸,方便拆卸和拼装,适宜桌面把玩。一般来说,微缩家具产品的整体尺寸要小于原家具的四分之一以上,以小巧、可爱和精致的形象为特点。主要 目的是通过激发使用者的兴趣 ,让使用者在拆装过程中了解榫卯结构,从而实现文化传播。

3 微缩家具创新设计的实现方法

传统家具经成比例微缩后,由于结构、工艺和材质等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很难保持原有的结构特点和比例关系。因此,寻找科学的设计与加工方法便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课题组通过微缩家具的结构设计、样品试制和反复拆装试验, 总结 出一套设计方法 ,并通过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和使用检验,证明该方法 的可行性 。

概括起来,微缩家具的设计须遵循一个核心原则,即尽量保持明清家具榫卯结构的基本形式,包括结构特点和造型特征,在此前提下,达到整体比例合适、拼装难度适宜、榫卯连接处牢固的原则。设计实现的具体方法包括:

3.1 拼装件尺寸比例适当调整

微缩家具系列产品的拼装体与原家具尺寸比例包括 l:4,1:6,1:8,1:10等。微缩 幅度较小的的产品,一般可以实现比例尺寸不变。但微缩幅度较大的产品,由于个别榫结构复杂,保持原有榫卯结构形式比较困难,除非加大榫件尺寸。这样一来,各拼装件间比例关系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尺寸变化后的产品在视觉上还能保持基本的比例关系,需要确定尺寸增量的量化数据。具体的视觉感知刺激的度量可以由韦伯定律(weber's law)获得韦伯定律是由德国生 理学 家韦伯 (1795—1878)于 1834年在研究重量感觉时所发现。可表述为:感觉差别阈限随原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差别阈限与原刺激强 度的比值只有达 到一定 比例时,才能引起差别感觉 ,该 比例为一常数。用公式表示为: r一 k 式中:r一感觉差别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 ;一 原刺激强度 ;七一韦伯常数。

应用到微缩家具拼装件的尺寸感觉刺激强度上,可设定r为拼装件尺寸调整所产生的 比例感觉差别阈限,r为按比例微缩 的拼装件的尺寸 比例引起的刺激强度,k为韦伯常数。当微缩 比例取 1:4的时,经对不同比例的原家具部件进行 了重复多次的不同比例微缩试验,取平均 比例感觉韦伯常数为 1/5,拼装件的尺寸比例变化的限制设定在 1个最小可觉差单位内。也就是说 ,1个最小可觉差为微缩尺寸比例的感觉差别阈限,超过该比例 ,则人的视觉会明显感觉比例变化 ,即与原家具相比会明显感觉因局部尺寸调整而引起比例失衡。

举例说明,原家具椅腿微缩后直径应为 5 mm,适当增大直径的尺寸最大不能超过 6 mm,这样才能保证视觉比例关系。

3.2 拼装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

明清家具榫卯结构 的零件组成数量繁多 ,榫卯结构多样 ,拼装约束因素较多 ,拼装过程困难 。微缩家具产品的部分使用者是国内 旅游 的外国友人。该群体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对拼装过程 也不熟悉 。为了确定拼装的难易程度,课题组针对 30名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受测者进行了专项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拼装部件数量取 15件为宜。

明清家具座椅拼装件数一般在 30件左右 ,这就需要部分拼装件合并为一体。但限于榫卯结构的约束方向,并非所有彼此接触的拼装件都可以合并,否则容易引起拼装件干涉而增加插接困难 。

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以下基本合并规则 :

①按功能合并。合并零件应具有同一功能,这样功能分类 明晰。比如如意纹椅 座面支 撑体 (图1)、靠背(图 2)和扶手部分等各具其功能,拼装零件应各自合为一体。

②尽量形成封闭体。合并的零件应尽量形成封闭体,以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比如如意纹椅座面支撑部分(如图 1)。

(3)复杂装饰拼装件适当简化。拼装件合并往往会带来拼装次序错乱的问题,即不能按照原始家具拼装次序,甚至个别装饰件榫接困难 。所以,复杂的装饰拼装件在保持家具原有特色的前提下需进行适当的简化。简化 的原则是 ,在尽量遵循家具造型特征的前提下,个别造型繁琐的装饰件可适当简化。比如条案两侧的镂空纹样(图 3),龙椅或罗汉床表面的装饰雕纹等。

(4)榫卯结构适当修改。榫卯结构形式多样 ,有些结构比较复杂,比如长短榫、抱肩榫、走马销等。微缩后的产品由于尺寸缩小,复杂榫卯结构生产加工困难 ,多次拼装后容易损坏,解决的办法是对这些榫卯结构进行适 当修改使其结实,并便于加大尺寸。修改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保持榫卯结构灵魂特征的前提下适当简化 。比如长短榫合并为格肩榫或结合为 l型榫 ,扶手的走马销由二合一等。

4 结语

继承和发扬 中国 传统家具文化势在必行 。寻找 科学 合理的文化传播途径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微缩榫卯结构家具创新设计作为实现传播的一种途径,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本文所介绍的灵活有趣的微缩家具拼装和把玩方式及其典雅优美的桌面装饰效果 已博得了众多设计专业人士和国外游人的赞誉 ,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的研究方向是继续完善微缩家具榫卯结构的合理布局及再设计 ,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 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参考 文献

[1] 穆亚平,宋孝周.论明清家具的创新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17(z):83—85.

[2] 巩如英,王飞,刘雅莉等.韦伯一费希纳定律评价模型在景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131—135.

[3] 黄薇,张露芳,吴明.明式家具中的卵榫结构[j].包装工程,2002,24(1)t159-161.

[4] 李赐生.明清家具造型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美1-j3.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22(2):176—178.

[5] 黄信夫.人对基本几何形状面积知觉的研究[d]. 台湾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工业 设计系研究所硕士 论文 ,2004.6.

清明节的诗句范文第5篇

二、活动时间:4月7日

三、活动地点:教室

(一) 通过上网等查找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二)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插柳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三)朗诵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则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即是从这首诗中化出。

温庭筠《清明日》:“清娥画扇中,青树玉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他写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中穿梭似的玩耍,一会儿碰下了花上的露珠,一会儿在柔弱的柳枝中穿行,真的是人在画图中一样。

宋代王禹称的《清明》诗则写出了一个穷书生的困苦生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就是贫穷的读书人过的清明节。

(四)开展“清明节小报”展评活动:

1、每位学生拿出事先已完成的一份“清明节小报”。

2、各小队在队长的组织下推选1——2份优秀小报参加展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