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1篇

南街小学项目建设质量好、工期短、投资省,不仅没有超概算,并且节约了大量的投资。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我们认为除了学校、教育局、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努力外,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审计介入的早,从项目开始审计就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个项目在前期准备阶段审计就已经介入,2008年11月该项目开工,12月审计正式进入,开始审计进入的时候,这个项目的管理应该说是比较乱的。5・12地震发生以后,宁强县教育局需要恢复重建的项目很多,资金量很大,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资金,也没有干过这么多的项目。这么多项目在较短的时间需要建设,他们的项目管理人员非常紧缺,很多人不懂得项目管理,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项目,很多项目的制度、财务管理的制度他们都不知道,在项目开工后不久,他们竟然把229万元项目资金直接打入项目经理个人账户。审计介入后,我们就给他们讲基本建设程序、项目管理要求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帮助他们建立各种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对未严格执行制度的我们要求纠正,立即整改,并对整改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例如打入项目经理个人账户的资金我们要求限期退回等。审计从一开始介入就逐步地规范项目单位的行为,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并监督项目单位严格执行制度,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原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二是关注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针对部分监理人员资质不够,个别监理人员没有资质、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审计组高度重视。监理是替业主管理项目的,业主不懂,监理又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这是非常可怕的。监理相当于人体免疫系统白细胞,是杀病毒的,是审计免疫系统的抓手。如果监理有问题,工程一定会出问题。监理不到位,最直接后果有两个,一是工程质量会出问题,二是可能会造成极大损失浪费。因为如果监理素质不高或不负责任,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他发现不了,或者发现了不去制止,很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隐患。监理人员在工地乱签变更、鉴证,最后势必加大建设成本,形成损失浪费。于是我们要求监理单位必须限期认真整改,并跟踪检查其整改情况。我们对监理的签证逐项审查,对隐蔽工程几乎每处都要去看。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对监理工作的校正,我们逐步规范了工程监理工作,监理人员的责任性大大提高。通过监理人员的有效的工作,给工程项目把好了第一道关,把很多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监理给消灭掉了。

第三是利用社会力量,关注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特别是学校,我们从一开始就特别关注。我们除了关注监理、关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有关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外,对设计变更也特别关注,尤其是比较大的设计变更。比如针对部分变更内容能否满足抗震等级的问题,我们请省厅的特约审计员、省地震局专家作为技术顾问,进行专业技术把关。再比如,这个楼的副楼原设计是大开挖式的,没有一层这个空间,专家提出这个设计不尽合理,审计工作人员就与学校、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研究,最后对设计进行优化,把大开挖改为桩基,既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同时增加了特别有用空间。

四是全过程、全方位控制项目投资。为什么宁强县南街小学会节约如此大的投资:1.规范了招投标,节省了大量投资。2.建设过程中各项支出控制严格。3.监理把关好,签证与变更较少,比较规范。4.聘请专家对方案优化,节约了投资。这些环节全部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项目投资都不会节约,同时还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一点是肯定的,失去监督的权力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冷冻保存血小板CD55CD41CD59CD25

冰冻保存血小板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克服原有保存方法的不足,具有良好的临床止血效果,可长期大量库存,是目前唯一可被接受的传统常规保存血小板的替代方法。但低温保存后的血小板与新鲜、液态保存的血小板比较,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了多方面的改变,单用血小板聚集功能、低渗休克反应等体外功能的改变不能够较全面准确评价冰冻血小板的整体功能,需用多种参数来考量。血小板不仅具有止血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要弄清血小板在新型血小板冷冻保护剂作用后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免疫调节功能是否有负面影响。我们利用系统免疫学自然与分离研究体系,模拟体内血液循环系统,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法,检测其影响对血细胞表面相关免疫分子(CD55、CD59、CD25等)的变化情况,探索不同保存液的冰冻血小板对系统血液天然免疫功能是否有不同的影响。寻找更科学更合理的血小板冷冻保存液与最佳的保存方法。

1、自身血小板对系统血液天然免疫功能反应的影响

无血小板对照组红细胞CD55、CD59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较自然体系对照组明显下调(P值分别为P

2、异体血小板对系统血液天然免疫功能反应的影响

新鲜异体血小板对系统血液天然免疫功能反应的影响:自然体系组白细胞CD25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较自然体系对照组明显上调(P

血液中存在复杂的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等),将血小板输入异体血循环,必然会导致一定的机体免疫状况的变化。本实验运用郭峰教授提出的“血液免疫反应路线图体外仿真实验研究体系”,利用S180作为免疫原快速激活系统血液天然免疫反应,模拟体内血液系统的天然免疫反应过程,探讨不同血小板冷冻保护剂作用下的冰冻血小板复温后对血液免疫系统的影响。

在天然与适应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其发生活化反应。IL-2受体α链,又称CD25,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免疫分子,分布在T细胞、NK细胞。它的激活对天然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均起到调控作用,是活化T淋巴细胞的标志。

血小板与红细胞膜表面共同表达多种免疫相关分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CD55和CD59分子。CD55即衰变加速因子(DAF),其分子基础和化学构成与CD59相似,其作用机理是即可阻止经典或替代途径C3和C5转化酶的装配,并使已形成的C4、C5转化酶失去稳定性,从而抑制补体攻击单位的活化,CD55还参与T细胞信息传递过程。异体血小板各组的红细胞CD55表达水平与自体血小板组相比均有所下调。新鲜异体血小板组血小板CD55与自体血小板组比较明显上调。冰冻血小板各组与自体血小板组相比血小板CD55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调。CD59亦称攻膜复合体抑制因子,其机制主要在于阻碍膜攻击复合物(MAC)的组装,阻碍C7、C8、C5b-6复合物结合,保护自身细胞免除补体的攻击,CD59还是T淋巴细胞CD2的配体,参与T淋巴细胞活性的调控。体外研究显示血小板膜表面形成的MAC是补体激活引起血小板变形,ATP释放的关键,CD59对依赖补体血小板损伤有保护作用。CD59单抗作用于血小板,可使上述反应增强,表明CD59对上述作用具有抑制效应。CD59缺乏或表达下降时,少量MAC生成即可导致血小板活化,血液凝固性增强。异体血小板各组的红细胞CD59表达水平与自体血小板组相比均有所下调,表明CD59的免疫调节功能有所下降。新型血小板冷冻保护剂组与新鲜异体血小板组比较表达有所下调,但无明显差异,与6%DMSO组比较上调较明显,新型血小板冷冻保护剂组较6%DMSO组更接近于自体血小板组。

CD41是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的α亚单位,在静息和活化的血小板上均表达,可作为血小板特异性膜抗原用以鉴别血小板群。在本研究中测定CD41是明确血小板群标记作用,使流式细胞仪分辨更为准确。

血小板能够提高红细胞表面的CD55、CD59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因此可以认为自身血小板对系统血液天然免疫反应有以正调控为主的调控作用。通过比较新鲜异体血小板及冰冻异体血小板对系统血液天然免疫反应的作用发现,冰冻血小板对红细胞免疫反应性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强于新鲜异体血小板;而对血小板、白细胞免疫反应性有有以激活为主的作用,但其影响弱于新鲜异体血小板。但在新型血小板冷冻保护剂作用下的冰冻血小板对机体的血液天然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低于在6%DMSO作用下的冰冻血小板,表现为新型血小板冷冻保护剂作用下的冰冻血小板在本次实验中对红细胞表面的CD55、CD59及血小板表面的CD59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高于6%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保存的冰冻血小板。目前冰冻保存后的血小板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膜表面分子标志的变化,具体的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为血小板的冷冻保存和新型血小板冷冻保护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更好的参数,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长利,吕秋霜,任芙蓉,等.冰冻保存血小板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3,2(16):127-129

[2]顾海慧,钱宝华.Thrombosol―种新型血小板保存保护剂〔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64-66.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疼痛; 无痛病房; 腹股沟疝; T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4-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4.087

外科术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已在骨科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肝脏外科亦有报道,其可以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术后痛苦,有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旨在分析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及实施管理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6-12月收治的39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收入无痛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56.0±3.5)岁,腹股沟斜疝18例,腹股沟直疝3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1例,陈旧性脑梗死2例。对照组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53.0±2.1)岁;腹股沟斜疝17例,腹股沟直疝1例,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4例,冠心病2例。两组入院后检查过程一致,对年龄>70岁者,常规查心脏彩超及肺功能。入选条件:无严重心肺疾病等手术禁忌证;血压、血糖控制平稳;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复发疝、双侧疝、腹股沟疝嵌顿、感染、鞘膜积液者除外。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式 两组均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硬膜外阻滞麻醉,植入强生超普网片,补片由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术中处理方式一致,均未预防使用抗生素。

1.2.2 疼痛管理 研究组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采用按时镇痛为主、多种镇痛方法结合,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建立疼痛护理单,按词语描述量表进行疼痛评分。住院患者于手术前1 d建立患者疼痛评估表,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联用帕瑞昔布40 mg,1次/d,连用2 d,2 d后给予塞来昔布200 mg,2 次/d,连续3 d。术后3 h实施首次疼痛评估,若疼痛分值≥7分,每小时进行1次评估;若4分≤评分≤6分,每4小时进行1次评估;若1分

对照组采用自控镇痛泵+按需止痛模式,在患者主诉疼痛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镇痛药。镇痛药物: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地佐辛、氯诺昔康、哌替啶等。

1.2.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 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

24 h、术后48 h,采清晨空腹血,使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以及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较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3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较

两组术后CD3+、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较术前均有所降低,CD4+/CD8+比值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调查显示,研究组满意度为85.7%(18/21),高于对照组的55.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疼痛已成为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可导致机体出现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的变化[1]。2010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3届世界疼痛大会上宣布获得疼痛管理是一项基本人权[2]。有调查显示,接受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中,75%的患者担心术后疼痛,92%的患者迫切需要术后镇痛,80%的患者反映镇痛不足[3]。减轻疼痛是住院患者的基本需求,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是康复外科理念的核心措施之一,是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肠内营养的前提[4]。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快速康复,国内已有医院在骨科、肝脏外科及肛肠科相继建立无痛病房,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5-7]。

手术应激与术后疼痛常常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的镇痛及睡眠,可改善术后近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8]。T淋巴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群,不同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均可以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表面共有标志物是CD3+分子,根据细胞表面是否表达CD4+和CD8+将T淋巴细胞分为CD4+和CD8+两个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CD8+T细胞则抑制机体免疫应答,正常情况下,CD4+T细胞与CD8+T细胞所代表的两大类最主要的T细胞亚群互相协调,相互制约,共同参与对机体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9]。

本研究将39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收入无痛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和疼痛控制满意度,并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淋巴亚群与手术、疼痛的关系。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评分、镇痛效果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腹股沟疝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可以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术后近期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袁青,黄蓉,赵龙桃.无痛病房的开展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114-1116.

[2] International Pain Summi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Declaration of Montréal:declaration that access to pain management i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J].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2011,25(1):29-31.

[3]史占军.更新理念,满足患者的无痛权益关节外科无痛病房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140-141.

[4]周红,乔晓斐,荚卫东,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6):647-649.

[5]方淑莺,康焱,黄天雯,等.无痛病房模式在早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2):202-205.

[6]荚卫东,乔晓斐.精准肝脏外科时代无痛病房建设[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6):415-418.

[7]谭嗣伟,梁存河,粟光明,等.65岁以上老年痔患者手术治疗的无痛病房管理体会[J].结直肠外科,2014,20(5):322-325.

[8]张川蓉,任瑞芳,赵晓文,等.双向干预疼痛及睡眠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41(5):475-477.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4篇

作者:易细香,李传课,余杨桂

【关键词】 眼科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自身免疫发病机理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52例不同中医证型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及22例健康人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两项指标即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RCR)、免疫复合物花环结合率(RICR),及免疫复合物(CIC)、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的测定。【结果】RP患者RCR、RICR均降低,CIC值增高,HLADR表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RP患者的RCR与CI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脾肾阳虚组与肝肾阴虚组比较,RCR、RICR下降更低、CIC值和HLADR表达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RP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低下,CIC和HLADR抗原表达增高,提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RP因虚致瘀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视网膜炎,色素性/免疫学;视网膜炎,色素性/中医病机;

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红细胞/免疫学;T淋巴细胞/免疫学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al pigmentation,RP),属中医眼科的“高风内障”范畴,是一种以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结构与功能进行性受损的遗传性眼病。临床上以夜盲、进行性视野缩窄、中心视力逐渐减退,最终导致失明为主要表现。RP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4000~1/2000,在我国的群体患病率为1/3467。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了,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近年来围绕免疫功能与RP发病机理间的联系,已从不同侧面和层次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研究表明R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异常,不少学者认为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所致。本研究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角度来探讨RP的发病机理,并初步探讨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1999~2001年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具有典型的RP临床表现,经详细检查排除合并感染、肿瘤、贫血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确诊RP者共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为13岁,平均年龄(3767±287)岁;双眼无色素沉着者2例,单眼色素变性者1例,结晶样色变性者5例;视力下降、夜盲时间最长者37年,最短者4年,平均病程(1797 ±979)年。健康对照组为来自我院研究生、大专生和职工,排除全身性疾病及眼部疾病,共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龄为(3634±1176)岁。

12 分组

52例RP患者中属肝肾阴虚者41例,平均年龄为(4115±852)岁;属脾肾阳虚者11例,平均年龄为(4360±962)岁。根据病情分为病轻组和病重组,视力小于02、视野小于15°(颞侧)者为病重组共24例,视力大于02、视野大于15°(颞侧)者为病轻组共28例。

13 诊断及辨证标准

131诊断标准

参考高等医学院校第3版教材《眼科学》和宋振英主编的《眼科诊断学》[1]制定。

132 辨证参考标准

参考《中医眼科学》第5版教材[2]及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3],结合导师经验制定。

①肝肾阴虚型:眼局部症状:夜盲、进行性视野缩窄,中心视力逐渐减退,两眼干涩不适,具备两项以上;全身症状: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咽干,女子月经量少色红,男子遗精,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具备1项以上。

②脾肾阳虚型:眼局部症状:与肝肾阴虚型相同,但无两眼干涩不适,具备任意两项以上;全身症状:形寒肢冷,面色白,腰酸神疲,懒言食少,大便溏泄,五更泄泻,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女子白带多且质地清稀,男子阳萎,舌淡胖有齿印或脉沉迟,具备1项以上。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RC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结合率(RICR)的测定

采用郭峰法[4]。主要试剂酵母多糖冻干试剂及补体致敏酵母多糖冻干试剂,均由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免疫室提供。025%戊二醛(含主要成份OHCCH2CH2CH2CHO 2~3g/L)、甲醇、瑞氏染液等均由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提供。

142 血清中免疫复合物(CIC)含量测定

用PEG沉淀法。主要试剂PEG-6000由天津天泰精细化工学品有限公司经销。

143 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测定

采用外周静脉血3mL以肝素抗凝,加Hanks液对倍稀释,经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20min,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层经Hanks液洗2遍,加PRMI-1640洗1遍,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内含10mol/L Hgpes buffer,青霉素100 U/mL)调细胞浓度至5×106/mL于小试管,取100μL于小试管内加DR单克隆抗体,后置4℃温度下1h洗2次,弃上清液悬浮至20μL,取样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算200个细胞及其中荧光阳性细胞数,计百分率。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RP患者的RCR、RICR均降低,CIC和HLADR均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P患者的RCR与CI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58 6,P<001),说明RP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低下,免疫复合物却增多。见表1。表1 RP红细胞免疫功能及HLADR抗原表达与正常人比较(略)

研究还显示,其中脾肾阳虚组比肝肾阴虚组的RCR、RICR下降更低,CIC值与HLADR表达更高(组间比较均P<001),见表2。表2 RP不同证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HLADR抗原表达的比较(略)

红细胞免疫与HLADR抗原表达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P患者RCR与HLADR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233,P>005),说明红细胞免疫与HLA-DR抗原表达虽与自身免疫均密切相关,但两者之间可能不相关。

3 讨论

31 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探讨RP的发病机理

研究证明红细胞参与机体反应与免疫调控,具有识别、粘附、杀伤抗原和传递抗原信息,促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T细胞依赖性反应,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并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有完整的自我调控作用[5]。Siegel[9]等认为红细胞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免疫功能是免疫粘附功能,通过其膜表面的Ⅰ型补体受体(CR1)功能粘附CIC,即体内CIC主要由红细胞清除。CIC的形成是机体正常免疫的一部分,有利于破坏和清除对机体有害的抗原,但CIC过多沉积于局部组织,又会激活补体系统,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免疫性损害。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由于自身抗原持续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待抗体的产生达到一定水平时,便出现CIC,而CIC主要由红细胞清除。因此,红细胞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Rahi[10]曾用免疫荧光法在RP患者血清中检出抗视网膜抗体,同时发现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与RP的视网膜病变呈相关关系。RP患者视网膜组织中光感受器特别是杆体细胞外段选择性地破坏的组织病理学也说明了主要存在于视网膜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外段的视网膜可溶性抗原(S-Ag)致病的可能性。因此,RP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科学证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R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CR、RICR均降低,证明RP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低下,而且CIC增高,从而为RP的自身免疫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32 HLADR抗原与RP的发病机理

HLADR是人类MHCII类抗原,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3P23区段,资料显示:疾病易感性由MHC基因赋予[6],50%以上遗传因素均与Ⅱ类抗原连锁基因相关。HLADR抗原主要存在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静息的T细胞膜上不存在,具有控制免疫识别和应答反应始动环节等重要的生物学功效。HLADR抗原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与抗原的提呈、引起T细胞活化有关[7],是T细胞活化的必需信号,抗原量的多少与免疫应答程度有关,这揭示了HLADR抗原异常表达在自身免疫过程的重要性。HLADR抗原有异常表达在Graves Sjogrens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普遍存在,其作用可能与自身抗原触发自身免疫有关[11]。

本研究结果显示R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HLADR抗原异常表达,提示:①HLADR抗原与RP发病相关联,它可能参与了RP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过程;②DR抗原可能作为一种自身抗原,为RP自身免疫反应中的关键环节;③HLA决定的免疫反应基因或疾病的易感基因与RP的发生相关联。

33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HLADR抗原表达的相关性

红细胞免疫、HLADR抗原表达均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RP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低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增高,研究显示两者之间无相关关系,说明RP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是HLADR抗原表达异常的直接原因。由于本研究病例不多,它们两者之间究竟有无相关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有待今后进一步充实病例研究。

34 RP中医证型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关系

《审视瑶函》有“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发生长养之功,而少有亏滞,目病生焉……”。RP类似中医“高风内障”;傅仁宇认为:“此症俗呼鸡盲…盖元阳不足之病”。根据RP的临床病理特征,大多学者认为是“以虚为本”,“虚”指先天不足,命门火衰;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或脾胃虚弱,清气不升导致目失濡养。本实验结果证明RP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低下,从新的角度证实RP“虚”的病理本质;脾肾阳虚组和肝肾阴虚组R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RCR、RICR降低,CIC、DR增高;而脾肾阳虚组与肝肾阴虚组比较,RCR、RICR下降更低,提示RP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中医证型有关;CIC增多、HLADR表达更高,似乎提示RP“因虚致瘀”的发病过程。RP发病具有遗传倾向,患者由于先天不足,肝肾先虚,致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使气血失利,目络瘀阻,最终表现为眼底血管普遍变细,甚则闭塞而发病,这一过程是一个以虚为本,因虚致瘀,最终发展为虚中夹瘀的缓慢病理过程,故在全身辨证的基础上,借助微观检测手段,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该结论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宋振英.眼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20.

[2]廖品正.中医眼科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581.

[3]沈自尹.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S].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117.

[4]郭峰.红细胞免疫学及其调节功能测定方法[J].免疫学杂志,1990,6(1):60.

[5]孟东,陈樱,靳建鸣,等.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CR1与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观察及相关性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8(1):94.

[6]肖露露,于立新,陈洪涛,等.慢性肾小球肾炎与HLA免疫遗传强关联[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10):592.

[7]牛余宗.MHC II类抗原的异常表达与自身免疫病[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9(3):133.

[8]Herdia C D.Aktered cellular immunity and suppressor call activjt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retinitis pegmentosa[J].Br J Ophthalmol,1981,65(12):850.

[9]Siegel I.The redcell immune system[J].Lancet,1981(2):556.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审计 免疫系统 内部审计 思考

一、引言

“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该观点是由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此后,刘家义审计长又于2008年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审计本质。审计“免疫系统论”在世界审计理论中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这是因为其是以中国特色审计实践为基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的更高定位。由此可见,这一理论不仅丰富了国家审计工作的内涵,创新了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外延,还对如何更好地预防腐败,履行预算执行、经费监控职责等审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企业组织内置职能部门之一的内部审计,以是否实现了组织目标、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以及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为其出发点,独立、客观、公正地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基于此,组织需要内部审计对组织面临的风险进行适当的防范与预警,需要及时、持续的监控,以帮助组织对风险做出战略反应。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在现阶段仅仅行使着监督检查的职责,该领域的整体水平较低,内部审计因现代管理实践不断的发展、民间审计扩展服务领域以及内部审计部门仍采用过时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等原因使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是,审计“免疫系统”的提出和实施有助于摆脱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瓶颈,极大的拓展并推动着我国传统内部审计和审计工作的转型,对内部审计来说,可谓是一次重大的审计理论创新。

基于此,本文从审计“免疫系统”的观点出发,探讨其在加强我国内部审计中所起的作用,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建设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下文将首先介绍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其次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内部审计践行“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与措施。

二、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基本理论

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指导和作用下,不仅使审计视角、审计范围和审计作用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功能和审计本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更是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系统创新,推动了审计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疫”指的是病毒或疾病,这是生物学对“疫”的解释,也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就人体免疫系统而言,它是指人体具有通过防御、自稳和监视等将病毒清除的功能。那么,审计免疫系统中的“疫”,可以被理解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潘学模,2009),这是学术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国家就好比是一个大系统,而何一个国家在其运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阻碍和风险,因此,为使经济正常发展,必须实施各种手段以消除这些阻碍和风险。此外,从制度角度看,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屡查屡犯”的本质也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障碍和风险,因而“屡查屡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疫”。然而,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疫”,都需要一种可以对其进行抵御和化解的机制,审计就充当了这种角色,即具有国家经济运行的一种“免疫”能力。

可见,将审计形象的比喻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对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全新阐释,不仅丰富了审计的内涵,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外延,还从战略高度上对审计职能的进一步梳理和确定,更是对审计本质的全新阐释,它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为我国审计事业明确了长远的发展目标。

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似,作为国家“免疫系统”的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同样具有预防功能、揭示功能及抵御功能:第一,预防功能。预防功能即免疫防御功能,通过提前采取措施,以降低并揭示感知存在的隐患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以起到预警的作用,也就是说,审计预防是审计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抵御功能。抵御功能即免疫自稳功能,为杜绝审计中发现的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审计机关通过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对相关制度和法规进行修改。第三,揭示功能。揭示功能即免疫监视功能,是指为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审计机关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危害,审计的揭示功能被认为是审计免疫系统的核心。

三、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

审计免疫系统由众多子系统构成,而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则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在审计免疫系统中不仅具有其独特的特征,还与和其他几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是,不论从传统内部审计理论角度来看,还是从内部审计的本质而言,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均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免疫系统”,同样具有预防、抵御和揭示职能,不仅可以及时揭示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和处理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潜在的风险发出预警,还能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保证。对整个国家社会而言,其中各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加强了,内部审计提高了,就会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而在企业中,内部审计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外部环境也会随着其内部审计的变化而发生改善,以有效地发挥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的“免疫”功能。那么,为更好地要发挥监督作用,内部审计还应进一步增加评价和咨询的功能。

虽然内部审计根植于企业内部,但是企业中一个独立的组织机构,因而可以更好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因此,企业内部环境会因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而得到极大的改善,其他审计组织的压力也会在整个审计系统环境发生改善的基础上得以减轻。内部审计则构成了审计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第一道防线。

四、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有效实施的途径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现状,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一)夯实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理念根基

内部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是对内部审计本质的重新诠释和定位,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念体系。科学的审计理念就是要贯彻落实马克思的科学发展观,用这种观点去探索审计工作规律、把握审计的本质。具体到内部审计工作中,就是要求内审人员树立以内部控制为指导、以风险导向技术为手段、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内部审计理念。因此,要做到夯实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理念根基,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内部审计免疫系统体系,以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第二,在实现促进内部审计向服务型转型的基础上拓展内部审计职能。第三,以提高企业对风险的“免疫力”作为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

(二)健全我国相关法规准则制度

完善的法律、政策与规则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功能作用,推进企业发展的法律基础,然而,目前我国仍然缺乏一部完整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指导内部审计的工作,现有的内部审计相关法规依据主要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但其属于法规层次,法律效力不高,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没有囊括其中,不能很好的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快立法建设是基础,尤其需完善我国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指导下,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现状,结合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制定具有较高法律效力的内部审计法。该法应具有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视角,充分体现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免疫系统”所发挥的功能,体现严谨的逻辑结构及较强的实践指导性,明确基于“免疫系统论”下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职能和作用等问题,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为内部审计合法、有序地开展提供法律保障。除此之外,还需健全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建立组织自身内部审计制度以进一步确保相关法规准则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内部审计运行环境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处处受限,各部门不能很好的协调合作,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降低了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基于此,首先,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要求内部审计机构需脱离于组织中的其他管理部门,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因为内部审计是否具有较高的独立性,直接受到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与否的影响。其次,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这是因为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制约。再次,需进一步改善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关系。内部审计在组织中一直扮演着“保健医生”、“安全卫士”等角色,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其他部门的配合以及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后,为强化内部审计“免疫”功能,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热情,组织还需构建内部审计激励约束机制,进而提高内审人员积极性。

(四)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模式

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管理和效益,而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则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最终提高企业“免疫力”。内部审计应不断创新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并主要从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创新内部审计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实施以及推进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开展等三种渠道着手,积极探索“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发展为目标、治理为核心、控制为主线”的内部审计模式,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增强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切实维护出资人根本利益,强化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水平,实现力争在应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即实现以常规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向信息化、科学化的审计方式和手段的转变。

(五)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

首先,督促企业构建风险预警系统的同时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技术。鉴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受到不同层面各种风险的威胁,那么风险因素应作为审计对象选择中的关键性因素进行重点关注,这也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以风险为导向选择审计对,在工作时要以风险为中心,在经营管理的风险区域运用更多有效的审计资源。其次,采用内部审计信息技术手段。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运行环境随着日益发达的计算机和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对审计软件和审计技术研发的创新具有更大的需求。最后,建立内部审计免疫检测系统。基于提前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是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作用机理,通过建立一种对数据动态分析过程的免疫检测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成果质量。

五、结语

顺应时展而产生的审计免疫系统论,不仅完善和发展了审计内涵和审计职能,更是深化了审计本质,鉴于加强企业风险控制、完善公司治理以及增加企业价值是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本文从当前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出发,在解读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是审计免疫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提出实现内部审计践行“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途径。为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实施不仅需要遵循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领导,还需要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

参考文献:

[1]陆晓辉.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意义.审计研究.2009年第6期.

[2]马玉珍,徐行恕.构建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框架的思考.广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牛波.对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思考.中国审计.2010年第4期.